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6-04 18:16:5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课题:家乡的奇石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学目标:通过观赏和画出家乡的奇石,使学生加深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增强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 学习用品:油画棒、水粉颜料、图画纸等,鼓励用其他的材料和工具。

  2、 课前要求学生考察“临朐奇石市场”,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奇石用摄影、速写等形式记录下来;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奇石的图片,开展“家乡的奇石图片展”活动。

  3、 老师用不同的形式制作范画4—5件。

  五、活动过程:

  1、 参观“家乡的奇石图片展”, 交流信息。

  (1)了解奇石市场,增强爱家乡的自豪感。

  我县奇石市场是江北最大的奇石批发零售交易场所。市场在县城龙泉路中段,占地2.7万m2;主要经营紫金石、红丝石、五彩石、龟石、木鱼石、燕子石等当地品种;经销安徽、河南、贵州、滇、鄂、四川、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浙江、缅甸、越南、阿富汗等国内外的名石珍品;还兼营根雕、书画、古玩、花卉、盆景、工艺品等,商品辐射到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或地区。 我县有着优美的旅游环境、丰富的奇石资源、传统的文化优势、庞大的文化产业队伍、促进了奇石市场的发展。全县从事奇石、怪石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的专业户已达6400户,从业人员2.2万人,市场年交易额2.2亿元,是国内较大的奇石集散中心和文化交易市场。XX、XX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

  (2)、了解奇石种类,开阔知识视野。

  我县山丘多,地质结构复杂,岩石主要有片麻岩、混合花岗石、砂质灰岩、灰砾岩、玄武岩等,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红丝石系钙质细砂岩。颗粒均匀,质坚而润。色彩各异,纹理天成,千姿百态。目前常见有红地黄丝、紫红地褐丝、红褐地紫丝、紫地黑丝等,尤以黄地红丝、紫地黑丝者为上。临朐彩石属沉积岩,其石坚硬细腻、石玉间杂混合自然、结构奇妙。临朐太湖石多分布在境内西南部山区。色以青、红、黄为多,型以瘦、漏、皱、透、秀居首,形态生动,俊秀自然,古朴典雅,妙趣横生。临朐紫金石相传有镇宅、避邪、保平安之说,深受群众的喜爱。该石呈紫色,间青绿花纹,有豆绿色圆眼,含瞳子、晕三、五层,有些部位映日泛银星。除此,还有龟石、竹节石、燕子石、千层石、钟乳石、沂山石、嵩山玉等,至目前,已发现的就有十多个系列、八十多个品种石,瑰丽而神奇,观赏、实用价值颇高。

  (3)、漫谈奇石,增长见识。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供石,石玩,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

  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之风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并进而影响到海外诸国家和地区,时至今日,赏石渐成国际潮流。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20xx万天然奇石爱好者,并成立了国际爱石协会,国际自然艺术石爱好者协会等国际性赏石团体

  2、 欣赏奇石范画,师生共同探究绘画方法。

  抓住奇石不同种类的质地特点,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或水粉等,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画出自己喜爱的奇石作品来。

  (1)、定位、勾画轮廓:先画石头后画几座;

  (2)、刻画细节:重点刻画最美、最感人的地方;

  (3)、涂色均匀,大胆细心:主要形象和背景要和谐统一;

  (4)、整体调整,小心收拾;

  (5)、题字落款,写下感想:包括奇石的题目、画时想法、自己的名字等。

  3、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组员分工合作或独立完成后再组合成一幅有特色的画都行。

  4、 相互观摩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

  5、 小结:老师对整个活动过程(包括考察活动过程)作以简要总评,重点表扬同学们的合作、探究和创新精神,并希望大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善于发现家乡中的美的事物,并把表现出来。

  六、课后记:

  本次美术活动持续时间为80分钟,同学们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从考察奇石市场,收集奇石资料,到绘制奇石作品等过程都情绪饱满,全身投入,有的同学还写出了参观市场的体会,对司空见惯的奇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许多奇石知识,更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为自己的家乡有如此精美的奇石而自豪。高岩同学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发现家乡还有这么美的石头,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它为我们临朐赢来了很高的声誉,创造了很多的商业机会。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家乡的奇石”。实际上,不论学生的作习作质量有多高,学生有这样的体验,这次活动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更何况同学们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去完成活动任务的,作业质量一定是没问题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材料,如瞿梦笛、马峻等同学用橡皮泥、吹塑纸版等制作的《姜太公钓鱼》、《米芾拜石》非常自然质朴,充分显示了孩子们的独巨匠心。总之,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双眼发现了美,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美,尽享了创造的快乐。用王雅君同学的话说,就是:“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许多美丽的奇石,我和同学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奇石表现的更漂亮,我对自己的家乡更热爱了!”

  七、附部分学生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观察、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渐变的图形。

  2.了解形的渐变的不同呈现方式。渐变的形

  3.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模仿或创作渐变的图形。

  教学重点:

  观察或选择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渐变元素进行整理概括和提炼,再创作出有规律变化的图形作品。

  教学难点:

  把握渐变的形中形状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奇妙的想象,运用各种绘画方法将其表达和表现出来。

  教学媒体:图片,实物,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的形,寻找身边的渐变图形。研究探索更方便的方法表现渐变的图形。

  二、新授

  操作技巧

  可以先画出一种造型的草稿。

  再设计出该形状的渐变,要逐步的进行变化,否则会造成唐突的感觉。可以借助一些直线或曲线,先画出渐变的骨架,再添加渐变的.形。

  操作步骤

  先向学生提问:构思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形的渐变呢?

