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学唱《表情歌》。
2.学会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动重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动准备:
不同表情的肖像画我。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1.出示肖像画我,引起幼儿兴趣。
师:图片上的`我怎么啦?在干什么?
2.老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3.幼儿随琴声学唱歌曲,弄清两段歌词表达的不同内容。
二、尝试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达我的不同心情。
师:我高兴的时候,应该怎样唱?我难过的时候,有应该怎样唱?
三、表演歌曲。
幼儿跟随老师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的新动作,体验丰富的表情。
1.提问:高兴的时候,应该用哪些方式表示,难过的时候又该怎样?
2.提问:除了高兴和难过还会有什么表情?
活动反思:
本节课能抓住幼儿特点,运用歌曲创编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想创编会创编。幼儿能完全接受歌曲节奏、旋律,兴趣高涨,自编自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两人合作编配简单的节奏。
2、感受音乐节奏活动的有趣和快乐。
重点:幼儿学会看着节奏型卡片,边拍节奏边发出“滴答”的声音。
难点:两人合作编配简单的节奏。
准备:
1、歌曲录音《春雨》。
2、各种节奏型卡片。
过程:
一、用不同的.语言节奏表现春雨的韵律:
1、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节奏类型表现春雨落下来的韵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节奏,表示春雨的声音?”
2、幼儿试着表现不同春雨的韵律。
二、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节奏卡,幼儿看着节奏型卡片,边拍节奏边发出“滴答”的声音,如:
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
滴滴 答 滴滴 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 答 滴 答
2、幼儿根据教师发出的大小不同的雨的指令,用不同的节奏反映雨的韵律。
三、幼儿结伴合奏:
1、教师示范合奏并提出具体的合奏方法。——“下春雨的时候,两种节奏同时进行应该怎么表演?”“两人同时进行,但不要受到对方节奏的影响。”如:(幼儿甲)
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ⅩⅩ∣(幼儿乙) Ⅹ Ⅹ∣Ⅹ Ⅹ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 答 滴 答
2、哟额两两合作练习,两人可以交换角色(甲乙对换)。教师要鼓励幼儿重新结伴与更多的同伴合作,感受音乐节奏游戏的快乐与有趣。
3、幼儿自愿为大家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次,班里的小朋友拿了一个青蛙发条玩具来幼儿园玩,当时孩子们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并且还跟着小青蛙跳跃的节奏点头、拍手,直到发条松了小青蛙停下来为止。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利用发条玩具不同的节奏,设计一个创意节奏活动。但是,这种发条玩具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了,为了顺利的进行这次活动,我通过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各种发条玩具,并且他们运动的速度也有区别。有些是快速的运动然后马上停止;有些是先快然后渐渐地慢下来,最后停止。我根据发条玩具不同的运动速度,设计了相应的、形象地节奏谱,并且用薯片筒穿上橡皮筋来做发条,作为活动中游戏的道具。材料选择的创意性和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成为本次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幼儿园中班节奏活动:玩具恰恰恰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使用打击乐器打节奏,给歌曲《过新年》配上打击乐。
2.体验过新年时的喜悦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相关图片。
2.打击乐器:双响筒、小铃、铃鼓(数量各三分之一)、锣,乐器放在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过新年》。
1.幼儿跟着音乐边拍手边唱歌,把过新年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
2.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为歌曲配伴奏。
二、学习打击乐。
过新年敲锣打鼓真热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好听的乐器来敲敲打打,把这首《过新年》的歌曲表演得更快乐。
1.徒手练习
幼儿跟着教师听音乐做动作(动作见书本),练习1—2遍。
2.尝试配乐器演奏。
提示:刚才我们一共用了两个动作(幼儿的动作)。拍腿代表两种乐器一起演奏,拍手表示铃鼓演奏。
3.幼儿使用乐器尝试演奏相应的节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知道幼儿熟悉的演奏方法)。
幼儿跟着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练习1—2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4.幼儿交换座位(打击乐器)演奏。
三、收拾乐器。
幼儿听打击乐“过新年”,边踏步边把乐器轻轻放入指定的筐中。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10-03
音乐中班教案09-10
中班音乐教案10-02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12-31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06-18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08-01
中班音乐教案【精】11-16
中班音乐鸭子教案11-17
中班音乐教案【荐】11-18
中班音乐睡觉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