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 10 个生字。会写“愿、姿”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 16 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 5 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 13 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16 周 2 节
学习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 10 个生字。会写“愿、姿”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 16 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③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
掌声
英子 默默地 早早地 最后 不愿意
快乐 说笑 跳舞 有勇气
鼓励 尊重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投影)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
二、朗诵《秋水》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
2.放课文朗诵。(放录音的同时出示投影“秋水归至大海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再度课文。
三、简介庄子并解题
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多媒体投影)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 治。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四、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多媒体投影)
1、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2、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并理解。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4、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5、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1) 古今异义
(2) 词性活用
(3) 特殊句式
(4)通假字
(5) 成语
(6)固定格式
(7)通假字
五、问题研讨
(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
层意 连接语
第一层:黄河的开阔;河伯骄傲自满 于是焉
第二层: 北海的壮阔;河伯自愧弗如 于是焉
(“于是焉”也就相当于“于是乎”)
河伯也挺可爱。
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
(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4) 本文属于一篇寓言故事,在这则故事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对比(见板书)
(6)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六、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知耻近于勇
人应当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因为嫉妒对别人的长处视而不见。
人应当敢于自我批评,这需要勇气
3、谦受益,满招损
4、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5、自大由于无知
6、有比较才有鉴别
人的知识是个圆,半径越大,与未知的`世界接触的区域就越大,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何伯看见自己壮观就夜郎自大,看到海洋广阔才发现自己的渺小,所以我觉得人在生活中要经常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要能正确看待自己,给自己正确地定位,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人不但要和别人比较发现自己的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还要善于 自我反思,善于反思的人善于进步,《劝学》里面说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说明黄河水以前并没有这么壮观,许多河流的注入才壮大了它的声势,学习就像黄河一样,需要积累,才能积少成多。
8、我们不能相信道听途说的一些东西,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闻道百,以为莫若己着”,我之谓也。何伯原先只是听说有这种人,经过自己的切身体验他才发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觉得只听不行要多实践。
七、课堂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体会作者借助野草的力量表达积极的抗日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借助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教法学法
采用读——划——悟——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带着植物种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课文内容,又明确了作者的观点:一粒种子显示出来的力简直可以超越一切。
二、引导自学
1、自学指导
(1)分析事例,理解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3)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2、展开自学
【要求学生认真看书,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向别人求教等学习方式,按照自学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三、交流精讲
1、问题: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种子的力非常大的?引导学生抓住“可以分开人的头盖骨”和“在石块瓦砾中顽强的生存的小草”这两个事例,体会种子那超越一切的力。
2、引导学生细读悟理,通过让学生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的方式,引导他们抓住段落里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体会顽强的生命力,并借助小草的.生长过程理解“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的表层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
4、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品读悟情,
问题:“作者笔下的小草只是自然界那普通的野草吗?”让学生对照写作背景自己品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生命的内涵,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情诵读。
5、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通过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小草的力量这一问题,总结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教给学生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隐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使用,以提高自己文章的内涵。
四、精练点评
【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梯度练习题目以达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野草给自己的启示,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具有野草精神的人,从中受到教育,汲取力量。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识记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简要地记录文中的故事。
理解
