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案【经典】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敕勒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敕勒歌》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探究新知
(一)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二)、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四、当堂作业
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五、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课后反思:
《敕勒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1、学生有感情背诵诗歌《忆江南》。
2、师:江南美景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对江南美景充满向往。今天咱们换个地方,一起去草原看看。
二、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2、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这就是草原!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了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3、齐读课题
三、简介北朝民歌
1、课件出示资料。
2、师简介。
四、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生自由读诗,借助课文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个别读。(强调“见”的读音)
3、全班齐读。
五、品读古诗,读出感情
1、播放录音朗读,生倾听。
2、对照录音查找原因,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
3、个别范读。
4、师范读。
5、分男女生读。
6、借助译文读透诗歌。(师读译文,生读诗句)
7、再听录音朗读,生想象画面。
8、生陈述画面,并用朗读把看到的表现出来。
9、生带着感受再次读诗(自由读)。
10、小组派代表赛读(读出山高、草原大、天蓝、牛羊多的特点)。
11、全班齐读。
六、细读古诗,熟读成诵
1、播放诗歌演唱视频,学生跟唱。
2、师生合作背诵(接读)。
3、男女生合作背诵。
4、个别背诵,并给其所在小组加分。
5、分组背诵。
七、小结
1、师引读:听着你们清脆、响亮、甜美的读书声,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学习它。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诞生后——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
100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一起,用响亮的声音读着——
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会读——
2、这就是经典,这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我们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八、拓展诵读
1、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两首经典的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其一和其五)供大家诵读。
2、出示诗歌,生借助课文拼音自主读诗。
3、师范读。
4、生齐读。
九、总结
1、师带领学生串读三首古诗:孩子们,当我们来到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牧民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大草原,我们不禁吟唱:(敕勒歌);当我们看到驰骋的快马,我们忍不住大声诵读:(折杨柳歌辞其五);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时,情不自禁低吟:(折杨柳歌辞其一)。
2、评选优胜小组。
十、作业
背诵三首诗歌。
《敕勒歌》教案3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草原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
2、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及人生哲理
3、学习并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
4、通过本课的学习,并比较《敕勒歌》,尝试探究散文与诗歌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讲读法提问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具:
幻灯片
预习内容和要求:
查询生字词。
熟读课文,以2——5句话来表达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
1、背诵《敕勒歌》
2、提问:《敕勒歌》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怎样的草原风景画?(苍茫辽阔)
二、检查预习,同时导入新课:
1、《敕勒歌》用短短的二十七字为我们展示了草原的苍茫与辽阔,气势雄浑奔放。同样的苍茫与辽阔,在鲍吉尔·原野的散文《静默草原》中又是怎样表现呢?它与《敕勒歌》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要通过对《静默草原》的欣赏,从中感受散文在抒发情感时所散发的别样风情。
2、提问检查预习第2项:谈谈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体会(按:实际授课时,注重学生的体会,加强互动,总结学生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实际体会在讲课中或增或删一些内容。)
(确定:文章总体风格:细腻、柔情、深沉、睿智)
三、学习新课
1、作者介绍:
⑴当们想到蒙古人,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觉?(豪放爽朗粗犷……)
然而在这篇散文中让我们感觉到了蒙古人的另一特征:细腻柔情。在我国当今文艺界就有三个人以他们的细腻柔情征服了很多人。他们就是草原三剑客: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以及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鲍吉尔原野。他们三人在创作中都充满了细腻与柔情,他们对自己的故乡和民族念念不忘,他们的个性谦逊低调,本色质朴。
⑵幻灯: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注:鲍吉尔·原野成吉思汗后人,鲍吉尔为蒙古姓,在《元朝秘史》中译为孛儿只斤,原野为汉文名字,蒙古名为“茫莱巴特”)
⑶以上是对作者的简单介绍。
除了作家身份,他还是一名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生长在蒙古的警察,却有如此的细腻柔情,在他的成长中,有两个人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曾祖母——尊贵的台吉父人和他的老师——诗人安谧
幻灯:“与友人交往像花牛犊一样温顺;与亲人交往像黑牛犊一样温顺;与兄弟交往像黄牛犊一样温顺。”——要善良,要做老百姓温顺的牛犊。
“手握日月之人,才能有春夏。”--——要永远保持一颗纯真的心。
“平川之台,告诉我们水源在那里;崎岖之地告诉我们道路在哪里。”——要寻找智慧
“与敌人对阵要像海青鹰(猎鹰)一样勇猛”
——《成吉思汗箴言》
“你要爱人民,爱土地,你要听人民的声音,你要听土地的声音。”——诗人安谧
正是因为他们的影响,原野面对种种环境,始终能保持一颗纯真而善良的心,他用这颗心感受世界,感受人间,感受他的草原,这种感受化入文字就形成了他作品的种种特点:优美雅洁细腻豪放睿智等等
2、分析课文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认识,走进原野的《静默草原》
