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

时间:2022-05-07 15:40:09 教案 我要投稿

《马说》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马说》教案(通用8篇)

  《马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马说》教案 篇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 ,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 ,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作者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理解“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主题。

  3、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培养学生对人才的认识。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强烈愤懑不平的感情。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走进韩愈的生活经历,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

  二、诵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中11个“不”字的语气。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4、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提出讨论题:为什么韩愈会在文章中流露出这样强烈的愤懑不平之情?提示学生;联系韩愈的生活经历。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内容强调作者25岁已高中进士,但一直得不到重用的怀才不遇的经历。从而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5、细读第三段,体会“天下无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的语气。 让学生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体会到明君对人才的重要性。

  6、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齐读全文。

  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积累提升

  1、译读积累:分小组合作串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圈点总结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师提示学生研究“策、其、食”的不同用法。 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

  2、交流探究:每组派出代表,或翻译全文,或交流重点词句,或提出质疑。 解词练习,教师提出:故、或、虽。以前在何处学习过?

  3、背诵积累:

  4、知识迁移:

  ⑴ 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太多的中国文人有这样的遭遇了。”为开头写一段话,融进这些失意的文人以及他们表现这种情感的文句诗句。

  ⑵ 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这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整体印象,认识到这是个时代的悲剧。然后再联系到今天的生活,拓宽其对人才的认识。更好的达到本文的情感目标。

  四、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识别人才的人)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埋没人才的人)食马者不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有才能的人 )其真无马也邪 ──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

  托物言志

  《马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⑵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⑶ 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2、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⑴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⑵ 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⑶ 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⑵ 思考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⑶ 要点提示:

  ① 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②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⑷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 思考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⑶ 要点提示:

  ① 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②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⑵ 思考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③ 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④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⑶ 要点提示:

  ① 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②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③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④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⑷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归纳课文:

  ⑴ 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⑶ 要点提示:

  ① 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②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3、马说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有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

  事例进行论证:鸣之不能通其意 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

  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短文所阐明的道理;基本能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对“怀才不遇”的观念赞同度过高,此点须加强引导。

  《马说》教案 篇4

  【教学思路】

  1、知识教学点:

  ⑴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⑵ 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

  ⑴ 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⑵ 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3、美育渗透点: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设想】

  1、链接教学,决不满足于某一课的内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课内容为核心,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学,一课上完,不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满足,而是重新提给学生新的问题。一课上完是终点,同时也是中国,是某个问题研究的起步。

  3、主张“情气说”,作者写时以情使气,以气结句,我们读时反过来由句寻气,由气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

  2、作者介绍。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二、正音

  学生听课文朗读,给生字注音, 划出通假字。

  三、学生初读课文,试领会课文内容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3、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4、学生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 (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 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

  2、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⑴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⑵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⑷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⑸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⑹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⑴ 同桌间互相听读。

  ⑵ 指名学生朗读。

  ⑶ 全班学生齐读。

  六、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2、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3、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4、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七、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八、课堂练习及中考链接

  九、课外阅读

  十、 迁移讨论

  以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的素质”

  十一、布置作业

  《马说》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马说》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选拔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

  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与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和中考复习的需要,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背诵,准确默写课文;积累文学常识及重点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主旨及写作手法;反复练习,提升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当今社会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三、说重点

  掌握重点的字词以及文章内容。

  四、说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主旨及写作手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背默

  1、 出示要求:

  准确流畅地背诵全文

  准确无误地按要求默写

  2、自由背诵—→同桌检测—→指名背诵—→齐诵

  3、默写全文并按要求画出下列句子:

  ①文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极写“食马者”愚昧无知(“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排比句是________

  ③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根本原因(文章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

  (三)、积 累

  1、出示要求:

  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积累本课重要的文言词句

  2、 学生自行梳理总结

  3、检测

  4、师补充文学常识

  ①关于“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

  ②关于韩愈

  韩 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称其“文起八代之衰”,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马说》选自韩愈的《杂说》。

  5、检测对文言词句的理解:

  ⑴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⑵一词多义(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

  ⑶理解重要文言词语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执策而临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故虽有名马 安求其能千里也

  (四)、理解

  1、自行梳理课文主要知识点。

  提示:可分别从课文内容、文章结构、表现主题、写作手法等角度说说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检测:

  生口头展示梳理的知识点

  师小结

  ⑴写法与主题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⑵结构特点

  正面提出问题并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强烈的谴责,辛辣的'嘲讽。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千里马“才美不外见”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

  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五)、练 习

  1. 本文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_________。

  2、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_____比作千里马,把_____________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懑之情。

  3、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可文中为什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根据文意,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及人才?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马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方法。

  3、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4、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文学家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出众,却仕途坎坷,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三次上书请求重用,都有志不得通。于是他写下了本文——《马说》

  二、介绍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柳三苏王曾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听范读,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明确读音。

  3、自由朗读。

  4、分组齐读。

  四、理顺文章大意

  1、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全文。

  2、小组组内交流,清除翻译难点。

  3、全班合作互助,翻译全文。

  参考: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五、深入分析

  (一)文章为我们刻画了几个形象?

  三个:千里马,伯乐,食马者

  (二)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第一段

  1、哪一段集中写了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关系?从文中的哪一句感知的?

