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时间:2022-07-04 10:50:1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着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动作、语言、神志描写理解人物的心情,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难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示图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你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那你觉得这句有道理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4.作者介绍。(对“任”进行正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带有生字的新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1)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2)男女生赛读。

  (3)指读象声词。

  (4)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熟读课文,引导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梳理出若干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抄写词语。

  2.摘录描写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牛和鹅

  初读课文→梳理有价值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着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活动。

  2.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着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文中部分词语。

  2.根据上课时学生质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出本课的阅读话题。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1.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第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指名读第6自然段,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你能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读一读。

  5.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找出描写金奎叔的句子。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6.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

  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9.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同学们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

  三、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课件出示2)

  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

  师:老虎有什么本领?

  (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课件出示3)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课件出示4)

  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

  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课件出示5)

  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课件出示6)

  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课件出示7)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囊、级、露、角、羡、殷、豁、撇、霉、亏、哄、拙、砸”(课件出示8)

  “囊”应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角”是多音字,在“三角”中读“jiǎo”,在“角色”中读“jué”;“豁”应读一声,不要读成四声。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课件出示9)

  指导书写:“念、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中间宽一些;“级、段、俩、练、裤、改、挖、砸、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段”的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布置作业,巩固所得

  1.熟读课文。

  2.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3.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4.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字词,掌握内容

  1.听写词语。(课件出示11)

  班级一段兄妹俩排练连衣裤

  改变亏得挖了哄堂大笑砸锅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体会心理

  1.(出示提示句)(课件出示12)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

  3.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三、创设情境,仿写心理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后悔快乐激动兴奋得意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课件出示17)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四、变换题目,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生说:“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五、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板书设计: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动物为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和“语文园地”。既有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又有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全组共编排了《白鹅》《猫》两篇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两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初步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相应作了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爱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深发现作家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目标

  1、学认生字35个,学写35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45个;学习摘录笔记,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进行感悟,提高阅读的能力;通过读书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可敬;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进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特点的。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建议

  《猫》猫是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学本文时,要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松鼠》学习第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你从哪几方面体会到松鼠的美丽、讨人喜欢?然后,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朗读课文,感受松鼠的美丽,同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白鹅》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的主旋律是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因此,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的妙趣横生才好。

  《白公鹅》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特点,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白公鹅》和《白鹅》这两篇课文中内容相似的部分,让学生领略同一个意思用不同方式表达的奇妙。

  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按排。将“我的发现”——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穿插在课文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寻找规律。“日积月累”中的内容重在诵读,不必过于在理解上下工夫。

  六、课时安排

  《白鹅》2课时《白公鹅》1课时《猫》1课时《母鸡》1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天都峰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欣赏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0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子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字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画”。

  学生熟练阅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级边上的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小结。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字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学生分组讨论。

  4.全班交流、小结。(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向峰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2)“我”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勇气。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三、拓展学习

  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四、总结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分角色朗读。

  2.跟自己的家人说一说,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写小约翰每天到“我”工作的店里,只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虽然很想却从不多花钱买两根香肠。后来我发现他每天给人送报纸挣钱,并不是他家经济情况不好,他的父母也不是不爱他,而是约翰父母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能力才这样做,并认为这样更利于他成长。

  【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自身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健康成长,最后成才,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功,这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成长》,看看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读音。(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检查。)

  4.分析个别难写字的字形,如“诞”等。

  5.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恍然大悟:恍然,突然清醒的样了;悟,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听:英文tin的音译。马口铁罐。也用作马口铁罐装物品的量名。如:一听香烟、一听饼干。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2.快速默读,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自然段):写一个叫约翰的意大利小孩儿,每天都到“我”干活的面包店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我”以为父母不喜欢他,或是他家的经济情况不好。

  第二部分(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我”在一个大雪天看到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并知道他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第三部分(第十四自然段):“我”明白了,约翰的`父母从小培养约翰的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

  (3)检查学生朗读。

  四、小结

  结合实际,进行小结。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读生字新词。

  2.上节课学习了课文,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事。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二、研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二)导读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理解词语“听”“嘀咕”“琢磨”等。

  3.理解感悟:

  (1)约翰在面包店里的什么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

  (2)“我”对他的表现产生了什么想法?

