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种小树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种小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小树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动作协调能力,本次活动创设“种小树”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巩固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要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活动过程中,鼓励、启发幼儿对纸棒的玩法进行充分探究,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借用纸棒搭“河”,给幼儿更多关于一物多玩的启迪。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棒的一物多玩,能跨跳宽度至少为50cm的平面障碍。
2、灵敏地助跑跨过不同宽度的小河,能动作迅速地种树。
3、体验种树的快乐,喜欢探索更多玩具的'不同玩法。活动准备:
1、长度约50m的纸棒,地垫4块,大小不同的纸箱5~6个(做山坡,在纸箱上挖好种树用的孔)
2、活泼、欢快的音乐(如《郊游》,《小树苗》)。
3、场地布置,如下图所示:
活动建议:
1、带领幼儿随音乐去“郊游”,做走、跑、下蹲弯腰等动作进行热身。
2、幼儿自由玩纸棒,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
(1)个人自由探索纸棒的玩法。
(2)合作探索玩纸棒的方法。
(3)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提出跨过小河的玩法,重点讲解助跑路跳时一只脚用力路地另一只脚向前伸、落地时曲膝的动作要领。
(4)请幼儿自由结伴,用纸棒拼摆出宽度为40—50cm的“小河”,练习助跑跨跳。
3、组织幼儿玩“种小树”游戏。
(1)教师和幼儿共同用纸棒搭建“小河”,根据幼儿的动作水平,可调整“小河的宽度(45~50cm)
(2)引导幼儿观察游戏场地,讨论、理解游戏玩法。
提问:种“小树”要经过哪些地方?怎样过“小河”?怎样过“草地”?怎样种小树”?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小结游戏玩法:拿一棵“小树”(纸棒)在起点线后面排队站好。听到“开始”的口令后排头幼儿先助跑跨过“小河”,再爬过“草地”,把“小树”种在“山坡”(将纸棒插在纸箱上的小孔里)上,然后按原路返回。拍下一个幼儿的手,下一个幼儿出发。
(3)第2次游戏,灵敏地跨过不同宽度(50~60cm)的小河。
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宽度的小河(小河的宽度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玩游戏Ⅰ~2遍。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用力蹬地、展腿、曲膝落地的动作,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4、带领幼儿玩“小树苗快长大”游戏,随柔和的音乐做放松运动。
请幼儿坐到地垫上,随《小树苗》音乐做出小树发芽慢慢长大的样子。活动延伸:
将纸棒投放到户外游戏区,户外游戏时间引导幼儿继续利用纸棒玩多种游戏,如跳房子、跳梯子、猫捉老鼠等。
种小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手持物体向指定方向走。
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
教育幼儿关爱花草树木,爱护小树。
活动准备:
宝宝人手一棵“小树”、一个盛有少许水的小桶。
沙盘,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逛公园”的形式入场。(做热身运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观赏小树好吗?
幼:好。边听《走路》的音乐边走到布置好的`公园里。
(二)情境导入主题。
师:公园到了,公园里有什么?幼:小树小花
师:这里新建了公园,里面什么也没有,今天我们来给公园种小树,好吗?(好)
(三)引发兴趣,导入活动??
1、师:出示小树,激发宝宝参与游戏的兴趣?。
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种小树”,可是,种小树需要什么工具呢?(请幼儿说一说)幼儿:小树苗、水桶、小铲等。水桶是用来干什么?幼儿:给小树浇水。
2、做游戏
A、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
师说:谁愿意去种小树,愿意去的请举手。师:我请一个小宝宝去种小树。
B、教师带领宝宝进行游戏:宝宝手拿“小树”,从场地的一端跑向沙盘,将“小树”种在沙盘里,然后跑回原地。
C、师:小树种好了,我们一起去给小树浇浇水,好吗?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给小树浇水时?,手拿水杯走路要保持平衡,水不要撒出来;去浇水的时候要一个紧跟着一个走;浇完水的幼儿回 来后排到队尾站好。
(四)结束部分
师小结:今天,我们为新建的公园种上了许多小树,公园变的非常漂亮了。我们要爱护小树苗,不用手去摇晃,不能折树枝。公园的叔叔阿姨还要谢谢我们宝宝呢,宝宝开心吗?
