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教案

时间:2022-05-16 18:59:28 教案 我要投稿

《世说新语》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世说新语》教案(通用12篇)

  《世说新语》教案 篇1

  课文解读:

  本文故事性强,对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所以学习起来会很容易。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设计依据: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2.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3.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感悟和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和聪明树

  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大家猜猜老师想画的是什么?(老师画一简笔画树,树干上的枝叉手面用来写人名,几个直线就可完成此棵树)学生答:树。教师:真聪明!对!这是一棵树,而且是棵“聪明树”!凡是名字被写到树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聪明!我们在小学学到了我国古代哪些聪明少年?请告诉老师,我将把他的名字写到“聪明树”上。像这样的少年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再去认识几位这样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字词识读,理解文意

  1.读――学生自读,把握节奏:请大家先自由的将课文读一遍,当你能够流利朗读的时候请举手,最先举手并流利朗读课文的同学,你的名字将被写在“聪明树”上。(待学生举手后请学生朗读,师生订正后并请其他同学评判是否可上“聪明树”。)

  2.问――自读提问,词句积累:俗话说,学习贵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学问。现在请大家结合书下的注释看书,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句,如果有请举手告诉大家,由同学和老师帮你解决,问题提的最好的同学,你将是最会提问的聪明学生,“聪明树”上的位置已经帮你留好了!(学生提问,师生互答)

  3.背――比赛背诵,培养能力:大家问题提的都很好。老师还想知道我们班上哪位同学最会背书。《咏雪》一文只有六句话,现在请你开始背诵这则故事,当你能的时候请举手,你的名字将会从“聪明树”会背的枝丫上长出来。(学生读书、背诵、上“聪明树”)

  4.述――创新讲述,发展思维: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把第二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下,不过你想上“聪明树”的话就必须创新,试着用陈元方或友人的口吻讲述。(老师提示故事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样才能讲的生动。讲的好的上“聪明树”)

  三、问题研讨,拓展思维

  1.分组讨论一:现在“聪明树”上已有了许多聪明的少年,《咏雪》一文中也有两个聪明的少年,现在如果他们两人中只有一个人可上“聪明树”,你同意谁上?为什么?

  2.分组讨论二:第二则故事中友人已下车向元方道歉,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失礼?如果失礼他将不能上“聪明树”,你是否同意陈元方上“聪明树”?说说理由。

  四、知识迁移,搜理积累

  现在“聪明树”的顶端还有两个位置,名字被写到这个位置的人你将是最聪明的。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你。

  思考:《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将“纷纷白雪”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还能不能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说的好,你的名字将被写到聪明树的顶端。

  五、激情总结

  今于老师有幸同大家一起认识了才华出众的谢道韫,明白事理的陈元方;老师更有幸的是认识了我们班上许多会读、会问、会背、会讲、会说的聪明学生!让我们今后每节课都能像今天这节课这样聪明,把属于我们自己的“聪明树”浇灌的更高更大!

  《世说新语》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2.能够掌握重点字音、词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3.理解文意,作简要分析。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课前

  一、课前演讲

  教师对学生演讲作简要评论

  二、课前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句子是:

  4、《钱塘湖春行》中写人的活动的句子是: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导入

  师:我们今天继续复习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至129页——《世说新语》两则(板书)

  二、复习课文

  1、师:拿出本课的复习提纲。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的文学常识。

  哪位同学能帮我们总结一下。(请一到两名同学)

  明确:(投影)①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②作者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③《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2、师:本文有哪些字词的读音要我们重点掌握的呢?在书上找一找填在提纲上。

  请一名同学说说。(请一名同学,教师做适当补充)

  明确: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3、师:我们再来看看词义方面。请同学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义。

  内集:家庭聚会

  俄而:不久,一会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比相比。差,大概、差不多。拟,比拟

  未若:比不上。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相委而去:丢下我就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下车引之:引,拉。

  顾:回头看。

  4、师:下面我们复习一下本文的'特殊字词。特殊字词包括什么?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等。

  首先是通假字,文章中有几个通假字?是哪一个?

