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升调与降调。
2.让幼儿通过多种活动感知二拍子的节奏.
3、与家长互动表演,让幼儿体验与家长一起学习的乐趣.
4.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表、高音符号、乌龟图片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
(二)听《小小乌龟上山坡》这首歌曲的旋律做律动:"做拍肩动作,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拍腿动作,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根据这首歌的升降调做动作。)
(三)出示一只乌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乌龟的特征。引出主题《小小乌龟上山坡》并让幼儿知道这只乌龟要去远足。
1、出示高音符号教幼儿认识。
2、出示2拍子的节奏图(用音符表示)。引导幼儿知道实心的圆表示强,空心的圆表示弱。(强说起,弱说踏。如:强弱、强弱---起踏、起踏)。
3、请两位家长跟两位小孩一起坐在前面的椅子上,用大与小的区别进行区分强跟弱。
4、出示第二种二拍子的音符表,(强强弱,强强弱),请四位家长跟两位小孩用大与小的区别进行区分强跟弱。
5、认识这首歌的节拍,让幼儿参与活动,边玩边念节奏(站起来站起来,高高兴兴站起来。坐下来坐下来,高高兴兴坐下来。躺下来躺下来,高高兴兴躺下来。)
(四)教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一遍。
2、教幼儿跟唱(教唱时引导幼儿跟教师一起用手做爬山的动作。)
3、师幼一起表演唱(教师带领幼儿手搭肩膀边唱边学乌龟的动作走成半圆。)
(五)结束放音乐让家长与幼儿互动表演(让家长跟孩子一起围成圆圈边听音乐边学歌曲的升降调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小乌龟上山坡,是中班的一节音乐活动,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生动,孩子比较喜欢。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区分节奏的快慢并尝试学唱歌曲。
2、初步把握音乐节奏,试着加入肢体动作表现歌曲。3、体验并理解小乌龟克服疲劳,战胜困难勇敢爬上山坡的坚定意志。本次活动一共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律动、发生练习,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初步感受《小乌龟上上坡》的音乐。第二部分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导孩子熟悉歌词。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边操作道具边讲述以及请孩子有节奏的跟念部分歌词的'方法让孩子初步的知道歌词的内容并来重点学习了“嗨嗨哟、嗨嗨哟”感受节奏的停顿。第三部分是学唱,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同过完整演唱请孩子听歌词、根据回答教师出示图谱的方法引导孩子进一步熟悉歌词。再尝试配乐学唱。最后第四环节再加入肢体动作表演小乌龟爬。
活动后,发现其中还有许多的不足:
1、伴奏音乐太快,对于第一次学唱的而孩子来说太快,跟不上。
2、活动环节不清晰、时间安排不太合理,第三部分的学唱请孩子听歌词,虽然完整唱了两遍但是孩子还是听不出来,延长了活动过程,最后还是教师自己出示了最后几张图谱。
3、图谱效果不明显,缺少重点的引导和练习。在孩子唱过两遍后我发现孩子对于两段的歌词分不清“爬呀爬呀用力爬、汗水流呀流,爬呀爬到山坡上,心里乐悠悠”虽然出示了图谱但是作用不明显。此外,在学唱过程中我也没有重点的引导孩子区分这两段的歌词。
4、教师范唱时声音没有放出来,影响了孩子听的效果。
5、教师站位和座位安排不合理。我在操作的道具的过程中站在了黑板的右侧,遮挡了部分孩子的视线。因为有表演环节,安排成马蹄形的位置更有利于孩子的表演和观察。
当然活动中一定还存在很多我自己没有发现的欠缺的地方。但通过反思,我知道自己在活动的安排上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环节时间的分配、环节的连接、重难点的确定与解决以及对孩子反应的预期还考虑的不全面等,都是我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龙船调》的基础上,尝试用合乎情景的动作来创编和表现。
2、大胆地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并进行合作表演。
3、感受湖北民歌的趣味性,体验音乐表演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龙船调音乐、地面点位、幼儿座位摆成“八”字形。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大胆表演。
2、难点:创编符合歌曲中人物形象的舞蹈动作。
【活动过程】
(一)练习歌曲中有趣的对白。
1、复习歌曲《龙船调》
2、练习《龙船调》中的对白。
(1)妹娃来到河边看见远处有一个艄公,她会喊什么呢?艄公是怎么回答的?
