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教案

时间:2022-05-07 10:13: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前方》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前方》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1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尝试进行简单评点。

  3、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解读自己认为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方法,与文本对话,感悟语句表达的深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评点。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方”是一个抽象而充满诗意的名词,“前方”可以使我们产生无穷的联想,它以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去探索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纯真梦想,而这过程就是艰辛的人生旅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的摄影散文。

  二、简介作家、文体(出示投影,结合课下注释):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少儿成长小说三步曲)。

  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三、文本研读

  1.观察图片,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早读课上已经很好的阅读这篇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全文共12节,由摄影图片切入,然后产生联想进行思考,最后又归于画面。首先一起来读一下第一小节,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切入画面的?作者选择怎样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的。

  明确:图片展现的是一个拥挤的老式公交车车厢,其中有一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外。切入点: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作者其实想归纳这样一个事实,既无论是归家还是远行,他们正在路上。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握重点

  师:摄影散文的重心在作者由画面发生的思考上,课前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思考见解的语句,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明确:在学生自行阅读的同时加以提示:这样的语句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段首或段末)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和他们的一些见解,适时的补充分析。最后总结归纳,以投影展示:

  ①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

  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3、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师:为什么会引发这些思考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结合课文内容来探讨一下作者提出的这三个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提出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克制不住”说明?(离家的欲望很强烈,甚至是与身俱来的)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罗列了那些原因说明人的离家。

  结合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并用一些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①迁徙的习性

  ②外界的诱惑

  ③出于无奈

  ④理想的召唤

  为了表达出这种强烈的离家欲望,作者用了“克制不住”一词,文中这一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呢?找出这方面写的好的地方来点评一下。

  (1)动物迁徙类比人类迁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

  多媒体展示图片(离家是人的本性,是人内心的需要,是一种本能)

  (2)外界的诱惑(谁也不愿意做井底之蛙,总想出去走一走,去闯一闯,去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播放《外面的世界》并显示课题,结合对于歌词的理解。

  (3)出于无奈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曾经看过的一些影视剧作品,举例,直观感受。(或结合《乡土情结》中离家的几种情况对比分析)

  (4)理想的召唤

  前方——理想

  由于理想的召唤,人们不知疲倦地走着,因此就有了路。这条路是一条追寻梦想的路,是人生之路,是人生的旅途,而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这里由理想的`召唤又引申出人类流浪的天性,而这人类流浪天性,也出于命运。

  播放《橄榄树》并显示歌词,相互结合理解。

  4.重点阅读,难点突破

  (1)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节,因为前方(理想),于是他便开始离家开始流浪,走在路上,踏上旅途,而这个旅途却是一场苦旅,人生的实质也是苦旅。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

  明确:作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具体的生活状况,更是深切关注着人的精神状态,人的身体或许并不在流浪,但人的心灵却是一直都在流浪。作家将现实中的路抽象为人生之路,命运之路,人生实质上一场精神的苦旅。

  (苦旅——肉体,精神)

  (2)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两小节,并思考:人的悲剧性实质包含怎样的深刻的含义?

  明确:

  ①“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目的地:心灵的归宿、寄托,精神家园

  人生总在不断探索,总是不能满足现状,因此永远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人生旅途之所以是一场苦旅,是因为理想难以事项,精神难有归宿。

  ②“而(其实应当是‘还’)在于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③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还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无法还家:一直在流浪,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

  实实在在的家——精神家园

  离家-想家(乡愁、乡思)

  无法还家

  还家-无家

  概括起来作者告诉我这样的悲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这个悲剧其实是人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上追寻理想,追寻精神的家园,但始终找不到,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3)朗读并分析作者解读崔灏的诗

  明确:崔所念想的那个家并不是遮风挡雨的那个实在的家,而是由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

  “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

  5.朗诵崔诗,小结课文

  纵览全文,曹文轩从不可克制的离家欲望出发,指出离家依然要归家,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不到达它却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作者揭示的正是人类精神与理想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

  四、拓展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对人生旅途产生畏惧,不要追求精神的家园呢?

