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时间:2022-09-18 11:40:49 教案 我要投稿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1

  一、第一段教学(略)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学要求;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彭德怀竟然杀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大黑骡子,你认为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究竟怎样呢?(要求:读读、划划、想想、议议。)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组织交流、汇报

  以下语句中我们要读出彭德怀很爱自己的大黑骡子:

  A“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来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B“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彭德怀背过脸去。

  C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4、小结;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情厚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份爱意传达出来吗?

  5、讨论;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他的大黑骡子呢?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从下面的语句中我们读懂了彭德怀更爱的是他的战士们,万般无奈,只能杀了大黑骡子。

  A“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B“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对战士们的爱。

  错案诊断

  初看这个.教案,似乎给人留下一气呵成的印象,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教者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教材,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感,然而仔细推敲,这一片断设计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未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环节已经深深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上都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设计的两个大问题“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彭德怀杀了大黑骡子,你认为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怎样呢?”、“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贯穿整节课。其实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着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我想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每一点微小的发现都是可贵的,星星之火却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也许正是有了今天课堂上的这些小发现,才会有以后生活中的大发明。

  2、朗读指导未能尊重学生让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例如教师指导朗读时,先后提出“要读出对大黑骡子的爱。”教师已经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应该由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主对课文感情的体悟过程,使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受到束缚。我觉得课堂上应启迪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感悟到应该怎样读,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3、课堂上教师也试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但流于形式。教者未能很好的进行指导,学生最后的汇报仍然是自己的理解,不能代表小组的意见。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成功设计

  一、第一段教学(略)

  一、学习第二段

  1、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二段主要是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杀掉大黑骡子的经过。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一段,通过读,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进行学习讨论?估计老师会向同学们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自由阅读,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可能会发现、提出“彭德怀为什么要杀掉大黑骡子?”、“他为什么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杀大黑骡子的经过是怎样的?”、“读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彭德怀最后命令杀掉大黑骡子表现了什么感情?”等问题)

  3、根据学生提问,梳理、生成出两个合作探究的重点议题(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解决):(1)从彭德怀忍痛杀掉大黑骡子的经过你发现、体会到了什么?(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你从哪些地方发现、体会到的'?画出有关句子。

  (2)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使别人体会到你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4、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落实以上两个重点要求。

  5、汇报交流、感情朗读

  (1)每组推荐一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评价。

  1交流第一思考题的探究情况和结果。交流后就合作学习的情况和结果评价。

  2凭借第一思考题,引导学生感悟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展现人物思想感情的特点,并抓住情感线索,点拨学生,理清层次思路。

  (2)凭借第二思考题,运用自主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有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深入体会第二段,深化理解,升华感情。

  6、质疑、延伸:通过这段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没有问题要提出的?

  名师点评

  比较前后两篇教学设计,我感觉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已经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上有所体现。该教师能及时发现错案中存在的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诸如“你认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究竟怎样?”、“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他的大黑骡子呢?”及“要求读出对战士们的爱”等束缚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指令性、诱供性、结论性的问题和方法,经修改后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教者能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设计中,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对合作探究过程的反馈引导;既重视文章内容思路的把握,更重视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既重视问题的讨论交流,更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深化理解,强化吸收,发展、升华阅读成果。教学过程清晰,结构精当,应该说是一份成功的设计。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2

  教学目标:

  1、以彭德怀的三次命令为切口,继续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命令,通过“抓细节描写”这个途径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指导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挖掘课文空白点,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或大黑骡子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抓细节描写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聚焦“三次命令”。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课题。

  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是发生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事,你能把这个“和”字换一个字来概括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吗?你能把这个“和”字换一个字使文章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是啊,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却下了三次下令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出示:彭德怀的三次命令

  追问“一次命令”,感受“割爱”之迫(此环节第一课时已完成,此处通过导语复习一遍)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茫茫草地,一望无垠,红军战士,饥寒交迫,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后边的人根本无需向导,循着络绎不绝的尸体,就能准确找到行军路线。彭德怀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决定杀掉全部牲口,包括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因此他发出了第一次命令。读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并复习第一次命令,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杀牲口”实属迫不得已。】

  B、透视“再次命令”,感悟“大爱”之诚

  1、出示第二道命令,(1)那么谁现在来发出第二次命令?老师上节课教过你们抓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就能读好人物的语言。怎样才能发布好这道命令?谁来试试?评价,他注意到了哪两个词?