(2)妹娃和艄公离得很远,他们怎样喊才能让对方听见呢?
(练习用拖长音喊话、创编动作)
3、分角色练习
(二)创编前奏及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艄公的动作。
1、创编妹娃动作。
讨论前奏部份妹娃出门前的动作:妹娃出门拜年,真开心!听着音乐想一想,妹娃出门前会做什么准备?
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
创编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走到河边的动作:妹娃是怎样开开心心来到河边的,听着音乐学学妹娃做一做。
教师指导重点: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2、创编艄公动作。
妹娃高高兴兴出门的时候,艄公是怎么划船的?
指导重点同前
3、分角色表演。
(三)创编歌曲第二部份妹娃艄公动作
1、讨论妹娃上船的情景。
2、创编妹娃上船、艄公搀扶、推船过河的动作。
3、集体表演。
4、个别表演,分享交流
(四)完整表演1-2次,结束。
【活动反思】
《过河》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第三模块教材创设了“学生过河”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体现了‘寻找疑问—发现疑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汇报结果’这一教学流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充分利用“过河”这个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从中发现数学疑问,再提出问题,接着让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想到的是分步算式,接着又小组合作交流,“能写成综合算式吗?”这时就有部分孩子出现这样的算式:29+25÷9 ,接着老师就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再结合具体的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所在,让孩子们知道这个时候这样写出来就是不正确的,同时给孩子们介绍新的工具“小括号”,并让孩子知道:有小括号的时候,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个时候再让孩子们列算式,就会列出正确的:(29+25)÷9,而且也知道了运算的顺序了。接下来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们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又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疑和提出疑问后的思,同时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线,在各环节老师穿针引线(提醒为导疑—导思),关键处忘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
3、新课部分,在“问题情境”的牵动下,当孩子们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后,又鼓励学生大胆的汇报自己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得以加强。在学生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说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的机会,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愿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与诸多探索的精神也逐步养成。
4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及电子白板,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以及交互式等展现知识的过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本节课我运用到了电子白板的“拖拽、组合、随意书写、无限制克隆、遮挡、双页预览、魔术笔的放大和聚光等功能”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并有效的节约了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
大班音乐教案3
一.教学内容简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上册歌曲《小螺号》。
二.教学设想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为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表演《小螺号》,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通过歌曲动作的编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充分聆歌曲范唱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上滑音、波音等装饰音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通过课堂艺术实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并进一步掌握竖笛与部分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伴奏声部。
教学资源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竖笛、打击乐器、教学挂图
三.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海边玩耍过呀!(没有)那你们想不想去呀!(想)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海边看一看。(出示教学挂图)同学们,你们都看见什么了?(大海、海滩、海螺、海鸥、鱼船、小朋友在吹螺号)海螺可以用来做什么?(做小螺号)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优美欢快的歌曲《小螺号》。
2.板书课题。
(二)内容研讨
1.欣赏歌曲
(1)请大家先来欣赏一遍歌曲录音范唱,了解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请大家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录音范唱,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哼唱。
(3)小结:同学们唱得真不错!
2.朗读歌词。
(1)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来朗读一遍歌词。
(学生随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小结: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很有节奏感。
3.学习曲调。
(1)请同学们听老师给你们范唱一遍曲调。
(2)让我们一起用“啦”来模唱一遍歌曲。
(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歌曲)
(3)我们来视唱一遍歌曲的曲调。
(4)咱们用竖笛来演奏歌曲,请大家先自由练习一遍,然后再齐奏。
4.学唱歌词
(1)同学们演奏的真好,这么优美的旋律我们把歌词加上去唱好不好?
