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的教案1
复习要求
1.理解离子的涵义,理解离子方程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知识规律总结
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前后至少有二种离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离子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的实质即所有同一类型的 离子之间的反应。其书写原则是:可溶性或微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形式,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写成酸式根形式,其它物质写分子式或化学式。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三个规则①质量守恒——微粒种类与数目相等,②电荷守恒——方程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③得失电子相等——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离子共存问题应转化为离子之间能否反应来考虑。
一、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思维技巧点拨
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H+=CO2↑+H2O
典型题剖析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
3Ca2++2H2PO4-+4OH-=Ca3(PO4)2↓+4H2O
C.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Fe2++NO3-+4H+=3Fe3++NO↑+2H2O
D.硫氢化钠水解:HS-+H2O=H2S↑+OH
解析:本题涉及溶液中电解质强弱、离子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盐的水解等知识,需要对各选项仔细全面地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A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化学式;B中NaOH足量,Ca(H2PO4)2全部参加反应,式中Ca2+与H2PO4-不符合Ca(H2PO4)2化学式中的比例,故不正确;C中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正确。D中HS-水解程度很小。不能用“=”、“↑”,故不正确。答案为C。
例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个“反应进程”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中性”。即加入的Ba(OH)2溶液中OH-恰好与H+完全反应。再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要分析此溶液中还有什么离子能继续反应。
答案:(1)2H++SO42-+Ba2++2OH-=BaSO4↓+2H2O
(2)Ba2++SO42-=BaSO4↓
例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Ag+、 、Cl- B.Ba2+、 、CO32-、OH- C.Mg2+、Ba2+、OH-、NO3- 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 F.K+、H+、NH4+、OH-
解析:A组中:Ag++Cl-=AgCl↓ B组中, + =BaCO3↓
C组中,Mg2++2OH-=Mg(OH2) ↓ D组中,2H++CO32-=CO2↑+H2O
E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组中,NH4+与OH-能生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甚至有气体逸出。
NH4++OH- NH3·H2O或NH4++OH-=NH3↑+H2O
答案:E
例4、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Ag+、NO3-、Cl- B.Mg2+、NH4+、NO3-、Cl-
C.Ba2+、K+、S2-、Cl- D.Zn2+、Na+、NO3-、SO42-
解析:题目给出两个重要条件:pH=1(即酸性)和无色透明,并要求找出不能共存的离子组。选项A中Ag+与Cl-不能共存,生成的AgCl不溶于HNO3(H+和NO3-),Al3+、H+都为无色,符合题意。选项B、D中的各离子虽都是无色的,但能共存于酸性溶液中,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各离子能够共存,且为无色,但S2-与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C也符合题意。
答案:AC
化学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比回忆说出化学键的类型,识别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基本特征,理解共
价键的极性,能判断物质中具有的化学键类型,正确书写离子、原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以及其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的理解,寻找化学键的形成规律,发展学生对
微观粒子的想象能力,加深对物质结构的系统认识。通过分析、讨论深入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以及两者的关系,提高分析、演绎、归纳的能力。通过阅读信息和背景资料的方法,开阔视野,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化学结构理论能预测新物质来体验化学带来的惊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成键规律,电子式表示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以问题情景发生和解决而产生首尾呼应为框架,以基础知识复习为
主线,导入信息促进知识和能力发展为特点,着力体现高三复习“退半步重基础,跨半步促提高”的复习策略。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课的导入]
投影:化学史上重大发现——C60彩图展示,(提出问题:你知道它具有什么化学键吗?)。(话题一转)鲜为人知的是,100多年来科学家对纯氮物种的研究和发现,第一次是1772年分离出N2,第二次是1890年合成了重氮离子,1999年是高能氮阳离子,甚至科学家预计能合成N8,你能预测该物质具有什么化学键吗?(停顿,大多数学生回答为非极性共价键)为了进一步了解其成键情况,我们一起来回顾关于化学键的知识。
[设计意图]
用C60引发学生对过去知识的回忆,而N8看似一个延续,实则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的问题情景,为学生通过复习提高最终尝试解决新问题制造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渡]原子结构的知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未达到饱和结构,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原子要以化学键的形式来成就自己的稳定结构,元素原子的多样性决定了化学键的多样性。
[学生]
回忆化学键的定义: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并说出键的类型
[投影]
离子键一、化学键的类型
(配位键)共价键化学键教案极性键非极性键[过渡]这些不同的化学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投影]按照以下线索,一起回忆、讨论并回答问题。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实质是什么?成键双方的微粒各是什么?