⑴、生字词
鲍(bˋao)档(dˋang)簇(cˋu)立迥(jiˇong)然咆哮(pˊaoxiˋao)鬃(zˉong)
颊(jiaˊ)摩挲(suoˉ)处境(chu)
⑵、教师范读
范读过程中,学生找出文章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
⑶、分析草原特点及文章所表达的对草原的感受
①、文中描写草原特点以及人们对草原感受的句子有?(学生回答)
特点:辽远而苍茫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看不到与看不尽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触
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感受: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因而困惑。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②、具体分析草原特点以及人们对草原感受
我们现在来具体的看课文。
A、分析1-2段
第一段只有一句话,是什么句式(设问句,引起读者的好奇“什么经历呢”,就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作者接着就告诉我们是什么经历。?(为这种辽远而惊慌。)这一段总括了草原的特点(辽远而苍茫)以及你(外来的旅人)对草原的感受(惊慌)。总起全文。板书:特点:辽远而苍茫感受:惊慌——(总起)
B、分析3-6段
a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现在请大家默读3——6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板书:对比
b这一修辞手法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回答)
明确:草原的景观(一样的风景)与他处的风景(处处是景,景随步移)相比
蒙古牧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眯着,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与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大睁,因而困惑)
分析:都市人因为习惯了处处是景,景随步移,所以当他们站在草原上,勉力前眺,或回头向后眺望,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风景时,而这种风景,一样的风景,打破了他们的日常观赏习惯,于是一时间无所适从,而他们在观赏草原时又没有改变原来的观景方式,于是,不同于他们经验的、打破他们观赏习惯的草原风景与他们固守不变观景方式产生了错位,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很久,后来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时人总是会产生许多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比如生病,与那里的人的思维发生冲突等等。这时,就要求这个人作出改变,去适应那里的习惯……类似的,都市人看草原风景也要改变方式,否则就会陷入困惑。板书:困惑。
这时作者指出,“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对草原,要用心去感受。“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既是草原的特点,也是我们了解草原的所要的态度——用心去感受。板书:不可看,只可感受
因此蒙古人“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苍茫是草原人面对草原的一种心情,一种感受,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实际上是用心去体会草原。板书:苍茫
C、分析7——8段
a齐读这两段
b提问:为什么草原具有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学生回答)
明确:草原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接壤),草原的变化多端(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具体分析:草原是辽阔无边的,所以看不到也看不尽,而草原的变化多端,就使得我们无法抓住草原得某一特点,所以“看不到”;因为变化多端,我们可以看到草原各种各样的特点,所以“看不尽”。这是草原的又一特点。板书:看不到与看不尽
D、分析9——10段
a、“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不矛盾)以文中的句子解释(学生回答)
明确:“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分析:“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也就是说,丰富是蕴涵在单一之中的。草原首先给人以单一感。“这颜色无疑是绿”,“无疑”也就是说,不用怀疑,草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大片大片的绿。“草就是海水,极单纯”这都表现了草原的单一,然而,这种单一,“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这就是草原的丰富。正如作者指出的“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板书:单一中呈现丰富
b、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
明确:从观海者的不同角度(岸上、船上),比较出草原的另一特点:中心不定和可接触性,再进一步指出草原的辽远与苍茫,和给人的亲切感。板书:中心不定和可接触性
c、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比较出大海与草原的异同点。在前面3——6段作者也用了对比的手法,那么,这么用有什么效果呢?(学生回答)(表达婉转含蓄,强化了语言的表现力和作者的情感体验。)板书:强化
分析:在这里,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婉转而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在这一部分可以让我们感觉:无论怎么比,大海是不如草原,我(作者)终是更喜欢草原的。这是一个草原人对草原的赤子之心。现在我们在看到3——6,刚刚我们通过对对比的分析,知道草原的一个特点是不可看,只可感受及人们看草原应持的态度(用心感受)。草原牧人生在草原长在草原,与草原是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他们深深的了解草原热爱草原,所以他们看草原是用心去看。这就是草原之子的对家乡的细腻、柔情、深沉的爱。板书:情感:细腻、柔情、深沉的爱
E、分析11——12段
a、学生齐读
b、“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回答)
明确:首先要注意两个词“首先”“第二个”,也就是说自由与不自由这两种感觉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依此而来。当我们站在草原上,面对草原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自由。(板书:自由)我们可以在这里骑马、摔跤……悠闲自在。然而,正如作者接下来所说的“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大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有句话说“有比较才有差距”人与阔大无边的草原相比,自然就显得渺小与微不足道了。而此前,人背负着种种世俗之事,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拐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为自己至高无上,骄傲、自大……然而面对草原的宽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阔大无边的胸襟时,人所拥有的一切就显得可悲、可笑了。所以作者说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竟然”一词突显了人面对草原的感受以及“处境感”。这就是草原给人自由感同时给予人的另一种体会“不自量由”“局促”。(板书:局促)