  根据设计需要,借助工具画出渐变的骨架,再添加出渐变的形,形象要有趣,构图要饱满。

  可以用色彩或线条来创作。

  三、指导学生练习:

  1可以先画出多张设计草图,再选择满意的一张进行加工。

  2要求创意独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有趣。

  四、课后拓展

  同学自由组合,尝试摆出一个渐变的姿势或动作。

美术教案 篇3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应会: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游戏l: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游戏2:

  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四、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

  板书设计

  折、剪、卷、组合……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有目的的排列。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中,感受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2、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3、在"尝试运用"中掌握制作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

  1、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2、对吊饰的串联与装饰发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用剪贴、串联和绘画等方法制作小吊饰。

  教学难点:剪贴制作和串联小吊饰。

  决重点方法:充分运用对比赏析法,对民间工艺吊饰作品进行整体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吊饰色彩美、造型美的特点及不同排列方法的节奏美。

  教学准备

  纸材、剪刀、胶水、课件、有关图片、学生吊饰作品、课室布置悬挂各吊饰营造氛围。

  教学过程或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教师在课室悬挂各种吊饰,营造氛围。

  一、观察与比较

  1、观察课室变化,认识有趣的饰物,学习吊饰怎么做。

  掀开板书 第12课 有趣的吊饰

  2、看看中国民间很传统的吊饰 PPT

  民间传统的吊饰有几个特点:吉祥寓意;色彩鲜艳;有花纹。

  了解现在饰物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

  二、探讨与尝试

  1、尝试找找身边的媒材进行吊饰设计,鼓励发现问题;

  2、学生互相研究解决问题:外形拓展、材料联想、怎样排列、怎样剪制。

  3、同一主题的物象形态选择;

  4、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三、创作

  3~4人小组合作制作色彩美、有花纹、有主题的吊饰。(每个作品不能小于手板。)

  音乐停我就停。

  四、评价

  1、评价标准:

  合作制作一串吊饰

  合作制作一串色彩美、有花纹的吊饰

  合作制作一串色彩美、有花纹、有主题的吊饰

  2、评价方式:自评、学生评与师评。

  3、下课后和学生一起装扮课室,说一说挂在哪里最好看。

  五、家庭作业

  和家长一起合作一串有趣的吊饰。

  欣赏各种吊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吊饰作用。

  了解民间传统的吊饰特点。

  欣赏现代的吊饰制作材料多样性。利用图片欣赏拓宽学生想象创作空间。

  了解其他花纹和造型。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创作意图,引导他们自评、互评,学会分析、评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尝试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吊饰。

  家庭作业

  和家长一起合作一串有趣的吊饰。

  板书设计

  作品展示:

  第12课 有趣的吊饰

  色彩美

  有花纹

  有主题

  教后反思

  本节课能按教学计划进行。学生在串联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本人充分运用对比赏析法,对民间工艺吊饰作品进行整体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吊饰色彩美、造型美的特点及不同排列方法的节奏美。本人通过示范剪贴小吊饰,解决教学难点。从作品展示中看到,各小组学生学习了用剪贴、串联和绘画等方法制作小吊饰,解决了学习重点。

  不足之处在于本人的时间没把握好,延迟了5分钟下课。主要原因是本班一年级学生一周只有1节美术课,平时训练不足,以致学生动作较慢。另外本人在讲授的过程用的时间也较多,没预留充足时间给学生创作。

  虽然平时本人也强调剪刀使用要注意安全,但本节课上课前的课间还是出了点意外。一男生用剪刀把一女生的手弄伤了,出了一点点血。让本人意识到让学生带剪刀回校安全责任很大,每节课都要强调规范使用剪刀。

美术教案 篇5

  认知目标:

  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能力目标: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

  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课前收集数幅水墨画家的作品及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或图片,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

  宣纸、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生共同欣赏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感受中国水墨动画片画法的特别之处。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动画片的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水墨动画片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举,在全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水墨动画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尝试阶段

  1、认识水墨画的作画工具,说一说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2、试一试,画一画,玩一玩,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添画小游戏

  3、教师用浓墨和淡墨示范中锋和侧锋用笔,学生观察并讨论:中锋与侧锋用笔各适合表现什么?

  学生在宣纸上尝试玩一玩中锋、侧锋用笔。

  教师指导学生调浓、淡、焦墨、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墨有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水墨画的笔、墨、纸的特点。)

  三、欣赏阶段

  1、欣赏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感受水墨画不同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作品,感受甩、洒、拓、画等不同的水墨表现方法。

  3、在欣赏中启发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现水墨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体验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培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作业:用中锋与侧锋,以及不同浓淡的墨,大胆创造一幅水墨画作品。

  小喇叭友情提示:动物王国蔬菜王国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都等着你们画呢!小动物们

  也喜欢爱干净的小朋友、

  教师辅导:学生作画,教师录象学生绘画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对水墨游戏的再创作,再次感受水墨的魅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亲近水墨,在自由的涂抹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五、评析阶段

  1、由各小组选出两个代表展示长卷作品。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析,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也可为同学的作品提出改进的措施,教师作扼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在评价中学习,通过评价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内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六、小结: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种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学生作业: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弄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反思:

  三年级学生从未接触国画,对他们来说是新奇又畏惧,如果运用传统的传授技法,单调机械的练习,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而远离水墨画。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

  面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课时:

  1课时

  年 级:

  小学三年级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

  有色纸袋,废旧物品(毛线,纽扣,鸡毛,布头,金属片……)