2、从两种元素结合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3、从化合物类型角度看,你认为哪些物质中含有离子键?哪些物质只含有共价键?4、如何判断共价键有无极性?
5、离子键的强弱是由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决定吗?共价键的强弱又由什么因素决定?
化学的教案3
一、教材分析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金刚石、石墨和C60,本课题包括两部分:1、碳的单质;2、碳的化学性质。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钻石、无轨电车等。本课题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碳等,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许多内容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了解,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
3、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及用途;
2、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3、C和CuO的化学反应。
四、教法建议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让学生充分利用对实物的感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节的教学中,可采取谜语,引出碳族“三兄弟”,通过猜谜语,对“三兄弟”有一个初步认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教师出示实物钻石、石墨等,学生自己观察、触摸、实验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区别,从而引出用途的不同原因,教师设问:二者组成相同为什么物理性质有那么大的差异?出示结构模型,学生对比──分析──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有的学生有错的认识,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评价,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突出实验教学,加强能力的培养。
(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加强直观认识的同时,通过反应发生的条件、现象,进一步理解反应的规律,顺利形成要领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学生猜想──讨论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另外,还要强调实验操作安全及应掌握的实验技能等,如在探究C还原CuO反应的实险中,教师先对学生提出问题:①C和CuO都是什么颜色?②加热,试管中粉末颜色有什么变化?③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④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使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加强其对直观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理解现象的本质得出:碳具有还原性的结论。
(2)开展探索性实验,增强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既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使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兴趣,如木炭吸附性,先让学生猜测红墨水中加入木炭的现象,过滤后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做两个对比实验,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木炭具有吸附性,使红墨水颜色逐渐褪去。
(3)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
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生活中的实验,亲身体会到化学知识就在我身边,学到书本知识,可以自己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五、学法指导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不同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采用:1、对比讨论法;2、实验探究法;3、自学阅读法;各种方法并用。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六、应用与拓展
1、金刚石失踪案;
2、猜真假李逵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和交流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用科学”、“做科学”的探究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为社会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化学的教案4
第二节 分子的极性
【学习目标】
1、理解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2、掌握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3、了解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复习]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 2 、CH4 3 、CO2 4、 H2O2 5 、Na2O2 6 、NaOH
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授]
1、分子极性的分类及其概念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 。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极性分子:AB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非极性分子:AA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1)空间构型法
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2)物理模型法
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可以转化为物理上受力平衡问题来思考。判断中心原子是否受力平衡,如果受力平衡则ABn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分析:CO2、H2O、NH3、BF3、CH4的分子极性
课本P75-4:孤对电子法
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无孤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则是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对电子则是极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无孤对电子,是非极性分子。而像H2O、NH3、NCl3中心原子(O、N)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练习:请判断PCl3、CCl4、CS2、SO2分子的极性。
课本:P73-[交流与讨论] P75-5学生完成
总结: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含义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决定因素 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联系 1.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
2.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
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说明 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练习巩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非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实验2] 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A.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有一定的影响, 。
B.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相似相溶规则: 。
思考:请例举化学中常见情况。
C.极性分子在电场或磁场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
课堂小结:
1、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空间构型法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相似相溶规则
【课堂练习】
1.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 ( )
A.CCl4 B.C2H5OH C.CS2 D.CH3Cl
2.CO2、CH4、BF3都是非极性分子,H2O、NH3都是极性分子,由此推测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正确的是 ( )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分子中不含有氢原子
C.在AB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 D.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
3.判断XY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 )
A. 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B. 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C. 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为1800D. 非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小于1800
4.能说明BF3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理由是 ( )
A. 任意两个B—F键之间的夹角为1200 B.B—F键是非极性键
C.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相互作用相同 D.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距离相等
化学的教案5
碳的化学性质之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由于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之一。
2.从碳原子的结构认识并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热化学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用品
木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铁架台、试管、导管(带胶塞)、酒精灯
[引言]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板书] 一、碳的可燃性
[讲解] 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正是碳在氧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热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讨论] 煤的燃烧过程是怎样的?火焰旺时是什么颜色?添加新煤后,又变成什么颜色?炉温有什么变化?