(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填唱歌词)
(2)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将其涂上颜色并唱一唱。
(3)随伴奏带唱歌词
5.学习伴奏。
(1)教师示范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2)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6.歌曲表演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音乐会,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小螺号》这首歌,比如:独唱、齐唱,用乐器来演奏或者用蹈舞动作来表现等。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开好这个音乐会吗?(有)
(1)卡拉OK比赛。要求节奏,音高要准确,咬字吐词要清晰,而且要有丰富的表情。
(2)竖笛二重奏。要求一个同学吹奏主旋律,另一个同学吹伴奏声部。
(3)舞蹈动作编创。
①全体起立,随着《小螺号》的音乐一起跳舞。
②请跳得好的同学出来表演。
③小组讨论为歌曲编创动作。
④各组在班内展示编创的动作。
⑤评出优胜组。
(三)实效评价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歌曲《小螺号》,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都能够做到有感情地表演歌曲,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像、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一.关注学生及其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我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
想像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充分感受和表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教学把感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大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挪威舞曲》,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根据故事情节,尝试为乐曲设计图谱。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头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学本领,有的鸭宝宝在走路、有的鸭宝宝在学游泳,学的很认真。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二、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结构特点
(1)师:这个故事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听!(欣赏音乐)
(2)师:这首乐曲里共有几段?这三段都是一样的吗?你觉得哪一段与哪一段是一样的呢?(幼儿表述)
(3)师:(再次欣赏音乐)你觉得这首乐曲中哪一段像小鸭学走路、游泳?哪一段像刮风下雨?哪一段是小鸭继续学本领呢?请你们带着问题去听。(幼儿表述)
三、欣赏音乐,并设计图谱
(1)师:每次欣赏音乐时,老师都会为你们准备一张图谱。瞧,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图片,你们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摆放出来吗?谁来试一试!(幼儿摆放图片)
(2)师:有不同意见吗?(幼儿再次摆放图谱)
(3)师生共同验证:哪里需要补充?(幼儿表述)
四、师生边欣赏音乐边看图谱(重点:幼儿理解乐曲aba结构;乐曲名称叫《挪威舞曲》)
五、表演游戏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扮演鸭妈妈,小朋友扮演鸭宝宝,当刮风、下雨时,要保持一动不动,这样就不会被大风刮走了。
六、结束活动
师: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好累啊,我们回家休息吧。
大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律动感应曲式和乐句。
2、喜欢音乐活动,感受优美、流畅的音乐旋律。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水袖、挂图、音乐CD
2、四座小房子模型
3、水杯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通过律动感应曲式和乐句。
2、难点:能用肢体律动和道具感应8拍乐句。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导
师:元宵节到了,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去看花灯,大街上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结果,她和爸爸妈妈走散了,宝宝急得大哭起来,这时飞来了一只萤火虫婆婆,她问:“好孩子,你哭什么呀?”宝宝说:“我找不到爸妈了,找不到家了,呜呜!”萤火从婆婆安慰说:“别哭别哭,婆婆带你回家.”于是,婆婆拉着宝宝一起去找宝宝的家。
反思:孩子对于挂图上的画面观察很细微,大家都要抢着说,于是我说我喜欢举手的小朋友,小朋友们都举起手,等待老师的点名,整个环节就不会拖时间,又能让孩子认真地观察故事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律动感应曲式和乐句。
(1)欣赏音乐,听辨8拍乐句,初步感受音乐优美、流畅的旋律。
(2)律动感应,并在每个乐句末尾走到一所小房子的模型面前蹲一下。
反思:第一遍音乐。孩子们安静地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优美和流畅。孩子们听完后就急得表现,我说不急不急,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模型房子),我们一起帮助宝宝找到他的.家吧!所以在感应第二遍音乐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很活跃。
3、手的飞舞
师:我们要飞得更高一些,把我们可爱的小翅膀舞动起来吧!
