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2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园地三》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
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各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⑴ 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报或黑板报。
⑵ 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⑶ 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⑷ 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在年级、校园内或社区内展出)
⑸ 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⑹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专栏。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好各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
三、推介成果
教师向相关少儿报刊推荐学生的习作与创意,抓住各级各类科技节发明创新大赛等时机推荐学生的突出成果。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2
一、口语交际。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跟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愿望,然后问一问他们的愿望是什么。
1、想一想,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理由是什么?
2、在小组里相互讨论一下。认真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愿望是什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3、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作业本上。例如:《我的理想》、《我的愿望》、《长大以后》、《15年后的我》。
4、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让孩子看看新闻,围绕时事新闻深入地想一想,将来做什么更有意义(闪光点:紧跟时事、以小见大,在平凡的岗位创造无私的大爱。)?也可以让孩子天马行空的大胆联想一下,写一些现在无法实现的愿望(闪光点:虽然不切实际,但突出题材新颖、想象大胆。)。
(1)时事类。因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医生、建筑工人、志愿者、警察的无私奉献,可以根据疫情作为导入点,进行写作。
(2)大胆想象类。去量一量天空有多高?大海有多宽?太空里有没有另一个太阳系?给空气洗澡消除雾霾;去探索最深的海底世界。
二、识字加油站。
这8个词语都是ABB式的词语,都是用来形容食物的口感或味道的。
如:甜津津的蛋糕、酸溜溜的柠檬、辣乎乎的火鸡面、香喷喷的汉堡、油腻腻的红烧肉、软绵绵的棉花糖、脆生生的花生米……
三、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连一连。
这是两组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分练习。
(1)“霄”带有偏旁“雨”,与天空、云有关,如:云霄、九霄云外。
“宵”带有偏旁“宀”。是夜的意思,如:通宵、夜宵、元宵。
“削”带有偏旁“刂”,与刀有关,如:削水果、削铅笔、削苹果。
(2)“赔”带有偏旁“贝”,与钱有关,如:赔钱、赔偿、赔本。
“陪”带有偏旁“阝”,与随同有关,如:陪伴、陪同、陪读。
“培”带有偏旁“土”,与土壤有关,如:培土、栽培。
2、下面这些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这八组字的特点是:每组的第一个字就是该组的部首。
“鹿、麝”的部首为“鹿”。
“金、鉴”的部首为“金”
“高、敲”的部首为“高”
…… ……
四、我的发现。
认真读一读和仔细观察给这三组字,我们会发现每组字中分别含有两个不同的偏旁。
例如:
(1)第一组中分别含有“火”与“灬”,“灬”是“火”演变而来的,类似的字大多与火有关。(2)第二组中是“心”与“忄”,“忄”是“心”演变而来的,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一般与“心情”有关。
(3)第三组是“刂”与“刀”,“刂”是“刀”的变体,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一般与“刀”有关。
五、日积月累。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天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根据一天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的,分别命名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中、酉、成、亥”。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个时辰再与十二生肖结合,就形成了十二个组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即“十二生肖歌”。
六、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1、阅读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在同一个院子里,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在小枣树面前洋洋得意,瞧不起小枣树;小枣树没有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果而骄傲自大,还反过来夸奖小柳树的优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2、思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乘凉()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弯弯()()、光()()、又()又()、
高高()()。
(3)小枣树拿小柳树的________和自己的________相比,说明小枣树________。
(4)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为什么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
A.这则童话故事,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的不同态度,说明小柳树骄傲自满,最后失败了。
B.这则童话故事,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的不同态度,说明小枣树比小柳树好。
C.这则童话故事,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的不同态度,说明人各有长短,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同时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3
一、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属相吗?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属相吗?(学生自由交流)我们每个人的属相都是十二生肖里的一员,十二生肖的成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2.(课件出示十二生肖)学生自主认读;再同桌互读,互查互纠;然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读竞赛活动,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
3.(课件出示生肖邮票、绘画、民间工艺作品)学生欣赏,了解生肖文化。
4.游戏。
发十二生肖头饰,齐读课文时,被提到的生肖按顺序站好并做出该生肖的标志性动作。
5.全班比赛背诵十二生肖,注意按照顺序背诵。
小结:十二生肖是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关于十二生肖,我国还流传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同学们在记住十二生肖的同时,也可以找一找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读一读。
6.阅读下面这首关于十二生肖的儿歌。
二、我爱阅读
1.激趣导入。
导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来了,小柳树越来越美了,人们纷纷吟诗称赞她。听着人们的称赞,小柳树得意极了,骄傲地对身旁的小枣树说起话来。她们说了些什么呢?快去读一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
3.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生词)指多名学生认读。
枣树弯弯曲曲浅绿色跳舞
光秃秃实在忍不住树荫
(2)指名接力朗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
4.默读第1~4自然段,了解春天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
(1)画一画: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的词句。
(2)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有什么不同?小柳树前后有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①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小柳树的美的?(指名读后,其余学生补充)
②指导朗读:春天来了,小柳树越来越美了,你们能通过朗读来展现小柳树的美吗?
