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绘本故事情节大胆进行推理、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在情境游戏中,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在观察、比较记录表的基础上,大胆推理与预测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概率。
2、难点:初步建立统计的概念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猜测表和统计表,记号笔、黑板一块、“进货部”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
1.出示图片,探索讨论
师:今天,一位糖果店的阿姨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这里有四张图片,一组一张请你们看一看,讨论一下,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出示ppt)
师小结:在图片上你们发现了不同的秘密。
2.猜测推理,选出糖果
师:现在,阿姨请你们帮忙猜一猜图片上的四位小客人喜欢吃哪种糖?今天会来买什么糖?请你选出来贴在图片上。
3.师:接下来一起到店里去看一看,听一听我带来的故事就知道他们今天会买什么糖了。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出示ppt)师:故事的名字叫。。。。(幼儿来说)故事开始了。
(一)咪咪买糖
1.这一位是糖果店的阿姨,第一位客人她名字叫咪咪,咪咪经常来买糖,所以,阿姨一眼就认出了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了她的买糖记录:“咪咪,快进来,我猜你今天肯定买棒棒糖。”
2.你们和阿姨都猜她今天买棒棒糖,为什么?
3.真是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到底咪咪买了什么糖?果然跟你们猜的一样,看来她真的`很喜欢棒棒糖。
(二)冬冬买糖
1.又来了一位客人叫冬冬,阿姨一看是东东,就拿出了他的买糖记录说:“东东呀,我猜你今天会买巧克力吧!”(出示ppt)。
2.诶?阿姨又跟你们猜的一样。(如果不一样:你们觉得巧克力和棒棒糖他喜欢吃什么?)为什么?!(买巧克力的次数多,说明他喜欢吃。)
3.今天东东会买巧克力吗?(出示ppt)恭喜你们又猜中了,。
(三)洋洋买糖
1.这次进来了一个穿红衣服男孩,叫洋洋。从洋洋的买糖记录上你们猜他会买......
2.从记录表上看,他买过很多糖,谁能告诉我这里有几种糖?他更喜欢什么糖?根据次数来,他是喜欢吃跳跳糖的。
3.看,他买的是跳跳糖吗?(出示ppt)又猜对了,真厉害!(如果错了:诶?跟你们猜得不一样,请一位小朋友来改正一下吧!)现在对了,真不错!
教师小结:原来根据客人的买糖记录,算一算,统计一下,次数多的,就说明他喜欢吃这种糖,这是统计的一种方法。
(四)菲菲买糖
这一回呀,来了一个叫菲菲的小姑娘。从记录表上看,你们觉得她今天会买什么糖呢?为什么?(次数多)
1.其实,她的记录表上藏了一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原来她两种糖果都喜欢吃,所以有规律地买着吃)
2.一起去看看吧,她会买果冻吗?(出示ppt)果真一样,你们真聪明。
教师小结:所以啊,按照次数来统计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同时喜欢两样东西时,有可能会有规律的买,这是统计的第二种方法。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店里生意可好了,卖出了好多糖果,看这是阿姨店里一周的糖果销售记录和销售统计,什么糖果是最受欢迎的呢?
2.一起来帮忙统计一下吧!先来看看跳跳糖卖出了几份呢?接下来请你们把这些糖果卖出的数量统计一下,在最受欢迎的糖果后面画“√”。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我来看看,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仔细哦!)
4.师幼共同验证。
师:一起来看看,你们和阿姨统计的一样吗?(一一验证)现在我们知道,阿姨店里最受欢迎的糖果是棒棒糖和巧克力,共卖掉了几份?现在阿姨要去进货咯!
四、一起去进货
师:这位阿姨可能干了,她还开了四家连锁店店,也需要帮忙,你们愿意吗?
