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3-02-10 18:55:21 安媚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通用20篇)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谈论竹影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最有趣:

  --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

  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很好的引导者。读一读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简要地作些评价。

  主要有三处:

  1、第3小节:

  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

  --父亲早就来了,却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孩子的作为,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

  2、第3小节:

  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

  --能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并为他们解围,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

  3、第8小节:

  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示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 童年时的作者活学活用,审美水平马上有了提高。这正是有了实践经验作为指导的结果,胜过多少空洞的理论教育。

  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五、研读探究: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思考、质疑,想一想“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对吗?”等等,这样进行阅读,才能真正获益。

  1, 思考题一:

  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为什么用“竹影”作为本文的标题,而不是“谈画”或者“童年趣事”?

  “竹影”实际是本文的叙述的缘由、源头;也是文章的线索,即:看竹

  --画竹--品竹。用“竹影”做标题,比用“谈画”或者“童年趣事”

  更具体、实在。

  2, 思考题二:

  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中国画有什么特点?西洋画有什么

  特点?

  --中国画要求“传神”。所谓“神”,就是活的神气,神韵。

  --西洋画则看重写实,要求“画得象”,“画得同真物一样”。

  3、思考题三:

  你觉得竹子在中国画中,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神”?也就是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一提到竹,我就会想起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竹在中国人心中之所以会有如此重的份量,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风度,一种精神,一种气节。正像明朝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赞颂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磨还节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延伸训练:

  读完全文,你对童心童趣,对中国画,对竹的认识,或许会有一些不同于作者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任选一个角度,具体地说说。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也算是抛砖引玉,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独到的见解。

  七、家庭作业:

  1、课外搜集、阅读、欣赏一些写竹的诗歌、文章或画竹的图画,可以整理成为一本小册子,并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或将你对一件艺术品(这件艺术品可以是图画、音乐、舞蹈、工艺品等等)的认识和感情写成一段短文,不少于300字。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他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课文学习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4、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5、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6、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7、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3、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生: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幻灯演示)

  六、拓展延伸

  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七、课堂小结

  八、背诵课文。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吐绶鸡灯芯草铰链迸出

  听写:沼泽地嫉妒木屐飕飕讪笑

  释义:排挤来势汹汹弥漫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五、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理线索)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

  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八、作业布置: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白天鹅

  要有一颗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

  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教后记:

  1、教学按照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悟主题的思路进行,各环节衔接紧凑,思路清晰,学生在“辨形象“一环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探讨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真正原因的辩论时,气氛热烈,思维敏锐,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认识。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学生对丑小鸭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眼神告诉了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2、分角色朗读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3不足:在处理“知内容“这一环节时教学时间偏多。以至于文中精彩片断朗读不够充分。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2.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童话的思想意义。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预习要求查字典,明确生字词的音、形、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意义等)

  二、导入

  讲述: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比如说《皇帝的新装》讲述了一个爱虚荣又愚蠢的皇帝受骗上当、当众出丑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话言简意赅地说说你所喜爱的安徒生童话吗?如果你认为同学说的不够精彩,也可以用更出色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最爱。

  学生表述(《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一枚银毫》等)

  讲述: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追寻丑小鸭的成长足迹。

  三、梳理情节

  1、讲述: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勾画概括,说说:丑小鸭受过哪些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的态度是什么?同桌可以小声讨论。

  学生合作探究

  2、明确:

  ▲在鸡群和鸭群中,丑小鸭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包括自己的兄弟姊妹在内的全体鸡鸭都不欢迎他;连喂食的女佣也用脚踢他。他只有逃走。

  在沼泽地上,野鸭也不喜欢他,他还差点儿被猎狗抓走。他只有继续逃跑。

  在简陋的农家小屋,小鸭本可以满足于勉强的温饱,但他要“走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

  在广大的世界中,丑小鸭受尽严冬的'折磨,差点儿被冻死。

  ▲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对广大世界中的美热烈向往、不懈追求。

  四、作者简介

  1、讲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可怜的丑小鸭始终不绝望、不沉沦,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最美丽、最高贵的天鹅。而他的塑造者安徒生呢……

  作者简介: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而不断受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

  2、提问:看了安徒生的经历,你有何感想?