1、能在语言文字中理解“动摇、昧心、蛊惑”等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这两句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课文,了解“我”面对蛊惑时的心理变化,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的意思。
运用
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仿照例句,联系课文把“我的心开始动摇”写具体。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人生的光明在于诚实,人的财富在于守信。拿了昧心之财,只会让你一无所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两位知名人物——华罗庚和鲁迅,知道了他们因为珍惜时间、勤奋自学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实,人生处处有考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的考验,只有通过了考验才会取得成功。今天,我们就去看一位普通的人。
2、出示课题:39.人生的开关
3、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4、质疑(抓住关键词:开关)。如:人生的开关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5、师过渡:是呀,人生的开关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一、初步感知,归纳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师指导字形:昧、蛊。
3、检查初读情况,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填空:小时侯,我在矿上打工,张叔给我安排了(给砍柴民工交上的柴过磅记数)的差事,我没听大毛提出的(对公家的柴虚报冒领,平分好处)的蛊惑,牢记(母亲不吃不该吃的东西)的劝告,按对了人生的开关,赚够了上大学的钱,人生道路从此(顺畅)。
4、指名回答。
三、抓住重点句子,学习课文。
1.师:那么,课文中有一句点名课题的语句,你能把它找出来吗?速读课文,进行圈画。
2、交流:(师出示句子)——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指名读,齐读。
3、师:读到这里,你是否已经知道“人生的开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课文中的这几句话。
(1)指名读课文1—7节,其他同学思考,划下有关语句。
(2)讨论,交流:大毛悄悄对我说:“给我多记一点,我拿了钱分给你一半??柴是一车车拉走的,少个三五百斤谁也不会知道??柴是公家的,又不是张家的,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明确:是指大毛提出的让我帮他对公家的柴虚报冒领,平分好处,拿昧心钱的蛊惑。)
4、师引读,指名学生合作读;
师:面对大毛的蛊惑,我的心开始?我没想到?我又担心?生:“我”心理活动的描写语句
5、请你展开想象,把这句话写具体。我的心开始动摇,(),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
6、指导朗读“我”心理活动的描写。
7、师引读:听了大毛的蛊惑,我的心开始动摇,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于是我——,娘听了怎么说——,我听了娘的话,轻轻按下了人生的一个开关——。早些时候,我回家探亲,见到张叔。提起那段旧事,我问他——,张叔说——
8、出示刚才学生读到的两句重要的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母亲的话)
(2)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张叔的话)
9、师:所以说——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那么,又怎么理解“光明境界”和“黑暗境界”呢?学生讨论,交流。
四、读后写作,迁移运用。
1、师过渡:现在,你能说说是怎么理解“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这句话的?
2、学生交流。
3、师:我们也常说做人要诚实守信,请你说说你的“诚信”格言。
4、学生交流。
5、师:“诚实”是一个人的可贵品质,我想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就请你将文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简要地写下来。
6、先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师稍作指导。
7、学生动笔独立写。
五、总结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5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谁能来说说你见到的石榴?(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今天要把你们请到石榴园,请你们欣赏一下石榴的姿态。(点击光盘,欣赏视频)
二、自读课文,梳理文脉
1.石榴园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同时被吸引住的还有一位石榴园所在地——山东枣庄的中学生。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的咸受,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石榴》(学生齐读课题)
2.我们先来听一听,他是怎么描写石榴的?(点击光盘,欣赏课文朗读)
3.同学们一定也想学一学,看看中学生大哥哥是怎么把石榴写得这么美的。好,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自读两遍课文。注意老师的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老师要来看一看,课文的词语你们学得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抽出长出开出
枝条叶子石榴花
露出剥开红白相间
嫩绿绿黄色
火红
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组织学生用“小弹簧”的游戏来读词。
4.观察词语,发现秘密
老师这样排词语,是有一定原因的。请大家看第一组,你看出什么了吗?(动词与名词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这六个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第二组词呢?(多音字)眼睛真亮,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点击光盘,玩游戏“练武厅”,以巩固多音字)
第三组词呢?(表示颜色)那老师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在一排?(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东西)对了,这样一理,文章描写了什么你就会清清楚楚了。请你带着对文章最初的了解再去读一读课文。
5.检查朗读
三、教学生字,描红仿影
1.让我们一起翻开电脑老师送给我们的电子字典。(点击光盘,看电子字典)
教师要相机进行“抽”、“扒”的义项选择训练,注意“仿”的笔顺,练读“佛”的句子进行积累。
2.再来看一看,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亮呢?电脑老师这儿有不少小秘诀呢!(点击光盘,看字形指导)
3.开始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3.石榴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石榴》一课,老师想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自备本,听好电脑老师报的词语,开始默写。(出示电脑光盘,进行听写)
2.开始校对。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换词训练:驰名中外声名远扬闻名中外
3.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这也是作者爱自己家乡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词语)
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给你的词语。
(春夏季节,石榴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开出了石榴花。)
2.这一节描写了石榴花的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思考。
(花的颜色、花的形态)
3.体会用词的精妙。
(出示课件: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1)我们在《小露珠》一课,已经见识过这个关联词语了。不过,它用的是越来越……,越来越……,这里变了,用的是越开越……,越开越……,原来第一个词也是可以变换的。你能试着说一说这样的词吗?
