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案

时间:2022-07-21 11:06:24 教案 我要投稿

《石榴》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石榴》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石榴》教案(通用18篇)

  《石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初一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

  (1)学生根据初一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积累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

  盎然忍俊不禁丰腴潜能

  明确:(指定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明确:(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明确:(只要学生答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第六段中“它会笑你呢”,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心脏,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耍。促使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中心。)

  (本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关——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争。“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全段是由哪个词领起?

  ②作者为什么说“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③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①由“最可爱”领起。②因为它的花不但形态美,而且还具有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③在各种花面对赤日炎炎的yin威“不想再争妍斗艳”之时。石榴花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

  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2、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三、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思考:

  1、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2、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板书:

  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

  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3段)

  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

  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5段)

  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

  六、品味语言,理解关键句子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评点或提出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1、理解文章关键句子。

  例如(1)、“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

  (2)、“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作者把锈迹斑斑与殷、周时的青铜器联系起来,用以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这是文学家兼考古学家特具的形象思维。)

  2、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1)“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2)第六段首句反问以后,紧接着说“它会笑你呢”,这是用拟人手法,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前后照应。第三段末尾、第六段首尾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中心,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的重要地位,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罍,促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第二段,描写石榴的枝于和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里用对偶,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肯定石榴枝干和叶片的鲜明特征,整齐的句式,易读利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七、迁移训练

  为下列事物(也可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松柏:

  螺丝钉:

  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写出的话短小而富有寓意,答案不求统一。

  八、小结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二至六段。

  2、选用随堂练习。

  《石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石、棵、什、时、就、王、力、布、姜、还、出、牙”12个生字,会写“力、王、牙、石”4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吃水果吗?谁来说一下你喜欢吃的水果?

  2.老师这里有一则关于水果的谜语,看谁先猜出来。“黄瓷瓶,口儿小,瓶里装着红珠宝,只能吃,不能戴,又酸又甜味道好”(石榴)。

  3.板书课题

  4.激趣,石榴怎么会笑呢?

  (1)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分小组读生字,看谁读得正确。

  (3)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二、再读课文。

  想想哪个自然段说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个自然段说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观察及笑出石榴的样子,想象树上挂满石榴的情景。

  2.王力力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王力力想了哪些办法逗石榴笑?结果怎样?

  2.演一演。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么究竟怎样石榴才会笑呢?

  2.引导学生说说“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力力为什么也笑了?

  4.想象石榴一笑,力力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小组讨论:秋风来了,石榴为什么就笑了呢?

  6.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识字。

  1.利用以前学的某个部件记字。如:“棵、什、时、讲”。

  2.用认字的笔画和说词语记字。

  3.对字形较复杂的字看清结构,多读、多认。

  4.利用对比记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力、牙、王、石啊。读一读。

  2.观察生字的笔顺、占格。

  3.学生描红,最后仿写。

  四、积累词语。

  1.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2.从课文中写两个词语在空花篮里。

  五、小结。

  石榴只有到了秋天才能成熟,其他植物也是一样的,都有各自的生长规律。

  六、作业

  思考:还知道什么水果(庄稼、蔬菜)一般情况下,在什么季节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石榴》教案 篇3

  一、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形神兼备的状物方式。

  3、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找出各段文字的描写重点,体会描写顺序恰当运用的好处。

  2、认真阅读课文,从结构划分中体会本文“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写作思路。

  3、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展示石榴图片导入课文(石榴本来是一种极常见、极普通的食物,在作者的笔下,它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深情)、交代作者,并提醒注意部分字词。

  皓齿hào

  束缚fù: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2、听读课文,勾划各段描写重点,划分结构。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组织全文。

  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与众不同的可爱(对比)。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各部分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分析课文。

  ①石榴最可爱(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

  枝干:奇崛而不枯瘠

  叶片:清新而不柔媚

  花: 单瓣陆离;双瓣华贵 (形态美)

  心脏:喻花的外形和色彩。

  花到果:由红到金。

  花瓶式变成圆肚式。

  果实和子粒:破口大笑。

  如透明光嫩的皓齿。

  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夏天:(象征) 旺盛的斗志。

  石榴是夏天的心脏

  ②联系写作时间,体会作者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时间:抗日战争相持尾声阶段。

  体现抗日军民的精神状态:不畏困难,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小结:文章抓住特征描绘了石榴不同部位的形态、色泽,突出了石榴花毫不示弱、敢于同骄阳抗争的精神美。

  4、画出描写石榴美的句子,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5、作业:

  一句话仿写练习

  试用寓理于物的方式,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如:

  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镜子:

  风筝:

  与殷、周青铜器联系,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

  心脏:喻石榴给夏天带来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石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句子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信念和热切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自己执着坚定信念和热切追求。

  第二课时

  一、 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有心人。

  《石榴》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石榴花托的数数方法。

  2、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并愿意用简洁语言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对封闭型数数已有初步接触:分类盒、统计表、笔每人一份;幼儿捡的石榴花托每组一盘。

  “石榴快长大”操作图片:依次为石榴花托-小石榴-青石榴-成熟的石榴。

  活动过程

  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物的数数方法。

  (1)数数石榴花托有几瓣

  师:请小朋友每人在盘里取一个石榴花托,仔细数一数它有几个瓣?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在数花瓣的时候,先要认准一个开始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一瓣一瓣接着数,这样就知道数到哪里可以结束。不会漏数也不会重复数了。

  (2)相互检查,重新确定石榴花托花瓣的数量。

  石榴花托瓣数是不相同的。

  2、按花托瓣的数量分类。

  (1)运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经典对话交代操作要求,如“4号房子说‘4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5号房子说‘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

  分类盒:

  (2)幼儿操作,按花托瓣数量的不同,分别将5朵石榴花托送到对应的数字分类盒里。

  (3)幼儿相互展示,介绍自己的分类结果,说说4、5、6、7号房分别请到几个石榴花托。

  3、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

  (1)教师与幼儿讨论并确立记录的方法。

  出示统计表:请幼儿仔细观察在记录纸上看到了什么?猜猜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操作,用点子符号记录分类盒中不同瓣数石榴花托的数量。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记录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纸,找找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多,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少。

