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时间:2021-12-26 18:03: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通顺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生字字音是否读准,语句是否通顺流利。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隐”,右边不写成“”。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抄写生字。

  2、收集文中好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的大致内容,导入新课。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1)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

  (2)引导想像: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3)指导朗读: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学生练读2、3段(“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要体现)

  (5)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

  (6)学生练读2、3段,齐读2、3段。

  (7)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出示第一段,读第一段。

  3、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4、过渡: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自读最后一段。

  (1)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2)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3)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4)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5)齐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小结: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四、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写成一段话。

  3、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假如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身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局部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身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身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假如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假如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誊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干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考虑: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家长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家长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家长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家长当时的态度和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假如是你的家长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身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和他与家长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家长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喜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示(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示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胜利,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沛表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板书: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家长责骂,不情愿地扔掉小宝贝

  着迷抓“纺织娘”,终于找到了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捉甲虫放进包上装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3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意。

  3.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1、学们把手放进衣袋,说一说你的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们觉得奇怪吗?

  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衣袋?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介绍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他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了?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读准生字音。

  莱昂溪纺厉垃圾

  (2)认清生字形。

  比一比,组词

  3、指明学生回答提问,因为他十分喜欢昆虫。

  4、检查学生词语。

  学习了生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出示词语:

  纵横笼罩穿梭蠕虫闪烁厉声兴致勃勃

  裤兜殿堂垃圾圣莱昂纺织娘鼓鼓囊囊

  (1)请你读一读,带领大家来读。

  (2)自读课文来理解一些词语。请你来说说你会的词语。

  5、齐读课文,加深理解词语。

  6、检查课文朗读。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文章主要介绍了法布尔十分的喜欢昆虫。列举了一些例子。

  指明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并且来说说他们读的好与差的部分。

  请你再来尝试读一读,读出语气。

  三、总结

  1、本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字词,还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你来谈一谈。

  2、指导学生写字。

  莱,草字头加个来。

  溪注意一点。

  厉注意写法。

  3、学生描红。教师从旁指导。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介绍法布尔列举事例走进科学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

  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二、精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请你来找找从那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

  A、从捉纺织娘

  B、捉小甲虫。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①、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②、读一读第四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更加能了解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同寻常的感情啊。

  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小甲虫的故事,指明学生朗读5、6、7、8、9、五段,从这五段中,你觉的法布尔仅仅还是对昆虫很着迷吗?请你来找一个更合适的词语能说明法布尔的心情。。

  板书:迷恋

  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

  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A、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指明学生读。男女声来读一读。

  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指名学生来读一读第九段。

  C、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圈出词语丝毫没能、仍然。可见啊,他确实是非常的迷恋昆虫的啊

  D、齐读6到9自然段。

  3、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①、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呢?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与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动形象的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②、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三、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读一读课外资料。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像对他说一说的吗?

  板书:15装满昆虫的衣袋

  入迷

  迷恋(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痴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能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4

  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昆虫的谜语。

  2、法布尔图象的投影片。

  3、描写蝴蝶的一首短诗。

  课程实施过程:

  课前游戏:

  猜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

  一、导入新课:

  1、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

  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什么吗?

  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

  投影学习要求:

  a、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b、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它的理由,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为什么加引号?

  5、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

  齐读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现在请你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

  7、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三、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四、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的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课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文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5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能够借助网络等平台搜集、处理、交流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教学中,抓住重点语段和词句,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创设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十个生字,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利用博客、网络交互功让学生开展创意阅读,延伸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2、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通过学法指导,以读促写。

  2、通过博客、网络平台等多种交流方式,实现文本、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体会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2、建立主题博客学习网站。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主题博客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法布尔——从直观入手,走进文本学习

  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书:科学殿堂)

  (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

  4、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

  二、互助学习,初读课文 ——通过互助学习,扫清文字障碍

  1、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2、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 闪烁 光泽 责骂 满载而归 鸟栖虫居

  中毒 观察 可恶 痴迷 鼓鼓囊囊 兴致勃勃

  (设计理念: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字词,直观帮助学生纠正字音,理解词义,便捷、生动,利于学生掌握、积累生字新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初识文本内容,促进探索新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

  2、生默读课文后,交流反馈。

  3、课件出示文本: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理解“着迷”。

  4、在课文中还有几个和着迷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教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5、学生结合“迷”字,理清课文叙述了哪几件事?

  (设计理念: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本,默读课文,让学生充分阅读,沉浸文本,促使学生深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在感知文本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四、以读促学,感悟痴迷——引导品析文本,进行学法指导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画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抓感受深的词语美美读一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师生共读共议。

  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语段:

  1)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2)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终于”说明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3)引导想象,拓展思维:法布尔在找这位“歌唱家”时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4)重点指导读法布尔对妈妈说的话,用表演朗读法来表现法布尔找到纺织娘的欣喜。(师生合作创造性表演读。)

  (设计理念: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学生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捕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2、归纳学法——读,想,划,评

  五、以导促学,探究痴迷——引导答疑导学,形成个人体验

  过渡:小法布尔的故事还真不少,这不,爸爸让他去放鸭子他又干什么去了?

