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1
自由活动时,宫毅小朋友因为两个雪花片插不到一起而向我“求救”:“老师,这两个我插不上,请你帮帮我吧!”我对他说:“只要你仔细看,对准了再插就可以了。”结果他是屡试屡败,不断抬头看我,终于得出了结论:“老师,这两个雪花片一定有问题,永远不可能插在一起,我可不插了,我要换一个。”
“别忙,老师来试试。”我接过雪花片,仔细一看,插口有点变形,但只要对准了,稍微一用力就能插上。于是,我稍加摆弄,便将雪花片插在一起了。“哇!王老师真棒!”宫毅高兴的拍着手,但转眼间就露出了惊异的表情,因为我又把雪花片拆开,放到他眼前。
“老师,为什么又拆了呢?”宫毅的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宫毅,刚才为什么说老师真棒?”
“因为老师把很难插的雪花片插在一起。”
“为什么老师能插上,而你却不能插上?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我不棒。”
“可是你说雪花片有问题,老师帮助你插上,是要告诉你,他们没有问题。”
“可是老师又拆了?多可惜!”
“一点也不可惜,因为老师觉得你很棒,也能插上,怎么样?想不想试试?”
“想!”
宫毅拿起两片雪花片,一开始,他仍然办不到,就抬头看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我的鼓励使他消除了内心的顾虑,他终于插上了。“老师,我插上了,我很棒!”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喜悦,我也为他高兴。
由此使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依赖性很强,其原因之一,就是平时家长、老师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包办、代替的太多。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困难,遇到问题,应该鼓励他们想办法解决。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自信、勇敢、果断的意识品质,还能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还应该看重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将工作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给幼儿以积极、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2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适应能力差的哭的哭、闹的闹。老师为了尽快的引导这些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往往会无意的忽视那些能力强的、不哭、不闹的孩子。记得我班有个叫李新航的小男孩儿,身体特别棒,入园到现在,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从来不哭、不闹。可以说,在他身上我确实很没有操心。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向往常一样为带药的孩子喂药。正忙着李新航小朋友跑过来,从衣兜里拿出一小瓶浅蓝色的液体药,要我喂他吃。我接过药一看,上面没有标签、也没有字样,我不敢随便给他吃,为了安全起见,我打电话给他家长、问药是不是家长让他带来的。李新航妈妈说:他们家长没让他带有药来,这药可能是他奶奶的疯湿药,不能给他吃。电话过后,我真是不敢想象,这药要是他自己喝了,该多危险呀!
事后我有些不安心,觉得好多孩子吃药都特别害怕,要老师耐心的呵护才能喂下去,李新航小朋友为什么还要偷偷的带药来让老师喂他呢?于是在放学时,我有意的`会见了李新航的妈妈。与家长聊过后才知道,是因为老师每天给孩子们喂药时,为了呵护那些不想吃药、怕吃药的孩子,都会对他们说一些很关爱的话语、做一些亲昵的动作等。李新航也想让老师在意他,所以对妈妈说他也要带药来幼儿园让老师喂他,但是妈妈没有在意他的话。
教学反思:
这事过后,使我深深的感到:我们幼儿园的老师,面对的对象太小,给他们喂药是常有的事,因此喂药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另外,不管在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对每一个孩子的爱,因为关爱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职责!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3
本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特征,懂得尊重别人的身体特征,懂得尊重别人和悦纳自己,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兴趣认读文字“高、矮、胖、瘦”的文字卡片。
活动一开始请教师出示“高、矮”的文字卡片让幼儿进行认读,再请高矮差异较大的两位幼儿上来,比较一高一矮的形象,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辩论赛一:高个子好还是矮个子好?教师提出辨认时的要求,幼儿分两队进行辩论。以上同样的方法接着进行辩论赛二:眼睛大好还是眼睛小好?辩论三:胖好还是瘦好?最后教师总结,不论高、矮、胖、瘦、眼睛大小,我们都要尊重别人的`特点,高兴地拥有自己的特点。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采用了辩论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孩子们一开始并不了解辩论的方法,但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孩子们渐渐领悟,并且对活动充满了兴趣,乐于积极的参与活动中来,能按照要求有序的举手答辩。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4
学会反思是现代教师务必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的潜力和技巧,不断深化幼儿园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使教师具有反思的意识,并使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我对本市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对我市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活动的总结回顾:
近年来,教学反思活动在各个单位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开展,它逐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正是认识到了反思教学的重要,我们幼儿园围绕教学反思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组织教育笔记评比交流、组织参加郑州市反思教学研讨会、组织全市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课件培训及评比活动。下面就历次活动的`状况进行回顾总结如下:
组织教育笔记评比交流活动。
为了使幼儿教师及时总结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经验教训,使好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得以推广交流,避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走弯路,我们于20xx年11月28日进行了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评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突出的优点是:
①书写认真,字体工整,干净整齐,能够完成10篇教育笔记的任务。
②大部分的资料都有恰当的小标题。结尾部分有教师的感想或对此事的看法。对整个事情做反思回顾。如一个教师所写: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偏爱与博爱》一篇中写道:过分偏爱一个孩子,你就会失去所有的孩子。又如:小飞的"闯祸"并不是他的初衷,他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尝试着解决一点问题,"破坏"也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头脑探求一点道理。用爱心去温暖他,用耐心去倾听他,用恒心去等待他。当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时,教师放下教育是不负职责的,与幼儿对峙也是愚蠢的,只有了解并掌握了幼儿对抗的原因与特点,方可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会"懒"老师,没有"辛辛苦苦"地剥夺了孩子们发展的机会。
③教师能够把一日生活中的小事,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细节。用一颗火热的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如:有写整理积木的、有写接待孩子的、有写玩玩具的,有写幼儿
就餐状况的等。范围较广。真正做到了涵盖了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④教师制作了与文章资料一致的插图、配画、剪画、点缀。如幼儿喝水的、做游戏的、操作材料的等,这是教师爱美、欣赏美、展示美的一种方式,但也有个别的教师构图太花、太杂乱,整幅图都配有图案背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影响了笔记本身的资料。显得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失去了笔记本身的好处。
⑤教师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写出记实性强的资料。如:与天气有关的资料,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大雪纷飞与幼儿的体育锻炼身心健康;秋天里幼儿园落下的片片树叶组织孩子在园里捡落叶,毛毛虫子从树上落下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的情景;教师对教研员听课的感受;学习周弘老师赏识教育的感受;下雨时教师带领幼儿在园里看雨的情景……
⑥能制作与教育笔记资料相一致的课件。如:引导幼儿进行科学研究观察的课件,录制孩子们玩瓶子、玩铁器、玩纸杯等的情景。
本次活动存在的不足:
①有错别字的现象:圆长、话伴、敢快、事得其反、快了、蜂蛹而来等,也有的句子不通顺、词不达意。如:教学实践证明,不是教师就能进步,而是学生真正学会才能发展。
②有抄袭现象:教师姓名和笔记本上的不一样;摘抄超多的理论:在教学中要把外因与内因分清,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促进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5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上阿文的小毯子的时候,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其实一般讲第一遍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样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连贯的回答,而我没考虑到小班的水平,在上阿文的小毯子时,提了一个教不医回答的问题,我说:阿文在午睡的时候悄悄的对小毯子说了什么?对于提出的问题发现幼儿没有一个答的出来,因为问的句子什么意思其实幼儿都还没听明白,以至于幼儿都不知道。其实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回答,我们说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一个幼儿连贯的回答,教师自己或智力较高的幼儿师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联系连贯的讲述,这样的效果会要幼儿跟容易接受、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的了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语言能力。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6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对妈妈的独特感受。然而,这种感受是模糊的,不自觉的。形象生动的故事可以使幼儿的这种感受鲜明生动地在心中体现出来。这个活动的目标:幼儿能有意识地注意妈妈的特征;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整个活动的目标基本都能够达成,孩子们很愿意表达对妈妈的特征描述,虽然表达有局限,多为头发长短,喜欢吃的东西。在活动中,小朋友都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在倾听故事时每个孩子都是非常的`专注。
孩子们的思维是广阔的,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孩子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们同样具有欣赏美的能力,听老师讲的故事非常的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就等于在欣赏声音的美、语言的美、肢体动作和神态的美,孩子们在听我把妈妈弄丢这个故事时能如此投入认真的倾听,我认为我在讲故事的时候非常的投入,我非常用心的讲好故事,我采用不同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把故事里面不同的心情和表情都展现出来,在讲到妈妈不见了,我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表现出着急和焦虑的心情,在找到妈妈时,会表达出发自内心的快乐之情,整个故事牵动着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真正在领悟故事的内容,大部分小朋友都能非常认真的倾听并准确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在讲述完故事之后,我请孩子说说自己妈妈的特征是什么?很多孩子都能大胆的叙述自己的妈妈的特征,孩子们会告诉老师妈妈长什么样子,细到头发,有没有眼睛,有没有背包包等等,孩子们十分活跃的举手发言,有些能力较强的孩子还会模仿故事中说到妈妈的笑。
