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做成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小村庄人们的错误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从语言表达上看,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从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上看,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小村庄由美丽到毁灭的过程。在描述小村庄的环境时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形容小村庄的美丽,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树木的变化,用标点符号省略号表现小村庄的环境日益恶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下得连绵不断等等。这些写作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更加的形象、生动。
因为是借班授课,没有办法更多的了解学情,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三年级学段的了解,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大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能够读通读顺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但在有感情地朗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不易理解的可能有以下几处,一是城市孩子对农村的农具了解不够,需要做适当地补充。二是学生对文字背后的含义难以理解到位,如“锋利的斧头”代表什么,需要教师点拨。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主要采用三步教学法,即“预学―――共学――――延学”,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统领性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辅以多媒体辅助法层层推进教学。依据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把“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读读、划划、品析词句、读思结合等方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中我从题目入手。在板书课题之后,我以“第一次读课文题目时,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读题质疑,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文本。俗话说“好题半文”,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读题目,从读题目开始思考,养成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阅读期待。三年级上学期是低段到中段的转折期,字词教学还应扎实,同时课前预习是中年段学生所要学习并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我把检查预习放在初读阶段,这既是是对预习成果的巩固和加深,也同时通过检查对学生的学情有所了解,为后面的精读打好基础。在实际授课中,我发现学生预习特别深入,对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没有预想的那么难,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把学习聚焦在关键句的感悟和读出感情上。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是“跳一跳摘桃子”,所以学生学习兴趣高,表现的比较主动。
“精读文本,感受语言魅力”是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调彩墨,以赞美之情,用“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等四字词语描绘了一幅山谷里一个小村庄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享受审美乐趣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第一段的学习我主要是品析字词、悟情美读,从文字的感悟到体会词语的妙处,然后再到情感的升华,这样的设计基于新课标中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教学策略。课文的最后两段,作者以无限惋惜的情感,讲述了小村庄的一切被洪水卷走的悲剧。我由第一段直接跨到最后两段,从美丽到毁灭,强烈冲击让学生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真正的深入文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受语言的能力。文中“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一句子训练中抓住两个“不断”,让孩子体会锋利的斧头破坏之大,此处作者省略号的运用意味深长,我利用文章的补白设计了句式训练。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既进一步体现了人文性,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通过对文字的充分理解,学生对村庄的消失的原因的已全然了解,此时积蓄的情感急需释放,为最后一段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最后一自然段语言意味深长,含义深刻。由于前文让学生通过品析词句,朗读感悟,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乱砍滥伐的严重危害,最后一段抓住“一切”、“锋利的斧头”等重点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已是水到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作业不能偏离语文的学科特性。基于以上考虑,我布置了三项作业,既有积累运用,又能通过续写和调查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环保意识。
整堂课结束,很多学生都恋恋不舍,有的干脆大声喊:“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还没上够呢!还想继续上这样的课呢!”有的跑到我面前问我什么时候还可以再次给他们上课,说实话,这样的课堂有种教学相长的感觉。当然,也有不少的遗憾,比如有的问题已经明确,我却再次让学生交流,看到那么多学生积极举手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忍不住多找了些同学发言,这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自我感觉这是我最大的失误。
作为参赛者,我深知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反思提高的机会,虽然还不知道比赛结果如何,但我欣赏学习到了其它老师精彩的讲课,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改进反方向,我想这是这次比赛的意义所在。经过这次活动,我强烈地体会到学习、积累与反思地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要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怎样才能做的以学定教,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还需要多学习。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2
《小木偶的故事》是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怎么上,成了我比较头疼的事情。前面我已经带领学生精读了课文《巨人的花园》和《去年的树》。而这篇课文是略读变精读,还是略读变自读,还是略读变不读。最后我决定从阅读提示三点入手:
1、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体会。3文章末尾的“小泡泡”,则提出了“续编”要求。
一、概括故事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根据人物概括课文内容(由于本文人物较多、小故事也较多,如果没有任何提示,很难把故事概括清楚。)然后老师随机出示画面,学生根据画面概括内容,让班上的同学巩固一次。最后自己说故事内容。这种方法学生对于故事的概括把握比较好,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说出故事的内容。