这种局促反映在“外来的旅人”身上,就是“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⑷分析作者对草原的感情及感悟(13——15段)
①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
②13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回答)(对草原、对家乡的深沉的爱,细腻柔情)
A、“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赏析
云杉在阳光的照射下,丛丛树影倒影在小溪的水面上。水是流动的,树影也随着小溪的流动而一起一伏,于是就给人以载着、拥挤而来的感觉。作者的观察细腻。大家回去可以试一试,是不是这种感觉。
B、如何理解作者将自己比为“母牛”“烈马”
分析:母牛、烈马都是食草动物,是草原上最常见最普通的动物。它们生长在草原上,草原养育了它们。草原是它们的故乡,它们的母亲。虽然二者的性格完全不同,母牛温顺,烈马暴躁,但它们面对草原面对故乡时,却表现出了类似的多大行为,表达了同样的感情——对草原的如同对母亲的深沉的爱,细腻柔情。再这里,作者自比母牛烈马,实际上是作者的两种不同的心境。无论是怎样的心情,面对草原,作者的内心总是能得到宁静。这是草原豁达的胸襟对我(作者)的感染。
③分析14——15段
A、草原是宁静的,“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而作者此时能听到的只有衣襟的飘响,这是唯一的声音。“我扯住衣襟”,顿时,声音停止,作者的思维在此时滑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学生回答)(“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作品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B、现在我们来一同思考“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这里“善忘”是忘记什么?对未来的态度,如何在静默中观望。
分析:善忘实际上是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是一种对荣誉金钱地位等的不计较……“在静默中观望”是一种坦然自若的不张扬的沉稳。观望未来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永葆一颗纯净的心。
静默一词始终贯穿全文,从草原的特点“辽远而苍茫”“不可看,只可感受”等始终暗含着看草原应以用心去感受,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作者站在草原上“凝立冥想”最后以“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点明题旨。
《敕勒歌》教案4
目标导航
1、会认“敕”、“勒”、“穹”、“笼”、“见”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设计说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身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和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课堂描述: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生1:我去过汉口江滩,那儿的景色很美。我还在那里放了风筝的。
生2:我到过张家界,那儿的山泉可以喝,喝起来很清凉。
生3:我到咸宁的星星竹海去玩过,那里的竹子很多就像一片竹子的大海,所以就叫星星竹海。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
生(深思一下,摇摇头小声):没去过。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生(纷纷举手,请一生读):敕勒歌(“敕”读成了平舌音)。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生:敕勒歌。
师(笑了):这次读准了!(又请几名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在黑板上写了“39”,生立刻翻书)
二、初读古诗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生迫不和待地自由读古诗,师巡视,指导读准字音)
师(出示双横线里的生字):这些字谁会读?
生(生举手,请一生读):“敕”“勒”“穹”“笼”“见”(把“见”成“jiàn”了)
师(指着“见”):看看拼音,这个字在这儿读什么音?
生:见(xiàn)
师(笑着点点头):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字吧。
生齐读“见”。
师又请几名学生读生字后齐读生字。
师(除掉拼音):咱们“开火车”读吧!
(“开火车”读)
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生纷纷举手,师指名读)
生: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谁来评一评?
生:他读得很流利,可是他把“似”和“四”读成翘舌音了。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能把这两个字音读准吗?(对刚才读古诗的学生说)
生(点点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没错!就这样读!
师:还有谁想读?
(生抢着要读,师指名读,提示学生注意平舌音和翘舌音)
师:咱们分组竞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学生按四大组的顺序读古诗)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草原,在远处有高高的青山,山下有很多的蒙古包。
生2: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原上的草很茂盛,在那高高的山下,有很多圆顶的蒙古包。
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在图片旁出示这两句诗):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四行诗,想想自身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自由读这四行诗后想了一下举手,请一名学生回答。)
生1:我想知道“敕勒川”是什么意思。
生2:我不明白“笼盖四野”的意思。
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敕勒川是这个民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想读读这两行诗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像想读?
(再请一名学生读)
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师:是呀,草原可真大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还有谁想读?
(再请两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
(生非常兴奋!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你们都读得很不错!所以男女生都得第一!
(学生欢呼起来)
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自由读读最后三行诗。
(学生自由读诗句,看课件。)
生1:诗人还看到天空蓝蓝的,很辽阔,草原上的草长得绿油油的。一阵风吹来,草被吹弯了,露出很多牛羊。
生2: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师:你们把这个画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想想,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组里推荐一下。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推荐。)
生1:我体会到这儿非常美。
生2:我觉得这儿的牛羊肯定长得很肥,因为这儿的草长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长得壮!