  4.找出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指导朗读,并抄下来。

  (其中有一个叫约翰的男孩儿,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老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三)导读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理解感悟。

  (1)后来我为什么改变了对约翰的看法?

  (2)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四)导读第十四自然段。

  1.“我”为什么恍然大悟?

  2.怎样理解这句话?

  (五)再读课文,拓展思维。

  课文最后写道:“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大家讨论讨论。

  1.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探究。

  2.小组推荐发言,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

  3.教师小结。

  (提示:要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如有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要想办法说服;要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

  三、谈学习收获

  学习了《成长》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前俯后仰、飒飒、推测”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琥珀形成过程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2.预习生字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2.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琥珀苍蝇松脂拂拭渗出澎湃黏稠推测淹没晌午逼迫剩余掸翅膀热辣辣

  (2)指名读。

  ()开火车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

  (2)边读边画出字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了解琥珀的特点。

  1、图文对照,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

  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听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回顾学习收获,激发思维动机。

  根据这块罕见的珍贵的琥珀,作者推测想象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琥珀的形成过程。那么,作者是怎样推测、怎样想象的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思考,一起推测,一起想象。

  二、品读课文:还原推测过程,品味文章语言。

  (出示琥珀图片)看到这样一个琥珀,你会想到哪些问题?

  预设一大胆质疑

  (1)是什么把蜘蛛和苍蝇包在了里面?

  (2)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同时被包在松脂球里面?它们怎么被包在一起的?

  (3)它们是怎样成为化石的?

  (4)它们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预设二松脂球的形成(2-9自然段)

  1.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热,太阳猛;松树渗出松脂;蜘蛛正要抓到苍蝇;松脂刚好滴到蜘蛛和苍蝇上。

  2.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想画面。

  (1)找到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句子,想象画面,感受天热,松脂多而美。

  (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晌午的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2)作者又是怎样记叙松脂包裹蜘蛛和苍蝇的过程的呢?

  ①.找到句子,读一读,并在脑子里形成画面。

  ②.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在学生介绍过程中,老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讲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同时,抓住“刚、、正好、一齐”引导学生感受事情的“巧合”)

  ③.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说明这真的是一种巧合,一种偶然,能找出来吗?有感情地读一读。(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子被埋在一个松脂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3)就这样,松脂不停地滴落在两只小虫子上,结果――(出示句子: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抓住“不能……也不再…..,都,终于”指导有感情朗读。)

  3.师生共同归纳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第一,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

  第二,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

  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4.赏析课文,感情朗读。

  ①“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写出了小苍蝇的快乐劲儿)

  ②“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小心翼翼

  ③“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事情发生得巧极了)

  ④“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语句幽默,让人感觉两只小动物很可怜;同时也写出了老松树的不忍心但又无可奈何。)

  预设三琥珀的形成(10-12自然段)

  师过渡: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来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5.“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时间那么长,苍蝇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住了,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

  6.“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剩下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琥珀的形成是一种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

  师提问:如果说松脂滴落到两只小虫上纯属巧合的话,那么,包裹着蜘蛛和苍蝇的松脂球变成化石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课件出示:1、时间漫长。2、陆沉水漫。3、松树腐烂。4、泥沙掩埋。)

  7.作者是怎样写出漫长的?(引导学生抓住“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进行体会。通过时间“长”“短”的相对性,体会化石形成时间的漫长。)

  8.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进一步感受漫长。

  预设四发现过程(13——15自然段)

  6.最后,松脂球化石--琥珀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预设五琥珀价值(16自然段)

  7.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8.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能想到会有哪些价值。用“从那块琥珀的发现,我们可以推测……”说话。

  三、感情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1.自由练读。

  2.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延伸:寻找前后联系,质疑形成过程。

  1.再读全文,我们还可以发现,课文很多句子都是有相互的内在联系的,你能一一找出来吗?(如对海的描写;对小虫的描写;漫长时间与第一自然段的照应……)

  2.作者对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你有什么疑问吗?

