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教案1
活动目标: 能围绕北京这一中心话题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了解北京的建筑和景色。 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北京图片、绘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共同回忆有关情节,讨论:“我们的家叫中国,那中国的首都在哪儿呢?”
2、幼儿看图片讨论: 交流各自对天安门的认识: 天安门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是怎么的?人们是怎样观看升国旗的? 边看图片边验证他们的介绍,小结。
3、交流北京著名的.古迹、特产。 你们还知道哪些北京非常有名的古迹?建筑? 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选择北京非常著名的古迹、建筑留影: 想不想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北京的景点照张像?教师用相机为幼儿拍照留影。
《北京》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 瓦 阔 雄 油 阴 交 川 迹 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 ,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 ”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北京》教案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喜庆。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重点:
感受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及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今年的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走进他童年时代的北京,看看那个时代的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
2、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精读课文,了解风俗。
1、再次读课文中印象深的有关段落。同位交流,为什么印象深?
2、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腊八:
1)怎样描写腊八粥,腊八蒜的?
2)这样写说明什么?
除夕:
1)印象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真热闹?
2)除夕有什么风俗?
3)指导朗读。
正月初一:
1)除夕是热闹的,喜庆的,而正月初一与除夕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2)解释截然不同.
3)了解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
正月十五:
1)认真读11、12自然段,从中体会到什么?
2)具体说说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3)说说我们这儿的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4)指导朗读。
3、除了这些日子,作者还提到了哪些日子的活动?(出示童谣)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详略得当的写法。
2、阅读链接《过年》,与本文比较,突出写法。
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火爆,热闹,祥和,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课后写下来。
教学反思:
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不足之处是我没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不高。
《北京》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通过《我们的教室》和《三味书屋》的教学,学生对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本课中类似的段落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本课叙述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第2、3、4自然段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内容来介绍北京的特色。第2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第3自然段介绍了北京的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第4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第5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抒发了作者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抄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课文第2自然段按方位东、西、南、北、中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是阅读训练的重点。
2.第3自然段的理解及指导背诵。
教学难点:1.本课中有些词语要借助课文插图进行理解。
2.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句子较长,要注意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天安门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课文插图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并能按方位顺序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打出北京天安门的投影。
(2)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吗?
(3)指名说,你还知道北京有那些美丽的景观?
(4)我国的首都北京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我们今天要学习24课,(揭题)我们要跟随课文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北京城。
2.听课文录音,学生划生字新词,并标好自然段序号。
3.学生自学。
读课文,记字形,想词义,主要内容。
4.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垂、颖。
(3)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词语。如:汉白玉、华表、立交桥……
(4)指名分段朗读,指导长句中的停顿。(长句中的停顿打“/”)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准多音字“都”。
(2)理解“首都”。(中央、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6.学习第2自然段。
(1)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①划出方位词,看看写了那几个方位。②看看每个方位各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划出方位词。指名回答,师生订正。
(3)理清本段内容。
①尝试作业。(板书出现,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反馈。
②看投影说说广场周围有哪些建筑物。
(4)读课文看图(或投影)欣赏各建筑物。
①读1一5句。
a.从插图上指出:天安门城楼、金水河、汉白玉石桥、汉白玉华表。
b.你能看插图有顺序他说说天安门城楼吗?
