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故事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森林的故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森林的故事教案1
一、大森林的早晨
背景音乐《快乐的小熊猫》,教师边描述,边给学生戴上头饰:经过了一个长长的'夜晚,森林爷爷终于睡醒了,它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理了理它那长长的胡子,觉得该叫小动物们起床了,于是,它对着周围大声喊:孩子们,该起床了,孩子们,该起床了!这下,森林里可就热闹起来了。听:(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叫声)
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和动作。并将小动物图片贴上黑板。
师:小动物们今天都特别高兴,因为,有三位小客人要来到大森林里作客。
二、客人一:《狮王进行曲》
1、听赏《狮王进行曲》。
2、教师引导学生猜一猜:从动物的大小,以及活动的地方及特点来引导。
3、再次听赏,学生跟随音乐表现动作。
4、给音乐起名。
三、客人二:《猜一猜》
1、教师跟节奏读歌谣,边将歌词贴在黑板上。(歌词贴成蘑菇形)学生猜一猜,教师将歌词连线成蘑菇状。
2、感受歌曲:播放歌曲,学生画蘑菇。
3、红绿灯辨节奏:在弱起部位加红绿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节奏。
跟节奏齐读歌词。
4、欣赏范唱。
5、学唱歌曲:分句学唱。
跟琴齐唱。
跟伴奏演唱。
四、客人三:《蓝猫》
1、师改编歌词:
有一个小客人坐在飞船上,他身上穿着一件蓝大衣,你可知道他是谁,聪明勇敢又机灵,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淘气。
2、播放蓝猫画面,学生欣赏主题曲,并跟唱。
五、美丽的大森林无边无际,前面,还有很多的奥秘在等待着它们。三位客人将要继续它们在大森林里的旅行,现在就让我们用热情的歌声来欢送它们,祝它们旅途愉快!
森林的故事教案2
教学目标:
掌握描写、叙述、说明、议论四种表达方法的表达效果
理解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法能够使文章既优美又深刻
教学重点:在正确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探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课堂交流掌握四种表达方法各自的表达效果及综合运用后的表达作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都喜爱在维也纳森林中漫步,施特劳斯更是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一世界名曲。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片与众不同的森林,经能够神奇地激发起音乐家无限的艺术灵感?
2、呈现维也纳的电子幻灯图片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圈划生词,交流疏通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维也纳森林有怎样的特点?
在文中圈划你认为有意义,值得体会的关键语句。
3、交流:作者笔下的维也纳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是否有具概括性的关键语句?
三、把握主题、理清脉络
1、全文中哪一句话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起到揭示整篇文章写作意图的作用?
2、从文中看,“大自然与人类和谐与亲密的关系”具体指的是什么?文中有没有语句能够为“和谐与亲密的关系”作注解?
维也纳人与森林互惠互助,相依相存
3、如果从森林与人类的关系的角度将文章划分为两个部分,你会怎么划分,依据是什么?
1-6小节: 主要表现维也纳森林对人类的作用身心的享受(赏心悦目)、面积广袤、调节气温
7-11小节:主要表现人类对森林的保护订立法律、珍爱森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品味语言
1、在具体写维也纳森林及其与人的关系时,作者充分采用了描写、叙述、说明(讲解)、议论(评价)等多种表达方法。请从文章中找出与这些表现方法相对应的句子,谈一谈它在文中的作用(表达效果)。
2、学生交流,教师深入,合作归纳
描写:形象生动,使文章增添了美感,使人能够加深对于维也纳森林优美景致的印象。
叙述:对维也纳美好的生活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
说明:为散文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为表现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议论:议论能够更加深刻的反映本质,揭示主题。
3、这篇文章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承转自然,灵活贴切:描写的贴切,说明的'准确,议论的深刻,使人既能对维也纳森林优美的景致、维也纳人美好的文化及生活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又能对维也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次内涵产生严肃的思考,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之所以既能够做到语言优美又能做到思想深刻,多种表达方法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五、课堂练习
1、依据所学的多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模仿课文第四小节,写一段介绍校园的短文。要求至少运用到描写、叙述、说明、议论等方法中的三项。
2、课堂完成并交流
森林的故事教案3
教学目的:
1、乐意听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体会故事中的幽默。
2、能够复述故事的内容
教学准备:故事及相关挂图、一只手套。
教学准备:
1、出示一只手套,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
幼儿:“手套。”
老师:“手套戴在哪里的呀?”