[投影] 煤炉中的化学反应
[讲解] 在鼓风处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中间层里,二氧化碳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产生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化学教案《碳的化学性质之一》。火焰旺时火焰呈红色,碳和氧气反应后直接生成二氧化碳。加新煤后,炉温降低,火焰呈蓝色,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也就是说,碳和氧气反应有两种情况。
[讲解]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因为碳和氧气反应时碳的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致,故在烧煤时一定要注意通风。
碳在高温时可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氧元素,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即碳具有还原性。
[板书] 二、碳的还原性
[演示] 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边实验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步骤及装置中的注意事项)
[现象] 加热片刻,看到试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右边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白色浑浊物质是碳酸钙(CaCO3),红色粉末是单质铜。
[小结] 碳能从氧化铜中将氧夺过来,说明碳具有还原性,其中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同样,碳还可和别的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和二氧化碳。练习:
在本节课一开始,曾提到过炉中中间层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这也表现了碳的还原性,它将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夺取了。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使得炉温降低。
[板书]
[讲解] 这个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再继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板书]
[讲解] 由上述各反应可以看出,有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要吸收热量,说明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板书] 放热反应用“+Q”表示
吸热反应用“-Q”表示
[小结] 碳的原子结构决定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重点掌握碳的还原性及有关实验装置。
[作业] 略。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
化学的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2、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实验观察的结果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想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
【学生回答】空气。
【教师引导】对,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空气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空气的组成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以下问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成分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主要成分氩气,约0、934%)、二氧化碳约0、034%和其他气体0、002%。
【教师补充】二氧化碳含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教师引导】在小学科学的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那怎样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渡性问题,不需回答。)
【教师提问】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测定氧气的含量?
【学生回答】燃烧一定量的空气,测量消耗掉的气体的体积即可。
【教师活动】据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教师提问】有硫、木炭、磷、石蜡、铜等实验材料,我们在消耗氧气时,该选用哪种?为什么?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可以选用磷、铜。因为硫、木炭和石蜡均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会影响要测量的氧气的体积;而磷和铜在与氧气反应时没有气体生成,直接测量即可。要选择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并且产物为固体的物质。
【教师提问】如何测量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学生回答】在密闭装置中,注射器前进的体积即为消耗掉氧气的量。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看实验探究4-1的演示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红色物质逐渐变为黑色,注射器内的活塞往前移动了。活塞前移的体积为所用空气总体积的1/5,即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此时需要老师提醒,所用空气的体积包括硬质玻璃管的容器、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及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教师提问】在这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就是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氧化铜。那这一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如何写?
【教师介绍】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教师提问】其实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请以化学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原因:①铜丝量较少,氧气未耗尽;②装置漏气;③加热时间太短,反应不充分;④反应完毕后,没有冷却至室温便观察读数。
避免方法:①可以加入过量的铜丝;②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予充分的反应时间至固体颜色不再发生变化;④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教师提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能否证明空气不是单一组分?
【学生回答】可以,因为反应消耗了氧气之后还有气体剩余,所以空气不是单一组分,是混合物。
【教师提问】请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及课本资料总结,我们是如何达到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的?
