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公开课的教案

时间:2022-07-21 18:06:4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公开课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1

  教学主题: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课时:共二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2.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区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教材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学习扇形统计图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形成知识的生成点。在前面的统计知识中,学生已经有了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懂统计图,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感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增强统计观念。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评价任务:

  1.能说出哪个量是单位一、部分量和分率,明确三者的关系并能利用三者的关系对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2.能说出扇形统计图中包含的信息,并简单概括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点,。

  3.能独立计算教材中的做一做习题,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沛引导同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A:出示情境图和统计表,让同学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B: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同学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C: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A: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售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别。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B:引出新课:假如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A: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B:同学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C: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同学自身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D:师肯定小朋友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E:全班同学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F:全班同学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协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5、巩固练习。

  P40第1题。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局部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二、学习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看统计表,分析数据。

  A:引导同学看书上的统计表。

  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2、发现矛盾,引出新课。

  A:假如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同学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同学自由的发表自身的看法。)

  B: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C:出示同学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同学可以发现:假如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假如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同学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D:师提问: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同学积极考虑。)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3、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

  A:引导同学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C:引导同学依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D:引导同学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E:引导同学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F:同学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A: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B: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同学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C:引导同学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D: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E:师引导同学考虑: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同学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同学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5、巩固练习。

  P40—41的练习。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身、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示有什么评价?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3

  一、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并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 引导幼儿用绘画和简单的图表记录探索的过程和发现。

  二、活动准备:

  1. 4个小货架、商品若干(如文具类:水彩笔、铅笔、写字板、胶泥;餐具:杯子、盘子、碗、勺子;食品类:糖果、面包、乐百氏奶、牛奶;水果类:苹果、梨、香蕉、柚子;数量在10以内,分装于篮子里)。

  2. 幼儿人手一份:游戏棒、三角片、圆片一篮(数量分别在10以内)、水彩笔、白纸1张、统计表1、统计表2人手一张张、夹板一张、统计员标志牌一块。

  3. 磁性黑板1张,大统计表1张;新年小舞台场景布置(中国结1个、灯笼8个、娃娃2个、腰鼓4个);新年老人1名,礼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尝试,探索统计的方法

  设置悬念,以神秘客人让老师考考小朋友引题。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纸上记下自己篮子里的游戏棒、三角片和圆片的数量,尝试统计的方法。

  师:(用神秘的口吻)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一位你们非常非常喜欢的客人要来和你们玩,想不想知道是谁呀?我先不告诉你们,不过,他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你们能不能将篮子里的各种物品的数量点数清楚并用又整齐有清楚的好办法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他就会来和我们玩的,想不想见到他呀?那我们就赶快行动吧。

  (二)、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1)、交流与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来的?并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有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字记录等),教师适当评价幼儿记录方式的优缺点。最后展示表格记录,说明表格记录的优点(整齐、明确、容易比较多少)

  (三)、游戏:小小统计员

  (1)、请幼儿分组为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货物并在画有物品简图的统计表上(见统计表1)记录货架上各种货物的数量。

  师:好了,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位神秘的客人的任务,我们一起数1,2,3,他就会来的。他是谁呀?

  新年老人:小朋友们很能干,真会想办法。我正准备开一个小小超市呢,小朋友,我刚进购了这么多的货,你们能帮帮我吗?帮我整理并统计一下这些货物吧。

  师:小朋友们愿不愿呀?那我们分组行动吧。我们一定要帮新年老人的货物摆得整整齐齐的,记录的.清清除楚的。

  (2)、幼儿分组检查记录的结果。

  (3)、每组派一名幼儿向新年老人汇报记录的结果。

  (4)、教师小结。新年老人给幼儿颁发“小小统计员”的标志。

  (四)、情景游戏:统计新年小舞台的物品

  (1)、请幼儿数一数,记一记舞台上各种物品的数量,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设计物品标记并用表格统计出来。向新年老人汇报记录结果。

  师:新年老人邀请请小朋友参观新年小舞台,走,我们看看去,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我们要记录可以怎么画?我们干脆把它统计下来。

  (2)、幼儿在空白统计表(见统计表2)内自由统计舞台布景的种类与数量。

  (五)、新年老人分发礼物。

  活动结束。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重点: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幼儿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记录表、数字卡、各种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1.幼儿随音乐《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2.在进入教室时,每位幼儿从树上摘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让幼儿给水果分类,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课件,幼儿学习分类统计1.出示课件,水果统计表。

  2.教师讲解统计概念。

  3.学习条形统计,通过图表感知数量多少。

  三、游戏《猜拳》

  游戏规则: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师出示统计表,找一名幼儿进行统计,其余幼儿猜拳游戏。