  3.那么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

  五、指导书写

  识字教学。注意“黏”的写法,与“粘”的区别。“飒”是平舌音。注重在阅读中识字和自主识字。

  六、作业

  材料整合出新篇——把课文与收集的琥珀的课外材料(如琥珀的产地、种类等)结合起来,整理出一篇新文章,要求内容准确丰富、字迹清楚工整、图片精美,可以分出章节。有条件的可以制作电子图书。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书写9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说清:鞋子为什么跑到树上的原因及要点。领悟“依偎”这一词语的意思。

  3.能够恰当地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把握住以下内容要点:

  ①我发现雏鸟藏进鞋子,看到树上的鸟在叫,明白它是从树上掉下来的。

  ②我发现雏鸟望着树上的鸟妈妈叫,就托起它爬上树。

  ③我发现鸟窝很高,爬不上去只好放弃。

  ④我发现雏鸟把我的鞋子当成了它的家,就把雏鸟装进鞋子,并把鞋子放到树杈上。

  ⑤我发现鸟妈妈不敢靠近鞋子,就走到远处观察。

  ⑥我看到鸟妈妈和雏鸟依偎在一起,才放心了。

  三、细读课文,交流评议。

  1.自学思考:

  ①一只鞋子为什么会跑到树杈上呢?请读一读棵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②“我”在睡梦中惊醒,发现鞋窝里有一只雏鸟,“我”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后来“我”又发现了什么?做了什么?

  2.在理解课文时,要抓住一些词语进行探究。如:“依偎”一词写出了鸟妈妈和雏鸟安详幸福的挨在一起的样子,在议论课文内容时,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引导他们想象“依偎”是怎样一种情景。

  3.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我”发现雏鸟的处境而自觉自愿地救助它,并没有写想些什么,这反映了“我”儿时的天真、朴实以及爱护鸟类的习性。

  4.关于“以后会发生的事情”,建议给学生以下提示:

  ①“我”回到家,爸爸妈妈会怎样看待这件事?

  ②小朋友们知道这件事情后,会有什么议论?

  ③别人看到树杈上有一个鞋子,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四、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身边的故事。

  依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述发生在身边的趣事。教师可先示范,自己讲儿时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由学生自由结组,在小组内活动;再组织学生在讲台前讲给全体同学。

  五、学习生字,记忆字形。

  1.指导书写:

  “蟋蟀”这两个字笔画比较多,要指导写法,还要强调“悉”的前三笔是“乊”。“掘”“唧”“喳”都是形声字,要读准它们的字音。

  2.书写生字。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练习四》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一些中药;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与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内容有关的成语,积累《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歌”、“领”。

  二、教学要求: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

  2.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学准备:投影仪一份《小柴胡冲剂》的说明书7种中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2.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今天,书上也出现7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6.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7种中药。

  7.你知道这7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小柴胡冲剂》,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7.指名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所学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3.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自己读读这8个成语,读准字音。

  2.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永远的白衣战士》,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3.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部分。

  1.读一读《三字经》的片段。

  2.互相讨论、交流《三字经》这个片段的意思。

  3.指名说《三字经》的意思。

  4.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器”。

  2.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5.师范写“羽”。

  6.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7.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3.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纸毛笔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自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

  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班级公约的制定从哪些方面作思考呢?