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作为一个幼儿老师,在孩子的课堂里,要孩子们专注的倾听,必须把故事讲的生动有趣、栩栩如生、富有童趣,从孩子投入的表情中,让我明白想要孩子投入,老师必须自己先融入其中,为了孩子,我一定会继续加强语言艺术的训练,争取以后可以做的更好的。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7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音乐家,他们都喜欢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这首《闪烁的小星》已经耳熟能详了,部分孩子还能够一字不拉的唱出来。所以活动中的“学习歌曲”的过程似乎可以省略,但对音乐中的强弱还不能够区分,于是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自然地演唱歌曲,能区分乐句的强弱。
2、乐意用动作表示小星星,尝试创造与别的小朋友不同的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歌唱活动带来的乐趣。本次活动重点放在区分音的强弱和歌曲动作的创编上,在活动过后,我也有了一定的反思。
1、“以听为中心”,巩固活动重点。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听”是一切教学的根本,如果忽略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了,在聆听中我们可以感受美的音乐,也是在聆听中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因此我先请孩子们听老师的范唱,让孩子发现“老师的结束句是越来越慢的”、“老师唱得是有轻有响的”、“老师唱的是有感情的”……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感觉到他们在用心聆听,也正是孩子们的认真倾听,帮助他们成功的解决了活动重点——分辨音的强弱,并能连贯的运用到歌曲中去,改变了第一遍演唱时只会直着嗓子的演唱,重新展现了小星星调皮活泼的音乐形象。
2、“以译为要领”,领悟歌词意境。
《闪烁的小星》虽然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但根深蒂固的东西往往也是很难改变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演唱,习惯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变他们的演唱方式是放在我面前的难题,由于旋律比较简单,所以我决定从歌词入手,在大家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歌词理解音乐,从而达到重塑音乐形象的目标。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小眼睛”等句子都是小星星活泼可爱的表现,通过对歌词的直译理解,孩子在歌词中领悟到了隐藏的音乐情感,改变了演唱方式,领悟了歌词意境。
3、“以动为根基”,发挥创造火花。
本次活动中的另一个重点是创编歌曲动作,于是我请孩子们先自己想象自己就是小星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在集体表演后请孩子们想想还有哪些动作,鼓励孩子多“动”,动手、动脑、动眼,创编和别的孩子不同的动作。一堂有美感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感应,心灵的共振,用心的投入才能营造出积极健康、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因此我试图给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氛围,在歌曲的前奏与尾声,我采用高音区的伴奏,把孩子们带入了音乐的世界中,用音乐来引导孩子们用纯净的声音、清澈的声音来演唱,使孩子们在星星的带领下进入甜美的梦乡。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8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则是教师必须在绘画教学中首要注重的问题。然而,回想起自己平日的绘画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意之处,例如:我们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找出教学目标,教材要求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再分步教画,我们画一笔,幼儿跟着画一笔,随后再让幼儿参照范画作画,模仿比较好的还可以再添画一些小花、小草、小鸟、太阳等,以丰富画面。幼儿在学习中亦步亦趋,画面大同小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比较呆板。讲评作业时,我们教师似判断是非的法官,对幼儿模仿比较象的、画面添加内容多的、画面干净整洁的作品往往大加赞赏,甚至用小红花、五角星来作为奖赏。而对画面单调、模仿不象、作业散乱的幼儿作品则不予肯定,有的甚至批评、指责幼儿没有认真作画。而对绘画天生敏感的幼儿毕竟少数,这少数的幼儿往往成为教师固定的讲评对象,不利于激发更多幼儿的绘画热情。
上述问题不利于幼儿拓展绘画思维,发挥创意,其弊端十分明显。那么如何把握幼儿绘画教学呢?如何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呢?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四个结合”:
一、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知识更新、信息多变的今天,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中随机派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时贴近和把握幼儿生活,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教师如果能根据幼儿生活实际和兴趣,留心发现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熟悉并喜欢的事物,在预成教材的基础上,适时生成新教材,则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预定目标,更能开拓新的教材教法,促进幼儿更为愉快、成功地作画。