师:牛羊长得这么壮,这儿牧民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2:他们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色,肯定很幸福!
生3:我觉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们养的牛羊这么壮,一定可以卖很多钱。
师:对呀,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谁愿意把最后三行诗句读一读?
(生抢着举手,请一名学生读)
师: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还有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老师听出你也很喜欢大草原,看!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让大家看到了这么多的.牛羊!
(很多学生都想读。)
师:你们有信心把整首诗读好吗?
生(异口同声):有!
师:好,自身先在下面练习练习,你们可以和自身的好朋友一起读,可以和同桌读,还可以几个人扮演读,最好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学生在下面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试试?读得好,你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学生争要读。请3—4名学生配乐读)
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下。
(学生听得很认真,听完后鼓掌)
师:我们来齐背这首诗,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身的感受,这样你们会比老师背得还要棒。假如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
(学生配乐齐背。)
师: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师巡视。)
(展示绘画作品)
师: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是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既然是诵读,课堂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读,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齐读、找朋友读等,学生能在这种不时变换的读中读诗的乐趣,从而领悟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读书的习惯。
在次课的教学中,我还重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从插图入手,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作品一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作品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把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
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朗读、背诵指导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朗读指导可参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指导朗读这首民歌时,教师要多示范,必要时可领读难句。只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多读,就会熟读成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后第3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读词语,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应联系事物特点去体会。
天苍苍:形容天空蓝蓝的。
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
白发苍苍:形容头发白白的。
野茫茫:形容原野没有边际。
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没有边际。
云雾茫茫:形容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用1课时。
四、参考资料
《敕勒歌》见于《乐府诗集》的《杂歌谣辞》类,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居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带。这首民歌虽仅27字,却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雄浑壮丽、苍茫辽阔的北方大草原的画面。
《敕勒歌》教案6
一、文本解读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风格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三、教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想象并体会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体会敕勒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歌”入题,介绍诗歌朝代及民族特点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在什么情况下唱歌?
2、板书课题,讲解,齐读课题。
敕勒,指敕勒人;敕勒歌,就是敕勒人所唱的歌。
3、介绍敕勒族,了解其民族、地域特点,板书课题。
敕勒人,生活在1500年前的中国北方,历史上称为北朝。敕勒人饲养牛羊,逐草而居——哪里有水草,他们就把牛羊赶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家安在哪里,一个个圆顶大帐篷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用自己的.独特语言歌唱自己的家乡,歌唱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二、播放音乐范读视频,欣赏诗歌
他们唱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讲解:野的读音,古音读ya ,现在统一读ye
三、学生练习朗读,初步识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识字指导。
出示生字词认读(6个生字——似、庐、笼、盖、苍、茫)
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认读词语
3、指名朗读诗歌,评价字音是否准确。
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同桌互助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2、推荐读,读正确,读流利。
3、师生配合读,读出节奏和民歌的韵味。
4、看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练习朗读。
五、学习诗歌,理解感受诗歌意境
1、紧扣“歌”的特点,借助图片,学习第一句
“川”平地;敕勒川,就是敕勒人居住的大草原,在我国北方,今天的内蒙古、阴山一带。
播放图片,理解地域特点。
2、看了图片,你觉得那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3、在敕勒人眼里,天是什么样的?地又是什么样的?
理解“穹庐”,图片出示蒙古包,指导理解。(敕勒人用自己熟悉和最亲近的帐篷的圆顶来比喻辽阔的天空,形象可爱。)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指读: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
师生合作读:我来用敕勒人的话来说,你们来读诗歌。
男生、女生赛读,齐读
3、小结:这一句,交代了敕勒人生活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草原的辽阔,和他们对自己家园的喜爱。(板书:喜爱)
4、借助插图,发挥想象,学习第二句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的插图,说说你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大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天蓝蓝的,草原没有边际)
理解“苍苍”“茫茫”。板书:天苍苍野茫茫
看图想象,指导朗读。
一切都是那么辽阔,那么安静。忽然,一阵风吹过,草儿低下了身子,弯下了腰。这时候,你们看到了什么?