c.打出“天安门城楼”的投影,体会它的'庄严和美丽。
d.齐读写天安门城楼的句子,体会庄严和美丽。
②读6、7句,打出“人民大会堂”的投影,说说自己的感觉。
③读8、9句,打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投影,教师简要介绍。
④打出投影,指名比较具体地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5)齐读第二自然段,:本段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7.作业。
(1)抄写词语。
(2)划出方位词,(《作业本》第5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2.摘录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第6题)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指导长句中的停顿。
(2)质疑。(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绿树成荫、川流不息等。)
(3)利用投影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①读第1句。理解:这一句讲了北京的什么?“许多”一词说明北京什么很多?你能把这一句话改成用两句话来说吗,(“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大街”和“北京有许多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再读这一句进行体会理解。
②打出北京市大街的投影片。说说大街是怎样的?(引导: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③打出立交桥的投影片。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地方有什么。(立交桥四周有……,立交桥上……)b.谁还能说说立交桥有什么作用?(对便利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齐读课文4、5句。
(4)小黑板出示课堂作业。(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清句子间的关系。)
课文第1句总的介绍了北京的()和(),第2句具体写了(),第3、4句具体写了()。
(5)背诵指导。
①看投影读句子,记住第1句讲什么,第2句讲什么,第3、4句讲什么。
②看投影,背诵有关句子。
③看投影试背。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齐读课文,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第2句和第1句间是什么关系?(第2句是对第1句的补充说明或举例说明。)
(3)课文说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公园”,那么第2句中哪些是“名胜古迹”?哪些是“公园”?
(4)借助投影或有关图片,简单介绍“名胜古迹”和“公园”。激发学生想去北京看看的欲望。
(5)再读这个自然段,划出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说说顿号的用法。(表示并列词语间的停顿。)摘录句子。
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觉得北京什么地方很美?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3)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心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也可配音乐增强感染力。)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北京》教案5
教学目的:
1、 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 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2
教学难点:教学目的3
课前准备:新北京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提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她的首都在哪里?
2、 播放北京的有关介绍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兴趣。
3、 板书课题,揭示本堂所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 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 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 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 读生字并组词。
6、 根据字形组合猜字谜,学生复记生字。
“庄”、“阔”、“周”、“似”、“拼”、“案”、“厦”、“坛”。
7、“土”还有哪些字。
(1) 区别“坛”、“城”并练习书写;
(2) 自学城市的市怎样写。
8、掌握笔顺写“央”字。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 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 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 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 全班抽认生字卡。
2、 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
1、 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2、 重点字抽认。
二、 课文,理解内容。
1、 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 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该段,提问: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2)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3)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2)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样呢?
(3)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4)体会读。/article/
(5)课后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1)请人读,边听边想:北京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2)老师介绍:
是啊,北京有闻名世界的故宫、万里长城,这些宏伟壮丽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到处是绿树,鲜花争奇斗艳到处盛开,就像一个美丽无比的大公园,令人留恋忘返,北京处处是凌立的高楼,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你喜欢北京吗?
(3)激发情感再读此段。
3、品读全文。
(1)首尾段齐读,中间段落分组读。
(2)体会感情反复品读末段。
三、 扩展活动。
展示收集资料,谈谈你所理解的北京的新变化。
四、 写字教学。
1、教师提示:
“旁”第6笔是横钩。
观察“国”、“图”指导写方框。
板书设计:
10、北京
北京 中国的首都
天安门 红墙 黄瓦 广场 纪念碑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爱
名胜古迹 公园 高楼
《北京》教案6
教学内容:
1、聆听民族管弦乐《童真》、《水牛儿》。
2、表演《打花巴掌》
3、为《打花巴掌》创编多种内容的的歌词。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童真》、《水牛儿》,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3、结合歌曲《打花巴掌》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和欣赏,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结合歌曲《打花巴掌》创编歌词。
教学难点:歌曲《打花巴掌》唱念结合,节奏的准确,读拍时的强弱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童真》、《水牛儿》,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听着音乐哼唱《水牛儿》。并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能随音乐表演《水牛儿》。
教学难点:表演与音乐的协调一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童真》
1、引入:雨过天晴,一群孩子呼唤着水牛“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们看他们来了。
2、师介绍老北京的儿歌〈水牛〉、《狼来了》
生随着老师学一学儿歌“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狼来了,虎来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3、欣赏《童真》
(1)初听:播放乐曲
(2)复听: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什么情绪?