  明确: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发人深省,更好的走好人生之路。这种悲剧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因为对外界未知、新奇的渴望,对于理想的追求,离开家园,朝向远方,这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了精神的追求,人生也就充实起来,能够体现生命的价值。所以作者揭示悲剧性意义不是悲惨的,不是悲壮的,而是崇高的!这是一种崇高的悲剧性。为了崇高,屈原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崇高,海伦.凯勒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为了崇高,巴金一生真言,光明磊落,用跨越百年的赤诚,诠释了他一生惟一的心愿:“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结束语:同学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人生的旅途很艰辛,尽管四壁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用你年轻的生命,年轻的心,痛苦着你的痛苦,幸福着你的幸福,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精神的故乡。

《前方》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2.虚实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四、教学过程: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二、文本研读

  A.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B.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

  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三、比较阅读《乡土情结》与《前方》中有关离家的部分。

《前方》教案3

  【预习提示】

  一、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曹文轩的作品始终坚持“美感”“浪漫气质”“悲悯情怀”,被评论界认定为中国小说的“新古典主义”。

  二、文学常识

  摄影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

  三、整体感知

  1、 主题归纳

  本文由一幅摄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独特深刻的思考。

  2、 文脉层次

  摄影作品←——思家是前方

  离家 人生旅途

  离家的欲望→离家的.路

  根据以上提示阅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⑴第一部分

  ⑵第二部分

  ⑶第三部分

  ⑷第四部分

  3、 写法鉴赏

  ⑴写法上______。前面的《乡土情结》《我心归去》讲恋家、归家,本文却讲离家,逆向思维,新颖独特。 。

  ⑵结构上 ______。

  三、问题探讨

  1、 这是一篇“摄影散文”,请找出文中表现摄影作品的句子,并谈谈你读过后的感受。

  2、 结合文章主旨谈谈“家”“前方”“路”在文中的含义。

  3、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有何含意?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4、 作者为什么说:“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无家的感觉之中”?

  【检测巩固】

  一、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迁徙(xǐ) 温馨(xīn ) 按捺不住( nài )

  B、颠簸(bǒ) 崔灏(hào) 颠三倒( dǎo )四

  C、宁(nìng)可 憔悴(qiáo cuì) 倒(dào )背如流

  D、告罄(qìng) 害臊(sào) 宁(nìng )死不屈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焦躁 钟磬 噪音

  B、干燥 安宁 众口烁金

  C、劳顿 宏大 惶惑

  D、抛锚 戈壁 盘缠

  三、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濡染 九牛一毛 魂牵梦萦 触景生情

  B、告罄 良辰美景 音容笑貌 怡然自得

  C、粘和 寄人篱下 衣锦还乡 田园寥落

  D、焦燥 根深蒂固 方兴未艾 含辛茹苦

  四、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

  B、 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

  C、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本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D、 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里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

  五、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个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B、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C、 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D、 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

  六、名句默写

  1、( )烟波江上使人愁。

  2、( ),不敢问来人。

  3、还顾望旧乡,( )。

  4、家在梦中何日到,( )。

  5、不知何处吹芦管,( )。

  6、( ),还乡须断肠。

《前方》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对文中重点词语进行解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摄影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成为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本文的中的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7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72年 开始发表作品。他的主要著作是:

  长篇儿童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先后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另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等。

  短篇小说集《哑牛》《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云雾中的古堡》等。短篇儿童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蓝花》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新作奖。

  学术性专著《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三、词语识记

  袭击憔悴温馨 颠簸 惶惑惦念 崔颢迁徙焦躁骄躁按捺不住 索然无味

  四、名言警句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五、文眼、联想、想像

  文眼:是散文揭示文章主旨的一种手段,它制约、统率着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它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又是把思想和艺术辨证统一起来的凝聚点。

  联想:是由这个人,想到其它相关的人(由亲人想到人民子弟兵);由这件事,想到其它相关的事(由栽树想到育人);由这个物,想到其它的物(由长城想到长龙)等。

  想像:是在自己积累的材料的基础上,构思组织成新的事件、情景或人物(经常观察草原的人,能写出一篇《美丽的草原》等)。想像还能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具体的形象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大街上走,能想出火炉、圣诞树的形象和奶奶把自己抱在怀里的情景等)。

  六、文本研读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特点立意上反弹琵琶)

  2、人为什么会离家(3-7节)?