  (2)彭德怀为什么“不耐烦”对警卫员那么大声说话呢?请大家默读6~11自然段,找到彭德怀不耐烦的原因,并选择你喜欢的角色练读他的话语,注意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来品味。

  彭德怀为什么不耐烦?预设:因为大家的劝阻。哪些人劝了?大家都来劝劝。谁来?

  生找到老饲养员和警卫员的话。a、老饲养员着急了。b、警卫员也急了。c、“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都流泪了。从“流着眼泪”你体会到:老饲养员内心非常难过。(生读)老饲养员为什么难过?仅仅因为大黑骡子为革命立过功才舍不得吗?还有别的原因吗?是呀,从表面上看他是舍不得大黑骡子,实际上他更是为彭德怀担心哪。带着你的理解,一定能读好这句话。(生读)

  现在,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请几个同学来扮演老饲养员和警卫员,来劝说劝说彭德怀。也请一个同学读彭德怀的话。旁白请大家来读。下面开始。

  【设计意图:初探彭德怀“不耐烦”的原因是因为老饲养员和警卫员的劝阻。方法是在运用中掌握的,能力是在历练中形成的,由独立品味提示语练读,到撇开提示语分角色读,循序渐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一步步深入,阅读能力也逐步提高。】

  2.由彭德怀“不耐烦”的深层原因,辐射2~4自然段

  (1)面对老饲养员等人的再三请求,彭德怀“不耐烦”了。从“不耐烦”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彭德怀内心非常难过)。

  (2)为什么难过?彭德怀要杀的是怎样的一头大黑骡子??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生交流。屏幕出示: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像小山似的。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一直看着它吃完。”)并说出自己的理解。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映入了你的眼帘,在你的心头荡起了涟漪?生:……又……又……,堆得像小山似的。师:你从这句话感受到这是一头怎样的大黑骡子?生:感受到它的辛苦,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把你的感觉放到句子中读出来。师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大黑骡子驮着小山似的'粮食和器材一步步艰难行走的身影。

  (3)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怎么样呢?(师出示这段话)你从文中找到这个句子了吗?有时彭德怀抚摸着……一直看着它吃完。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生:彭德怀心疼大黑骡子。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生:从“抚摸”、“念叨”(“抚摸”现红课件出示)师:抬起你的头,读好“抚摸”这个词,谁再来读?老师就这样亲切地抚摸着你,你有什么感受?还有谁这样抚摸过你?抚摸你的人都是爱你的人啊,大家再来读读这个词。彭德怀对他的大黑骡子有着多深的情啊,他一边抚摸还一边念叨着,看,他又念叨了,读—(请一生读)他念叨着我们体会到的是什么?预设:彭德怀非常心疼他的大黑骡子。我们分明看到了彭德怀一边抚摸一边念叨着,全班读。你还找到了哪个词?“塞”。师:彭德怀是在什么情况下塞?生:粮食不多。师:在彭德怀眼里他还仅仅只是一头骡子吗?预设:亲人;亲友;战友;战士。

  师:把这份爱用你们的读表达出来。同学们,通过这些细微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深沉而含蓄的爱,真是“字词有深意,言行总关情”啊!这些言行就是细节,我们要学会品味细节。这些细节还隐藏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6小节,按顺序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探究彭德怀“不耐烦”的深层原因。此处教给学生“抓细节”是品味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从这个途径深入彭德怀的内心世界,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就是从这些细节当中流淌出来,学生自读自悟,以读见悟。】

  出示: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栓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这份舍不得你是从哪个字眼中体会到的?“深情”。如果你是此时的彭德怀,请你平静地来说这句话。生读。师:你的心里真的平静吗?你有什么感受?生:不忍心。可是此时时间就是生命,他要让更多的战士们走出草地,他下的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决定啊,虽然迫不得已,但是又是那么坚定!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彭德怀更爱战士。(板书:更)并进一步揭示“衬托”这种写作方法。(板书:衬托)

  再看看这句话,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同学们,如果大黑骡子杀掉了,就意味着彭德怀没有了?他将要和所有幸存的战士们一样?(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草地)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彭德怀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他和将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是那样坚定,让我们读出这种坚定!生读。

  一边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大黑骡子,一边是为革命出生入死的红军战士,让他在这二者之间作出选择,是多么无奈、多么痛苦啊,可是大家还在请求,难怪彭德怀不耐烦了,他大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出示:第二次命令。生1读,生2读。

  过渡:深情的眼神写满的是不舍,平静的外表隐藏的是痛苦,他爱大黑骡子啊!你还找到了哪些细节?