师:开心的话我们就拍拍手,跳一跳,大家拥抱一下,我们一起跟小树再见。
活动延伸:让幼儿给自然角中的植物浇水,观察植物的变化,并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
种小树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幼儿学习侧身钻过直径60厘米的圈。
活动准备
1、音乐:森林的早上
2、拱形门4个、平衡木4条、自制小树(替代物)若干。
活动进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听音乐做健身操。
二、展开
1、分散探索测身钻。练习钻过水帘洞。教师分散个别指导。
2、请一名幼儿示范测身钻,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提问:他是怎么钻的`?(引导幼儿观察身体、腿、脚、头的动作)
小结:身体对圈侧站,然后下蹲,一只脚伸过圈,低头缩身钻过去。
3、分组练习,个别指导。集体练习,教师提醒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4、讲解玩法,组织游戏。
(1)讲解游戏玩法:幼儿分成4组,先侧身钻过“水帘洞”,然后走过独木桥,种下小树,跑回来。
(2)幼儿游戏。提醒幼儿掌握侧身钻圈的动作要领,不犯规。
(3)小结幼儿游戏情况,强调游戏规则和动作要领。
(4)提高难度,再次游戏。
三、结束
评价幼儿表现,带领幼儿听音乐作放松活动。
种小树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这一课的设计注重目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目中有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以学定教。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在自己的阅读中去体会,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自得;平等对话交流,鼓励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体现语文课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方法习惯之中,体现文道关系。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体会到种树的快乐,种树的种种好处。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重点:认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准备:
教师:
1.制作生字卡片、准备教学挂图(简单课件)。
2.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学生认识音符和歌谱;与美术老师联系,画一画树。
学生:观察树木,了解种树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
1.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自由、轻声地朗读儿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
(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
2.交流自主识字情况。
(1)学生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
(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学生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
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提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
音乐常常与快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因素,它将构成快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喻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
“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喻一棵小树。)
“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喻一行小树。)
2.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读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树木的作用。
五、语言积累活动
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书写练习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2.交流展示、展评,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
3.写写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句子。
七、拓展
1.说说你准备为小树做点什么。
2.根据你对儿歌的理解给儿歌配画。
3.试着仿照儿歌的样子当小诗人说一说。
种小树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本册教材在数学广角中安排植树问题一节,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本节课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也不要无限制地提高问题难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几幅有关北方沙尘暴的图片,引出植树的话题。
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经常会出现沙尘天气,你们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教师播放CCTV新闻联播节目关于北京沙尘暴的报道。)
生:(静静地观看)
师: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你们看,这是几张沙尘暴的图片新闻。(教师依次播放:沙尘暴中头戴塑料袋行进的人群、沙尘暴中隐隐约约骑自行车的人、沙尘暴笼罩下的灰蒙蒙的城市、被沙尘暴袭击的表情痛苦的骑自行车的人群……)
生:(被图片中的内容所吸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沙尘天气实际上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惩罚。由于我们人类过去滥砍滥伐,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才造成今天的恶果。
师:要治理沙尘天气,你们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植树造林!
师:(教师一边出示国家领导人、小学生植树造林的场面一边说)对!植树造林。你们看,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小学生,都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看到这一排排整齐的小树,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创设下面的情境:
四一班分成三个小组去植树。
1、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第二小组的同学们沿教学楼的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第三小组的同学们在附近的动物园里植树。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同学们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师:人大附小四一班的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去植树(大屏幕上出现“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的链接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小组是怎样植树的。
教师在大屏幕上点击链接文字,出现下面的题目:
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好,谁来把题目读一读。
生:(读题目)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先自己试一试,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也可以两个人小声议论一下。
生:(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有的画图,有的列式,部分学生两三个人在一起小声议论。)
大约2分钟后,教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出现了下三两种解法:
生1:1000÷5=200(棵)
生2:1000÷5=200(棵)200 +2=202(棵)
生3:1000÷5=200(棵)200 +1=201(棵)
教师请这两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思路,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学同意生2的解法。
师:这道题到底该怎样思考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在大屏幕上进行以下演示:
演示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种,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果学生们很快发现: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现如果用一个关系式来表示应该怎样写?