A段:扮演萤火虫展翅前飞,后舞。
B段:双人结伴飞舞。
间奏:停下来,向两边张望。
4、脚的漫步
A段:单人走4个八拍乐句,在句尾蹲一下。
B段:双人相伴走4个八拍乐句,于句尾蹲一下。
间奏:排翅,轻蹲并找伙伴。
5、萤火虫队伍
师:天色晚了,萤火虫们排成一列小队,让尾巴上的灯光更亮吧!
AB段:动作创作和模仿,依乐句换下一位学生当第一位。
间奏:全排向后转,休息八拍。
反思:在这些环节中,出示水袖的时候,我先示范把水袖套在手臂上,学萤火虫飞舞的状态。为了让孩子能很好地掌握AB段和间奏,于是,在间奏的时候,让孩子一起唱出语词:这边也看看,那边也看看,这边也找找,那边也找找。我觉得这里做得不错,下次遇到类似的环节,我们都可以这样做。但是在孩子两两结伴跳舞时,很多孩子抢着同一个同伴玩,就是我们以后要注意细节上的问题。
6、水的倾诉
师:终于找到宝宝
AB段:以两个水杯,配合乐句互相倒水
间奏:放下水杯,休息一下,走完这部分以后和宝宝一家说再见,回到座位。
大班音乐教案6
设计意图:
音乐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产生于生活并使生活更加地美好。幼儿更是从生活中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目的更是为了更好的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其实,我们周围的音乐也是分为好多种的,有仪式音乐,有医疗音乐,有背景音乐,还有专门给动物听的音乐,其中,背景音乐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在活动中又加入仪式音乐,以此作为对幼儿的一种知识的传递、经验的积累。
重点: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开始学习时,幼儿可能会感到学习内容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趣。
解决:以游戏法贯穿整个活动。
目标:
1、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式音乐。
2、尝试用已有的音乐经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活动,有竞争意识。
工具与材料:
多媒体、仪式音乐磁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录音机、表演道具
过程:
将幼儿分为男、女两队,教师宣布进行对抗赛(每一环节都以问题形式出现)
一、了解仪式音乐
1、听《运动员进行曲》入座: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介绍仪式音乐)
2、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是仪式音乐?
3、游戏:猜一猜
二、游戏(了解背景音乐)
错位游戏: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用途。
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1、幼儿在阅览室看书
2、新年舞会
3、户外活动
4、新疆帽专卖店
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7
教学目的:
1.训练节奏感。
2.训练听力。
3.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
4.器乐合奏的训练。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
我们将第一段音乐编成一段简化的节奏谱,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更深体验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具准备:
图型谱、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钹等)、录音机、音带
教学建议:
——出示几个符号,这是几种动物的叫声(有一群小鸟、猫、一群蜜蜂、狗)
——讨论,并赏试用嗓音模仿。体验符号怎样“记录”声音。了解符号和声音关系。
——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鸭子的音乐,曲名叫《鸭子拌嘴》。
——听两段音乐,它们在描绘鸭子在干什么?(与曲名相关的:吵嘴、走路)。
——选择符号标示。
——把符号转换成动作,挂图型谱,看谱听音乐做一遍。(根据实际,可在座位上,亦可下座位做),问有几次吵嘴?
——看第一段(走路),有个符号
大班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倾听音乐,尝试感受音乐的段落,并用A--B--A的乐曲结构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提高幼儿表达表现美的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小燕子》图谱;小燕子活动教具一份,幼儿没人一份纸和笔,没人自己制作的“鸟衣”。
3.电子钢琴。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猜小燕子谜语。
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二、学习歌曲《小燕子》
1.欣赏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整首乐曲可以分成几段?你为什么这样分?
