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情绪教案

时间:2022-12-19 14:54:12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情绪教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情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情绪教案6篇

高中情绪教案1

  一、新知识点

  1、高中生心理阶段的划分。

  2、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方面。

  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4、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二、重点难点

  1、理解并牢记高中生心理发展诸方面的主要表现。

  2、分析并掌握高中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安排

  1、导入新课

  老师列举出与健康心理有关的一些行为与现象,由此提问:心理健康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含义的界定。

  2、引人新课

  人的心理发展是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特有的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高中生,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各种心理现象。

  3、教学实施

  互动问答:进人高中,我们就自然成为高中生了,谁知道高中生具体是从几岁到几岁?以此引人对高中阶段的具体划分及相关介绍。

  从小到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一般都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呢?学生会回答“三好学生”、“五好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从此引出学生对个体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讨论与学习、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够全面,老师要善于引导,做到准确不遗漏。

  具体到每个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呢?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告知学生要认真领会,理解并牢记。

  4、作业设计

  开放性讨论:对照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看看自己对自己到底了解多少?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五、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期,约从14上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高中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基本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开始走向生活。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看作心理性“断乳期”,即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主活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时期。

  就心理健康而言,高中生心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的迅速发展。高中生的感觉、知觉灵敏度、记忆力、思效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开始以批判&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2)自我意识增强。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3)情绪、情感趋向成熟。高中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已逐渐趋向于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这个时期的学生办事积极、富于热情、情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学生的情感、情绪容易过于激动,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学生慢慢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由于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的情感逐渐走向稳定。

  (4)意志发展迅速。高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别人。同时,高中学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此外,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韧性。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认输,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5)言行趋于完善和成熟。言语和行为特征是表达高中生心理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高中学生的词汇已很丰富,且内容日渐深刻;语言表达中的独白言语趋于完善;书面语言表达趋于成熟,内部言语表达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水平、这个时期的学生要求完全摆脱成人的干预,独立行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行为的社会价值;要求两性交往、恋爱等。他们要求像成人一样的参与社会生活,但又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情感受到挫折时容易冲动。

  (6)性意识的发展。我国学者一般将性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异性疏远期(12~14),接近异性期(14~16),向往异性期(16~18),恋爱期(18岁以后)。高中生经过短暂的异性疏远和相斥之后必然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男女生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好感。此时期的少男少女正处在钟情、思春的股陇状态。他们对异性的关注具有好奇性、实验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是泛泛的,多数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这个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对特定异性的倾慕,但也有少数男女生开始倾慕特定的异性,出现了恋爱。这时性机能虽然日趋成熟,但正确的道德观和恋爱观一般尚未形成,如果他们之间的正当交往受到压抑,又受到不良影响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可能导致他们的越轨行为和不正当的交往关系。

  六、基本特点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

  而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不平衡性: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一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与自己作斗争,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变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3)自主性: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承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4)前瞻性:青年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正如F马赫列尔所说:“青年是在把过去一现在一未来联结起来的连续轨道上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在《冬天的晚上》诗中这样描述青年占有未来的优势:

  年轻的一代,他们并不谈到过去。

  生活在他们前面而不在后面,对于过去,他们何必考虑。

  他们的灵魂漫游到未来的边际。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地富于理想,它引发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这种对未来的占有优势,使得人们总是把青年同社会的未来相联系,指出“谁赢得青年谁将赢得未来”。

  (5)进取性: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如果说成老年人容易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趋于保持现状,不思进取,青年则事事正在有待解决之中,常常是满怀希望,乐于开拓。对此梁启超有一段极妙的对比:“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作者注:当时青年的概念尚未普及,这里讲的少年泛指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常思未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放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放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6)闭锁性: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住宿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他们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在长辈面前显得寡言。高中生爱写日记,也是这种闭锁性的表现。记日记既可倾吐心声,又可保守秘密。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内心秘密。

  (7)社会性:虽然心理内容的社会性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出现了。但是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则是在青年期完成的。小学生进人中学后,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开朗地步人了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说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那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发展就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如模拟角色活动“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班主任”,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开始萌发并日益强烈。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而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高中情绪教案2

  教学内容:

  让我们在花开的季节,正确看待中学生恋爱,帮助同学们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实质,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避免走入感情误区。

  教学重点:

  中学生恋爱的心理动机是什么,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课型及授课方式:

  讲授课、讨论课

  教具:

  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用音乐短片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时间:10分钟)

  1、播放《老鼠爱大米》的视频音乐,让同学们一起思考,“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作为爱情的比喻,你是怎样理解的?