  明确:丑小鸭的形象就是安徒生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正因为作者在童话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不知在古今中外多少人心中引起过共鸣。

  五、联系现实,体悟思想意义

  1、讲述:丑小鸭的故事也让你心动过,或是正在为之心动吗?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他给你的启示。

  全班交流。

  2、可能有的启示:

  (1)“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能经受得住生活的重重磨难,才能更快地成长。

  六、课后积累

  建议更多地接触安徒生童话,感悟其中的意义。

  七、布置作业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要深人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要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查找了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及文化精神的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教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了解的《黄河颂》的相关知识,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者,予以鼓励。

  (教师对学生朗诵的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3课《黄河颂》》。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三、感知课文,合作探究

  1、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2、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3、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四、小组合作,诵读课文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组合,予以鼓励。

  (本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五、深人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以本课为例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一首诗词?

  (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议明确。)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学生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诵读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六、再诵课文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起朗诵。

  七、拓展延伸

  教师提供《长江之歌》歌词,学生阅读,并思考文后的题目。

  多媒体显示:《长江之歌》。

  1、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2、仿照“黄河颂”中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断。

  3、课余欣赏《黄河颂》与《长江之歌》,在激昂高亢的旋律中领略黄河、长江的风采,感受歌中洋溢的爱国热情。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从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意义。

  2、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和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国不一定是做轰轰烈烈的大事。爱祖国,就意味着爱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一样的爱国感情,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但其富有的内涵一样能够拨动每一个爱国者的心弦。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与小说中的人们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二、自主感悟

  默读课文。要求:快速阅读,最少两遍。

  查出不会读的任何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

  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有什么深刻含义?

  将你不懂的任何问题记录在笔记上,并尝试做简要解答。

  记下你在阅读本文过程中的点滴感想。

  三、互动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谈阅读的体会、感受和困惑。教师不予干预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体会。对于学生的意见和自主体会,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或质疑。教师要做的只是注意控制时间。

  四、阅读导引

  结合阅读后的交流发言,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具体内容讨论归纳出故事情节,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1、“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这堂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有何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法语课,爱国课。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感情更强烈)

  2、知识先导:

  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有六要素,小说也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此,阅读小说的时候,可以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

  ⑴这篇文章,可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情节。

  (教师板书)

  ⑵然后抓住情节的各个阶段,从小弗郎士的'具体表现来分析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了解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开端)贪玩幼稚怕老师

  (发展)感到诧异理解学习的重要懂得怎样爱国

  (高潮和结局)理解、敬爱老师

  ⑶归纳小弗郎士的形象及意义: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小弗郎士在文章中的作用:本文以小弗郎士,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学法梳理

  阅读小说,可以像阅读本文一样,先从情节入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结构层次,然后再做细致的(人物形象及语言等)的揣摩。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通过研读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

  第二课时

  一、交流反思

  预期结果:小弗郎士本质不坏;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感;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的种种爱国情感的表达对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1、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做好记录,在书上做好批注。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问题)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上漂亮的礼服?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讲了哪些话?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点?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怎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举止和表情?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⑵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后明确,并在书上做好批注进行点评。

  (解决第1、第2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通过外貌、语言描写来理解人物。同时抓住韩麦尔先生的语言作为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借助比较、联想、体验,对语言隐含的意义作更有深度的把握。解决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通过举止、表情描写来理解人物)

  (只要学生找到,能说出理由即可)

  ⑶小结:韩麦尔先生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的。

  三、质疑释疑

  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答。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释疑。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么老师就要提出问题了。如:

  1、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

  (提示: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等叫细节。本文如小黑丝帽、郝叟的书和大眼镜、操练军号声、金龟子、鸽子咕咕地叫声和字帖的两个联想,都是抓住了细节描写,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

  2、上学路上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最后一课上课之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语言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语言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四、体验反思

  “最后一课”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因此,它能充分地体现被占领区人们的爱国精神。可是有人说,在和平生活的环境里,我们谈爱国主义,我们要表达爱国感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果真如此吗?那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表达爱国的情怀呢?