:开始表现水牛,中间表现妈妈抱着婴儿一边唱着“狼来了……”的催眠曲小宝宝在妈妈的摇篮里做着梦。最后情绪高涨,好像孩子长大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优美——欢快——优美
二、欣赏《水牛儿》
1、介绍水牛:蜗牛,喜欢潮湿,寿命十年左右,有角,爬得很慢,经常形容人动作很慢。
2、初听:生随音乐轻声哼唱,自由地拍手。
3、复听:感受体验北京地方风格。
4、听唱法学习
5、指导学生表演
提示:表演时动作要与音乐协调一致,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水牛儿》,能独立和者和大家一起演唱。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教学难点:
1、读准、拍准《打花巴掌》的节奏:XXXXX|XXX|XXXX|XXX||
2手脚协调拍花样。歌词的记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水牛儿》
二、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1、引入:刚才我们唱了一首北京儿歌,下边在学习一首北京儿歌
2、初听范唱(两遍)
3、领读歌词:
先慢速,再回原速,注意节奏的准确,分段读。
XXXXX|XXX|
打花巴掌的一月一
XXXX|XXX||
我们从小爱学习
4、听唱法学习歌曲:
(1)录音或者范唱
(2)听唱
(3)重点指导不准之处
三、布置作业:
试着根据歌曲自己编歌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2、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创编出五、六、七、八、九的歌词。
教学难点:
1、手脚协调拍花样。2、编出合辙押韵的歌词。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歌表演《水牛儿》
三、复习歌曲《打花巴掌》
1、播放录音
2、指导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情绪表演
四、创编歌词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你最喜欢什么?一年有几个月?
2、引导学生编歌词
提示:结合生活、结合你了解的知识。
例如:打花巴掌的,五月五,
我们从小不怕苦。
能吃苦。
打花巴掌的,六月六
一粒粮食不能丢
打花巴掌的,七月七
我们长大开飞机
打花巴掌的,八月八
我们争得大红花
我们喜欢吹喇叭
打花巴掌的,九月九。
我到河边走一走
五、布置作业
1、必做:和妈妈一起做打花巴掌的游戏。
2、兴趣:让家长帮助编出更好的歌词。
《北京》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标:
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
1.边读边划。(用不同的标记)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2.作者的两次感受。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
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
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
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我 北京老人
迷路
耐心指路,驮到终点热心助人
给别人让座
给我让座 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
《北京》教案8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
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案9
教材分析: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名城和古都之一。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北京是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2)北京交通方便,有名胜古迹和公园。(3)我们爱首都。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北京不仅是首都,而且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文化古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2008年奥运会将在这里举行,这也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城、史”等六个字,学写“北、京”等9个字,并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北京是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了解北京主要的雄伟建筑及著名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感情。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天安门”的教学挂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天安门)你们了解北京这座城市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座美丽的城市—北京。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老师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2、小组合作读。
师: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想: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并标出自然段。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回答问题老师很满意。课文写了几自然段?
生:五个自然段。
师:回答得很准确,每自然段的开头都空两个格,这样来区分自然段的。
过渡:下面,我们来逐段学习课文。
3、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座美丽的城市。
过渡: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天安门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想知道天安门是什么样子吗?
生:想。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生:天安门的位置,在北京城的中央。 生: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天安门漂亮的? 生:红色的墙,黄色的瓦,又庄严,又美丽
师:你喜欢哪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读。知道朗读。
(3)总结学法,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学习一、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 生: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什么,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师:我们就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三、四自然段。
出示小组学习提纲:
1 读课文,三、四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 2 请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其他同学听。
小组学习。
小组汇报:
生:第三自然段写了马路又宽又长。 生:我喜欢:各种车辆在桥上来来往往,像流水一样,日夜不断。
。。。。。。
师:你知道“许多”“数不清”的意思吗?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生:许多说明北京的古代建筑多,风景优美的公园多。
生:数不清说明北京的高楼大厦多
师:你们喜欢北京吗?