  1、小组合作学习4,5,6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金钥匙:读——想——划——评

  划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抓重点词语有感情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书写感受等语文实践活动,体会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领悟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适时加以学法上的指导,实现短时、协作、高效的学习。)

  1)、小组合作按照学法:读,想,划,评,找出反映法布尔喜爱昆虫的句子。

  2)、学生依照情感体验,读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2、教师引导感悟第四段。

  1)、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文本第四自然段,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静听,伴随着悠扬的钢琴曲《童年》,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美妙的画面。

  2)、师指导:如果是你趴在小溪的岸边,会观察到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交流个人情感体验)

  预设学生理解: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3)、请同学们用心感受一下美丽,神奇的昆虫世界吧!

  课件出示小昆虫视频。

  (设计理念:视频欣赏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还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自然世界的神奇,让学生走进法布尔迷恋的昆虫世界。)

  3、学习第5,6自然段,感悟“痴迷”

  过渡:这只把蒲公英当做降落伞的小甲虫多么可爱呀!它不仅吸引了我们,也深深地吸引了法布尔。

  1)、学生自读5、6自然段,划出描写小甲虫的句子。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文本:

  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读句子,体会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喜爱之情。

  3)、这天,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了些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喜滋滋”的心情。

  5、法布尔迷恋着昆虫的世界,可爸爸妈妈是怎样的态度呢?

  1)学生读后交流。

  2)教师小结: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把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装满了衣袋。为什么大自然中的一切令他如此痴迷呢?

  3)回顾全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描写大自然美好和小动物可爱的语句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好神奇。

  4)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大自然中的美妙的经历,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索大自然的志趣。

  (设计理念:点面结合,落实单元教学重点。)

  6、感悟最后一段。

  A、过渡:强烈的兴趣加上细致地观察,使法布尔最终成了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撰写了一部自然界的生命乐章《昆虫记》,引领人们去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B、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一座富有创意的雕像,这座雕像是什么样的?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C、师问:这沉甸甸的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

  D、回扣文题: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E、课件出示文本: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 ),装满了( ),还装满了( )。

  师相机板书:强烈的兴趣、执着的精神

  设计理念:通过对文题的深入理解,提炼文章的中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以读促写,升华痴迷——延伸课堂内外,进行知识拓展

  1、走进法布尔

  A、多媒体课件出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法布尔

  B、师配乐范读。

  C、师动情小结:作为一位科学家,一位用心去观察、用爱去体会的科学家,法布尔先生的科学研究是充满诗意的,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这些鲜活的生命,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昆虫记》是最著名的,就让我们静静地去读一读,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设计理念:在诗意的环境里阅读诗一样优美的文字,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

  2、以读促写。

  此刻如果我们正站在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呢?想一想,再写下来,也可以在课后把你的感悟、想法发到主题博客上。(出示博客链接地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习得语言工具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熏陶,让学生在人文情感的冲击下,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落实语言文字的教学。)

  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科学的殿堂

  痴迷

  热爱大自然

  【教学总结】

  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成功之处:引导感悟痴迷。

  “迷”是这篇课文的灵魂。问文中有“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意思差不多,但是程度却越来越深。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理解这三个词,想想能不能调换它们的位置?为什么呢?讨论之后在去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课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法布尔抓住纺织娘;二是法布尔捉“小甲虫”。对作者重点描写的捉“小甲虫”的情况。我在教学时重点抓住这一自然段,从人物的心情、动作等方面,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程度。其一,引导学生从第四到第九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词句。你看,捉到了昆虫,“高兴极了”,“满载而归”,“心里喜滋滋的”;被迫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垃圾堆”,眼泪是“刷刷地往下掉”。在法布尔的心中,昆虫的确是“心爱的小宝贝”。其二,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动词,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如第九自然段中一个“放”字的处理,我采用了词语比较的方法来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一个垃圾只要“扔”或“丢”,这里为何不是“扔”、“丢”,而是“放”呢?这样看来,“放进”一词看似朴实,但用得准确传神,让学生体会其用得精妙恰当。其三,还应当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父母的责骂。在一般情况下,就一般孩子而言,父母不允许捉昆虫,孩子便自动放弃了,而法布尔在如此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地挑拣”,“躲起来偷偷地玩”,其痴迷程度便显而易见了。这时候,再将“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提出来比较,学生就更能体会正是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这种痴迷与执着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

  不足之处:

  课上由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欠缺,回答问题比较琐碎,浪费的时间也比较多,感悟的不够深入。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可不可以?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精彩的:如,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这个时候我想趁热大跌,便问: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不仅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还有虫子、贝壳、树叶等等。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应付,直接将答案引出来了: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有更多预设。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6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的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句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我上的是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知道法布尔是一个“昆虫迷”。教学中我立求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在整体上,教学中为提高实效,改变按常规“平推”的教学流程,从突破教学重难点出发,科学剪裁,合理地实施教法,落实评议基本功训练,体现语文学科“文”、“情”、“趣”合一的`特色。其二朗读时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开始就示课题,读题。请学生说说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引出法布尔,并用自己的话介绍法布尔。再用“课文就给我们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的趣事”,让学生打开课本,初读课文。这样的设计紧紧围绕重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接着让学生按要求读课文,然后检查自学情况。在检查时,我从一组词语入手“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虫居”让学生找到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读句子,并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用图出示这优美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因为这段说到有许多小动物跑来跑去,所以顺利成章地引出“文中写到了哪些小动物”,为下面理清课文条理埋下伏笔。接着用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抓哪些小动物的经过呢?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学生在归纳这两件事的时候,可能说不完整,可能段落找不全,我也不急于求成。例如第一件事,法布尔为了捉纺织娘,结果忘记了回家。先让学生用听老师读,想象画面等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举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走入文本,正确流利地朗读。然后我作适当的指引“纺织娘是捉到了,可法布尔却忘记了?”让学生填空,全面地了解第一件事情。再请学生迁移读法,用“再现情境法”朗读第二自然段。整个这件事的教学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找、读、思、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朗读:

  “法布尔为了抓小甲虫,遭父母的责骂,但丝毫没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件事时,要求略有提高,要学生完整地叙述这件事。此外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先让学生理解“责备“、“责骂”的意思,接着提示学生这是一般的批评吗?学生立刻从“怒气冲冲”、“厉声”感知父母的批评是严厉的。最后请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水到渠成。

  总之,我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灵活多变,要让学生更自由、更生动、更主动、更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更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7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记叙文。它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高年级,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同时对大自然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抓住“着迷”、“迷恋”“痴迷”等中心词贯穿全文,不仅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涵义,更深入把握文章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结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理念,我确立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

  2)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2)透过语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从本文的命题方法中得到启示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8

  教学目的

  1、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趣。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和命题方法。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2、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和命题方法。

  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准备:字典,小黑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垃圾 纺织 殿堂 责骂 中毒 观察 可恶 痴迷

  2、同桌互相批阅,写的好的送一张笑脸给他。错的很快更正三遍。

  二;学习课文 内容,感悟人物情感。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3、出示句子;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4、默读课文,同桌讨论:课文中还有哪句话和这句话意思相近?课文中还有哪些带有“迷”字的词语?

  5、指名读自己找出来的句子。

  6、观察开头、结尾的.特点,并分别读一读。

  7、讲解;这篇课文首尾呼应我们应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

  8、出示课文中带有“迷”字的词语。(着迷、迷恋、痴迷)

  9、借助字典,了解“迷”的意思。同时教师出示:

  “迷”的意思是:(1)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2)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3)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4)使看不清,使陶醉。

  10、四人小组讨论;以上三个词语中的“迷”字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应该是第几种意思。

  11、交流自己的意见。

  12、再用“迷”字的其他意思各组一个词。根据其它意思我们把法布尔称为什么迷?

  13、指名发表自己的观点。

  14默读课文,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都说明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

  15、四人小组学习课文。并在组内讨论交流所画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写法布尔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句子,体会他的感情。

  16、全班交流。

  17、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体会感情。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多次提出“把衣袋塞的鼓鼓的”你认为为什么要这样写?

  2、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讲解:课文是用一个人的特征为题,回忆学过的课文或写作的时候,还有别的命题方法吗?

  4、小结:用人名或动物名为题;用事情为题;用地名为题;用人物语言为题。

  5、指名分别举例说明。

  6、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的 收获。

  四:课内外积累;

  1、介绍《昆虫记》这本书以及法布尔生平,了解法布尔精神。

  2、搜集自己喜欢的昆虫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着迷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迷恋 捉纺织娘 捉甲虫 昆虫迷

  捡贝壳 石子

  痴迷

  教后记;

  教学思路;

  1、围绕中心句,从“迷”字入手紧紧扣住“着迷、迷恋、痴迷”通过质疑、讨论来学习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两件事。

  2、运用画、议、读的方法感悟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对昆虫的痴迷。

  3、通过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来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

  4、通过查找资料,听教师讲解,丰富积累,增长见识。了解名人的生平,学习名人的精神。

  教学效果;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由于是周一,学生状态不佳,参与面不广。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9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法布尔对昆虫是怎样痴迷的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文章的主人公法布尔的家乡,知道了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法布尔。

  二、出示末段,引导质疑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人我们叫他“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昆虫迷”

  2、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这段话,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明白了?还有什么地方你读不明白?

