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26 16:39: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教学上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导入部分由教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分两层

  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最后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第二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在情境教学中进行,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

  这是叙事性案例研究——《认识人民币》的第三阶段(新行为阶段)由邹晓桃老师执教的一节课。邹老师在前两次教学的基础上,经过全组成员的讨论研究,反思上节课的教学环节实行怎样,进行改进,以求新理念的落实。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思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一开始,教师出示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情境,学生马上联想到要用钱,产生学习动机,并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后,又创设买价值6角的本子和价值1元的笔的问题情境,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法,学生有强烈的尝试欲望。在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后,老师创设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的购物情境,学生的学习情绪到了高潮,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体验1元钱的价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能怎样付款。这些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分类中自主认识。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拿一拿自己最喜欢的人民币,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观察图象、汉字、拼音、数字、颜色等特征,初步知道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付款活动,买6角的本子、1元的笔,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激发,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币方法,并理解了1元=10角,为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领会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买东西要付钱,1元以内的人民币可以买些什么,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怎样付2元4角钱快,使学生领会在购物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付款方式,既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又体现算法优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3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商店卖东西)导入“认识人民币”课题,接着多媒体出示一堆杂乱无章随意摆放的人民币,让学生思考、同座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将这些钱进行分类,同时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通过分类和观察,也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家庭作业是让他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购物,在生活中学会自己付钱,感受自己付钱的乐趣。这也是对人民币的认识会更深的。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通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首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其次教师的驾驶课堂能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4

  本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前我为孩子们留了课外实践作业:回家数出自己积攒的人民币。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以延伸,通过数自己的存钱活动,为本节课做了准备,既巩固了本节所学,又并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爱玩、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线,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让学生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做数学,创造数学。

  1、体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特点,使课堂生活真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满活力

  2、加强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重视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不足之处是:在讨论时,个别学生没有充分讨论。个别同学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是掌握不好。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5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下是课堂教学实录.

  首先,播放一段小明购物付错钱的录像,大体内容是:小明买该付1元钱的商品,但由于小明不会认人民币而错付了一张1角的纸币.由此引起学生的争论,并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以1元、1角为例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然后,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

  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6

  《认识人民币》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 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小面额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一元的币值。难点是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正确兑换。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创设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 1角=10分。最后创设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我认为设计淘气买一支铅笔怎样付钱,一是有利益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有利益让学生主动去解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应该怎样付钱等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通过学生之间怎样付钱的交流与对话,使更多的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付钱的.方法的多样化,而且对从中提炼出来的知识(1元=10角,1角=10分),有更直观的理解。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认为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算钱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7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人民币,重点为认识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本着目标,我针对重难点进行了以下设计:首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1.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对照你面前的人民币,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我立刻抓住机会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4.针对这一重点,设计练习:想想做做1“连一连”、想想做做2“填一填”和取币游戏。

  其中,“填一填”后引申问题:

  “它们是这两张卡片的价钱,老师用1元钱能买到卡片吗?”渗透7角、1元、1元3角的比较,是一个小延伸,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另外,不少的人民币教学中,都有认识人民币后,教师报面值学生拿人民币的强化训练,而我将其设计为小猴摘桃游戏,要求学生“先说出是几元、几角或几分,再找到人民币举起来”,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1.我创设情境,提出:“买钢笔1元钱,小明可以付钱?”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1角=10分。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对元、角、分进率的小结不可忽视。我指出:“也就是说,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我们的钱就是这样积少成多的,1分钱也不能浪费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还渗透了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一举两得。 3.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1.想想做做3“怎样拿出5角钱”,我增加了一个1元硬币,学生想出第五种拿法:付1元钱,找回5角。既是针对前面难点的应用——“扎实”,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拓展”。2.想想做做4,我引用游戏中的小猴:“小猴亮亮开了一家文具店”让学生同桌轮流当营业员,用1元整钱买卖。很多人民币的教学中,常常直接以大组或全班为单位进行买卖,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我改为以同桌为单位,力求练得扎实。同时还要不乏拓展,于是,我将这一题的物品进行变更,为“橡皮2角、铅笔5角、小刀9角、自动铅笔7角、直尺3角”,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性问题:a、他们都用1元钱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谁能用1元钱买2件物品?b、谁能用1元买到这里最多的物品?c、“给你1元”“找你1角”,“你猜我买了什么?”这节课的不足点就是学具准备不够精当,认识人民币时课堂比较混乱,学生认不完不甘心,耽误时间。 查看更多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主要活动目标是: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钱币,知道钱币的面值是不同的。

