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时间:2022-03-14 11:00:00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帮助下复述课文,有所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钱财和信用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名言激疑

  对于金钱财富与诚实守信关系的名人名言很多,一个普通的母亲曾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位普通的母亲

  齐读,指两生说说你的感受。 学习了《中彩那天》后,你会对这位普通的母亲这样不普通的一句话体会更深,或许能影响你的将来,陪你度过一生。那赶快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读,老师巡视。

  2、 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反馈生字词(各班根据自己平时渗透的方法多与少,决定要不要环节,语文课就是教语文,建议多些基础训练,这几年可能这个方面捎弱点)

  要掌握以下词语:分两行打:

  维持生计 技术精湛 深得器重 馈赠 缓缓驶过 喜悦 生活拮据

  梦寐以求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捎了一张

  维持生计(生计可以换词,就是——生活),除了维持生计后,你还能说维持什么?(维持秩序,维持生活 ……) /技术精湛:很多时候,换词是很好的办法,精湛你换了什么词?(精深、精通、熟练),你能说什么精湛?(手艺精湛,工夫精湛……)馈赠(赠送)缓缓(慢慢)喜悦(高兴 欢喜) 拮据要注意多音字指导,换个词说就是生活困难。

  小结:换词是联系上下文后理解词语一种很好的办法。而对有些生字成语关键的字我们还要查查字典去更深的理解。指导用这样方法去理解梦寐以求。寐(睡觉)

  4、 多次速读课文,多读词语,复述课文。

  (1) 齐读所有词语,我们再读课文就简单了,快速读课文,尽量让你的嘴动的最快,声音可以轻一点,读了三次后,你合上课文,再对着屏幕上的词语,我相信所有同学都能说下来课文的内容,试试吧,成功等着你呢。

  (2)学生自由快速读课文三次,齐读以下词语。

  (3)挑选屏幕上的词语来说说课文的故事,相信你一定都会。

  维持生计 生活拮据 父亲 技术精湛 器重 梦寐以求 属于 汽车

  百货商店 奔驰 馈赠 我 简直不敢相信 缓缓驶过 神情严肃 喜悦 赶了下来

  闷闷不乐 母亲 道德问题 迷惑不解 号码 淡淡 库伯 橡皮 拨打电话 开走

  (读书就是读书,多读就记住,这些词语把课文的生字和词语都包括进去了,既是复习巩固词语,又是复述课文,是多体的一次语言实践活动,这个方法只是尝试,请老师看后交流)

  三、精思质疑 体会情感

  1、同学们,我们把课文也都能讲下来了,那我们任务完成了吧?看学生的反映!

  仅仅把课文讲了下来是远远不够的,那还要去做什么呢?(估计生说:有感情朗读课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体问?……)

  老师渗透学法:是啊,读书要有疑问,古人说,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张老师在读课文时有许多问题冒进我的脑海中,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你们再去静静默读课文,深入字里行间,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你会情不自禁想问一些问题。

  2、质疑 梳理问题 学生提,自己板书黑板

  母亲的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为什么父亲神情严肃/父亲正面临怎样的道德问题?真的需要把汽车让出去吗?/汽车开走了,父亲为什么特别高兴?课文最后一句为什么?/父亲值得这样做吗?等等问题

  梳理:(请老师们自己梳理一下吧,我脑袋都塞住了)

  1、 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文章头尾)

  2、 父亲的行为归结为一个问题:怎样的'道德难题?指什么?这样道德冲突使父亲神情前后有什么变化?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这些问题下节课再解决,最后让我们先再来读读母亲的这句话。

  第二课时

  一、问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提了很多问题,最后梳理了两个主问题,真正解决了关于父亲的这些问题后,对母亲的这句话就能理解。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道德难题解决前后父亲有什么变化?从中你明白什么?

  二、解决问题,体会情感,理会道理,感情朗读。

  道德难题指什么? 生读7—8小节,说理解。明确,点拨:

  1、父亲把“05102”上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k’字的痕迹可见父亲想把这车给库伯。

  2、深入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在道德和个人欲望的天平解衡中,父亲一定思绪难平,他都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如果把车留下,全家得到什么?但是永远失却什么?如果把车送出,失去什么?却永远得到什么?)