(2)幼儿一起讨论对三段乐曲的感受。
(3)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不同,并用自己的“符号”感受画下来。
2.展示幼儿的图谱及教师的图谱共同分享,并学唱歌曲《小燕子》
三、根据乐曲师幼共同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
四、幼儿穿上“鸟衣”,听音乐和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这两周我进行了歌曲《小燕子》的教学,现把教学情况做一下总结。
第一周我先进行了歌词和歌曲节拍的教学。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歌词的记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如果歌词记不住的话,唱歌就无从说起了。歌词很长的歌曲,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确实是有点难度的。《小燕子》这首歌,是一首经典儿歌,他歌词,旋律都很优美,我们的学生也很喜欢这首歌。因为学生以前也经常听到的这首儿歌,所以学生能唱出歌曲的一部分,第一段歌词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经过说唱歌词,跟唱,学生们基本都掌握了。但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问题出现了,他们在唱时,唱起第一句后,总是不自觉的拐到了第一段上,而且第二段的歌词经过一周的'学习还是记不住,总是混淆。这可能与学生的智力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在学习了演唱歌曲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节拍的训练。训练节拍也很麻烦,有韵律、节奏感的孩子训练起来比较省事,带着学生打上几遍节拍,学生就掌握的很好。但有些学生,节奏感很差,演唱歌曲基本上是不合拍,反复训练后,效果一般,这还需要以后的教学中,坚持长期的训练。
大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3.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大鼓一只,小鼓若干。
2.彩色节奏卡若干,音符娃娃若干,小节线若干。
3.幼儿已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活动过程:
一、复习节奏鼓《鼓旦旦》。
师:找只小鼓做朋友吧,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欢迎客人老师!
1.“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幼儿根据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演奏。
2.送小鼓休息二、节奏练习。
1.看一组幼儿在海滩上玩耍的'录像。
2.幼儿互相交流在海滩玩耍的情景。
3.节奏练习。
师:“我的大鼓想知道你们在海滩上都玩了些什么。”
老师有节奏地边敲大鼓边问幼儿:你在|做什么|幼儿用同样的节奏来回答:我在|踩文蛤|
(1)部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2)变换节奏,幼儿逐个练习。
师:你在做|什么|幼:我在洗|脚丫|
1.幼儿用脚踩出节奏。
师:你们的小脚丫在海滩上踩出的节奏就像一首快乐的歌。把你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出示节奏型x x x | x x x |,幼儿踩。
(2)个别幼儿随意踩,大家学。
三、自编节奏型1.出示音符娃娃,引导幼儿说出每个音符是几拍的。
2.和音符娃娃做游戏:用音符娃娃编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两个小节。
3.幼儿分组摆节奏型,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用小节线隔开。鼓励编好的,先打出自己的节奏,再用脚踩出来。
4.将各组编的节奏型排成一队,幼儿集体练习踩节奏。
5.大鼓加入,幼儿再次练习踩节奏。
四、复习律动《快乐的啰唆》
师:玩了这么久,你们快乐吗?还有很多快乐你们没发现呢。走,我们一起找快乐去!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大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游戏,幼儿学唱歌曲,按节奏做动作。
2、体验小松鼠采松果的情趣。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松鼠头饰若干个,录音机,磁带,松果
活动过程:
1、老师示范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3、师介绍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手放背后,另请幼儿(四个)戴头饰扮小松鼠,在圈中围成一个小圆圈,面向圆心蹲下,大圈上幼儿两脚原地起踵头向两边摆动。小松鼠起立转身,用松鼠跳步寻找松果,当开始唱"刺溜"时,小松鼠两脚跳;当唱到"我是小松鼠"时,小公鼠要站在大圆圈上,一个幼儿面前做跑跳步;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原地站立,双手向前摊开向对面幼儿要松果。
4、幼儿游戏,师指导师分松果时,小松鼠不许回头偷看,大圈上幼儿的双手要放在背后,直到音乐结束。
5、幼儿游戏二至三遍
教学反思:
《小松鼠采果子》活动,通过角色的.扮演和游戏情境的创设,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的重点就是走小桥,练习走不同的平衡木,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教师在活动前要编排好做操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幼儿活动全身的各个部位,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练习走小桥的时候,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讲解不同桥的走法,使幼儿明确动作要领,可以让幼儿将两臂伸平,以此来保证身体的平衡。幼儿在选择不同的小桥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同时要保护胆小的幼儿,使其有安全感,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建议没有平衡木的幼儿园,可以用小木板、椅子等组成的"平衡木"来替代。
大班音乐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在初步会唱歌曲《逛逛松江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为歌曲编词并演唱,激发幼儿热爱松江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多次参观松江的景点;乐曲《紫竹调》的录音。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看卢湾”
引导语:今天,我们来扮演导游,一起邀请外国朋友逛逛我们生活的松江区。请他们看看松江区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我们怎样带外国朋友逛松江区呢?