  2、引导:大米是老鼠不能缺少的事物?

  3、小结:爱情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融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4、导入主题:青春期到来,少男少女们不知不觉中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正常现象,就像我们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少男少女们在性本能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好感、眷恋,以及想进一步亲近的`欲望,这并不是丑陋,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二、游戏——摸摸那双手(时间:8分钟)

  1、规则,请男、女生各两位站在讲台上,再请一位男生蒙住眼睛摸四人的手,猜猜是男生的手还是女生的手。另外再请一位女生上台实践。

  2、问题:当你触摸女孩(男孩)的手和男孩(女孩)的手时,心理有没有不一样的感觉?

  3、小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异性情感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长大了,那么我们就需要来了解一下爱情是什么?

  三、爱情是什么?(时间:8分钟)

  1、我们先来看看一则故事:

  历史课上,阿力被一道不起眼的选择题卡了壳,他硬着头皮准备好挨老师的训。前排斜对面的娴悄悄回眸一笑,微微一伸拇指,示意他选A。阿力顺利过关,心中激情难平。他不时地打量着娴,回味她的微笑——怎么从来没发现娴的那么一笑会如此动人心魄?深夜,阿力无法入睡,他搂着松软的棉被,想着娴的红唇、笑容,似拥娴入怀?我爱上她了。阿力在心里低唤:“亲爱的娴。”

  2、讨论:阿力与娴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3、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共同建立在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相互关心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近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情。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4、小结:阿力与娴之间的男女之情与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相比还差很远,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很可能喜欢上外表漂亮或帅气的异性,但这种感情是喜欢而不是爱,喜欢不同于爱!那这时候的我们有没有真正的爱情?回答:有。

  四、布置作业:如果爱了,你会怎么做?

  五、教师总结:(同时播放《同桌的你》作为背景音乐)

高中情绪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能力目标:认识“情绪ABC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自己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节自己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情绪ABC理论”。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教学过程】

  一、 暖身活动:《集体按摩操》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大家共同朝向同一个方向,为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按摩,让同学放松,看谁做得好

  二、 学生活动

  1、 情景表演

  情景一:荒岛上的鞋子推销员

  两个鞋子推销员到一个荒岛上,发现荒岛上的人都不穿鞋。一个感到非常的失望。

  A说:这个岛上的人都不愿意穿鞋,要成功推销没有希望的。

  另一个感到非常兴奋。

  B说:这个岛上的人还没有鞋子穿,成功推销的希望极大。

  情景二:玫瑰花

  A的看法: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在这丑陋,有刺的梗上,竟能长出这么美丽的花朵

  B的看法:这世界太悲惨了,一朵漂亮、美丽的花朵。竟然长在有刺的梗上。

  情景三:半杯水

  两个人都十分口渴,当见到有半杯水时,他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

  A:“还好还有半杯水——满足。”

  B:“怎么只剩半杯水了——不满

  小组交流讨论:为何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

  2. 观看“两可图”

  教学情绪ABC理论

  A(诱发事件) → B (信念或想法) → C(情绪与行为反应) 由此可见:事件A是间接原因,而B是更直接的起因,一个人的想

  法直接决定其情绪。

  我们通常认为“某某事情使我产生了某某情绪”,其实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对事件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则引起不同的情绪。

  3. 练习:请就以下事件,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想法,并注明每一种想法下的情绪。

  事件:你的好友说周末会找你去逛街,但整个周末他都没有和你联络。

  想法1:情绪1: 行为1:

  想法2:情绪2: 行为2:

  想法3:情绪3: 行为3:

  想法4 情绪4: 行为4:

  想法1:这个人一点都不讲信用

  情绪1:讨厌、生气

  行为1:不理他

  想法2:他根本不当我是朋友

  情绪2:气愤

  行为2:不理他

  这些想法都是消极的想法,因而产生的情绪也是消极的。

  想法3:他可能突然有急事来不及通知我

  情绪3:谅解

  行为3:不受影响,继续做自己的事

  想法4:他不会是来找我时出了什么意外吧?