二、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示范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提高短期作画水平,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观察法是幼儿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确定之后,课前或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体验活动的感受,欣赏美好的事物,把绘画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幼儿就“有物可画”;谈话法在幼儿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幼儿创设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和借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
三、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一幅作品完成后,幼儿往往会根据题材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色绘色地讲出来,语言被分配在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的自我表述,激发了大胆表现的欲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如:之所以有“绿色太阳”是因为“天热了,绿色太阳比红色太阳要凉爽”;爸爸的唾液有“黄豆一般大”是因为“爸爸生气时太吓人,说话声音很大,喷出的唾液砸到我脸上很疼”……可见,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汇到创作中去了,而这一切,单靠老师的眼睛是不可能全部评价出来的。在了解幼儿作品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进一步评价尤为重要。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幼儿的创意,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孩子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要让鼓励的语言“普洒”在每个孩子身上。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9
我班幼儿对过生日充满了兴趣,提起生日和生日蛋糕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就利用孩子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为小红小朋友过生日,让幼儿了解生日的意义,并通过该活动学习分享.我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一份神秘的礼物引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好奇,再变出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将幼儿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活动中,我用小红小朋友的口吻和幼儿交流,以小红小朋友的身份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对于发言积极、表现较好的幼儿,我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并会让小红小朋友亲小朋友一下做为奖励,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当秩序稍乱时,我会用和小红小朋友说悄悄话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都很高。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的,因此,活动时的秩序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偶尔幼儿也因为急于抢答问题而站起来,或在讨论问题时声音较大而略显嘈杂,此时我会用轻声和越越耳语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达到安静的效果,所以,整个活动进行地较为顺利。
过生日是幼儿原本就十分喜欢的`,再加上这次是幼儿第一次在幼儿园、也是第一次为其他小朋友过生日,所以,幼儿们对活动更加感兴趣,都很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互送礼物并祝生日快乐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主动大胆的与他人进行交流。个别较内向的幼儿在教师与其他同伴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走过去。通过此活动,幼儿懂得了生日的意义,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并学会了关心同伴,与同伴分享食物和游戏的快乐。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整个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方式,当幼儿的语言表达遇到困难时,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学习与人分享。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10
《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是将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发现小班孩子最喜欢不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
课的一开始我便先出示一个大萝卜,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他们一看就说是个萝卜,我接着又问是这个萝卜是什么样的啊,小朋友便开始说,红红的、大大的……。接着我便带上老公公的'头饰。装成老公公的样子,一边拔一边说:“这个萝卜这么大,怎么也拔不动?谁来帮帮我呀!”许多小朋友说:“我来帮助您吧!”我便开始引出故事的开头。“其实这个大萝卜,是老公公种在自己家菜园子里的。可是他年纪大了,怎么也拔不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帮助他的,好吗?”小朋友都兴奋极了!好奇的边听故事边看教师演示教具,一动也不动。