1.阿姨请我们帮忙统计一下分店里最受欢迎的糖果,然后帮她去进货。
2.交代任务:
师:请你们听清楚要做哪几件事哦,第一:四人一组一起统计每种糖果卖出的数量,第二:请一个代表负责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第三:统计出你们店里最受欢迎的糖果,拿好阿姨给大家准备的钱币到“进货部”去进货。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客人老师来验货
师:货进好的一组拿着自己的统计表和进来的糖果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帮你们验货,看看你们的货进对了吗?
3.送货上门
师:好了,现在我们去给阿姨的连锁店送货去咯!(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2
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拨一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3.感受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
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难点:
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准备:
ppt、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老狼图片过程: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猜谜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猜是什么?
(2)教师出示钟的图片。
师:谜底是什么呀?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时钟?它有什么用呢?
2.观察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和时钟做朋友吗?一起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刻度、时针、分针、秒针)师:钟面上的指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最短的指针叫时针,粗粗长长的指针叫分针,又细又长指针叫秒针。
3.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1)播放课件《龟兔赛跑》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场比赛,(放课件)兔子和乌龟要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现在它们在最上面的一棵树的起跑线上,你们猜谁会赢?(幼儿猜)究竟谁会赢呢?好,比赛开始了,预备开始。
师:比赛的结果谁赢了?
(2)讨论:龟兔赛跑时,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线上,乌龟跑了多远?(一颗树远)(3)继续播放课件,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告诉你们哦!这个圆还会变魔法呢。瞧!每一棵树变成了一个数字,兔子变成了分针,乌龟变成了时针,时针和分针都是朝一个方向顺时针走的,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也就是说分针跑一圈,回到起点12上,时针才跑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4.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师: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报时间,请个别幼儿演示拨指针,其余幼儿检查,初步理解整点的意义。
5.认识半点。
(1)出示两个半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半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师: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远?(半圈)。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走半格,在2个数字中间时就是半点钟。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拨出半点钟。
6.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进一步巩固对钟点的认识。
(1)出示自制硬纸片钟,复习对时针、分针的认识。
师:瞧!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个钟面,你们能告诉我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吗?
(2)放ppt,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
师:小朋友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间进行各项活动,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一日作息时间表,请你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拨一拨这些时间,记住边拨边说说这个时间你干什么。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师:咦,你们看我是谁?老狼今天要和大家玩个游戏,你们敢不敢?(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手拿钟面边拨时间边问“小羊,小羊几点了?”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认错,就要给老狼吃掉。
活动反思: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公开教学活动,“课前准备、内容的选择、环节的准备”我丝毫不敢懈怠,此次活动让我又经历了一次专业化的成长,现将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时钟》这个科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幼儿对时钟的.学习兴趣很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准备阶段:
①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幼儿事先对钟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幼儿制作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②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实施阶段: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探索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说学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动的一开始,我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交谈进行导入:“你在家中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孩子们喜欢的少儿节目《智慧树》,并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准时收看?做哪些事情还需要看钟表?”(提问把幼儿的思路引发到钟表上,很自然的就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二、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第二环节我出示实物钟让幼儿很轻松的认识了时针、分针。又通过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了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巩固整点、认识半点。(观看幻灯片帮助小动物看时间的情景中,通过让孩子观察、发现、比较得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整;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活动中整点到半点的过渡不清晰,也没有具体让幼儿实际用表拨一拨,缺少的是让幼儿充分感受时间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对时间重要性的探究。在课程的中难点把握上,也有所欠缺。因此在第二课时中我就将认识半点做为重点重新安排并组织了一节活动,并且充分利用了自制时钟来辅助这一教学活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孩子们也充分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经验。)
三、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
第三环节是幼儿动手操作练习。我以幼儿的实际能力分为4个组:画一画、连线、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我说你拨。(准备材料时我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层次不同的四组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孩子们在操作中跳一跳,够得着,因此非常的投入,寓教于乐中激发了他们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尾小故事。(又把此次活动推向了**,通过故事让孩子一下就能明白他们喜欢有时间观念的小狗,让孩子自己用语言表述作息时间重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要遵守时间并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加强了幼儿的时间观念,思想教育很到位。)
我的体会:我认为每一次活动结束,教师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反思,提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而且幼儿园的一课多研会出许多优秀的教育活动,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在目标的定位上怎么样就准确、活动的重难点把握等,这些意见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也使我认识到反思确实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把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相结合的话,那无疑会锦上添花。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9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9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卡片(动物和算式)每人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提问
1、复习8以内的加法题
师:小朋友,我问你?5+3=?
