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加法教案

时间:2024-11-08 16:57:0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加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用5的组成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猴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又来给大家出题了,谁来做?

  学生口算:

  1+1=2+1=3+1=1+2=2+2=1+3=

  填空: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小猴子想出些你们没学过的知识让你们来做,你们敢试一试吗?

  探索新知

  1.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

  (1)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的两幅兔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代表汇报:

  第一幅图是:有4只小白兔,又跑来1只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4只白兔和1只灰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4+1=5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想的得数?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4和1组成几.

  第二幅图是:有1只灰兔,又跑来4只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1只灰兔和4只白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1+4=5

  问:怎样想1加4等于几?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3+2=2+3=

  边摆边叙述题意.

  2.教学5减几

  (1)出示例题中的两幅桃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汇报:图1和图2为什么都要用减法?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两道题都是从整体5里面去掉一部分.

  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去掉1这部分,第二题是去掉4这部分.

  问:这两道题你是怎样想得数的?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

  5可以分成1和4,5-1=4.

  5可以分成4和1,5-4=1.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5-2=5-3=

  3.做一做

  师:下面不摆学具、不看图,我们完成几道口算题.

  4+1=□3+2=□5-1=□5-2=□

  1+4=□2+3=□5-4=□5-3=□

  4.质疑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发散练习

  问:看图你会列式吗?

  谁和他的算式不一样?你是怎么看这幅图的?

  学生可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5-1=4

  5-4=1

  3.游戏:夺红旗

  以小组形式展开比赛,每组都要完成一组口算(接力),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得数是5的加法和5减几的减法

  【板书设计】

  【应用说明】

  启发谈话,板书课题:得数是5的加法.问: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几加几?(板书:4+1).4加1等于几?(板书:=5).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其他加法.

  教学第二步:出示主题图画,板书课题:5减几.在教学过程中,边启发提问边板书.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4~5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体验成功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投影出示游泳馆场景)

  二、探究新知,落实目标

  1.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随即提出数学问题: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说明:进入情境,从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

  学生列式后,再板书:5+3=8、3+5=8。

  [说明:先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引导:刚才我们应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含义。

  3.提问:刚才同学们把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两部分,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互相讨论、交流。

  [说明:突出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分类方法,提出不同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说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课堂能呈现出开放、生动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新知不是通过教师的说教得到的,而是自己悟出的。]

  5.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思考问题很认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时,是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时,就用总人数去掉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现在,老师带你们去森林里的聪明屋做客,那里有一位智慧爷爷,他的.口袋里有很多的智慧星。如果想得到他的智慧星,就得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小兔拔萝卜的画面。

  第一次呈现筐里2个萝卜,地上6个萝卜,要求看图列出四道算式。(板书:2+6=8、6+2=8、8-2=6、8-6=2)

  随后拖动课件中的萝卜,依次使筐里的萝卜数为2、3、4、5、6、7、8,要求根据图意的不同,列出相应的算式。

  小结:根据小兔拔萝卜的故事,我们列出了这么多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说明:培养学生从无序到有序、有条理地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课间休息: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非常不错,我们休息一下。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吧!

  [说明:通过课间休息,调整情绪,准备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四、有序整理,深化思维

  1.每组准备0~8这九张数字卡片,要求用这些卡片摆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

  比一比:哪个小组摆出的算式最多,速度最快?

  摆好后,引导学生按顺序整理这些算式。

  2.出示8-1、8-2、8-3,先要求算出上述各题的得数,再要求按规律接着往下编题。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尝试在括号里填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之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整理这些算式。

  [说明:下课前五分钟,学生身心疲劳,情绪低落,因此,在课的结尾设计类似游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继续保持饱满的情绪。]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2页。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27+7373+27

  58+3737+58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4

  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的例1一例3,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九的习题。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用坚式计算三、四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2.理解并掌握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法则。

  (二)能力训练点

  l.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进一。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例1的信封图。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判断正误)

  50+70300+600800+40090+302.求38加25的和,用坚式该怎样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指板书提问:笔算两位数加法时,列竖式时首先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笔算加法,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2.教学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l)教学例1(不进位加法)

  ①教师出示例1的信封图片:先出示10个一扎的,(教师在磁力板上贴出4扎);再贴上3个单张的。提问:这里一共摆了多少个信封(243个)教师再贴信封,问:第二行贴了多少信封?(132个)共摆了多少个信封?怎样列式?

  ②借助信封图,让同学们说说怎样算出有多少个信封,为列坚式做准备。从学生想法中选择最优答案:单个和单个合起来,10个一扎和10个一扎的合起来,100个一扎的和100个一扎和合起来。

  ③引导学生列竖式。

  教师引导:(教师根据板书的提示)怎样用竖式计算243和132的和呢?先想一想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列式方法。这道题怎样列竖式?