③小柳树越来越美了,小枣树呢?(指名读描写小枣树样子的句子)
④小柳树觉得自己长得好看,嘲笑小枣树,你能读出小柳树嘲笑、得意的语气吗?
⑤听了小柳树的话,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交流)
5.默读第5~8自然段,了解秋天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有关语句,体会小枣树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小柳树心情的变化,指名说小柳树担心的原因。
(3)小枣树有没有嘲笑小柳树?她是怎样对待小柳树的?读小枣树的话,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6.说一说:你喜欢和小柳树和小枣树中的谁交朋友?为什么?
7.学做阅读卡。
我的阅读卡
我的问题
1.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有什么不同?
2.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我的解答
1.小柳树: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穿浅绿色的衣服,叶子又细又长。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结又大又红的枣子。
2.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但又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注重了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如“识字加油站”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能力;“字词句运用”注重培养学生识别形近字和查字典的能力;“我的发现”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爱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感悟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每堂课、每个环节中去引导、去渗透。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
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2、初步认识近义词。
3、感知感叹句与陈说句的句式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
4、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义词识字。
【教学难点】
认识近义词,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1、收集风景名胜地区的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让同学自身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身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一起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师范读,生注意听老师的读音。
3、师生互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认记生字,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字,检验认字情况。
6、给生字找朋友:
退──腿 险──脸 读──卖 反──饭 间──简
7、“我说你说”──师生对说反义词:
⑴ 说教材里的词:
补充:好──坏 新──旧 上──下 高──矮
明──暗 开──关 来──去 前──后
多──少 重──轻
⑵ 生生对说反义词。
二、学习“日积月累”──我会选
1、同学自读词语,看能否发现什么。
2、教师引导:
⑴ 老师站在脚室的中央。
⑵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心。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中心与中央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3、选词配对,在读一读。
4、扩展:你还能说出一些近义词吗?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对反义词竞赛:师与生对。比一比看谁对得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连线:
① 找近义词 ② 找反义词
美丽 著名 正 简单
特别 漂亮 复杂 反
中心 非常 买 关
有名 中央 平安 卖
愉快 快乐 开 危险
二、学习“读读说说”
1、出示“!”与“。”,讲解感叹句与陈说句。
2、读句子,体会感叹句与陈说句的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分析句子:
⑴ 前是感叹句,后是陈说句。
⑵ 因为“花坛真漂亮“,所以“我要把他拍下来”。
4、方照例句说句子:
北京真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
5、 仿照例句完成第三句。
6、 同桌互相仿说句子。
三、学习“我会读”
1、同学自读诗歌。
2、小组互读,比一比看谁最先背诵。
3、小组交流: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四、展示台(交流课外识字的途迳)
1、展示课外识字效果。
2、展示自身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身的艺术才干。
第三课时
一、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展示自身收集的风景名胜资料,让同学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身关心的风景名胜。
2、在展示过程中选择好自身的交流对象,组成“旅游团”。
二、分组交流
同学自由选择下列交流方式:
1、 “导游”介绍自身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布置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身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
2、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导游”互相交换到别组带队。
四、总结
1、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
2、评出“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注意转变角度,考虑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认读词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巩固音节的拼读,强化学生运用拼音来读准字音的习惯;
动手拼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词语的归类;
拼读音节;
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词语的归类:
音节的拼读,尤其是轻声.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 三个圈圈,三根小棒 拼好的小鸭和小兔
学具: 三个圈圈 三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要举办一次舞会(课件),邀请了很多朋友参加.可是这些朋友很久没有跟他见过面了,圣诞老人都快认不出来了,他非常着急.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帮他啊?
二、 认字归类.
1. (出示课件)小朋友看,这些就是圣诞老人要请的朋友,现在就要请你们来认一认了.
2. 同桌之间交流读词语,提醒注意轻声.教师下位指导巡视.
3. 指名读.
生评生读,师评生读.
4. 齐读.
5. 圣诞老人非常感谢小朋友们替他找到了他的朋友们.可是,他又遇上了件麻烦事.原来圣诞老人的房子很小,只能够摆下三张桌子,圣诞老人一共请了多少位朋友啊?(学生数数)现在就要请聪明的小朋友来替他想想办法了.怎么排座位才能让每一桌的客人都满意呢?小朋友们排好了之后还得告诉老师,为什么这么排,为什么把这些词语放在一起.
6.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下位巡视.
7. 指名回答,课件演示.
8. 圣诞老人真的非常感谢小朋友们能够这么热情的帮助他解决难题,表扬自己!看,圣诞老人的朋友们都坐好了!(提示学生坐好)
9. 圣诞老人这次只请了12位朋友,他觉得不够热闹,要是有更多懂得朋友来参加这个舞会该有多好啊!小朋友们想一想,每一组词语里还能排上哪些不同的但是相类似的词语呢?我们一起来给圣诞老人找朋友,好吗?
10. 学生自由讨论,小组交流.
11. 老师提示: 属于动物的词语你还找到了哪些?
属于人物的词语你还能找到哪些?
属于动作的.词语呢?