幼儿:“戴在手上。”
老师:“森林里有两只小动物不知道手套戴在哪里,怎么戴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
2、结合挂图讲故事《森林故事一只手套》
3、提出问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问题:
(1)大灰狼把手套当成了什么?这样走起路来方便吗?
请幼儿模仿大灰狼把手套戴在脚上,走路的姿态。引导幼儿说出这样走路很不方便。
(2)小狗把手套戴在了哪里?
请幼儿模仿小狗把手套戴在头上的样子。幼儿体会到戴在头上手套老是往下掉。
4、再次讲述故事
老师:“真有趣,手套应该戴在哪里呀?”
幼儿:“手上。”
老师:“书中宝宝是如何告诉大灰狼和小花狗的?我们来学一学书中的宝宝,告诉他们‘大灰狼、小花狗手套是戴在手上的’。”
5、现在,大灰狼和小花狗知道手套是戴在手上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带着手套度过寒冷的冬天了,他们非常感谢我们班的宝宝!
森林的故事教案4
教学目标
1、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2、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点明中心。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教学难点: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点明中心。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网上下载《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音乐。
学生听音乐。
为学生理解课文作好先期准备。
二、导入
请学生回顾有几种表达方式。
学生根据以往的积累回答。
为理解课文教学重点作铺垫。
三、初读课文
请学生划出文章中哪些地方是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为明确教学重点作铺垫。
四、学生讨论
请学生回答哪些句子是描写的,并说说其作用。
第一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净化眼睛和心灵的作用。
第二处描写说明森林与城市的味道相调和。
第三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降温的作用。
第四处描写说明维也纳空气清新。
为明确文章中心句作铺垫。
五、教师质疑
第四段“味道”这一词在此处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
第六段皇家猎宫为何建在此处?
第八段远处雕像看得一清二楚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理解森林与城市风貌相调和。
理解森林更适宜人居住。
理解人们对环境的.爱惜。
教师再质疑
文中还有哪些修辞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
学生在书上划线。
领会写景可适当运用修辞句。
六、归纳总结
这几处景物描写说明什么中心?作者用什么表达方式概括中心?
学生根据全文阅读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明确可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七、再读文章
再读写景的段落。
学生阅读。
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八、迁移
读冯骥才《珍珠鸟》,划出有关景物和动物描写的句子。
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板书设计
净化眼睛和心灵。
森林与城市的风貌相调和。 表达自然和人类和谐亲密的关系
(景物描写) 具有降温的作用,更适宜人居住。(抒情、议论)
反衬人们对环境的爱惜。
森林的故事教案5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小猴子》
2、听《尤开迪》
3、动跟随《尤开迪》的音乐跳舞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学生在听赏《尤开迪》、《野蜂飞舞》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力目标
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3、技能目标
能熟练地演唱《小猴子》,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教材分析
本课以“听”贯穿全课。旨在
引起对音响和音乐的探索兴趣。
学生分析
生活积累的不足,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朋友们,天气这么晴朗,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去郊游好吗?
野营的队伍出发啦!
2、听《尤开迪》
1、和老师正常交流
二、欣赏《尤开迪》及律动
1、小朋友出去野营是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出示题目
2、演唱歌曲,教师做好示范。注意音准
3、带领学生队列前进,随着音乐做攀登、拨开草丛、下坡等动作。
1、体会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尝试跟唱歌曲
3、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行进跳舞
三、学唱《小猴子》
1、听听我们碰到了谁?听《小猴子》
2、听录音范唱。小猴子在做什么啊?