小学语文教案6
一、复习
1.读题
2.复习第一节
二、新授
(一)正确、流利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
2.个别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点评
(二)再读课文,质疑
1.再一次自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估计: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4.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6.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
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
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小鸟飞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问。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2)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4)“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问。(用练习本做实验)
(5)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7)分角色朗读2-5节,思考: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
解答疑问。(多媒体)
(板书:飞得远,见识广。)
(8)小小组读6、7节,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交流讨论
(9)指导朗读6、7节。
(四)读后感悟
1.读全文
2.讨论: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吗?为什么?
(多媒体)
师小结: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3.现在你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了吗?
(板书:坐井观天,见识短)
读前质疑,读中解疑,读后感悟
以读为主,从“粗读”到“细读”,通过不同层次地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先在读中找出质难点,然后在读中解疑,并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悟出寓意,并展开争论,发挥想象,更深刻地体会寓意,以达到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求和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声问好
2、发声练习:进行气息训练------做数冬瓜的游戏。
二、唱一唱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三、感授新课
1、练习曲谱
1)第一乐句、65|3?5|132|
2)第二乐句、35|66?6|53|2-|20xx|
3)第三乐句、32|17|615|
4)最后、12|33?3|33325|1-|
5)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2、练习歌词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2)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3)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4)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
5)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6)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1)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2)再轻轻跟唱。
3)要求:
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1)分组来演唱。2)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四、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5、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重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板书设计:
熟能生巧
谁有什么本领 群众怎么看 武士怎么看 卖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教学要点: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能找出窍门。)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给课文分段。(指导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话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交流自学情况。(同前一课时)
重点: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点词:走街穿巷、沾、啧啧称赞、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读课文,小组讨论试着完成表格(表格见第一页)第二课时讨论,(填写见教参)五、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1、射箭武士有什么本领?武士的箭术很好,从哪里看出来?(找直接描写武士箭术高超的句子)在场的人、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人们:欢呼、喝彩
武士:
卖油老翁:卖油老翁认为武士的武艺好是因为什么?
朗读: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人物的态度。
2、卖油老翁有什么本领?找出直接描写卖油老翁技术高超的句子。
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态度怎样?(啧啧称赞、发呆)
卖油老翁对自己的本领态度怎样?(不沾沾自喜)卖油翁认为自己能有这个本领是因为什么?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转身……油穿过……这一段讲什么?(卖油老翁为人们表演了………)
3、假如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以下,那结果怎样?
二、朗读全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任何难的本领只要勤学苦练,就会变得很容易)
三、综合实践活动:请学生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9
教材分析
《我的舞台》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引力,
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应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毅力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体会全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他们虽然对艺术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感悟还不够深切透彻。所以,我采用紧扣题眼,感悟舞台,层层展开,将文章的思路,我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参与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开火车读达到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与关键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学法提示
在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勾画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体会“我”学艺的艰辛和在舞台上炼就的勇气和力量,感悟舞台艺术的神奇魅力:
1、勾画出课文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得到的锻炼和力量。教具准备
文字、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请读出老师所写的字。(板书:舞台)你认为什么是舞台呢?
2、本文题目是《我的舞台》,(板书:我的.)面对这样的题
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的舞台是谁的舞台?我的舞台是怎样的舞台?)