圣诞老人看到小朋友们帮他找到了这么多的新朋友,可高兴了!看,舞会开始了!(课件)
圣诞老人也热情的邀请小朋友们来参加他的舞会呢!(生跟着音乐唱游)
三、拼拼读读。
1. 过渡(音乐戛然而止,出示课件)
小朋友看,从森林里走来了一只大怪兽,他说:“哼,想要继续舞会,还得过我这一关
!(出示课件:拼拼读读)
2.(出示三个圈圈)老师左手拿的是什么?(“三个圈圈”)
(出示三根小棒)老师右手拿的是什么?(“三条直线”)
(出示小鸭形状)拼出了什么?(“拼出小鸭”)怎么知道是小鸭?(“嘴巴扁扁”)
(出示小兔形状)还拼出了什么?(“拼出小兔”)你怎么知道的?(“尾巴短短”)
(课件)“还能拼什么?你来试试看!”
哦,原来这就是大怪兽给我们出的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舞会继续?(想)那我们一起来解决大怪兽给我们出的这道难题,好不好?
3.打开书33面,大声的读儿歌,注意轻省,不会人的字请拼音来“帮忙”,比一比,看谁会拼的音节最多!(自由读)
4.指名拼读。生评生读,纠正字音。
小组读,全班读。
5.读了儿歌,谁能说说你从儿歌中都知道了什么?
指名答
6.想一想,你用三个圈圈,三根小棍还能拼什么?
学生动手拼一拼,师下位巡视。
7.学生上台演示。
四、小结。
看了小朋友们的表现,怪兽说:“恩,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欢迎参加圣诞老人的舞会!”(生跟着音乐动起来)
五、 下课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①猴子看见月亮的影子后在井边叫嚷。
②一只猴子接一猴子倒挂着捞月亮。
3、朗读录音带。猴子头饰多个。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学习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月亮在天上。可是有那么大群猴子,却从井里捞月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寻起来读一该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注意检查下面字的读音:
“捞、另”的声母是边音,“另”还是后鼻韵母。
“咱”是平舌音,读“劝”,不能读翘舌音,或“劝”;“伸”前鼻韵母,翘舌音。
“碰”是后鼻音。
2、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记忆生字。
3、如“捞、咱、倒、另”,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
4、学生反复读记生字。
5、用抽读的方法检查学生是不是把课文读通了。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下面的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时候的“候”字少中间一竖。左右要写紧凑些。
脚:中间的“去”高于两旁,“去”在几乎全字二分之一处起笔。
接:右下的“女”写大些,托住上方的“立”。
(五)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课生字
(二)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1、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集中起来,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
2、解答小组里未能解决的问题。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四个“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可引导学生想象猴子看到井里的月着急的神态、动作和心情,可借助插图体会。前两个“糟啦”连接紧一些,第二、三个字的声音稍拖长,突出喊叫时的着急。
最后一段老猴子说的话,应表现出喘着气、很累的样子。第一个“不用捞了”后面是逗号,但根据内容及语气表达的需要,停顿时间可稍长一点;表现出老猴子喘着气说话的样子。后一句可这样停顿:,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
(四)扩展想象,分组交流。
1、听到老猴子说月亮还好好地挂在天上时,下面那些倒挂着的猴子有什么反应,后来它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许多年后,那只小猴子已经成了老猴子了。当它和儿孙们一道坐在井边面对那轮明月时,它会怎样说,怎样做。
3、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归纳出本课要让学生懂得的道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第4题。
(六)课堂订正。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1.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2.这堂口语交际课,我们可以用四个方面来介绍:
板书: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
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自己的发明设想
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3.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大家找到自己 同一类的同学,有小组长带领下组织交流。(小组长人选有老师决定)
4.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注意:
点评: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
听的要求: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
5.强化提高 同桌互说,
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习作
一、确定习作内容
1.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习作评讲
1.个性展示台
2.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3.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
4.小结
5.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9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
过程建议:
1、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 ) 录音──( )
电影──( ) 会议──( )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学生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过程建议: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_________;
川流不息的汽车__________。
〖我会读〗
过程建议: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看录像)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⑴ 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⑵ 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⑴ 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⑵ “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⑴ 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⑵ 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3.积累古诗词《春日》。
教学重点
积累朱熹的诗《春日》。
教学难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的前面为我们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我们设计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一个是要我们详细介绍一处景点。你是怎样完成这两项任务的?
2.学生自由说。
3.教师小结:我们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没有必要把四份材料仔仔细细读一遍,而是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做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则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
4.同学们再想一下,我们在学习《竹节人》时,如果你的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这一任务,你在阅读时应仔细阅读哪些部分呢?