  五、学法梳理

  小说,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等来刻画人物形象。

  六、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二、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四、课文精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胜利后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这则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五、文章脉络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第一层:写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打算了解自身价值。

  第二层:写赫耳墨斯询问诸神雕像的价格。

  《蚊子和狮子》:

  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进攻。

  第二层:写蚊子战胜了狮子,却丧生在蜘蛛网上。

  六、文章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七、写作特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它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八、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赫耳墨斯来到店里→询问宙斯雕像的价格(一个银元)又问赫拉雕像的价格(还要贵一些)再问自己雕像的价格(算“添头”)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向狮子挑战(蚊子向狮子冲了过去)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狮子)蚊子飞走时被蜘蛛网粘住了(它叹息自己战胜了强大的狮子,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则《伊索寓言》,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二、作者简介

  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2、《列子》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三、整体感知

  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3、重点字词归纳。

  (1)掌握下列字词。

  溉汲:打水浇田。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

  亡: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四虚:四方。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

  (2)一词多义:

  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四、课文精读

  1、学习《穿井得一人》。

  (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2、学习《杞人忧天》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热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五、写作特点

  1、故事短小精悍,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2、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作业布置】

  任选一题自编寓言。

  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f、猫和老鼠。

  【板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8

  知识与技能:

  1、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翻看《中国历史填充图册》,分析通辽市在一九三一年的归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与作者的距离)

  师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通辽市归吉林省管辖,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攻炸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三省,我们通辽市也包括在内。当我们的先辈们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家园十年的时候。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强烈的渴望回到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先辈当时的心境,随作家端木蕻良一起面对家园,抒发对《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

  [要求]:

  1、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

  四、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那些手段(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他召唤我回去。

  (小组四个人讨论汇报,轮流有感情的朗读句子,类似句子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首先掌握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更换词语就不能准确表达情感

  [问题二]:(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还要明确作者表达感情的技巧,了解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五、反思总结

  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

  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2、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回忆东北大地:

  对故乡的热爱、

  怀念、眷恋之情

  丰富的物产

  优美的景色

  倾诉

  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

  誓言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文言词语,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现象,熟读背诵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

  4、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快速记忆能力;

  3、了解口技这种传统技艺。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读

  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民间艺术,比如变脸、剪纸,然后播放几段口技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

  二、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只是,抄在和黑板上,请同学们完成。

  三、让同学们找出本文特殊的时间词语,理清课文的三个场景,交代本堂课的学习方法-朗读法,从读中进一步学习课文。

  ⑴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梦中惊醒。(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第二个场景:渐入梦乡。(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第三个场景:火起群乱。(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①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②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

  ③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齐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

  2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⑶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泛读,让同学们评价。

  3朗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

  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向已。”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次写到道具的.简单,既与第1段相呼应.更是以侧面反衬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让人恍然醒悟,原来一场出神火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借助于其他繁多的器物。)

  4提问口技表演如此高超。全篇文章都围绕着哪个字展开?

  总结课文第一部分,介绍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情况及演出时的气氛。

  而文章第二、三自然段,运用正面描写同侧面烘托相结合。着力描写表演者的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描写课文第一部分,介绍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情况及演出时的气氛。

  着力描绘听众的神态,这是侧面烘托。两者结合着写,是为了把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突出表演口技之“善”。

  文章至此,作者完成了口技者表演前的交代,并在高潮前作好了铺垫与渲染,下文忽然波澜突变则顺其自然。而文中作者不断通过正侧面的衬托烘托表现了口技者的高超技术,围绕一个善字作文章,同时也表现自己高超的描写

  布置作业:

  个性朗读。背诵课文

  总结归纳字词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3、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小结课文

  四、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七、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3、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教学重点:

  1、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关于安塞腰鼓的图片,讲述关于“安塞腰鼓”的历史。

  安塞腰鼓起源于安塞一带的民间舞蹈艺术,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安塞腰鼓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是陕北民魂的体现,号称“天下第一鼓”。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合注释,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2、文中的安塞腰鼓经历了哪三种变化?

  a腰鼓表演前安静的腰鼓

  B腰鼓表演中激昂的腰鼓

  c腰鼓表演后寂静的腰鼓

  3、请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明确:

  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三、赏析文章第七自然段,播放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四、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师: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挣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合谐。我们重点品读两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之势与所要歌颂的生命力量相辅相成的。(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1)从用词方面说:

  A、“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B、“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C、“这腰鼓励,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2)从修辞上说:

  A、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C、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小结:安塞腰鼓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刺激,更带来思想上的震撼。看来艺术欣赏不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如骤雨,如旋风,如火花,如斗虎——这是安塞腰鼓的“形”;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是安塞腰鼓的“意”;“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是联结“形”与“意”的纽带。

  六、归纳总结,言尽意长。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七、练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作业: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竹图展示,导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现在画一画。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你品味到美了吗?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

  四、合作探究,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梳理父亲讲述的中国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

  梳理:

  (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体验拓展,走进童年。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 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3、竹之游戏:大家在童年时做过哪些跟竹有关的`游戏?请用简洁的语言的叙说出来。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2、课外延伸:

  ①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②写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关,语言自然、清新,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3

  一、学情分析

  这是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神话故事,内容浅显,七年级学生正是处于充满好奇、充满想象的年龄,对这篇文章兴趣较浓。在这一课时的学习,老师可调动他们平时的阅读体验,结合生活实践,激发起他们更强的求知欲,去了解神话的特点,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感受人类诞生后的喜悦之情。

  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课文中女娲的形象也有了更深的感受。在第二课时,将让学生做一次思维提升,充分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并运用课文运用的细节描写的方法,以读促写,尝试改写、续写《女娲造人》的部分片段。

  二、教学目标

  1、语文常识

  (1)了解袁珂的生平简介。

  (2)了解神话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女娲造人》的相关知识。

  2、语言:

  (1)理解并积累重要的词语。

  (2)理解并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细腻的词句。

  3、阅读

  (1)快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对比《风俗通》,确定文章丰富和生发的.内容。

  (2)朗读品味,把握女娲的形象,体会她的情感。

  (3)拓展阅读,体会神话的魅力。

  4、写作:

  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改写、续写。

  三、教学重难点

  1、朗读品味,把握女娲的形象,体会她的情感。

  2、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改写、续写。

  四、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法、读写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快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

  (二)把握神话特点,对比《风俗通》,确定文章丰富和发生的内容。

  (三)朗读品味,把握女娲的形象,体会她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看神话吗?都看过哪些神话?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女娲造人、愚公移山……

  为什么喜欢看神话?故事情节巧妙有趣,运用夸张,想象奇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神话是怎么产生的?上古时代,人类文化知识很少,无法解释世界起源(如: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自然现象(刮风、打雷、发洪水、干旱等),就通过神话故事来表达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的理解。

  一言以蔽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幻想。特点:想象和夸张。

  今天,我们学习袁珂先生《女娲造人》,走进神话世界,体会神话魅力。

  (二)作者及《女娲造人》简介

  袁珂(1916—20xx),中国神话学家。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其作品被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女娲,中国神话传说中造人,补天,掌管男女婚配的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问题探究1:速读课文,标注自然段,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来复述故事。

  【要点】天地开辟以后,因为没有人类,显得荒凉寂寞,女娲感到有些孤独。她想把世界变得热闹,于是照着自己的模样,用黄泥亲手搓揉,造出了人。小人们都兴高采烈地喊女娲“妈妈”,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欢乐。但是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也不能布满大地。于是她顺手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也变成一个个小人。女娲觉得这种方法简单省事,越洒越起劲,于是大地就到处有了人。她又想着,人是会死亡的,难道以后还要重新再造?于是就把小人分为男女,让他们婚配,繁衍生息。

  2、问题探究2:这篇文章是作者袁珂根据《风俗通》里两则短文改编的(参看阅读提示),请一同学朗读,其它同学思考:和课文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使课文丰富起来?