每幅图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那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我先出现大萝卜和老爷爷,接着便出现了老婆婆、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问题的形式开始问幼儿,“故事中你看到了哪些人去帮老爷爷的啊?”幼儿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给说出来,“那谁先去的呢?接着又去了谁?还有谁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幼儿的回忆,并再次完整的欣赏故事,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听故事,以此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倾听中,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基本能回答出来了,而且兴趣依然很高涨。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11
烟花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她的美丽在于瞬间的开放,如果抓住这瞬间的美丽,让幼儿进行表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利用湿棉花的自由落体运动放出烟花,抓住烟花瞬间开放的美丽,从而体验放烟花的快乐。
在生活化美术活动《放烟花》中,我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用湿润的棉花的自由落体运动表现出烟花的形态,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材料的准备,颜料的厚薄,都是新的尝试,材料准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活动前我尝试了很多次,太厚烟花放不开,太薄的话等下干不了不能进行展示,所以烟花的大小要靠高度来调节,高一点烟花就放得开,低的话就放不开。
考虑到颜料需要时间干,在烟花放好后活动的第二环节我采用让幼儿拼贴房子,一方面减少必要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丰富画面,让烟花有情景,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随意地拼贴房子,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在烟花的下方。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展示的`环节,为了让烟花的展示更有情景,我在活动前已经请幼儿搭好了房子,并在房子的上方进行在展示,以便更加得逼真。活动最后的效果很还很不错的。
在这个活动中,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讨的,为了让烟花的绽放效果更加明显,颜料可能再薄一点会更好,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生活化材料来进行表现烟花,这样会使画面更加的丰富,如:海绵、用过的茶包等,在以后的活动中进行更多进行尝试,以丰富生活化美术的材料,使我们的生活化美术活动更加精彩。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12
这学期,我带了一个新班。说是新班,其实有一半孩子是原来从双语班转来的旧生。另外一半孩子才是新入园的新生。所以开学时,班上没有出现孩子们嚎啕大哭的景象。有个别孩子会想家而哭泣,但是经过老师安慰和小朋友的陪伴后情绪都能够稳定下来。情况一天天地好转起来,一个月过去了,新生哭泣的情况基本上都消失了。除了一个人----joe。他是一个新生,因为从来没有住校,所以一开始joe的妈妈都是天天接他回家,然后过渡到一周接两次。不回家的日子joe的妈妈就会给他打电话,到了晚上他就会一早守在电话旁边,除了冲凉一步也不离开,电话一响他马上就拿起电话……有一个晚上,joe妈妈说7点打电话来,可是过了7点半电话还没来。
joe着急了,不停地问:“为什么妈妈还没打电话来?还没打电话来?”后来每次返园的时候,他就显得很不情愿上幼儿园了,总是要拉着妈妈的'手说话,内容不外乎:“你今晚来接我一下吧。你答应我了,今晚要来哦,我们拉钩,今晚一定要来哦,不能骗我,拉钩,答应我了啊,一定要来!……”同样的几句话他可以来来回回说上十几遍。既影响正常教学,也耽误家长的时间。即使老师一再地证明妈妈会说到做到,但是joe还是不放心。我不明白为什么joe会那么不相信妈妈的话,难道他的妈妈经常骗他吗?才会让他这样不相信妈妈说的话。
后来我发现果然是这样。周一早上妈妈说好了晚上六点钟就来接他回家,不在幼儿园冲凉、睡觉。想不到那天晚上七点多妈妈才打电话给他说因为身体不舒服,不能来接他。joe的眼泪马上就流下来了。可想而知,joe的心里有多么难过,对妈妈多么失望。这也难怪每次返园的时候他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要妈妈不能骗他。大人有时觉得自己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不能实践自己的诺言而失信于孩子并不是什么大事,反正孩子很快便会忘记,不会放在心上。其实这样做对孩子不仅是一种感情伤害,也会种下不良情绪的种子。
像joe的妈妈那样做,可以想象,下一次joe返园时又要上演前面的那一幕了,而且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同样,老师答应孩子的事也要做到,比如有一天我说:“吃完午饭后请小朋友们玩玩具。”结果孩子们都吃得很快,回到教室后,ms卜说今天要读古诗,小朋友们都发出“唉,又说可以玩玩具!”的叹气声,于是我马上和ms卜商量,最后孩子们如愿地玩了玩具,玩得很开心。教育专家说大人在许诺孩子时要注意以下方面,值得每一个家长和我们老师学习:言而有信:说了便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实现不了的,便不应该向孩子许诺,父母言行一致的品质,不但能取信于孩子,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适时道歉:许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做到,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如果是大人忘记了,或者其他原因,必要时要向孩子道歉,会取得孩子的谅解,并尽可能择日兑现。讲究原则:大人对孩子的许诺要把握分寸,不该答应的事,一定要坚持原则。比如,孩子吃饭、穿衣等自我服务性的劳动,或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是孩子应该承担的义务。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13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篇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这一音乐游戏活动。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教育反思》。