5.教师再次小结: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以粗略地浏览一下。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出示: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板书: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
1.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2.指名同学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认识,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分别点评,点拨指导。
(1)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说玩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2)第二段文字描写的是座位后面同学看前面同学玩竹节人的情景,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是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玩竹节人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
(3)第三段文字写的是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这段话中有对罗丹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还运用了想象和夸张。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罗丹。
4.教师总结:写人物入迷的情景,要写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还可以用上夸张、想象。
(板书: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5.出示: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1)爸爸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
(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
(3)美术老师画画入迷了……
……
6.学生交换阅读,互相提提建议。
(二)学习用序数词逐项说明理由的表达方法。
1.学生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一段话,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的好处。
2.分组交流讨论:你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你认为用这种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3.教师检查,指导:
(1)这段话讲的是人们认为的天体上的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作者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板书)的方式,把四个条件一一列举出来了。
(2)用这样的方式说明理由会使听众或读者觉得条理清晰,理由充分,说理性强,说服力大。(板书:说理)
4.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选题中自选一个,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理由。
5.学生汇报,师生评价,主要评价依据:①是否用上了刚学到的方式;②理由是否充分,并且相互独立,与其他各项没有交叉或相容关系。
三、日积月累
(一)指导预习
1.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春日》。
(2)简介作者。(板书:朱熹)(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3.(板书:《春日》)解诗题。(“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出示:“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2.出示:“无边光景一时新”。
光景:风光景物。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
全句的意思:那里风光无限,刹那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3.出示:“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随意。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天的面貌。我国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
4.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三)欣赏诗句,体会意境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万紫千红总是春。”)
你能想象出作者当时看到的景致吗?(在春风的吹拂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出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练习背诵。自由背,同桌背。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说理: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shé yè gōng
代舌 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读
(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2)指名开火车读,如果可以,请扩词。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
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⑴ 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⑵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⑶ 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⑴ 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⑵ 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⑶ 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⑴ 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⑵ 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⑴ 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⑵ 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
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反思】
在上园地三时,才用当小老师的方法,同学互助,帮助理解困难的孩子学习我的发现和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涨了,使我体会到应该多相信他们一点,多给他们一点微笑。这样,课堂才会更快乐。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重点)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重点)
一、交流平台:观察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说说本单元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表达、准确生动的语句,以及从中感受到的作者进行连续细致观察的表现。
2.出示“交流平台”的三个例句,朗读句子,交流其中有哪些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表现。
(1)如,第二个例句有对爬山虎的脚的变化的观察;第三个例句,不仅观察了蟋蟀住宅外部的特点,还倾听了蟋蟀的歌声。
(2)阅读泡泡框中的提示,体会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
3.迁移运用。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及时记录下来,为自己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词句段运用:为动物找家
1.根据示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表达。
2.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或视频感知“圈、厩、棚”等动物的住所。
(1)将不同动物和它的“家”用线连起来。
(2)让学生尝试连线,在交流汇报中体会表达的丰富性。注意有些词语的搭配是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如,“厩”只能与“马”搭配组成“马厩”一词,“狗”的住所只能称为“狗窝”而非“狗洞”(狗洞指的是供狗进出的通道)。
3.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说说更多类似的词语,并鼓励积累、运用。
第二课时
1.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重点)
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难点)
一、词句段运用: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1.初步感知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课件出示两组句子)采用师生、同桌、男女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朗读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深入思考,句子加上加点词语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读句子,讨论,并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变成灰色的。这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最多”一词,说明隧道最深有九寸,从中能够体会到作者一定经过反复观察,甚至是测量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作者的观察是耐心而又细致的。
2.在充分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朗读。读“逐渐”时可通过拉长语音,感受时间推移的过程;读“最多”时可加重语气,体会对蟋蟀住宅描写的精准。从而体会意思的不同,以及表达的准确性。
3.放手让学生在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表达准确的句子,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二、日积月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1.(课件出示谚语)先引导学生自读,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体会谚语短小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谚语的理解,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相机进行讲解。同时感受先民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品质。
(1)立了秋,把扇丢: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用扇子。
(2)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人则穿着轻薄。
(3)夏雨少,秋霜早: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称“小阳春”。
3.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谚语。
4.拓展其他气象谚语,丰富积累。
如,(1)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2)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在于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氛围较好。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师生、同桌、男女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朗读句子,指导学生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理解加点词语的作用,并通过朗读的形式再次进行巩固。
最后,我放手让学生在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表达准确的句子,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理解表示程度或表示限定的词语在增强句子表达上的作用,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编小诗集和举办诗歌朗诵会。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并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4、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5、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3、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4、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教学难点
1、合作编小诗集。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去品读吧!
1、回忆学过的古代诗歌,了解其内容,感受其情感。
2、朗读本单元现代诗歌,体会其与古诗的不同,感受他们的魅力所在。
二、合作编诗。
1、教师出示不同句子,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组句子,组内每人仿写一句。
如:妈妈是一片沃土,我是一棵小苗,沃土把我滋养,让我一天天长高。
妈妈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让我________。
小组交流,组长收集整理组员仿写的`句子,并汇报。
小组合作,将组员仿写的句子连在一起,加上开头和结尾并稍作修改,起名字,形成一首小诗。
2、小组合作把编写好的诗歌用更加形象的方法展示:配图、书法,加封面。
3、讨论如何编写一首小诗?