  4、游戏“石榴快长大”。

  (1)教师和幼儿确立游戏规则: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花瓣数量的石榴花托的个数,讲述正确后,石榴花托会慢慢长大。(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石榴花托个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如: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1朵,6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3朵……幼儿讲述正确后,用抽拉的教具演示石榴逐步长大的过程。)

  (2)同伴间彼此交流,学习用正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进行游戏“石榴快长大”,幼儿依次讲述,并用抽拉的方式展示石榴花托慢慢成长的过程。

  活动反思

  教育内容源于生活。我在发现幼儿对石榴花托的兴趣后,不断挖掘、发现孩子们兴趣后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散落一地的石榴花托的花瓣数量是不同的。由此,我创造性地设计了给石榴花托分类统计的教育活动,把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变成有意义的教材。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幼儿原有的兴趣不断深入、发展,进而引发了新的活动,通过统计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如给玩具、家庭成员乃至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进行有目的的分类统计。

  注重活动过程指导。为了避免活动中幼儿放任自由、毫无目的的操作行为,我在操作前都明确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法,然后再由幼儿自由操作。如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经典对话有效提出操作要求;在尝试运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时。我鼓励幼儿自主发现记录纸的秘密,探索记录的方法;在展示、交流操作结果时,又通过游戏“石榴快长大”的游戏情境,提出讲述要求,并有意识地提示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较好地杜绝了形式主义的操作现象。

  这次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环节需要进一步调节和改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开始部分引导幼儿数石榴花托的瓣数时。由于是呈封闭状态的数数,幼儿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这一环节教师结束得太匆忙、归纳得太早,教师代替了幼儿的回答。这个环节应该让幼儿自主探索各种有效的数数方法,为接下来的石榴花托分类做知识技能的铺垫。

  2、在引导幼儿尝试记录分类结果时,虽然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观察记录表。探讨记录的方法,但教师缺乏较好的,导致一部分幼儿记录错误。

  3、活动中气氛较融洽、师幼互动也较好,但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不足,较多地注重幼儿的个体探索。活动后反思,在给石榴花托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有的进行分类操作。有的进行记录统计,有的进行对外交流、展示等,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还缺乏激励性和针对性,面对幼儿的回答,除了用“你真聪明”“你真棒”外。还可说“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小朋友用完整的话说出了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有2个”等。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每人的观点和意见都很重视,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回答问题,提炼探索的价值。

  《石榴》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简)

  1、学习生字词,描红,写字。

  2、读通课文,正音。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 读——:学生读课题 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考考大家。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笑得咧开了嘴 玛瑙般的子儿

  酸溜溜 甜津津 郁郁葱葱的绿叶 火红的石榴花

  评价: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

  二、精读训练

  1、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按时间、季节的顺序写了石榴的叶、花、果和果实里的子儿。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石榴的哪个部分?

  2、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指名简单交流。

  3、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都不一样。请同学们用波浪线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再好好读一读。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4、根据学生回答,相机交流:

  (一)、叶子

  (1)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

  (板书:嫩绿 郁郁葱葱)请你把这描写充满生机的绿叶句子读一读。

  (二)石榴花

  (1) 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为什么喜欢石榴花?

  (4)指名交流

  (5)从哪里看出石榴花很多、很可爱、很美丽?(相机板书:火红、密、盛、小喇叭。)

  (6)、想看看这美丽的石榴花吗?看石榴花的'图片,加深理解。

  (7)石榴花真的会吹小喇叭吗?(理解本句不仅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8)把你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喜欢的读,齐读)

  (三)果

  (1)、为什么喜欢石榴果?

  (2)、相机出示:

  a、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①石榴果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呀?它们真的在笑吗?(拟人)

  ②看看这些开怀大笑的石榴果吧。(欣赏图片)

  ③谁能把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男、女分开读。)

  b、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①、石榴娃娃为什么那么急切的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呢?

  ②、你能读出石榴娃娃迫不及待的心情吗?

  c、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①、石榴成熟了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漂亮。它是怎样长成的?

  ②、请把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划出来。

  ③、相机板书:先是 逐渐 最后

  ④、如果老师把“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红、一半黄这几个颜色词语换一换位置行吗?为什么?

  ⑤、原来作者是根据石榴成熟的顺序来写的,不能随意调换。

  《石榴》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石榴的生长过程。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枣庄石榴的喜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清石榴的生长过程。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以读为主线,创设活动场景,让学生看看、读读、议议、练练从而不断积累、感 悟。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教师出示苹果)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水果吗?你想把它介绍给大家吗?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们走进一篇新的课文,到石榴王国去做客,你们想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榴”本来念第二声,在“石榴”这个词中,“榴”念轻声。(齐读课题。)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教师归纳)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通过阅读课文去解决它们)是啊!同学门在课文中能得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二、学习生字、词。

  1、 出示本课生字词:

  抽出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开

  喜讯 活泼 剥开 玛瑙 顿时

  甜津津 酸溜溜 驰名中外 郁郁葱葱

  咧开了嘴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清爽无比

  a、小老师领读。 b、开火车读。 c、齐读。

  小结:我们语文是个大课堂,只要你像刚才那样,在和亲朋好友交谈中、在出门逛街时,在读课外书报时……处处留心,不断积累,一定会学到许许多多生字词、还能学到许多课本中学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

  1、 自读要求:(目标展示)

  (1)放声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一共几自然段?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学生讨论。

  过渡:同学们确实读准了生字词,读通了句子,看来这次来石榴王国作客已经有了收获。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有可能部分同学知道,有可能都不知道)你们是自己读懂解决,还是就老师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查看)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小组讨论。(小小组讨论)

  ②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③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哪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五、过渡:

  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在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讯"、"甜",教师范写)

  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七、布置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根据各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抄写遍数)

  板书设计:

  16 石榴

  抽枝 长叶 结果 成熟

  《石榴》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了解石榴的外在、内在特征,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借石榴抒发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