【学生回答】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在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的前提下,将氧气转化为固态的氧化铜,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哪些事实能够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①氧气;②水蒸气;③二氧化碳。
【解析】①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会变成黑色。
②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干硬的饼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软。
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出现一层薄膜。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通过阅读科学家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并写一篇小论文。
化学的教案7
一、确定备课的框架
第一课时:化学开学第一课
1、化学是什么?学科特点
2、什么是化学?研究对象
3、为什么要学化学?学习目的与终极目标
4、如何学好化学?学习方法与要求
5、化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化学学科的贡献(衣食住行通)
二、准备支撑的素材
1、化学是什么?化学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化学是能源的开拓者;化学是材料的研制者;化学是环境的保护者;化学是美好生活的创建者;化学是高技术产业的支撑者。――周公度
国家的安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化学学科的发展。而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需要社会的理解、支持,更需要年青一代的积极参与。
2、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1、1789年拉瓦锡出版了《化学元素》,将化学定义成“研究元素性质的科学”。
2.2、“化学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出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53页)。
2.3、“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学问”(日本万有百科大事典,1977,15卷,106页)。
2.4、“化学是研究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出自《化学发展简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1页)。
2.5、“化学主要是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出自《无机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页)。
2.6、“化学是研究物质分子及其凝聚态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出自“辩证自然观与化学进化”(《化学哲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6年,441~444页)。
2.7、化学是研究物理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和超分子及其凝聚态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科学。简而言之:化学是分子的科学。(出自魏光(《化学通报》,1997年,第7期,54~56页)。
2.8、“化学是研究从基本粒子到生物大分子的各层次粒子的质变的科学”(出自魏光(《化学通报》,1997年,第7期, 50~53页)
2.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出自杨石先《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198x年,第1页)。
2.10、“化学是研究物质从元素向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各个物质层次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科学”(出自曾国屏《化学教育》,1996年,第8期,6~7页)。
2.1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与创造物质。(20xx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3、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习化学是生存生活的需要,只有具备了基础的化学知识,才能安全的`生活,才能看得懂新闻、报道、广告,才能不上当、不受骗;学习化学是享受生活的需要,学化学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只有懂得化学,才能在看世界表面的同时能看到物质内部规律内在联系的本质。
案例1:《叶诗文服用了一种叫一氧化二氢的兴奋剂》、《叶诗文其实一直服用一种名为2,3,4,5,6-五羟基己醛(PHH)的新型兴奋剂》,该药品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一种核苷酸。该核苷酸可引起细胞剧烈兴奋。极为可怕的是,一旦人体停止摄入2,3,4,5,6-五羟基己醛,人将在数日内死亡。
案例2:《炒菜过早放盐会致氯气挥发只剩钠?》 20xx年8月12日,央视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中,中科院教授金锋称,炒菜时早放盐,可以让氯化钠的氯挥发出去,就剩下钠了。
4、如何学好化学?学习方法与要求
4.1视频《Fish is fish》!学习化学要亲历亲为,动手动脑,要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获得结论,不能道听途说,学习有很多途径;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要有思辨能力。
4.2 Chem is try!
4.3 C3H3(Clear Head清醒的头脑:能明辨是非,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
Clever Hand灵巧的双手:动手能力强,不眼高手低
Clean Habit整洁的习惯:做事有计划,有条有理
4.4视频:《康宁玻璃构成的一天》化学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想象力与创造力比做题更重要,希望高一的新学生能保持想象力与创造力,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解释周公度先生的化学是什么:化学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化学是能源的开拓者;化学是材料的研制者;化学是环境的保护者;化学是美好生活的创建者;化学是高技术产业的支撑者。
5、化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化学学科对人类进步发展的贡献(吃饱、穿暖、建造、出行、衣食、通讯交流)
(图片资料)乌干达之手、麦浪滚滚、蝗虫成灾、飞机喷药、哈伯、合成氨、马车、自行车、汽车、高铁、飞机。火箭、航天飞机,书信、收音机、电视机、电话、手机、可视电话、光纤光缆、棉花、化纤、塑料、橡胶;高楼大厦、金属材料)
6、作业:小论文《从化学视角看我的一天生活》
三、做好课件,上课实践
四、学生回应
开心、触动、震惊、责任、
化学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化学的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可以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助同学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严谨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水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浏览相关网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活动,可以由学生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课前任务布置: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保护?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
④从目前来看,淡水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区,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须是自己的设想,不一定正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出发)。
⑤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
(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流用。
2.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
3.课堂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
(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
(2)由教师以实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成。
(完成电解水的实验最好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根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寻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一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免与初中物理可的有关知识矛盾。)
4.课后小结:
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示,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最后将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
探究活动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
2.用简单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抽水马桶,使之节约用水。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
4.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字数为800-1200字。