想象,引读,理解,感受草原的壮美、富饶。
5、小结:这一句,辽阔安静的画面一下子鲜活起来,辽阔的天空,壮丽的草原,风中的牛羊,让我们感受到敕勒人对自己家园的赞美。板书:赞美
6、欣赏画面,听歌曲《天堂》
深情的歌唱,让我们仿佛走进了辽阔的草原,看到了巍巍的群山,鲜嫩的水草,肥美的牛羊。
六、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七、推荐诗歌,拓展积累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推荐北朝民歌的另外两首名作。这两首民歌和敕勒歌一样,语言明白如话,风格豪爽,塑造了两个不同的英雄形象,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企喻歌》(其一)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需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坡。
《木兰辞》(节选)
开我东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户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理解。
3、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集体讨论。
4、练习朗读,体会人物的形象。
八、板书设计
敕勒歌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热爱赞美
《敕勒歌》教案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丰富认知
1、师: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道去领略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请看大屏幕——
2、出示PPT1:看!草原的天空,蓝得如此纯净;地上的牧草,长得如此丰茂!
PPT2: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啊,看一眼,就会让人心醉神迷!
PPT3:看这些小丘(用教鞭指示),它们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PPT4:看这些在草原上纵马飞奔的牧民们,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而美好!
3、(出示PPT5)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指名说。
4、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去过草原,并且对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出示PPT6,师配乐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5、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吗?为了表现草原的美。老舍先生这段话共用了200多个汉字。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仅仅用了27个汉字、短短的一首诗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现出来了。你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
6、指名说、背。
师:对!正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那首(指板书)——《敕勒歌》(课前用黑纸覆盖)
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
1、(出示PPT7)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
2、学生跟师练习朗读《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顿,读出诗歌的味道。
3、四人小组内合作读古诗。
合作要求:
①按组号顺序依次读古诗,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②读完后选出读得好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朗读展示。
4、请各组代表上台诵读古诗,强调只请前五名,要求各组代表争取机会,踊跃上台。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1、师:大家的诗歌读得真好,可我想问一句:读懂了吗?“敕勒”是什么意思?“敕勒”是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它后来与另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融合到了一起。这首敕勒歌,最早是以鲜卑语在牧民中间传唱,后来才被翻译成汉语并广为流传。这样一首只有27个汉字的诗歌为什么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去弄清其中的原因。让我们先来看看诗歌的第1句——
2、出示PPT8,请一名男生读——
3、师:(出示PPT9)在词典上,“川”字有三种解释,请你判断一下,“敕勒川”的“川”应当选择第几种解释?(请用手势回答)
4、是的,“川”在此处指辽阔无边的草原,那么“阴山”指什么,你想起了哪句诗歌?诗句“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阴山”与此处的“阴山”指的是同一座山。这座山在今天内蒙古的中部,自西向东绵延数百里。读着这句诗,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5、一句“敕勒川,阴山下”,不仅交代了敕勒族人生活的地点,而且描绘出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给人以无限辽阔(板书:连阔)、无比雄伟(板书:“雄伟)的印象。请你读,读出这种辽阔雄伟的气势来——(指名读)
6、很好,让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2句,请一名女生来读——
7、要读懂这句诗,先要了解“穹庐”是什么,看(出示PPT10),“穹庐”就是这些白色的、供敕勒族人生活的毡帐,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蒙古包。请你想想看,“天似穹庐”,是说天空像什么?到底像不像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
师描述:现在,你来到了辽阔无边的草原中央,抬头往上看,湛蓝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远;再往前看,一直努力向前看得更远些,远处的草原与天空仿佛连在了一起;然后,你向左看、向右看,转过身向后看,天空和草原的界线全都看不清了。这时,你感觉天空真像——(一顶巨大的蒙古包)把整个草原给——(罩住了、盖住了)。
8、请睁开眼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景象你看见了吗?可你知道为什么在敕勒族人的眼里,他们觉得天空像自己生活的蒙古包,也就是像他们的家呢,这说明天空、草原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他们的——(家)
9、家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我们最感温馨和亲切的地方,所以,“天似穹庐”这个比喻,既写出了草原的空旷与辽阔,也表达出敕勒族人对于草原的喜爱之情。请大家跟我一起,读出这种喜爱来。跟师读——(男生读、女生读)
10、让我们怀着这种喜爱之情,看看诗歌的最后一句,看草原上更加令人喜爱的是什么。
11、(出示PPT11)齐读,——风吹草低,现出了什么?(牛羊),现出的仅仅是牛羊吗?只是牛羊吗?
“天苍苍”,”苍”是什么颜色?(湛蓝的颜色);“野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茫茫”是说,草原和天空的界线看不清楚。我们看,天空,一片湛蓝;草原,一碧千里,但仅仅蓝、绿两色,是不是有些单调呢?(板书:单调)然而,风吹过,草低伏下去,现出了成群的牛羊。黄的牛,白的羊,这儿一群,那儿一群,有牛羊的地方,就会有什么人?是啊,还有穿着各色服装的牧民。风吹草低,这一现啊,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丰富的色彩(板书:→丰富)。请你再想想,除了现出草原丰富的色彩,还现出了什么?