  ④教学笔算方法。

  A、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想一想这是几位数加几位数,这个竖式该从哪位算起?学生试做。

  B、集体订正,强调:三位数的笔算加法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教师板书:270+58=

  提问:270+58该怎样列竖式,又该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操作计数板:先摆出第一个加数270,(提示学生整百和整十的分开摆)。在270的下面摆出58。

  ②启发提问:

  A.怎样列坚式,5和8分别写在哪里?为什么?(使学生知道: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B.在坚式中该怎样写呢?

  C.从哪位算起?你发现了什么?(十位相加满十)

  D.让学生尝试计算。

  ③完成做一做,把结果直接写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详尽说是怎样计算的。

  (3)教学例3

  ①指名列出横式、竖式。

  讨论:刚才例2你们发现了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这道题目你又发现了什么?

  思考:百位应怎样算?学生自己完成。然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提示学生把横式上的结果填好。

  3.小结:

  概括三、四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齐读法则。

  5.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小黑板出示)

  (l)口述结果,教师板书在小黑板上,学生判断正误。

  (2)笔算下列各题,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38+326=1629+527=715+8605=

  (3)填空:一个加数是239,另一个加数是6805,和是()。

  2.发展题: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例1:243

  +132

  375

  例2:270+58=328

  270

  +58

  328

  例3:809+3764=4573

  3764

  +809

  4573

  加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例4,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30+70+1050+60+10200+500+100

  200+300+100

  2.坚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3.讨论:你们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让学生知道: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

  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

  计算的正确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2423+856=

  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3.启发学生进行验算。

  4.提示学生,不写第二个竖式,是否也可以验算,学生讨论:

  使学生明确:也可以用原来的坚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到上再加一遍。

  5.反馈练习做一做第3题。

  6.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计算练习二十第2题的前两题,口述验算(两种方法)

  2.综合练习

  投影出示练习二十第1题

  小组竞赛看哪组做得正确,练习二十第3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明确:今后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坚式;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觉地验算,可以在原竖式上验算。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第2题的后两个小题

  2.练习二十第4题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会应用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认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明确0在加法中的特殊性.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这一定律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加法的意义的建立,加法交换律的概括及对它们的理解、掌握.

  教学难点

  学生对加法意义、加法交换律运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44+56 37+23 180+20 42+8+10

  12+0 0+17 386+124 124+235

  2、导入:以前我们学过了加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掌握加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

  (1)例1 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这题怎样解答?

  (因为已知北京到天津铁路长是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是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就是把137与357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提示:把137与357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

  (板书: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就叫加法)

  教师明确:这就叫加法的意义.

  (板书:加法的意义)

  (2)练习:小强有125枚邮票,小明有75枚邮票.小强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说明理由:已知小强与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与小明共有多少张邮票,就是把两人的邮票数合并起来.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加法等式中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在137+357=494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板书:加数 加数 和)

  3、有关0的加法.

  教师提问: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与加数比较会怎样呢?有关0的加法可有

  哪几种情况呢?

  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教师谈话: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法的意义,加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有关0的加法的特殊性.除此之外,关于加法的运算还有一些基本性质,它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师提问:137+357=494(千米),表示求的是什么?

  如果要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357+137=494(千米)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

  教师板书:137+357=357+13

  4、出示例2,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18+17○17+18

  124+235○235+124

  0+25○25+0

  规律:

  ①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和相等.

  教师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强调:我们要看一些等式哪些符号不符合加法交换律就必须看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不变,它们的和变不变.当然前提是等号两边的两个加数必须相同.

  5、练习:判断:下面各等式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9+7=7+9 10+1=10+1

  20+8=2+26 2+0=0+2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教师指出:以上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并运用它做了练习,这一定律若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

  教师强调:用字母表示这一运算定律更简单清楚.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注意:a、b是拉丁字母),在这我们读作ei和bi,(教师领读几遍,提醒学生不要按汉语拼音来读)

  教师板书:a+b=b+a

  提醒注意:a与b可以表示0、1、2、3、中任意整数,如1+2=2+1,9+20=20+9等,所以a+b=b+a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效的位置,和不变.而像这些(指其中的等式)一个用数字表示的等式只能表示两个具体的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这一公式表示的一类所有符合条件的式子,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7、学生分组自由举例说明加法交换律.

  8、学习、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实际上,在以前我们早就应用它解决计算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哪些计算中都用了加法交换律呢?(验算)

  9、练习:运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766+589=589+□ 257+□=474+257 a+15=15+□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把( )数合并成( )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一个数加0,还得( ).如12+0=( ).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

  a+10=100+a 230+420=430+2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谁能结合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填上适当的数.