(幼儿在江南民乐《紫竹调》的乐曲中想象,将看到的、感受到的生活情境用动作表现出来,如向前张望一弹簧步;挥手一小跑步;三人合作一抬轿等。幼儿自由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教师请幼儿说说所做动作的意思。)
(二)创编歌词“逛逛松江区”
1、语言表现松江区的人文景观
引导语:松江区的好地方可真多呀!外国朋友越看越喜欢,下面请小导游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玩过的好地方编一句歌词来介绍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边拍手边说。
如:松江商城的商品琳琅满目;高架桥的.道路一条又一条等;醉白池的美景看了还想看等
2、歌声表现松江区的见闻——唱松江区
(1)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逛逛松江区》,要求幼儿将前面两句“我是上海人”唱出强弱区别,最后一句“逛逛松江区”要表现出十分高兴的情绪。)
(2)创编歌词
过度:松江区好玩的地方说不完,我们边唱歌边带外国朋友逛卢湾。
(教师先做编唱示范:“淮海路上商店多,商店里的玩具多”。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将歌词编入歌曲并集体演唱。)
教师:可以找小伙伴商量一下,每个人编一句歌词来介绍松江区。
(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合作编词。)
教师:请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创编的歌词。
(邀请若干组幼儿唱出各自创编的内容,如“植物园美景真美观,参观的人儿真正多”等。幼儿唱完后,集体跟唱一遍。)
大班音乐教案12
一、设计意图
《大雨小雨》这是一首节奏欢快的两段体音乐,曲式结构清晰,歌词简单容易记。音乐中有大雨和小雨这两种形象。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形象分明,容易选用不同的乐器进行表现。大班幼儿已经对节奏把握较好,能够对节奏较快的歌曲做出反应。学习打击乐《大雨小雨》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二、教学分析
(1)幼儿分析
大班(5-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使用和掌握的打击乐器种类更多,能力也较强了。他们能演奏一些使用小肌肉操作的乐器,如:铃鼓,串铃,双响筒等。对于同种乐器演奏方法也更丰富,细化,比如本次活动用到的响板等。在演奏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大雨小雨》音乐的音量及力度特点,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用力方法,有意识地控制适当的音量和音色。
另外,大班幼儿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的合作协调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能够在较多的声部节奏中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间在节奏,音色,速度,力度上的合作要求,不仅能准确地演奏自己的声部,而且也能主动地关注整体效果。
最重要的是,大班幼儿对指挥手势的暗示理解也较明确,甚至能学会看指挥的即兴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演奏,还能与同伴以体态表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选择何种乐器表现音乐特点的这个“创造性”方面,他们表现地更为主动和积极,不仅能积极地参与为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的配器方案讨论,而且还能自发探索音乐,探索打击乐器的制作,以及大胆地尝试参与即兴指挥等。
(2)教材分析
针对现在秋末冬初的一个明显季节特征“秋雨绵绵”、“天气易变化”的情况而选择了“雨”作为活动的入脚点。“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有趣的歌曲与有灵魂的打击乐器相结合,教参书中提供了和雨有关的音乐素材,但我认为我选择的“大雨和小雨”更符合我班幼儿的现状。而且这一音乐版本速度较快,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歌曲形象的趣和美也可激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如:大雨、小雨、哈哈笑、嘻嘻笑等。