  明确:

  (1)、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

  (2)、外面世界的诱惑。

  (3)、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4)、理想的召唤与诱惑,点出了“前方”。

  3、如何理解“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明确:人,无论你的生活境遇如何,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因此,“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4、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是什么(11节)?

  (1)、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2)、“人无法还家。”

  (3)、“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5、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一、(1)从摄影画面起笔,展开联想,引出下文。

  二、(2-7)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叙述和分析。

  三、(8-11)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况及对人生的思考。

  四、(12)呼应开头,引导读者进一步思索。

  6、第1节和第12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

  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

  7、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

  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8、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语境义。

  第9段中“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

  第1段和第11段中的“在路上”和“流浪”并不是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第11段中“家”“家园”“家乡”,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9、文章主题的探讨

  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本文表面上虽然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仍然是对家的追寻。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儿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

  10、写作技巧:

  1、立意上反弹琵琶。

  2、首尾呼应。

  3、虚实结合。

  4、运用联想、想像等。

  5、语言精美、经典。

  七、课后作业

  完成自主学习与评价。

《前方》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摄影作品中引出联想和想象引发思考,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思路

  从摄影作品入手,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品读文章的语言,深入感悟——分析精神家园的内涵——展示摄影作品,对精神家园内涵进行升华——学习摄影作文写作手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人文思考。

  主要

  教学

  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的、策略的感悟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明白精神家园的内涵,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从摄影作品中引出联想和想象引发思考,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写作手法。?

  教学资源

  1、ppt播放《橄榄树》歌曲

  2、ppt播放《乡愁》和《老家》文字内容。

  3、ppt播放有关“家”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图片,以及其他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橄榄树》,让学生谈感受。作者在歌中不停地问“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作者喜欢的不是流浪本身,而是流浪中可能找到的橄榄树,橄榄树是一个梦想,作者除了在寻找梦想之外,还在追寻什么?让我们一起从曹文轩">从曹文轩先生的摄影散文《前方》中寻找答案吧。

  【活动一】

  1、播放歌曲《橄榄树》,让学生谈感受。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引出对家园的初步认识。

  二、 自主感悟

  1、播放图片,触动心弦。

  2、图片中的人们去哪儿?

  3、什么是家?初步明确家的内涵。

  家是母亲满含热泪的期待,家是父亲翘首以待的`遥望,家是爱人充满深情的浅笑,家是孩子甜蜜稚嫩的呢喃,家是一盏昏黄的灯,家是一桌粗淡的饭,家是魂牵梦萦地方,是每个人苦苦追寻的岸。

  4、家如此温暖,人为什么要离开家园走向前方?

  说明: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思考,引出对“家园”的探究。

  【活动二】

  1、观看图片,叙说内心的感动。

  2、人为什么回家,家是什么?思考交流,说出你的初步认识。?

  1、从学生最柔软的内心出发获得的直观感知。

  2、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家”的初步认识。

  3、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内心的震动。

  三、探究感悟

  1、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2、作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你怎样认为?

  1、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2题。7组、1组展示答案。注意从课文中提炼信息,筛选信息,概括信息。

  【活动三】

  学生活动:

  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出于无奈,前方的召唤(理想的召唤)

  学生活动:

  (1)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理想不能实现之苦)

  (2)惦念家乡,无法还家(心灵不能慰藉之苦)

  (3)到家无家(灵魂没有归属之苦)

  此环节可让学生相互讨论,推举学生代表发言,教师集中加以讲解。教师重在点拨,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真正从心里感悟家园的内涵。?