幼:X老师,我告诉你,5+3=8!
师:小朋友,我问你?4+4=?
幼:X老师,我告诉你,4+4=8!
师:小朋友,我问你?6+2=?
幼:X老师,我告诉你,6+2=8!
2、游戏的方式(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习9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8只鸭子,又来了1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8+1=9)
师:小朋友,请听音乐!我们的伙伴来了。
播放小鸭子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鸭子原来有8只,又来了1只,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
幼:9只。
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8+1=9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5+4=9)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蝴蝶姐姐也飞入花丛中了。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5只蝴蝶。
师:是呀,有5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4只蝴蝶。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9只。
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5+4=9
3、小猴子在锻炼身体,第一次有7只小猴子,第二次又来了2只小猴子,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同上(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7+2=9
4、一棵芭蕉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香蕉,先长出来了6个香蕉,又长出来了3个香蕉,一共长出来了几个香蕉?
同上(老师问,小朋友答)6+3=9
三、操作练习
送小朋友每人一个礼物(拿出一个大礼物盒子,请小朋友自己抽出自己的礼物),条件是:小朋友必须回答礼物上面的'问题(问题是用算式创编应用题)
四、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带者自己的礼物到爸爸妈妈那里编应用题(随音乐)。
反思:
认识数是计算的前提,反过来,计算又可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本节活动通过数的组成把10以内数的认数和计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0以内的每个数,都通过动手操作,使孩子逐渐形成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分解、进而达到正确计算。幼儿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但幼儿并不十分了解每个数的含义,本节活动出现了8个添上1个是几个?使他们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么形成的及它与前面各数的关系,最后通过摆一摆巩固他们对算式的运用。既加深幼儿对10以内组成、分解和运算。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4
设计意图:
"数"来源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选择这一活动。
一、活动内容:
生活中的数字
二、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他们的不同用途。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物品(摇控器、钟、人民币等)
2、数字,在活动室内布置"数字王国"3、指导幼儿设计一辆有车牌号的小汽车。
4、录象资料:如路牌、交通、餐饮业、超市、银行。
5、实物(操作用的铅笔,记录纸,数字卡等)
四、活动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他们的不同用途。
五、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猜一猜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1、小朋友,今天"数字王国"要召开一个数字展览会,你们想去参加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开着自己设计的小车去参加。(幼儿寻找自己课前设计的小车)
2、启发提问:
(1)小朋友找到自己的车吗?你是怎样找到的?
(幼:我看车的颜色、我是看自己的车牌号)
3、幼儿听音乐开着小车律动进活动室。
1、播放录音;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数字王国。我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礼物,希望你们喜欢,但我有个要求。我希望小朋友去礼物中找到和我们车牌号有关的数字。
2、幼儿在准备好的礼物中寻找数字,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你发现哪些礼物上有哪些数字?(组织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
4、请你们猜猜:如果这些物品没有了数字会怎么样?
(这一环节由于"数字"对于幼儿来讲比较枯燥,我班幼儿认数字认的较好,但对于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数字王国"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来吸引孩子,让孩子自由寻找实物上的数字,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从中达到教学目的。)
(二)了解数字的用途。
1、启发提问:
(1)你拿的是什么礼物?上面有什么?标在它们身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处?(如遥控器、钟、温度计等)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处呢?(请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师小结:有了这些数字,真方便。
2、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一些数字,请小朋友看一看(观看录像边说: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顺序:路牌、交通、餐饮业、超市、银行。(这一环节利用教学媒体,展示生活中生活中有数字的图片,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三)想一想:当我们遇到以下麻烦或困难你会采用什么办法帮助解决问题呢?