  3、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痴迷)

  4、学生质疑,你们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

  5、出示(1)痴迷?(2)高高鼓起?把学生所学问题归纳为两点,一是法布尔是怎样痴迷昆虫的?二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的两个衣袋塑得高高鼓起?

  a) 自探自悟,合作学习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描写法布尔痴迷昆虫的句子,划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大组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体会。

  为了捉一只会唱歌的纺织娘,法布尔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此时他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高兴劲儿。

  (2)第4自然段,说体会

  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指导评价,朗读

  (3)第5自然段第六句话,说体会。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特别能看出法布尔对这只小甲虫的痴迷?指导读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呵护倍至。

  你们有没有什么心爱的小宝贝?你是怎样对待它的?

  (4)第6自然段,说体会

  指导读出法布尔心里甜滋滋的样子。法布尔心里甜的到底是什么?他的收获可真多,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这时候的法布尔心里会想些什么?

  (5)第9自然段,说体会

  范读,学生评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忧伤。

  (6)第10自然段,说体会。

  这些玩意儿真的没用吗?你能帮助法布尔说服他的爸爸妈妈吗?

  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背着父母偷玩,藏在口袋里?

  指导朗读,评价

  3、对于昆虫,法布尔是这样的痴迷,这样的执着,这样的无怨无悔,尤其是那小甲虫事件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b) 回归末段,解决疑问。

  1、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引读第一句话,擦去第一个问号。

  2、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讨论交流后擦去第二个问号。

  c) 总结课文,发表感想

  1、一只只小小的昆虫,对法布尔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可在法布尔眼中,昆虫比西施还要美,他一趴就是一整天,几十年如一日。经过几十年辛勤的劳动,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向人们介绍了四百多种昆虫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了一部《昆虫记》,共两万多字。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吗?

  3、老师这里有两句诗想送给大家,出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祝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不久的将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叩开成功之门,成为第二个法布尔。

  d)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你喜欢昆虫吗?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装满昆虫的衣袋

  痴迷科学的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

  教学内容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4、小练笔:想象在捉住纺织娘后父母与法布尔的对话,练习续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难点:练习续写法布尔在捉住纺织娘后父母与他的对话。

  教学资源

  1、 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事迹的介绍,他的著作《昆虫记》学生上学期已阅读,本学期正继续阅读中。

  2、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天真浪漫。他们也一定喜欢喝昆虫交朋友,对很多昆虫也很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深入阅读。

  预习设计

  1、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读课文,搜集法布尔的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1、介绍法布尔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生字词读音

  讲读课文第二段

  从哪儿可以感受到他很喜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快速地小声朗读课文,与你的同桌交流。 ①捉纺织娘,

  一、教学导入。

  1、 同学们,平时你们的衣袋里装些什么呢?

  2、 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法布尔)谁了解他?用一、二句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 检查初读。

  (1)有哪些问题,你已经找到答案了?

  (2)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那么生字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谁来读一读这些词?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哪一个字要注意读音?“栖”的声母是“q”,我们一起读。去掉拼音谁能读好?你觉得那一个字书写时要特别留意?“溪”“厉”(出示厉、历的比较:)谁来填一填?

  (3)好,下面我们合上书,试着听写几个词,看看自己的掌握情况。

  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你对了吗?

  三、讲读课文。

  1、 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你知道法布尔的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吗?(他很喜欢昆虫)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的(手指黑板上提问)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着迷”

  2、 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着迷、痴迷的?

  3、 师引读:“1823年,12月22日……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回家迟了 ②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朗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

  (自然环境优美)

  (指名读、齐读)

  学生讨论回答:

  (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不是,他去找昆虫了)

  学生:“三天前……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你从哪感受到的? “三天前”、“终于”,早就发现了,一直没放弃,在寻找。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大家看图: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法布尔在草丛中捉到这只纺织娘是多么不容易啊!)

  引导学生理解:(坚持到底,执着,不怕出库,锲而不舍)

  (指名读)“妈妈……会唱歌的虫子!”

  ①(出示:“妈妈……一直会唱歌的虫子!”)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一只”“那只”(说明了这是三天前早就发现的,找了好久)是呀,找了那么久,三天来吃尽苦头,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读出无比喜悦)我听出了……

  ②(出示:“妈妈……那只会叫的虫子”)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有什么区别?“会叫”、“会唱歌”,你感受到了什么?(喜爱)你觉得法布尔的心目中,这些小昆虫,仅仅是小动物吗?是什么呢?(歌唱家)为什么?(“动听的声音”“歌唱家”)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啊!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课文:

  小村子里”,让我们走近法布尔的家乡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谁能用你的朗读展现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

  4、 看着这样一个小村庄你想到了什么?这些与法布尔最喜爱的昆虫有什么关系呢?(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5、 因此,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法布尔不见了”

  (1)“暮色”天已经黑了,这么晚了法布尔还没回家,他在哪呢?这时的法布尔还只是小孩子,他是贪玩而没回家吗?