生:喜欢。
(4)学习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
师:是啊,北京多美啊!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生:长大了,我要去北京,亲自参加升旗仪式。
4、小结。 北京是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年都接待很多的外国游客,也是世人向往的地方,2008年奥运会在那里举行,是北京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5、课外作业。 搜集北京的名胜古迹及建筑的图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课前练习:
读一读 :绿树成荫 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 高楼大厦 鲜花盛开
二、交流收集的图片。
1、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是北京的什么地方,美在哪里。
2、全班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好的同学在全班汇报。
三、写字练习(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写字教学)。
1、在黑板田字格中,教师范写“北”,让学生观察笔顺,书空后,在练习本上写。
2、仔细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范字后,讨论其余8个字应该怎么写。
3、指几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应怎样书写,书空笔顺。说说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这些字才回写得好看。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课外作业。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北京》教案10
教学目标
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可能弄不懂的词语: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
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
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三、分清详略,合作研读
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组,自选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
(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研讨: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组派代表复述研讨的'部分,组员可以补充。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叙述顺序(腊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写的;除夕是用总分的方式写的;正月初一是用对比的方式写的;正月十五是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反馈评分。
(2)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生、师生互动,师注意引导学生品出京味语言的特点,必要时作示范;反馈评分。
4.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处理的好处。
四、拓展延伸,读中学写
1.快速浏览,找出描述小孩过春节的地方,指名读。
2.启发学生谈谈现在北京春节怎么过,其间可让学生采访在座的老师。
3.学生写过春节时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师巡视。指名交流,教师评价时注意学生是否用上了书
上的写法,及时点评、表扬。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复现童谣。
2.作业:写一篇现代《北京的春节》,可以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注意详略得当。
《北京》教案11
学习目标:
1、认识“幕”等15个生字,会写“束”等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会用“犹如”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相关课件,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有关北京或当地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现二年级上册中《北京》一课的有关图片。
2、同学们,刚才欣赏的都是北京白天的风光图,多么庄严雄伟。可是,到了夜晚,北京就更美了,有一位叫李莉娟的女作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来描写北京的夜色(幻灯片出示题目)。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北京夜色。
二、读通课文,会认生字。
1、尝试着自己读课文,第一遍读文要求:用笔把生字从文中圈出来,借助下面的小鱼来认读。(要求教师注意在巡视过程当中随机表扬良好的自学习惯。如:有的同学不仅把生字圈出来了,还把难读的生字多读了几遍,这种学习方式真棒。)
2、集体交流:请你说说,有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提醒大家?(要求教师随机出现相应的生字卡片,并正音。)
3、读准了生字词,相信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谁愿意分小节来读读课文?(请6位同学。)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点评。
4、进行朗读评价的集体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从优点、缺点、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指导第四小节中长句的朗读)
(点评:上述环节设计既关注学生个体学习差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要求学生从已有的学习水平出发进行”我来提醒”、”我来点评”等学习活动,而对于学生未能发现的难处,教师则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加以点拨引导。)
三、整体感知,图片激情。
1、通过刚才读文,请说说现在你对北京的'新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说,可以用课本里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但是要求表达完整、通顺。)(目的,让学生的感悟作交流)
(点评:此时,有的同学可能会与课前欣赏到的北京白天风光作对比,从而有了一种感受;有的同学可能与自己去过北京的亲身经历相联系,从而有了另一种感受;还有的同学可能已经对文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又有了一种感受。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提高,享受快乐)
2、同学们已经感受到“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现在请你小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哪儿亮起来了”。
3、句式练习(幻灯片出现句式):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 )就亮起来了。
〔先自已说。然后指名说。再借用幻灯以电影放映的形式出现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等地的夜景照片,让学生就坐在座位上大声激动地喊出自己的发现:瞧,北京的( )亮起来了!〕
(点评:通过生动的课件去冲击学生的视觉、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
4、此时此刻,北京到处流光溢彩,火树银花,到处是闪烁的灯,到处是流动的光。课文哪句句子描写了这样的情景?(学生讨论,幻灯片随机出现: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5、通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一起走进美丽的北京夜色。
四、精读第二小节,细细品味。
1、过渡语:呀,我们已经走进了夜晚的北京城。先去哪儿看一看呢?老师有个建议,党的十六大正在长安街上的人民大会堂召开,那儿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就先去长安街看看吧!
