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渔篓》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渔篓》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渔篓》教案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六课《小渔篓》。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歌曲表现了孩子们在劳动中与形影不离的小渔篓建立了感情,他们喜爱小渔篓,歌唱小渔篓,在歌唱中抒发了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鉴于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制定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本课教学重难点是体验劳动的快乐,并能准确地按照音乐记号,用欢乐的情绪,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我结合本单元教学中关于体验劳动的快乐、明白劳动最光荣等情感要求,让学生在音乐《粉刷匠》中律动进教室,并在导入环节出示渔篓图片并设疑,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这一步骤既为学生体验劳动创设了情境,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猜想,急切地寻求答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感染互动,清晰概念。
由于受地域的局限,渔篓对于城市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既陌生而又好奇,为变概念为可感情景,我出示了电脑课件鱼篓,让学生认真观察,认识鱼篓。学生对鱼篓有了初步了解,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鱼篓里到底装了些什么。这时候,课件依次呈现了鱼篓里所装的鱼、虾、田螺及泥鳅的图片,学生兴趣盎然,快乐和惊讶的表情溢于言表。
三、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这首歌曲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原因在于歌曲中既有学生陌生的节奏型,又有丰富的音乐记号。为此,我设计了“眼力大考验”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找出已学的音乐记号和特殊的节奏型。随着学生交流出的`结论,课件逐一显示,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为进一步学唱并唱好歌曲铺路架桥。
四、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歌曲的情感处理既是学习这首歌曲的重点也是难点。如:“还有几条小泥鳅小泥鳅”处用了顿音和休止符,这就增加了歌曲演唱的难度。为了让学生准确的唱好顿音和休止符,并以此体现小泥鳅的灵活和滑溜,我拍摄了泥鳅在盆中游动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泥鳅的动态,将音乐记号和直观的影像紧密地联系起来,明白了顿音和休止符原来是为了表现小泥鳅的形象。难点迎刃而解,学生也在此环节的学习中完成了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歌曲最后采用了哼鸣的结束句,好像小朋友背着他装满鱼虾的小渔篓渐渐地走远了。这里的渐弱记号,二年级的学生很难处理好,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这就决定了他们难以理解这一乐句,唱好这一句就难上加难。为此,我制作了小朋友渐渐走远,身影也越来越小的动画,让学生在快乐的欣赏中理解了渐弱对于这首歌曲表现的意义,唱好这一乐句显得轻松愉快。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体验劳动的快乐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根据二年级学生喜爱表演的特点,我播放音乐,让学生通过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在表演实践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空间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从中最大程度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使劳动的主题得以升华。
这节课的最后,我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了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让学生和海边的孩子一起去赶海,体验劳动、收获快乐!
六、教学反思
这是我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深化主题的技术呈现。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许多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目标和难于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都破冰而出,迎刃而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音乐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美妙!可以说信息技术运用的实践,给音乐课中的我和孩子们,都带来了收获的喜悦!但,在本课教学中还存有一些不足,有待以后改进、提高,同时敬请专家指正!谢谢!