3、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并配合老师范唱,在间奏处做动作。
4、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提示学生空出小间奏。
5、分句教唱歌曲。完整地演唱歌曲。
6、试着背唱歌曲,间奏处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1、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
2、有节奏的做挠腮、手搭凉棚跳远等动作。
3、朗读歌词
4、分句学唱
5、演唱表演
四、欣赏《野蜂飞舞》
1、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我们走啊走啊,又碰见谁了?听《野蜂飞舞》
2、听了这段音乐你想象它描绘的什么动物呢?做做它的动作呢?
3、复听音乐,想象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能不能为这段音乐取个名字?引导定名《野蜂飞舞》
五、结束教学
随着《尤开迪》跳舞离开教室
1、听歌曲想象
2、按照自己的想象随音乐做动作。
3、想象画面可以试着画一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可爱的蓝精灵》、《劳动歌》
2、唱:小猴子
3、拓展动画艺术的奥妙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学生对动画片音乐产生兴趣,实现由喜爱动画片到喜爱动画片音乐。
2、能力目标
通过动画片插曲的欣赏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歌表演等音乐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3、技能目标
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小猴子》等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以“森林里的故事”作为主题的前提下,又更侧重于动画片音乐。
学生分析
学生年龄小,只顾表演忘记唱歌,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一、导入:
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现在老师放一段动画片,大家看完后要说出动画片的片名。放动画片《西游记》
2、猴子的动作非常有趣,在我们的书上有几幅小朋友模仿猴子动作的画,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动作。
1、和老师正常交流
二、歌表演《小猴子》
1、这些动作是模仿猴子在干什么?你还能模仿猴子的其他动作吗?
2、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小猴子》,现在我们一边复习这首歌曲,一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1、学生讨论,创编动作。
2、学生边唱边表演
三、探索动画艺术的奥秘
1、老师用电脑画了一只小猴子,大家看一看这只猴子在做什么?老师画的猴子还会动,为什么会动呢?
2、很多动画片都是画出来的,为什么画出来的图画会动呢?为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的荧光棒,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快速舞动)
3、在陀螺表面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涂上两到三个点,使陀螺快速旋转。
4、。原来一部动画片是由许许多多幅画快速播放所构成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动画片。《蓝精灵》屏蔽声音。
5、第二次播放配有音乐的动画片。让学生比较。
1、讨论交流
2、观察所形成的光圈或线条
3、观察由那些点形成的彩圈。
4、学生讨论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四、欣赏《可爱的蓝精灵》《劳动歌》
1、刚刚动画片中有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叫《可爱的蓝精灵》。小朋友可以跟着音乐动一动。
2、复听歌曲。
3、出示白雪公主的图片,导入插曲《劳动歌》,初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劳动一天是满载而归,还是空手而返?
4、复听《劳动歌》模仿他们伐木、打锤、挖土等动作。
5、有许多动画片的插曲都很好听,你们知道有哪些?可以回去找一找,下节课带来我们一起听一听。
1、跟音乐用身体语言表现情绪
2、按照自己的想象随音乐做动作。
第六单元
森林里的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猜一猜》
2、听《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3、动二声部诵读《咏鹅》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学生在听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音乐中感受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力目标
能熟练地演唱《猜一猜》,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3、技能目标
初步感受x、xx的节奏组合,通过二部诵读练习,初步
形成声部感知与表现能力;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以“动”贯穿全课。旨在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现情绪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好动,教师要注意引导。
一、导入
1、你能背唱《咏鹅》这首歌曲吗?
1、学生复习歌曲
二、二声部诵读《咏鹅》
1、今天老师特地把这只悠闲自在的鹅请来了,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好吗?
2、老师学着鹅走路的样子,一边走,一边诵读《咏鹅》,诵读的节奏和课本中的一致。
3、用×—|×—|××|×—||为老师伴诵。
4、分组讨论伴诵节奏。
5、听老师唱歌曲,学生按一定节奏轻轻地伴以“哗哗”流水声。
1、轻声伴诵
2、分组讨论,组内二声部合作诵读。
3、和老师合作诵读。
三、听《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1、展示小鸟出蛋壳的美术作品。听歌曲。
2、讨论鸟出壳时是什么摸样,可能会发出什么声音?
