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预习探究
1.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①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2.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①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③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④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合作交流
①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③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③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④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⑤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品读体验
①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②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③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④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⑤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⑥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①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②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巩固延伸
①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②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③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④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语文教案 篇2
童年的回忆
教材说明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童年的回忆”,是命题作文。要求写的内容还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是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有趣的事都可以写,习作的提示和要求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两段文字,二是一幅插图。
第一段文字是强调这次习作的范围是“童年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要求回忆之后,写一件事,重点是有趣的`事。
第二段文字是交代本次习作重点是要把有趣的地方作为重点,写具体。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自己感到有趣在哪里。
插图是小同学在钓鱼、画画、捉蝴蝶,目的是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告诉同学都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可以写图上的内容,也可以写图上没有的内容。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把事情的经过写生动、写具体。
2.突出一个“趣”字,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个性化,内容要真实。
3.培养学生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把有趣的地方作为重点,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准备〕
自己童年的照片、物品。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放歌曲《童年》给大家听。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歌里主要唱的是什么吗?
(2)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出示插图),也许你曾在溪边垂钓,也许你在公园观察捕捉过蝴蝶,也许你在大自然中描绘过美丽的图画……今天,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2.明确要求,指导写作。
(1)读题目,明确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
(2)指名读习作要求,思考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板书:
童年的回忆
写事(回忆经过)———时间、地点、活动的经过、结果。
抓重点(趣)写自己内心的感受。
3.构思习作,口头叙述。
(1)拿出你童年时的照片或玩具,回忆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一件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展开评价,注意评价依据应围绕板书内容。(学生可以把“趣事”完整叙述,也可以选择精彩部分讲给大家听。)
4.动笔写,教师巡视。
(1)学生把自己刚才的构思内容写下来。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习作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要求,可以先写出“趣事”的重点部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行。
5.朗读欣赏、评比奖励。
(1)写完找学生在全班朗读,引导学生展开评议,注意围绕重点进行评价。主要找出优点,可以婉转提出不足。
(2)学生自己修改,在查缺补漏中完善自己的作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的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教学难点: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奔主题
同学们,“雨”你们都不陌生吧,有谁见过山雨吗?
二、播放课件,感受雨景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欣赏山林中的雨景,请大家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赵丽宏眼中的山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么美的雨景,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描述的呢?请大家打开书101页,自由读一遍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多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请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山雨的?(雨前、雨中、雨后)
哪些段落是写雨前的',请读一读。
哪些段落是写雨中的,请说一说。
哪些段落是写雨后的,请读一读。
五、默读课文,分清主次
请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哪是课文的主要部分,哪些是次要内容。
作者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重点写了山雨的什么特点?谁能概括地说一说。
那么,你最欣赏课文的哪一部分呢?
六、精读课文,认真品味
请细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作上批注,然后在小组里与同学交流、互相学习。
七、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一边交流,一边赏读。
八、小组赛读,领悟语感
请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在小组里赛读,优胜者将上台配乐朗诵。
九、配乐朗诵,深化情感
十、集体朗诵,赞美山雨
十一、总结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在你用心观察,你也能发现美、创作美。今后,请你也留心下雨时的情景,写一写雨吧!
语文教案 篇4
一、激趣引入,展示课题
1.展示课题《把耳朵叫醒》。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通顺。
2.讨论,说说课文的大意。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沃尔特·迪斯尼创作“米老鼠”因而成名的故事,也知道“米老鼠”的创作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请你再用心读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艰难的过程。
提醒学生读书要注意一些关键的词句,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勾画。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3.集体讨论,说说自己找到的词语,概括“米老鼠”的创作过程。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互相补充,从学生的发言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给予肯定。
这一过程可概括为:贫困潦倒—相依为命—举步维艰—灵光乍现—蜚声世界。
4.请生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面对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全力以赴,可见他非常努力,但仅有努力就能成功吗?