  明确:尊君在不?不通否

  师:找出文中的一个古今异义词。

  明确:儿女:课本中指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一词多义的现象,复习提纲上也已经列出来了,找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

  5、师:第五部分,是特殊句式。课文中有哪几个特殊句式呢?(请学生回答)

  6、师:课文中的重点词的读音、词义、特殊用法我们都解决了,下面我们把它串起来翻译几个句子,看复习提纲。找同学翻译一下。

  三、练习巩固

  师:下面咱们做几个题,检测一下我们复习的情况。

  (投影)

  四、默写加深

  《世说新语》教案 篇3

  一、文学常识:

  1、选自

  2、作者

  3、《世说新语》分为_________门,主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字词读音:

  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三点字词的意思:

  内集:

  俄而:

  未若:

  期行:

  舍去: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顾:

  四特殊字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然:

  ①公欣然曰信: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

  ②然数年恒不一见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日:①寒雪日内集之:

  ①见藐小之物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②下车引之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日中不止,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世说新语》教案 篇4

  1.按照“谈话导入——自主探究——拓展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时先谈话导入,然后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通过自主探究例1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秘密,了解对称轴。通过画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在课堂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参与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主人”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方格纸 剪刀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收集的各种轴对称图形 剪刀 方格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漂亮的图片(课件出示教材82页的图片),认真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图片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寻找图片中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学生对漂亮的图片非常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欣赏轴对称图形,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课件出示教材82页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

  (2)你能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让学生试着画一画。

  (3)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1)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出示课堂活动卡)

  ①出示教材82页例1。

  ②观察并提问: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

  预设:

  生1: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生2:这幅图沿着中间的对称轴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生3:我分别数了数点A与点A′这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说明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生4:我也数了一下其他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

  ③教师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部分,而且在同一个图形中,任何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从而得出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运用性质画轴对称图形。

  (1)出示教材83页例2,引导学生思考:

  ①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每条线段应该分别画多长?

  (2)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总结画法。

  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板书关键字)

  ①定: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②数(或量):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找: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连:按照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应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世说新语》教案 篇5

  【学习指导】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课文剖析

  1.写法精讲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的,你学习起来会很容易的。

  2.重点精讲

  (1)《咏雪》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lw/Index.html>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lw/Index.html>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与友期》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本文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陈太丘与友期行”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

  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但陈纪“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难点精讲

  (1)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陈太丘与友期》何以不入“夙惠”门?

  “夙惠”门是《世说新语》36门中的第12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所以还是放在“方正”门内为好。

  故事的结尾亦有争议。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说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学习方法指导】

  1.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完全可以利用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将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2.学习本文既要掌握必要的古文知识,又要弄懂课文的基本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背诵,并熟练默写课文。

  《世说新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

  二、探索新知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出示课件)

  2、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思考问题:(出示课件)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明确要点:

  1、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议)

  2、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此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3、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你认为谢道韫和胡儿的比喻哪一个好呢?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撒盐”这一比喻用得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在空中撒盐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所以说“柳絮”一喻好。

  5、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三)归纳主旨: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四)背诵课文,熟读成诵(出示课件,根据情境增强记忆)

  三、拓展延伸

  你还能想出哪些咏雪的诗句?(积累诗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渭)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过程与方法:

  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品读中感受亲情。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多角度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在项羽的麾下有个将军叫季布,因为他多次围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刘邦便出千金捉拿他。由于季布平时重,深得人心,所以人们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藏匿他。当时楚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这就是“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的典故。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今天就来认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小元方是怎样对待他的吧!(出示课题)《陈太丘与友期》。

  二、探索新知

  (一)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节奏。(强调“尊君在不”中的“不”读音)

  2、学生齐读已划出节奏的课文。

  3、理解重点词语

  4、对照重点词语及工具书理解全文意思。

  (学生查阅工具书,互相交流,并推选代表讲述课文大意)

  5、师生交流,共同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二)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2、同学互相评价。

  3、四人为一组合作学习,质疑解惑。小组内解答不了的.另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归纳问题:

  (1)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他的反驳有说服力吗?

  (2)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

  (1)元方针锋相对,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使得“友人”“惭”最后“下车引之”。

  (2)元方是机智聪敏,善辩,懂礼识仪的人;友人是无信、无礼但却知错能改的人。

  4、多角度探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出示课件)

  明确: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的父亲。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围绕AB中的任何一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5、按着这个多角度的思路思考下去,你来给故事重新安排情节。

  a、元方回答友人的句子可以改为“我的父亲是‘非人’,你与我父亲为友人,那你也是‘非人’啊!”

  b、元方原谅了友人,带着友人去找他父亲去了。

  三、尝试反馈

  1、积累成语:你能说出包含有以下字的成语吗?(出示课件)

  2、积累名言。你能说出关于讲诚信、懂礼貌的名言吗?(出示课件)