  (2) 还有谁来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十分着迷?

  这只纺织娘对法布尔的吸引力可真大啊!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图)大家看,这就是一只纺织娘,她长得漂亮吗?看一看图,再读读这话,你想到什么?你能想象为了找到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你觉得年纪小小的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法布尔的执着与专注让他终于找到了这只纺织娘。我想法布尔一定很兴奋。同学们看书上这幅图,看看他的神情,你觉得此时的法布尔会说些什么?他对妈妈是怎样说的?

  ③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

  想象情境,练习说话: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 ),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四、小结课文: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纺织娘,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都深深吸引着他,老师这儿有一篇短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昆虫记》片段)

  知道你们刚才读的是谁的故事吗。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长大后他写下了著名的《昆虫记》这本书。同学们刚才读的就是《昆虫记》里面的一小段。这本书详细、深刻地描绘许多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书店找找这本书。

  作业设计

  《一课一练》第一、二、三题

  在摘抄本上摘录有关昆虫的知识。

  教学内容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 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重难点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资源

  1、 通过观察书本中插图来认识纺织娘,感受法布尔捉到昆虫后的欢喜。

  2、 学生已阅读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预习设计

  自主阅读课文,写批注。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布尔捉纺织娘这件事,你一定对他有了初步地了解,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出示:法布尔是 ———— )

  自学课文

  自读要求:

  读一读法布尔的故事,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汇报:

  重点学习:

  这儿有一个词“欣赏”,而不是观察,从中你有什么感受?(他太爱这个小虫子了。)是啊,小虫子在法布尔的心目中已不是一只小虫子了,这时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指名读。真漂亮呀。就是这样一只小虫子深深吸引着法布尔,并使得法布尔对它如此珍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注意,这只小甲虫是怎么出现的?(“掠过”)读一读这句(自己读),你能从中想到什么吗?(从“掠过”可以体现出小甲虫飞得很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谁愿意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学4—10小节,读一读法布尔的故事,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出示自读要求)

  2、谁来汇报?法布尔是怎样的人?(出示:法布尔是——) 你从哪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对昆虫十分珍爱的人——“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第五节)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文中有没有介绍它的?你们能想象出法布尔包这只小虫子时的感受吗?(体会法布尔一连串细小的动作中传达的对昆虫的迷恋) 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 这句话还有没有补充?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

  指导学生朗读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快,捉住很不容易。)

  法布尔捉住了吗?谁来读读他是怎么捉住这只小甲虫的? “‘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指名读)

  同学们一定知道“敏捷”是什么意思,(动作快)在这里仅仅是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吗?(不是仅仅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还说明法布尔对昆虫越来越敏感了,他对昆虫越来越迷恋了。)

  拣了多少(许多),从哪看出(鼓鼓囊囊)。看来法布尔还挺喜欢贝壳石子,是吗?

  学生观看学习《昆虫记》

  齐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喜欢捉虫子的人——“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第六节)

  执著的人——“第十节”

  这段话中还让你感受到什么?(板书:执着痴迷)

  其他同学读这段话,还有些什么感受呢? (“鼓鼓的”让你想到了前文写到的哪一个词?)鼓鼓的衣袋里会有些什么呢?(蜗牛、石子……)你从这儿感受到什么呢?

  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齐读)

  从父母的责骂中,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法布尔严厉中也有慈爱,也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男女生分角色读读父母的`话。

  父母都强烈反对法布尔捉昆虫,能想象出法布尔这时的心情吗,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法布尔难过极了……放进了垃圾堆。”你能感受到他和小甲虫分开时心情吗?

  上节课由同学提问“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这样的题目会给你什么启示呢?

  学生讨论回答:

  (两个鼓鼓的衣袋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象征了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他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

  这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看着这个课题,我们仿佛看到了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他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我想,法布尔如果在父母的责骂中选择放弃,没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也许就不能成为后来的昆虫学家,更无法写下巨著《昆虫记》。

  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谁来谈一谈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 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 用人名做题目。

  “这一天,他还拣了许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教师指导:

  (2)体会到法布尔是个对昆虫无比珍爱的人,你还体会到什么呢?(出示:法布尔是—— )

  仔细观察的人——“第四节”

  教师引入:

  池塘,同学们都见过,没有什么生机,可在法布尔的眼中却是那么奇妙,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仅是文中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吸引着法布尔,这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的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昆虫记》片段)

  小结:昆虫世界在法布尔的眼中十分美丽、奇妙。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

  (3)你还能感受到(出示:法布尔是—— )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学习第七、八节

  出示:(第七、八节)

  这部分是父母对法布尔的责骂,自己读读,除了责骂,你还能从父母的话中读出些什么?(关心)

  还有谁来说说,从父母的这段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你们看“撑破了裤兜”。

  三、总结全文。

  1、正是这种(指板书)对昆虫的执著痴迷,把法布尔引进里科学的殿堂,写下了著名的《昆虫记》,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建造了一尊雕像,我们齐读最后一节。

  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

  2、那位雕塑家,你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给法布尔的衣袋做得鼓鼓的?