生1: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
生2:间隔数=植树的棵数-1。
师:根据刚才的规律,大家想一想,刚才三位同学的解法中,谁的解法是正确的?
生:生3的方法是正确的。
师:刚才,我们通过简单的画图,发现了在一条直路上植树,两端都种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第一小组植树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生:知道了。
师:第一小组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第二小组的同学们是怎样植树的。
教师点击链接文字,出现下面的题目:
2、第二小组的同学们沿教学楼的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学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生1:6×36=216(米)。
生2:6×(36-1)=210(米)
全班同学就上面的两种解法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交流,同学们一致认为生2的方法是正确的。理由是:36棵树之间有35个间隔,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米,求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也就是求35个6是多少,所以用35乘6。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第三小组的同学是怎样植树的。
生1:60÷3+1=21(棵)。
生2:60÷3+1=21(棵),21×2=42(棵)
生3:60÷3=20(棵)
生4:60÷3=20(棵),20×2=40(棵)
生5:60÷3-1=19(棵),19×2=38(棵)
师:这么多种解法,到底谁的是正确的?大家讨论一下。讨论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把题目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植树的情况和刚才还一样吗?“小路两旁”是什么意思?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学生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意见。很快明确生1、生2、生3的解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种树时,两端是不能种的。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肯定不是加1的关系。因为是在小路的两旁栽树,求出一边植树的棵数后还要乘上2。
师:生4和生5的解法究竟谁的有道理呢?同学们自己画画图,看果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自己画图思考)
很快,学生们便发现: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由此确认生5的方法是正确的。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植树问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师:学完了植树问题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以后找一找,哪里还有类似的问题。第二天汇报时,同学们找到了许多有趣的的问题。
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问题的关键词:
街道上;锯木头;钟表上;公共汽车站;滑冰场;电线杆;上楼梯。
教师提问:你们想先来研究哪个问题?
(学生说一个教师就点击相应的链接出示具体题目。)
生:老师,我想研究钟表上的问题。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读题理解题意后,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汇报。
8÷(5-1)=2(秒),12-1=11(个),2×11=22(秒)
生:老师,我想研究滑冰场上的问题。
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几盏灯?
读题理解题意后,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生1:150÷15+1=11(盏)
生2:150÷15-1=9(盏)
生3:150÷15=10(盏)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发现在封闭图形上植树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演示,学生很快发现:植树的棵数=间隔数。从而明确生3的解法是正确的。
师:在封闭图形上植树和在直线上植树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
生:老师,有内在联系。把直线上的点首尾相连就成了一个封闭图形。原来是间隔数加1,现在首尾相连变成一棵了,所以就正好等于间隔数。
师:你真聪明!就是这个道理。我请6位同学到台上来,我们演示一下。教师请学生先手拉手站成一排,让学生观察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首尾的两个同学站到同一个点上,再次观察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我想研究上楼梯的问题。
小明上楼,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要走48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结果学生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生1:48÷3×6=96(级)
生2:3-1=2,6-1=5,48÷2×5=120(级)
生3:6÷3=2,48×2=96(级)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出以下问题: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要爬几次楼梯?(2次)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要爬几次楼梯?(5次)为什么生3的想法是错误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最后明确生2的解法是正确的。
这时生3举手说:“老师,我这个方法可以用5÷2=2.5,再用48×2.5就行了。”
师:很会思考,这样一改就正确了。不过我们小数乘法还没有学过。你这种思路很独特,值得表扬!