3、复听音乐。
4、在音乐中模仿鸟出蛋壳是的形态以及发出的声音。
5、跟刚刚复习的《咏鹅》比较一下歌曲的情绪。
1、欣赏音乐。
2、讨论交流。
3、模仿表演。
4、讨论交流
四、学唱歌曲《猜一猜》
1、由老师范唱歌曲《猜一猜》导入
2、教师范唱歌曲《猜一猜》,学生猜谜。
3、听辩歌曲录音,解决两个问题。
(老师事先在歌曲中乐句末的休止处用红灯作出标记)
(问题:你在红灯的地方听到了怎样的拍手声?你能模仿出来吗?)
4、模仿录音中的拍手为歌曲伴奏。
(提示:此时播放歌曲原唱)
5、读歌词
第一段边读边即兴用动作理解
第二段边读边画一画蘑菇。
7、模唱、听唱学会歌曲。
(形式:先学第一段至会略带表演的背唱再自己试唱第二段至完整的演唱)
8、最后在《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1、揭示谜底。学生简单介绍蘑菇的自然知识。
2、模仿休止处的拍手
3、拍手伴奏
4、读一读,画一画
5、学唱
森林的故事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图片,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和植物在雨中的行为和变化。
2、尝试用比喻的方式描述故事中的植物。
3、喜欢与同伴分享交流图片上的故事。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幼儿用书、挂图、挂图片的架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雨天吗?那下雨的时候如果忘记带伞了你们会怎么做?
今天啊,也有一群小动物和植物们,他们也忘记带雨伞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编故事。
1、出示图片1
师:小朋友,图片上是什么天气啊?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跑到哪里躲雨了呢?你是怎么看出来他们是跑进树林里的?
哦,下雨了,小刺猬、小兔和小熊露出惊慌的表情,急忙地冲进树林里,大树叔叔说:"快来吧,快来吧,快到我这里躲雨吧。"
2、出示图片2、3、4、5、6(幼儿看图编故事)
师:(1)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雨中的森林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2)小朋友要认真看看这几张图,想想这些小动物和植物在下雨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可以先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等下老师请一些小朋友上来说说你的故事。
(3)你最喜欢哪张图?你给它编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4)有些小动物是害怕下雨的,而有些小动物和小植物是不怕下雨的,你们看到他们是下雨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①他们头上顶的是什么啊?他们把芭蕉叶拿来当?(雨伞)那你们觉得小狐狸、小猴还有熊猫躲在芭蕉叶下面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小狐狸、小猴、熊猫他们找到了芭蕉叶当雨伞,他们躲在芭蕉叶下面高兴地说:"下吧,没关系,我们有芭蕉叶当雨伞,这样就不怕别雨淋了。"
②你看到了七星瓢虫是怎么来躲雨的?(哦,原来它躲在了一片大树叶下面)那你觉得这片大树叶长得像什么?(七星瓢虫很小,树叶很大,下雨了,树叶把七星瓢虫紧紧的包住,就像一座帐篷,可安全了。)
③咦?图片有什么啊?松鼠姐姐是怎么来帮鸟宝宝遮雨的啊?
教师小结:鸟宝宝看到下雨了都害怕地叽叽喳喳叫了起来。松鼠姐姐听见了,连忙抖出它那又长又软的尾巴,为鸟宝宝遮雨,她说:别怕,别怕,我来为你们遮风挡雨。
④两只青蛙看到下雨了,可高兴了,还跳起来欢快的舞蹈!