  四、拓展提升

  总结家园之思。

  家不仅仅是那个遮挡风雨,温馨安宁的实在家,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更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无论离家还是归家都是人们对精神栖息之地痛苦而热烈的追求。

  【活动四】

  学生活动:

  6组、2组点评。谈谈自己对“家园”的理解。

  探究家园的内涵,形成自己对家园的认识。

  五、评价检测

  1、播放图片,感受图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1)家园是对信仰的痴心不改。

  (2)家园是对誓言的生死相守。

  (3)家园是对生命灿烂的炽热追逐。

  (4)家园是对人间大爱的无言坚守。

  2、学习了本文,你对的精神家园有了怎样的理解?我手写我心,写下你的感受吧!

  教师总结:

  家园不仅是抚平创伤的温暖港湾,心灵的栖息地,还是精神的归宿,更是心灵高远的追求。在心的家园里,撒下爱的种子,前方怎会是旷野?做一个有高贵灵魂和高远追求的人吧!不要让心灵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开满精神之花的家园才是心灵最好的安放处。

  1、学生思考:感受图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2、选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3、评价学生表现,引导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

  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精神的家园更是心灵高远的追求。

  六、小结作业

  1、写作手法(联想)

  曹文轩从摄影作品(实)引出联想(虚),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2、ppt展示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图片。

  引导学生的思想:

  生活如此苦难,却没有半丝哀伤,因为他们都是有灵魂的人,他们都是有家的人!

  3、展示图片:

  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妈妈,从她的身上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年老、贫穷、体衰、孤苦,我们更应该看到什么?请根据这幅摄影作品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吧!(要求:善于想象和联想,写出你独特的思考。)

  1、说出图片的内涵。

  2、在学习摄影散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验,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悲情怀。

  七、板书

  设计

《前方》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预习字词:

  迁徙(xǐ)袭(xí)击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cuì)颠簸(bǒ)

  惶(huáng)惑温馨(xīn)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三、文本研读

  A、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B、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四、比较阅读《乡土情结》与《前方》中有关离家的部分。

  补充资料:

  古诗词思乡恋家名句集萃: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汉班彪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三国魏曹操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入日思归》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唐崔涤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唐韦承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唐刘长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唐杜审言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唐李白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唐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唐杜甫《解闷十二首》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秋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唐王建《水夫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一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唐卢纶《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唐元稹《西归绝句》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春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前方》教案7

  【学习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这一新兴的文体。

  2.找出找出至少两处文中最能表明作者对人生看法的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能说出“人生是一场苦旅”的深刻内涵。

  3.了解反弹琵琶的写作特色。

  【评价方案】

  1、检查学生是否将阅读体会写在“对话栏”;

  2、能说出反弹琵琶的手法的作用。

  【课前准备】

  1、了解曹文轩;

  2、阅读文章,思考本文有哪几个主要观点?

  3、在对话栏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课堂学习】

  一、导入:

  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本上的图片,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曹文轩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写下了摄影散文《前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它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相互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草房子》、《红瓦》、《根鸟》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其中有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日本先后推出了《草房子》的日文版和电影。继20xx年《红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网站“10本好书”之后,《红瓦》的第九章又被韩国“语文教师协会”编入“全国高中通用教材”。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文本研读

  环节一、了解文章的本体布局

  文章从画面切入,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具体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写感想,写感触,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即:画面——联想——画面。

  环节二、呈现研讨文本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然后由学生自行选择探讨补充解决,并阐述自己的感受。

  1、找出文中最能表明作者对人生看法的几句话,并找出作者作此看法的依据,也可增加自己的依据或阐述自己的看法。

  明确:

  ①主要观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其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是核心观点。

  ②关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的原因: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诱惑。

  ③作者认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的原因: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返乡之旅。

  此看法可追加一问题:“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不能。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2、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具体内容。

《前方》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知道其特点。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重点字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3.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重点

  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学生说一说对印度的印象。(可能答案:人口众多、贫困??)