  适时引进名言:

  人穷志不短,黄金自饶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抓到就要。

  有道之财方可取,无道之财莫强求。

  3、 现在我们来读读母亲的话,或许你能理解了。

  4、 在财富和道德之前,在巨大的诱惑和诚信之前,父亲毅然选择了后者,现在你就能非常明白同学们刚开始提出的问题:父亲中彩没有喜悦,还把我赶了下来,为什么后来显得特别高兴?出示三处句子,指导朗读。

  5、 句子为: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适当在读中点拨,激发情感共鸣,指导读好句子。如这样导语:神情严肃他面对着巨大的道德难题啊,你读出来了没有?/赶字把父亲的心理刻画出来了/

  6、 学习“我”的话,再次丰厚父亲的人物形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a.出示配图朗读投影。(同学们,文中的我因百般喜爱这辆车,而又担心失去这辆车,竞委屈得差点流泪了)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朗读指导,注意激动两字你再读。注意我们家穷呀,你再读。再读,让我们一起帮文中的我强烈地说出他的心声。齐读)

  b.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下车。理由是什么?(因为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由成立吗?

  语言引入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着父亲那本想留下车的欲望。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亲,面对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你会对儿子说什么呢?请引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或者屏幕上的一些名言,给你的孩子写一段真情告白。

  7、 真情写话:孩子,此时你的贫穷却富有的父亲有许多话要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屏幕上为母亲的名言和其他有关钱财取之有道的名言,帮助学生运用语言,丰富情感)

  三、提升情感,书写名言

  1、同学们,位家境贫穷,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六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心来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现在你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有疑惑吗?指导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并且老师点拨写法上的特点,照应了开头了,让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老师擦去黑板上所有的问题。

  2、但是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金钱财富和道德诚信上沉沦了,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沦为了权欲的奴隶,让我们给自己点一盏心灯,在最迷茫和最无助时照耀前行的方向。再次朗读有关名句。

  3、同学们如果此时你也给自己写一句有关金钱财富和道德方面有关的名言,你会写什么呢?拿起笔写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未来的xx家xxx)

  交流朗读

  四、作业:

  写课文后的小练笔。一定要记得交流。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2

  教材处理思路: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略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过程与方法: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战斗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难点: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展示铁索桥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师描述:大渡河气势磅礴,极其险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不要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就是看上一眼也会不寒而战。可我们的红军将士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他们冒着河对岸射来的枪林弹雨,踏着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向桥对岸,经过两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前占领了对岸的泸定城。这首诗就是作者来到铁索桥上心潮澎湃地写下的。大家想读吗?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诗,对照生字表争取读通读顺,想一想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2、生自由学习

  3、全班交流:

  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读读作者看到的部分、想到的部分。相机板书。

  三、课堂练习

  写生字词

  第2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细读诗句

  1、练习读一、二节:

  全班交流: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师:站在铁索桥上作者仿佛回到了几十年以前,他的眼中除了二郎山的白雾大渡河的.白浪,似乎还看到了当年英勇的红军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谁愿意读一读作者的想象?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点拨: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朗读

  2、练习读三、四节:

  师:站在铁索桥上,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课堂、梨花……

  练读这一节:这一节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和上一节有什么区别吗?

  对和平的向往、喜悦

  谁能把你心中的喜悦表达出来?指名读一读

  师:看到当年的战场成为课堂、战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开遍了梨花,你还能想到什么?

  高楼平地起、宽阔的马路、人们的笑脸……

  再读第二节

  师点拨:没有英雄们的奉献就没有今天幸福宁静的生活,让我们一同高声歌唱!