  作业设计

  小练笔: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被法布尔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感染,你喜欢上昆虫了吗?利用课间观察昆虫的生活,写一篇观察日记。

  能做到语句通顺,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出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地写出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1

  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干获得胜利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同学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昆虫的谜语。

  2、法布尔图象的投影片。

  3、描写蝴蝶的一首短诗。

  课程实施过程:

  课前游戏:

  猜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

  一、导入新课:

  1、刚才的游戏中,俺发现俺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俺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这节课俺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

  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什么吗?

  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遭家长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

  投影学习要求:

  a、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b、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它的理由,听一听他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为什么加引号?

  5、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经常忘了周围的世界.家长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

  齐读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俺仿佛看到他。

  现在请你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

  7、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三、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

  3、课外,俺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四、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的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设计理念:

  1、尊重同学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同学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同学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发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课在尊重同学独特感受的基础上,给同学充分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掌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时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时发展。

  2、教会同学考虑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俺只教会同学阅读与考虑。”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同学去领悟文字中间蕴藏的情感,考虑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身的考虑所得。

  3、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同学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同学的灵性!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二.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句,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3、体会法布尔对科学的热爱,知道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初识人物

  他,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圣莱昂小村;

  他,对昆虫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度付诸于一生的努力;

  他,是一位饮誉世界的昆虫学家,其著作《昆虫记》是不朽的传世名著。

  他是谁?

  二、走进人物

  1、法布尔生活的村子景致优美,花草丛生,鸟栖虫居,这里是小动物的天堂,也是法布尔的乐园。他从小就对昆虫表现了非同一般的喜欢,也就是“着迷。”

  (老师板书)

  这些昆虫令法布尔非常着迷,它们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外表?它们又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妙的声音?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2-3节,试找出有关表现法布尔着迷的词句。

  找到了吗?有哪些?在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说的话

  想一想,法布尔和妈妈说话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这只会唱歌的虫子是法布尔偶然抓到的吗?所以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个字?

  三天前法布尔就注意到了花丛中有动听的声音,今天终于抓到了,心中是多么的兴奋,自豪啊!

  你再读读,注意在语句中体会出法布尔此时的心情。

  2-3名学生读书。

  生2:“三天前……不知是谁在唱歌。”

  对于别人习以为常的昆虫的鸣叫,法布尔却听出了别样的精彩,他觉得这实在是太美妙了,简直就像是唱歌,并几天来一直留心观察花丛中的动静,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

  生3:现在,他终于……家。从这句话的哪个词可以看出?为什么?

  对虫子的关注由来已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个中喜悦之情无法比拟,让我们一起来把第2节细细地品读一下,感受法布尔内心的激动,体会他那非同一般的着迷。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是啊,自然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法布尔在昆虫的世界中感到了快乐。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昆虫的喜好也与日继增。课文中又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他对昆虫的喜爱?板书:迷恋

  仔细地默读课的4-10节,找出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法布尔的迷恋?

  生读课文后说一说,并说出如何理解?

  生1:第4 节

  父亲 让法布尔支放鸭子,但是飞舞的蝴蝶、穿梭的游鱼把法布尔的心带走了,蝴蝶、甲虫、多姿多彩的水底世界使法布尔产生了深深的迷恋。

  生2:他边走边用小手扑过去……

  这是一只怎样的甲虫?

  仅仅是一只甲虫而已,可法布尔支高兴极了!这句话应该如何朗读呢?试试看。学生先同桌之间朗读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3:他把……欣赏。

  如此这般,简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心翼翼。对昆虫的这般呵护皆源自对昆虫的迷恋与钟爱。这句话可以怎样读?试试看。

  生4:这一天……

  夕阳西下……

  鼓鼓囊囊,形容袋里装的东西非常多,都凸出来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的兴趣非常广泛。

  满载而归,说明了法布尔今天收获非常多,心里很开心,用了一个词:甜滋滋。同桌之间相互把这两句读一读,体会一下法布尔的心情。

  这里要反映出法布尔的心情,作者用了两个叠词,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鼓鼓囊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甜滋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5:第9节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衣袋里装的是他的最爱,然而父母之命难违,只好忍痛弃爱。即使这样,作者选用了一个词:放进。这里能改用成其他词语吗?如扔进、丢进……,说说看,放进是一种怎样心情的放?如何放?