  3、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成就。

  4、掌握本课的字词。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赋予石榴的形象和感情。

  课件准备:

  ①本人自创开发的《石榴》(Authorware版);

  ②网上挑选的《石榴》(ppt版)。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朝读:①自读课文;②利用工具书预习生字词,读懂词义读准字音。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之中有谁吃过石榴,或看到过石榴树?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看到的、知道的石榴,然后教师打开《石榴》课件(Authorware),展示其中的两个模块“图片欣赏”“石榴简介”。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图片,一边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

  石榴,别名安石榴、海石榴、若榴、丹若等。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小亚细亚国家,传说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安石国传入中国,因红色果实垂垂如赘瘤而得名。因一说其种来自安石国,故名“安石榴”;二说其种由东海新罗国(朝鲜)引入,而名“海石榴”。

  石榴为落叶小乔木。在热带为常绿树。分花石榴和果石榴两类。生长健壮,树高5米左右,树干灰褐色,嫩枝黄绿,枝端刺状。叶对生,倒卵状长圆形,似柳叶,叶面有光泽,新叶嫩绿或古铜色。花有单瓣、双瓣,花多红色,并有黄、白、玛瑙及红白相间等色,花瓣皱缩,花期5~8月。果实球形,黄红色,内有多数子粒,多汁可食,甜而带酸。

  石榴枝繁叶茂,红花绿叶,十分美丽,为夏季重要花木。初夏之际,繁花似火,凝红欲滴,点缀于绿叶之中,让人感到“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石榴传入我国,深受人们喜爱,被定为农历5月的“月花”,5月被称为“榴月”。现在我国除极寒地区外,均有栽培分布。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西班牙把石榴作为国花,栽种特多。

  石榴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之一,其果色艳丽,风味优美,营养价值较高。古人把它比作“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称之为“水晶珠玉”,列为果中珍品。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地,石榴是中秋佳节的应节果品,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多年来,畅销不衰。

  二、交代任务,板书标题、作者

  1、首先介绍郭沫若:①阅读勾画教材上关于郭沫若的注释;②展示课件中的“走近郭沫若”,了解其生平地位主要作品。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大量文学作品,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邓小平称他是继鲁迅之后的“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习他的一篇散文作品《石榴》。

  三、了解朝读预习效果,检查字词读音:先展示课件中“生字教学”模块的第一页,点读;再展示课件中“生字教学”模块的第二页,集体订正。

  四、朗读课文(课件中有配乐朗读)

  五、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介绍《石榴》的写作背景:(打开课件的“写作背景”模块)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政界人物、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借石榴托物言志,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奋发、热情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情的追求

  (3)讨论分层:打开课件“课文分析”模块中的第一块“课文结构”,师生共同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得出:“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由此先将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石榴树,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研读第一部分:

  1、朗读(点读或齐读)

  2、作者是怎样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来的,是直接引出来的吗,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将一般的树木和少数树木对比,引出石榴。石榴开花是在五月过后,面对炎炎烈日,石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它不畏炎热的个性,赢得了作者的青睐。

  3、“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题,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情感,总领全文。

  过渡语:石榴的“最可爱”究竟体现在哪里呢?下节课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对石榴进行描绘?

  先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再写石榴的花;后写石榴的果实。第2段:枝叶美;第3—5段:花朵美;第6段:果实美。

  2、学习第一层:

  ①男生齐读,要求读出石榴枝叶的神韵气质及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

  ②思考:石榴的枝叶美在哪里?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③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表现石榴的枝叶美?(对比,把石榴和梅柳来作比较);

  ④“梅柳之长”,“梅柳之短”各指什么?(长:奇崛清新;短:枯瘠柔媚);

  ⑤小结:第2段,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石榴的枝干、叶片分别同梅树、杨柳树相比:第一、二分句先说石榴与梅树、杨柳树的相同点;第三、四分句分承第一、二分句,突出石榴与梅树、杨柳树的不同点;第五、六分句进一步写比较的结果,充分肯定石榴取长去短的特点,“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3、学习第二层:

  ①女生齐读3—5段;

  ②第3段写花的什么,“最可爱”的原因是什么?写花的颜色(色彩)和品格(习性)。颜色:深红;习性: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之所以“最可爱”,是因为它既有形态美——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

  ③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为何如此比喻?两者有何相似点?这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石榴和心脏都是一样的鲜红,一样的火热把石榴,把石榴比作夏季的中心——心脏,这表明作者对石榴高度的赞美,突现了石榴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

  ④第4段写什么?由花骨朵到花的演变过程(骨朵:没有开放的花朵)作者把这个过程称为什么?

  “奇迹“: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

  ⑤第5段写什么?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由花到果的变化,主要写颜色和形体的变化。颜色:红—金黄;形体:花瓶——金罍。结合课件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和感情。

  4、学习第三层:我们欣赏了石榴奇崛清新的外形,领略了石榴花的热情奔放,我们再来看看石榴的'果实

  ①朗读课文

  ②石榴果实成熟时是什么样子?似破口大笑,籽粒透明光嫩;

  ③这一段语言运用有什么特点?运用拟人比喻,语言生动准确,形象写出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样子。

  5、小结:读完第二层,我们可以看到本文在状物上有什么特点?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二、研读第三部分:

  1、齐读

  2、文章先说“我喜欢夏天”,再说“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再次把石榴花比作“夏天的心脏”,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

  作者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一种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石榴的花又因它的形态色彩美和精神美,因它那“奇迹”般的充满“妙幻”的发展变化美,成为石榴树“最可爱”的部位,要是没有它,夏天将显得黯然无光、索然无味,所以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再次把石榴花比作“夏天的心脏”实际上就是赋予石榴(像夏天一样)热情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和品格,表达了对石榴高度的热爱和赞美,含蓄地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作者先说喜欢夏天,其实是一种衬笔。

  3、“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什么意思?流口水了

  三、总结全篇

  1、主题(写作目的):本文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和热情的赞美,赞扬了不怕威压、敢于斗争、热情向上、充满活力的品格与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人生追求。