确定编写的内容:确定小诗要描绘的事物,确定主题。
编排角度:可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考虑。
小诗形成:起名字,配图或书法等让诗歌更形象。
三、诗歌朗诵比赛。
1、把小诗收集,集体讨论朗诵过程:
选定主持人——确定小诗顺序——汇报朗诵形式
2、朗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3.很多诗歌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小结: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识字加油站。
1.小组合作:
(1)借助工具书,识字,认识诗人的名字。
(2)介绍诗人:小组内集体讨论对于诗人的了解,互相补充,并记录。
(3)把不了解的诗人记录汇报。
2.汇报:
(1)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汇报诗人情况,教师补充。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教师小结:这几句话都是描写事物颜色的句子。
第一句话是描写白桦树的颜色的。银霜指的是白桦树白的像涂了银霜。
第二句话是写白雾的白中透着天空的淡蓝和青苍的颜色。
第三句话是写草滩的绿、菜花的黄及湖水的蓝的。
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2.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的好处。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罗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这些词使描述的物体更加形象、具体。
(2)仿写诗歌。注意让诗歌更加形象、具体。
学生仿写汇报:
夏天的花,
多么的绚丽啊!
红的似火,
粉的如霞,
白的如雪。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华兹华斯
2.学生体会上述诗句,教师引导。
3.拓展:你还知道其他描述诗歌的句子吗?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
只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引导听者灵魂到诗的意境。——〔古罗马〕贺拉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2、积累有关“文房四宝”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
3、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能说出有关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能按照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结构方法;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学写排比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2、反复朗读,体会这种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教师小结:
(1)在以后阅读中应注意这种写法,便于理清文章结构。
(2)在以后写作中善于运用这种写法。先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再想想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意思,最后想想怎样有条理地把这几个方面写具体。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招牌图片。
2、学生互相交流,识记招牌上的文字,并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招牌。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去认识它,成为识字小达人。如果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一定可以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作业
到街道、商店、游乐场等地方去识记汉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能按照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选段,说说蔡伦造纸的步骤。
(2)以“剪纸”为例,指导口头介绍制作的过程。
(3)小组内介绍,组内互评。
(4)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开展小组间的相互评价。
(5)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平时最喜欢的手工活动,按照上述方法自己练习介绍,再进行小组交流。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的两段话。
学生独立阅读试着分析这两段话的特点。(都是先总后分的段式;都用到了“有的.……有的……有的……”。)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仿写句子。
4、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句子,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5、选择典型的段落,由小作者读给全班同学听,互相评议。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四字词语的含义。
①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②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
③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国文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④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2、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词语对对碰。比如,一人说“文房四宝”,另一人就要对“笔墨纸砚”。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平时阅读和学习中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教学反思]
今天我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三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1、启发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2、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使学生渐渐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3、仿写是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4、三年级学生由于阅历浅,对“琴棋书画、笔墨纸砚”一类的词语理解较困难,我通过课件展示,联系生活实例使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些词语,掌握这些词语的特点。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读准音近的音节。
2.能区分形近复韵母,读准音节词。
3.能用拼读的方法读准有关物品的音节词。
4.读记字母表,能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5.会读由“车”组成的7个词语,并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
6.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阅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区分读音相近音节、复韵母。
【教学难点】
体验共同阅读的快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比较,读准音近的音节。
2.能区分形近复韵母,读准音节词。
3.能用拼读的方法读准有关物品的音节词。
4.读记字母表,能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三”。
二、学和用
板块一:用拼音
1.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1)从上面的音节中,你发现了什么?
(每组音节的字母很相近,每组音节的声调都是相同的。)
(2)这些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有哪些?
(整体认读音节有yuǎn、yīn、 yīng。)
(3)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下面的音节。
què yuè yì yìng
chén chéngxiàn xuán
cuān chuān shān shuān shuāng
2.比一比,读一读。
读一读,找规律。
(1)复韵母ie和ei,iu和ui有什么不同?
复韵母ie和ei,iu和ui,都是由两个相同的字母组成的,字母位置不同,读音也不相同。(板书:区分“ei”和“ie”,“ui”和“iu”)
(2)拼读有这两组复韵母组成的音节时应该注意什么?
拼读有这两组复韵母组成的音节,注意区别字形与读音的不同。
(3)练一练,学运用。
选一选,填一填。
ie ei
bù x w jīn j m
ui iu
sh n ch l h sè q tiān
3.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读一读,找规律。
(1)先拼一拼,弄清物品的.名称,再说一说,如果要去秋游,你将要带哪些物品?
(我把挑选出来的“物品”涂上颜色。)
(2)练一练,学运用。
除了书上这些物品,秋游的时候你还想带上什么?
zhàng peng shǒu jī zhào xiàng jī
zhǐ jīn lā jī dài yǐn liào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拼读音节,涂上颜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拼读变得生动、有趣。】
4.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
(1)这里出现的三组拼音有什么特点?
预设:
第一部分是23个声母。
第二部分是24个韵母,其中6个单韵母,8个复韵母,一个特殊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
第三部分是16个整体认读音节。
(板书: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拼读自己的名字,然后说出名字里的声母和韵母。
(3)练一练,学运用。
找找下列名字中的整体认读音节:
lǐ xiǎo gāng zhèng yǔ yì
(整体认读音节有:yǔ yì)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我们练习了带有复韵母、鼻韵母的音节,复习了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会读由“车”组成的7个词语,并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三”。
二、学和用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说一说。
(1)看一看这道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这是一道给“车”组词的题,“火车、马车、汽车”是车的种类,“上车、坐车”是和车有关的动作,“车展、车厢”是和车有关的地点和车的部件。)
(板书:车的名字和车有关的词语)
(2)练一练,学运用。
车的种类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车有关的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的部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车的种类还有:轿车卡车消防车救护车
和车有关的动作还有:开车骑车倒车下车上车
车的部件还有:车轮车窗车门)
【设计意图:围绕“车”字的学习,从组词到分类,到运用,灵活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拼一拼,写一写。
(1)这道题要求我们做什么?