  2.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可以做一些补充。

  3.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三、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抡”、“装”、“塞”、“蜷”、“舔”、“犹豫”等词语的确切意思。

  2、能够通过静心阅读,抓住关键要素,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

  3、在角色朗读中展开想象,练习说话体会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4、从东郭先生对狼仁慈、好心相救,却险些送命的故事中,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从而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生字的方法,如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独立识字、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并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质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篇自读课文时,要注意给足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并进行适当的反馈,进一步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学习方法。

  学生喜欢阅读有趣生动的寓言故事,也能够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但是学生对于内容的概括能力还不强,不能抓住主要线索用简洁的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同时学生虽然能读懂内容,但是对于文章人物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这就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中心的把握。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教材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地读,在正确、流利地朗读中逐步学习概括内容的方法;在分角色的`感情朗读中,展开合理想象,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从而悟出故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2、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师打相应的语句。

  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检查朗读。

  1、复习巩固。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难写的字,生要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读,理解寓意。

  1、角色朗读。

  (1)生自由练读,读出三个角色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剧本中的提示语和标点。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小组评议。

  2、理解寓意。

  师:我们学习了剧本,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恨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三、表演课本剧。

  1、自愿组合,练习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记住台词,讨论每个角色应怎样演,并注意为角色加上动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学评议。

  四、总结升华。

  问:学习了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师:是的,我们应该做善良、有爱心的好人,但千万别像东郭那样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上他们的当。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希望你们擦亮眼睛,决不要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回家为家长表演剧本。

  2、复述故事。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2、会用“只要……就……”或“即使……也……”造句。

  3、能根据“提纲”复述故事,能展开想像进行说话。

  4、感受船长在紧急关头超人的胆略和智慧。

  重点难点:

  1、会用“只要……就……”或“即使……也……”造句。

  2、能根据“提纲”复述故事,能展开想像进行说话。

  3、感受船长在紧急关头超人的胆略和智慧。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在紧急关头,急中生智的人物。

  2、板书课题:《23、跳水》。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大意。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指导。

  (1)指名带读,读准下列词语。

  环游世界风平浪静放肆桅杆龇牙咧嘴瞄准

  (2)指名分节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

  (3)说说课文大意。

  4、介绍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三、研读课文,领会中心。

  1、教师:默读课文。这是一篇写事的课文,我们找找看,哪几小节写事情的起因,哪几小节写事情的经过、,哪几小节写事情的结果。

  (学生交流。参考答案:第1节写事情的起因,第2——5节写事情的经过,第6——7节写事情的结果。)

  2、完成思考题。

  (1)船长的儿子为什么会爬上那么高,那么危险的桅杆横木?

  (2)水手和孩子为什么会害怕?具体表现在哪里?

  (3)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要让孩子往海里跳?

  (4)孩子最后为什么要听父亲的话?

  (5)40秒时间长吗?为什么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

  (参考答案:略。小组讨论,教师归纳。)

  3、读句子,思考。

  (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会哭笑不得?)

  (2)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钟时间太长了?)

  4、读课文,想想船长为什么对孩子发出“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的命令(参考答案:这是为了救孩子。其实,这也是能救孩子的'方法。请学生理解船长的果断和急中生智。)

  5、教师:请大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课后小结。

  课文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o尼古拉耶维奇o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写一艘帆船航行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水手们逗弄猴子,猴子又戏弄孩子,结果孩子追猴子不知不觉爬上了桅杆的横木。在紧急关头,孩子的父亲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他脱离了危险。文章以“取乐”引出事情,以“帽子”推动事情发展。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对乡村田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配合本组专题,在21课的后面和语文园地里相应地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项训练,即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的活动;说、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

  2、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习作方法。

  4、认识生字生词,按课标要求会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5、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6、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7、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8、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积累词句,养成认真阅读、多读多想的好习惯。

  3、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4、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习作方法。

  5、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6、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四、课时安排:

  1、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

  2、精读课文4—5课时

  3、略读课文2—4课时

  4、口语交际1课时

  5、习作2课时

  6、“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写写、背背”1—2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12

  《第一次抱母亲》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一)体悟难过

  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

  3、激疑:儿子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了解母亲,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母亲?是这样的吗?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

  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感恩母亲

  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表现的如此坚强,不能不让人感叹母爱的力量。这力量实在是太伟大了,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不用说那亲生体验的儿子了。

  (1)回顾课文,儿子开始抱母亲只是为了方便护士换床单,可是,等床单换好以后,为什么还要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入睡呢?