(2)“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
“静得可怕”与“吵闹不休”看似矛盾,实际正是作者狂躁与绝望情绪的生动写照。
(3)“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
“听之任之”“反正”这些词语说明画家最初是在无奈之下听老鼠发出的声音的。
(4)“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与自己相伴。”
从“美妙的音乐”“精灵”“相伴”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倾听中对老鼠的态度和情感有了很大转变,他在倾听中发现了美,获得了艺术的享受。
(5)“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
瞧!倾听使年轻画家在普通的老鼠身上找到了爱。
(6)“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伟大的创作过程似乎仅在一瞬间,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知道,创作的过程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倾听,经历了那么多的举步维艰,才有了这一刻的“灵光乍现”,又怎能说是“一瞬间”呢?
(7)读课文的后两段,理解“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这两句话的意思。
(8)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给课文另取个题目,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就能发现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的灵感。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个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同学们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同学们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同学们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个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同学们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同学们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同学们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同学们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同学们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同学们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同学们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语文教案 篇6
内容预览:
《白洋潮》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领略白洋潮的壮丽之美。
2.学习作者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3.了解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科学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白洋潮景观的壮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写景的方法。
2.难点: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课文提示】
1.《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白洋,山名,在浙江西北海滨;潮,本文描写对象。
2.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他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而坚持著述。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俗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环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正音正字】
戊wù 遄chuán 踵zhǒng 擘bò 蹴cù 镞zú
辟bì 礴bó 龛kān 赭zhě 漱shù 湫qiū
【积累词语】
实词:
①故事:旧例。 ②喧传:哄传。 ③吊:哀悼。
④海塘:海堤。 ⑤遄:急速。 ⑥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⑦辟易:惊惧后退。 ⑧礴:拍击。 ⑨旋:很快。
虚词:
①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②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这里指代“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③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④则飓风逼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⑤从海宁而来(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⑥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⑦势欲拍岸而上(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⑧旋卷而右(句中连词,表结果)
⑨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词,表结果)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从表达方式看,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记叙——交代看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描写〈 “立塘上”-“颜始定” 〉正面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
议论——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写海潮起来时,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找找课文相关的词。
作者是从远及近观察、描写的。 相关的词语有:见、稍近、渐近、再近。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张岱的生平及其有关文学知识。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翻译:旧例,在三江看潮,实际上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说:“今年暗涨潮啊!”每年都这样。
要点:故事:古义-旧例。今义-表现讲述对象的事情。 喧传:哄传。
原文: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翻译:庚辰年八月,到白洋吊唁朱恒岳少师,(我)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前去,章侯和世培接踵而到。
要点:吊:哀悼。 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接踵而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原文: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翻译:站在海塘上,远远望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冲到向塘上。
要点:而: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原文: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翻译:稍稍近了一点,就隐隐露出白色,像驱赶着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振飞。
要点:擘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原文: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翻译:(潮水)越来越近,喷出泡沫溅起水花,蹦跳起来好像百万雪白的雄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像用怒雷鞭打它们一样,所有的狮子聚集在一起,没有一头甘愿落后而争先。
要点:蹴起:蹦跳。 镞镞:同簇簇,形容攒聚。
原文: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翻译:再近一点,就如飓风逼迫它们,顺势要拍岸而上。
要点: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原文: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翻译:看潮的人惊恐地退开,跑到塘下躲避。
要点:辟易:惊惧后退。
原文: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翻译:潮水冲到塘上,用尽力量喷薄而起,水花激射,溅起几丈高,溅到的'地面都湿了。
要点:礴:拍击。
原文: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翻译:潮水快速卷向右边,被龟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瀑布像像被火炮击碎一样,在半空中飞舞。
要点:旋:很快。 龙湫:雁荡山的瀑布。
原文: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翻译:看了这个景象(让人)心惊目眩,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镇定下来。
原文: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翻译:先辈说:浙江的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了,是为什么呢?
要点:漱激:冲刷激荡。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若干思维训练题。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
这篇小品文,记叙了作者在白洋村观潮的全过程。文章以时空为序,由远及近,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白洋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奇观,写出了白洋潮的盛大气势和雄壮之美。
对白洋潮,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练习)
1.从远及近,作者分别描写了潮水的哪些状态和特点?