(这道题是根据拼音写生字的练习。我们可以先拼读一下音节词,然后写出田字格里要写的生字。)
(答案:口日目田)
(2)拼一拼,写一写。
(答案:口日目田)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我们学会给“车”组词,会书写“口、日、目、田”等生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阅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三”。
二、学和用
板块三:和大人一起读
1.听范读,注意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出示朗读视频,仔细听老师的朗读。
2.读一读课文第53页儿歌《小鸟念书》,说说《小鸟念书》写了什么?
《小鸟念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鸟和风当成人来写。老师教大家读书,窗外有风声和小鸟的叫声。在孩子们的眼中这就是个童话世界:风会教书,小鸟会学习。多有意思。
3.朗读《小鸟念书》应该注意些什么?
(1)朗读时需要注意:
读时需要注意:轻声音节有(们)men、(着)zhe、(的)de、(吗)ma、(了)le、(啦)la,要读得轻短些,淅淅沙沙、叽叽喳喳是拟声词,也是叠词,要读出词语的和谐美和节奏美。(板书:淅淅沙沙、叽叽喳喳)
(2)整篇短文妙趣横生,充满了童真童趣,要读出孩子们的天真、小鸟的可爱。
4.读了短文,你还有哪些问题?
(1)窗外的小鸟是怎么念书的?
(窗外的小鸟叫着,叽叽喳喳。)
(2)是谁在教小鸟念书呢?是怎么教的?
(是风在教小鸟念书,窗外的风念着:“稀稀沙沙。”)
【设计意图:学会和大人一起读故事,多多识字,积累语言,培养阅读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在大人的帮助下会读《小鸟念书》,感受童真童趣。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区分“ei”和“ie”,“ui”和“iu”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车的名字和车有关的词语
“渐渐沙沙”与“叽叽喳喳”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去探究,去感受,去练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兴趣,起到了良好效果。另外,教师在“和大人已一起读”的环节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音节,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更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做法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的调控,学生的组织,使学生真正地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学习独立认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能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难点:熟练朗读古诗和短文,理解其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认识的字有很多,那么碰到不认识的字怎样才能最快、最准确地知道它怎么拼读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字典来帮助自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查字典。
二、认识字典
1、课前布置作业,这节课每位同学准备一本字典。拿出字典,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字典里有目录、页码、音节表……
2、了解查字典的几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三、教学音序查字法
1、出示“厨”。当我们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
2、以“厨”为例,学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第一步: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面找到大写字母“C”;
第二步:在大写字母“C”下面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页;
第三步:翻到正文的页数,找到“chu”,在二声那部分找到“厨”。(指导学生快速翻阅字典正文页码的方法。比如,先根据页码数字的大小来进行大致判断,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翻页,如一页一页地翻,一叠一叠地翻。)
3、实战操作。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刚刚学习的步骤查找汉字“厨”,不会的可以举手寻求帮助。
4、口诀练习。
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熟读熟记音序查字法口诀,做到人人会背。
5、比一比。用音序查字法查找“池”“首”“漂”“机”,看谁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1、指名朗诵口诀。
2、教师总结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日积月累
1、导入:今天我们要和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见面了,他就是大诗人李白。李白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
2、初读古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流畅。强调读准“赠”“汪”“乘”“行”“声”“情”等后鼻音的字。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自己读不准的字,并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4、学生自由读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人和事物。
(李白、舟、歌声、桃花潭水、汪伦)
5、教师解释词语,让学生把词语意思串联起来,理解整句诗句。
(译文:李白刚想要坐船离开,突然听见岸边传来踏歌之声。潭水上漂着片片桃花,潭水有几千尺那么深啊,可是也都比不上我的好友汪伦来送别我的情意深啊。)
6、揭示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深深的情意以及离别时的不舍)
7、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8、全班一起齐读古诗。会背的同学踊跃举手,展示自己。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领读短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思考:兰兰画了那么多的画,为什么爸爸只贴这一张画了兰兰胖乎乎的小手的画呢?
(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即可:因为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帮爸爸拿过拖鞋,帮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
3、兰兰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大家都喜欢我这双能做事又勤劳的手,我以后还会帮助家人做更多的事。)
4、分小组合作读短文。
5、学生齐读短文。
6、大家为什么喜欢兰兰的小手?