  四、幼儿操作帮助小熊在超市物品进行分类并统计。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5

  【 新知识点】

  众数

  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 教学要求】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 教学建议】

  1 .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沛利用同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和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同学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同学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2 .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防止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防止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同学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只要让同学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3 .注重对同学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让同学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发明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同学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同学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考虑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6

  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统计图的重要基础。这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统计的相关知识是一个体系,前后的知识关联性比较紧密,所以在复习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统计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广泛收集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全过程,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调查才有发言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复习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和数据进行分类。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标准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分类标准,确定分类标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汇报:

  一组:我们小组是按性别来进行分类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使用画“正”字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我们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

  二组:我们小组是按同学们的出生年月来进行分类的。使用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我们班上半年出生的有18人,下半年出生的有27人。

  三组:我们小组是按同学们的身高来进行分类的。使用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我们班同学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16人,身高在140厘米及140厘米以下的有29人。

  四组:我们小组是把同学们按喜欢足球运动和不喜欢足球运动两类来进行分类的。使用画点线图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喜欢足球运动的有15人,不喜欢足球运动的有30人。

  五组:……

  集体评议。

  2.复习根据统计的结果,并参照数据进行分析,感受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师:谁能说一说从我们整理的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

  生1:从男生和女生统计的结果来看,我知道了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生2:从同学们喜不喜欢足球运动这份数据来看,我发现班级里喜欢足球的人数不多。

  生3:……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确定分类的标准,同时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7

  一、教学内容:

  书本p105页例题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能根据结果做出判断和预测。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和判断。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坐车吗?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汽车?星期天,我们的学习伙伴聪聪去做社会调查,他去了两个停车场,了解了车辆的停放情况。

  2、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种

  类

  数

  量

  /

  辆

  停

  车

  场

  轿车

  面包车

  大客车

  货车

  甲

  28

  12

  6

  4

  乙

  24

  10

  7

  3

  师:这个表是复式统计表,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复习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电脑出示甲乙两个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图。

  师:这幅图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形式的统计图?它的横轴和竖轴各代表着什么?我们要读出每种车有多少辆时要怎么看?

  生先观察读图,后个别提问。

  4、师:看来大家对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都掌握的不错。其实,我们在统计时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1。出示未完成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生观察,后提问:这就是一副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它和我们学过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重点引导生发现数轴所代表意义的不同。

  2。师:根据刚才那张甲乙两地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你们能尝试着把这幅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3。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提问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4。生独立完成,画前师说明要求:用直尺画,先画出横条的形状再根据图例的颜色涂色。师巡视,个别辅导。

  5。展示、分析统计图:

  (1)师: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指名)

  生展示台展示,展示的同时说明每个横条表示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2)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展示作品,交流看法。

  师:这个横条为什么画到这边?可以延长吗?看数值的时候怎么看?

  (3)开放性的提问、寻找信息。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您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从这两个停车场的停放情况,你能预测其他停车场停车的数量吗?

  6。师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数学信息,也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从这份统计图统计的车辆停放情况,我们还对其他停车场的停车情况做出了预测。这就是统计的一个重要的作用,统计者的正确统计对于决策者的决定起着引导作用。

  (三)巩固新知

  1。书本p107页,练习二十第一题。

  (1)生自读统计图,个别提问:体重在35千克以上的共有多少人?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结合题目进行健康教育。

  2。练习二十第二题。

  (1)生自读统计图。个别提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结合进行热爱生活教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运用课件、展示台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设计条例清晰,层次分明。由复式统计表、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复习导入,进而探究学习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再做读图练习巩固新知,形成了一个教完整的学习体系。但仍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1、在引入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可对比参照纵向条形统计图,让生体会我们采用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复习复式统计图和纵向复式统计图时的时间还可以再压缩精简;

  3、讨论的目的性要明确,学生讨论完后,要及时反馈讨论的结果;

  4、根据统计图读信息、提问题时要让学生多说,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评价。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置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图。

  学具:每四位同学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学具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很多同学都知道套圈游戏,一起来看。(媒体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竞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组男、女生套圈成果统计图。

  提问:要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认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学回答后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二)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人套中的个数相同。

  屏幕出示第二小组男、女生套圈情况统计图。

  请同学一起回答是哪个队套得准一些。

  提问:有同学认为可以比比他们套中的总个数,你们觉得公平吗?