  情绪4:担心

  行为4:马上想办法联系他

  这些想法都是积极的想法,因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小结:可见怎么想决定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当事件无法改变时,若想改变情绪,首先要改变想法。发生相同的事情,若我们的认知想法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只要找到非理性的认知想法并驳斥它,以合理的认知和想法取代之,人就会产生新的情绪,拥有较好的情绪。

  4. 烦恼箱

  写出近日令你生气、伤心、受挫或自卑的事情(A)和当时的想法(B)、情绪或所导致的行为结果(C) 。

  请几位同学抽取纸条,并利用情绪ABC理论给以解决 ,与大家分享。

  三、 分享收获,总结本课

  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这节课的收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观点。

  教师总结: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你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高中情绪教案4

  情境导入

  1、出示刘翔图片,视频让学生感受情绪

  认识他吗?这就是被称为亚洲飞人的刘翔。让我们一起重温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精彩瞬间。赛场上瞬息万变,意外随时都会发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的沮丧情景。学生表情发生变化,学生交流此刻的心情。

  师:刚才大家所谈到的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伤心??就是人的情绪。 情绪是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时的反映。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到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自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情绪就像“神奇果”,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

  有时,它会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有时,它会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情绪对人的影响

  对学习的影响 例如:考试时,情绪紧张,脑中一片空白,想不出答案来。

  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给予猴子电击,使其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结果造成了胃溃疡。 对能力的影响 例如:演讲时,因为情绪紧张,忘了台词,不知所云,影响表现。 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过韶关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结果因极度焦虑而须发全白。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终于听到自己金榜题名,“喜极而疯”。

  三国时期,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心胸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终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最终积郁成疾,满怀愁怨离开人世。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可以使人振奋,提高活动效率,对身心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有一些事会让我们产生消极的情绪,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伤心、失望、生气、难过??那么这些消极情绪会带给我们什么影响呢?

  据研究发现:消极的情绪会使人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出现头晕、失眠等身心疾病,严重者将导致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每年这些人群的死亡率要超出正常人死亡率的37.45%。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的实验研究,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发现:

  [1] 在心平气和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的。

  [2] 在悲伤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中有白色沉淀。

  [3] 在愤怒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变成紫色沉淀,将其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

  白鼠试验

  三组试管:心平气和——水是澄清透明的! 悲 痛——白色沉淀

  生 气——紫色,且注入白鼠体内白鼠死掉了!

  我们生活中 ,谁都会有情绪上的体验:高兴 、愉快、烦闷、痛苦??。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呢?

  引出故事:

  1、假若你双手拿着上课要交的纸模型经过公园时,看到椅子旁有50元,便将模型放椅子上去捡钱,未料,一人走过来坐在放模型的椅子上,把模型坐坏了,此时,你的情绪怎么样?这时你是怎么想的?

  后来,你发现这个人是个盲人,他看不见你的模型,此时你的情绪如何?你的想法又如何,也把它写下来。

  2、为何对同一朵玫瑰花,他们竟然产生那么不同的情绪?

  3、为何对同样的半杯水,二人又会有这么不同的情绪反应?

  引发事件相同,但情绪反应不同是想法不同所导致。同一件事可有各不同的想法,有些想法可使我们产生愉快的情绪,有些想法则会使我们不愉快。

  所以,当我们常烦恼、忧愁时,应分析此时的想法是什么,或许换个角度来看事情,就会豁然开朗。

  展示双关图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认知,并产生出不同的情绪。 面对同一件事,人们会随着对该事件认识的改变而发生情绪上的变化。 情绪ABC理论

  Activating events —— 诱发性事件

  Beliefs —— 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Consequence —— 情绪反应及后果

  合理情绪理论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产生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合理情绪理论认为,在人们情绪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 诱发情绪发生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

  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相应的信念、态度和解释(Beliefs);

  由此引发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因此合理情绪理论又简称为ABC理论。

  非理性信念

  不良的情绪反应,常常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尤其是不正确的、偏激的认识,人们称之为非理性观念。

  转变非理性信念(ABCDE)

  Activating events —— 诱发性事件 Beliefs—— 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Consequences —— 情绪反应及后果 Disputing

  Intervention —— 驳斥干预 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 —— 效果

  案例分析:

  情绪量表:

  小测试:你的情绪稳定吗? 各种情绪在左右着你的成功! 你是情绪的奴隶还是情绪的主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份有趣的心理测试: 你的情绪稳定吗?