  (2)齐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体会儿子难过、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

  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4)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交谈。

  2、激情:母亲是坚强的,母亲又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们苦着

  累着。而我却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那

  么重的担子。如今,母亲病了,病得不轻,连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对此,我的

  心中充满了深深地内疚。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想对她说——(师板书“愧疚))

  师:望着母亲瘦小的脸,让我们深情地对母亲说一声……

  (指名说两次)

  3、师:所以我就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入睡。于是,在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先前的那一幕……

  (1)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

  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

  流下来。(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感情积淀,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所进行的角度进行论说,在分享中丰富自己的想法)

  (3)师:小时候,母亲从无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让我们再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4、自由表达,加深体验

  (1)激疑:如果你是旁边的护士,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又会对母亲说什么?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对于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心,感受儿子动人的孝顺之情,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2)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本段。

  三、联系生活,表达情感、总结课文

  1、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无私博大的母爱。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朝夕相处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呀!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现在请同学们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或一句话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板书无私博大)

  2、生练写展示结果

  3、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设计思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的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四、作业

  1、课外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和母亲相处的文章。

  《番茄太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走近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漂亮、聪明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预习作业:

  1.将课文分成三段,归纳段意,并能说出分段的理由。

  2.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课文种几次提到“番茄太阳”,它们各有怎样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检查预习情况

  (1)交流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正音:亲戚(第一声);字形:盲(理解:无目就是盲人)、蔬与疏、慌区别;献

  (2)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带些感情。

  (3)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

  (1.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当我看到菜场上一位爱笑的盲童的被父亲拉着手,通过触摸认识各种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温暖起来。

  2.明明问“我”太阳是怎样的,爸爸告诉她太阳像番茄一样,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临别时她说要把她的脚给“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动了。)

  2.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初步理解“番茄太阳”

  1.番茄,太阳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组合呢?自由朗读课文,找找“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线画出。

  2.组织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①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②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③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自读出示的三句话,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3.过渡: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下节课,让我们走近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三次出现过“番茄太阳”,前两次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感悟。

  1.上堂课,我们对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2.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明明吧!相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明明一定给你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她的这些特点的。

  3.学生自读,做批注。

  4.学生交流

  (1)虽然失明,却是个漂亮的女孩。

  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2)活泼开朗:尽管小女孩的命运坎坷,生下来就没有看到过色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她从不哀怨,依然那么爱笑。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特别爱笑。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追着人走。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那个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脸。

  重点理解并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爱笑,笑声特别感人。)

  _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态度。

  (3)机灵聪明1.能通过触摸认识许多蔬菜;2.通过拐杖的声音认识了我;3.喜欢提各种问题。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吗?明明好奇地问……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

  _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热爱生活的态度。

  (4)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虽然她自己是个盲童,但是她还愿意帮助“我”,愿意把她的脚给我。

  出示:我弯下腰……给你,好不好?

  _读好这句话,感悟明明的关爱他人。

  5.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盲童,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灰暗——自己是个残疾人,生活很困难。

  温暖——尽管盲童一家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家中还有一位残疾的孩童,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我感动温暖。

  心疼——小女孩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可是命运对她却是那么不公,双眼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作者觉得心疼。

  快乐——明明的开朗,对生活的乐观感染着我,让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_重点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原先我的心房是灰暗无比的,是明明的笑声给我带来了快乐,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喜欢——明明的聪明、明明的可爱,让我喜爱上了她。

  感动——明明的善良深深打动了我,虽然她并不知道把腿给别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诚心诚意的,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将好心人的关爱毫不做作地传给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让我觉得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中。

  _重点感悟细节描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6.小练笔: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的心声吗?请你帮她尽情地倾吐吧!