《小渔篓》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小渔篓》是人音版第四册的一首歌曲。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及音乐认知、感受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气氛,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表现音乐、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愉快。在教学中我围绕突显以学生为主体,主动体验探索这一主线。让学生通过寻找、体验、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扎实地掌握歌曲,并初步懂得学习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声有感情地跳跃地演唱。
2、通过表演歌曲《小渔篓》,理解“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3、自主学习,通过音乐创作,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声有跳跃性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掌握;顿音、一字多音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教学光碟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互动,激发兴趣
1、做《粉刷匠》。律动,设疑: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脑课件出示小渔篓,认识小渔篓。
2、欣赏歌曲《小渔篓》(教学光碟播放)
说一说你感觉到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3、教师随音乐伴奏范唱
要求学生认真听:小渔篓中都装了什么?为什么渔家的孩子那么喜欢他们的小渔篓?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鱼,虾,田螺,泥鳅的图片。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完整演唱第一段歌曲(听旋律填词)
重点指导第一段的结束句。
师:你们看,歌词“小泥鳅”的上面有一个倒着的小黑三角,它叫做顿音记号。小泥鳅是活蹦乱跳的,加上这个顿音记号就要唱得有蹦跳的感觉,你们听,老师范唱此处。学生学唱。
6、自由填唱第二段歌词。重点指导”呣”的哼鸣唱法。
7、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轻声演唱。教师进行指导演唱。
歌曲感情处理,情感教育
师:小渔篓听到你们那么多人歌唱它,它可开心了,虽然劳动是辛苦的,捡田螺,小鱼和虾要付出很多的劳累,但孩子们都做得很开心,这就是愉快的劳动,让我们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用歌声表现出来吧。
8、接龙比赛,分组演唱歌曲。
(二)巩固新知,再现快乐
1、合作表演
师:请大家开动脑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劳动的快乐、表现渔家生活的有趣,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
A、分组讨论动作设计
B、合作排练
2、汇报表演
表演组:自编动作歌表演
演唱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3、总体评价
(三)课堂总结,延续快乐
欣赏音乐《赶海的小姑娘》,和孩子们共同感受劳动的快乐。
《小渔篓》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小渔篓》是人音版第四册的一首歌曲。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及音乐认知、感受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气氛,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表现音乐、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愉快。在教学中我围绕突显以学生为主体,主动体验探索这一主线。让学生通过寻找、体验、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扎实地掌握歌曲,并初步懂得学习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声有感情地跳跃地演唱。
2、 通过表演歌曲《小渔篓》,理解“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3、 自主学习,通过音乐创作,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声有跳跃性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掌握;顿音、一字多音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教学光碟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互动,激发兴趣
1、做《粉刷匠》. 律动 ,设疑: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脑课件出示小渔篓,认识小渔篓,
2、 欣赏歌曲《小渔篓》(教学光碟播放)
说一说你感觉到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2、教师随音乐伴奏范唱
要求学生认真听:小渔篓中都装了什么?为什么渔家的孩子那么喜欢他们的小渔篓?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鱼,虾,田螺,泥鳅的图片。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 完整演唱第一段歌曲(听旋律填词)
重点指导第一段的结束句。
师:你们看,歌词“小泥鳅”的上面有一个倒着的小黑三角,它叫做顿音记号.小泥鳅是活蹦乱跳的,加上这个顿音记号就要唱得有蹦跳的感觉,你们听,老师范唱此处.学生学唱.
5.自由填唱第二段歌词.重点指导”呣”的哼鸣唱法.
6.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轻声演唱。教师进行指导演唱。
歌曲感情处理,情感教育
师:小渔篓听到你们那么多人歌唱它,它可开心了,虽然劳动是辛苦的,捡田螺,小鱼和虾要付出很多的劳累,但孩子们都做得很开心,这就是愉快的`劳动,让我们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用歌声表现出来吧。
7.接龙比赛,分组演唱歌曲.
(三)、 巩固新知,再现快乐
1、 合作表演
师:请大家开动脑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劳动的快乐、表现渔家生活的有趣,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
A、 分组讨论动作设计
B、 合作排练
2、 汇报表演
表演组:自编动作歌表演
演唱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3.总体评价
(四)、课堂总结,延续快乐
欣赏音乐《赶海的小姑娘》,和孩子们共同感受劳动的快乐。
【《小渔篓》教案】相关文章:
《小渔篓》教学反思11-15
《小渔篓》教学反思集合11-14
《小渔篓》教学反思集锦12-14
江上渔者教案12-02
《江上渔者》教案09-02
《江上渔者》教案3篇11-28
《江上渔者》教案(精选10篇)11-18
《江上渔者》教案(10篇)11-18
《江上渔者》教案9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