  展示照片,让学生说说对该图片的理解(什么内容、怎样的生存状态、由此的联想等)。

  总结学生所述,归纳出共同关键词,可能有:家、在路上、前方等等。 介绍照片背景: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的摄影师拍了这张

  照片,取名为《前方》,曹文轩先生看了之后,展开联想与思考,写了这篇摄影散文。(板书:

  题目、作者) 介绍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摄影文学的一种,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

  律,通过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摄影画面的表现,运用散文语言,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

  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鉴赏时主要抓住2个特点:1.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

  真的再现能力;2.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二、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速读全文并思考:1.文中哪几段直接写照片上的内容;2.其他段落写了什么内容;3.全

  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直接描写照片内容:第1段、第12段(第8段稍有提及);

  2.其余10段均是由照片展开的联想以及作者的感触

  3.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

  照片切入,引出下文

  中间10段展开联想 展开联想,抒发感触

  第12回到照片,呼应开头

  (二)研读文本,分析重点难点

  A.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作者展开联想这一段用了大篇幅的手笔,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我

  们来逐一进行分析。文章第一段里讲到: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说明了人们有离家之举,

  那么人离家的原因,文中有交代吗?

  明确: 3、4段)迁徙的习性 离家原因:(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5段)外界的诱惑

  (第6段)无奈的选择

  7段)前方的诱惑

  克制不住的体现:

  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第3段)

  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

  喊:走啊走!(第5段)

  B.作者点出了人有离家之举,也说明了离家的原因,接下来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让学

  生阅读7-10段,并分析。

  明确:

  前方召唤

  思考:“前方”的含义——理想

  行在路上

  “苦”(第10段):拥挤不堪的车、坑洼不平的路、抛锚无法修复(皮肉之苦)

  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精神之苦)

  人生之路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实质上”三个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它限定了是从本质上说。因为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不

  一定都是“苦旅,正如文中作者所举的例子:坐游艇、飞机、火车等等,但从本质上讲

  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

  还是一场苦旅。因此不能去掉。

  精神苦旅

  C.有钱的人也好,没钱的人也罢,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个悲剧,那么这悲剧又

  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总想到达目的地而不能到 理想难以实现

  人的悲剧性实质(第11段) 在外思家

  无法还家 精神无法寄托

  还家无家

  这里面四个“家”,分别有什么含义?

  前三个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家,而最后一个是指精神家园。

  小结:

  三个重点词

  前方:在这儿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在这里不单单指现实中的路,更指人追求前方的过程,指人生之路。

  家:既实指现实生活中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人的精神家园,精神的栖息地。

  三个关键句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三)回顾全文,领悟反弹琵琶

  A. 反弹琵琶

  这个专题呢称之为“月是故乡明”,也就是思家怀乡的意思,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写去前方的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

  明确:

  文章表面上虽是写离家写远行,但是人去前方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理想,追求精神的寄托,追求精神家园。因此,这篇文章自然是可以放在这里的。曹文轩的这种写法被称为“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优点:突破传统思维,立意新颖,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

  B. 虚实结合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因此文中既有对照片的真实描述,还有作者的联想。

  本文中除首尾两段是直接对照片进行描述外,还有第八段中的“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第十段中“拥挤不堪”、“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和茫然。” 等。

  虽然作者对照片的描述虽不是很多,却很传神 ,更重要的是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以自己充满悲悯之情和深刻人文关怀的文字阐释了人生哲理。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使这篇摄影散文没有被摄影作品所束缚,更没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

《前方》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这一新兴文体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中的核心语句。

  3.把握文章主旨,对比本专题其他思乡文章,理解作者对思乡情结的现代阐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2. 学习其“反弹琵琶”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手许巍的歌曲《那一年》。

  (附歌词: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那理想世界就象一道光芒/在你心里闪耀着/怎能就让这不停燃烧的心/就这样耗尽消失在平庸里/你决定上路就离开这城市/离开你深爱多年的姑娘/这么多年你还在不停奔跑/眼看着明天依然虚无缥缈/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找不到你该去的方向/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感觉到从来没有的慌张......../你曾拥有一些英雄的梦想/好象黑夜里面温暖的灯光/怎能没有了希望的力量/只能够挺胸勇往直前/你走在这繁华的街上/在寻找你该去的方向/你走在这繁华的街上/再寻找你曾拥有的力量)