  2、写作特色:

  ①抓住特征,生动细致地描摹;

  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四、落实课后作业,另外设计几句推销石榴的广告词。

  《石榴》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的了解石榴。

  2、知道石榴由那些颜色组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石榴的特征。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

  活动准备

  1、一个石榴。

  2、石榴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石榴

  1、石榴的外形及颜色。

  ——浆果球形,黄红色。

  2、把石榴掰开两半。

  3、石榴籽的形状和颜色。

  ——小白圆球,红色的果肉。

  4、说说石榴里面是什么样的。

  ——石榴的`里面有多数子粒。

  二、认识石榴树

  1、树干呈灰褐色,树根黄褐色。

  2、石榴树满身都是绿色的叶子,叶面光滑。

  3、石榴树上开的石榴花瓣红色或白色。

  三、小结

  1、在活动中灵活运用图片。

  2、在教学中有不足的地方要及时补充。

  《石榴》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并对郭沫若其人有初步认识。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4、学习本文精美的文学语言和植物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

  1、教学指津:这篇优美的散文以植物的生长为序,抓住石榴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了一幅惹人喜爱的“石榴图”,以极少的笔墨显示了石榴那种内外皆美的品格和精神,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教读这篇课文宜创设情景以读为主线,创设活动场景,让学生看看、读读、议议,从而不断积累、感悟,最好能让学生在表达中感悟:在学生通过多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如课文中写花时有这么一段话“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在教学这部分时,老师不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句比喻的句子,而是让学生读中领悟,“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双双小手如林般树起,有的同学说:“小喇叭”写出了花的形状。有的同学说:“正鼓着劲在吹呢。”讲花开得多,开得旺。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同学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状,涨红了脸,摇摆着头,多么像一朵朵美丽的石榴花,学生对这样形式的表达、领悟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一颗灵动的心。

  2、问题导航:

  (1)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

  提示:宜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且要让学生用连贯性的语言说出石榴的生长过程。

  明确: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夏华秋实的变化,表现石榴的美。

  A枝叶美(第2段)

  用比较的方法写枝叶的`特征。

  相同点:如梅树的枝,如柳的叶。不同点: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可通过展示石榴树的图片,和梅柳图片相对照。也可结合学生学过的诗词,了解梅柳的特征,品读富有文采的语言,从而更进一步体会石榴的枝叶美,体会作者在“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中流露出的对石榴枝叶的赞美之情。

  B花朵美(第3——5段)

  “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单瓣的“陆离”缤纷可人,双瓣的“华贵”珍贵悦人,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石榴自然被誉为“夏季的心脏”。——花的外形和精神。

  石榴花的红是明艳张扬的,这样的色泽呈现的是生命的律动、奔放的热情,也最能体现夏季的蓬勃。作者从色泽和外形的角度把石榴花比作“夏季的心脏”,高度赞扬了花朵的形态美。花更是傲骨铮铮,它不向骄阳低头,不屈服于烈日的淫威,这种质朴俊逸的风度足以使那些伸张伞盖、“不想再争妍斗艳”的众树汗颜!

  小茄形的骨朵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匀称四裂,状如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还被多情人插上了花。——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

  作者称这种变化过程为“奇迹”。的确,小小的骨朵柔弱而娇小,在艳阳的照耀下,它竟坚强地成长着,一味把自己的生命宣扬到极至,去迎合生命形态的变异,去完成幼稚到成熟的蜕变。当它骄傲地将自己的花瓶儿呈现给爱它的人们时,谁会不惊叹自然的造化?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给我们描摹了石榴生命形态的变化,无论是色泽还是精神都包孕着生命的热力。与其说是作者在写石榴,不如说是作者借石榴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甘沉默、积极进取。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性格已鲜明地烙刻在石榴这个物象上,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它可以含蓄地表现作者的情怀。

  (2)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些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提示:最欣赏的句子不力求统一,但要能说出欣赏的理由,同时启发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体会,从而能真正体会到石榴的可爱以及作者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追求。

  《石榴》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

  3、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这篇课文,请打开课本85页,我们把课题读一次。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石榴在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3、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我们在写有关植物的文章时,也应该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二、研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石榴。那么,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一天天长大的句子。

  1、师相机出示句子:“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1)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石榴是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的。)

  (2)全班齐读。

  2、那么,哪一句写了石榴果的变化。师相机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1)再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话读一次,其它同学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是逐渐最后)我们把这些词读一次。

  把这整句话读一读。

  (2)出示课件体会石榴颜色的变化:同学们看,这就是石榴果颜色变化的图,它的外皮先是,逐渐变得、,最后变成。

  (3)你们看老师能不能把“黄中带红”和“青绿色”换个位置呢?(不能)为什么?(因为植物的生长是有顺序的,说明作者写文章之前是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的,所以作者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也说明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

  (4)你们看,石榴果的颜色在变化的过程中,美不美?我们能不能美的把这一句话读一读。齐读。

  3、学习两个拟人句。

  过渡: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师出示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老师这里有两句话都是写熟透了的石榴的,你们读一读,并说说哪一句话好,为什么?出示句子:

  熟透了的石榴裂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黄绿色的叶子中露出来。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黄绿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2)为什么说第二句好呢?(第二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这种写法叫拟人。

  (3)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笑得咧开了嘴急切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4)齐读这些词语。

  (5)请四个学生上台做下列词语的动作,其它学生跟着做。

  笑得咧开了嘴急切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6)刚才同学们做这些动作时,老师觉得你们非常的活泼可爱,可想而知,作者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加到石榴身上,我们自然而然就觉得石榴是那么的……(活泼可爱)所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就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有趣活泼,我们不由得对石榴产生了喜爱之情。)

  (7)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第二句好?