  法布尔心不甘,情不愿,在这种难分难舍的矛盾之中,他轻轻地、无可奈何地把心爱之物放进了垃圾堆,他对昆虫是多么地迷恋哪!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起来。

  三、理解人物

  1、法布尔为什么会这样地难过呢?他的爸爸是怎样责骂他的?

  按理说妈妈最疼爱孩子了,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法布尔还只是八九岁的孩子,他的父母不爱他吗?为什么又要责骂他呢?

  在大人的眼中,法布尔带回家的仅仅是“没用的玩意儿”,他们不清楚法布

  尔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爱好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捡回来的宝贝还被勒令扔掉,心里别提有多委屈、多难过。禁不住,眼泪就刷刷地往下掉。

  出示: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默默地说:“_____________。”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坚定地说:“_____________。”

  是的,尽管有父母的责骂,但法布尔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他仍然迷恋于他的昆虫,仍估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我们真该为他的这份执著而鼓掌。让我们一起把这一节有感情的读一遍。

  2、正是法布尔的执著,正是他近乎疯狂的着迷、迷恋,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最后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他的这种极度喜爱?

  板书:痴迷

  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出示两段补充资料。

  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守与执著,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动与付出,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痴迷与钟爱啊!同学们,面对这样的一位科学巨人,我们心中由然而生的只有无限的钦佩和叹服!后人为了纪念他,给他建了一座别样的雕像。

  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认为现在法布尔的衣袋中装的是什么?

  他的衣袋中装下了他无限的迷恋,他对科学的热爱,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对未知之迷的久久期待……如果要在他的雕像下写上一句独白,站在巨人的脚下,我们能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评价他呢?

  学生一句话评论。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一段别样的痴情,一个精彩的人生。

  ……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敬仰、带着感动,再一次有感情地把朗读课文。

  3、课后,继续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读一读《昆虫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4

  课题就是课文的眼睛,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文本信息。由课题设计问题,切入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统领全文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匠心独运的课题,是提示法布尔性格特点和成功奥秘的点睛之笔,是后人设计法布尔塑像的创意之举,也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走近人物、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紧扣这一课题设计教学,不仅能有效突出课文的核心内容,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题,品读课文,从典型事例中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教学过程

  一、切“题”导入

  1.出示法布尔塑像,引导学生观察:这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塑像。看了这尊塑像,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抓住“高高鼓起的衣袋”,揭示并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3.质疑:你觉得法布尔的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里面还“装”着什么?(在课题的“装”字上加引号。)

  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既是这课文的课题,也是课文的一则妙语,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法布尔痴迷昆虫与对自己梦想的执著追求。然而让学生理解这样深刻隽永的表达还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导入,设计“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着什么”这一贯穿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减少教学中的`枝蔓,直奔教学的核心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二、扣“题”品文

  1.师:课文中有一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你能找出来吗?

  (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师:正如课题所写的一样,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小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热爱。自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些事例中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请在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生自学,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捉纺织娘”“放鸭时捉甲虫”两个典型事例进行理解。)

  3.品读“捉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

  (抓住“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漂亮,以及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爱;抓住

  “天黑未归”和“三天前”“终于”等词语,体会法布尔捉纺织娘的不易和捉到纺织娘后的喜悦。)

  4.品读“放鸭时捉甲虫”。师:他是怎么捉到这只甲虫的?

  (抓住“扑过去、捉住、包上”等

  动词,体会法布尔捉虫子时动作的熟练,感受他对昆虫的喜爱。)

  师: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甲虫?出示“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体会。)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

  语、句子进行品析,是阅读的基本技能。对于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品词析句不能只停留在“读懂了什么”上,要能够围绕阅读的主旨,联系全文以及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读出“为什么要这么写”。

  5.体会“典型事例”的作用。

  师:那么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与痴迷的呢?快速浏览第2-10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

  师:是的,要突出人物特点,就得通过具体而又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正因如此,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出示并朗读: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由“题”知人

  1.师:只有着迷、热爱,就能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所收获吗?他的衣袋里除了“热爱”,你觉得还有什么?默读体会,再讲一讲。

  (课件出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父亲是怎么责骂他的?