三、小结
1、全班一起背诵古诗《赠汪伦》。
2、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把短文读给家长听,并用你们自己的小手,帮助家人做一件事。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三
查字典音序查字法
《赠汪伦》李白
手——劳动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个全新的内容就是查字典,我简单地介绍了字典的结构和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并重点地讲解了音序查字法。通过带领着大家一起查字典,让学生熟悉查字典的流程和方法,并进行课堂练习,学生在实践中能更加熟练地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本课通过学习《赠汪伦》这首诗,加深了我们对李白的了解。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古诗的意象,让学生充分理解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体会朋友之间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熟读并背诵古诗,也是我们这一节课的目标,也落实在了课堂上。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8
教学设计:
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的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5、积累一些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
(1)同桌之间读一读。
(2)齐读。
(3)指明读。
2、如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与口有关系。
c、你能在写几个这样的字吗?请你写一写。
d、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2、学习修改符号。
a、认识什么是修改符号。
b、明确修改符号的具体意义。
c、学会运用修改符号。
3、巩固练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1)爸爸尚班走了。
(2)妈妈穿着一件红裙子,一顶帽子。
(3)果园里有许多水果:苹果、鸭梨、黄瓜和桃子。
a、学生练习修改,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b、小组内交流
c、全班交流
d、展示、评价。
4、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2)学生随教师诵读。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4)生诵读。
(5)尝试背诵。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即可。“日积月累”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9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五个栏目。其中“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事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童话的特点;“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小诗《雨中的树林》;“展示台”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进行,是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
[学生分析]
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一定要结合综合性学习提前布置,让同学们多阅读一些童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精心准备,练习讲一讲,或演一演;结合课堂学习,了解童话特点,续编童话和自编童话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讲童话式,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演童话时,能住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展现主人公的形象;展开想象,续编或自编童话故事。
2.引导学生发现童话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雨中的树林》。
4.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童话的受贿和体会。
[设计理念]
1、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同学们在交流的同时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并节约口语交际的时间(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好的在班上交流。)
2、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在认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规律。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布置进行习作准备)
一、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再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在小组内进行讲童话比赛,优胜者在全班展示。
三、演童话的分组依次到讲台前表演,最后由观众讲评。
四、教师总结口语交际情况。
五、作业:读读习作要求,想一想自己想写什么童话,准备怎样写。
第二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学习“我的发现”
1、分角色朗读小林和小东的话。
2、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3、你发现童话多有哪些特点?你是从那个童话中发现的?
4、说说你喜欢哪些童话故事,为什么喜欢?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行试读,读准字音,想想诗的意思。
2、试着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些诗句。
四、展示台:
引导学深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童话的收获和体会。要给足时间,结合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大胆表达,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挨次感受童话的魅力,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作业:巩固日积月累的有关内容。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自己讲讲童话吧!
二、交流步骤
1、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2、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3、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交际例文:
朱文佳:我要给同学们讲的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这样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虽然靠捕鱼为生,但也过得很快乐。忽然有一天,一条能满足他们任何愿望的金鱼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破盆变成了木盆、破房子变成了木房子、木房子变成了宫殿,渔妇变成了女皇。信守承诺的金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就在老太婆痴心妄想地要做海上女霸王的时候,她的愿望不但没有被满足,反而失去了她曾经得到的一切。
孙高奕:今天我要讲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老祖父和孙子》的故事。从前,有位老人,他的儿子、媳妇嫌他又老又脏,每天让他用破碗在房间的角落里吃饭。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他们四岁大的儿子在为他们准备和老人一样的破碗时,才猛然醒悟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从此以后,他们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日子过得很快乐。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孝敬老人,从现在做起。
4、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5、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
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导入
本次写作训练是编写童话,可以续编《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自编童话。选择续编童话的同学,一定要多读几遍《小木偶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再进行续编。选择自编童话的同学,可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写童话和写作文是一样的,就是要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次习作有两项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
(1)编写童话:根据《小木偶的故事》结尾,续编童话。
(2)编写童话:自己构思一个童话故事,按照童话的写法,编写一篇童话。
2、续编童话指导。
(1)出示《小木偶的故事》最后两段话: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2)展开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和课文中的遭遇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请联系这个童话的内容,从最后两句话展开想象。注意童话故事的特点: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包含做人的道理。题目自定,要吸引人。
(3)学生练习说话。教师提示:想象要丰富,也要合理。想象奇特,夸张。
3、编写童话指导。
(1)选择自己最喜爱并熟悉的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
(2)展开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
(3)编写童话故事,可以自己一个人编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编写。在写之前,最好同桌或小组之间先交流一下,试编一个,互相启发,确定写作内容。