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
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一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二随音乐节奏做小老鼠爬上灯台、滚下来和躲进洞的动作。三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可以说本次活动目标的定位符合了《纲要》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同时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从活动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达到目标要求。
“小老鼠上灯台”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A:激发兴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过来了。B:学念儿歌、学唱歌曲。通过播放flash让孩子更加形象的感受儿歌、歌曲的节奏。动画的出现使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很自然的跟着flash有节奏地学念儿歌,学唱歌曲,他们快乐的学着。当我要求孩子们跟着钢琴学唱歌曲时,有几个孩子大胆地提出让我再打开flash,他们更加喜欢跟着动画来学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动画的.喜欢程度。弹了一遍钢琴后,我满足他们的要求,再次播放flash。在这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C:引导幼儿学做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一句亲切的呼唤:“鼠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学做动作吧……”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为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引导幼儿讨论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当听到小猫叫声吓坏了和赶快躲到洞里”的情形。我采用了让个别幼儿上来做一做,集体跟着学一学,来完成目标。孩子们想出了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他们想到了把身边的小椅子当作灯台,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动作,听到猫叫做滚的动作,在这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D: 幼儿大胆跟老师一起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小老鼠,在边唱边做中,反复的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充分体验着音乐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游戏中有的孩子躲到椅子背后、椅子旁,有的孩子则想到了躲进后面小桌子的底下,还有一个孩子躲到了钢琴背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带着孩子们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孩子们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的跟着老师学习儿歌内容,并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使他们真正做到玩中乐,玩中学。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14
活动设计时,我给活动预设了两个目标:
一、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二、尝试用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我将材料的准备缩减成为比较常见的生活洗涤用品。
分为三种状态的活动材料:一块块的肥皂,一颗颗的洗衣粉,一滴滴的洗洁精。
第一环节时用神奇的泡泡枪打出的泡泡成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回忆各自不同的游戏经验,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原有“暂时联系”通道的觉醒,激发每个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回忆起在哪看到过泡泡。并且初次尝试用清水吹泡泡。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沾清水并不能吹出泡泡,从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引发幼儿的思考:在清水里面加什么能吹去泡泡呢?由于之前给孩子们提供了经验回忆环节,孩子们马上能联想到:用洗手的.肥皂,洗衣服的洗衣粉和洗碗用的洗洁精。考虑到幼儿的控制能力有限,可能会不小心吸进泡泡水,所以活动时,在每次幼儿动手操作前,我都会提醒幼儿拿到吸管以后请你拿着吸管在泡泡水里搅一搅,沾一沾,吹一吹。“ABA”的重复语句,小班的幼儿特别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二次念时,孩子们都自觉地跟着边念边做了。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的溶解现象,我把每一种材料分别放在了每一个桌子上,在我的带领下在不同的桌子上观察和实验,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对每一种材料有针对性的认识,而且全部的幼儿和老师围在一起讨论做实验的氛围更加的轻松和谐。本次环节重点让幼儿观察溶解现象,但由于发放给幼儿的仍然是吸管,我强调着“只是搅一搅,现在还不能吹噢”,有些孩子还是控制不住,拌好以后就直接吹了。
课后,有老师和我说:“我自己拿着吸管,也是跃跃欲试,搅好以后就想吹呢,何况孩子呢!这里把吸管换成筷子搅一搅不就行了。”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看来,作为新教师的我,需要前进的路还很长呢!由于在幼儿操作的材料上准备不充足,幼儿在进行操作时偶尔出现争抢的现象,虽然课堂上我即兴想出交替操作的办法来解决,但对于幼儿操作环节来说,最好还是人手一份,让每个幼儿都有同时操作的机会。