1、启发提问:
(1)如果你在数字王国遇到坏人时,小朋友会想到什么数字?拨打什么数字号码请求帮助?(幼:110)
(2)数字王国的房子着火了,小朋友会想到什么数字?拨打什么数字号码请求帮助?(幼:119)
(3)数字王国里发现病人需要急救或需要帮助时,小朋友会想到什么数字?拨打什么数字号码请求帮助?(幼:120)师小结:110、119、120、这些数字是我们生活中的特殊号码,平时没事不能随便拨打。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这些数字,会怎么样?
3、小朋友在生活中还发现了那些数字?如果发现了,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告诉老师呢?(幼:写信、打电话等)(第二、第三环节是拓宽幼儿知识经验的环节。我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经验,猜一猜物体上的数字各代表什么意思、想一想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数字、等。)
(四)、编写电话号码1.幼儿为'数字王国'里的数字娃娃编写电话号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环环紧扣,目标明确,幼儿也比较感兴趣。整体来说本次活动完成的还是不错的。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而且孩子们每天都会和数字打交道,数字已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数字的存在。活动唤起了孩子们对于数字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让幼儿感受数字的趣味性,对数字产生兴趣。鼓励幼儿从物品中找出数字,并尝试说出数字的含义。引导孩子说说我们的生活中的数字及作用,并一起观看一些有数字的图片。最后以有趣的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不足之处:
1、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够,老师应利用家长资源在与孩子收集材料时,有意识地启发孩子关注生活中的数字,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2、如果在最后一个环节前面再重点讲解一下几个特殊数字,那效果应该会更好吧。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5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2、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操作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3、初步尝试计划购物,萌发合理消费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钱币(自制)(1元、2元、5元、10元)若干;收集水果、蔬菜、玩具、饮料、学习物品、零食若干(保证物品的卫生)并贴上标签(价格为10元以下);收银机4台。
2、六类物品分类标志,超市货架12个;购物篮每人一个,自制奖品10个。
3、购物计账单、水彩笔、幼儿答题卡,幼儿每人一套。
活动重点:
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得出正确结果。
活动难点:
正确进行购物记录。
活动过程:
1、以超市经理招聘员工的形式,复习物品分类及10以内的加减法,并布置超市。
(1)教师以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正确将超市里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按标志将物品放在货架上。
幼儿按要求快速布置好超市,动作又快又好的幼儿可聘为优秀员工。
(2)招聘收银员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师出示加减法答题卡,幼儿抢答。根据幼儿答题情况招聘4~5名收银员。
2、邀请智慧顾客,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条件:会记录购物记账单,能遵守超市规则,文明购物。
总经理讲故事“马大哈买西瓜”(自编),引导幼儿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3、游戏:超市购物乐。综合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玩法:将幼儿分为收银员和智慧顾客两部分,每位顾客发10元钱购物。每次可购1~2件物品,顾客选好物品后,收银员和顾客一起计算一共用了多少钱,收银员将正确钱数找补给顾客。每次购物后,顾客要记录购物记账单,才能第二次到超市购物。
4、交流讨论:我的购物记账单,评选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1)组织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记账单,根据幼儿记账情况,了解幼儿的加减运算情况。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用10元钱买的物品样数多,有的小朋友买的物品样数少?