2、幼儿能够倾听音乐的节奏跟着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
3、幼儿乐于集体打击乐演奏,学会配合他人。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下雨的声音录音、音乐《大雨小雨》、音乐演奏图谱、铃鼓、碰铃、圆弧响板、串铃、沙球等打击乐器
经验准备:1、对音乐的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2、拥有一定的打击乐活动的常规意识和行动。
3、懂得如何运用基本的打击乐器。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下雨的声音请幼儿倾听,请幼儿说出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以此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用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雨声。
(二)倾听音乐
1、播放《大雨小雨》音乐,让幼儿先整体感受音乐。向幼儿提问音乐中有什么。第一段分别是下大雨和下小雨的不同形象,第二段是小朋友们看到下雨了都欢快地笑起来的形象。
2、再次听音乐,请幼儿说说下大雨时是怎样的?下小雨(音乐)时是怎样的?小朋友们哈哈大笑时的声音是怎样的?嘻嘻时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
大雨的声音比较重、比较响:下小雨的声音比较轻,比较小。哈哈大笑时的声音较大、较响:嘻嘻笑时声音较轻、较小。
(三)为音乐配乐器(配器方案)
1、请幼儿从凳子底下拿出打击乐器,让幼儿先探索各种打击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为音乐配上适当的乐器。让幼儿自己说出那些乐器配哪一部分的声音会更像、更好听。如大雨就用声音较大较响的铃鼓、串铃,小雨就用声音较细的碰铃、沙球的等。根据音响效果,教师把乐器分成三组:大鼓和响板为一组,铃鼓和串铃为一组,碰铃和沙球一组。
3、教师与幼儿商量好哪些乐器用什么图标表示,根据配好的演奏方案出示图谱,先让幼儿熟悉图谱。
(四)演奏
1、教师把幼儿成三组,每组幼儿将演奏的乐器就如以上步骤所分,请同组的幼儿坐在一起,将组和组之间分开来,以便教师指挥。
2、教师担任指挥,让幼儿跟着音乐先空手尝试如何与其他组幼儿“合奏”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和观察老师的指挥,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演奏。
3、教师担任指挥者,指挥幼儿用乐器跟着音乐合奏。
4、让幼儿自由交换乐器(乐器放在座位上,只交换幼儿位置)并演奏。
5、让幼儿探讨这首歌还可以如何演奏?尝试幼儿想出来的演奏方式进行演奏。
六、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悉了如何演奏这首音乐后,可将幼儿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幼儿负责演奏,一组幼儿出来做相应的声势动作,集体进行演奏合唱《大雨小雨》!
大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ABA”曲式结构,感受A段欢快跳跃,B段抒情连贯。
2.学唱歌曲,尝试用记忆中最深刻的人和事仿编B段歌词。
3.抒发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毕业歌》、幼儿园生活的视频或照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往日的欢笑与泪水。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就要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幼儿园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小朋友,还记得你们在幼儿园的每时每刻吗?
2.播放课件【音乐欣赏】,请幼儿在优美的背景音中欣赏孩子们的照片集锦或生活学习视频,回忆往日生活。
3.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毕业歌》,唱一唱我们即将毕业的心情!
二、欣赏《毕业歌》,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1.教师播放课件【歌曲MTV】,请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毕业歌》。
歌曲有几段?哪些地方的旋律是一样的?哪里是不一样的?