  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

  二、导入:

  欣赏原始森林的音乐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始森林的音乐,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三 、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态度奠定基础。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哪个?(孙悟空,奥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5、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6、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7、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9、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的废旧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这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美术教案 篇7

  走进非洲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更加具有好奇心,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想象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强,这个时期的学生以逻辑思维为主,创新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评价水平也逐步提高了。但是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

  教材分析:“非洲的灵感”这一单元来自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第十四册第2单元的知识内容,我选择了具有浓郁的非洲风俗的舞蹈视频和布隆迪圣鼓演奏的《鼓舞》,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非洲歌舞鼓乐的特点及其对相关文化的了解与接纳,进而产生兴趣,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

  教学内容:

  1、欣赏非洲舞蹈和音乐片段,了解非洲舞蹈和音乐的特点

  2、体验非洲歌舞的节奏。

  3、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关系影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作用。

  2、通过欣赏非洲舞蹈和音乐,体验和感受非洲“鼓”和“舞”的艺术魅力。了解非洲歌舞得特点。

  3、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乐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

  4、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了解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介绍非洲其他民族乐器。

  教学重难点:体会非洲舞蹈和音乐的特点、体验音乐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道具“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设计意图:通过极具非洲音乐特点的电影音乐和动画视频导入,引起同学的学习兴趣】

  师:在今天这节课新课开始之前,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个动画片段(播放《狮子王》电影片段)

  Q:这段画面来自哪部电影?有没有同学知道?(生答,师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到的电影片段来自于动画片《狮子王》。《狮子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故事,而刚才那段电影配乐,也是极具非洲音乐特点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了解非洲音乐。(PPT出示标题)

  (二)认识非洲(PPT)【设计意图:明确本堂课非洲音乐的概念。】

  师:我们平时所讲的非洲呢,一般是指整个非洲大陆,在非洲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生答)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以北的非洲,我们称之为“北非”,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称为“黑非洲”。由于北非与西亚相邻,无论从历史、民族、语言、宗教、还是从文化上讲,北非与西亚的联系都要比与黑非洲更为密切,因此,我们今天所讲的非洲音乐,其实是指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黑人音乐。

  (三)舞之语

  (1)介绍非洲舞蹈舞蹈的功能【设计意图:非洲的舞蹈最初起源于最原始的劳动生活,非洲人的舞蹈与生活劳动是分不开的,了解非洲舞蹈的特点,首先应该明确舞蹈的功能】

  师:在非洲,有着数十个国家,数百种语言和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由于众多的部落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的音乐文化既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又具有黑非洲民族音乐的共同特性,相互联系而具有共同的传统。

  比如舞蹈。舞蹈是非洲人民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非洲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非洲舞主要发源于原始部落的非洲劳动人民,是大家在劳动和休息时跳的舞蹈,是模仿劳动耕作的动作编排出来的。非洲人生活在广袤的非洲草原,干旱、酷热,让非洲人民的劳动非常的艰苦,而舞蹈和音乐就是非洲人民为了缓解劳动的艰苦而用来调节身心的。在非洲,不论是欢度佳节,或是婚礼,甚至是葬礼,他们都要通宵达旦地跳舞。

  (2)通过欣赏舞蹈视频,总结非洲舞蹈特点【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演员的电影片段介绍舞蹈特点,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使同学们去认真欣赏。再加上有效设问,使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归纳总结非洲舞蹈的特点。】

  接下来,我邀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并且一边看一边思考:画面中舞者的表情、服饰、舞蹈动作以及舞蹈伴奏都有哪些特点。(播放视频)

  师:欣赏过刚才的舞蹈片段,现在请同学们回答几个问题。(PPT)

  (1)刚才那段舞蹈中,舞者的表情怎么样?表现了什么场景?属于哪种功能性的舞蹈?(生答,师提醒)(严肃、祭祀、礼仪性)

  (2)服饰有什么特点?(衣着很少、上身赤裸、下身穿草裙、头上还有动物羽毛作为装饰。。。。)着装一般是粗布裙子,也有兽皮裙和草裙,身上配羽毛和骨头、贝壳等雕饰

  (3)身上的服饰起了什么作用?(便于隐藏、驱赶野兽)

  (4)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动作夸张、气势壮观、动作整齐划一)

  (5)舞蹈伴奏有什么特点?(用鼓打击出强烈的节奏作为舞蹈伴奏)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这段舞蹈,加深印象。(播放视频)(PPT)

  师:再次欣赏完这段非洲舞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非洲舞蹈的.一些特点?(PPT)首先是舞蹈动作的特点。(师引导,生答,师归纳:动作幅度大,头、四肢,或是扭动、或是拍打身体,甚至可以说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抖动。)他们的动作粗犷有力,感情炽烈,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发自己的感情。整个舞蹈其实壮观、动作整齐。

  再舞蹈伴奏上有什么特点?(师引导,生答,师归纳:在这段舞蹈中,有没有什么乐器?平时我们看到的舞蹈,是用什么作为伴奏?鼓打击出来的有没有高低起伏的旋律?鼓敲击出来的是什么?节奏。起了什么作用?伴奏的作用)强烈的节奏感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突出特征之一。

  其他元素:在这段舞蹈中,除了有整齐的动作,强烈的节奏,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师引导,生答,师归纳)(呐喊声)在非洲舞蹈中,常常加入呼应声和呐喊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增加气氛。