  齐读最后一节

  二、课堂练习:

  1、组词

  楼()撒()

  数()洒()

  2、你能写几句吗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当年(),

  如今( )。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3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2、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各种生物)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我们从这句话中还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2)(第二自然段)出示:为什么呢?(何止……一种)鼓励。那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鼓励。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交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4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有关气象的谚语。

  2、鼓励学生读地名小诗。

  3、正确流利地熟读三句名言,背诵名言。

  4、通过读诗《根》,体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5、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学习方法。

  6、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7、鼓励学生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习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启发学生懂得做人道理。

  2、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信、自强。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名言。

  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时间:

  五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第一课时

  一、交流。

  1、学生自由读谚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谚语的意思。

  2、查字典或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见解。

  4、全班齐读,集体反馈。

  5、延伸: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气象的谚语。

  二、读一读。

  1、出示地图,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京九铁路经过的省市。

  2、学生试读。

  3、查阅资料,了解9个省市的全称。

  4、齐读地名诗。

  5、分组学习、集体交流相对应的省市的全称。

  6、学生读读议议,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名言,想想意思。

  2、说说你读了名言受到的启示。

  3、小组合作学习,举例说什么是“江山代有人才出”等等。

  4、指导学生练写,注意标点符号。

  5、评价练写情况。

  6、练习背诵这则名言。

  7、检查背诵情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父亲诚实、讲信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道德难题”之“难”。

  教学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2~3遍。

  2、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板:中彩

  中彩是什么意思?假如有一天你中奖了,奖品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你可能会有

  什么样的表现?

  2、可是有一个人中奖了却没有这样的喜悦,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

  课——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 奔驰 馈赠 迷惑不解

  捎信 拮据 梦寐以求

  (2)指名领读。

  (3)指导读好多音字“据”。

  A多音字组词。

  B指导读好带多音字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C“拮据”是什么意思?

  D你从句子中的哪个地方读懂的“拮据”的意思?

  小结: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就读懂了。

  E齐读带“拮据”的句子。

  (4)指导理解“梦寐以求”的意思。

  A指名读。

  B指名读“寐”字在字典里的意思:睡觉。

  C“梦寐以求”是什么意思?(做梦都想要就叫“梦寐以求”。)“梦寐以求”仅仅是指晚上做梦想要吗?还在什么时候想?

  小结: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D指导朗读: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愿望多么强烈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得 留 道德难题 还(父亲得到了一辆汽车,但这辆汽车是为库伯买的彩票中的,于是父亲面临着一个难题:是把车留给自己还是把车还给库伯。最后父亲选择了把车还给库伯。)

  (3)小结:叙事性的文章通常都会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得车是故事的起因,父亲遇到了一个难题是故事的经过,还车是故事的结果,把起因、经过、结果巧妙地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5)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同桌两个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学习表达之方法。

  1、把车留给自己还是还给库伯曾经令父亲为难。课文是怎么写父亲的为难的呢?默读课文的3—8自然段,找出写父亲曾经因为这个事为难的句子画上波浪线,想一想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的'为难?

  2.反馈。

  (1)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课件出示】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A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的为难?(神情严肃)

  B神情严肃是什么样子的?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走进当时那个场景,你仿佛看到父亲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开着车从人群中缓缓驶过?师范读。

  按常理,父亲好不容易中奖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他应该会是怎样的表情?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C指导朗读:他本应该兴高采烈,可是他却闷闷不乐;他本应该激动不已,可是他却眉头紧皱;他本应该兴奋,可是他却一声不吭。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呀?

  是啊!父亲此时正是觉得留也不好,还又不舍啊。谁来读读这段话呀?读出父亲那种复杂的心情。练读 指名读 齐读

  D小结:作者抓住了“神情严肃”这一个神态,就写出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课件出示】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A哪个词写出了父亲的为难?(“赶”)为什么?

  B你觉得父亲是怎样“赶”他下来的,谁来表演一下?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毫不留情地 极不耐烦地 心烦意燥地。。。 )

  C指导朗读:随机让学生把形容的词语带到句子里面读。

  小结:作者抓住“赶”这一个动作,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3)母亲让我仔细辨认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课件出示】母亲让我仔细辨认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A这段话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的为难?

  B父亲为什么要用橡皮去擦那个K字?

  也就是说,父亲用橡皮去擦那个K字,是想要把那辆车留给自己,对不对?你觉得他有理由把车留给自己吗?(要从课文中找理由)。

  C那么多的理由可以让父亲留下那辆车,父亲可不可以因为这些理由把那辆车留给自己?为什么?