12、草原里,只看到茫茫一片绿色时,画面是静止(板书:静止)的,而这风一吹,草一低,(手势演示)现出了悠闲地吃着草的牛羊,骑着马缓缓移动的牧民,草原,顿时充满生机与活力。风吹草低,这一现啊,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的灵动(板书:→灵动)。色彩的丰富,画面的灵动,使敕勒川变得更加美丽(板书:美丽)。
13、为什么只有当风吹过,草低伏,才能现出成群的牛羊呢?这说明草长得怎样?牧草长得如此茂盛,牛羊一定长得十分的——(肥壮),牛羊长得如此肥壮,就现出了牧民生活的——(富足)。所以,风吹草低,这一现啊,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的富饶。(板书:富饶)
14、小结:学到这里,相信草原的辽阔雄伟、富饶美丽,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敕勒族人民为什么把他们生活的草原写得这么美?他们赞美草原是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板书:热爱家乡)
过渡:(指板书)正因为这首诗歌不仅写出了草原的辽阔雄伟、美丽富饶,而且表达了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整首诗中画面有静有动,色彩富于变化,仅用27个字,传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正是这首诗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首描写草原的诗歌,能够超过它。无论哪个人,也包括我们,只要有机会来到草原,心中涌起的一定是这首诗,口中念出的也一定是这首诗。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出示PPT12,生齐读——敕勒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听着你们清脆、明亮、甜美的读书声,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学习它。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歌诞生后——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又是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和宋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6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甜美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2、像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就叫作——经典(板书:经典),像《敕勒歌》、《乌衣巷》、《望天门山》、《长相思》这样一篇篇经典诗词,像《论语》、《大学》、《中庸》、《红楼梦》、《西游记》这样一部部经典著作,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板书:文化)。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少年儿童,作为新生的一代,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以——
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清脆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孩子们,传承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下课!
板书设计:
敕勒歌
经典辽阔雄伟单调→丰富
热爱家乡
文化富饶美丽静止→灵动
《敕勒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敕勒歌》,理解诗中描绘的草原风光,感受北朝民歌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诗歌原文:《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 诗歌背景:介绍《敕勒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风格。
3. 诗歌内容: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的草原风光和民族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或播放相关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敕勒歌》。
2. 朗读诗歌:教师首先示范朗读诗歌,然后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3. 理解诗歌: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讨论、绘画等方式,感受诗中的'草原风光和民族情感。教师可以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感受诗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用绘画、朗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表现,强调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北朝民歌的风格特点。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然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敕勒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选择一幅草原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背诵《敕勒歌》,还能够理解诗中描绘的草原风光和民族情感,感受北朝民歌的风格特点。同时,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敕勒歌》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
(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
(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
(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敕勒歌》教案10
巩固已学生字词:
前瞻、簇立、迥然、穹庐、长鬃披散、摩挲
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歌曲《天堂》,一曲《天堂》了草原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的确如此,那辽阔旷野、茫茫草原、洁白的浮云、嘹亮的牧歌,无不充满着诱人的魅力。此时,进行草原的图片展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品简介: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背景材料介绍: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敕勒族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住随时可移动的“穹庐”。
听录音朗诵,指导学生朗读。主要是从音调、音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上进行指导,并注意诗中个别字的读音,找几名学生进行试读,另找几名学生进行评价,师生反复揣摩进行朗读。
整体感悟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介绍地理位置
第二句:景色景物描写
第三句:草原景色描写
重点字词: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默写全诗
3、完成学案
《敕勒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丰富认知
1、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风景呢?由此引出草原风光(配图欣赏)。
2、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去过草原,并且对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师配乐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3、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吗?为了表现草原的美。老舍先生这段话共用了200多个汉字。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仅仅用了27个汉字、短短的一首诗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现出来了。你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
师:对!正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那首——《敕勒歌》(板书)
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顿,读出诗歌的味道。
3、再次自由朗读《敕勒歌》,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逐一解决:
1、“敕勒”是什么意思?
2、“川”是什么意思?
3、阴山在哪里?
(读完这一句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4、穹庐是什么意思?