⑤花儿看到下雨,都张开了大嘴巴,咕噜咕噜地喝了好多的雨水,喝完之后,花儿就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3、出示图片7、8、9、10
师:(1)滴答滴答,雨慢慢地停了。小朋友看一看,小动物和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图片的蜘蛛姑娘在干什么啊?(她可爱美了,她吐出银丝,把挂在树上的小水珠串成一条条亮晶晶的项链。)
(3)有的雨水啊落到了地面上,那地面上会长出什么呢?(地面上长出了许多鲜艳的蘑菇还有美丽的花朵)那谁会看到这些蘑菇呢?它们看到了之后会怎么做啊?
(4)地板上的'这些是什么啊?小刺猬看到了它是怎么做的?旁边的小熊在干什么?你们觉得他会做什么动作呢?(小熊高兴地一边拍手一边说:雨停了,大家快出来玩啊。)
(5)天晴了,天空上会出现什么?(彩虹)小动物们踏着彩虹桥,带着它们的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去玩了!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看图编故事。
师:1、刚刚我们都为这些美丽的图片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现在呢,我们要把这个故事连起来编成一个大故事,跟着老师一起来吧!
2、这么好听的故事,是不是应该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你们觉得可以取什么名字?老师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雨中的森林,你们喜欢吗?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可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森林的故事教案7
设计意图:
《挪威森林》是一首十分优美,形象鲜明的乐曲。全曲ABA三段式结构明显,变化清晰,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并结合故事、图谱、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图谱,尝试看谱听音乐。
3、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准备:
1、图谱;2、魔棒,小铃;3、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
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就“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出示图谱,教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故事略)
提问:森林里有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欣赏音乐
1、幼儿看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2、幼儿边欣赏音乐,边自由做动作。
3、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三、探索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听音乐,玩游戏。
游戏玩法:A段幼儿随着音乐扮演种子慢慢地发芽、长高,变成大树,在微风中摇摆;B段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和大狮子的动作。
2、根据音乐分角色进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师生讨论角色分配,选出仙女、狮子人选(教师幼儿均可),种子与小动物角色由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游戏一至二遍结束。
森林的故事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充分感受与理解乐曲,尝试听辨每一乐句后的强音。(重点)
2、进一步了解动物躲避危险,自我保护的方法。(难点)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对森林、动物的已有经验。
(材料准备)音乐、PPT、狼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环节
《小鸟小鸟》两声部演唱。
二、引出黑森林
简单介绍故事:黑森林里住着一只年纪很大很大的'老狼,小动物想悄悄的跟着老狼到黑森林。(讨论什么叫做黑森林?)
讨论:如果这件事情被老狼发现了会怎么样?
三、听听想想
1、幼儿欣赏音乐。
一天,小动物们想悄悄地跟着老狼进森林,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赶快来听听音乐。
你觉得黑森林里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你觉得老狼在森林里走路时会是怎么样的?
老狼会用什么方法对付身后的小动物们?
3、幼儿动作自由表现音乐中老狼的样子。
现在请你们学学看音乐中老狼在森林里的样子吧!
四、听辨强音(重点)
小动物们悄悄地跟着老狼进入森林,仔细听听老狼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朝前走?什么地方停下来对付小动物?(欣赏音乐)
现在我来做做老狼,请你们来看看老狼到底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停了下来。
老狼停下来的时候小动物们要想办法告诉小伙伴们,但又不能发出声音让老狼发现,请你们动动脑筋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小动物们?
小结:我们可以帮助小动物设计各种信号,在老狼停下来的时候可以给它们发射信号,这样一来小动物们就可以尽快地躲避了。
五、游戏
1、幼儿扮演老狼,边走边用自己的方法对付身后的小动物。边走边想:老狼每次走路的长短一样吗?