  第十三自然段。出示:彭德怀背过脸去。是啊,他怎么忍心看着他那亲如手足的大黑骡子就这样死去,就这样离开他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需要抓住重点,重锤敲打关键词句。这一环节,我从“不耐烦”切入,分两个层次透视、辐射2~18自然段中表示细节的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让学生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并适时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

  C、渲染“末次命令”,深悟“爱”之悲壮

  1、过渡:彭德怀背过脸去,在等待那一声刺耳的枪声。但是,

  (师引读)枪声没有响——(生接读)

  (师引读)十分钟过去了——(生接读)

  (师引读)二十分钟过去了——(生接读)

  2.多么漫长的二十分钟啊,方副官长舍不得杀大黑骡子,彭德怀又何尝忍心杀他的大黑骡子呢?这可是他亲如兄弟的大黑骡子啊,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想到了什么呢?

  多么漫长的二十分钟啊,一幕幕往事用上了心头:他想到了曾经和大黑骡子____________,他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看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去,看到了多少英勇的战士就这样挣扎在死亡边缘,他实在迫不得已啊!

  他深知哪怕是一点点食物,对于红军战士们来说那都是生的希望啊,想到这些,他还能再等得下去吗?生读第三次命令。这可是在怒吼啊!再读(生答,反复读第3次命令)

  【设计意图:直接引读课文,使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这二十分钟的“漫长”、“痛苦”和“饱受煎熬”,愤怒地发出第三次命令水到渠成。省去琐碎的分析,也避免教法雷同。】

  3.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呀!副官长不得不开枪了。于是,在茫茫草地上出现了这样悲壮的一幕:音乐声起《过雪山草地》“砰”一声枪响,大黑骡子缓缓地、缓缓地倒下去,老饲养员猛地挣脱拉着他的人,扑上前去抱着大黑骡子的脖子深深痛哭起来,狂风呜咽,野草叹息,在场的战士们个个泪流满面,彭得怀向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他的军帽。

  屏幕出示:此时此刻,他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对大黑骡子倾诉啊!远远地,我们仿佛听到彭德怀在心里对大黑骡子说……我们仿佛听到大黑骡子对彭德怀说……请选择其中一题写一写(生写,然后指名深情地诉说)

  4.这千言万语,这万般的敬意与歉疚,都凝成了这样一个动作。(指名再读19自然段)

  这天夜里,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却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了,为什么发火?生1:不忍心吃大黑骡子的肉。生2:他想让更多的人吃上这肉汤。

  发火这个简单的动作里包含了多少感情呀,想想怎样读好这句话?这是一个怎样的军团长?情深意重、爱兵如子啊!

  【设计意图:深情的话语并辅之以悲壮、沉重的乐曲渲染,将学生积淀的情感推向了极致,一句“他会对大黑骡子说……;大黑骡子会对彭德怀说……”为学生提供抒写心声的机会,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

  三、铸造长征丰碑,彻悟“大爱”之神圣

  1、师引读: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但它虽死犹生,它融进了?生读

  2、出示:(齐读)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在这段话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滚滚铁流在这儿指的是?为什么称铁流?(具有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长征途中战士们历尽艰难险阻,彭德怀这种无私博大的爱和同甘共苦的精神让战士们有了更加坚定的革命信念,所以战士们虽然“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彭德怀这样的首长时刻激励、鼓舞着战士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才用顽强的毅力书写了长征这部英雄的史诗,用不屈的精神铸造了长征这座永久的丰碑!同学们,让我们挺起脊梁,那催人奋进的声音永远记在我们心中:生读,身无御寒衣......

  四、课外拓展。

  阅读链接:在长征路上,还有着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课后同学们可以多读读与长征有关的故事,如《丰碑》《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还有《领袖将帅和他们的战马》一书,记录了许多这些不会说话的战友的感人故事,相信你读了以后,对长征会更多一些了解,也会受到更多的感动。

  【设计意图:作业部分设计让学生课后阅读《丰碑》、《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等,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语文课堂就该让学生带着阅读的期待走出课堂。】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3

  【片段内容】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第19小节: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背景分析、目标预设】

  这一课讲述的是彭德怀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为了解决部队断粮的燃眉之急,忍痛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给战士们充饥的故事。这个片断是整个故事中最为精彩的地方。简短的文字背后有着宽广的解读空间。

  我将这一片断的目标预设为学生以朗读、争论等感悟方式,体会彭总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友的爱,体会他舍小义,为大义,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

  【教学简况】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观看了长征的一些图片、动画资料]

  (师述)红军长征行军途中遭遇断粮的威胁,需要杀掉包括大黑骡子在内的六头牲口来充饥。

  师:杀牲口本来是极为平常而又容易的事情,只需一两分钟,几颗子弹。既然如此,为什么故事中的大黑骡子却这么难杀?这究竟是一头什么样的骡子呢?