  (四)鼓之语

  (1)介绍鼓的社会功能【面】

  师:在刚才的舞蹈片段中,都用到同一种伴奏乐器:鼓。在非洲,鼓是一种普遍流行的

  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可以说,在非洲,鼓中有舞,舞中有鼓,他们是密不可分的。非洲鼓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这里,我只给大家展示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在非洲,鼓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PPT)除了可用于音乐之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这种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会说话的鼓”。当需要传递某个信息时,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部分,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加上急缓有别的节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鼓点,作为一种信号语言,来传递各种信息。(自制道具示范)就像拍电报的密码一样。因为地理原因,在非洲非洲草原,人声达不到传递讯息的效果,而鼓声的穿透力很强,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候,鼓声可以传到15公里以外。所以,他们都是用鼓来传递信息的。当然,鼓声还可以通知大家集会啊,抵御外敌等等的信息。(可以请同学尝试)

  (2)欣赏布隆迪圣鼓演奏的《鼓舞》【设计意图:整体感受非洲鼓乐,由同学自己找出节奏型,并实践】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鼓乐《鼓舞》,是布隆迪的圣鼓演奏的。一边听一边请大家思考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表现的是什么场景,是在什么情况下演奏的?第二个问题是,你听到了哪些节奏型?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欣赏。(播放音乐)

  师:在刚才那段音乐中,同学么听到了哪些声音?鼓声、人的叫喊声,还有歌唱的声音那么这段音乐是在表现一个什么场景呢?(师引导,生答。布隆迪的圣鼓演奏的,圣鼓,“圣”,什么意思,在咱们中国,圣是什么意思?圣上,皇上,皇室。)这段音乐其实是布隆迪皇室加冕时的一段音乐(PPT)

  那么都听到了哪些节奏型?有没有同学可以示范一下?(先由同学自己举例,最后由老师出示节奏,先集体练习,分声部练习。)

  (3)分段欣赏【设计意图:分段欣赏,引导性地提问,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非洲鼓乐的特点,并再次实践节奏】

  现在我们分段再听听看,鼓乐有什么特点。(PPT)(播放音频)

  首先来听听看引子部分,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哪些声音?速度是快、慢、中速?而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PPT)(生答,师引导:人的叫喊声,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喊,接着就有一群人在回应他一样。这个情景有点像我们在第一段视频中看到的一样,并且,没有固定的节奏,不像我们平时听到的一些流行音乐中的说唱,一般都是有节奏地说唱)这部分音乐是用人声在演绎的,是一个高声长音的呼唤和齐声的应答。我们听到的是不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是非洲音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PPT)自由的说话节奏并夹杂着纳喊声。

  (PPT)接下来这一部分音乐,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些问题:这段音乐中又出现了哪些声音?速度是快、慢、中速?而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播放,师引导,这是一段很强烈的鼓声,后部分夹杂着一点人声。速度稍快并由变化。节奏感很强,刚才练习得那段节奏再不断重复,又有一些变化。

  (PPT)接下来这一部分,我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小声地跟着哼一下。只需要很小声地哼一下就可以了。就像我们平时听流行歌曲要学唱的时候一样,也会先小声地跟着哼去学。我们现在也就哼哼看,并且请大家思考屏幕上的几个问题(播放)(师引导:刚才这段旋律,中,都出现了哪些声音?鼓声,歌唱声。速度?中速。旋律上又什么特点?大家在演唱的时

  候困难吗?会不会有这个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的感觉?在这个旋律当中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没有音高的问题?所以,非洲的音乐,音高吗?另外我们平时在学一首流行歌曲的时候特别是有些长音部分,会觉得这个音转来转去的,不太好学,刚才同学们在哼唱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啊?节奏出现了变化吗?怎么变化的?反复听

  接下来是第三部分,同样一边听一边思考(播放)又是以鼓声为主,并夹杂着呐喊声,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比前面的部分都强了许多,表现了什么氛围?所有鼓都加进来一起演奏了?说明加冕仪式进入到了最高潮的时候了,场面壮观。

  分段欣赏完布隆迪圣鼓演奏的《鼓舞》,现在我们在聆听一次全曲,总结一下非洲音乐有什么特点啊?(PPT)歌唱形式:音高、旋律、节奏。

  (五)介绍非洲其他乐器(PPT)【设计意图:拓展知识】

  马林巴、

  (六)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PPT)【设计意图:揭示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重大贡献及艺术魅力之所在,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使所学内容进一步提升。】

  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其他各地的音乐。

  17—18世纪,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迫移民至美洲为奴,他们带来了他们的音乐及其他的文化元素,并与大量不同的欧洲音乐文化接触,形成了一种音乐文化,对西方及其他地区各种音乐造成深远的影响。如爵士乐,HIP-POP,蓝调音乐,包括街舞,都受到了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接下来一起来欣赏。

  (七)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欣赏了非洲的舞蹈和音乐片段,总结了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一部分特点,了解了部分非洲乐器。在非洲,有着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而音乐文化也是千差万别但也相互联系的,今天我们只是了解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问题

  1、想把《鼓舞》作为重点欣赏,并穿插节奏的实践。有没有需要在分段欣赏得时候,每一部分都分别练习典型节奏型

  2、舞蹈那段,我只保留了一段舞蹈欣赏。想作为引出“鼓”的铺垫。不知道合适不。

  3、没有找到很好得点,让学生自己创编节奏。总觉得不好引入创编环节。

  4、归纳的这些特点,不知道有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5、介绍的非洲其他乐器,最后介绍对世界音乐的影响部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资料。所以没有确定到底介绍哪些。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3-15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02-21