(天似穹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天比作穹庐。解释穹庐的意思,想象天似穹庐的景象。思考为什么把天比作穹庐,体会敕勒族人对于草原的喜爱之情。)
5、苍苍和茫茫是什么意思?书写“苍”、“茫”两个字。
(苍是湛蓝的颜色,茫茫是说草原和天空的界线看不清楚。天空,一片湛蓝;草原,一碧千里,这是一幅静态风景图。与下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景色对比。请学生上台表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同时思考为什么只有当风吹过,草低伏,才能现出成群的牛羊呢?这说明草长得怎样?牧草长得如此茂盛,牛羊一定长得十分的——(肥壮),牛羊长得如此肥壮,就现出了牧民生活的——(富足)。)
6、小结:学到这里,相信草原的辽阔雄伟、富饶美丽,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敕勒族人民为什么把他们生活的草原写得这么美?他们赞美草原是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板书:热爱家乡)
过渡:正因为这首诗歌不仅写出了草原的辽阔雄伟、美丽富饶,而且表达了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整首诗中画面有静有动,色彩富于变化,仅用27个字,传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正是这首诗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首描写草原的诗歌,能够超过它。无论哪个人,也包括我们,只要有机会来到草原,心中涌起的一定是这首诗,口中念出的也一定是这首诗。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听着你们清脆、明亮、甜美的读书声,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学习它。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歌诞生后——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又是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和宋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6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甜美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2、像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就叫作——经典(板书:经典),像《敕勒歌》、《江南》、《春晓》这样一篇篇经典诗词,像《论语》、《西游记》这样一部部经典著作,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板书:文化)。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少年儿童,作为新生的一代,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以——
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清脆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孩子们,传承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4、利用多种形式朗读传承经典。
五、课后作业
1、课后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将你体会到的《敕勒歌》中的场景用水彩笔画出来。
《敕勒歌》教案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朴素,风格的雄浑豪放。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2.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悟意,启发想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蓝天以其辽阔深邃使人向往,高山以其巍峨雄伟令人震撼,大海以其宽容恒久给人启迪,美丽的草原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北朝民歌——《敕勒川》,感受草原的魅力。
二、简介《敕勒歌》的文学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1.请学生借助注释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朗读,理解诗意。
2.检查;
①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敕勒(chì lè)穹庐(qióng)见牛羊(xiàn)
天似(sì)笼盖(lǒng)
②说说对句意的理解。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了正在吃草的肥硕的牛羊。
强调:见,通“现”,显现
四、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富饶,体会情感。
1.通过读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天空的特点是苍苍,草地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辽阔无边。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的特点是茂盛,而牛羊的特点是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作为诗歌的开头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试想象自己此时若站在草原之上会有什么感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来理解表现出来。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透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你看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你是一位牧民,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草原上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这样写使人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辽远深邃,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的草的海洋清风吹过,海面涌过层层波涛,波涛起伏间,显出了正在欢喜地吃草的牛羊。
我作为牧民想说:“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家乡,我深深的热爱您。”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激励学生背诵。(要读出草原的辽阔苍茫,和草原人的喜悦,热爱之情。)
五、探究交流:
这首北朝民歌的在对景物的描写及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呢?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广阔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这首民歌的语言直白如画,音调雄壮,艺术概括力极强。用民族特色的“穹庐”设喻,描写天空的辽远苍茫,朴素新奇。它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六、拓展交流。
请学生就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赞美草原的诗歌、歌曲进行交流。
七、布置作业
赏析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示例:句中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敕勒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3.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的画面表达清楚。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难点)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出示李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
2.师:同学们,你们读过他写的诗吗?谁来朗诵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夜宿山寺》。
3.(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写的诗。)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十分热闹,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师生共读)
5.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指名读。
三、品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生自由交流山寺给自己的感觉。)
2.学习第1句“危楼高百尺”。
(1)齐读第1句,教师指导“危”字写法,并用“危”组词。
(2)提问:
①(看图)图中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
②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显得很小。)
(板书:楼高)
(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句诗还从哪里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
(4)师解读“高百尺”。
3.学习第2句“手可摘星辰”。
(1)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的。(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
(2)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诗。(齐读、指名读)
4.学习第3、4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在高耸入云的楼上,李白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教师指导“惊”的写法,进行组词训练。
(2)自己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李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形象地说明诗人跟“天上人”之间相距咫尺,进一步突出楼之高。)
师:在楼上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吗?(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近,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板书:夜静)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声音小心翼翼。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3)齐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5.师梳理全诗意思。(夜深了,李白登上寺庙里的一座高楼,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他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6.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讨论:如果你是李白,此时是什么心情?
四、背诵古诗,学习生字
1.背诵这首古诗。(指名会背诵的学生来背诵)
2.学习生字“危、敢、惊”。
(1)教师出示生字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书写顺序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组词训练,记忆生字。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敕勒歌》。(重点)
3.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辽阔。(难点)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插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
2.这幅画描绘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敕勒歌》中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去赏读这首诗歌吧。
二、初读古诗,记忆生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古诗《敕勒歌》。(注意:“见”在本诗中读xiàn。)
2.同桌之间互相朗读,互相正音。
3.请学生把诗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圈出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记忆。
4.巩固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去拼音后开火车认读。
(2)请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快速记住这些生字?