3、谁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我的舞台是本文作者吴霜的舞台;每个地方都是她唱戏的舞台。)谁来介绍一下吴霜?(学生介绍吴霜,课件2补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二、整体感知
1、看来同学们在课下下了一凡功夫,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谁来挑战字词。(课件3)
2、谁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是呀,舞台成就了吴霜,炼就她的勇气和毅力。请速读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吴霜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b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可以表明她对舞台的感情?(板书5件事情)(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品味
课文用了5个事例展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下面我们再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相应语句加以简要分析。想好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就和舞台接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理,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4、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抻”,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
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5、过渡:
作者在舞台上慢慢长大,凭着她的执着坚定,吃苦耐劳,师傅严格要求,母亲一反娇宠的常态和奶奶无情地躲进里屋,炼就了她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让我们一起读最后的一句话。出示句子: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文章提纲,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理解文章记叙与描写交替,详略得当的写法及其意义。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自豪,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看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神态各异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漫天遨游
492个
两千多尊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六万多件
个别读,(提示:读出这些词语不同的意思。)
2、你能从这两组词语中选用一些说说你脑海中的莫高窟吗?(相机完成板书)
3、所以,有人禁不住要赞叹她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读)
4、过渡:莫高窟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
二、走近“彩塑”,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1、自由轻声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彩塑?哪尊彩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读后谈自由受)
2、交流前三种彩塑。
(1)(相机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图片)理解:慈眉善目:仁慈、善良,和蔼可亲;
(2)学生交流完天王和大力士,相机理解:威风凛凛:很严肃,有令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强壮勇猛:身体结实,有力气,很勇敢。
(3)(出示彩塑图片天王和大力士)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4)指导朗读前三种彩塑的句子: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个别读、齐读)
3、交流卧佛
(1)学生讲到卧佛,(出示卧佛全景图)。
(2)16米有多长?(有四块黑板那么长,正好是阶梯教室的长度16米)
(3)(出示卧佛的特写)静静地看着这尊卧佛,你感觉到什么?(他正在闭目养神,或者凝神静思,我只能屏息凝视,生怕惊扰了他,我们好像听到了卧佛轻微的呼吸声。)
(4)指导朗读描写卧佛的句子:卧佛闭目养神,来,我们轻轻地读,别打扰他。
(5)这尊彩塑多么逼真啊!真是——相机引出【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怪不得游人要啧啧赞叹呢!
4、像这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莫高窟里有两千多尊呢!请欣赏——(出示其他彩塑)
5、多么精妙绝伦的彩塑啊!余秋雨先生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后,说:
(出示:“这里的每一尊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看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何等壮阔的生命!)
6、再次指导朗读:来,用你的朗读再现这些活了千年的生命!
7、指导写法:莫高窟有两千多尊彩塑,作者寥寥几笔就让我们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他采用了什么高招呢?速读第二节思考。(总分总,“分”的部分面点结合:面:有……有……有……——给人整体感。点:卧佛——典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小结: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描摹事物的常用方法。
三、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出示壁画图)
2、壁画的宏伟瑰丽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边读边圈划出你认为能证明壁画“宏伟瑰丽”的关键词句,然后大胆想象,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
3、交流:
①“宏伟”:A、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阶梯教室,它大概是160多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学生计算)
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281个这样的阶梯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补充:如果以壁画的自身高度,把壁画连接起来,其长度可达三十公里,这是世界上的画廊。
B、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
你知道莫高窟壁画上有哪些故事吗?(莫高窟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教故事,有讲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有“尸毗(pi皮)王割肉救鸽”的故事、“萨埵(duo朵)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九色鹿”的故事,有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场面,有反映历代统治者奢侈豪华的生活,还有许多交通工具、古代建筑、各族服饰、音乐舞蹈等场面……)
教师补充: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极为丰富,除了佛教故事,还有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场面,有反映历代统治者奢侈豪华的生活,还有许多交通工具、古代建筑、各族服饰、音乐舞蹈等场面……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这还真是一本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②“瑰丽”:飞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
(1)快去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美妙的音乐、芬芳的花香、动人的舞蹈、曼妙的舞姿……】
(2)指导朗读:是的,细细品读,文字是有声有色有味道的,请同桌互相朗读,要读出画面,读出美感,并能打动你的同桌。(同桌互相练读)
(3)个别读: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并欣赏画面。(相机指导朗读:比较“把描写壁画的句子中的“有……的”改成“有的”,比较有异同之处吗?(意思是相同的。语气上“有的”惊讶多一些。)
(点评: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点评:真好,你们把这穿越千年的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老师仿佛也看到了风姿绰约的飞天。
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迷人、婀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
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4)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课件出示)飞天图片)
(5)啊,真是美妙绝伦!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4、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
5、看到这儿,我们禁不住赞叹——(课件出示最后一节,学生再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板书:藏经洞)。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现在的'藏经洞又黑又小,空空如也。(出示第四节)
2、(板书:曾)“曾”是什么意思?(从前有过。)
3、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这数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学生简要回答)
4、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出示: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5、此时此刻,再读第四节,你心情怎样?(很气愤,a、清政府腐败无能,诺大的中国,却存不下这些文物!那些官僚们可以讲究豪华的生活排场,竟穷到筹不出运送、保护文物的经费,我们好恨呀!b、帝国主义的可恶行径。提问:你从哪个字看出?)