看看小朋友购买的物品种类是否单一,说说为什么要买这些物品,从而引导幼儿了解计划购物的意义,萌发合理消费意识。
(3)根据记账单的交流展示引导评出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5、组织幼儿分享自己所购物品,充分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6、师生共同整理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超市作为幼儿学习的环境,以10以内的加减运算练习为主线,孩子们充分运用有生活经验进行模拟活动。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基本上每位幼儿都融入活动中,并且在真实的生活游戏情境中解决问题,在算账、找零钱,记录账单等各种新的`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新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同时,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巧妙地将幼儿设在不发展水平层次上,每个层次都有新的挑战,随机指导。在分析幼儿记账单时,引导幼儿合理消费、计划购物,自然地将社会与科学两个领域相互渗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将玩学合一,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体验成功前后的情感。
活动评析:
模拟超市购物可以重现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它作为学习的载体,是一种聪明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它既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将数学教育与社会性教育有地统一起来,从而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7
【教材分析】
《小猪家的房顶》,活动来自《弯弯绕绕》这个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从引领幼儿进入生活环境中的弯绕世界开始,让他们面对各种物体,饶有兴趣地去发掘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作用和乐趣,然后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一片弯弯绕绕的天地。本活动以“小猪的新房子”为情景,小猪一家造了新房子,这幢房子的房顶是梯形的从而导入活动,让幼儿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梯形图形。活动中,让幼儿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插上想象的翅膀,主动学习、不断成长。
【活动目标】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
2、图片:由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组合而成的.一间屋顶为梯形的房子,图形可以拆分。
3、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种梯形图片,长方形、三角形的纸(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剪刀。
4、人手一张白纸,上画三个正方形;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梯形
1.引导幼儿关注“小猪的新房子”:小猪一家造了新房子,这幢房子的屋顶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状。
2.请幼儿在“小猪的新房子”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数一数各有几个。
3.剩下的形状就是小猪家的房顶,这个形状叫什么?(梯形)摸一摸它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
4.将梯形图片倒着放、斜着放,请幼儿说说这个图形还是不是梯形。
5.出示直角梯形图片。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6.出示等腰梯形图片。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二)变梯形
1.猪妈妈又生了很多猪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房顶,请你们一起来帮忙!
2.出示长方形、三角形纸。请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把长方形(三角形)变成梯形,谁来试试?
3.幼儿尝试用折的方法来变梯形,再将剪下来的梯形贴在白纸上原来画的正方形房子上,作为“小猪家的房顶”。
(三)梯形大聚会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涂色、连线活动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找梯形。我制作了课件,出示小猪的图片,为活动创设“小猪告诉大家好消息,它家造新房子”的活动情景,激发活动兴趣。然后让幼儿找一找这幢房子的房顶特别之处,然后引出梯形,并让幼儿认识梯形。本环节中,我重点让幼儿感知梯形倒着放、斜着放,还是梯形。这里自我感觉对梯形的介绍不精炼,没有把梯形和长方形作一个透彻的比较,所以部分幼儿还不能把长方形和梯形区分出来。接着是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这里方老师也提出了建议,活动中,我太强调让幼儿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确,我把目标定得太高了,不符合中班幼儿的接受能力。