  听后思考:这首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一个年轻人为了追寻理想,离开了家乡和亲人,然而若干年的奔波之后,却依然感到茫然与慌张。导入新课: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前方》,看看他是怎样来演绎这份思绪的。

  二.摄影散文

  简介“摄影散文”这一新兴文体,强调它兼有直观性和自由性两大优势。由此引导学生看懂书上的照片。

  提示:应着眼于照片的整体特征和人物的细节,读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明确:①一辆斑驳的汽车,塞了满满一车的人。②几双凝望前方的眼睛。

  三.疏理结构,整体感知

  全文结构清晰,开篇从摄影作品入笔,然后由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大概就是这三个部分。请学生读一读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就会发现本文的写法,与本单元其他的一些文章情味有些不同。可设疑,稍作引导:第三板块的主题叫“月是故乡明”,选入的文章都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思乡也就是渴望回家;而这篇文章却有意写“离家”,真有点儿“反弹琵琶”的味道。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四.筛选信息,寻找观点。

  作者立意独特,但观点明确,在文中都有交代。请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几个核心的语句。

  明确: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五.文本研习,对三个核心语句逐一理解。

  1.为什么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作者从哪几方面阐释其原因的?

  筛选后明确:①通过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进行类比,说明人类迁徙的习性和欲望还没有寂灭。②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走出家门。③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④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呼唤他们前往。

  2.朗读第10小节,理解“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这是一句深奥而充满哲理的语句。文章借用画面将其形象化。为了加深旅途辛苦这一印象,另外补充了钱钟书先生《围城》的一些片段。

  (附《围城》的片段:

  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桀骜不驯、怪癖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驭了解。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

  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腿跟腰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鸿渐也在头晕胃泛,闻到这味道,再也忍不住了……又感觉坐得不舒服,箱子太硬太低,身体嵌在人堆里,脚不能伸,背不能弯,不容易改变坐姿,只有轮流地侧重左右屁股坐着,以资调节,左倾坐了不到一分钟,臀骨酸痛,忙换为右倾,百无是处。一刻难受似一刻,几乎不相信会有到站的时候。)

  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在拥挤的车厢,颠簸的旅途中,人生真是一场苦旅。而这“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体的辛苦。

  然而,作者的用意是这样的吗?如果换了舒适的环境,旅人们的心情就一定会舒畅吗?文章说:“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为什么这样说?文章有什么根据?这个问题在本段落之中并无体现,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信息。答案在下一节中: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学生广泛讨论,教师最后总结:人似乎永远在寻觅,永远在流浪,其中的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之苦”。

  3.分析第三个问题:“人的悲剧性实质”是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略作提示:注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不完全在于……而在于……”“在于……更在于……”

  筛选后明确:①“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②“人无法还家”③“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理解这三句中的“家”的含义。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词语都有两方面的意思。“家”既指那个实实在在的可遮蔽风雨的家,又指精神上的寄托与归宿。“家”的概念一直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

  六.探讨课文的主旨。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琅琅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确,正如作者所言:“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而曹文轩却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离家和归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生命的起点和归宿是一处最温暖美好的地方,她的名字叫“家”。离家与归家是人生道路的两端,我们常常在家的目送下出发,最终又想回到家的怀抱。离家的路,往往是为了一个永远的家而不得不走的路。在离家与归家的进进出出之中,若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之处,那么人生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七.引申拓展:作者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当然有其现实意义。

  欣赏短文《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社会转型,人心浮躁。我们的生活,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那种神韵和情调。我们用快餐补充热量,用钢筋水泥遮风挡雨,用喷射着废气的轮胎代替竹杖芒鞋,用键盘和显示器代替文房四宝,让无处不在的信息,代替我们的思考。 世界不再是原来那个世界,生活也不再是原来那种生活。可是人类还得绵绵不息地繁衍下去。

  那人的灵魂呢?灵魂怎么办?