  (8)小结:所以,我们平时写作文时,多用些拟人的句子,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9)喜欢石榴吗?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石榴的活泼可爱。

  (10)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的把这段读一读,好吗?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度:同学们看,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个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剥开,你们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书:看)

  1、你看到了什么?(石榴子儿)那么书上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句子。

  2、师相机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生齐读。

  (1)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词语,把它画出来。(玛瑙般的子儿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2)出示石榴子儿的课件,理解这些词,你觉得石榴子儿怎样?(很美)

  (3)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了石榴子儿的什么来写呢?(师板书:形状和颜色)

  (4)你们看,石榴子儿美不美?谁能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3、这么美的石榴子儿,想吃吗?请两个同学上来尝一尝。(板书:尝)并说一说是什么味道的。(板书:味道)

  (1)作者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味道的?请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谁来说说石榴子儿是什么味道的?(酸溜溜、甜津津的)

  (3)作者的感觉怎样?(板书:感觉)(清爽无比)清爽无比又是什么感觉?(凉快、口感好)

  (4)你们喜欢吃吗?谁能美美的读读这句话?

  把整段话读一读。

  四、小结写法,读写结合。

  1、师小结写法:作者写石榴子儿时,先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觉,我们品尝一种水果时,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来写。

  2、课后练习的第五题要求我们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下面是老师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了一段品尝香蕉的话,请读一读。

  我拿出一个弯弯的黄色的香蕉,掰开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闻了闻,好香啊!我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徐老师除了按照作者的写法外,还多加了一项——闻气味,你们写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这一项。

  4、现在正是橘子上市的季节,街上的水果摊上的橘子堆成了小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带来的橘子拿出来先观察再品尝,然后按照第自然段的写法,把你品尝的经过说一说。

  5、交流:请一两个学生上台说,师生按照写法评议。

  6、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石榴》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感知石榴的味道,了解石榴的外形特征。

  2、学习儿歌,了解石榴的成长过程。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朗诵儿歌。

  难点:知道石榴夏天开花,秋天成熟。

  活动准备:

  实物石榴、幼儿用书第四册第12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出示课件1、2

  师:你喜欢吃哪种水果吗?

  幼:苹果、 香蕉 、 葡萄 、西瓜 石榴等等。

  二、观察、品尝石榴,感知石榴的味道。

  出示课件3

  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你们看是什么?

  幼:大石榴——

  1、观察、了解石榴的外形特征

  师:对了,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师:石榴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幼:圆形,圆圆的像个皮球,有红色的 黄色的

  师: 打开外皮,你会看到什么?

  幼:红红的石榴子

  (常会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般的子粒。)

  2、石榴的味道。

  师:你吃过石榴,是什么味道的?个别幼儿回答

  学说词汇:酸甜多汁。

  三、知道石榴的.成长过程:

  出示课件4、5、6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石榴的成长过程。

  (开花、花落、结果、成熟)

  2、学习儿歌,

  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幼儿学说儿歌2-3遍。

  3、出示课件7

  复习石榴的成长过程

  知道石榴夏天开花,秋天成熟。

  四、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哪种树是夏季开花,秋季结果的吗?例如:枣就是夏季开花,秋季结果的。

  《石榴》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形神兼备的状物手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形神兼备地状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往今来,“垂杨”“腊梅”之类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笔下宠物,但现代作家郭沫若却对石榴情有独钟,而且还赋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脏”的`美誉。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节课我们来一睹石榴的风采。

  二、导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理清文章层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读文章2——6段,思考问题:

  1、作者从石榴的哪些方面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

  2、通过什么方法突出了石榴枝叶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石榴的花朵?

  4、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写石榴的果实?

  (三)精读课文,拓展能力

  通过学习石榴的敢于同骄阳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你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写一写并说一说。

  三、板书设计

  《石榴》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本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编排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是本册唯一一篇状物类文章,因此对作者表达特点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应该是本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教学目标:

  1、会读9个一类生字和4个二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多音字“结、露、剥、间”所在词的音及文中的儿化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4、品尝一种水果,能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见过石榴吗?吃过吗?看来同学们对石榴并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石榴王国看一看,近距离地了解了解石榴,好吗?

  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谁来读课题?(指一生读)榴,单独读二声,当它和石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要读轻声。(生齐读)(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石榴树,如果让你来写石榴的话,你认为应该写石榴的什么?

  【学生预设:叶、花、果、根……】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石榴的。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写石榴会写什么,与课文形成比较,从而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应该怎样来写这样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轻轻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生读书)

  1、检查生字词。

  【设计意图:为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2、交流: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枝叶花果实)随机板书

  课文中先写了石榴的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你看作者是按照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写这类文章就要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三、精读感悟习得言语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就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石榴写具体,写生动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这一段写了石榴的什么,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画一画。

  2、交流:“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抽”长得特别快,似乎我们能看见石榴的枝条在迅速地长长。“嫩绿”感受到石榴的叶子的颜色很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郁郁葱葱”说明叶子很多,很绿,石榴树茂盛。(欣赏图片)“火红”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很美。(看书中插图)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密、盛、满”从数量上写出了石榴花很多(欣赏图片)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从形状上写出了石榴花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仿佛”这是两个生字,这两个字的偏旁有什么特点?能给仿佛换个词吗?

  【设计意图:重视对学生词语积累的训练。】正鼓着劲地吹,试着表演一下,怎样就是鼓着劲地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丰富的想象,抓住花的颜色、数量、形状就能把石榴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3、指导朗读

  大家画的交流的这些词句就是把石榴写生动写具体的好词好句,我们试着填填空。(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重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训练,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生动的句子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如果我们读的时候把这些好词好句强调着读,想象着读,用心体会着读,就能把书读得生动,读得有滋有味。谁来读读试试?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这么美的石榴花,想不想欣赏一下图片?(课件展示)美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得真美呀,让老师感受到了石榴花开得真热闹。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就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小石榴又是怎么变化的?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把你认为关键的词画一画。

  2、交流: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先、逐渐、最后”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出了石榴成熟的变化是有一定顺序的。“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这是石榴果实颜色的变化。

  由绿到黄再到红(板书),这个顺序可以换换吗?为什么?