2、幻灯片出示“北京市区行政图”,教师配以解说:
长安街原称“十里长街”,现在改造后称“百里长街”,瞧,它地处北京市区的中心,是首都北京的心脏。
3、找到课文中介绍长安街的小节(第二节),自己一句一句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长安街亮来了?
4、集体交流(注意点:学生先找到哪句,幻灯片就先出现哪句句子,讨论该句中的相关词语,并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第一句:
(1)什么叫“华灯高照”?小区里一根高高的电线杆,上面高高地挂着一盏灯叫“华灯高照”吗?从而理解“华灯高照”就是雕饰华美或华光灿烂的灯高高地照射下来。
(2)句子中指什么像“银河”?为什么像“银河”?(幻灯片出示相关情景的图片,从而理解长安街在夜色中灯光闪烁的情景与“银河”星光灿烂的情景是多么相似)这是一句比喻句,把”长安街”比作“银河”,让我们觉得长安街真亮呀。
(3)指读,齐读。
第二句:
(1)说说你亲眼看到过哪些建筑物也可以用“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来形容?
(2)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一边读。
第三句:
(1)(理解“彩灯勾画”)平时你用什么工具画画?(用笔在白纸上画)课文中以黑色的夜幕为背景,用彩灯作画笔,多么神奇呀。(PT)
(2)从彩灯勾画的雄伟轮廓中,你能认出这一幢幢轮廓是什么建筑物吗?(幻灯出示相关图片)
(3)请你为这幅画配上画外音(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点评:本文词句很美,但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仅仅依靠文本很难感受到长安街的美。教师通过图片欣赏、联系生活场景,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脑海中,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五、角色体验,积累词句。
1、老师做导读员,和同学们一起读。
2、请你当小导游,把第二节当导游词,带我们去长安街看看夜景(配乐导游)。
3、练习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4、(幻灯出现相关画面)让我们给自己喜欢的画面配音。(即背诵自己喜欢句子)
5、今天这节课我们积累了描写“亮”的词语(幻灯片出示下列词语):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彩灯勾画
6、请你选择描写“亮”的词语练习说说家乡的夜景。先四人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
六、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幻灯片出示“烁、辉、煌、雄、伟”五个生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2、在书写时,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大家的吗?教师随机范写。(老师可以“学习伙伴"的身份提醒“火”、“光”字作偏旁时的注意点等)
3、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提醒注意“三个一”,每个字必须写一遍,难写的字要求多写几遍)
4、同桌交流,给写的好的字打上星号。
七、课外拓展,走出课堂。
(幻灯片出示课外作业)
1、请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2、星期六,请你与家人夜游宁波的中山路,说说“中山路亮起来了。”
(点评:通过信息的收集、交流,让语文课堂开放而丰富多彩;通过在实践中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让语文真正走进了生活。)
《北京》教案12
我将分三部分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策略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北京》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介绍北京的古迹、现代化建筑、交通、绿化等方面的情况,让人感到北京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浓郁现代气息的城市。第一自然段是本文的中心句。第二至四自然段围绕第一自然段,具体地描述了北京的美丽。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首都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对北京景色有大致了解,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事倍功半。
根据以上的学情和文情,围绕着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制定了《北京》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理解和感悟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背诵喜欢的段落。
3、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要紧紧抓住情感要素,发觉课文的人文内涵,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感染学生情绪,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精神境界。
因此,我制定本课的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难点: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二,教学策略
教学时,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主要从以下个方面进教学
1、激趣导入,感知全文。
“兴趣使最好的老师。简单的导语过后,我利用学生喜欢福娃的特点,巧妙的将福娃贝贝引入课堂,让福娃贝贝引领这一环节。
我说:“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老师去过北京,那里风景优美,是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好地方。“今天有一个小伙伴想领着小朋友们去游览北京的风光,他是谁呢?”然后用多媒体出示会说话的福娃,由福娃按照课文内容介绍北京。
学生在福娃的图、文、声三者结合的全文朗读,介绍中,多层面、多角度地来感知全文,使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真的去北京参观—样。再让学生谈一谈感受,借此既让学生感知了全文,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氛围。
2,闯词语关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爱闯关的特点,我设计了闯关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对重点词语理解和运用。
我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美丽的北京,福娃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闯关的游戏,它设置了许多关卡,小朋友有没有信心闯关做英雄啊?