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12-16

中班美术教案:脸谱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8

实用的美术教案幼儿实用美术课程教案02-21

小班美术教案06-08

蜻蜓美术教案04-24

美术汽车教案11-3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课题:家乡的奇石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学目标:通过观赏和画出家乡的奇石,使学生加深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增强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 学习用品:油画棒、水粉颜料、图画纸等,鼓励用其他的材料和工具。

  2、 课前要求学生考察“临朐奇石市场”,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奇石用摄影、速写等形式记录下来;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奇石的图片,开展“家乡的奇石图片展”活动。

  3、 老师用不同的形式制作范画4—5件。

  五、活动过程:

  1、 参观“家乡的奇石图片展”, 交流信息。

  (1)了解奇石市场,增强爱家乡的自豪感。

  我县奇石市场是江北最大的奇石批发零售交易场所。市场在县城龙泉路中段,占地2.7万m2;主要经营紫金石、红丝石、五彩石、龟石、木鱼石、燕子石等当地品种;经销安徽、河南、贵州、滇、鄂、四川、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浙江、缅甸、越南、阿富汗等国内外的名石珍品;还兼营根雕、书画、古玩、花卉、盆景、工艺品等,商品辐射到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或地区。 我县有着优美的旅游环境、丰富的奇石资源、传统的文化优势、庞大的文化产业队伍、促进了奇石市场的发展。全县从事奇石、怪石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的专业户已达6400户,从业人员2.2万人,市场年交易额2.2亿元,是国内较大的奇石集散中心和文化交易市场。XX、XX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

  (2)、了解奇石种类,开阔知识视野。

  我县山丘多,地质结构复杂,岩石主要有片麻岩、混合花岗石、砂质灰岩、灰砾岩、玄武岩等,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红丝石系钙质细砂岩。颗粒均匀,质坚而润。色彩各异,纹理天成,千姿百态。目前常见有红地黄丝、紫红地褐丝、红褐地紫丝、紫地黑丝等,尤以黄地红丝、紫地黑丝者为上。临朐彩石属沉积岩,其石坚硬细腻、石玉间杂混合自然、结构奇妙。临朐太湖石多分布在境内西南部山区。色以青、红、黄为多,型以瘦、漏、皱、透、秀居首,形态生动,俊秀自然,古朴典雅,妙趣横生。临朐紫金石相传有镇宅、避邪、保平安之说,深受群众的喜爱。该石呈紫色,间青绿花纹,有豆绿色圆眼,含瞳子、晕三、五层,有些部位映日泛银星。除此,还有龟石、竹节石、燕子石、千层石、钟乳石、沂山石、嵩山玉等,至目前,已发现的就有十多个系列、八十多个品种石,瑰丽而神奇,观赏、实用价值颇高。

  (3)、漫谈奇石,增长见识。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供石,石玩,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

  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之风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并进而影响到海外诸国家和地区,时至今日,赏石渐成国际潮流。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20xx万天然奇石爱好者,并成立了国际爱石协会,国际自然艺术石爱好者协会等国际性赏石团体

  2、 欣赏奇石范画,师生共同探究绘画方法。

  抓住奇石不同种类的质地特点,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或水粉等,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画出自己喜爱的奇石作品来。

  (1)、定位、勾画轮廓:先画石头后画几座;

  (2)、刻画细节:重点刻画最美、最感人的地方;

  (3)、涂色均匀,大胆细心:主要形象和背景要和谐统一;

  (4)、整体调整,小心收拾;

  (5)、题字落款,写下感想:包括奇石的题目、画时想法、自己的名字等。

  3、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组员分工合作或独立完成后再组合成一幅有特色的画都行。

  4、 相互观摩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

  5、 小结:老师对整个活动过程(包括考察活动过程)作以简要总评,重点表扬同学们的合作、探究和创新精神,并希望大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善于发现家乡中的美的事物,并把表现出来。

  六、课后记:

  本次美术活动持续时间为80分钟,同学们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从考察奇石市场,收集奇石资料,到绘制奇石作品等过程都情绪饱满,全身投入,有的同学还写出了参观市场的体会,对司空见惯的奇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许多奇石知识,更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为自己的家乡有如此精美的奇石而自豪。高岩同学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发现家乡还有这么美的石头,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它为我们临朐赢来了很高的声誉,创造了很多的商业机会。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家乡的奇石”。实际上,不论学生的作习作质量有多高,学生有这样的体验,这次活动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更何况同学们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去完成活动任务的,作业质量一定是没问题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材料,如瞿梦笛、马峻等同学用橡皮泥、吹塑纸版等制作的《姜太公钓鱼》、《米芾拜石》非常自然质朴,充分显示了孩子们的独巨匠心。总之,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双眼发现了美,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美,尽享了创造的快乐。用王雅君同学的话说,就是:“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许多美丽的奇石,我和同学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奇石表现的更漂亮,我对自己的家乡更热爱了!”

  七、附部分学生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观察、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渐变的图形。

  2.了解形的渐变的不同呈现方式。渐变的形

  3.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模仿或创作渐变的图形。

  教学重点:

  观察或选择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渐变元素进行整理概括和提炼,再创作出有规律变化的图形作品。

  教学难点:

  把握渐变的形中形状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奇妙的想象,运用各种绘画方法将其表达和表现出来。

  教学媒体:图片,实物,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的形,寻找身边的渐变图形。研究探索更方便的方法表现渐变的图形。

  二、新授

  操作技巧

  可以先画出一种造型的草稿。

  再设计出该形状的渐变,要逐步的进行变化,否则会造成唐突的感觉。可以借助一些直线或曲线,先画出渐变的骨架,再添加渐变的.形。

  操作步骤

  先向学生提问:构思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形的渐变呢?