  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尽管发生不快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别的事情。

  2、不计小隙,经常保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3、习惯于把担心的事情记录下来。

  4、在做事情时,往往具体规定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5、失败时会自我反省,不会闷闷不乐。

  6、具有悠闲自娱的爱好。

  7、常常倾听众人的意见。

  8、做事有计划,胜不骄,败不馁。

  9、无路可走时,能够随机应变,适应生活。

  10、很少感情用事。

  11、乐于积聚有益的东西。

  12、对自己的进步,总会有高兴的表示。

  13、在学业上,能时刻保持前进的信心。

  14、尽管很想做某件事,但自己会量力而行。

  15、能理智地思考和判断,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测试结果:

  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记0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0-6分:

  情绪不很稳定,经常患得患失,又不能很好地生活。 7-9分: 情绪一般稳定。 10-15分:

  情绪很稳定,擅长处理事物的方法、判断及思考等。

高中情绪教案5

  一、教学目标:

  高中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思维能力显著提升的心理特点,决定了高中生的情绪体验有其特殊的方面,时而敏感多虑,时而焦躁不安,时而孤独恐惧,时而欣喜若狂等。所以这堂课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影响作用,了解情绪调节的规律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

  具体目标:

  1.认知方面: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以及情绪的影响作用,认识情绪ABC理论和其他情绪调节方法; 2.能力方面: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情绪ABC理论,或其他有效方法来调节不良情绪;

  3.情感方面:更多地了解良好的情绪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开朗的心境。

  二、教学重点:

  1.情绪的基本类型;

  2.了解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情绪ABC理论。

  3. 情绪ABC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情绪ABC理论进行自我调节。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40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3分钟)

  1.教师先把一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表情代表一周7天的不同心情。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再用投影展示一系列的图片,并让学生来猜猜相应的是什么表情。通过此图片展示引出何为情绪。

  (二)分析情绪ABC理论(10分钟)

  1.解释何为情绪 通过对情绪一词的理解引出情绪管理的金钥匙——ABC理论

  2.分析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与情感有关的激发事件,即诱发性事件。 B.(beliefs):对事件的想法和信念

  C.(consequence):情绪反应和后果

  现实生活中认为:A C (考试与焦虑 ) ABC理论认为: A BC

  同一事件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结果?由于B的不同?

  例:

  A: 父母吵架

  C:苦闷、抑郁

  B:父母无感情

  有感情的夫妻不应该吵架 图解:

  3.案例分析:秀才赶考

  给学生展示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ABC理论 4.情绪ABC理论的核心观点

  (三)学生活动(3分钟)

  教师将准备好的.纸片分发到每一组,并要求每组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近期引起较大情绪波动的事件。(不论是高兴、愤怒还是伤心等等都可以)并派代表将纸条上交,教师从每组纸条中抽出一部分来,并让写纸条本人用ABC理论来分析事件、想法、后果。并向学生提问,在这些事件中那些不良后果的反应(消极情绪)该如何处理。

  (四)调节情绪的方法(6分钟)

  教师给学生2分钟事件先讨论他们自己平时会用什么方法,然后再给出建议。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发泄情绪。

  ①笑—开心地大笑;

  ②听—静静地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③说— 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c.学会控制情绪。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 更加全面的用表格来展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1、积极情绪调节的方法

  (五) ABC理论应用(15分钟)

  教师请刚才抽出纸条的同学,用ABC理论来分析事件的诱因、信念、结果,并用以上调节情绪的方法或是自己平时惯用的方法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来调整不良情绪,

  (六)课堂小结 (2分钟) 本堂课重点内容

  1、了解何为情绪

  2、掌握情绪ABC理论

  3、学会将情绪ABC理论应用与实践中,以便能使自己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获得更多的快乐。

  (七)课后作业(1分钟)

高中情绪教案6

  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过程

  一、导人:.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秦长青和李焕儿穿越唐朝的小说书名叫什么:小说主人公是秦长青李焕儿的书名叫《秦长青李唤儿穿越大唐》,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佚名写的一本穿越重生类小说。)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高中情绪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情绪教案12-16

高中情绪管理教案12-17

高中心理情绪管理教案12-24

高中情绪教案15篇12-19

高中情绪教案(精选25篇)12-19

高中情绪管理教案9篇12-17

高中心理课情绪管理教案12-17

高中情绪管理教案范文(精选23篇)12-16

情绪瓶教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