比较:“掠”换成“抢”、“偷”如何?(“抢”动用武力,“偷”趁人不备,而“掠”是帝国主义分子利用中国人的无知,在光天化日之下,盗走珍贵文物的,一个“掠”字更体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
6、小小的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它成了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7、请看,这是我们国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出示一些流落在其他国家的文物图片)
8、无论这些文物流落何方,它的身上永远镌刻着两个字——“中国”。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出示: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艺术宝库)
3、余秋雨先生说——
出示:她是一种聚会,
一种感召。
她把人性神化,
付于造型,
又用造型引发人性。
于是,
她成了民族心底
一种彩色的梦幻,
一种圣洁的沉淀,
一种永久的向往。
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有感情朗读。
结语:“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让我们带着这种梦幻、沉淀、向往,走出课堂,走向每一处刻上“中国”烙印的传世珍宝……
(出示流失海外博物馆的珍宝)
板书设计:
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曾)藏品丰富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情感与体验:在演唱表演中,学生能够体会歌曲中旋律美、歌词美,学会创造美。由此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讲、唱、演相结合互贯通,提高学生音乐的听觉、演讲、歌唱、表演的综合能力。
重点:
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难点:
0353|0512|
教学过程:
交流互动——发现美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美丽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家乡的美,并能够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一、图片导入——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各个不同家乡的美。
师: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个不同的家乡美,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美。)
揭示课题:
《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体会美
1、朗读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歌词美。)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难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唱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找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空”作辅垫。即0353,熟悉后,去掉“空”字,按休止符正确的练唱。比比谁唱得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加入歌词,完整演唱
A跟琴演唱一遍
B分六小组自学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才华,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随伴奏轻声演唱
巩固歌曲:分小组唱、个人演唱、男女演唱——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成就的评价与总结,学生能够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学会如何评价,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歌曲的处理
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唱好它呢?
生: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三、拓展知识——创造美
欣赏郝歌歌舞《非洲我美丽的家园》
郝歌用他的歌声,舞蹈表达自己家乡的美,请同学们也用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是画画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进一步培养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发现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小学语文教案12
教学目的: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读了一些书,认识一些字,就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领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自己读准字音。
3、认记生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检查,作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并在日记本上写出日记的格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理解迫不及待)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板书: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板书: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五、拓展训练。
说说你今天想写什么?今天回家就写出来吧!念给爸爸妈妈听听。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小学语文教案13
课文《穷人》选自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
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文章多处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是练习朗读的佳作。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恩、嘿、哦、喃”4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交流收集的材料。
1、简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
2、简介时代背景。
二、自选方式,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读书后,要求他们提出课文中易读错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词语。
仅以易读错的字音为例,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几个字:
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旧模样勉强倾听
可采用教师带读、轮读、个别读等方式练习读准字音。
三、检查朗读,从正确、流利两个方面评价。
四、交流初读收获。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对渔夫夫妇的悲惨生活和优秀品格的初步感受几个方面谈谈初读的收获。
五、置疑,交流。
学生提出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提出小组内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主要提出以下问题:
1、为什么以“穷人”为题,而不以“桑娜和渔夫”为题?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3、当桑娜拉开帐子,渔夫看到邻居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有什么表现?