  48+□=72+□ 29+35=□+29

  a+38=□+□ □+55=55+42

  2、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91+89+11 85+41+15+59

  168+250+32 282+53+37+18

  六、板书设计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例1、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

  357+137=494(千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

  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7+0=7 0+7=7 0+0=0

  例2 加法交换律:

  137+357=357+137

  18+17=17+18

  24+235=235+24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6

  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处理得数里的0。

  2.使学生能应用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的连加,并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三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每道题的得数。

  提问: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

  2.笔算。

  13.26.9517.06+2.943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计算的。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按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进一步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让学生看例4,说一说题意。

  提问:解答这道题要怎样列式(板书算式)

  这道题是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被减数是整数,你们能计算这道题吗大家来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减的,你认为得数的整数部分应该怎样写,为什么?

  结合订正说明:当整数减小数时,也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整数看成小数,小数点就在个位后面。在小数部分相减时,可以从个位上退l再减。得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这个0要写出来,并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让板演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得数与例4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强调指出:得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都是0时,这两个0都要写出来,并注意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3.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做的。

  4.教学例5。

  出示例5。

  提问:按照小数加法的法则,竖式要怎样列

  (老师板书竖式)

  接下来会计算吗请大家算在课本上。(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注意指导学生十分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时用简便算法。

  提问:谁能说说,小数的连加可以怎样算

  小结:小数的连加,可以按小数点对齐的方法,把几个小数列成一个竖式,然后相加。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道题哪一位上可以用简便算法,并要求说明理由。

  (2)做练习三第3题前三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三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50元钱最多可以买哪几种物品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各组讨论的情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整数减小数和小数的连加。整数减小数仍然按照小数减法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得数里高位有0的写法:小数连加时,可以列成一个竖式来计算,关键是小数点要对齐,计算时按整数连加的方法算。在每一位上计算时,要注意用简便方法来算。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2题,第3题后一、二道题。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735+4.075(板书)

  (6)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板书:

  教师提问:整数减法式题个位是几减几?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7.81-3.735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7)反馈练习:7.81-4.0750.4-0.3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练习(教材第11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5.3470.4-0.125

  5.教学例3.

  (1)出示例36.08+12.3+9.72=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3)同桌互相检验.

  (4)集体订正.

  6.教学例5.

  (1)教师提问: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2)出示例5:计算0.6+7.91+3.4+0.09

  教师让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在本上做.

  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算法吗?指名板演.

  同桌讨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教师补充说明: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8

  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进一步提高验算加法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0+20=30+53=15+72=

  6040=8330=87-15=

  6020=8353=8772=

  提问:每一组第一道都是加法,反过来可以得到几道相应的减法题?

  2、导入新课

  加法算式里各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第(1)题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么列式?(板书加法算式)

  老师板书:30+20=50(千克)

  加数加数和

  提问:这个算式里,什么数是已知的,什么是求出来的?

  从这个算式里可以看出,加数+加数=和在算式右边板书:和=加数+加数

  (2)出示例1第(2)、(3)的图。

  第(2)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20=30(千克)

  第(3)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30=20(千克)

  (3)第(2)、(3)题分别与第(1)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讨论得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和-第二个家数

  小结:求一个加数计算时都用和减另一个加数。

  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让学生齐读

  1、想想算算第1题。

  (1)这道加法里,哪两个数是加数?和是多少?

  (2)让学生填得数,然后口头回答得数。

  2、教学例2。

  (1)过去验算加法算得是不是正确,都是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重新算一遍的方法。现在学习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知道了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就可以应用这一关系来验算加法。

  (2)出示例2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竖式)怎样计算?求出的数叫加法的什么?(和)根据上面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一个加数,应该等于什么?可以怎样列式验算?我们可以用算出的和423减一个加数75,看看得多少。板书算出得数348。

  提问:算出的得数与那里的数一样?说明前面的`加法算得是正确的,在横式上写出和。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验算的?还可以怎样用减法验算?

  1、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小结:对加法的验算可以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验算,用哪种方法方便就用那种方法验算。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做练习十六第4题。

  4.布置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9

  一、教学简介:

  本节课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二、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律并能熟记加法运算律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并记住加法运算律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结合律,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窗体顶端

  2、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创设课堂气氛,引入新课

  2、播放故事影片《朝三暮四》,燃后提出问题对学生,看完这个小故事,小朋友有什么话想告诉这些小猴子吗?

  3、结论:3+4和4+3其实是一样的,朝三暮四=朝四暮三说明养猴人每天分给猴子的栗子总数一直是不变的。

  4、探究加法运算律和加法交换律

  5、28+17=4517+28=45所以有28+17=17+28

  6、结论:每组算式中都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每组算式中两个加数的和相等。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温习本节课内容,下节课找同学进行讲解。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通用》

【小学加法教案】相关文章:

加法的教案04-12

67的加法教案12-06

大班加法的教案03-07

整十的加法教案01-22

10以内的加法教案03-20

大班3的加法教案04-17

加法和减法教案01-30

[精品]大班加法的教案05-06

《5以内加法》教案01-20

加法的简便运算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