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

时间:2024-11-04 17:45: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1

  本诗浅显易懂,编排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之中,非为理解诗词含义,应重在让学生了解苦吟诗人作者贾岛,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形式——隐者。故而教学本诗,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补充的课外资料,深刻认识古诗所蕴含的语言密码,了解古典诗歌所深藏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资料补充,读写结合。

  【学习方法】阅读感悟,对比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本诗凝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本诗的思想内涵——隐者的精神内涵。

  一、借助故事,初识苦吟的作者(3分钟)。

  1.出示《推敲》故事,让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人?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但他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他自己也写诗自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此,贾岛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有一次,贾岛骑驴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无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并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板书课题,及诗人,指导书写寻,隐,遇。

  解题:题目中的寻,什么意思?隐者什么意思?从题目看,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寻找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寻找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的情境写出来的呢?让我们走进诗中,细细品味吧。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文的大意。(5分钟)。

  出示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朗读,划出节奏,概述诗句意思,试着默写。

  检查:1.有节奏的朗读;

  2.解释诗句含义(一人两句,小组完成,两组),(两人一组,对话完成)(一人完整解释)。

  3.尝试背诵。

  三、读写结合,感悟语言的凝练(8分钟)。

  1.这样浅显易懂的语言,能算得上是苦吟而得吗?(学生发表见解)。

  2.补充诗句,感悟文体。(老师将这首诗变一下表达形式,期待你们填上你们认为合适的句子。)。

  课件出示:寻隐者不遇(同桌两个合作,填写合适的诗句)。

  松下问童子,?(汝师在何处?)。

  言师采药去,?(采药与何方?)。

  只在此山中,?(山中哪一隅?)。

  云深不知处!(何日得仙迹,无心其奈何!)。

  大家看,这首诗是否还可以这样写:。

  课件出示:

  诗人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

  师父只在此山中,山间云深不知处。

  你们同意这样写吗?为什么?

  总结:这就是诗歌的凝练!可以用四句,就绝不用八句;可以用五个字,就绝不用七个字。写诗,可不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可以去凑字数,否则,那就不是诗了。

  四、品析词句,认识隐者的高洁。

  1.改编故事,发现文字密码。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老师用课件出示改编后的.小诗:

  树下问童子,言师采菜去。只在此田中,菜多不知处。

  (待学生笑声停下后,师说,看来题目也得改改,叫作——寻菜农不遇,这样才会匹配。)。

  你发现了什么?

  2.品析词句,解读文字密码。(四人小组探究完成)。

  预设:

  (1)松,你会想到什么?“寿比南山不老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岁寒三友”----所以松象征着隐者的——高洁,不屈。(透过文字,我们读懂了作者的意图,这就是文字密码。)。

  (2)药,在本诗中,到底指什么呢?(治病之药,济世之药)。

  古代读书人崇尚“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一般的读书人,多少都会一些医术,有一些世外高人,更是精于医术。本诗“药”字一字,可以认为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可能是济世救人的良方。

  所以,由药字可见,这是一位身怀医术的高洁之士。

  (3)山,看到这个山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预设:

  险峻的峭壁,巍峨的高山,俊秀的山岭,郁郁葱葱的林木,等等,你想到了哪些山的名称?

  引导: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李白眼中飞流直下的庐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悠然采菊的南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西塞山?

  到底是哪座山,重要吗?由这个山字,你又读懂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隐者?(胸怀宽广,虚怀若谷,与世无争,愤世嫉俗)。

  3.总结:诗读至此,你是否发现,贾岛笔下的每一句,每一个词语,都与题目的隐者有关系?每一句,每一个词语,都是围绕着隐者的特点来写的。

  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带着我们现在的理解,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示范读诗,读出平仄音调。

  作者贾岛,真是当之无愧的“苦吟诗人”。短短的二十个字,用问答的形式使一位世外高人跃然纸上,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作者的写作风格。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背诵一遍《寻隐者不遇》吧!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2

  活动准备

  板书;古诗中景象图片一幅;素材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春色。

  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给小朋友讲家里来客人的故事,并教育幼儿学会招待客人,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3、在草房子门前你们看见了什么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画上有一位大诗人王维,他的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走了,大诗人王维非常想念他。)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

  5、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教师讲解诗的大意: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呀你能不能回归?)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6、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小朋友你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山中送别)

  7、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教师播放课件)。

  8、听教师朗诵看图片,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9、教师指导幼儿读古诗的方法,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10、老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幼儿分组朗诵等。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

  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3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动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一幅古诗的画面,古诗字卡。

  活动过程: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出示古诗的大纸)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5、幼儿操作:桌子上的小篮子里也有这首古诗的'字宝宝,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诗的顺序排一排,排好了去给后面的老师检查,你排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5

  一、教学目的:

  1、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2、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三、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四、教学准备: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两张、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一盘。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法。

  1、指名请学生背诵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

  2、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相机小结,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含义。)。

  (二)指导学法。

  1.抓字眼、明诗意。

  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播。)。

  2.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逐词就诗句提出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松树下面?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什么?童子什么样?