  根据设计需要,借助工具画出渐变的骨架,再添加出渐变的形,形象要有趣,构图要饱满。

  可以用色彩或线条来创作。

  三、指导学生练习:

  1可以先画出多张设计草图,再选择满意的一张进行加工。

  2要求创意独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有趣。

  四、课后拓展

  同学自由组合,尝试摆出一个渐变的姿势或动作。

美术教案 篇3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应会: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游戏l: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游戏2:

  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四、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

  板书设计

  折、剪、卷、组合……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有目的的排列。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中,感受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2、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3、在"尝试运用"中掌握制作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

  1、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2、对吊饰的串联与装饰发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用剪贴、串联和绘画等方法制作小吊饰。

  教学难点:剪贴制作和串联小吊饰。

  决重点方法:充分运用对比赏析法,对民间工艺吊饰作品进行整体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吊饰色彩美、造型美的特点及不同排列方法的节奏美。

  教学准备

  纸材、剪刀、胶水、课件、有关图片、学生吊饰作品、课室布置悬挂各吊饰营造氛围。

  教学过程或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教师在课室悬挂各种吊饰,营造氛围。

  一、观察与比较

  1、观察课室变化,认识有趣的饰物,学习吊饰怎么做。

  掀开板书 第12课 有趣的吊饰

  2、看看中国民间很传统的吊饰 PPT

  民间传统的吊饰有几个特点:吉祥寓意;色彩鲜艳;有花纹。

  了解现在饰物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

  二、探讨与尝试

  1、尝试找找身边的媒材进行吊饰设计,鼓励发现问题;

  2、学生互相研究解决问题:外形拓展、材料联想、怎样排列、怎样剪制。

  3、同一主题的物象形态选择;

  4、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三、创作

  3~4人小组合作制作色彩美、有花纹、有主题的吊饰。(每个作品不能小于手板。)

  音乐停我就停。

  四、评价

  1、评价标准:

  合作制作一串吊饰

  合作制作一串色彩美、有花纹的吊饰

  合作制作一串色彩美、有花纹、有主题的吊饰

  2、评价方式:自评、学生评与师评。

  3、下课后和学生一起装扮课室,说一说挂在哪里最好看。

  五、家庭作业

  和家长一起合作一串有趣的吊饰。

  欣赏各种吊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吊饰作用。

  了解民间传统的吊饰特点。

  欣赏现代的吊饰制作材料多样性。利用图片欣赏拓宽学生想象创作空间。

  了解其他花纹和造型。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创作意图,引导他们自评、互评,学会分析、评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尝试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吊饰。

  家庭作业

  和家长一起合作一串有趣的吊饰。

  板书设计

  作品展示:

  第12课 有趣的吊饰

  色彩美

  有花纹

  有主题

  教后反思

  本节课能按教学计划进行。学生在串联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本人充分运用对比赏析法,对民间工艺吊饰作品进行整体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吊饰色彩美、造型美的特点及不同排列方法的节奏美。本人通过示范剪贴小吊饰,解决教学难点。从作品展示中看到,各小组学生学习了用剪贴、串联和绘画等方法制作小吊饰,解决了学习重点。

  不足之处在于本人的时间没把握好,延迟了5分钟下课。主要原因是本班一年级学生一周只有1节美术课,平时训练不足,以致学生动作较慢。另外本人在讲授的过程用的时间也较多,没预留充足时间给学生创作。

  虽然平时本人也强调剪刀使用要注意安全,但本节课上课前的课间还是出了点意外。一男生用剪刀把一女生的手弄伤了,出了一点点血。让本人意识到让学生带剪刀回校安全责任很大,每节课都要强调规范使用剪刀。

美术教案 篇5

  认知目标:

  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能力目标: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

  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课前收集数幅水墨画家的作品及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或图片,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

  宣纸、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生共同欣赏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感受中国水墨动画片画法的特别之处。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动画片的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水墨动画片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举,在全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水墨动画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尝试阶段

  1、认识水墨画的作画工具,说一说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2、试一试,画一画,玩一玩,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添画小游戏

  3、教师用浓墨和淡墨示范中锋和侧锋用笔,学生观察并讨论:中锋与侧锋用笔各适合表现什么?

  学生在宣纸上尝试玩一玩中锋、侧锋用笔。

  教师指导学生调浓、淡、焦墨、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墨有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水墨画的笔、墨、纸的特点。)

  三、欣赏阶段

  1、欣赏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感受水墨画不同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作品,感受甩、洒、拓、画等不同的水墨表现方法。

  3、在欣赏中启发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现水墨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体验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培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作业:用中锋与侧锋,以及不同浓淡的墨,大胆创造一幅水墨画作品。

  小喇叭友情提示:动物王国蔬菜王国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都等着你们画呢!小动物们

  也喜欢爱干净的小朋友、

  教师辅导:学生作画,教师录象学生绘画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对水墨游戏的再创作,再次感受水墨的魅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亲近水墨,在自由的涂抹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五、评析阶段

  1、由各小组选出两个代表展示长卷作品。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析,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也可为同学的作品提出改进的措施,教师作扼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在评价中学习,通过评价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内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六、小结: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种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学生作业: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弄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反思:

  三年级学生从未接触国画,对他们来说是新奇又畏惧,如果运用传统的传授技法,单调机械的练习,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而远离水墨画。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

  面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课时:

  1课时

  年 级:

  小学三年级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

  有色纸袋,废旧物品(毛线,纽扣,鸡毛,布头,金属片……)

  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

  二、导入:

  欣赏原始森林的音乐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始森林的音乐,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三 、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态度奠定基础。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哪个?(孙悟空,奥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5、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6、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7、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9、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的废旧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这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美术教案 篇7

  走进非洲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更加具有好奇心,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想象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强,这个时期的学生以逻辑思维为主,创新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评价水平也逐步提高了。但是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

  教材分析:“非洲的灵感”这一单元来自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第十四册第2单元的知识内容,我选择了具有浓郁的非洲风俗的舞蹈视频和布隆迪圣鼓演奏的《鼓舞》,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非洲歌舞鼓乐的特点及其对相关文化的了解与接纳,进而产生兴趣,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

  教学内容:

  1、欣赏非洲舞蹈和音乐片段,了解非洲舞蹈和音乐的特点

  2、体验非洲歌舞的节奏。

  3、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关系影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作用。

  2、通过欣赏非洲舞蹈和音乐,体验和感受非洲“鼓”和“舞”的艺术魅力。了解非洲歌舞得特点。

  3、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乐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

  4、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了解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介绍非洲其他民族乐器。

  教学重难点:体会非洲舞蹈和音乐的特点、体验音乐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道具“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设计意图:通过极具非洲音乐特点的电影音乐和动画视频导入,引起同学的学习兴趣】

  师:在今天这节课新课开始之前,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个动画片段(播放《狮子王》电影片段)

  Q:这段画面来自哪部电影?有没有同学知道?(生答,师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到的电影片段来自于动画片《狮子王》。《狮子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故事,而刚才那段电影配乐,也是极具非洲音乐特点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了解非洲音乐。(PPT出示标题)

  (二)认识非洲(PPT)【设计意图:明确本堂课非洲音乐的概念。】

  师:我们平时所讲的非洲呢,一般是指整个非洲大陆,在非洲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生答)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以北的非洲,我们称之为“北非”,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称为“黑非洲”。由于北非与西亚相邻,无论从历史、民族、语言、宗教、还是从文化上讲,北非与西亚的联系都要比与黑非洲更为密切,因此,我们今天所讲的非洲音乐,其实是指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黑人音乐。

  (三)舞之语

  (1)介绍非洲舞蹈舞蹈的功能【设计意图:非洲的舞蹈最初起源于最原始的劳动生活,非洲人的舞蹈与生活劳动是分不开的,了解非洲舞蹈的特点,首先应该明确舞蹈的功能】

  师:在非洲,有着数十个国家,数百种语言和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由于众多的部落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的音乐文化既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又具有黑非洲民族音乐的共同特性,相互联系而具有共同的传统。

  比如舞蹈。舞蹈是非洲人民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非洲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非洲舞主要发源于原始部落的非洲劳动人民,是大家在劳动和休息时跳的舞蹈,是模仿劳动耕作的动作编排出来的。非洲人生活在广袤的非洲草原,干旱、酷热,让非洲人民的劳动非常的艰苦,而舞蹈和音乐就是非洲人民为了缓解劳动的艰苦而用来调节身心的。在非洲,不论是欢度佳节,或是婚礼,甚至是葬礼,他们都要通宵达旦地跳舞。

  (2)通过欣赏舞蹈视频,总结非洲舞蹈特点【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演员的电影片段介绍舞蹈特点,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使同学们去认真欣赏。再加上有效设问,使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归纳总结非洲舞蹈的特点。】

  接下来,我邀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并且一边看一边思考:画面中舞者的表情、服饰、舞蹈动作以及舞蹈伴奏都有哪些特点。(播放视频)

  师:欣赏过刚才的舞蹈片段,现在请同学们回答几个问题。(PPT)

  (1)刚才那段舞蹈中,舞者的表情怎么样?表现了什么场景?属于哪种功能性的舞蹈?(生答,师提醒)(严肃、祭祀、礼仪性)

  (2)服饰有什么特点?(衣着很少、上身赤裸、下身穿草裙、头上还有动物羽毛作为装饰。。。。)着装一般是粗布裙子,也有兽皮裙和草裙,身上配羽毛和骨头、贝壳等雕饰

  (3)身上的服饰起了什么作用?(便于隐藏、驱赶野兽)

  (4)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动作夸张、气势壮观、动作整齐划一)

  (5)舞蹈伴奏有什么特点?(用鼓打击出强烈的节奏作为舞蹈伴奏)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这段舞蹈,加深印象。(播放视频)(PPT)

  师:再次欣赏完这段非洲舞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非洲舞蹈的.一些特点?(PPT)首先是舞蹈动作的特点。(师引导,生答,师归纳:动作幅度大,头、四肢,或是扭动、或是拍打身体,甚至可以说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抖动。)他们的动作粗犷有力,感情炽烈,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发自己的感情。整个舞蹈其实壮观、动作整齐。

  再舞蹈伴奏上有什么特点?(师引导,生答,师归纳:在这段舞蹈中,有没有什么乐器?平时我们看到的舞蹈,是用什么作为伴奏?鼓打击出来的有没有高低起伏的旋律?鼓敲击出来的是什么?节奏。起了什么作用?伴奏的作用)强烈的节奏感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突出特征之一。

  其他元素:在这段舞蹈中,除了有整齐的动作,强烈的节奏,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师引导,生答,师归纳)(呐喊声)在非洲舞蹈中,常常加入呼应声和呐喊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增加气氛。