远见,“潮头一线”。-潮头整齐有序。
稍近,“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潮流急速挺进。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潮水铺天盖地,势不可挡。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浪潮汹涌猛烈。
最后,“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海潮气势磅礴。 )
2.课文是怎样烘托海潮之大的?
从观潮者的反应来衬托海潮之大:
①“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写观潮者退避,这是从人们的动作,表现潮水来势汹涌。
②“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写观潮者的心理由紧张到舒缓的神态变化,表现潮水的威力令人心惊胆战。
3.本文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白洋潮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正面描潮水的特点,逐步推进,从远及近,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越来越密。〈详见第1题〉
侧面描写观潮者的反应:坐立不安、心惊胆战。〈详见第2题〉
作者这样写,衬托了白洋潮的声势巨大,让人恐惧,突出潮水的威力无比,颇有刺激。 )
4.下列句子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①岁岁如之。 ( 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
②怒雷鞭之…… ( 百万雪狮。 )
③飓风逼之…… ( 白洋潮。 )
④看之惊眩…… (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
5.本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修辞:①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②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③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6。 “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句中的“雪狮”为什么不能改作“雄师”?
因为“雪狮”不仅写出潮水的声威气势,还显示其洁白如雪的色彩。而“雄师”只能写出潮水的声势,但无法显示其色彩。
7。 如何理解“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的作用?
以疑问句结尾语气比较强烈,内容与开头的“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形成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潮的壮美的赞叹之情,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探索原因。
8。 摘录一个佳句,并且作简单的品析。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天目》。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想象》是一首现代诗。全诗共有六节,根据诗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节)主要写了诗人理想中的自然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诗人对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第二部分(4—5节)主要写了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第三部分(6节)总的写出了想象中的世界。
这首诗高度集中、慨括地反映生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自然清新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课文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同时,也去感受课中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激趣
1、师: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想象孕育着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力量将人们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丰富奇特的想象不仅为人类美好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更为社会的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天我们来学习《想象》这首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4、听配乐朗诵。运用联想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的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忧郁 轻响 瞪眼睛 使者 吓唬 橡皮 橄榄枝 病魔
2、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象诗中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
3、指名读文,相机评议。
4、诗中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自由读文,把相关的词句勾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三)品读诗句,体会感情
1、自由读1—3节
2、抓住重点词句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劲儿的蓝”、“透明的水晶”、“喊一片”、“唤一片”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4、小结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课文第二、三部分
5、全班交流
6、小结:这美好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象的,要实现这一切就要靠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四)升华情感,扩散思维
1、配乐诵读全文
2、这是诗人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你还有哪些新奇的想象?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3、学生说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
4、齐读最后一节
5、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珍珠鸟)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引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1.学生读课文,理清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质疑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七、片段练习
1.让学生选取文章某一段落或片断,并拟一个标题。
参考标题:“营造绿色的环境”“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人鸟相亲,情谊浓浓”“舒适的巢”“雏鸟儿的梦”“妈妈的呼唤”“可爱的小红嘴”“雏鸟熟睡图”。
2.文中意境很美,请从前面的标题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片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具体描绘,要写出美感,写出深情,写出蕴味。
板书设计:
16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人细心呵护小鸟,真好↓
鸟和人的关系和谐、平等、融洽,真好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2、学习文章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段式,并练习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爷爷的深情演讲。
2、板书课题:
为人民服务
学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预习内容。
(字词、主要内容、查找的资料等。)
三、品读课文
1、回顾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是什么?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自学好了之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当学生交流完某个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自然段写了什么以及在表达上的特点。
4、看板书总结:
本课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写了三方面内容: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要搞好团结。这就是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先总论后分论。
板书:
总 分
5、其实这种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形式在本课的自然段中也有所体现,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2、3自然段。)
⑴ 自读第2自然段,看看毛爷爷是如何先总的阐述观点,再分层论述的?