  补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7.文章学到这儿,你觉得第三个“番茄太阳”是什么?

  (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这颗爱心中包含着什么?(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8.相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明明虽然离开了我,但是她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她那美好的心灵,就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9.通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为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检查读书(2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各小组读书5分钟准备赛读。

  师:各小组准备5分钟,看谁能像老师那样读书。等会各小组要进行读书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展示:小组之间比赛读书,力争人人正确、流利(一般让5、6号读)

  4、认识字词:拿出学案,读学案上的字词。小组比赛读词语。

  闷热旷地附近纤弱雷声大作大雨如注

  5、再读书。

  师:这次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自己读。小组之间比赛读。互相挑战。学生要互相评价。

  三、写字

  1、仔细观察红字

  2、教师范写2——3个。

  老师要在田字格里写。要分析起笔、顿笔,间架结构。

  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写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孙、挑、该、统”要注意左窄右宽,左边的偏旁不能超过字的三分之一宽度。

  学生描红。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临写。

  3、再临写两遍

  4、教师检测

  5、学生互改:1号改2、3、6号

  2号改4、1、5号

  老师给写错的纠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讲讲这个故事。

  2、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3、写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课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感悟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1、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板书:萨沙说)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

  A从这句话的意思看,萨沙人小志气高,不想当最弱小的,他能保护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现在”引导学习第7自然段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薇。抓“朝着……掀起……盖在……”引导体会、朗读。

  萨沙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掀起雨衣盖在正受风雨摧残的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做)

  C我们能不能从萨沙所说的、做的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中萨沙的语言,从中体会萨沙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萨沙所想的、做的、说的都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抓“该……不是……吧”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3)假如你是妈妈的话你会怎么说?

  师小结:细细读来,我们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好孩子。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值得欣赏的句子?当然欣赏也得有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你的收获会更大。

  2、体会萨沙家人的美好品质,表达内心感受。

  (1)看图,听风雨声,说说图上情景。

  (2)(插图上叠映人物)请认真观察,滂沱大雨中,爸爸、妈妈、托利亚他们的表情动作各是怎样,再读读想想书上有关语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么?

  让学生分别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懂得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

  (3)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看来“我不是最弱小的”不仅仅是萨沙所说的做的,也是我们的心声,一起自信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练笔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想对萨沙说些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13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9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鞋子跑到树上的原因及要领,领悟“依偎”的意思。

  3、能够恰当的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树上的鞋》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鞋子为什么会跑到树上去呢?)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师:课文读完了,谁能用简短的3、5句话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指名复述3~5人,师恰当评价(说话有条有理,口齿清楚,加上了自己的想法、评价。)

  二、分析理解课文

  师:复述完了,同学们那么我们刚才的问题你有了答案了吗?

  生回答:鞋里有一个从窝里掉下来的小鸟,小鸟把我的鞋当成了家,于是我就把我的鞋连同小鸟一起放在了树杈上。

  师:那么小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鸟送进窝里呢?有哪些原因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勾出答案,然后读一读。

  1树太高“我”攀不上去。(第5自然段)(指导攀的写法)

  2小鸟打蔫,时间紧迫。(第7自然段)

  3小鸟只有躲在鞋里才会感到安全,它把鞋子当成了避风港。(第8自然段)

  (每说一点教师指名读此段,读出作者的天真、朴实及小鸟的可怜。)

  师:在第8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叫做“依偎”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生可能说是“靠着”的意思。)

  师: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你能通过读课文的来体会“依偎”的意思吗?