  结合媒体演示小结。

  (三)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果图(例题),引导比较,得出与第二小组套圈成果图的异同。

  小小组四位同学利用学具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比的结果。

  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别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比的。

  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讲解揭示平均数的含义。

  2.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说说想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谈话引导同学观察、比较,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4.小结。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辨一辨、说一说。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三条丝带的长度分别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3.想一想,选一选。

  四、全课总结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示数据。

  2.使同学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示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09页教学情境的录像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络绎不绝。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协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同学发记录单。种类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2)同学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同学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同学记录会发生困难,反馈时假如同学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同学研究如何记录才干完整。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1)同学分组讨论。

  假如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一起完成统计图。

  先让同学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组织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组织同学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课前与学校卫生室联系,调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较弱的同学的建议,鼓励同学畅谈自身的想法。

  (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利用多媒体出示“班级图书角情境图”。同学自身观察,独立完成。对要增添的书的建议,组织同学谈一谈自身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这道题以作业的方式完成,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二年级全体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明确长时间看电视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卫生。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知道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初步感知温度计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

  2.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记录温度的简单技能。

  3.培养测量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气温计、体温计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水温计,记录卡,笔,每组提供冷水、热水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请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两杯水的温度

  1.第一次比较: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

  看一看、摸一摸,从而发现热水杯和冷水杯摸上去能明显感觉到冷热温度不同,且热水杯口冒有热气。

  2.第二次比较:两杯温水。

  发现:两杯温水无法通过观察和触摸等直观测量的方法比较温度的不同。

  (二)认识水温计,观察它的结构,并学习认读、记录温度

  1.思考: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出两杯水的确切温度?

  出示水温计,并知道它可以测量水的温度。

  2.仔细观察水温计,说出它的结构特征:玻璃管子、红柱子、数字。

  学习认读、记录温度。

  提问:“温度计里的红柱子和数字有什么用?”

  讲解:玻璃管子上的数字是刻度,红柱子叫液柱,液柱指示的数字就是温度,我们可以用温度单位“℃”来记录,读作摄氏几度(教师出示标有℃的`卡片)。

  (三)幼儿操作活动:测量并记录水温

  1.教师用水温计示范测量,并记录水温。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水温表红色的一端放进水中,观察红色液柱的变化,当液柱停止上升时,才可以读出温度数。注意,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液柱持平,也不可以把水温计从测量的液体中取出再读数,这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指导幼儿第一次操作,测量泠水温度并记录。

  (1)在测量前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温度计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别容易碎,请小心使用。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孩子碰到了什么困难?是否想到解决办法?

  (3)组织幼儿交流:你是怎么使用温度计的?怎样观察的?怎样记录的?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3.指导幼儿第二次操作,测量热水温度并记录。

  4.比较两次测量结果,感知水温计热胀冷缩的工作原理。

  提问:“刚才我们分别测量了冷水和热水的温度,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交流:温度计中的红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

  进一步讨论:液柱是怎么变化的呢?从冷水到热水怎么变?从热水到冷水又会怎么变呢?

  老师小结:这就是热胀冷缩现象,温度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发明的。

  (四)游戏——热胀冷缩,进一步感知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学习的快乐。

  师:我们来玩个“热胀冷缩”的游戏,好吗?师幼一起设计“热胀”“冷缩”的有趣动作,做一做、玩一玩。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练习测量室温、体温和记录天气温度,开展“我是小医生”等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之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结果。

  2、 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谈自身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身的感想。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重难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身的感想。

  课前准备:安排同学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并作好数据的统计。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假如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们上数学课时,做过什么样的调查统计呢?

  二、教师示范调查。

  例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请举手。还没有做过这样调查的,正打算做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汇报结果: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的同学有 人,占全班同学的 %;还没有做过这样调查的,正打算做调查的'同学 人,占全班同学的 %。看来,大家对开展调查活动都比较感兴趣。今后,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地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例2:老师想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晚上在家做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用1个小时的请举手; 用2个小时的请举手;用2个小时以上的请举手。(教师及时统计数据)。

  老师汇报结果:用1个小时的 人,占全班同学的 %;用2个小时的 人,占全班同学的 %;用2个小时以上的 人,占全班同学的 %。看来同学们晚上在家做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各有不同啊。

  例3: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哪位同学家中有兄弟姐妹的,请举手?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教师及时统计数据)。

  老师汇报结果……

  ……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同学四人小组交流自身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指导同学自身整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1、请同学们依照老师的要求,把自身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举出来,可以用文字形式,也可以用画出图表,形式不拘一格。

  2、同学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写下来。

  五、汇报、交流。

  1、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2、相互补充。

  3、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身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提示;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依照调查目的、调查经过、调查结果、调查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表,这样也会十分生动。

  七、同学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理念:

  1.学习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2.学习的方式以自主探新、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是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瞧,运动会比赛多激烈啊!(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热闹的情景)

  【教学思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对于教学的情景很主要,低年级的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授

  1、引导学生观察,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

  师:仔细观察,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参加运动会的小动物有狗兔猴,它们各有多少只,它们分别参加了跳高长跑。

  小组合作讨论:你能根据什么方面来分一分吗?为什么?