  (指名读父亲的话: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师:可是父亲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课件出示: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师:母亲又是怎么批评他的呢?(指名读母亲的话: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2.生齐读: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你从这一句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爱好,对梦想执著追求,坚持到底。师板书:执著追求。)

  3.师:是的,法布尔凭着自己的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研究和创作,终于完成了一部科学性、文学性兼备的十卷巨著——《昆虫记》。此时,法布尔的故事一定让你想起一些成语、名言、警句,谁来说一说?(生说。)

  设计意图:“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语言情境,运用机会,提高语言积累的效果。

  四、解“题”之妙

  再次出示法布尔塑像: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来,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现在你读懂了这位雕塑家的意图了吗?(生说。)

  设计意图:课题的妙处与雕塑家设计的妙处是一致的。很显然,如果一下子让学生回答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课题好在哪里时,学生不一定能说清楚。而让学生先猜猜雕塑家这一创新设计的意图,学生不仅参与性高,而且比较容易读懂其中的原因。这样,整个教学紧紧围绕课题展开,浑然一体,层层深入,实现了从理解含义到领悟写法的升华。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5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法布尔

  2、过渡:法布尔的衣袋总是鼓鼓的,装满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喜欢看球赛的人叫球迷,特别爱读书的同学我们称他书迷,你觉得法布尔该叫什么迷呢?

  板书:昆虫迷

  二、初读课文

  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带有“迷”的词语和句子。

  读后交流、板书: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设计

  着迷

  迷恋

  痴迷

  2、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交流体会:他们都带有“迷”,但三个词语迷的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3、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的?(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设计意图:品读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体悟情蕴的最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找中心句,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处理,又让学生学到读懂课文,捕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

  过渡: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语、句子可以看出法布尔着迷于昆虫?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a.学习第4自然段

  (1)引读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法布尔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2)扣住省略号,想象水底世界还会有什么?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设计

  (3)补充资料。这个奇妙的水底世界在《昆虫记》里有很多有趣的描述,老师摘取了一个片断给同学们欣赏。(……水甲虫在池塘深处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还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帮助它呼吸。胸下有一片胸翼,映着阳光闪烁着金光,仿佛佩带在大将军胸前的那块闪亮的胸甲。水面上,我们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珠’在欢快地打着转儿、扭动……不对,不是‘蚌珠’,是豉虫在开舞会呢!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用它们傍击式的游泳姿朝这边游过来,如裁缝手里的缝针一般迅速、有力。……)

  (4)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5)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b. “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它的喜爱)

  c.“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用了几天时间才捉到它?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啊!父母找不到他,他丝毫没有感觉他们的着急)

  d.“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以及两个“!”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4、小结,点拨读书的方法:读书就要这样,一边读一边想,细细咀嚼、品味,学会感动,诵读出味道来就有了兴趣。这样,读书也能入迷哦!

  【设计意图:“要读懂人物,就要看到人物的心灵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法布尔的心灵世界,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对昆虫非常着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迷恋越来越深了!让我们再来读读他的捉小甲虫的故事。

  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用中括号“[ ]”标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画波浪线“~~”;给你想重读的'词语加点“? ”;想说一两句的,就在页眉、页脚或行间等空白处写下来。

  2、学习好的同学合同桌交流,读一读、说一说。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设计

  3、讨论交流: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昆虫迷?(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生活中,你看过谁把什么当作“小宝贝”?

  ②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

  ③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C“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①进垃圾堆的东西,我们一般用什么动词?

  (②那课文为什么不用“扔”,而用“放”呢?——是啊!一个“放”字让我们看到了法布尔是那么地不舍,又是那么地无奈啊!

  (③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D、同学们,法布尔高兴是因为昆虫,难过也是因为昆虫。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某样东西时,他就是真正地爱上了这样东西,就是对它“迷恋”了!法布尔对昆虫太着迷了,面对父亲的怒斥、母亲的重责恐吓,法布尔放弃了对昆虫的迷恋了吗?他怎么做的?

  指读、引读第10自然段。

  此时的法布尔已经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啦!

  现在,你能说说对“痴迷”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紧扣“揭全文之旨”的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同时也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个性,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过来,由感性到理性,有效地内化了文本语言,树立起法布尔的高大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美感,占据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步入法布尔痴迷于昆虫、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天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萌发爱科学的思想。】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此时的法布尔,这位昆虫迷,已经由最初的“着迷”到“迷恋”,甚至是“痴迷”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的特征——衣袋里装满昆虫。

  法布尔痴迷昆虫,昆虫也像一位大师一样牵着他的小手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板书:走进殿堂.你知道长大以后的法布尔有什么样的成就吗?

  (1)学生交流收集的法布尔相关资料。

  (2)老师简介《昆虫记》。

  (3)指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可不可以?

  (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2、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正是因为这种痴迷、这份执着,让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从法布尔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一心一意地追求

  锲而不舍地努力

  3、教师赠送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法布尔”

  五、布置作业

  1、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法布尔,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昆虫记》这部书,相信通过阅读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2、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里面有许许多多奥秘等待同学们去探索,课文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探索的路将更长,课后,请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喜爱的小动物吧,并写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相关文章: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07-21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04-21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02-24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02-18

《昆虫王国》教案08-04

有趣的昆虫教案08-31

《有趣的昆虫》教案12-16

中班昆虫教案06-24

《昆虫找家》大班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