  (小鸟这时很害怕,只有靠在鞋子边上才会感到些许安全,因此“依偎”不单只是靠着的意思,而是一种安全、幸福的靠着、挨着。

  师:再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还出现过“依偎”这个词吗?(第13自然段)

  指名读这句,体会依偎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依偎”的意思

  师归纳:“依偎”是小鸟与小鸟妈妈和谐幸福的埃在一起。

  师:你能不能说说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依偎”的感觉?指名用“依偎”说一句话。

  (如:晚上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给我讲《灰姑娘的故事》。

  三、小练笔

  师:刚才咱们找了3个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鞋子挂到树叉上的理由,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当你遇到一个无助的小鸟躲在你的脚边你会怎么做。

  师:作者为什么没有把小鸟带回家,而是把它送还给小鸟妈妈?从这件事中体会作者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天真、善良、爱护小鸟)

  师:作者把自己的鞋子奉献给了小年妈妈和小鸟而他只能光着一只脚回家。同学们相信一下回到家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写出来。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8树上的鞋

  鞋-------------挂在树上-------------鸟窝

  (爱鸟)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戴老师”有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的同学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的情况。这是一次习作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习作的内容谅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概括、有具体的记叙方法.

  2.写好人物对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教具准备:剪贴本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见,补充。

  3.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指名读习作例文。

  3.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小结:先用4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4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5.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 篇15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理解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3、理解、背诵课后文言文。学习重点:理解主题,理解、背诵课后文言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一分钟演讲

  注意声音、站姿、目光。

  二、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故事的?

  (先了解故事内容,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请大家快速阅读

  《东郭先生和狼》,标出生字词,标上段号,圈出各段的关键词。

  四、合作查词典解决生字词。

  信奉仁慈屠宰张牙舞爪作揖手杖捅愚蠢素来周旋原委来龙去脉忘恩负义

  五、利用圈出的关键词,组成简短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要落实到书面上。

  (东郭先生好心救了狼,狼反而要吃东郭先生,虽请老杏树、老母牛评理,也难改命运,幸为一具仙风道骨之老人所救。)

  六、阅读探究

  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板书:东郭先生老人狼)

  2、讨论:分别用几个动作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3、分角色朗读,注意把握好人物语言的重音、语气、语调。其他同学注意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4、分析人物形象。东郭先生:迂腐愚蠢糊涂狼:狡猾凶残老先生:机智勇敢果断

  5、归纳主题。对待像狼一样狡猾凶残的恶人,我们决不能同情,决不能讲仁慈。

  6、如何理解老杏树与老母牛的话,他们的'态度给你什么启示?(如时间宽裕,补充老师长的故事:下山葱倒栽,战马衔下来,从此恩人待,死后土里埋。大自然除了生物链的规律外,还应有情义在。)

  七、课后练习三,学习方法

  1、找出不理解的字词,注意联系曾学过的字词,如皆、足(《说虎》),

  2、试读文章,

  3、逐字逐句翻译,

  4、读会背诵。

  丈人()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通假字:信(伸)足先生句式:信足(于)先生省略句狼未之知倒装句参考译文如下:老人家说:“(你们)这些话都是口说无凭的。请再将狼装进袋中,我观察看看狼的情状是否的确很困苦难受。”狼高兴地听从这个建议,把腿伸给了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像开头那样)再将狼捆绑(成一团),放置布袋中,(然后)掮在肩上放至驴背上,而狼并不知道这样做的真实意图。老人家附在东郭先生耳根边(小声)问道:“有无匕首?”东郭先生回答:“有。”于是拿出匕首,老人家用眼睛示意东郭先生(或:递眼色叫东郭先生)用匕首刺杀狼。

  八、作业

  1、互动训练之“积累运用”部分

  2、背诵课后文言文并书面翻译

  3、晨读时互相提问课后文言文中的生字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相关文章:

上册四年级备课教案01-23

语文备课教案11-12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10-16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30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16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6-15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03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09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