  2.学习用钱币进行买卖游戏,并会用简单的钱币换算。

  3.知道钱币的用途,能合理使用钱币。

  课堂上我从谈话进行导入,让孩子说说生活中人们要买东西用什么买以及自己用钱买过什么东西,幼儿的兴趣都很浓厚。接着我出示了币值不一样的钱让幼儿认一认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的,基本上幼儿都能认出是多少钱。当我问到钱币的相同的地方的时候孩子们都能说出是毛主席的头像,小朋友对毛主席是谁以及为什么他在钱上非常的感兴趣,我一下就有点紧张了(因为我没有想到幼儿会问这个问题,看来以后应该多准备下才好),但我还是淡定下来根据自己的经验稍微的向幼儿讲解了一下,孩子们听得非常的`认真,也似乎明白了很多。在认识钱币背景图的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觉得非常的有趣。只是因为没有每个幼儿都有真实的钱币在手,所以对于记住看清背景图,记住地方还是有难度的(对钱币的了解孩子们还是基本上了解了),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不断提高。

  本堂课上我还教了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换算,孩子们对于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元与元之间的换算还是掌握得比较好。

  最后我让孩子们说说当自己有钱了会怎么办时,孩子们说:给爸爸妈妈,存银行……。都觉得有钱了不应该乱花掉要存起来,真为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感到高兴。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9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并能从人民币中找出识别的信息,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在另一个班试教时就发现,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人民币,但对其各种面值之间的联系、大小关系都不甚了解,甚至有孩子说5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一个1分钱的硬币。因此在后来修改时,我有意识的将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孩子们大多都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因此采用了课本上做一做的习题,1元可以买什么东西?商品有1元的冰棒、5角的作业本、1角的扣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己寻求答案,想出多种购买的方案,可以只买一种商品,也可以两种或多种商品,在思考中进一步体验到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性。

  一整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本来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常接触的东西,学起来很有劲,认识人民币和换钱游戏的环节都积极踊跃的参与。但是从随堂的练习中来看,我对新版、旧版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块还是把握不够。教材是20xx年编写的',那个时候市面上大多流行的是第四套人民币,而到如今第四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了,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五套人民币大多都能从生活中认识,这堂课只是把知识系统化清晰化;而第四套人民币对他们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知识点。但是书上的习题大多已第四套人民币为主,孩子们纷纷说看不清楚。其实在认识人民币一环节,我就将同样面值的第五套人民币和第四套人民币就出示在一起,我的本意是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两种版本的人民币联系在一起了。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0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次活动时,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的生活经验为前提,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促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以及他们的面值,一开始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后面的环节里,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习钱币的换算,主要是让孩子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其中我采用了小组和个别的形式,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鼓励他们独立尝试,又重视幼儿间的合作互助,给幼儿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幼儿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用新的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真正走进新课堂,尊重孩子的思维和想法,让孩子们喜欢学习,从而彻底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1

  国内外教育改革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显示在课后反思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美国学者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体现了教师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我们才决定以教师的教学反思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本学期,针对老师们没有写反思的经验、方法,不知如何下手,我们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六安路小学请来了张宁老师给我们指导,传授经验,谈体会。而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每课必写教学反思,可写长处,亦可写短处,可三言两语,亦可详写、细写,每月要有两篇反思在组内交流。在本学期的教学反思书写活动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两点:

  一、通过张宁老师的指导,我们知道了如何去书写教学反思,在书写教学反思中我们知道了书写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1、反思什么?是我们写反思的目标对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A、教学定位;

  B、课堂的动态生成;

  C、教学设计、教师的活动、教学效果;

  D、教学的预设;

  E、教学的资源。我们只有明确了反思的对象,才能去写好反思。

  2、怎样去写好反思。我们在写反思时,可以抓住课堂中的一个闪光点来写,亦可对教学中的败笔之处来反思,反思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分析,对自我的剖析,如果现在对上过的课再上一遍,能否做到将自己的败笔之处删去,在写教学反思时,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四大环节去运用不同的策略,才能写好反思。

  二、我们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反思策略,这也是我们本学期教学反思书写中收获较大的一部分。

  1、教学环节反思策略。我们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分类,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反思:

  A、教学目标:通常教学目标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B、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善于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

  C、教学过程:要根据设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根据模式选择最恰当的策略。

  D、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既要有量,又要有质。

  2、教学行为反思策略。我们可把课堂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教师教的行为应包括:显示行为、对话和讨论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应包括:注意参与、交往、思维、情绪等行为,而师生互动行为则应有:接纳学生的情感、表扬或鼓励学生、接受学生意见、学生自发提问等。