2.分段欣赏歌曲,比较感受AB段不同的性质。
①教师播放课件【第一段】,听了这一段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欢快的.跳跃的)再次播放,请幼儿尝试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应和,如:拍手。②教师播放课件【第二段】,听了这一段歌曲,你又有什么感觉?(抒情的.连贯的.)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如:身体摇摆。
③教师播放课件【第三段】,这一段歌曲,和前面哪一段歌曲的感觉很像?听起来怎么样?(和第一段一样)再次播放,请幼儿用动作表现。
三、根据节奏朗诵歌词,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播放课件【歌词欣赏】请幼儿欣赏。
2.提问:时间时间像飞鸟是什么意思?歌曲中提到忘不了什么?我们要和谁说再见了?等我们带上了红领巾,要做什么?
3.再次播放课件【歌词欣赏】,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曲。
四、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课件【歌曲欣赏】,请幼儿完整跟唱歌曲。
2.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情感?
再次播放【歌曲欣赏】,引导幼儿在演唱中抒发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可进行数遍。
五、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教师播放课件【歌曲MTV】,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提醒幼儿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
师生齐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幼儿单独演唱第二段。
幼儿齐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女孩单独演唱第二段。
幼儿齐唱第一段和第三段,男孩单独演唱第二段。
2.请幼儿自己设想演唱的方法,在演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大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火车舞,能跟着音乐协调地做小跑步动作
2、迁移文学、美术活动中角色出厂的顺序并通过观察、模仿初步掌握"火车舞"的邀请方法。
3、知道通过邀请,火车会越来越长,人会越来越多,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共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认识过火车,知道火车头与车厢的形状及关系。
活动过程:
一、由美术作品导入,。引起幼儿对"火车舞"兴趣。
二、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启发幼儿探索开火车和火车跑的动作。
三、鼓励幼儿集体听音乐学双手环绕及小跑步动作。
四、引导幼儿学跳邀请舞"火车舞"。
1、教师扮火车头,邀请一名幼儿跳火车舞。
2、引导幼儿按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根据图片顺序,教师带幼儿跳邀请物"火车舞",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邀请和变更火车头的方法。
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火车舞",体验与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六、带幼儿听乐曲《旅行列车波尔卡》玩开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音乐教案15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磁带、录音机、电脑、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理解、记忆歌词。
体验“超市学习法”过程中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活动过程
1、听《春天在哪里》音乐进场。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并配上我们上次学的踵趾小跑步进场。
2、幼儿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春天在哪里》,今天我们用种特别的方式来学习歌曲,不知大一班小朋友是否能挑战一下自己呢?
介绍:平时学习歌曲都是跟老师教,今天要小朋友自己学习。老师准备了五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顺序,希望每组你都能去尝试。每组能去几个人?四个人。人多时你可以先到人少的小组,等会再来。
(1)幼儿自主选择不同方式学习《春天在哪里》。
第一小组:听一一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幼儿倾听学习。
第二小组:听一一播放《春天在哪里》歌词,幼儿倾听学习。
第三小组:听、看一一通过听音乐、看图谱学习《春天在哪里》。
第四小组:听、看、唱一一通过看电脑动画学习《春天在哪里》。
第五小组:听、看、跳一一通请幼儿看视屏边跳边学习《春天在哪里》。
(2)请幼儿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师:小朋友你学会了吗?下面我们来挑战二下自己。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3)发现问题并提出,幼儿讨论如何解决困难。
师:小朋友,在你们刚才演唱中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可以怎么解决?
(4)幼儿再次尝试自主学习。
鼓励幼儿五种方式都尝试到,遇到困难找老师和同伴帮助。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3、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师:让我们唱给客人老师听,请客人老师一起分享我们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音乐教案03-02
大班音乐教案06-23
音乐喷泉大班音乐教案11-20
《音乐对比欣赏》大班音乐教案12-18
大班音乐教案:买菜11-28
大班音乐教案《秋叶》03-21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11-09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11-22
【推荐】大班音乐教案10-15
大班音乐教案:火车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