生:我想研究锯木头的问题。
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此题学生出现了两种解法:
生1:8×5=40(分)
生2:8×(5-1)=32(分)
教师请学生说自己的思路,结合实际演示使学生明确:把一根木头平均分成5段,只需要锯4下。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那么锯4下就需要8×4=32(分钟)。
生:我想研究电线杆的问题。
从学校到电影院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学校到电影院大约有多远?
此题学生很快得到答案。
师:最后还剩下什么问题我们还没有研究?
生:公共汽车站的问题。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定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此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达到100%。
四、适当变式,拓展延伸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后,教师适当进行题目的变换,给学生布置以下两题,请学生课后继续思考。
1、你当参谋。(P123第5题)
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它们的间隔是2米。现在要改为只插26面小旗,间隔应改为多少米?
2、请你当导演。(补运动员入场题目)
实验小学有125人参加县运动会入场式,他们每5人为一行,前后每行间隔为2米。问这列队伍从排头到排尾相隔多少米?
五、反思回顾,小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谈收获,进行自我评价,提出自己还不懂或想继续研究的问题。
种小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准备:
1、小河背景图一张、活动教具小树8棵、1-7的数字卡若干张、教师用大记录纸3份。
2、幼儿每人一份拼板学具、每人8个小钉、记录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游戏:"碰球",复习7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碰球"的游戏,我要找一个和我的数字合起来是7 的数字做朋友。
儿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幼儿个别或集体玩此游戏,可重复进行!
二、幼儿操作:探索8 的组成。
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围除了一条小河其他什么也没有,每到春天风大的时候大风总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让屋子里满是灰尘,沙子总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泪,红红的、肿肿的,小熊想了很久,决定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种上一些小树, 朋友们听说后都给小熊送来了树,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蘑菇钉和小钉板,请你把小钉当成小树种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看看,可以怎么种,把你的种法用分解式记录在纸上。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记录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呈现:
引导幼儿观察两张记录结果,比较哪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
小朋友,请你看看黑板,说说发现了什么?(一边的数慢慢变大,另一边的数慢慢变小,像爬楼梯。)
小结:8一共有7种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组成,引导幼儿学用互换规律找出8的几种对应的组成。
出示活动教具:请小朋友一起来数数小熊一共要种的树?(8棵)。
教师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儿根据操作在纸上查找分解式,并说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树,种在小河的左边1棵,种在小河的右边7棵,8棵树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树和7棵树合起来是8棵树。8棵树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1棵树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7棵树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 的分解式,并带幼儿说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
看到这个分解式,小朋友还会想到哪一个分解式。(引导幼儿说说8还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们数字没变都是1和7,只是数与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合起来的总数没有变,都是8。
以此类推,找出8的另外两组对应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找出了8的7种分法,还运用互换规律快速的找出8的3组对应组成。小朋友只要记住这些规律,以后学习数的组成就会更加简便、快速。
四、结束
出示车票:1-7数卡若干,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发火车票,请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数字合起来是8的车票的小朋友牵好,只有找对的才能上车哦!
现在我们就坐上小火车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检查一遍组合正确与否),出发!
种小树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猴、梨、施、肥、谚等14个生字,会写“拔、掉、施、肥、将、桃、种、短”8个字。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感悟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
3.检查读音情况。
(1)指名,开火车认读。
(2)讨论认准生字的方法:
(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三、巩固识字、写字。
1.整体观察字形: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四、作业。
书写生字并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
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
1.第2、3自然段。
(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问:有不同意见吗?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
(4)分角色练读。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
(1)按照投影出示的自学要求学习
(2)默读第四——七自然段。勾出小猴子想的话。
(3)想一想:小猴子一共改种了哪几种树?结果怎样?