  作者在写石榴果实的变化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了石榴生长的规律来写的,抓住颜色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词语很好地写出了石榴的生长特点。小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呀。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石榴颜色变化的学习,知道写文章要实事求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学习小作者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和用词的准确。】

  3、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一读?(指生读)

  ①有的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甚至”是个生词,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着这个句子说说(表示更进一层,程度更深,笑得咧开了嘴本来就熟大了,有的比咧开嘴更厉害,都笑破了肚皮)

  石榴娃娃急切地向人们报告着喜讯,这里的“喜讯”指的是什么?(石榴成熟的好消息)指导“讯”的写法。

  ②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石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把石榴当成娃娃来写,和人一样有了心情,会笑会看,运用这种方法把石榴写得多么生动有趣,多么可爱,语言多美呀,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了石榴,这就很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拟人句的生动,语言的优美。】

  ③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石榴娃娃还可能兴奋得晃着脑袋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他们还会怎样报告喜讯呢?咱们也试着把石榴当成娃娃说说这个句子。(课件示)

  【设计意图:学习运用拟人句。】

  ④这么可爱的石榴娃娃,谁来读一读?(读得真生动,读出了石榴成熟的喜悦,读出了石榴娃娃的可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大家最想干什么?那我们就跟着作者来尝一尝吧。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品到了什么?(生读书)

  2、(师出示石榴实物)看,这是什么?(剥开外皮)你看到了什么?(玛瑙般的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设计意图:重视语言的积累,与实物相结合,学生记忆深刻。】

  3、把我们看到的、品到的一起读出来。齐读

  4、同学们,作者写石榴子儿时,先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受。我们在写一种水果时,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方法来写。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写一种水果的方法。】

  四、总结全文整体回顾

  (看板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知道了作者是按照石榴的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样的顺序来写的。还通过作者对石榴花的颜色、数量、形状的生动描写感受到了石榴花的美,作者在写石榴果实时抓住了果皮的颜色和石榴的形态写出了石榴成熟的特点,并且知道了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能让文章更生动,语言更优美,最后我们还观察品尝了石榴子儿。同学们感到有收获吗?老师祝大家学习快乐,收获多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五、作业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

  石榴

  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色、量、形)(绿—黄—红)

  《石榴》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能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谁能来说说你见到的石榴?(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今天要把你们请到石榴园,请你们欣赏一下石榴的姿态。(点击光盘,欣赏视频)

  二、自读课文,梳理文脉

  1.石榴园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同时被吸引住的还有一位石榴园所在地山东枣庄的中学生。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的咸受,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石榴》(学生齐读课题)

  2.我们先来听一听,他是怎么描写石榴的?(点击光盘,欣赏课文朗读)

  3.同学们一定也想学一学,看看中学生大哥哥是怎么把石榴写得这么美的。好,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自读两遍课文。注意老师的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老师要来看一看,课文的词语你们学得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抽出长出开出

  枝条叶子石榴花

  露出剥开红白相间

  嫩绿绿黄色

  火红

  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组织学生用小弹簧的游戏来读词。

  4.观察词语,发现秘密

  老师这样排词语,是有一定原因的。请大家看第一组,你看出什么了吗?(动词与名词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这六个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第二组词呢?(多音字)眼睛真亮,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点击光盘,玩游戏练武厅,以巩固多音字)

  第三组词呢?(表示颜色)那老师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在一排?(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东西)对了,这样一理,文章描写了什么你就会清清楚楚了。请你带着对文章最初的了解再去读一读课文。

  5.检查朗读

  三、教学生字,描红仿影

  1.让我们一起翻开电脑老师送给我们的电子字典。(点击光盘,看电子字典)

  教师要相机进行抽、扒的义项选择训练,注意仿的笔顺,练读佛的句子进行积累。

  2.再来看一看,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亮呢?电脑老师这儿有不少小秘诀呢!(点击光盘,看字形指导)

  3.开始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3.石榴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石榴》一课,老师想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自备本,听好电脑老师报的词语,开始默写。(出示电脑光盘,进行听写)

  2.开始校对。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换词训练:驰名中外声名远扬闻名中外

  3.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这也是作者爱自己家乡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词语)

  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给你的词语。

  (春夏季节,石榴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开出了石榴花。)

  2.这一节描写了石榴花的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思考。

  (花的颜色、花的形态)

  3.体会用词的.精妙。

  (出示课件: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1)我们在《小露珠》一课,已经见识过这个关联词语了。不过,它用的是越来越,越来越,这里变了,用的是越开越,越开越,原来第一个词也是可以变换的。你能试着说一说这样的词吗?

  2)这里有一个词:挂。我换一个词,开,可以吗?为什么?

  (开,是可以的。但挂更形象,更生动)

  3)是啊,描写就是在有顺序的基础上要做到生动。让我们走近看,(出示课件: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对啊,这一树繁花充满了成长的快乐,真是热闹。热闹过后,是怎样的场景呢?请同学

  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石榴的果实?用笔把你的发现画一画。

  2.颜色变化

  学生说过,教师点拨:课文是怎样把这些表示果实颜色的词连接起来的呢?你注意到了吗?

  (先是逐渐最后)

  老师把逐渐一词换成接着,可不可以?(逐渐体现了颜色的动态变化)

  同学们对颜色变化把握得很好。

  3.形态变化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他们笑的姿态各有不同,有的有的(跟读)(点击光盘,欣赏石榴成熟后的姿态)

  大家都看到,石榴成熟后都从树叶之间露出来了。课文中是用的哪一句话来形容?读一读。

  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是啊,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他是满怀着深情来写这些石榴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可以联系前文第一小节想一想。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这可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本领啊!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怀着和作者一样的情感,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再和老师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关注点:玛瑙般的、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词。

  点击光盘,让学生感性认识石榴。

  2.今天老师和孙志昊同学不约而同地带来了真的石榴。想让大家观察观察,再品尝品尝,看看作者的感受你体会到了吗?你还有没有自己的感受?

  三、回顾全文

  1.当我们把一篇文章全部学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想想,你会从中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呢!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思考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石榴的?

  对,是石榴的生长顺序。老师这儿也有一道表示顺序的题,看一看,谁能按顺序重新排列?(点击光盘,玩神奇小果树)

  2.如果现在你手中有一个水果,你准备从这篇文章里学些什么方法来描述它呢?