第二环节:变梯形,把长方形和三角形转换成梯形。以情景:“猪妈妈又生了很多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房顶,请你们一起帮忙!”导入下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把长方形、三角形转换成梯形,感知长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关系。我设计了一个很难的环节,而且在幼儿操作前,也没有做到清楚的讲解示范,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探索,导致部分幼儿不能转换出正确的梯形。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8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能够找到10以内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110老师用的大数字卡片1套,110幼儿用的数字卡片每人1套,可以挂在胸前的210的数字卡片若干(每位幼儿应有1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打乱顺序的大数字卡片,引导幼儿按110的顺序重新排序。请幼儿将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打乱顺序,再按110的顺序重新排列摆放。
2,游戏“接龙”,给数字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任意一张数字卡片,引导幼儿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片,从这个数字开始,按顺序连续摆放到10,如教师出示8,幼儿就用数字卡片摆出8、9、10。
3,讨论和加深认识了解相邻数的意义。
教师:一个数字会与几个数字做邻居?这个数和相邻数是什么关系?引导幼儿发现,除去1这个数字,余下的每个数字都会有两个数字相邻。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就是这个数的相邻数
4,游戏“开火车",找出相邻数。
幼儿随意选一张数字卡片戴在胸前。请一名幼儿当司机,幼儿一起问:“火车火_车快快来,哪位司机把车开”当司机的幼儿回答说:“火车火车开得快,5号司机把车开(说出自己佩戴卡片上的数字)。我的朋友在哪里?我们一起把车开。”当司机的'幼儿说完儿歌,所有拿着4和6数字卡片的幼儿,与这名幼儿一起开火车,绕教室走一圈。更换角色后,继续游戏。
活动延伸
1,个别指导对于还不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的幼儿,可以先降低难度,指导他们先学会找出5以内数的相邻数。
2,日常生活渗透游戏“找朋友”,每位幼儿手持一张数字卡片,随音乐随意做动作,请一名幼儿出示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音乐停止的时候,拿相邻数的其他幼儿要与这名幼儿站在一起。可以同时请几名幼儿出示手中的数字卡片,以增加游戏难度。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0
活动目标:
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初步感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能边听应用题边摆算式,认识减号、等号。
活动准备:
贴绒数字和符号(减号、等号)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学习解答口报减法应用题。
A:停车场有2辆汽车,开走了一辆汽车,停车场还剩下几辆汽车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请小朋友用一道算式表示。“这道算式表示一件什么事情?谁来说说看?”减号是什么样的?(一横)等号是什么样的?(两条长长的横线)
B:操场上有3个小朋友,走掉了一个小朋友,操场上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C: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口报应用题。
树上有3只鸟,飞走了2只鸟,树上还剩几只鸟呢?
桌上有5个苹果,吃掉了2个苹果,桌上还剩几个苹果呢?
小组活动。
幼儿作业)教后感:这是一节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做的很对,初步感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得也比较好。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按物品特征分类。
2、操作目标:能用棋子统计不同靴子的数量,并比较数目的多少。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鞋的标志
2、统计表、棋盘、棋子
活动重点:
学习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统计鞋子的数量,进行数量的比较。
活动过程: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鞋子也会踏踏响》,并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穿的鞋子。
2、认识不同鞋子的标志(分别是布鞋、皮鞋、旅游鞋、棉鞋),分别放在相应的棋盘上。
3、游戏"我的鞋子放在这里"请幼儿脱下自己的鞋子,想想自己的鞋子属于哪一种,应该放在哪个棋盘上;放完鞋后,在图表上贴一个标志表示自己穿的是这种鞋。
4、幼儿分别数棋盘里的鞋子的数量,用手中的棋盘、棋子统计4种不同鞋子的.数量,进行比较,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5、幼儿看棋盘上的记录结果,发现哪一类的鞋最多,哪一类的鞋最少。
活动延伸:
幼儿可进行鞋子的第二次分类,可按性能、形状、用途、颜色几个围度来分,进行统计。
活动反思:
第一、教师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
第二、要挖掘生活活动的多种价值。生活活动生动形象、多姿多彩、鲜活具体。在组织这类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摆脱依赖,走向独立。
第三、组织的活动要能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点数活动的兴趣。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全家福照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橱照片、鞋柜照片)
3、《幼儿画册》(第一册P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客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小明家里做客,你们开心吗?