  示例: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谚语

  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一切。——(英)玛沃蒙塔古

  四、归纳总结:谈一谈你这堂课的收获?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世说新语》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二)能力训练点

  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三)德育渗透点

  从古人身上学习吸取做人的道理:人应谦虚;与人相处应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诚实守信。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作者绚丽多彩的文笔,体会其遣词的隽永。

  二、学法引导

  学会翻译古文,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语句通顺忠实原意。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借鉴现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制作投影解决字词。

  2.学生准备抽取三则中一则表演课本剧。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介绍《世说新语》的有关知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示投影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教师点拨分析形象。

  3.学生认真预习、疏通文章大意。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2.流利地翻译全文,达到自动讲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亦称《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也是同类小说中的代表作。有许多作品,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隽永,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世说》三则故事,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塑造人物的独特语言风格。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刘义庆的有关知识以及《世说新语》这部小说的特色。

  2.检查预习出示字、词、翻译,点拨重点词义。

  3.要求学生根据书后注释翻译三则的故事。

  附:译文: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李膺元礼颇负盛名,担任着司隶校尉,到他们上拜谒的,都必须具有清望的名士和他本人的亲戚才能够通问拜见。孔融到了李膺府第门前,对宋门的僚属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僚属通报李膺,引他在李膺面前坐下。李膺问他说:“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呀?”孔融答道:“当年我的祖先孔仲尼与大人的祖先老子有师徒之好,因此我与大人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友好关系。”李膺和他的宾僚们没有一人不为他的聪敏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随后入堂,宾僚们把孔融的话讲给他听,陈韪说道:“小时候十分聪明的孩子,长大后未必聪明。”孔融应声说:“想必您小的时候也一定十分聪明。”陈韪被说得一时无言以对。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陈实)和朋友约定正中午时见面,一同外出。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仍然不来,陈太丘便径自走了。他走后朋友才来。他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却扔下朋友自己走了。”元方便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中午见面,到了时间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向陈元方引咎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再理他。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帝曹操准备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以为形貌丑陋,不足以雄震远国,便让崔琰代替自己,他却握刀站立在崔季珪的床头。接见结束后派间谍询问匈奴的使臣说:“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回答说:“魏王声望很高,非同凡响,可是站在床头那个握刀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曹操听到这话,派人追赶杀掉了这位使臣。

  4.教师再就每一则中重点的难以翻译的语句再重点检查落实到位。

  (四)总结、扩展

  教师点评翻译的优劣,概括指导古文译法: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忠实原意。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附参考答案:

  1.奕世:累世 世世代代

  2.引:拉

  3.顾:理睬

  4.乃:才是

  思考:

  1.三则故事分别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用一句话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体会三则故事的语言特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

  2.体会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全书语言精练,往往通过寥寥数语就能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生动地勾画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鲁迅称它“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谬惑,一资一笑”。

  (三)教学过程

  1.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聪明机智

  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杀、残暴。

  2.小说通过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

  孔融:语言描写

  对守门人所言:初步展示(开始)

  与李膺对话:逐步表现(发展)

  回陈韪之语:进一步表现(高潮)

  陈元方:语言描写

  曹操:行动描写

  使…代;自…立→今间谍问→闻之,追杀

  3.读《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这则故事,体会语言特色

  谢公(人名)始有东山之志(指优游山林的意愿),后严命屡臻(下达)势不获已(看情势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座,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易‘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话说得极有意味)

  思考:

  ①谢安听了郝隆的话后感到惭愧的原因。

  ②本文语言特色。

  附参考答案:

  ①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可后来毕竟出山为官了。郝隆所志处山则这处山为“远志”,出山则为小草。因此谢安“出山”则为小草。

  ②语言隽永,意味深长。

  远志:名为药名,更指人的洁身自好的志向。

  (四)总结、扩展

  1.《世说新语》善于通过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于把记言、记事相结合。

  3.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

  (五)作业

  课后练习一

  (六)板书

  曹操:猜忌,嗜杀—行动刻画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世说新语》

  这是一部博大精深、体例完备的古典小说。此书问世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该书取史翔实,记叙简练,启人之智。为历代帝王所爱,也是专家学者研究,仿作的楷模。鲁迅先生称之为志人小说之集大成者。原书共八卷,刘考标注本分十卷,今传本分作三卷36门类计1130个故事。全书分德行、言谈、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内容十分精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描绘出一幅多彩多姿的历史画卷。人物塑造无不刻画入微,引人入胜。