(4)同桌或小组交流,提示:编童话故事与记事作文一样,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习作交流与评定
1、修改评价。
(1)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复习童话写作的要求: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拟人手法;包含做人的道理。
2、合作评改。
(1)出示一至两篇例文,师生合作评改。
(2)对照上述要求,阅读例文逐项评改,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3)师生合作,边议边改,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修改童话。
(4)同桌交流,互相评议。
(5)自我评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6)修改习作,誊写成文。
四、习作例文
蝴蝶选美从前,有一个蝴蝶谷,里面住着许多美丽的蝴蝶。他们相亲相爱,幸福地生活着。
一次,蝴蝶们决定举行一次选美比赛,每只蝴蝶都出去打扮自己。十天后,谁最美,谁就当蝴蝶王。
蝴蝶们高兴地飞了出去,去打扮自己。一只蝴蝶飞到凤凰身上,翅膀印上了凤凰的花纹,成了一只美丽的凤凰蝶;一只蝴蝶飞到了孔雀身上,翅膀印上了孔雀的花纹,成了一只漂亮的孔雀蝶;还有一只蝴蝶飞到梅花鹿的身上,翅膀印上了梅花鹿花纹,成了一只俊俏的梅花蝶……
一只小蝴蝶飞出去,刚来到一个出口,突然一位妇女的尖叫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急忙过去一看,呀!一只金钱豹正叼着一个小男孩狂奔着,那男孩的妈妈哭着,喊着:“孩子,我的孩子……”小蝴蝶一惊,看到旁边有一丛刺玫瑰,便等金钱豹冲过来时,猛地把刺玫瑰一摇,一下子,金钱豹的眼睛被刺瞎了。他大吼一声,扔下男孩,逃跑了。
男孩得救了,但他的伤势很重,必须用鱼鹰岩上的灵芝草才能治好。小蝴蝶二话没说,向鱼鹰岩飞去。他飞了三天三夜终于衔来了灵芝草,治好了男孩儿的伤,又帮助男孩的妈妈精心照料孩子。就这样,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选蝴蝶王的那天,小蝴蝶一点儿也没有打扮,身着旧衣来参加选美。男孩赶去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大家,最后大家一致选小蝴蝶为王。
评析:小作者写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们:心灵的美比外表的美更重要。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全篇文笔优美,内容丰满,小蝴蝶豹口救人的情节,设计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的特点,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谈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3、根据学生的讨论,揭示要点:
(1)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妖魔鬼怪、鸟兽虫鱼。(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2)它们都有神奇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明确:这些生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童话使它们能说话,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3)童话想象丰富,故事有趣。
明确:这是童话的鲜明特点,也是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
(4)童话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明确:说明童话不是没有目的乱编的,好的童话实际上在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
4、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谁来将你最喜欢的童话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可自由发言)
5、学生讲童话故事。同学听后评一评,怎样的童话最能吸引人?
明确:想象夸张却合理,情节曲折却有意义,描写生动传神的童话最吸引人。
二、日积月累
1、幻想、夸张、拟人构成了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着它,心也会随之飞扬。童话故事的形式有好多种,除了课文中的一些童话故事外,还有许多用诗歌形式写的童话,叫童话诗。
2、教师示范朗读或配乐朗诵《雨中的森林》。
3、说说你听了这首诗的感觉。
4、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展示台
1、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加学习成果展。
4、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说的那样,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青蛙击鼓跳舞,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小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人间。
教后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几个栏目。课上我带领学生重点学习体会了《雨中的树林》这篇优美的诗歌。这篇诗歌是结合本单元的童话这个特色展开的。这种诗歌,我觉得不适合提太多的问题,不能把这样美的诗歌肢解开来学习,而是应该重在感悟。学习这篇诗歌就应该品味“雨中树林”的神奇,让学生自己找神奇,并读出神奇、有趣的味道来。课外让同学们多阅读一些童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精心准备,练习讲一讲,或演一演;结合课堂学习,了解童话特点,为续编童话和自编童话做好准备。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21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学生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学生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别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己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己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 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 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 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评价。
3、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表演,评出最佳剧组和最佳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表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学生动笔作文。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认识“退、危”等9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4、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我的发现”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现识字规律,并加以运用。“日积月累”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给词语找近义词。“读读说说”时可引导学生充分读例句,感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特点,再自己口头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展示台”中可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三”。
二、我的发现
课件出示词语:
进──退 买──卖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2、学生自主观察。
3、自主发表见解,集体归纳方法:反义词。
4、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退 危 险 买 卖 反 杂 简 单
⑴ 齐读;
⑵ 指名读;
⑶ 开火车。
5、用生字扩词巩固。
6、我们这一单元还学过哪些反义词?
三、日积月累──我会选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自己练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3、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第一排词语为鸡妈妈,第二排词语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对近义词。
4、读一读,并让他们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读读说说
1、自读例句。
2、仿照例句说句子:
⑴ 同桌互说;
⑵ 指名说说,师适时指导。
3、再次指名说说。
二、我会读
1、自己练读儿歌。
2、读给同桌听。
3、检查自读情况:
⑴ 齐读;
⑵ 男女生分读;
⑶ 指名读。
4、展示读。
5、练习背诵。
6、检查背诵情况。
7、鼓励学生课外收集诗歌,读诗歌,背诗歌。
三、展示台
同学们,最近你在课外又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搜集了哪些北京风景的明信片,学会了哪些新的本领与才能?咱们今天就来比一比谁的收获大。
1、分组展示、交流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2、每组选出一、两名代表上台展示。
3、根据学生展示内容,评选各种小能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反义词
近义词
展示我自己
〖教学后记〗
本节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观察找出认字规律,并能举出不少用反义词的方法认记的字,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在“我会选”中,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近义词,学生积极参与。“我会读”的短文较简单,多数学生当堂就能背过。“展示台”中,多数学生敢于上台展示自己的特长,小部分学生须加以引导,大胆鼓励。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2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听歌说感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再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的身份证“的理解?
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