  明确:第一段,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为什么说伯乐对千里马命运有决定作用?

  明确:伯乐能识别,重用千里马,发挥千里马的才能。

  3、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又会如何呢?

  明确: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不被重用,才能埋没——命运悲惨。

  4、第一段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被埋没的千里马同情和惋惜。

  六、作业

  背诵及默写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背诵导入。

  二、分析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找出千里马的特点。

  明确:食量大

  2、自主讨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体现出食马者怎样的特点?

  明确:无知

  4、从作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对食马者秉持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对食马者的嘲讽。

  三、分析第三段

  1、第三段体现出了食马者哪些特点?

  明确:浅薄,愚妄

  2、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归纳食马者这一形象的特点

  明确:无知、浅薄、愚妄

  四、理解三个形象的比喻意

  明确:

  1、千里马——人才

  2、伯乐——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统治者。

  3、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无知、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五、理解作者情感

  1、作者借千里马提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明确: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社会现实。

  2、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1)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惋惜。

  (2)对埋没人才现象的愤慨和批判。

  (3)自身的怀才遇之情。

  六、分析写法

  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统治者。

  以食马者喻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来表现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就是托物寓意。

  七、作业

  1、背诵及默写课文第二和第三段。

  2、完成练习题。

  《马说》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3、创造性学习法。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画的是什么?(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屏幕显示课题)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三)朗读教学

  初读课文,正音上口: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注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做出标记,准备在课堂提问。

  (四)课文分析: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2)解决重点字词(屏幕显示)。

  (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4)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5)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

  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

  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

  (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思考巩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3)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

  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

  (2)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5)思考巩固:

  ①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②哪句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的身份叹息的?

  ③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6)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7)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

  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归纳一词多义及通假字现象(屏幕显示)

  (五)推究文理。

  1、齐读课文

  2、理解文章结构: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

  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显示版书)

  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

  (六)品味意境

  1、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2、第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结,这三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个“也”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谴责;第三个“也”是对“食马者”的深刻讽刺。

  (七)扩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了本篇课文,请你给韩愈写一封信,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马说》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我要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我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3.我能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4.我能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

  重点:

  1.我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1.我能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我能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

  在文学上,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奔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他本人也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关于文体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看法,跟现在的议论文、杂文相似。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

  关于背景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关于伯乐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

  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韩愈,字,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世称韩昌黎或称昌黎先生。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另一外文学家并称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说”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相马()2.骈 ()3.槽枥()

  4.食马者() 5.外见()6.策之()

  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骈死() 2.故虽有名马()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尽粟一石()5.策之不以其道()

  6.执策而临之()()

  4、用/划出下列句子停顿的节奏: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二、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的节奏;读出感情

  2、疏通文意,基本理解文章意思。(结合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

  (1)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通,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③其真无马邪通,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

  (2)古今异义词:

  ①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今义: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今义: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今义: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今义:

  ⑤策之不以其道。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①之

  虽有千里之能()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③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⑤虽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⑥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⑦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4)词类活用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策之不以其道()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2)才美不外见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5)执策而临之执:

  2、翻译下列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能力提升(选做题)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原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

  。这句话在全文中还起到的作用。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

  (5)讽刺食马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

  (3)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主旨句是:

  四、《马说》学案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退之;唐;柳宗元;韩柳;一种文体

  2、(略)3、(略)4、(略)

  二、合作探究

  1、(略)

  2、(1)①“见”通“现”,显现、表现

  ②“材”通“才”,才能

  ③“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④“食”通“饲”,饲养;喂养

  (2)①是: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

  ②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③等: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④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⑤策:古义:马鞭今义:策划,策略

  (3)①之(1)的(2)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3)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4)音节助词,不译

  ②策(1)名词活用动词,鞭打(2)马鞭(3)动词,记载

  ③而(1)连词,表转折,但是(2)连词,表修饰(3)连词,表承接

  ④食(1)吃,动词(2)通“饲”喂养,动词

  ⑤虽(1)即使(2)虽然

  ⑥其(1)代词,代“千里马”(2)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3)表推测,“恐怕”(4)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⑦以(1)把,用(2)按照

  (4)①辱:受屈辱,形容词用作动词。

  ②尽:吃尽。形容词用作动词。

  ③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驱使。

  ④千里:日行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

  三、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略)2、(略)

  3、(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2、没了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呢?说明了什么?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文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本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6、文中作者所说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指什么?

  7、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什么的写法

  二、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2、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6、“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能力提升(选做题)

  比较阅读,完成文后的题目。(11分)

  甲《马说》原文略。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3分)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第二课时)

  1、明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明确:柢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说明伯乐对与千里马的重要

  3、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明确: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5、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6、明确: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即人才。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人

  7、明确:作者借千里马难遇到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无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mèn)之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二、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5、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6、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乐——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能力提升(选做题)

  1、⑴用鞭子打⑵买⑶它(的)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马说》教案】相关文章:

《马说》经典教案03-03

《马说》教案01-24

《马说》教案模板 马说教案板书11-25

《马说》教案(精选20篇)11-17

《马说》教案(精选15篇)05-23

《马说》教案模板(精选18篇)05-17

《马说》教案汇编8篇12-31

关于《马说》教案3篇01-03

《马说》教案(通用12篇)11-23

实用的《马说》教案三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