2、当老狼停下来时,小动物们会怎样躲避老狼、躲避危险?(迁移主题经验)
个别幼儿扮演老狼,其他幼儿扮演小动物,用各自的方法躲避老狼。(难点)
3、小动物终于走进了黑森林,他们大声地对老狼唱起了歌。(欣赏音乐)
森林的故事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来进行制作。
2、在美的氛围中感受自然,热爱小动物,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动物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及创造能力。学习准备:
彩色卡纸、旧画报、挂历、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材料,头饰作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好,我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我来自韩家庄小学,你们呢?想和我成为朋友吗?老师今天还带来了我的一位动物朋友,想认识一下吗?仔细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小鹿)
二、小鹿: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朋友,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聪明,我能考考大家吗?第一个问题:谁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大森林里)第二个问题:谁知道大森林里出了我之外还有那些朋友呢?
三、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为了奖励大家,我这里还有一些森林里成员的图片,想不想看啊?
大森林里各种动物和植物都以自己的方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在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11课《大森林里的故事》
四、看到同学们这样喜欢动物,小鹿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过几天我们森林王国将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联欢会,在哪里我们可以交到跟多的朋友,你们想参加吗?但是参加联欢会是有条件的:
1必须以森林王国的成员身份参加。
2说说进入动物王国以后你要和谁交朋友
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戴上不同的头饰我们就可以变换角色)第二个问题(我的`朋友小猫、老虎……)
五、如果我们能戴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头饰去参加联欢会一定很受欢迎,可是头饰怎样做呢?仔细观察老师手里的头饰,看看它是怎样做的?谁看出来了请举手。
制作步骤:勾画图形——————装饰动物——————做头围——————固定
大公鸡的羽毛是粘出来的,小松鼠的头饰是先用整张纸画出图形,并用彩笔涂色再剪下。粘上花扣子做眼睛就完成了。蝴蝶的头饰是用皱纹纸折成的。(由学生回答得出)小结:头饰的制作方法:画、涂色、剪、折、拼、粘贴
头饰的制作材料:卡纸、彩笔、皱纹纸、扣子、亮片、毛线、废旧物等。
六、、欣赏拓展
现在就让我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亲手设计制作我们自己的头饰吧(提示用剪刀和小刀的同学注意自己和周围的同学不要伤到手)
做好的头饰可以可以戴在你的头上,一会我们进入森林王国找自己的朋友,我们还要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做工奖、最佳
同学们,大森林不仅是动物植物栖息的乐园,它还能阻挡风沙,净化空气,给我们创造一个清新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携手保护森林,爱护动植物,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回家把自己美丽的头饰展示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森林的故事教案10
名称:
森林的故事(挪威舞曲)
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谱号图,尝试看谱听音乐。
3、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准备:
1、谱号图 2、打击乐器 3、头饰
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 小松鼠 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略)
二、 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了解作品结构,知道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同,及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2、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讲故事,幼儿欣赏音乐。
附图(略)
3、幼儿看图谱,边描图边欣赏音乐。
三、 探索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游戏玩法:
A段幼儿随着音乐,扮演种子慢慢地发芽、长高变成大树,在微风中摇摆。
B段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和大狮子的动作。
2、根据音乐分角色进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1)师生讨论角色分配,选出仙女、狮子人选(可教师可幼儿)种子小动物由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2)选择相应的饰物装扮自己进行表演。
四、 探索用乐器或其它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
森林的故事教案11
教学内容:《森林小卫士》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培养学生讲故事、表演能力。
2、玩玩音乐游戏《森林之声》,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声响模拟创作大自然中各种音响。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背唱此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基本措施:
通过听音乐、配乐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反复的聆听音乐,熟悉这段音乐。
教具准备:
课件、录音机、头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要求:动作整齐、有表情)2、师生问好。(要求:声音自然,统一)
二、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1、导入:师:“美丽的森林到了!森林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好。森林有哗哗的流水声,呼呼的风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各种小动物叫声、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今天我们来做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2、学生讨论模拟自然界各种声响的方法(要求:能用多种方法模拟声响)
师:“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模拟森林美妙的声音?”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第一个讲讲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教师分发头饰)
师:“对!我们可以用人声、乐器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3、表演《森林之声》
师:“我们一起表演《森林之声》,听到什么声音就扮演什么角色,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到中间来表演,可以加一点动作。”
师:“小羊悠闲地吃着嫩草,牛儿自在地漫步,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鸟叫声,小河欢唱着,微风吹拂着,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啊!”