课后讨论: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根据课本知识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免水被污染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化学的教案10
(1) 写出A、B的化学式:A ,B 。
(2) 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 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思路点拨】根据发酵粉获知A是碳酸钠,根据E、F的俗名是熟石灰、纯碱逆推得出C是水,D是二氧化碳。
【方法归纳】一些教材中出现的重要的酸、碱、盐及氧化物要熟悉它们的用途和俗名,这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有些推断题正推不妥就换成逆推,重要的是将物质推完要放回原题验证下整体是否符合逻辑,确保答案正确。
例2.A—D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它们都不属于酸和碱,A 是红色固体,它们与稀HCl、Ca(OH)2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____ ”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物质A、B、C的名称:A 、B 、C ,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⑶ 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先根据题意A—D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它们都不属于酸和碱,可推知它们只能是单质、氧化物、盐这三类物质,然后结合物质的颜色,可知A是氧化铁或铜,但酸不能与铜反应,所以A是氧化铁,B只能是铁,右边C、D则根据碱的通性,可推知C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D是碳酸钠
【方法归纳】遇到酸的连线图则根据酸的五点通性去推(一般酸与指示剂除外),遇到碱的连线图则根据碱的四点通性去推(碱与指示剂除外),遇到盐为中心的连线图,则想到酸碱盐的通性中有八点可以生成盐的途径。
【课堂练习】
1.(2011年中考题第20题)右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填“酸”、“碱”、“盐”),试剂A是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一般是酸,结合溶液的颜色推出各物质
【方法总结】在推断题中,物质或溶液的颜色是判断物质的突破口,关键的节点,争取要熟记
2.(2012年中考题第20题)
有五种化合物,它们两两之间发生的某些转化关系如下图箭头所示。请回答:
(1)Na2SO4→NaCl的转化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这一类型反应能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填一种)。
(2)NaOH→Na2SO4 ;
NaCl→NaNO3 。
(3)在图中的物质间转化关系中有的可以逆向转化。
他们分别是: → ; → (填化学式)。
【思路点拨】碱生成盐往往优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根据盐的组成判断酸的.组成,酸、碱、盐之间相互转化要充分考虑到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方法总结】碱和盐、盐和盐两类的反应要符合两个条件,反应物要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布置作业】冲刺第148页12、13、14三题(附题目)
12.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
(2)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13.下图是某实验中各物质间的变化关系:
(1)写出氧化铜与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14.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
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写出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若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且每个D分子中含有七个原子。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②写出C与D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推断题测试题
1.右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
(1)若X为气体,为红色固体,则甲为 ;乙为 。
(2)若X为黑色固体,为气体,则乙为 。
(3)若为气体,乙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X为 ;
反应方程式可能为 ,反应类型是 。
(4)若X为红色固体,为银白色固体,则甲可能为 。
2、为了鉴别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这三种溶液,编号为A、B、C,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同时观察现象。
(1)A为 溶液,B为 溶液,C为 溶液。
(2)子晴同学提出用测PH的方法也可以鉴别,测得PH=7的溶液是
(3)咏喻同学认为可以用 试剂(填写试剂名称)更简单地鉴别这三中溶液。
3、甲、乙、A、B是初中化学中四种常见的物质存在如图的反应关系。,
(1)若乙是二氧化碳,B是红色金属,则C属于 ;(单质或化合物)
(2)若乙是常见的建筑材料,A、B是常见的两种碱溶液,
据图推断:
A可以用于农业上改良 (酸性或碱性)土壤;
B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 钠盐,X、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_________;
若A含四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3)若E→F为中和反应,则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
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
剂, 则C的化学式为___ ___,反应①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
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
类别是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7、A~H都是常见的物质。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H为蓝色的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B和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可能是_______(写一个化学式),根据H的化学式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化学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EH,属于化学变化的的是BCDFG。
A.电灯发亮B.镁条燃烧C.酒精燃烧D.白糖受热变成炭;
E.白糖熔化F.铜铸成铜器G.铜器生锈H.卫生球消失
(二)阅读探究
阅读课本11~15页,完成以下题目。
1、化学上最早利用天平进行定量试验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2、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
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的方法。
3、蜡烛燃烧的有关内容。
1)点燃前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硬度是否溶于水密度与水相比
白色固体圆柱体无味质软否比水小
2)点燃时
点燃蜡烛可以看到黄色火焰,火焰分为三层,最亮的是最焰部分,最暗是焰心部分,用火柴梗平放到火焰中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烧得最焦的部分是外焰,基本上没烧到的部分是焰心,由此得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会有小水珠出现,说明有水生成;用带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3)熄灭蜡烛时,棉芯上会产生白烟,用火柴点这种东西能否使蜡烛重新燃烧?能。
4、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填“多”或“少”)
项目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空气多少少
呼出气体少多多
5、在实验3和4中,都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它们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6、没有生成新(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7、有生成新(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8、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9、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0、常用来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
硬度、密度和溶解度。即:色、态、味、两点、三度。
11、还有导电性和挥发性等也是属于对物质物理性质的描述。
12、请写出“物体的性质”与“物体的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性质决定物体的用途,物体的用途反映物体的性质。
(三)作业:完成课本第16页的练习题中的1、2题。
四、教学后记:
课题2是实验的'进入,初步的简单的实验,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次进入实验室,也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一些有关的规定。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二课时)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4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实验准备
1、澄清石灰水,水。
2、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干燥、洁净)、水槽。
三、课堂程序
2检查实验准备情况。
3你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八个环节心中有数吗?