  生: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的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从这儿我能读出大黑骡子为红军战士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要知道他也是有生命的,他和战士们一样都要和经受环境的考验,但它比战士们承受得更多。

  生:我觉得彭德怀非常爱大黑骡子。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一直看着这吃完。

  ………

  [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去尽情读书,悉心体味,从而感受到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感情很深,大黑骡子任劳任怨,为当时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师:当学生们体会到这一步之后,我随之引出故事中的一个辩论场景——彭德怀坚决要杀大黑骡子,而他身边的人(老饲养员、警卫员)却一再认为大黑骡子不能杀。这“杀”与“不杀”的争辩贯穿故事始终,并且发人深思,我就让学生们再去细读课文,各自归纳出彭德怀认为要杀掉大黑骡子有几点理由?他身边的人认为大黑骡子不能杀,又有几点理由?

  生争辩:

  生:大黑骡子必须杀掉。因为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草地,必须杀掉大黑骡子,这样才有更多的肉给战士们吃。

  生:这些骡子大多是坐骑。彭德怀身为军团长,不能杀了其他人的坐骑,而留下自己的大黑骡子。他必须一视同仁。

  生:那么多红军战士,杀六匹牲口都不够吃,只杀五头的话,每个人又能分到多少肉呢?他们已经饿了那么多天,是多么需要食物呀!所以必须杀掉。

  生:如果只杀掉其它五匹牲口,而独留自己这匹骡子,也许别人会觉得他搞特殊,就不能服众。

  …………

  (出示)“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彭德怀是忍痛割爱才把大黑骡子杀掉的,一个人的帽子象征着他的拳首,是很重要的,它是人最高的地方,像彭德怀这样的将军是不随意脱帽的……

  师:(及时打断追问点拨)摘军帽一般来说是表示——

  生:对一个人非常尊重,或表示一种哀悼。而他却向他的大黑骡子脱帽,看出他是很敬爱他的大黑骡子的。

  师:还有谁要说?

  生:“摘下军帽”这个动作中里包含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太多的不忍,大黑骡子为了革命立下了大功,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使更多的战士有了走出草地的可能,它也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所以彭德怀很敬佩它,缓缓地摘下军帽,用这种最高的礼节向大黑骡子行礼。

  生:彭德怀“摘下军帽”不仅代表了他对大黑骡子的敬意,还表达了对大黑骡子的歉意。因为彭德怀杀大黑骡子也是没有办法,那么多战士倒在草地上,现在只能杀大黑骡子充饥,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师:(小结)一个驰骋沙场、横刀立马的铮铮铁汉竟然向一头骡子——一头牲口摘下军帽,行此军人最高的礼仪,让我们感受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板书:爱!)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侠骨柔情……这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是有情有义的真男儿。

  师:同学们,这句话后面是个省略号,你认为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号代表了彭德怀想对大黑骡子说的许多话,包括对大黑骡子的道歉的深情话语。……。

  师:你能说说吗?

  生: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我对不起你呀!一路上,你帮了我们这么多忙,而我却把你杀了给战士充饥,希望我们来世还能相见。

  [通过这样的'一归纳,一争论,大家对于彭德怀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便有了深刻而具体的感受。]

  【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学生通过与文本多次亲密接触,以自己的体验还原了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心理,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生生之间的争辩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体会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士的爱。

  【原因分析及改进策略】

  这是一篇感情很深的文章,只有让学生自己深刻去体会、体验才能达到效果。选择朗读、争辩的方式很符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毕竟文本所描述的事件与现在的小学生有很大的时空距离,如何帮助学生缩小这种距离,产生彼此心灵上的共震,更深刻地体会彭德怀这种“爱”?(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心爱的事物入手)

  【教后反思】

  1、有效体验,首先必须激起学生积极的心向,本课在学生有了丰富感性体验的基础上,以问题探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2、有效体验,方式的选择也就因文因人而异。