  刘义庆(403-444),他出身在一个在官宦家庭,为南朝宋的宗室。叔父是宋武帝刘裕,父亲被封为长王,后刘义庆过继于临川烈王刘道规嗣子,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虽然生长在王室官宦的家庭,但他生活简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受过严格的正统教育。他爱好文学,著述很多。以《世说新语》流传最广。

  《世说新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能力培养点:

  赏析文中简练生动的语言。

  用自己的观点评价文中的人物形象,

  情感体验点:

  体验偶得佳句的喜悦与被小孩批评的不自在。

  教学重、难点:

  1、《咏雪》中两个喻雪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2、《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课文类型:讲读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布置: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教学后记: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说新语》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三)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述故事

  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呢?(教师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注意技巧,恰当运用形体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学生复述故事作铺垫。)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大家想想,老师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如此刻骨铭心呢?(引导学生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

  2.导入新课

  “诚信”是立世之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诸如“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简介《世说新语》及其作者

  (三)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板书)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解说:

  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

  ②调动原有的积累,运用工具书,通过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

  ③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④小说的审美评价是多方面的,就初中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要让学生知道评价人物的根据是人物的言行,评价人物的标准是正确的、人们公认的思想道德准则。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四)组织学生学习《期行》

  1.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一阶段的学习。

  (1)注意下列加下画线字在文中的读音。

  期(qī)行尊君在不(fǒu)

  (2)学生自读课文,推敲朗读停顿;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二阶段的学习。

  (1)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字句。)

  (2)通过讨论,梳理故事情节。(可板书)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驳客,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3.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三阶段的学习。

  (1)同座学生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体验开始时教师讲故事的语气、神态,力求能够绘声绘色。)

  (2)讨论: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怎样的道理呢?

  明确: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学生回答意对即可。)

  4.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四阶段的学习。

  《期行》这则文言小说短小精悍,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的言行,说说自己的看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出陈太丘、元方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客”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五)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文言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大家的悟性很高,顺利完成了《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的学习任务。下一堂课,我们将学习《乘船》,老师想放开手,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学习这篇文言小说,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呢?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将《期行》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请他们给你评判打分。(优、良、中、差)

  2.如果你是学习小组的牵头人,你将如何组织你的小组成员按照老师介绍的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来学习《乘船》?请你设计一份内容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准备竞选《乘船》学习小组的`牵头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言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

  (二)小组学习《乘船》(每组以6至8人为宜,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巡视指导)

  1.各小组交流学习方案,选定方案优秀者为本小组学习牵头人。

  2.取长补短,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完善学习方案。

  3.按照确定了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乘船》,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

  4.展示学习成果。(可采用电视上常见的知识竞赛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给予鼓励性的打分。)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1)课文朗读展示。(每小组出1人,人选由其他小组任意指定。)

  (2)字句理解展示。(为了便于突出重点,可由教师出题,各小组抢答。)

  (3)故事复述展示。(由各小组推选1人参加。)

  (4)故事内涵展示。(各小组在整理好答案后,选定1人公示,意思正确就可以给分。)

  故事内涵: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5)评价审美展示。(让学生们评判华歆与王朗谁“优”谁“劣”。各组自由发言,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辩论,看法新颖独特的要给予加分鼓励。)

  (三)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点(从鼓励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对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要中肯地指出,以利以后的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将《乘船》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定等第。

  2.就这次小组学习中的得与失,写一份200~300字的体会。

  3.课后搜集两个以上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世说新语》教案 篇10

  一、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课文导读: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这里,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读懂这两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三、题解: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jiān)疏》。

  四、掌握下列生字词

  yìxíngshěfǒuzāizhòu

  无奕女期行舍去尊君在不哉骤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举行了一次家庭聚会,和晚辈们(一起)讲解诗文。

  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jùn)阳夏(jiǎ)(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差不多可以比作空中撒盐。”

  ⑤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的哥哥的长(zhǎng)子。做过东阳太守。

  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起在空中飞舞。”谢太傅(听后)高兴得哈哈大笑。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位女子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奕的女儿叫谢道韫,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⑦无奕女:即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⑧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一)评析:文章通过“咏雪”一事,以对比手法,充分显示了谢道韫的聪颖机智。行文简练,语言流畅。

  (二)主题思想:勾画了一幅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定一起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②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③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可是)正午已经过了朋友还没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等他走后那位朋友才来。

  ④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⑤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年才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⑥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zhǎng)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客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