三、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
1、欣赏书上(14——15页)六幅画。
2、根据五个字——配乐讲故事
关键:仔细观察图画,能讲出六幅画的.内容,能区分安静、欢乐、阴沉、激烈的音乐。
3、每播一段音乐,学生回答对应第几幅画(先按顺序,后任意)
4、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表演)
分角色:叙述者、小狗、猎人、天鹅、小猴、小兔、小羊、小熊、小虎……其他同学可扮演森林里的背景:大树、花朵、湖水等教师也应参与其中一起表演。
课堂:同学们的创造力很强,希望继续努力。
教后反思:
用朗诵的形式,“小羊悠闲地吃着嫩草,牛儿自在地漫步,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鸟叫声,小河欢唱着,微风吹拂着,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啊!”来创编音乐故事,再进行音乐活动,学生发挥的特好。
课堂:同学们的创造力很强,希望继续努力。
森林的故事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谱号图,尝试看谱听音乐。
3、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谱号图
2、打击乐器
3、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略)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了解作品结构,知道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同,及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2、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讲故事,幼儿欣赏音乐。
附图(略)
3、幼儿看图谱,边描图边欣赏音乐。
森林的故事教案13
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谱号图,尝试看谱听音乐。
3、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准备:1、谱号图2、打击乐器3、头饰
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
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略)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了解作品结构,知道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同,及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2、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讲故事,幼儿欣赏音乐。
附图(略)
3、幼儿看图谱,边描图边欣赏音乐。
三、探索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游戏玩法:
A段幼儿随着音乐,扮演种子慢慢地发芽、长高变成大树,在微风中摇摆。
B段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和大狮子的动作。
2、根据音乐分角色进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1)师生讨论角色分配,选出仙女、狮子人选(可教师可幼儿)种子小动物由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2)选择相应的饰物装扮自己进行表演。
四、探索用乐器或其它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建议:
本活动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欣赏音乐第二次音乐游戏配器。
名称:森林的故事(挪威舞曲)
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谱号图,尝试看谱听音乐。
3、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
形象。
准备:1、谱号图2、打击乐器3、头饰
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
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略)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了解作品结构,知道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同,及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2、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讲故事,幼儿欣赏音乐。
附图(略)
3、幼儿看图谱,边描图边欣赏音乐。
三、探索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游戏玩法:
A段幼儿随着音乐,扮演种子慢慢地发芽、长高变成大树,在微风中摇摆。
B段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和大狮子的动作。
2、根据音乐分角色进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1)师生讨论角色分配,选出仙女、狮子人选(可教师可幼儿)种子小动物由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2)选择相应的饰物装扮自己进行表演。
四、探索用乐器或其它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建议:
本活动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欣赏音乐第二次音乐游戏配器。
森林的故事教案14
教材分析及幼儿发展分析:
该教材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适合幼儿大胆想象。幼儿喜欢绘画活动,平时能画一些常见的动物形象,构图比较大胆,线条流畅,有一定的想象力,但很多孩子很难将想象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幼儿对作品的审美经验比较贫乏。
一、活动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构思、组织形象,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
各种姿态的老虎图若干张、黑色勾线笔、A3绘画纸、森林运动会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拓展思维。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今天美丽的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你们瞧!小马和小鹿参加跑步比赛,小兔们在打羽毛球,大象和熊正在参加举重比赛,鸟儿们正在参加飞行比赛……,运动会可热闹啦!正在这时候,来了一只老虎,老虎可能会来干什么?大家猜一猜。
如果老虎真的是饿了来吃小动物,那动物们会有什么反映?会怎么做?
如果老虎是来参加运动会的,那它参加什么项目好呢?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映?
(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想法出示相应的老虎姿势图。)
(二)交代要求,幼儿绘画。
师:请小朋友把森林里发生的故事画下来。
要求:
1、先构思好,当运动会开始后老虎来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动物们又有哪些表现?