可是去别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没有哪个宝宝来说一说?(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分别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去别人家里做客,首先我们要有礼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们问好,然后呢要换鞋,注意卫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随便去碰主人家里的东西。
2、师:好,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乐,开火车去小明家里)
二、具体过程:
1、目的地已到,请宝宝们下车。
师:宝宝,小明家已经到了,我们到站了,要下车喽。我们先来敲敲门,然后呢换好鞋子,进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1)师:“瞧,宝宝们看,一进门的地方挂着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许多人,哪个宝宝说说都有谁?”(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照片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亲近的人。
(2)师:“那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师指一指,宝宝说一说,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师小结:照片里一共有七个人,我们从左往右要一个一个地数数,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1)根据鞋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们紧接着来参观小明的家喽,先走进玄关看一看,这里有一面大大的镜子,还有一个鞋柜(播放PPT2),我们来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样的秘密,等等等等。”(老师装作神秘状态)
师:“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许多许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妈妈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妈妈的,还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双鞋子呢?小明说数对了才能接着参观他的`家哦!”(师带领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共同点数,请宝宝一起说一说,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2)根据碗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宝宝,用你们的小鼻子闻一闻,那是什么味道啊?”
宝宝:“是香香的味道。”
师:“原来是小明的妈妈在给宝宝们做好吃的呢,那我们就进小明家的厨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师: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这次我想请一个宝宝来数一数小明家里有几只碗?(师请个别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3)根据衣橱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刚刚经过香喷喷的厨房,接下来我们向着下一个参观的地方出发——卧室(播放PPT4),卧室是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的地方,这里有床,还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橱,下来,我们打开衣橱看一看,请你数一数里面有几件衣服?”(请宝宝们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参观了小明家的玄关、厨房、卧室,还重点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橱,一起数了数有多少双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学会了数数的方法,要小手点好一个,小嘴说一个,要按照顺序,这样数数就不会多不会少,也不会漏掉啦。小朋友们真是聪明,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更大的挑战哦。
4、幼儿拿小筐里的物件进行5以内的点数。
师:“在你们的椅子底下,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小图片,想请你们数一数究竟有几张,都不一样哦,自己数完的小朋友还可以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播放PPT5)
5、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巩固5以内的点数。
【活动延伸】
再宝宝们自己操作点数以及完成画册,宝宝点数熟练以后,可以增加点数数量至7。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小明家的摆设让幼儿能够点清楚相应物品的数量。在点数的过程中我们利用相应的CD的相应的功能丰富幼儿的整个活动,幼儿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同时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1. 先进的教具。在我们这个活动中,配套的教具对辅助我们整个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边点数一边写下相应的数量。在写数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小朋友已有经验比较丰富。于是,我一起带领幼儿边说边写下,比如5,幼儿会跟着说弯钩之类的话,能力强的幼儿对于这一次的点数是一次巩固,而能力弱的幼儿学到了新的知识。对于简单的数字,我还请个别幼儿进行书写,拿着鼠标书写的乐趣,幼儿既好奇又感兴趣。虽然机会不多,但是有了很好的尝试。所以,在活动中有趣的道具为幼儿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在《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的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所以,教具就给了幼儿很好的探究欲望。
2. 操作的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是传统的个人操作和集体操作。先通过问答的形式分别以个人和集体的形式进行操作。而两者有利有弊,所以借着这一次的活动,我也分别就不同的利弊对两种方式进行了改正。比如在个人回答的时候,在没有示范的情况下,请能力强的幼儿先进行示范。再请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供帮助并解决,这也有利于幼儿在下次操作的时候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在集体操作的时候,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如独立完成。这很重要,我们在批改的过程中,能及时对幼儿进行个人指导,让幼儿掌握相应的知识。所以,“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在幼儿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要把好关,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目标是“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目标的落脚点是对群数方法的学习,群数的方法有很多,我截取2个2个数、5个5个数为切入点,帮助孩子理解群数的方法,从而拓展到其他的群数方法。为幼儿营造出轻松、娱乐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先让幼儿听故事猜测动物数的快的方法,引导出对2个2个数的方法的学习,然后对比发现5个5个数的方法,最后拓展到其他群数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在最后数钱币的环节中检验孩子学习的效果,一步步分层练习,巩固对群数方法的学习。
在引导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力图打破以往的幼儿数学学习以看和听为主,而操作大多是为了验证老师传授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在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力图让幼儿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了群数的乐趣和意义。让孩子反复进行操作探索,发现群数的规律,掌握群数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进行提升。
不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孩子的关注还是不够全面,有忽视个别幼儿发展的现象,需要我引起重视,加以改进。有的孩子偶尔出现注意力分散情况,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引起的,值得再三推敲。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萌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7朵粉红色的花;一棵树(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6个红色的苹果);火车头头饰4个;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减法算式的火车票,1.2.6.7.8数字卡,"+"卡、"-"卡、"="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游戏,复习8的组成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8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7"。(打五的手势)
合:1和7合起来就是8。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孙悟空出现,激发幼儿兴趣。
师:《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呀?