4知识准备。(你还可以继续查询有关资料,并通过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做出正确的结论。)
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⑵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⑶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技能准备:排水法收集气体(观察学习)。
8实验探究二。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天气
探究活动名称
探究活动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文字表示反应式
⑴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①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集气瓶内充满
呼出的气体(溶、不溶)于水
②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
气体色
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或小)
⑵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①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盛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
②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另一个盛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
二氧化碳燃烧
③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
人呼出来的气体中有
问题和建议
反思与体会
自我评价
组内(他人)评价
5、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写出你的想法,并看看是否与他人不谋而合。
6、下面是某同学观察蜡烛燃烧时记录的各种实验现象:
⑴蜡烛受热时从顶端开始逐渐熔化成液态;
⑵烛芯上吸附有熔化后的液态蜡烛;
⑶烛芯逐渐变为黑色;
⑷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⑸火焰底部呈淡蓝色;
⑹中部火焰呈现明亮的白色;
⑺外部火焰呈黄色,边缘部分不整齐;
⑻外焰处有热量放出;
⑼火焰周围的固态蜡烛逐渐液化;
⑽蜡烛逐渐变短;
⑾熔化后的液体下流的过程中有凝结为固体;
⑿烛芯处出现黑烟,同时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
⒀蜡烛是白色固态圆柱状,投入水中可浮于水面。
你能将其按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个时间段及形态,外观,能量变化三个方面分类吗?
化学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组合已有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独立解决化学定量计算中的问题,同时对各种方案会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开拓思路,锻炼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定量研究对于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成功,建立自信。
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较差.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认识方法,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认识方法,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探索导航:
复习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物(或原料)和生成物(或产品)
2、量的方面:表示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问:那么能否利用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呢?
例:碳完全燃烧反应中碳和二氧化碳两物质的质量比为xx;那么12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3克碳、1.2克碳呢?
(问:能告诉我你们是怎样算的吗?)
引入: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计算;
2、计算步骤:例: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①解,设未知量解设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克二氧化碳
②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C + O2 C O2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 44
和已知量、未知量3 g x
④列比例式,求解= x = =11 g
⑤简明作答
答: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11克二氧化碳。
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算生成物的质量)和例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算反应物的质量),由此可知,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算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就可以利用方程式来求算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合理、科学地利用资源。
完成下列练习
练:用氢气还原16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同时生成多少克水?能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吗?(H2+ CuO Cu + H2O;Cu—64、O—16、H—1)
提问:同学们能从以上练习得出什么结论吗?
3、小结:
结论(1):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求算方程式中其它任何物质的质量。
练:电解36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氢气?
结论2、计算要领:写准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要配平;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
练:
1、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2、多少克的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可生成3.2克氢气?
3、实验室电解50克水,当生成4克氢气时有多少克氧气产生?
(选做)
4、红磷在钟罩内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必须过量(为什么?)。假设钟罩的容积为5.6升,氧气密度为1.43克/升。(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问最少需燃烧多少克红磷才能把氧气完全消耗掉使实验获得成功?