  (体育项目,动物种类)

  师:要想知道有哪些体育项目,要分几类进行统计呢?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13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七上第四章的一点补充,即在学习了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带学生到网络教室利用网络和EXCEL平台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材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每学期都要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不仅仅要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还要通过动手实做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重庆外国语学校是全国首批创办的八所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享受20%保送名额的13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设备先进一流,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普遍较高,由于我校是国家级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学生有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的实际体验。

  认知目标: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数据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一些信息

  难点:比较、估计、推理等方法的应用

  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和Excel展示)并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动手实做。

  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探索、师生共做,学生小组合作及动手实做。

  教学过程

  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瞬息变化的世界,而表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数据。如果大家看看报纸、电视,就会发现无论是新闻、经济论坛、天气预报、广告或者是体育比赛,很多地方都十分频繁地使用着数据。请大家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一两个有意义的数据,并想一想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会从自己的身边举出许多的数据,老师关键是引导学生准确合理地获得信息)为了要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们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它的一般过程是: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14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二)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

  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

  (三)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组的能力差异进行分配)。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几辆?

  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

  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

  (前三组让幼儿“统计——分类——再统计”,从中明白总数比分出

  去的数多,几个分出去的数合起来等于总数)

  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几个?短头发几个?(检验幼儿如何解决“判断头发长与短的标准”)

  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数的比较和一对一对应)

  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70多盏,幼儿要数准确不太容易,检验幼儿100以内的数数)

  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每层楼的高度不一样,让幼儿发现楼层高台阶就多)

  2、要求:

  ①合理分工与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

  ③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3、幼儿执行任务,教师观察、了解个别组幼儿实践情况。

  4、幼儿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任务。

  5、集中交流(每组选派一名幼儿汇报与交流):

  ①你们统计什么?统计结果如何?

  ②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③你们碰到过什么困难吗?有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四)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围环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数,数数看,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记录与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第四个目标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实施后,效果非常好,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地达成,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

  观察小记:

  (一)第四组汇报员李琰小朋友先跑过来汇报:“黄老师,我们组完成任务了,电脑37台,办公的老师17个,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黄老师:“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共有几位老师?”“10位”黄老师:“那么17位老师中,其他的老师头发怎么样?”“啊——??”整组小朋友又冲向电脑室(孩子们已经意识到分类统计时出错了)。第二次汇报时说:“黄老师,看长头发、短头发太难了,老师们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来走去的,我们都数乱掉了,还有一位长头发的老师说我们吵死了,我们只好下来了。”(是啊,这一分类难度太大了,况且长头发、短头发要以什么标准来判断都不确定,我本是有意试试,可是孩子们却是如此认真。我的过失是:没有事先与电脑室的老师通个气,更没有交代孩子们到了电脑室应如何处事,以致出现了“吵死了,只好下来”的结局。)黄老师:“你们小组谁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跟老师们说我们是在学习,不是吵”;“我们讲话要小声点,不要影响老师办公”;“我们每人数一排”;“头发超过肩膀就是长头发,没有超过就是短头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第三次上了电脑室……

  (二)第一组汇报员苏菲楠小朋友说:“黄老师,车棚里的摩托车有19辆,自行车有3辆。按颜色数,我们一直忘了这个数字的车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再数数看。”(孩子们认真地在执行任务,只是碰到了困难,可是他们并不想放弃。)过了一会儿,又来汇报了:“黄老师,摩托车19辆,11辆黑色的、6辆白色的、2辆红色的;自行车3辆,1辆绿色的、2辆白色的。我们是用水彩笔做记号的,这样就不会乱掉了。”(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且统计得非常准确。)

  (三)第二组汇报员杜倩云小朋友说:“黄老师,我们完成任务了,第二个任务是什么?我们可以到别组去数数看吗?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们数得对还是我们数得对。”(孩子们对此活动如此热情,有继续执行任务的欲望,并向老师提出了他们想执行的任务,多么有主见的一群孩子呀。)

  此活动选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案例点评:

  此活动选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到充分地发挥,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统计公开课的教案】相关文章:

《统计与概率》教案07-30

《统计》单元教案11-09

《简单的统计》教案09-17

统计表教案09-25

简单的统计大班教案03-16

有用的统计大班教案11-24

线的分类、统计教案08-04

大班教案《分类统计》06-16

公开课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