  【要点】更喜欢课文,因为故事更生动,女娲形象更鲜明,情感更细腻。文中增加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3)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4)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作者既大胆想象,又合情合理,比如女娲用黄泥造人,我们常把土地比作母亲,而我们民族的肤色也是黄色。

  (四)细读课文,朗读品析

  1、问题探究3: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词句,你最喜欢课文补充的哪一部分?从_____________词句中,你读到了一个___________的女娲。

  【要点】从4段“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这一神态描写中,我读到了一个可爱活泼的女娲。

  从4段“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这一心理描写中,我读到了一个聪明有爱的女娲。

  从5段“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及6段“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这一处动作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读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娲。

  从9段“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读到了一个慈爱温柔的女娲。

  从13段“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读到一个勤劳伟大的女娲。

  可在品析时,适时加入朗读,体会女娲情感,把握她的形象。

  小结,可见在《风俗通》里的女娲是一个高冷的女神,而经过课文大胆奇特的想象和一些细节的描写后,我们感受到了她不仅具有神性,还具有人性的可爱活泼、聪慧温柔,更有了母性的勤劳、慈爱和伟大,这样女娲作为我们人类母亲的形象就更加鲜明丰富了。

  (五)课时作业

  1、把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理解词义。

  【参考答案】略

  2、上网或查阅图书,搜集有关女娲的记载。

  【参考答案】《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能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

  《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_水。”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

  《绎史》卷三引《风俗通》:“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从古籍中可知,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神话特点,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改写、续写。

  2、拓展阅读,体会神话的魅力。

  二、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袁珂笔下女娲的慈爱温柔、勤劳伟大、可爱活泼,这位神通广大女神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有了很多我们自己妈妈身上的美好品质,这源自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生动的描写。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最美的花朵。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自己想象的女娲和她造人的故事。这节课就请同学插上想象的翅膀,自己来创作,对袁珂的《女娲造人》进行改写或续写。

  (二)问题探究1:提供角度,指导写作

  为同学提供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改写或续写。同学可选择其一,也可自选角度。

  【要点】

  改写:1、女娲造人时的心情,及造人前后的情感变化。

  2、女娲怎样创造人的身体,赋予他们思想和情感。

  3、女娲怎样造更多的人。

  续写:想象人类出现以后世界的变化,续写后面的故事。

  【方法指导】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行为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对涉及到的环境、场面、气氛做必要的充实和渲染。

  2、多角度想象,可想象几种情况,从中加以选择。既要大胆想象,故事情节设计又要合情合理。

  3、改写要与课文中女娲的言行和性格相符,续写要注意前后照应,不要自相矛盾。

  (三)课时作业

  1、查找、搜集各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看看先民们的想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见教师用书

  2、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象,自己寻找文中值得填补的空白点,进行扩写。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淮南子?姮娥奔月》)

  【思维点拨】后羿为什么要向西王母请求不死之药呢?嫦娥知道后羿求到不死之药后有怎样的心理?嫦娥吃下不死之药奔向月宫时她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又是怎样呢?

  3、课外阅读,推荐一些神话选本,如《山海经》《淮南子》《故事新编、补天》《伊甸园里》《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等。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4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

  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马骏)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

  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

  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1.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

  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

  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反思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点,写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让学生在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完成。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6

  一、核心素养

  (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

  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

  4、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审美鉴赏与创造)

  5、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1)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②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研读课文

  ①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A、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B、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C、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D、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A、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B、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③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A、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B、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C、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D、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总结课文

  A、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B、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 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课前学习:

  1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设计字词训练题,考考他人。

  2 搜集资料,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一 导课

  1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口头作文《我童年的朋友》。

  2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

  3 学生相互简要点评口头作文,能说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4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引出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 检查预习:

  1 考考你(学生相互出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 我了解的'高尔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等。)

  三 整体感知

  1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⑴ 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一个人?

  ⑵ 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板书交流内容)

  四 细品课文

  1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问题⑴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问题⑵ 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处(或几处)描写?请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问题⑶ 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她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提醒学生及时修改笔记)

  五 再读课文,质疑、创新。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速、语气、语调,走进作者用优美语言营造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2 示范朗读。

  3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5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在前面的交流中未有的看法。可从内容到形式,情感到哲理等方面去发现,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六 重写《我的童年朋友》,着重运用好外貌、语言的描写方法,鼓励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要能传递真诚的情感。

  七 交流习作,相互点评,总结写好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经验。

  人物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

  写人物的外貌首先要注意观察人物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然后依据是否有特征和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进行取舍;在表达上要注意具体、生动、有条理。