  3.一篇文章,让你们收获了写文的方法。如果你们能用这种学习的方法去读其他文章,老师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石榴》教案 篇16

  一、设计理念

  教师、学生与文本互动对话促成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认读“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12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课前准备

  师:制作幻灯片;生:询问大人,查一查资料(关于蔬菜、庄稼、水果,在一般情况下,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笑”

  (通过师生相互送微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孩子们,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老师,现在我是怎样的表情?(教师做笑的表情),是啊,因为你们个个坐得端正,我很高兴,所以把微笑送给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把微笑送给老师呀?(愿意)笑一个给老师看一看。(生笑),你们太可爱了。

  2、孩子们,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笑了,你们笑了,连石榴也笑了。读课题:15石榴笑了(A注意读准翘舌音和轻声音节;找准关键词读:什么笑了?石榴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质疑“笑”

  (教学生学会质疑的良好习惯)

  1、我们都说,聪明的孩子们最喜欢提问题了,读了课题,聪明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吗?

  (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过渡:简直太棒了,下子就提这么多的问题,表扬他。其实呀,这些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里等着我们呢,请孩子们打开P110去读课文,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2、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谁字音)

  3、因为大家读书很大声,生字宝宝也笑了,竟跑到了屏幕上,,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幻灯片1(读生字词,读准字音)全体读---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笑”

  (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师生互动对话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强化语感。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并生成发展。)

  过渡:请你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一幅图,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你的发现。(相机抽生回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抽一生读---师指导按节奏读全体读)

  出示幻灯片2 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树上∕挂满了石榴。

  出示幻灯片3 换词练习:树上挂满了石榴。还可以这样说:树上结满了石榴。

  2、你明白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理解‘笑’—成熟的意思”

  3、出示幻灯片4: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仿说句子:我一进教室,就拿书出来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聪明的力力很认真地听了妈妈的话,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全体读第二自然段)

  2、问:力力是怎样想的?

  3、抽一生回答(石榴什么时候笑呢?我逗逗它,它会不会笑呢?)

  4、谁能读出问号的语气来?(相机抽两生读---全体读)

  5、力力想了哪些办法来逗石榴笑的?结果石榴笑了吗?(相机板书:力力 逗 不笑)

  6、分男女读(男当力力,女当石榴)

  7、从刚才的朗读,你认为力力是个怎样的孩子?(幼稚可爱的孩子)

  8、指导朗读(出示幻灯片5)读出幼稚可爱的孩子。(重读“唱歌”“跳舞”“讲笑话”“还是不笑”)

  A、抽生读;B、全体读

  过渡:这时力力没有其他办法,好心的秋风姐姐来帮忙了?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范读,你发现了什么?(请你认真倾听教师读“呼”后面的破折号,注意长句的停顿)

  2、相机抽两生回答亲读(呼----呼---呼秋风来了;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嘴。)

  3、抽生读----1、2大组读第一句,3、4大组读第二句。

  4、教师又范读(请你一边听,一边观察教师的表情,说说教师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5、抽一生回答(用高兴、兴奋的心情读)

  6、因为我喜欢力力,感谢秋风姐姐,石榴笑了,我也就笑了,我看看,你笑了吗?(个个笑得多灿烂呀)请你们也用高兴的语气又面带微笑来读读这一段。

  7、全体朗读

  8、理解“秋风来了”---秋天到了。(相机板书秋风 来笑了)

  9、文中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好像人在笑一样,你认为是哪个词?(咧),请做“咧开嘴”的动作。

  10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风来了,石榴为什么会笑呢?(因为石榴是在秋天成熟的,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听到了秋风吹的声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听到还些声音?(生说)

  11、课间操(全体起立,边说做动作)

  五、知识拓展,升华“笑”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良好课外求知的习惯。)

  1、在课前我们提出了不懂的问题,通过一节课的读书学习,现在你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出示(出示幻灯片6)

  A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B在一般情况下,蔬菜、庄稼、水果,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相机告诉学生,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东西通过催熟,冷藏,成熟期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2、全体读课文

  《石榴》教案 篇17

  活动由来

  点、线、面是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擅长用简单的墨线和彩点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幻觉,将诗情画意尽显于图画中。《石榴》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了帮助孩子感受点、线的不同艺术表现和无穷的创作空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另外,我还选用了《秋声赋》和《鱼》这两幅以秋天景色和鱼为主体的绘画作品,这两幅图中的点与线条颇具特色,但与《石榴》图中截然不同,让幼儿通过对比分析,加深感知点和线不同变化所带来的不同艺术体验。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感受作品中色彩、点、线所营造的写意美。

  2.尝试用点和线大胆地表现与创作,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有基本的用毛笔创作的经验。

  2.课件:吴冠中作品多幅,石榴实物图。

  3.国画工具材料:毛笔、毛巾、墨、水粉、宣纸等。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生活中的石榴。

  以石榴实物图导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经验,先对石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下面的欣赏活动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这两个石榴有什么不同?石榴长在哪里?

  师:是的,秋天到了石榴都成熟了,它们有黄有红,这个还露出了鲜红的果肉。

  师:今天,丁老师就带来了一幅名叫《石榴》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赏名画《石榴》。

  我采用了从部分到整体的欣赏方式,紧扣美术欣赏要素,带领孩子共同感知作品中色彩、点、线的写意美。活动中,引导幼儿对色彩不同的点引发联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石榴树,以此感知线条的多变。

  ①赏石榴

  师:你找到石榴了吗?它们都一样吗?

  幼A:我看到的石榴是红的,这个是黄的。

  幼B:有的裂开了,有的没裂开。

  幼C:这个石榴有叶子,那个没有。

  师:这么多的石榴有的咧着嘴在笑,有的……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开心、丰收、高兴。但幼儿说不出也没关系。)

  ②赏树

  师:除了石榴还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许多树。

  师:哪里是树干,哪里是树枝呢?怎么看出来的?