  ⑦尊君在否(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了很久您都没来,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位)朋友就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和人约好一起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可是)正午您却没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当作人家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

  ⑨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位)朋友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就走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屋里去了。

  ⑩引:拉。○11顾:回头看。

  (一)评析:文章以生动的情节,传神的对话塑造了陈元方这位少年的形象。面对父亲的朋友失信失礼,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终使“友人惭”,表现了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机智聪明的一面。对“友人”的刻画也很成功。

  (二)主题思想:是写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的聪颖机智的,他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看出父子情深。

  研讨与练习

  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第一问:略。第二问:儿女:古义指“子侄辈”,即“家庭中年轻而又辈分低的人”。今义指“子女”,即“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第一问: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作“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可译作“您父亲,您爸爸”等。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可译作“家父,我爸爸”等。第二问:略。)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常与“而、顷”等连用,可译作“片刻,不久,一会儿”等。欣然:高兴地。然:……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相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代以后才有“准备,打算”的意义。

  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约会。委:丢下,舍弃。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略)

  《世说新语》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讲述“司马光砸缸”或“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说明古代有很多像司马光、曹植这样聪明的少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这样的少年。

  二、简介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士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的一批文人编写的。

  三、朗读课文《咏雪》,疏通文意,解决文中疑难字、词。

  寒雪日:寒冷的雪天。内集:家庭聚会。

  骤:快速、急速欣然:快乐、喜悦的样子。

  未:不

  四、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记清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

  五、请同学复述这个小故事。要求:要点齐备。

  六、精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明确: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庭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太傅,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到了。

  2、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从中能否看出作者的评价?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随风往上飞扬,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另一种意见认为后一种好,它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则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第一问是开放性的,可由学生自由讨论,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就行。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选一两个。

  古: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儿女:

  今:专指子女。

  但古文中也有专指子女的用法,如:

  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七、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

  八、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背诵第一则《咏雪》,复习要点,导入下一篇。

  二、请同学们朗读《陈太丘与友期》,疏通文意。

  去:离开。舍:舍弃。

  年:岁数。

  在解释文章个别词汇时,注意两点:

  1、通假字:不,通“否”。

  2、省略句:“去后(友)乃至。”

  三、全班齐读课文。理解文章大致内容,读完之后,请同学讲讲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叙事要素齐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某日日中。

  地点:陈太丘家门口。

  人物:陈太丘之子与陈太丘之友。

  事件:陈太丘之友失约却辱骂陈太丘,其子驳斥了他。

  四、精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两人的对话可分几层?其侧重点有何不同?

  分两层。

  第一层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

  2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

  谓有什么不同?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3、方元“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

  4、联系实际,若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如何接待的?谈谈具体看法。

  五、朗读课文。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翻译课文。

  《世说新语》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学会翻译古文,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语句通顺忠实原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阅读三则短文,查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当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逸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2、导语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三、正课

  1、朗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时李元礼有盛名:时,当时。有盛名,名气很大。

  (2)诣门者:诣,前往,到。

  (3)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先君,祖先。师资,老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

  2、提问:“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什么意思?孔融为什么要说“想君小时必了了”?

  讨论并归纳:“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孔融也按陈韪的话推理,你现在不怎么样,推想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用反过来推理,批驳了陈韪对他的评价,讨回了自己的尊严,并使对方难堪。表现了孔融少年时的聪明机智。

  3、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陈太丘与友期:期,约会,约定时间。

  (2)太丘舍去: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

  (3)尊君在不:尊君,令尊,你父亲。不同“否”,没有。

  (4)非人哉:不是人哪。

  (5)下车引之:引,拉,表示好感。

  (6)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4、提问: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5、朗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自以形陋:以,认为。形,外表。陋,丑陋。

  (2)不足雄远国:雄,称雄,这里指震服别人。

  (3)帝自捉刀立床头:捉刀,握着刀。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4)魏王雅望非常:雅望,高雅的风采。非常,不同一般。

  6、提问:魏武为什么让崔秀珪代替自己?后来为什么要追杀匈奴使节?

  讨论并归纳:魏武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自己认为长得丑陋,不足以震服别人。所以让相貌清朗而威重的崔秀珪代替自己接见匈奴的使节。

  7、提问:这件事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奸诈狡猾,残忍的性格。

  四、小结

  三则短文,故事简短而意深,很值得玩味。

【《世说新语》教案】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教案09-07

《世说新语》教案07-24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11-05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6篇01-22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04-21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2-11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1-04

世说新语心得体会05-20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4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