化学的教案13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 + 3Cl2 2FeCl3
H2 + Cl2 2HCl
Cl2+H2O 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 O2↑+ 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 氧化剂
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
被氧化 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化学的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集气瓶的使用,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能归纳说出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3.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探究方法,感受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述能力,以及实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严谨认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体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激发进一步学好化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准确表述探究结论的能力。
2.学会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三、教学难点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表述及总结。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塑料吸管、澄清石灰水、火柴、细木条、滴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
学生准备:塑料吸管、玻璃杯、玻璃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3分钟)
【引导提问】“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人时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积极回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大家认为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并非很深奥,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新课讲授
(40分钟)
【提问】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板书】提出问题
学生大胆猜测: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问】同学们做出这种猜想,有依据吗?
【讲解】同学们用已有知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这种猜想是有依据的,是科学的猜想,而不是胡乱猜想。科学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猜想科学,探究才有意义,否则探究就没有意义。
【板书】科学猜想
用生物和自然知识进行解释。
了解猜想应是有依据的,而不能是胡乱猜测。
【提问】做出猜想之后,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
【板书】设计实验
学生回答:设计实验。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方法。
【引导帮助】这是我们在初中化学中第一次接触到实验设计,所以今天由老师和大家一起完成。为了帮助大家能够顺利得出正确结论,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些知识。
积极思考有关的实验设计,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告诉学生师生一起完成设计,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实验】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
1.向一瓶氧气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2.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3.向一瓶空气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4.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5.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投影背景知识和探究范例。
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总结:
A.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B.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提问】方案设计好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板书】进行实验
回答:进行实验。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方法。
【过渡】上节课后要求大家预习并练习步骤二的操作。大家用什么替代品进行的练习?操作是否成功?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大家能否帮忙解决?
学生积极回答:盆子、饮料管、玻璃杯、塑料瓶、玻璃片、瓶盖等等。并讨论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学会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教师强调】集气瓶中盛满水、先盖住小部分再平推、倒立在水槽后不要松手、缓缓吹气、不要倒吸、水下盖盖儿、拿出正放。
学生认真聆听、体会。
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规范操作能力。
【过渡】实验前我们先一起梳理整个实验过程。
【投影引导】
【布置任务】按照设计的实验逐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时,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投影引导实验】
学生观看、思考、理解。
学生逐步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完成投影练习。
学生亲身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问】通过实验过程收集证据,我们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你能依据实验总结一下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结果吗?
【投影总结】
思考总结后回答。
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投影练习】
根据所学,完成练习。
及时巩固。
反思与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认识和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反思,概括所得。
养成课后及时评价与反思的习惯。
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的实验,细致的探究,知道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吸入的空气中多,而氧气含量减少。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严谨、认真的探究精神。
化学的教案15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实验准备:
1、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2、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药品的取用
一、学生实验要求(板书)
1、复习、预习,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 ,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完毕,认真写出实验报告。(介绍实验报告册的格式)
4、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板书)
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和用途。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板书)
1、药品的取用(板书)
强调:
(1)取用时,应注意的“三不”
(2)节约药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中。
(1)固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
仪器:药匙,试管,镊子
步骤:粉末:一横二送三立 纸槽,药匙
块状:一横二送三立 镊子 (提问:为什么?)
(2)液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
①直接取用
A、倾倒法:
步骤:盖倒放,口挨口,签向掌(为什么?),缓注入
B、滴取法
仪器:滴管(介绍滴管的性能、用途)
步骤:滴管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课文第195页最后一段。
②量取法
仪器:量筒
量筒的使用方法: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三点成一线
取用方法:量筒与滴管同时使用。
学生练习:药品取用。
作业:复习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的性能与用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
1、物质的加热(板书)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检查灯芯
②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为什么?)
③几个绝对禁止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强行记忆,并知道为什么要绝对禁止
(2)给物质加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练习)
①介绍酒精灯的内外焰及焰心,
强调: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②可加热的仪器:分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
③若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④加热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⑤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强调要预热
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强调: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
C、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2、洗涤仪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练习)
(1)过程
(2)洗涤干净的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作业:复习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的性能与用途。
【化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12-28
关于化学教案02-14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教案12-30
高中化学教案11-24
高二化学教案05-20
初中化学教案05-30
高二化学教案12-29
高中化学《苯》教案10-25
高中化学 《油脂》 教案12-28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