  当我们逐渐习惯了世俗的生活方式以后,我们的灵魂却在痛苦地呻吟。谁来拯救灵魂?于是,在黑夜中,出现了那一双双黑色的眼睛!有的只愿永远地面朝大海,祈盼春暖花开;有的费力地寻找那把丢失的钥匙,或湖面上的那十二只天鹅;也有的流浪在基督或释迦牟尼的门前,半信半疑地等待着上帝或佛祖的召唤。灵魂,在现实中是痛苦的。这痛苦,来自于宇宙的浩淼、历史的凝重、岁月流逝的无情,来自于生命的微不足道、人生的偶然与无常以及欲说还休的焦躁和无奈。

  因此,灵魂必须皈依,皈依在精神的家园里;我们必须寻找,寻找灵魂的栖息地。

  八.通过授课时重点探讨主旨,学生对其写法清晰明了——反弹琵琶,立意新颖。

  教师稍作点拨:一般反映乡愁的作品,无非是借游子之口写漂泊在外的艰辛与寂寞,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向往。本文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与呐喊,非常理性的分析了人归家的原因,指出了人远行的积极意义——向着那梦中的远方,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比以往任何一部哀愁凄凉的乡愁作品在主旨上都要显得高远与旷达。

《前方》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创作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实现,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2.虚实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四、教学过程: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撼(hàn)动人心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焦躁(zào) 温馨(xīn)

  按捺(nà)不住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的再现能力和散文的无限想象性,语言自由性是摄影散文的特点。我们来看今天的课文《前方》。与以前学的.散文不同,它多了一张照片。这就是“摄影散文”。大家先仔细观察一下照片的内容,结合课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是你,你根据这张照片会写些什么?

  教师补充: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等一下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联想的。先请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三、文本研读

  1.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2.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3.板书:

  家(乡) 精神家园 苦旅

  前方 前方

  路 人生之路 离家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四、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深入论述了对人生的思考,近而召唤久违的理想,寻找精神的归宿,远离灵魂的空虚和焦虑。

  五、比较阅读《乡土情结》与《前方》中有关离家的部分。

《前方》教案11

  前 方

  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教学过程:

  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二、文本研读

  1.理清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2.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 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前方》教案12

  《前方》是一篇哲理性摄影散文,由画面生发联想,作者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探讨的是“家”的人文内涵,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本着新课标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多样性、体验型、问题性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中作了如下处理:

  ①划出关键句,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的哲理氛围

  ②尊重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如讨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是否和人们的乡土情结相悖,是否有悖于人之常情的时候,只要求学生找出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对于家的人文内涵先不做探讨学生理解了“路”、“前方”、“家”的多重含义,再进行探究,就水到渠成了

  ③ 注重知识(反弹琵琶)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联系语境理解文本的习惯与能力的训练)如“路”、“前方”、“家”都有多重含义,先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然后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具象走向抽象,深入解读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些句子(如“无家可归”)理解的难度相当大,我则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形象的例子来理解文章所包孕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悲悯情怀

  ④ 情意性教育是本堂课的核心内容利用文章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为本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自始至终都贯穿这一主线,观察照片,关注人物心理;联系现实生活,理解主题;回答末段问题,深化理解;结合感悟,坚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⑤为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口读书,交流感悟,举例争论;动手标记,做批注;动脑学习知识,思考人生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得出结论,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兵教兵教师少讲精讲,点拨引导精讲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摄影散文、反弹琵琶等),点拨、引导用语力求精辟、优美、富于启发性

  补充说明

  这是在新课标下上的较成功的一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都有切实的提高下面的教学设计,在原来教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情况又作了改进与调整

  《前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摄影散文这一新文体的特点

  2、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能批注重点语句,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的写法

  3、情感 体会文中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教学重点

  1、联系语境体味“路”“家”“远方”的含义

  2、体会文中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家”精神家园的含义

  2、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的写法

  3、学会批注,养成做批注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摄影散文

  1、引导学生观察正文开始前的照片,畅谈感受与理解

  问题提示: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想想照片中的人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

  从人物的表情看他在想什么?