(4)你从小猴子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师指导朗读书上相应重点句子。
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
4.讨论。
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了解学习链接有关农谚的知识。
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
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
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作业。
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
教学反思:
《猴子种树》故事本身极富儿童情趣,学生乐于学习。而且课文语言生动,通俗易懂,适合朗读和表演。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引导学生明理的时候,尊重学生的想法,最终认识到做事不应象猴子一样没有耐心,没有主见,急于求成,否则会一事无成。
在表演中,因为学生已经从朗读、说话练习中认识到了猴子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在指导表演时,可以不局限于课文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加入其中,更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不但是对课文的道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且能很好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切实的有对学生行为的指导意义。而我们教学课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种小树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猴子种树》是语文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的第12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拨掉,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的故事,告诉人们:人要有自己的主见,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否则必然一事无成。
二、学生分析:
猴子,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之一,有关它们的故事,孩子们也一定爱读,通过教师的激趣导入,一定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和训练,同学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同学们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他们的欢迎。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猴、梨、将、谚、拨、樱”6个生字,会写“拨、掉、杜、肥、短、将、鸦、梨”8个字及以下词语:拨掉、将来、乌鸦、梨树。
2、分角色朗读。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
教学准备:师:猴子、乌鸦、麻雀、杜鹃的头饰、课件。生字卡、收集谚语。
四、教学策略设计:
1、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对自己的学习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2、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4、合作学习、精心设计。
5、及时评价、促进发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动物朋友吧!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哪位好朋友?(出示“猴子”头饰,并贴在黑板上)那“猴”字大家认识吗?请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下来。(板书“猴”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猴”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果不认识,争取怎么记住它呢?
在你的印象中,猴子是个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学习“猴子种树”这篇课文,看看这只猴子表现得怎么样?
2、阅读、识字
㈠、交流读书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读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后,老师出示课件: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努力地记住字形。
2、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㈡、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㈢、检查读课文情况:
⑴、指名分自然段读,纠正字音。如“结果”在这里是开花结果的意思,应该读“jie guo ”。
⑵、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⑶、反馈易读错的字、词、句,并进行练读。
⑷、再指个人或小组读。
㈣、认读生字(出示课件2(6个生字)齐读、个人读、比赛读)、交流识字方法。
㈤、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出示课件3),然后描红、写字、评价。
㈥、读词,并交流谚语、农谚。(出示课件4)
⑴、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谚语。
⑵教师出示谚语。
学生填空:三百六十行,。
天下无难事,。
书读百遍,。
3、朗读、感悟。
⑴、出示课件5:我会合作:
1、课文一共写了( )组对话;
2、每组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组对话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想一想、试一试怎么读才能读好乌鸦、麻雀、杜鹃和猴子的话呢?
⑵、小组练读、指名读、评议、再练读。(教师指导朗读,并适时地进行范读)
⑶、组织学生读下面的一组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然后组织学生用“耐心”说话)