  是呀!这辆车,还又不想,留又不行。此时的父亲,一定左右为难。想象一下,父亲在擦这个K字的时候,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D【课件出示】小练笔:学着作者的样子描写一下父亲的表情、动作来写一写父亲擦去K字时的情景。

  E反馈

  a学生反馈。

  b【课件出示】父亲满脸通红,额上冒着一层细细的汗珠。他呆呆地凝视着那张彩票,颤抖地拿起桌上的橡皮轻轻地擦着那个代表汽车是库伯的的K字。可是,他始终不能擦去05102右上角的那个K字。

  c评一评,他哪个地方写得好。

  d加上一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词语,就更加让人体会到了父亲当时的左右为难。齐读再现

  四、领悟“诚信”之美,理解重点句子。

  1、 当道德的天平出现时,父亲曾经左右为难。但是最后,父亲选择了什么?

  板书:天平

  2、你们有没有想过,父亲虽然失去了一辆梦寐以求的车,他得到了什么?

  板:诚信

  3.、这正如母亲所说,我们一起读:

  【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A你们觉得,财富包括哪些东西?老师从字典中查来关于财富的解释。齐读

  【课件出示】财富:有价值的东西。有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B此处,“财富”指的是——精神财富。很多时候,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可贵。

  4、所以,作者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齐读

  【课件出示】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五、总结下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学习了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文中还写了“我”的情感变化,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把车还给库伯后全家人又会有什么表现呢?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到底还隐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咱们下一节课再探讨。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丽菊、照例、率领、觅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面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美。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生活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生答)有一位叫陈醉去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乡下生活,他眼中的农村生活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本课生词。(屏显)

  2、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的哪些风景?

  3、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三)阅读提示:

  认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风景,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想象那美丽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全班交流:

  你最喜欢乡下人家的哪些风景?你喜欢它什么?(生交流)

  屏显瓜架图,指名读课文,你觉得瓜架怎样?这时如果你来到瓜架下心情会怎样?(生答)找一个同学带着这一种心情再读课文。乡下人家在瓜架下都会干什么?(生答)因此作者说这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板书:别有风趣)齐读(青、红的瓜……)还有谁也喜欢上这美丽的瓜架了?

  谁愿意跟老师到小河边看看?(指名读课文)屏显图片,来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什么?谁能把老师的这个句子补充完整?从课文以及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鸭子生活的怎样呢?(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谁能把它们这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读也来?

  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乡下人家会觉得怎样?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吃晚饭的情景,找到了吗?(屏显课文图片)乡下人家是怎样吃饭的?如果你坐在这里吃饭你的心情会怎样?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把课文读一读。

  这就是乡下人家的生活,因此作者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除了这些,你还有喜欢的风景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农家生活,领略到了平时我们忽略的美。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实践活动:利用周末时间,走进田园,感受田园生活的美。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8

  设计理念:

  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以读代讲,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激发爱国之情;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设计特色:

  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图文结合,多向导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教学流程:

  一、从课题切入,图片激趣:(5分钟)

  谈话导入:孩子们,老师听说你们个个见多识广,知道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有关桂林的情况呢?(板书:桂林)谁能告诉大家你的资料是从哪儿得来的?(看来从网上获取资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板书:山水)桂林的山水非常美,我们一同去观赏观赏吧。(播放桂林山水配乐图)

  二、以读代讲,理解课文内容。(17分钟)

  师:作家陈淼不仅身临其境去观赏了美丽的桂林山水,还把它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大家想读读吗?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同桌齐读、快速默读、站着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7分钟)

  (1)抽生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教师板书:静、清、绿)

  (2)问: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一自然段读好呢?(1、重读有些词语:如“波澜壮阔、水平如镜、静、清、绿……”2、漓江水的三个特点要读出喜爱和赞美的语气。)师配乐范读课文。

  (3)自由读,抽读。

  (4)理解课文内容。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大海和西湖?(采用对比,突出了漓江水独特的美)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作者在写漓江水的特点时还运用了排比句式。谁能仿照作者的写法说一个排比句?