5.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境
1.请学生再读古诗,要求:把学过的生字、新词带进古诗里读一读。
2.指名读古诗。
3.理解古诗意思。
(1)自读古诗,圈出诗中不懂的字词。
(2)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3)结合图片和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4)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师补充归纳。
(辽阔的敕勒川,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巨大的帐篷,笼罩着整个原野。苍天空旷辽远,草原一望无边。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众多的牛羊。)
4.出示古诗所描绘的草原风光图片,请学生结合图片朗读古诗,并背诵。
四、指导写字
学习“阴、似、野、苍、茫”5个生字。
1.重点指导“野、茫”两个字。
野:左边“里”字最后一笔改横为提。
茫:是草字头,不要写成三点水旁,右下角是“亡”,不要少写一点。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3.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书写不满意的字再写几遍
[教学反思]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五言诗,易于背诵,但二年级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重点字词的妙用方面还有欠缺。所以在教学方面,我配合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融入诗境,从而更直观感受到作者当时写诗的情景,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深入。
第二首诗语言朗朗上口,重在写景,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我一方面要做好朗读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想象画面,将文字与画面结合起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敕勒歌》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重点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诵。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七、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敕勒歌》教案16
课前准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2.积累相关资料:
《敕勒歌》是北朝时期北方敕勒族的民歌,《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传世佳作众多,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中描绘的风光。
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评价任务:
1.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2.思考讨论问题:
(1)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2)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3)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现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景导入:
1.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展示草原图片。思考:从这首《天堂》及草原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2.课件出示课题。
二、初读诗歌--慷慨歌谣传不绝
过渡语: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称赞这首民歌说: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下面就让我们初读课文,感受这首千古传颂的牧歌。
1.多媒体播放朗读视频。
2.指导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感情的把握、节奏的划分等。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根据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懂、读通。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及时指导评议。
5.跟读: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体会诗歌韵律。
6.全班齐读课文。
三、感知意境――得意忘言千古唱
过渡语:这首诗歌虽然篇幅短小,总共只有二十七个字,但自问世以后,不少评论家对它作了高度的评价。清代诗歌评论家许印芳赞誉它“有得意忘言之妙,斯为乐府绝唱”,为什么寥寥数语的《敕勒歌》会成为千古绝唱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一遍诗歌,然后思考: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山川、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问题预设:
⑴我们看见了天空和草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苍苍 、茫茫 )
⑵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辽阔无边)
⑶还能看到什么?有何特点? (草 茂盛 牛羊 肥壮)
四、探究想象――穹庐一曲本天然
过渡语:许印芳也说过:“此歌只用本色语,直陈所见,而情寓景中,神游象外”。那么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指名读诗歌第二句。
明确: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问题预设:
⑴“穹庐”是指什么?请你想想看,“天似穹庐”,是说天空像什么?
(根据描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⑵你知道为什么在敕勒族人的眼里,他们觉得天空像自己生活的蒙古包,也就是像他们的家呢?
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五、体会情感――一曲牧歌音绕梁
过渡语:诗歌评论家沈德潜曾说过:“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请同学们思考: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现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明确: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问题预设:
⑴风吹草低,现出了什么?(牛羊),现出的仅仅是牛羊吗?为什么只有当风吹过,草低伏,才能现出成群的牛羊呢?这说明草长得怎样?牧草长得如此茂盛,牛羊一定长得十分的——(肥壮),牛羊长得如此肥壮,就现出了牧民生活的——(富足)。所以,风吹草低,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的富饶。
⑵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 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
教师小结:
正因为这首诗歌不仅写出了草原的辽阔雄伟、美丽富饶,而且表达了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整首诗中画面有静有动,色彩富于变化,仅用27个字,传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正是这首诗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
(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六、布置作业:
你能否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诉于笔端呢?课下试写一个景物片段,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七、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测)(10分钟)
要求:
1、独立按时完成,时间八分钟。
2、八分钟后参照答案同桌互改,并统计分数。
3、注意书写认真规范。
1、填空。
(1)《敕勒歌》选自,这是(朝代)时北方族的民歌。
(2)诗中对天空、草地的描写属于态描写。而“风吹草低见牛羊”属于态描写。
2、解释加点词。
(1)敕勒川:
(2)现牛羊:
3、“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4、“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板书设计: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喜爱、赞美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教学反思:
优点:
1.各个教学环节严谨、扎实、有效。问题设计能够侧重难点,突出重点。
2.能够体现诗歌教学的特点,注重体现诗歌朗读教学,朗读形式灵活多样。
不足:
评价环节薄弱,对学生的调动还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且要注重对学生诗歌比较鉴赏能力的培养。
【《敕勒歌》教案】相关文章:
敕勒歌教案01-23
《敕勒歌》教案10-22
敕勒歌教案13篇08-12
《敕勒歌》教案(精选17篇)11-13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3-04
《海伦·凯勒》教案03-07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1-03
《海伦·凯勒》教案03-02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1-16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优秀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