⑷、指导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表现出猴子失望的心情和对猴子做法的惋惜。
⑸、交流讨论:猴子为什么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你认为怎样做才好?
⑹、内化语言,表演故事。(引导学生把动物们说话的动作和语言演好)
4、拓展知识,积累语言。
⑴、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学着写几个在空花朵上。
⑵、读《自主阅读》中的《猴子种玉米》和《没有耐心的耐心人》,体会其中的道理。
种小树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自然的情景中,亲近大自然,感受“种树”活动的快乐。
2、通过走小石墩、跳格子等途径,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双脚并拢跳跃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注意活动的安全。
活动准备:
1、自制的'可插放的“小树”每人一棵
2、自然场景
活动过程
一、亲亲树木,融入自然。
1、自主亲亲小树,要求:自由组合去抱抱树,闻闻树的味道。
2、分男、女组亲近树木:绕小树走、半蹲弯腰钻。
3、碰碰树枝:双脚并拢向上跳。
二、越野练习,发展能力。
1、走小石墩。要求幼儿双手打开往前走,尽量不要掉下来。
2、跳格子。要求幼儿双脚并拢向前跳,注意轻起轻落,一格一格跳。
A、幼儿自由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B、按照正确的跳跃方法练习该跳跃。
3、走小石墩。要求幼儿双手叉腰走
三、沙地“种树”,体验乐趣。
要求:幼儿到达沙地,站在轮胎上后听老师口令进行跳跃,要求半蹲往远处跳。落地后到沙池的中间拿一棵“小树”,自由找一块空的地方,将“树”插进去。种好之后马上回到轮胎上。
四、完成任务,分享快乐。
1、欣赏小树林
2、唱歌《小树》
五、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去观看其它树木等。
设计理念
利用自然资源,让幼儿在自然的情景中和树木的亲近,通过亲亲树、绕树走等形式,体验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同时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进一步利用园内资源开展游戏活动,经过一个个环节的锻炼,发展幼儿的平衡和跳跃能力,并学习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通过沙地“种树”,进一步提升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
通过欣赏小树林和演唱歌曲《小树》来分享活动的快乐,回味甜美的过程。
整个活动自始自终都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自然中开始,自然中结束。
种小树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树木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种树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接力游戏的乐趣。
3、初步了解种树的步骤,乐意参与植树。
活动准备
音乐、纸棒4根、塑料瓶4个、用纸筒制作的小树苗人手1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跟着教师的口令做列队练习。
随音乐做热身操。
二、接力游戏种树。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第一次接力游戏《挖坑》:幼儿手拿“锄头”(纸棒)跑到纸板前做挖坑动作,然后跑回队伍,将纸棒传给下一个幼儿,依此反复。
第二次接力游戏《种树苗》:幼儿手拿树苗接力,跑到纸板前将树苗摆在纸板上,然后跑回队伍,下一个幼儿依次进行游戏。
第三次接力游戏《给树苗浇水》:幼儿手拿“花洒”(塑料瓶)跑到纸板前做浇水动作,然后跑回队伍,将塑料瓶传给下一个幼儿,依此反复。
(2)游戏规则。
提示幼儿伸出右手接纸棒或塑料瓶,跑回队伍的幼儿要从队伍的'左侧返回队伍的后面。
教师表扬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合作比较好的幼儿;和幼儿一起总结种树的要点,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参与种树活动,引导幼儿保护树木。
三、放松活动。
请幼儿跟着音乐做放松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放松关节的方法,提醒幼儿擦汗换衣服。
活动应变
如果没时间制作小树苗,可以用纸筒或塑料瓶代替。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种植一种植物,鼓励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做好记录带回幼儿园分享。
区角活动
1、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树的生长过程》,让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2、音乐区:投放种子、树苗头饰和花洒图片,鼓励幼儿随乐表演儿歌《种树》。
3、科学区:种植一些植物(番薯、葱、豆、花等),观察发芽生长的过程,并做好记录。
环境创设
将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按生长过程的顺序贴在主题展示区。
随机教育
鼓励幼儿关心、爱护、观察所种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相关链接
儿歌:我们是一颗颗小种子,种在土里,浇浇水,晒晒太阳,慢慢地长大。越长越大,越长越高,长出一片片绿叶,变成一棵棵参天大树,刮大风下大雨,我们都不怕!
种小树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做做中,了解种树的过程。
2、体验种树的成功感,养成爱护树木的习惯。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种树歌》。
2.小树苗、小铲子、水壶、花盆、泥土。
活动过程:
导入--讨论--实践
(一)导入:播放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一片大树林,我们上次讨论过种树有什么好处呀?
师:我们听听树林里的小熊和小兔子在说什么?
小熊:小兔,前天下大雨,我的屋子全被冲毁了,怎么你的家还好好的呢?
小兔: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先来看看我们俩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吧?(幼儿比较小熊和小兔子的房子:小兔子的房子后面有很多树木。)旁白:为什么有了树,房子就不会被吹毁呢?