  (四)鼓之语

  (1)介绍鼓的社会功能【面】

  师:在刚才的舞蹈片段中,都用到同一种伴奏乐器:鼓。在非洲,鼓是一种普遍流行的

  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可以说,在非洲,鼓中有舞,舞中有鼓,他们是密不可分的。非洲鼓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这里,我只给大家展示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在非洲,鼓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PPT)除了可用于音乐之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这种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会说话的鼓”。当需要传递某个信息时,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部分,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加上急缓有别的节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鼓点,作为一种信号语言,来传递各种信息。(自制道具示范)就像拍电报的密码一样。因为地理原因,在非洲非洲草原,人声达不到传递讯息的效果,而鼓声的穿透力很强,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候,鼓声可以传到15公里以外。所以,他们都是用鼓来传递信息的。当然,鼓声还可以通知大家集会啊,抵御外敌等等的信息。(可以请同学尝试)

  (2)欣赏布隆迪圣鼓演奏的《鼓舞》【设计意图:整体感受非洲鼓乐,由同学自己找出节奏型,并实践】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鼓乐《鼓舞》,是布隆迪的圣鼓演奏的。一边听一边请大家思考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表现的是什么场景,是在什么情况下演奏的?第二个问题是,你听到了哪些节奏型?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欣赏。(播放音乐)

  师:在刚才那段音乐中,同学么听到了哪些声音?鼓声、人的叫喊声,还有歌唱的声音那么这段音乐是在表现一个什么场景呢?(师引导,生答。布隆迪的圣鼓演奏的,圣鼓,“圣”,什么意思,在咱们中国,圣是什么意思?圣上,皇上,皇室。)这段音乐其实是布隆迪皇室加冕时的一段音乐(PPT)

  那么都听到了哪些节奏型?有没有同学可以示范一下?(先由同学自己举例,最后由老师出示节奏,先集体练习,分声部练习。)

  (3)分段欣赏【设计意图:分段欣赏,引导性地提问,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非洲鼓乐的特点,并再次实践节奏】

  现在我们分段再听听看,鼓乐有什么特点。(PPT)(播放音频)

  首先来听听看引子部分,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哪些声音?速度是快、慢、中速?而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PPT)(生答,师引导:人的叫喊声,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喊,接着就有一群人在回应他一样。这个情景有点像我们在第一段视频中看到的一样,并且,没有固定的节奏,不像我们平时听到的一些流行音乐中的说唱,一般都是有节奏地说唱)这部分音乐是用人声在演绎的,是一个高声长音的呼唤和齐声的应答。我们听到的是不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是非洲音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PPT)自由的说话节奏并夹杂着纳喊声。

  (PPT)接下来这一部分音乐,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些问题:这段音乐中又出现了哪些声音?速度是快、慢、中速?而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播放,师引导,这是一段很强烈的鼓声,后部分夹杂着一点人声。速度稍快并由变化。节奏感很强,刚才练习得那段节奏再不断重复,又有一些变化。

  (PPT)接下来这一部分,我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小声地跟着哼一下。只需要很小声地哼一下就可以了。就像我们平时听流行歌曲要学唱的时候一样,也会先小声地跟着哼去学。我们现在也就哼哼看,并且请大家思考屏幕上的几个问题(播放)(师引导:刚才这段旋律,中,都出现了哪些声音?鼓声,歌唱声。速度?中速。旋律上又什么特点?大家在演唱的时

  候困难吗?会不会有这个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的感觉?在这个旋律当中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没有音高的问题?所以,非洲的音乐,音高吗?另外我们平时在学一首流行歌曲的时候特别是有些长音部分,会觉得这个音转来转去的,不太好学,刚才同学们在哼唱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啊?节奏出现了变化吗?怎么变化的?反复听

  接下来是第三部分,同样一边听一边思考(播放)又是以鼓声为主,并夹杂着呐喊声,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比前面的部分都强了许多,表现了什么氛围?所有鼓都加进来一起演奏了?说明加冕仪式进入到了最高潮的时候了,场面壮观。

  分段欣赏完布隆迪圣鼓演奏的《鼓舞》,现在我们在聆听一次全曲,总结一下非洲音乐有什么特点啊?(PPT)歌唱形式:音高、旋律、节奏。

  (五)介绍非洲其他乐器(PPT)【设计意图:拓展知识】

  马林巴、

  (六)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PPT)【设计意图:揭示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重大贡献及艺术魅力之所在,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使所学内容进一步提升。】

  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其他各地的音乐。

  17—18世纪,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迫移民至美洲为奴,他们带来了他们的音乐及其他的文化元素,并与大量不同的欧洲音乐文化接触,形成了一种音乐文化,对西方及其他地区各种音乐造成深远的影响。如爵士乐,HIP-POP,蓝调音乐,包括街舞,都受到了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接下来一起来欣赏。

  (七)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欣赏了非洲的舞蹈和音乐片段,总结了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一部分特点,了解了部分非洲乐器。在非洲,有着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而音乐文化也是千差万别但也相互联系的,今天我们只是了解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问题

  1、想把《鼓舞》作为重点欣赏,并穿插节奏的实践。有没有需要在分段欣赏得时候,每一部分都分别练习典型节奏型

  2、舞蹈那段,我只保留了一段舞蹈欣赏。想作为引出“鼓”的铺垫。不知道合适不。

  3、没有找到很好得点,让学生自己创编节奏。总觉得不好引入创编环节。

  4、归纳的这些特点,不知道有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5、介绍的非洲其他乐器,最后介绍对世界音乐的影响部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资料。所以没有确定到底介绍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