⑵ 指名回答。
⑶ 按照这一自然段先讲再讲接着讲最后讲自己练习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段落层次。
⑷ 再指名说。
⑸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演讲的语气):
自读、指读、齐读。
⑹ 集体背诵。
四、返顾整体
1、第三组课文的主题是深深的怀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与本课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议论文,毛爷爷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采用了先总论再分论的结构形式,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他在讲其中一个方面的时候,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使文章观点更有说服力,结构更加严谨。
五、读写结合
1、出示演讲要求,指名读:
⑴ 观点明确,语言清楚流利。
⑵ 恰当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可以引用,可以举例。
⑶ 话题:
从本课学习的谈批评、讲团结、生命的价值中任选一个话题。如:生命诚可贵团结就是力量正确对待批评等。
2、自列提纲后小组交流。
3、指名在全班内演讲。
六、拓展延伸
屏幕出示诗歌《怀念张思德》,师生齐读。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及比喻句的练习。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比喻句。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把第一节课认写的生字卡片读一读。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风和日丽,我们一起去爬山,好不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青山绿树之中(实物投影:青山绿水的照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评析:一方面为了激发兴趣,一方面为了给讲“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做好铺垫。]
2.快听(课件放万座青山重叠的静止图片,播瀑布的声音)是什么声音?(生猜)
[板书:瀑布]边板书“瀑”边引导学生观察“瀑”字的书写笔顺。
3.让我们在默读中走进课文,边读边想象: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第一小节)
1.回答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美)
2.再来听听瀑布的声音,你来读读下面的两句话。(生自由读)
课件:好像浪涌上岸滩,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风吹过松林。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3.哪个说得更准确?
4.在课件上再添上:还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自由说)
5.就听这声音,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瀑布。(生自由说)
6.能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7.师生对读:还没看见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背诵)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语:瀑布就在不远,想看吗?我也想,我累得走不动了,你们去看,待会儿告诉我瀑布什么样?(引导读2、3小节)
[学生可以随便汇报2或3小节中的任意一个。]
(第二小节)
1.瀑布什么样?
2.课件出示句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3.快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我特别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生自由说)
4.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如:白银说的是什么?)(生互相解答)
5.课件:(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读出来。
6.课件: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你又有了什么感受?比读。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课件:瀑布图片)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你觉得他像白银,还像什么?
这是从哪儿看的情景(从正面看的)[板书:正面。帮助识记]
过渡句:瀑布还是什么样的呢?(读第三节)
1.质疑:你有什么不太明白的.问题吗?
(如:“珍珠的屏”什么样?等)
2.“屏”指的是什么?联系你生活中见到的事物,你觉得__________像“珍珠的屏”。(如:下雨时,屋檐流下的水像珍珠的屏。)
3.这段里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读,师出课件:时时吹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4.你们喜欢吗?也来读一读。
5.男女生对读:男生读:时时吹来一阵风,女生读: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6.你们读的真美,让我们来看看这人间仙境吧!
(课件:如烟、如雾的珍珠瀑布)
老师配乐介绍词:你看那清水从高高的崖口奔涌而下,在青山的衬托下似玉带、似白银、似银丝从天上悬垂下来,那姿态宛如圣洁的仙女,宛如一串串银白的珍珠。冲下来的水流在下边溅起无数水汽,随风飘舞,时常还能见到缤纷的彩虹。
7.面对美景,你想说什么?(生自由说,最好说出“伟大”)
8.出课件: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你想读哪句话?(引导生读出感叹的语气)
9.这是从瀑布脚下仰望瀑布,(板书:仰望,引导背诵)
(引发联想)
(1)同学们,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瀑布脚下,你能看到什么?
(如:看到下面清清的水,水里五颜六色的沙石……)
(2)你能感觉到什么?
(如:感觉到小水珠洒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非常舒畅、高兴等)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配着音乐,欣赏着美景,来歌颂它吧!
(齐背《瀑布》)
用诗来赞美她真是:(生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课外拓展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还收集了许多有关瀑布的资料,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四、总结
你们喜欢瀑布这一大自然的美景吗?可你们知道吗?现在由于地下水匮乏,许多的瀑布都开始了断流,要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看到这一美景有什么好办法?我还没想明白,你有什么好建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下册教案12-14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教案(经典)11-06
[精选]语文教案09-05
(精选)语文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