  见过这样的带照片的散文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 由此导入新课摄影散文《前方》(板书课题前方)

  2、摄影散文简介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散文构成的它兼具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的特点

  3、作者简介

  先让学生介绍,然后教师补充必要的文学常识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作品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二、 文本研习

  一)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划出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教师提示 :关键句指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等

  2、 学生自读课文,划出关键语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在对话栏批注感受深刻 的句子

  3、小组内交流自读情况

  (二) 演习文本,班内交流

  1、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他们正在路上”

  2、 从全文内容看,全文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这是文章的文眼

  3、这是否和人们的乡土情结相悖?这是否有悖于人之常情?试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先进行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1)教师精讲、点拨:

  本文从反面立意,说的是离家,有反弹琵琶的味道,但是这并非有悖常理,作者从反面落笔,谈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只是这里的家不仅仅是现实的生养之地,更是精神的寄托

  (2)拓展训练:反弹琵琶

  ①精讲

  这种新奇的打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索、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断与认识的写法,便是“反弹琵琶法”,它往往会使文章独辟蹊径,别有洞天

  ②学以致用

  看一看下面的一些观点,你能不能反弹琵琶?任选一句,说出你的新观点,当然要阐释理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4、读第3—8节,看文章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抓住每段的关键句,分类组合分条回答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六、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

  一是外面世界的诱惑要求学生想一句歌词,来表达文中“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的意思( 例如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顺序颠倒一下即可)

  二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三是“对前方的幻想”,即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以上谈的是人的离家行为以下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三)重点语句、疑难语句探讨

  1、方法点拨:对于重点词句、疑难语句的含义的准确把握,应结合语境,即全文的立意,作者的感情倾向,语句所在段落以及前后段落内容的叙述,这些内容可以帮你找到问题的答案

  2、结合语境,联系现实,质疑讨论过程设计为先由学生质疑或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指导、组织学生探究、交流

  (1)“路”“家”“旅途”“前方”等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找到文中的相关语句: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

  “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精神的归宿,理想的皈依之所“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2)读文中举的例子后,再结合现实谈谈对“无家可归”的`理解

  例如现实中的人们生活贫困的时候,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生活充实一旦生活富裕奔小康,忽然感到生活没有了奔头,不知何处是归程,心中茫然而惶然……有了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其实这是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种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

  这种信仰危机在学生亦有,如“星座占卜”

  从这个层面上,文章用“无家可归”其实揭示的是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无法还家”;三、“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作者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3)“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的含义

  人生旅途之所以是一场苦旅,是因为理想难以实现,精神难有归宿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揭示了人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4)“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句话的含义

  是指人们找不到精神的归宿,找不到精神的栖身之所就如佛家所说“只有房子没有家”,这是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皈依感

  三、拓展探究

  1、 读完全文后请同学们回答最后一段的问题:“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如果这些人们没有精神的追求,没有精神的皈依之所,那么前方就是“旷野”,即便是前方是生他养他的家,也永远是“旷野’!

  2、 文章读到这,我们忽然发现作品由开始的轰轰烈烈,转入到深沉、厚重的悲悯之中作家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恰恰相反,人们正是有了追求、有了理想,才不空虚,才不茫然、惶然,才有有家的感觉,而这正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人有痛苦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放弃追求,这才是人生的崇高之处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宙斯罚他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弗斯在这日复一日的悲壮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成就感也正为此崇高屈原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化作厉鬼也要与敌人抗争……

  四、 课堂小结

  作者以悲悯的眼光,赋予家以人文内涵,家不仅是生我养我之地,更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同学们为了精神的故乡,让我们一起向快乐出发,奔向前方!

  五、布置作业

  自读《想北平》,自己填写“对话栏”

  板书设计

  前 方

  曹文轩

  家路前方

  (精神家园) (人生之路) (未经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