2、合理安排画面,先画主要森林里发生的故事,在添画上背景。
3、线条流畅。
指导要点:
1、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力弱的幼儿可画姿势较简单的`老虎,能力强的幼儿画出森林里发生的故事,有一定的情节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画大胆。
3、提醒幼儿注意绘画时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展示作品,欣赏评价。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森林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师幼共同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作品:
1、构图是否大胆;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整洁;
4、背景是否丰富。
师:我们把自己画出的故事讲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好吗?
森林的故事教案15
【活动设计】
故事《森林里的饼屋》以童话的口吻,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所熟悉与喜爱的动物形象,采用反复的手法给孩子们讲述了小猫分别给小老鼠、小绵羊、大象制作不同造型的饼干的故事,情节清楚,对话简单。小班幼儿词汇贫乏,说话不完整,常常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不会合理使用文明、礼貌的话进行交流。而这个故事中反复的情节、简单的对话为幼儿提供了学习说话的机会,因此,我觉得它非常适合在小班开展。
【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语言领域“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预设的目标有: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中小猫做饼的过程。
能力目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乐意在游戏情境中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情感目标:在体验故事的童真童趣的基础上,体验分享、共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饼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学习小猫做饼动作的语言。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森林里的饼屋》,你知道饼屋是卖什么的吗?那这家森林里饼屋是谁开的呢?
2、“那小猫是怎么做饼的呢?我们来看一看。”教师演示,丰富幼儿词汇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幼儿学做饼。
3、师:小猫学会做饼了,它真想让所有的朋友们都来尝尝它做的饼呀,于是它就在森林里开了这家饼屋,那今天谁会来小猫的“讲屋”呢?
二、结合课件了解小猫为动物朋友做饼的情节。
(一)为小老鼠做薄饼。
1、听声音示“吱吱、吱吱”
师:谁来了?老师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认识高矮。小老鼠好想吃饼干啊,说:小猫,你好,我们想要吃香香的、甜甜的饼干。
2、师:小老鼠是怎么对小猫说的?谁能来学一学?
3、小猫会帮小老鼠做吗?怎么做的?做了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二)为小绵羊做薄饼。
1、除了小老鼠还有谁会来呢?原来小绵羊闻到了香香的味道跑来了(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认识前后),小绵羊们也想吃饼干,可是它们不知道怎样跟小猫说,谁能帮帮小绵羊的忙?
2、幼儿学说:小猫你好,我们想吃香香的、甜甜的饼干。
3、“小朋友学会做饼了吗?我们赶紧来帮小猫一起做吧。”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边念句子边做动作“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
4、提问:小猫帮小绵羊做了什么样子的薄饼昵?课件展示小绵羊薄饼。
(三)为大象做薄饼。
1、课件展示部分遮挡的大象,“看,是谁来了?”“对呀,是大象来了,它也想吃香香的软软的薄饼,谁来帮他告诉小猫?”再次为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2、“大象的薄饼太大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猫吧!”全体幼儿一起练习。
3、出示课件,薄饼做好了,这回你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薄饼了吗?
(四)总结。
师:今天有哪些小动物来买饼干的?小猫给它们做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师:小动物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饼干,瞧,它们吃的多开心呀!
三、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运用对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想跟小猫一样开饼屋做饼干。我们也去买好吗?提问“我们到了老师的饼屋,见了老师该说什么呢?”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进行游戏活动,并赠送各式形状饼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四、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老师为我们做饼干呀非常的辛苦,我们该对它说什么?我们小朋友也都学会做饼干,那我们一起来做饼干送给后面的老师吧!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森林的故事教案】相关文章:
《森林的故事》大班教案11-15
森林的故事大班教案11-07
森林的故事大班音乐教案10-30
森林卫士幼儿故事03-22
森林公主的童话故事08-08
森林超市的童话故事12-21
美丽的森林童话故事01-21
动物森林童话故事01-21
森林超市童话故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