  (2)就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进行想象。)。

  (3)学生借助投影片,根据想象描述画面。

  3、悟诗情、咏诗句。

  (1)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

  (2)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总结学法。

  (再次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

  (四)迁移巩固学法。

  在老师适当的点播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1、抓字眼、明诗意。

  2、提问题、想诗境。

  (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学生填充内容、描述画面。)。

  3、悟诗情、咏诗句。

  (播放古曲,配乐咏诗,引学生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从而体会诗人对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羡慕和神往之情。)。

  (五)独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布置作业。

  用把话变成画的方法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板书设计。

  松下问童子,(兴奋)。

  言师采药去。

  (回答)。

  只在此山中,(羡慕)。

  云深不知处。(向往)。

  (弥漫,缭绕)。

  悟诗情咏诗句。

  提问题想诗境。

  抓字眼明诗意。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采药深。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卡片(包括认识的字并用要求会的字口头组词。

  2.读拼音填空(先独立完成再当堂订正)略。

  二、朗读、背诵课文。

  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练习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巩固练习。

  1.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童子诗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完成课后练习3。

  3.填空,再读一读。网易娱乐新闻。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前,我使用多媒体制作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颂其诗句,谁背得多,谁最棒。精美的图画一下子就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适时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回忆,总结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入下一阶段。

  二、读写结合,扩展思维。

  读写结合是本课重点环节,我做了如下安排:

  读:范读、初读、细读、赏读、诵读。

  写:写字词意、画简笔画、默写古诗。

  (一)范读:我出示古诗插图,配着优扬的轻音乐范读古诗。

  (二)初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画出难点字,要求读准字音,再由我简介诗人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把难点字词写一写。

  (三)细读:学生读通每行诗句,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真正含义,配合画面展开想象,串说句意。

  (四)赏读:学生读通整首古诗,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串说诗意。

  (五)诵读:在优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整首古诗,接着想象其诗景,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简笔画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再次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三、剧本表演,感悟诗意。

  到此环节,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但是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在学生吟颂、板画、默写的基础上,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将整首诗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台表演,这样发挥他们相互合作、协作的精神。在讨论、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诗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各小组汇报表演后注意从学生的评价中引导全班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当时起伏的心情。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单一的知识注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思维等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好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得到全面发展。

  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诵诗爱诗。

  1、挖掘积累:小朋友,周老师每次走过你们的教室的时候,总发现你们的黑板上写着一首古诗,是不是一直在进行着古诗的背诵活动,那我们肯定会背许多适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br评价:背的不错,谁愿意比他的声音更响亮。

  你背的是哪一首?对,咱们背诗还要记住诗的名字。

  瞧,摇头晃脑背得真投入。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朗朗的背诗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二、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告诉学生: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请两个)正音。--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纠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你的掌声鼓励一下。--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闭:谁能为他找个朋友?立:说反义词,做动作。)。

  4、离开了古诗,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认读--做小老师读)。

  有谁愿意为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呀?(生字组词)。

  怎么样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见了,谁还会读?(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朗读评价)。

  7、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8、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们帮助我一起读。(齐读)。

  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

  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评价:你的话说的真完整。你说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诗人。你可真会观察。)。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播放音乐,学生跟着做律动操)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2个)。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树怎么样?(林樾就是茂密的树林)。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回荡)。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13、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马上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

  四、表演朗读,探寻诵背乐趣。

  1、小朋友,我的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喜欢这首诗吗?你最喜欢什么?(牧童、知了……是呀,袁枚真是个有心人,把自己看见的写下来就是一首好诗。我们也日记也要像他一样,把自己看见的,听见的写下来就行了)。

  2、你们真能干,又会学习,又会提问。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诗配音朗读)。

  3、听着我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那就请你也做一回大诗人,用你的方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背,也可以是表演读来把你的所见表达出来吧。

  5、学生展示--齐背。

  (指名读--交流所见--齐读)。

  五、复习生字,写字指导。

  1、你们学得真好,虽然只上了一节课,但老师已经喜欢上你们了。我要把好吃、的水果送给你们,看谁能接住。出示带苹果的生字,学生认读。

  2、别着急,我这儿还有许多,只要你能把两个生字宝宝写漂亮,看他们停在田字格里,谁认识他们?要想把这两个字写漂亮,要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谁愿意给大家提醒一下。

  3、老师范写。学生写字。互评。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所见》。

  把《所见》编成一个故事演给家长看,争取得一个小演员的称号。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相关文章: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03-26

中班古诗江雪教案01-21

中班阅读学古诗江南教案03-14

古诗画教案中班(精选6篇)09-12

中班语言教案:古诗《清明》03-25

幼儿园古诗教案03-01

幼儿园古诗教案05-31

中班古诗江雪教案3篇01-21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