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减法教学反思1
通过上近两个月一年级的数学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所以,我想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更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扎实的学习知识。通过今天的教学,我感觉有以下不足:
1、对于5+1和1+5的同一幅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事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清楚的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应充分利用数的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
3、对于本节课的计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会的,那么老师就应该选择“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加、减法的意义出发,借助数的组成知识来解释,要使学生不仅知道得数更能说出算理,在此基础上再使学生理解“一图两式”渗透“一图四式”。
4、没有顾及到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其实对于一开始说图意列算式的那些,可以给予一些引导,带着他们说一说,并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兴趣,胆量与信心,也可以运用他们说把教案引出来,避免一开始请好学生一下子就把答案说出来的现象出现了。
5、表扬与鼓励方式单调。好学生在回答有价值的精彩的地方,给予表扬,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只要回答问题就鼓励,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6、教师说的太多,有些问题说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不需要深究。例;最后开放题说了差不多就行了。
加减法教学反思2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掌握好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运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节课教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分数加减法运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成功之处:
1.注重引导学生构建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完全相同,所表示的意义也相同,加法都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似不同,但是实质上是相同的,其特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才能进行计算。在教学例题1时,通过小精灵的提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实际上是给学生指明了探索的.方向: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分数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样就可以进行计算了。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2.注重转化思想的培养。小学阶段,教师不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钥匙和灵魂。在本节课中,转化思想的渗透尤为重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就是把新问题如何转化为旧问题来解决,重点让学生经历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过程,也就是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问题。强化这一思想会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受益终身。
不足之处:
在计算中一是发现个别学生通分使用的是公倍数,而不是最小公倍数;二是计算的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特别是3的倍数的分数很多学生没有看出来,导致出现错误。
再教设计:
重视通分的方法,重点对3的倍数的分数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加减法教学反思3
本堂课是让学生在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尤其是退位减法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学习,交流。孩子的思维的确是很广阔的.,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能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喜欢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确实做到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1、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还远不能满足,又提出了算法的优化,这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仔细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3、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量不够。
加减法教学反思4
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4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为后继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良好途径。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体验。
一、预学案为学新知铺路
预学案是学生已经学过而且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较密切的知识,通过练习,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通过课前完成,课上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习新知节约了时间。
二、导学案为学新知导航
(一)情境导入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通过游览北京的生活情境导入,让同学们带着对北京的向往之情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新知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北京的情感。
(二)小组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利用小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总结计算方法,在动手做和动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算理。
三、检测案巩固新知
通过找朋友小游戏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同时起到了熟练口算的目的。通过多变的练习题型,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各位观课教师的建议下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
1、在表达方面,要培养学生讲的兴趣。在数学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语句完整、有序。在练习的时候多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在练习方面,时间没处理得好。找朋友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用时比较短,处理有些仓促。
3、遇到1400+900=()-70=210这些较难题的时候,应该抽出来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4、课堂评价太少,致使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可以适当地进行小组或个人评价。
总之本节课也成功也有不足,各位观课教师也从不同的观课维度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下一步我会进一步修改教案,争取将不足变为更精彩的环节。
【加减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12-13
6加减法教学反思01-12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4-03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7-13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9-16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10-01
1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模板12-13
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2-24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