  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语言与人物的思想性格关系密切。描写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人物在年龄、身份、性别、用语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不用于他人的特征。描写时应注意对人物语言的取舍,不能有言必录。不光写出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把握怎样说出要说的话,要善于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对话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同时还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八 自我反思及评价

  九 课后作业:

  1 背诵最后一段

  2 课外阅读《童年》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8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践的结论,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围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向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做好记录。

  二、课堂交流: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2、分组交流自己课前采访的内容。

  3、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发言。

  4、引发学生思考:

  (1)当年,老一辈生活艰苦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今天的生活乐趣与他们当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课后作业: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资料整合平台】

  1、张洁的《挖荠菜》。

  2、刘绍棠的'《榆钱饭》。

  使用建设: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清新纯朴、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风格。

  【口语交际】

  1、了解“劝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活动:

  (1)创设情境

  (2)分组练习

  (3)班级交流

  (4)教师总结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9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

  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简介作者:

  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

  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

  ①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读出自己。

  PP:找出你最喜爱或感触最深的画面,大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

  1、第一幅画:

  朗读方式:对读。

  关键词:明、无数、点、亮、现。

  知识点:联想的特点。

  2、第二幅画:

  朗读方式:齐读。

  关键词:缥缈、美丽、没有、珍奇。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3、第三幅画:

  朗读方式:想象读。(语气:亲切;情感:对幸福的向往之情。)

  关键词:浅浅、不甚、来往。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4、第四幅画:

  朗读方式:再创造读。

  原句: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再创造: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在走——在走——(渐轻,体现悠闲游走之感)

  关键词:闲游、朵。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五)主题探讨。

  1、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选用并改编了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

  提供写诗的时代背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正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各派军阀的高压统治,处处黑暗,民不聊生,老百姓处在极其悲惨的境况之下。

  2、作者当时的心态:他极度憎恶黑暗现实,但浪漫气息浓郁的诗人对社会现实并不绝望,也不因此而哀怨、伤怀,而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不满现实,热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3、郭沫若先生的性格特点,即奔放、热情、浪漫气息浓郁等。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 了解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其原因,突出他的创新精神和爱国之心。

  2 学习本文选材精当、详略得当的写法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

  3 能成功地进行一次人物访问,锻炼自己搜集资料、取舍资料的能力,能围绕采访主题设计问题,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课前学习:

  1 自学“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观摩央视名记的人物采访节目,揣摩学习。

  2 熟悉课文,试着从内容到形式发现本文的特色。

  课堂学习:

  一 学生结合预习,交流成功的采访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采访前要对采访对象作尽可能多的深入细致的了解,还要对采访对象的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不说外行话。

  2 要能设计被采访者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要具体,有特点,要能打开被采访者的心扉。

  3 要讲究谈话艺术,热情诚恳,营造融洽的氛围。

  4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放松、随机应变等。

  5 要记好采访笔记。

  二 学生合作学习,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人物采访活动,采访对象: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活动步骤:

  1 自由结合组成采访小组。

  2 利用网络查找贝聿铭的资料,进行资料的汇总、删选,确立采访的主题。(在网络教室完成)

  3精心设计采访问题,进行角色分工。

  4现场采访表演。

  (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给予学生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点和帮助,可将学生忽略的一些重要问题提醒学生思考,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小组学生活动的质量高低,参与一些小组的准备。)

  三 学生现场表演人物采访:与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面对面

  (教师要根据前面的观察选择表演小组,考虑问题设计的互补性、个性,表演的质量。)

  四 师生评价,选出最佳记者,最佳合作小组。

  五 教师过渡语:

  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是对一个人知识、情感、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而一次成功的采访也将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相信同学们在身体力行中已有切身的体会。

  世界上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很多,体验记者的经历,采访仅是一部分,如果你要趁热打铁,写一篇人物通讯报道,面对这么多的素材,你会如何下手呢?

  六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自然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文。

  七 细读课文,与前面三篇文章相比,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亮点?

  (例如本文的开头、小标题的运用、详略得当组织材料、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等。)

  八 课后作业:

  1 记录自己参与采访活动的经过和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2 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进行一次真实的采访,写下自己的体验。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08-08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0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01

语文下册教案15篇12-29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02-06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