幼儿:树的根能固着泥土,没有树,土壤就会被冲走的。
(二)讨论:
1.了解种树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1)我们一起帮小熊种树吧。种树需要什么呢?(幼儿说说。)
(2)师出示PPT,并小结:种树需要这些:铲子、洒水壶、泥土、树苗等等。
2.了解种树的步骤。
(1)你们知道怎么种树吗?(幼儿自由交流。)
(2)欣赏PPT:小兔子介绍种树的步骤。
①用铲子挖一个坑:模仿挖坑的`姿势。(挖坑时,根据树苗的大小挖不同深度的坑。不要用力过大,提醒幼儿保持地面干净。)
②把树苗轻轻地放进坑里。
③盖上泥土和沙子。
④洒水:模仿水壶的样子帮小树苗洒水。(把泥土浸满水,然后把底盘的水倒掉。注意洒水时尽量不把地上弄湿。)
(3)小兔子介绍的正确的种树方法是怎么样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第三第四步分别做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种树顺序。并且边说边模仿种树的动作。)
3.排序游戏。播放课件,请幼儿根据种树的过程进行正确的排序。
4、音乐游戏:《种树歌》。播放歌曲《种树歌》,师幼表演种树。(可反复几遍。)
(三)实践: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小熊种树吧。(幼儿分四组,合作种小树苗,老师巡回指导。)
2.小树苗都站起来了。平时我们除了要给他们喝喝水,还要做点什么呢?(施肥、给他们晒晒太阳。)
3.师幼把小树苗放到阳台晒太阳。
活动反思: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似乎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但是随着现在“低碳生活”、“健康生活”的提出,环境保护越来越为大众所重视,我们的幼儿受到了耳汝目染。“保护环境”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一个倡议。《我们去种树》这一内容,目的在于让孩子们知道树木对环境的益处,了解粗浅的种植知识,感受大自然和环境的美好。
我们在活动前通过图片、视频,给孩子讲解了植树的好处,如:植树可以减少噪音,植树可以防风防沙,减少水土流失,可以控制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此外,树木还是自动的调温器,天然除尘器,氧气制造厂、细菌的消毒站等等,虽然孩子有的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在他们的心理,已经知道了种树有很多的好处,我们在活动中加入了环保知识的拓展。通过我们植树节的这次活动,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我们已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孩子的心中。
种小树教案 篇12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实验,使孩子知道植物与水土的关系,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两个大盆、若干块砖、两个喷水壶、4幅卡通图;
2. 长方形木板上面铺满草皮,另一块木板铺上与草皮同样厚的土。一盆草本植物。
三、活动过程
[活动提要]
本活动分3次完成。
1.看图说话。
2.实验观察:植物和水土的关系。
3.表演歌舞剧。
[具体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参见本篇插图:
图1:小熊与小兔同住在美丽的山坡下。
图2:小熊为了盖房子,砍光屋后边的树。小兔在门前种菜种树。
图3:一天,下起了大雨,雨水冲毁了小熊的家,而小兔的家则安然无恙。
图4:小兔帮小熊种树,重建家园。小兔告诉小熊,植物的根能固着泥土,没有植物土壤就会被水冲走。
2.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出每幅图意。然后用连贯的语言讲故事。
3.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熊砍掉了树,大水就把小熊的家冲毁了呢?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
二、做一做、试一试
[实验一]
(1)到草地上铲一块草皮;
(2)取两块木板,在一块木板上铺上草皮,在另一块木板上铺与草皮的土层同样厚的土。把两块木板分别斜放在塑料盆里,使它们的坡度相同。
(3)在木板上方同样的高度,用喷壶往两块木板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
(4)比较从两块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和土的量有什么不同(放草皮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和土少于只放土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和土,而且流下来的是清水)。
[实验二]
把花盆中的植物连根拔起,让幼儿观察植物的根紧密地和土结合在一起。
五、注意事项
1. 操作实验时,木板斜度要相同。
2. 用喷壶往两块木板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
【种小树教案】相关文章:
《小树叶》教案10-06
小树的朋友教案10-06
《小树谣》的教案02-27
《小树叶》教案12-09
小树死因教案01-12
《爷爷和小树》的教案09-05
《爷爷和小树》教案08-29
小树的朋友中班教案11-06
中班《小树的朋友》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