  幼:粗粗的线是树干,细细的线是树枝。

  师:树干和树枝除了粗细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树枝与树干的线条,注意方向、长短、颜色深浅的不同。)

  幼:颜色有的深有的淡。

  师:你知道这个树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怎么画出深浅不同的?原来浓墨和淡墨可以画出不同深浅的树。

  师:在绘画石榴树时,画家就用了简单的线,只是,它们长短不同、粗细不同、弯直不同,但却很好地表现出石榴树的.不同姿态。

  ③更多欣赏

  师:画面上除了树干、树枝、石榴,还有什么?

  幼:还有很多颜色的点点。

  师:都有哪些颜色的点?它们可能是什么?

  幼:花朵、树叶、小鸟……

  师:是的,画家只是用一些简单的点来作画,却令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有趣美好的事物。

  ④表达对画面的整体感受

  师:秋天石榴都成熟了,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片有花有树、挂满石榴的石榴林中你会特别想干什么事呢?你可以试着说一说或者用动作做一做。

  小结:画家用一些简单又多变的点和线,让我们感觉到了石榴林的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

  3.认识画家吴冠中。

  顺势引出作者,帮助孩子们了解作品作者。

  师:想不想认识一下画这幅画的画家?(出示吴冠中照片)他叫吴冠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他画了许多国画,其中他特别喜欢用一些大大小小色彩不同的点和一些粗粗细细、弯弯曲曲的线的作画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美。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吴冠中爷爷也是我们江苏人呢!

  4.对比感知不同绘画作品中的点和线。

  利用吴冠中的另外两幅作品《秋声赋》和《鱼》,与《石榴》进行对比,让幼儿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点、线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运用与表现。

  师:吴冠中爷爷还用点和线创作了许多作品呢,想不想再来看一看?(出示两幅作品)美不美?你喜欢哪一张?

  ①《秋声赋》

  师:这幅画的名字叫《秋声赋》,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你有没有找到这里的点和线?它与《石榴》图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这幅画上的点的颜色更漂亮、更大些。

  师:这些更大、颜色更多的点可能画的是什么呢?

  师:看了这幅画,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吗?(阳光、暖、热闹、欣欣向荣……)

  小结:原来简单的点,通过大胆地改变它的颜色和大小,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心里暖暖的。

  ②《鱼》

  师:《鱼》这幅图中的线是怎样的,它与《石榴》图中的线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幅画里的线不像《石榴》图里那样刚劲有力,这些细长的、柔和的线让你们想到了这么多,看来,吴冠中爷爷真的把这两条鱼画活了呢!看似简单的点和线,在不同的画里、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内容。而且,颜色不同,姿态不同,它表现出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5.画一画生活中的点和线。

  欣赏后,孩子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此环节使孩子对点、线作画的艺术形式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①迁移生活经验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点和线来画画呢?那你想用点和线来表现什么呢?

  ②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③展示、评价作品

  师:谁来说说你用点和线画了什么?

  师:你还喜欢哪幅画中的点和线?它可能画的是什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从环节和过程上看还是比较流畅的,从目标的达成度来看,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形态的点和线在不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事物、意境都是不同的。

  不足之处有以下2点。

  1.虽然活动前半部分孩子们对点、线作品进行了充分的欣赏、感受与表达,但要孩子们迅速地内化,并在作品中形象地呈现,从今天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来看,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今后,我们还要通过不断的欣赏、绘画,以及练习用笔的方式方法等,来渐渐提高孩子们这方面的表现能力。

  2.在之后的对比环节中,提问可以从简,对作品情感色彩的剖析可以省略,重点引导孩子去观察作品中线条和点的不同表现手法即可。

  《石榴》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认识“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12个生字,会写“力、王、牙、石”4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字、识字。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课前准备:一个石榴、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1、板书课题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石榴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说,不作评判,然后出示一个课章前准备的石榴,让学生直观感受)

  3、石榴怎么会笑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把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仔细的拼读拼读。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让同学说)

  三、再读课文

  1、想一想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内容,哪个自然段是写第二幅图的内容。

  2、看一看图,对照着图再读课文。

  四、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观察没笑的石榴是什么样子,想象树上挂满石榴的情景。王力力的妈妈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注意对读的指导)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读课文第二段,说说王力力想了哪些办法来逗石榴笑?结果怎样?(让学生读,还可让学生演)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观察第二幅图中石榴的形状、颜色,形状变化,说说石榴笑了没有,是怎样笑的?引导学生说出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再读课文,说说石榴在什么情况下笑的?石榴笑了,力力心里会怎么想呢?

  讨论: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为什么秋风来了,石榴就会笑呢?

  五、拓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水果或庄稼一般情况下在什么季节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教师讲解,现在科技发达了,象催熟、冷藏等技术的不断提高,果熟期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石榴笑了》教学反思

  课文讲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石榴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教学中,我以读为本,以“品”为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紧扣“笑”字,带着学生逐层深入,将每一段的笑都很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第一自然段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对于这个“笑”字,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初步感知,然后联系学生实际,让他们同桌互相笑一笑,把笑字的表面意思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语锋一转:妈妈说的'石榴一笑中的笑,和我们小朋友的笑一样吗?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都知道不一样,妈妈说的笑是指石榴成熟的意思,通过读、想、比,石榴一笑的笑就在学生头脑中清晰了,为后文的笑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课文第三自然段“石榴慢慢地裂开嘴,露出牙齿,笑了。”我先让学生在句子中找一找从哪儿可以看出石榴笑了?再结合学生的回答紧扣“慢慢地裂开嘴,露出牙齿”这些关键词语来读、悟、品,感受石榴’笑”的具体过程。当学生对石榴一笑中的笑有了深刻地感悟之后,再次联系王力力的笑,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思,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妙。

【《石榴》教案】相关文章:

《石榴》教案09-11

《石榴》语文教案08-29

《石榴》教案15篇11-15

《石榴》教学反思09-17

石榴的教学反思04-22

《石榴》教学反思04-21

中班数学美妙的石榴花托教案07-10

石榴籽能吃吗08-10

番石榴怎么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