  3、教学问题反思策略:教学问题有别于教学事故,是可作探讨的问题,可从自我反省角度去探讨,可以从听课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去探讨。

  本学期的.教学反思书写是我们写反思活动的开始,而我们的反思性教学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强调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是以增强教师道德感为基准。一个优秀的教师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发现困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学,书海寻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灵感,探索教材内容的新的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学生学习的新方式;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勤学的善于反思的优秀教师。而我们教师的《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反思,最能代表我们本期教学反思活动的收获。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2

  近几日看到新闻,11月份要发行新版人民币,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期给孩子们上的人民币一课。《人民币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的知识,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难点是人民币元、角单位之间的换算。孩子们对人民币并不陌生,上课也十分的积极,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特点做了以下活动:

  (1)给人民币分类,不同的付款方式等,让学生通过找、认、摸、比、摆、画(部分孩子的样张不齐全,就画一张),从感性到理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交流,让操作与思维相结合,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2)购物付款。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付款→找钱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新情境,增加小面额购物,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环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3)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我实现了预定的情感目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用过人民币后要洗手的好习惯,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当然我也有一定的.困惑:

  分币的教学如何达到理想化,其意义何在?学生对分币非常陌生,因为“分”在实际生活中基本不用,只是在各种数据单上有所显示,学生常见的仅限于超市的购物小票,对于分币,也基本上是忽略不计的。我将带来的分币给他们看,大多数孩子一脸茫然,摇头说“从来没见过”,只有个别个孩子在妈妈的储蓄罐里看见过,或者听大人说过。那么,在孩子们这种认知条件下,认识人民币起始课中的“分币”的认识,如何人孩子们掌握?分币已经停止使用,教材还是让学生建立元、角、分的观念,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其意义何在?无奈,只能将人民币中关于“分”的知识硬灌输给学生。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3

  一、教学熟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确定生活体会,于是设计提问你们熟识人民币吗,同学都很自豪地答复熟识!,激发了同学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熟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熟识哪些?仍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识别的使同学在合作沟通中自觉的进一步熟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沟通后反应,请同学上来向大家介绍你熟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同学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熟识人民币的方法,到达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惜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防止僵硬的.说教,当同学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同学答复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惜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同学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确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同学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确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玩耍

  这是熟识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经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同学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支配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形的练习;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确定的根底;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确定的成就感;

  四、模拟购物活动

  既然熟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终的环节我设计明白决实际问题:买东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或许是和实际的生活体会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如:同学依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形?买2样,又是怎样?买3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化挖掘这类问题,同学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同学〔缺乏买东西体会或是一些后进生〕略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同学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玩耍,最终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当然教学中仍有许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1、同学在熟识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明白,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物体会但在支付方式上欠灵敏;

  2、同学有较强的观看爱好,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同学开展水平差距较大;3、有确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沟通,相互整合看法同学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4

  我之前没有教过一年,但是听其他老师说过《认识人民币》是个“烫手的山芋”。由于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采用了手机支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年级的孩子们有现金去购物的体验特别少,而且这个单元还涉及到了单位换算这个很抽象的知识点。《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疫情期间在家网课学习的,通过检测发现孩子们掌握的'情况不是特别好,人民币单元之间的换算是同学们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生掌握单位换算上,通过换钱的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的复习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通过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旧知,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大部分孩子都能很注意观察课件,,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

  第二环节:“换钱”活动

  在买东西时经常会碰到的换钱的问题。通过换钱的活动丰富学生对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重点让学生明确一张10元可以换成10张一元;一张100元可以换成10张10元。在换钱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每种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在购物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既然认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我设计了“小小售货员”的活动,让同学们唤起日常生活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我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有以下几点细节需要改进:

  1、练习题太多了,一节课下来,老师特别累,学生也特别累。所以要减少习题量,单位换算和解决问题都特别重要,一节课讲不完,下次课把重点放在复习单位换算。

  2、在人民币兑换时,如果我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利用他们手里的学具多摆一摆、多换一换,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

  “认识人民币”课后反思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一开始就以幻灯片情景引入“兔博士要和大家一起参加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比比谁的收获大,谁的纪律好”。以卡通人物参与教学的形式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层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教学内容之后的游戏设计:吹气球、模拟购物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不过,在教学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对于10角就是1元,买1元的物品可以付成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等等的多种方式,是有一定基础的。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之前是有一定生活基础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不断的谈话中,对知识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说明,这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课堂,这样学生会表现的更精彩。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07-16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反思09-02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02-27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优秀02-23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精选10篇)04-24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精选27篇)04-08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04-15

人民币的教学反思11-17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