  3、联系生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体验更有效。

  4、体验要突出重点、难点的突破服务。

  5、体验的层次性,各层次体验之间的衔接的处理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4

  教学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3、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了解哪些红军长征的故事?(指名说)

  2、师针对学生回答,简介一些红军长征的故事。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长征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

  出示课题:14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让学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简介彭德怀生平。

  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回答)(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交流:

  第一段:(1节)讲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继部队连野菜都挖不到。

  第二段:(2~20节)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第三段:(21节)讲大黑骡子的身影融进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5的竹板声里。

  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

  (三)指导写生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14课(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彭德怀爱大黑骡子

  2、这是一头怎样的骡子呢?(学生找句,读句)

  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

  2、学生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语句:

  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句(1).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一直看着它吃完。(理解“悄悄地”一词的'涵义:)你能读出感情来吗?

  句(2).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说……

  句(3).彭德怀背过脸去。

  句(4).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对于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补充一些令人感动的细节(场面)。

  句(5).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

  3、学生读找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悄悄地”一词的涵义。

  (2)对于第四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补充一些令人感动的细节(场面)。

  师:彭德怀这位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得深情,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来体会体会。

  4、学生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二)感悟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

  2、读读课文,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

  3、齐读第三节。理解“燃眉之急”什么意思?近义词(迫在眉睫)。请用“燃眉之急”造句。

  4、“燃眉之急”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第一节)

  5、是啊,草地上断粮了,战士们的情况已迫在眉睫了,怎么办?

  6、所以,彭德怀决定杀坐骑来解决燃眉之急。你从彭德怀杀骡子看出了什么?

  板书:更爱战士们

  7、战士们同意彭德怀杀骡子吗?战士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

  师引读课文3——11节

  8、请大家找出11——20节描写彭德怀在杀大黑骡子问题上有什么感情变化?找词语。

  9、你能读懂彭德怀“不耐烦”的背后的原因吗?指导朗读。谁来读出“怒吼”背后的感情?

  引读13——19节

  10、“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

  三、小结。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但是更爱他的战士。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啊!同学们,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引读课文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

  (这句话看来是写大黑骡子,实际暗含着彭德怀要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走出草地,后面路途将更加艰难。后面两个“融进了”告诉我们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大功,更是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奋勇前进。)

  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燃眉之急、饥寒交迫”,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揭题设问,激发兴趣,感受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

  你指导共和国有哪些元帅吗?我们曾学过哪些元帅的事迹?

  毛泽东曾这样地评价过一位元帅,“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猜猜他是谁?

  板书:彭德怀

  说说你所知道的彭大将军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位军功卓著的将军。

  补齐课题。这位军功卓著的将军与一个大黑骡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样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梗概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读课文。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要读准子字音,认清字形,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交流读文情况,讨论质疑。

  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提炼研读主题,理清文章脉络

  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你准备研究什么?

  指名说,归纳,提炼本文的研读主题:彭德怀为什么要杀自己十分喜爱的大黑骡子?

  围绕这个研究的问题,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指名说。

  读读课文,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第三节)

  齐读,理解“燃眉之急”,并造句。

  现在的“燃眉之急”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读第一节)

  既然是“燃眉之急”了,那还等什么呢?赶快找能充饥的东西呀?

  四、品读课文,感悟将军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现在唯一能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那还等什么呢?赶快杀大黑骡子充饥呀!

  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黑骡子?自由读体会,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作出批注。

  讨论:“立过功”指的是什么?

  “再立最后一次功”又指的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一只大黑骡子,彭德怀对他有什么样的感情?战士们呢?

  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十分喜爱

  既然彭德怀十分地喜爱它,他想杀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那又为什么要杀它呢?况且这还是一只立过功的大黑骡子呀,而且战士们也是舍不得杀的呀?

  杀另外五匹马不行吗?为什么?

  在杀大黑骡子时,“彭德怀背过脸去。”为什么要背过脸?你觉得这时他的心理会想些什么?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

  引读最后一段,说说你的理解。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

  师:大黑骡子走了,悄无声息地走了,但它却永远地留在彭德怀和战士们的心中,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学到这儿,你觉得彭德怀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说些什么?可以是对彭德怀将军说,也可以对大黑骡子说。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相关文章: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案09-05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02-2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11-12

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10-1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03-12

《三黑和土地》教案12-13

《白牙与黑牙》小班教案12-18

白牙与黑牙小班教案09-27

骡子和铃铛寓言故事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