4、文章中省略号处桑娜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其中,第一个问题学生较易理解,因此当堂课就可以解决。而后三个问题比较有深度,初读课文后便回答比较困难。可待到以后深入理解课文时再给予解决。
六、学写生字。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难写的字,并自己想办法识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感受他们勤劳、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初步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初步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回忆上节课还有哪些疑难问题尚未解决,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方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省略号处桑娜的心理活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的完成)
3、思考: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二、分组自学,讨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同学喜欢的一个问题讨论交流。
三、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汇报、指导朗读。
以小组读,全班读,个别读等方式进行朗读汇报,中间穿插评读和教师范读。使学生在评读和教师范读中进一步体会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评读:“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来,为什么?”这样以读促理解,既练习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又能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人物善良的品质,一举两得。
2、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
设计此项练习意在训练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将此项训练和朗读训练相结合,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然后再根据自己想象的心理活动指导自己的朗读。
其中,课文第9自然段可作为重点段研读。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帮助想象。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已经够他受的了”这句话想象桑娜此时会想到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后会填写出这样的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丈夫整日整夜的打鱼,既辛苦又有生命的危险,可即使这样,孩子们还穿不暖,吃不饱。丈夫为了这个家已经付出了许多,自己的五个孩子已够拖累他了,我再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丈夫能负担的起吗?”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自己填写的语句,体会出桑娜此时的心理是十分为难和矛盾的。当学生体会出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带着为难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进行这项训练时,教师不要强求学生,而要让学生尽其所能,能体会出什么来就是什么,能填出多少来就是多少。无论学生完成的如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同样,课文第11、18、23自然段也可用来作此项练习。这几个自然段可由学生自己分析、填写、朗读、交流。师生应及时给予评价。学习完后,教师可相机点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方式。
3、汇报、交流第三个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对桑娜以及渔夫的看法。答案不要求统一,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不偏离中心,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师小结,布置扩展练习
教师可使用这样的结束语:“桑娜和渔夫的困苦生活以及西蒙一家的悲惨命运都是沙俄的黑暗统治造成的。沙俄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桑娜和渔夫便是这些穷人的缩影。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那么就让我们展开想象,下节课学习续写《穷人》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将它们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
掌握续写故事的方法,明确续写故事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提出续写要求。
1、先要清楚整个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2、掌握故事的主线。
3、情节发展要合情,想象要合理。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性格特点都不能有本质上的变化。
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续写思路。
三、当堂练习续写。
四、让学生读自己写的文章,大家点评。
五、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将它们积累下来,进行全班交流。师生给予评价。
板书: 穷人
桑娜 渔夫
非这样做 不可揍我一顿也好 皱起眉 脸变的严肃 总能熬过去
(心理活动) (动作、神态、语言)
善良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词,分层理解部分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朗读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生自由谈喜欢的动物。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那种动物?
师:看来,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你知道吗,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经过仔细观察,创作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2、欣赏丰子恺《白鹅》图,了解“鹅”字的衍变;出示课题。
师:这是的画家丰子恺老爷爷(课件,)请欣赏他画的鹅,(白鹅画)仔细看看。
师:这是鹅字的另一种写法,大家看,人骑在鸟身上,太不公平了,现在废除了。变成左右结构,人和动物平等相处,真好。
师:丰子恺爷爷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也叫《白鹅》,(师板书),今天我们就走近
这只白鹅。生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走近白鹅
1、初读课文
师:丰子恺爷爷喜欢白鹅什么?大家把书翻到63页,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默读课文,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师巡视提醒:注意呀,课文里藏着金钥匙,它总的告诉我们丰子恺爷爷喜欢白鹅什么,爱动脑筋的孩子才能找到。
2、从中心句、过渡句入手,理清脉络。
师:说说看,你们找到了哪句话?
(1)生1:“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谁也找到这句话,
师:从这句话你读懂作者喜欢白鹅什么?
师:真会读书,文章围绕白鹅的“高傲”来写,“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文章的中心句(点击课件)。
(2)师: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从中你读懂作者喜欢鹅的什么?你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看书,发现了吗,这句话的前半句承接第一自然段的…。,生齐,(出示中心句),后半句引出课文的第三、四、五段,提示高傲表现在哪三方面呀?板书:叫声、步态和吃相。它像一座桥,前半句承接第一自然段,后半句引出下文的内容,这段话就叫过渡段。
师:我们读书时,可以先找找文章里的中心句、过渡句、过渡段。有了它,就能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课文,这是阅读的金钥匙。
3、学习生词,整体把握。
师:哪个小组来开火车读一读。全班小朋友读一读。
师:预习得不错,做个游戏吧,大家对照课文,想想这些词分别描写白鹅哪方面的,帮助他们找找家,谁来把词语送回家。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课文围绕鹅的“高傲”来写,高傲表现在姿态中,…。。高傲更表
现在叫声中:……;高傲表现在步态中……高傲表现在吃相中:……
(点击课件白鹅图)通过读书,这只白鹅慢慢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三、品读课文,走进白鹅
1、初识高傲
师; 再认真看画,对照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大作家用哪些语句描写图上的鹅?