二、课堂体会小木偶的心情是,我采用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给括号中填上表现小木偶真实表情的词语这一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小木偶的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使学生对课文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完成了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三、读完后重点体会最后一段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我根据前面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因为是谈和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学生兴趣较浓,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表情,生活需要用真情实感来对待。
四、最后拓展,“续编童话”,并让同学展示。这个方面学生想象丰富,故事生动有趣。
不足:
1、开始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比较枯燥,对于下午上课的学生兴趣不是很浓。
2、在体会小木偶的心情时,没有关注学生的体会,其实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应该多让学生说出为什么有这样的体会。
3、对于课文中心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还没有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这次的赛课活动,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以后的教学也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以后要多观看名师的教学视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苦练基本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3
这个月,我上的课中,感受最深的是《小木偶的故事》的教学。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童话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篇童话故事趣味性强,而且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并不难。因此我在教这课时,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读懂连接语。
二、带问题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以“笑嘻嘻”为线索,找小木偶经历的委屈。并在课堂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四、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五、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在授课之前,我预定教学目标一共有3个:
1、通过谈谈小木偶身上发什么了什么事,来概括全文;
2、联合实际谈谈对“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这句话的理解。
3、对课文进行续写。前两个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达成。
原因在于:首先,前面的几篇童话,我没有进行系统的概括文章大意的练习;其次,只是提了“简洁、全面”的`要求,却没有进一步授予方法,导致孩子们打不开思维,教学不够细致;四处的“笑嘻嘻”,孩子们都找到了,并且颇有感情地朗读了,但我能进行更深一层的点拨,导致下个环节谈理解的时候,没能紧扣文章,也未能联系生活实际。反倒是最后的续编故事,感觉较好。因为在续写之前,自己做了比较恰当的铺垫。在这样的教学中,既轻松又收效好。后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连我也被他们丰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
现在想来,任务1其实就是把握文章大意,任务2相当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主旨的领悟),任务3“续编”则为口、笔头写作要求。显然,一节课要把三大要求全部完成必定蜻蜓点水、囫囵吞枣。抓住以上主干,自己应该果断取舍:把“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融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之中(课堂学习活动的第一大板块);以“拟人体”童话写作特点带出“人物”、“对话”以及读好对话的办法,再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重点体会最后一段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第二大板块),并从“写”的角度提炼出“主旨高远”对童话创作的意义。最后,拓展阅读《小木偶的故事》,着重体悟它们的主旨(第三大板块);“续编童话”口、笔头任务,布置为家庭作业。这样上课,可能效果会更佳。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老师的教学步骤、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其实学生就是需要点拨的精灵,他们内在的潜力无穷大,只要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又何愁学生不爱学语文呢?能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学到各种语文知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语文课堂,也是我们理想的教学方式!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4
根据二年级的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表现欲强,一开课,我就设疑让他们帮老师想办法,学生在回答时得到老师的肯定,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学习劲头自然足。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我又满足他们爱问的欲望,让学生质疑。在理解课文时,又满足他们爱说的欲望,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此时学生畅所欲言,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竭力在伙伴面前表现自己。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爱动手是孩子的另一天性,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邮票有齿与无齿在撕开时的区别,我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小实验,再谈感受,学生做得认真,谈得深入,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础。讲完课文最后一段后,我对课文进行四方面的拓展:设计“你知道我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票面图案是什么,有没有齿孔吗?”这个问题主要是教育学生要学会学习,会灵活运用学习资料;设计“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
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联系课文发挥合理想象,学生回答1848年或是1849年都合乎情理,在学生尽力思考仍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时,我给出正确答案,使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二个拓展的问题是环环紧扣,学生由邮票联想到其它物品,体会到了打孔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对阿切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人物品质的探究不攻自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自动实现。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火车的故事》教学反思02-10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01-17
天鹅的故事教学反思09-23
火车的故事教学反思10-30
剪纸故事教学反思08-09
《索桥的故事》教学反思10-27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10-25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优秀02-10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通用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