  (5)男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3分钟)

  (1)抽生读课文,说说读了后的感受。

  (2)抽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然后齐读本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5分钟)

  (1)抽生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段?(教师板书:奇、秀、险)

  (2)指导朗读,分组读。

  (3)桂林山的特点作者运用了三个分句写得非常的生动具体,你觉得每个分句里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它的特点?(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

  (4)引读本段。

  4、学习第一自然段。(2分钟)

  (1)抽生读课文,问:你知道了些什么?(教师板书:甲天下)

  (2)齐读本段。

  三、欣赏我国其他地方的风景名胜配乐图片,然后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北川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5分钟)

  四、分组交流讨论,学习写作方法(5分钟)

  1、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观察点在哪儿?

  2、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3、主要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观察点:船上;顺序:由近到远;景物特点:外形)

  五、拓展延伸。(8分钟)

  师:桂林的山水实在太迷人了,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赞美它吧(可以画画桂林山水;可以美读课文;可以写写学文后的感想;可以写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情……)

  板书设计:

  水:静清绿

  6、桂林山水 甲天下

  山:奇秀险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9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簸”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刘禹锡的哪些诗呢?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指名说图意,释题。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3、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读古诗,读中正音。

  5、同桌互读。

  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图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

  1、指名读第一行。

  (1)说说“九曲”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2、指名读第二行。

  (1)说说“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3、指名读第三行。

  (1)说说“上、银河”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4、指名读第四行。

  (1)说说:“同”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5、学生自读古诗,想想整首诗的.意思。

  6、分组读、男女生读诗。

  7、说说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从哪句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8、学生各自背诵古诗

  四、拓展。

  请学生回家后再查找刘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万丈)。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课外查找李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2、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风景。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游玩。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和人们对桂林山水由衷的赞叹。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

  课件出示:桂林风光的画面,伴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激发起学生心中的美感,使学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兴趣是的老师”,让学生想学,是学生获得能力的内在动力,这样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对桂林山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请你们自由朗读全文,读后思考

  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从课文中找出一个总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语文教学中要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主干,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1)我们已经初步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那么桂林山水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一,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桂林水的美)思考二,作者是按怎样的层次向我们介绍漓江水的?齐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用大海和西湖的水与漓江水作比较,然后描述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

  (2)画出描述漓江水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①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静清绿)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漓江的水真静呀,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

  漓江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

  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联想)

  (三组句子,每组的后半句,从感觉、视觉、联想三个方面,分别补充说明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程度,给人的印象深刻、鲜明。)

  (3)这一段,既然是对漓江水的静、清、绿的描述,那么,作者为什么在本段开头先写大海和西湖的水呢?

  [引导学生把这一段与有无第一句做对比朗读,体会用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来衬托漓江的水,更能突出漓江水具有独特的关。]

  (4)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后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真”对增强赞美感情的作用,体会排比句式的气势和所表达的情感。)

  4、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1)读了这段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二段的?

  (2)小结第二段的学习方法。

  一读课文知整体(这段话写的内容);二读课文分层次(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三读课文抓特点(水的静、清、绿);四读课文学方法(比喻、排比,衬托与补充描述)。

  5、合作学习,交流品读

  (1)根据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小组学习后汇报:①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③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自学完第三自然段后,我适时地展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桂林的山”的画面。通过这样的画面展示来引导学生感受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在此段的教学中,我则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出层次间的停顿,突出“真”的重音,体会排比句式的贯通气势,表达欣赏、赞美的感情。]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之进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之中。

  这一环节我先伴着优美的音乐范读课文,读后鼓励学生说出他们最想说的一句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由学生自主、探究地分析出文章的结构:总、分、总。从总的概括“桂林山水甲天下”,到分别说出这山、这水怎样完美地形成天下奇美之画,自然引出文章最后一段,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这幅美丽的画卷。

  6、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几道拓展练习

  (1)关于读的: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和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2)关于写的:沙澧河是全市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保护好、开发好沙澧河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市人民要把它建设成独具滨河特色的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休闲长廊。仿照二、三段的写法,来具体地描写一下我们家乡的沙澧河。可以写现在的景色,也可以想象开发好以后的美景。

  [学而能动,懂而会用。此环节的设置就是要在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从“懂”走向“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12-12

语文四年级教案05-15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08-31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09-25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1-07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1-11

四年级教案语文教案01-05

四年级语文教案02-28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