师:这姿态,给丰子恺爷爷的第一印象是?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如果他这么说,“一个高傲的动物。” 请大家比一比哪句好,好在哪儿?
生交流。
师:好,现在老师来读,你们留心少一个好字,多一个好字,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好”字融进了作者对白鹅的喜欢、欣赏。这个“好”字用得真准哪,让我们把作者喜爱鹅的情感读出来。生读。
2、欣赏高傲
(1)欣赏高傲的叫声:师:欣赏了鹅的姿态,我们再来听听鹅的叫声吧,再读词语。我们把它们送进课文读一读,大声读第三自然段,白鹅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叫?
(2)读中感受白鹅的尽职,感悟作者喜爱之情。
师:听过鹅的叫声吗,谁来叫叫?师: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是怎么叫?
师:不是这样的,看来还不明白词语意思,其实,汉字非常有趣,它是有声音的,数一数“嚣”字,有几个口,听到声音了吗?这声音怎么样?汉字是有表情的“厉声”,叫的表情,声调是升3,请读词语,读出它的意思。一生读,齐读“厉声叫嚣”。
师:汉字是有形的,吭:喉咙,看到引吭的.样子了吗,生4读词语,读出它的意思。齐读“引吭大叫”
师:现在我们全都是白鹅,来,拍拍翅膀,伸伸脖子,叫一叫——说话练习。
师:读懂了白鹅的心声,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这叫声凶巴巴的,真是不亚于狗的狂吠,咦,明明写鹅,为什么提到狗?
一生自由说,读读书,鹅和狗比什么?结果怎样?
师:看来,这句话表面上写白鹅很凶,实际上是夸它对主人尽职,夸她对主人有感情。我们再读这句话。
(3)欣赏步态的高傲,品读赞赏之情。
师:声声叫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人们常说鹅行鸭步,可是,善于观察的作家却发现,他们步态的不同。默读第四自然段,请细细欣赏。
A读书贵在有疑。那些词不理解画一画?(出示文本,课件红字标识,)生自由提问。看是否要梳理,
B解惑: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播放课件(课件视频1鸭鹅走路;视频2净角出场。有意思吧,谁也能演一演净角出场,评价。
C你们能把课文里白鹅请出来吗。读一读
师:傲然的意思是?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说说看从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师:傲然这词,看出爷爷对这只鹅的赞叹,它敢与人斗,多么勇敢,甚至还要人,多么神气,把我们的感受读出来。
四、比较阅读,升华情感
(1)师:这是丰子恺爷爷笔下的鹅是高傲得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走来了。出示课件,一生读。这只白鹅给我们的印象是: 。
(2)中国古代诗人的骆宾王的《咏鹅》。这只白鹅给我们的印象是: 。齐读。
五、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白鹅高傲的叫声、步态,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丰子恺爷爷去看看鹅的一丝不苟的吃相。
六、家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
2、课后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反思:
《回声》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和回声有关的知识。网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了向学生介绍回声的形成这一块上。但是我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本课的.生字是呱、哩、圈、纹、碰、返六个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很有规律,呱(口+瓜)哩(口+里)圈(口+卷)纹(纟+文)返(辶+反),他们的读音有类似的地方。而且有三个口字旁的字,识字是很有规律的。我的教案中设计了两个合作的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和小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主要体现合作的是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在这节课中我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
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还有个别学生组词时有错误。
2、反馈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
3、学生对这个方法掌握得还是不够好。
4、任务分配还没有到位。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1)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训练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反思: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我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我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鲸》教案02-23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猫的教案03-14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绝招教案11-08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07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