幼儿:孙悟空、猪八戒¨¨¨师:瞧,谁来了?(出示孙悟空图片)
幼儿:孙悟空。
师:今天孙悟空要和我们小朋友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本领大。
2.孙悟空变戏法
师:我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们看,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说变,变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7朵粉红色的花)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手里有几朵白色的花?几朵粉红色的花?一共有几朵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请说出算式。
幼儿回答,教师将算式贴到黑板上。我们知道加法有一个交换律,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用手势交换1朵花和7朵花的位置)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
师:现在我把8朵花送给xxx小朋友1朵,还有几朵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1=7。
师:这次我送7朵给xxx小朋友,还剩几朵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7=1。
师:孙悟空说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这么多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变出一棵苹果树(揭开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苹果,6个红苹果),教法同上
师:后来掉下来2个,树上还剩几个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2=6。
师:如果掉下来6个,还剩几个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6=2。
师:孙悟空说我变了两次戏法都没难倒小朋友,看来我们小朋友确实很聪明!
三、游戏"开火车",巩固练习
师:是谁打电话来了?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坐火车去好吗?
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2、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分析
"自然测量"的课例研讨活动主要关注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以及大班幼儿对数学内容的反应和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身边常见的自然物,例如曲别针、脚步、粉笔等,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直接测量,仅仅是身边常见的工具的测量,而不是如直尺,曲尺等标准工具的`测量。它包括对物体长度、高矮、粗细、轻重等的测量。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练习多次操作,才能获得,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进行培养。我设计的"自然测量"这一活动(本次活动立足于对物体长度的测量),试图实现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探索出自然测量的方法,以充分体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一活动中担当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组织幼儿游戏:我的飞机就要飞,熟悉全国各地地名(自由站在大的中国地图轮廓线上)。
2、结合目测,比比从北京出发到各个城市谁远谁近。
(二)、学习自然测量。
1、以充当"地质勘察员"为名,请幼儿利用彩色吸管尝试测量。
2、幼儿交流各自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粉笔或手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结合表格1,教师讲解记录的方法。
4、幼儿俩俩结伴选择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观察适时辅导。
5、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三)、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教师提问:"老师这里还有竹签和积木两种测量工具,你能不能用这两种材料,也来测一测路线?看看你会发现什么秘密?"(同时请幼儿猜测表格2的使用方法)
2、幼儿再次操作,并进行表格记录,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并将结果在黑板上呈现。
(四)、活动延伸:
出示毛线,交代如果用毛线测该怎么测?--需要合作、将绳子拉直;出示筷子等其它操作材料(测量时不能刚好测完)--学习新的记录方法。
活动反思:
1、关注幼儿间的合作。通过幼儿的合作测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既满足了教学时间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又保证了幼儿间互相学习的互补性、合作性。
2、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能将主题活动"我爱祖国"的学习与数学活动有机融合,一方面让孩子了解了各个主要地区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另一方面也让孩子通过测量清楚城市间的距离长短(地图的设计基本按照比例完成,选取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精选23篇)03-28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06-28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双胞胎》12-19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09-17
大班数学优质课二等分教案04-11
健康优质课大班教案10-24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04-03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03-03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