然后出示第一关:词语关----给图片选词语
课件展示重点词语,要求 同桌合作读一读词语
接着,在词语的下方出示几幅北京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怎样选词语,为什么这样选,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还要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词语,交流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质疑解难,使学生自主理解了词语,回顾了景点的特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
四,闯读书城
恭喜小朋友闯过词语关,来到了读书城,在这一关,我们要挑战福娃,给风光片配音,争当小导游。敢挑战福娃吗?大声的说出来,敢不敢?充分调动各类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再让学生说一说,想配好音,都有那些要求。二年级的学生是可以说出一些要求的,比如,要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读的又感情,背一背。老师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习,鼓励小组交流,在汇报的阶段,进行朗读指导,鼓励背诵喜欢的段落。
最后,全班配乐朗读课文,式教学回归整体。
四、齐唱歌曲,升华主题。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中国。同学们,让我们齐唱一曲北京欢迎你。
新的课程理念之一,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建设开放的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在整体阅读理解之后,我再次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振奋人心的配乐,唯美的画面,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北京的美丽,祖国的伟大。
五、拓展思维、强化感受。我想,此时大家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激动。小朋友们作为国家的小主人,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世界各地的朋友说些什么?
说话训练:
我想对北京说----------------
我想对世界人民说--------------------
让学生说个性化语言,拓展思维、激发创新。)
《北京》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一)再读课文。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2)说说你看了什么?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5)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2)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4)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5)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1)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3)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4)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5)评出“导游奖”和“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案14
【原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早日统一的愿望。前两句写黄河的绵长、泰山的高耸,赞美了中原沦陷区山河的雄伟,对其
长期沦于敌手深感痛心。后两句写人民在沦陷区眼泪流尽,年年盼望宋朝的军队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可年年盼不到。表达诗人
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置故土百姓于不顾的南宋统治者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诗人终生未见河、岳,遗民世代盼望王师,南
北两地要求恢复统一的心情是一脉相通的。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骤(zhòu):1.(马)快走。如:驰骤。2.急速。如:暴风骤雨。3.突然;忽然。如:天气骤变。本文取此义。
缀(zhuì):1.用针线缝合。如:缝缀。2.组合字句篇章。如:缀辑。3.装饰。如:点缀。
棂(líng):旧式房屋的窗格。如:窗棂。
二、词语识记
骤然:突然。 吃惊:受惊。
三、预习效果反馈
1.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
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被称为 第一人。
2.本诗写于 年,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告别 到 插队的情形。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迷惘,失落
离开北京——抒写依恋之情
清楚,明白
(二)段落层次
1.第1节:开门见山,写 时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 和离开时的 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 之情。
(三)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
达了作者的感情。
中心表达: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
,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写作借鉴: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来表达对故土的留恋。如“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永远记着我,妈妈啊
北京!”这样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这是同学们需学习借鉴的。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对诗文第5节的诠释
火车即将离开车站,许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将远去的亲人告别,在诗人看来,是告别的声浪如同要卷走车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
后两句本应是火车缓缓地移动,但诗人用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传达出心声:脚下的
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
Ⅳ.当堂练习
1.假如你要去异地,临别时对前来送行的亲人说些什么呢?
2.第4节说“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请说出要发生什么事?
《北京》教案1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板书:
24
北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板书: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的教案09-14
北京教案模板 北京教案模板怎么写03-28
认识北京教案01-08
有关北京教案01-01
北京教学教案09-08
关于北京的教案03-25
北京的桥教案11-08
大班《北京》教案12-22
北京的教案15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