第三环节吹泡泡,体验泡泡水的效果。在吹泡泡之前,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我们刚刚溶解的泡泡水哪种最容易吹出泡泡来,通过猜一猜让幼儿进行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安排尝试操作的环节,为幼儿提供猜想、操作、发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这过程中,满足自主操作、试验的需要,满足表现的愿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最后,教师总结幼儿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并让幼儿认识到洗涤用品中都含有一种产生泡泡的化学品。所以小朋友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吃到嘴巴里,并以拍泡泡的游戏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自然的结束本次活动。
以往我们总认为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开展探究活动会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小班很好的开展科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15
快要临近六?一儿童节了,为了帮孩子们编排好看的舞蹈,我借了很多有关儿童舞蹈的vcd回班挑选。在看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跑过来观看,充满了好奇。当我放到踢踏舞的vcd时,唐鼎盛说:“这是踢踏舞,我妈妈带我看过这个表演的,就是用脚在地下敲。”说着就跺起脚来。其他孩子都笑了起来,表现欲望强的孩子边笑就边跟着跳起来。教室的地板是木头的,被他们的小脚敲的咚咚响,他们非常快乐,有些能力强的孩子已经开始跟着电视上的小朋友学起来了。我看他们这么有兴趣就随口问道:“你们想不想跳踢踏舞?”得到的回答是一致的。于是我和班里的丁老师就决定给孩子们编一个踢踏舞用于六?一节表演。
在排舞之前,要先让孩子们有所感受,所以我选择了一首孩子们曾经学过的一个打击乐活动的音乐做为这个韵律活动的音乐。这首曲子节奏感非常强,四段乐曲节奏分明,在上打击乐课的时候,孩子们就对这首乐曲非常感兴趣,一听到音乐立刻就要拍手打节奏。有了这个前期的经验准备,让孩子们听着熟悉的音乐跳出这些节奏,我想这对孩子们来说应该不会太难。
这个活动的三个目标我在课里是这样完成的。第二个目标在活动过程中的第三个大环节中完成,欣赏踢踏舞片段和看小脚先生表演,可以让孩子们感受踢踏舞幽默、诙谐、极富表现力的艺术魅力。第一个目标在第四个大环节中完成,用分段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初步学会用全脚、脚掌、脚跟等部位打击地面的要领,并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第三个目标在第五个大环节的最后一部分完成,请孩子选择一位同伴共同进行舞蹈,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在第四个大环节中做了一些调整。原来的设计是请孩子从第一段开始创编动作,然后集体学习,学会了再创编第二段动作,继续学习,一直到第四段。但是在课上,我让孩子们自己创编动作的时候,林睿明第一个举手,他设计的是脚跟脚尖跑跑跑,这个动作和第三段的节奏很能配得上,我想如果坚持从第一段排起的话,还得多请几个孩子来创编,到有舞步符合第一段节奏了再考虑其他人设计的舞步是否符合第二、第三、第四段,这样做1、会打击创编动作孩子的积极性;2、课的过程太死板;3、等第一、二段编排好并学会舞步后,再把林睿明设计的舞步“捡”起来,孩子们有可能会遗忘,而要老师从新提出来,那这就不再是来源于孩子的东西,而是老师灌输给孩子的`东西了。所以,林睿明创编完后我就问孩子们,他的舞步适合这四段节奏的那个节奏型?孩子们都认为应该配第三段,于是我就顺着孩子们的回答,让他们尝试舞步与节奏的匹配,最后帮助他们作了些小改动,使舞步更好地配上节奏。后来我们创编的顺序是第二段、第四段、第一段,这个顺序是跟据孩子们自己创编动作的先后而定的。
在第五个大环节的第三个小环节中,原先设计的是师生共同讨论两人舞蹈的上肢动作并确定下来。在课上我并没有把这个环节提出来,因为考虑到这堂课孩子们学的东西已经挺多的了,要让他们记住舞步,还要配上节奏跳,再要他们创编上肢动作就太难记了。所以在两人舞蹈时,我和一名孩子一起跳时,我带着她加了一些上肢的动作,目的只在起一个暗示作用,并不强制规定,如果愿意学就跟着做,不愿学就按原先学的跳。另外,这样做可以让这个舞生动些,不至于跳几遍都一样,这样孩子们会觉得枯燥乏味的。
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在于:
1、音乐选取的比较好,孩子们熟悉而喜欢,学起来不觉得是在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
2、能随着孩子来调整活动设计,并最终很好地完成这个活动,达到原定的目标;
3、能善于发现孩子的一些好的反馈行为。如在创编完第四段动作后大家一起坐在座位上练习舞步,跳完后我发现陈一粟和别人跳的不一样,她是先两脚一起着地,再用一只脚做脚跟脚尖,于是我就说出了她的创编动作并表扬了她。在创编过程中,她一直都没举手,但这也是她的创编。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后,她跳得更加起劲。有些孩子不是外向型的,但老师也不能乎视他们的存在,反而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
4、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较好。
这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老师没能把所有孩子的兴奋点调动起来。只有一半的孩子在积极地创编动作,还有一半只是跟着学。另外老师的语言不够有激情,不太能煽动孩子的情绪,如果语言再抑扬顿挫些,说关健词的语调再强些,再慢些,效果会更好。
这个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让孩子尝试加上上肢的动作,并鼓励孩子们自己创编六?一儿童节的舞蹈。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这对今后上其他领域的课都会有帮助的。在今后的任何活动中,我都会鼓励孩子们勇于想、勇于探索、勇于说、勇于做,让他们觉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知识本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对即将升入小学的他们是绝对有好处的。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反思10-24
幼儿园教学反思10-26
大班教学反思范文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03-10
幼儿园教学反思心得10-18
有关幼儿园教学反思01-05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08-18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04-16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07-13
幼儿园安全教学反思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