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根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3 10:03:2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方根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方根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平方根教学反思

平方根教学反思1

  我执教了《平方根》一课。课后反思一节课的得失,感触颇多。

  一、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我校现在施行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就突出了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点。然而从课堂上来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学生只是读了一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并没有深入其内心深处,没有成为他学习行为的指南。在上课快结束时回扣目标做得不是很好。事实上出示目标和回扣目标都是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学习目标应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二、 充足的时间是探究学习质量的保证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学生象科学家一样地去探索某个结论或规律。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使他们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充足的时间。在本节课中探究:对于正数a,

  根号a的平方=______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致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只停留在了观察、猜想的层次,而没有达到预想的层次。在探究学习时,要舍得花费时间,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三、 及时检查反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初中生自制力较差,小组合作学习涉及人多,若组织不当就会使学生精力分散。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就要明确任务要求,并及时检查、评价。在本节课的自主学习1、2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任务要求,在检查反馈时学生掌握很好,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下一个环节的进行做了良好的准备。

  “思考着往前走”,是教学改革中教师自我成长的现实之路。只要每一位教师善于发现、敢于承认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执著探索解决的方法。相信“教得轻松,学得快乐”的教学境界会到来的。

平方根教学反思2

  1、导入趣味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利用“神舟”七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导入全章。使学生感受到“神七”的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竟然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本章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必要性。

  2、分设问题情境

  (1)要剪出一张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它的面积是多少?(2)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算出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是多少吗?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再根据问题引出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学生较容易理解5是25的算术平方根。通过这样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3、通过探究与操作,引导学生谈收获,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与养成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从而再次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较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有一部分学生不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还有一部分学生符号语言掌握不好,导致书写错误,注意对这些学生多关注。

平方根教学反思3

  1、平方根概念的引入,忽略了结合实际意义导出的实验过程。这样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果设计成由学生展示成果并解说,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突破抽象观。平方根概念的得出过程,首先由我提出设问:一张正方形桌面的边长为1.2m,面积是多少?一张正方形桌面的面积为1.44m2,边长是多少m?进一步提问: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44,这个数是多少?然后由学生通过观察并进行举例,最后

  总结

  出平方根的概念。像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容易接受新知,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在归纳平方根的概念时,应该使学生加深对“根”字的理解,如果能再说明每一个平方根代表的含义,如2是4的一个平方根,-2是4的另一个平方根,4的平方根为±2。这样可能学生对于平方根概念的理解会更到位。

  3、练习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抢答)64,0.01,121,0.09,0,-0.36目的:熟练求平方根的方法并能提高解题的速度,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总之,对于这样一节概念课,如果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阶段,那绝对不是数学概念课所要提倡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逐步地深入和发展起来的。对一些具体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抽象、类比等,概括出它们的一般的与本质的特征。因此,为了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就必须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选择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最终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平方根教学反思4

  平方根是实数的起始课,又是学习实数的第一节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而新课程将其建立在已学内容有理数的基础上,加强与前面的知识点的联系。

  针对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通过剪正方形得出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从而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在本节课中,本着以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时,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已知面积而求边长的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总结,并关注算术平方根的写法格式,让学生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含义,将想和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不足:

  1、平方根概念的引入,忽略了结合实际意义导出的实验过程。这样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果设计成由学生展示成果并解说,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图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做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时,我没有让学生看书,这样就在我的讲解中度过了,如果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再动手操作,那样学生的成就感就得到了体现。

  3、在归纳平方根的概念时,应该使学生加深对“根”字的理解,如果能再说明每一个平方根代表的含义,如2是4的一个平方根,—2是4的另一个平方根,4的平方根为±2。这样可能学生对于平方根概念的理解会更到位。

平方根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特征。

  2、能利用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学习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学习难点:明白负数没有平方根的原因。

  平方根是在学生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同学们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我们把它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已经掌握熟悉。这就为更好地引进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我们把它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打下基础。在这里我让同学们发现其中的区别与联系,并让同学们总结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整节课下来不觉困难,但是对于部分细节,学生还是辨别不清楚。比如81的平方根是正负9(正确),81的平方根是正9(错误)。9(或-9)是81的平方根(正确)。发现问题后,及时举了几个例子,学生才真正领悟。这节课对我的启发是下次上课之前提前想几个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例子,在应用中理解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

平方根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根号表示。

  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同时为学习算术平方根提供背景和生活素材。在求正方形边长的活动中,从学生已有的求一个数平方的经验出发,求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根据平方与开方互逆运算的关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引入新的运算作好铺垫。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2的一连串问题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会求一个平方数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学习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通过问题3的例题学习,进一步巩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知道“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关键在于知道“它是哪个正数的平方”,还有就是能够正确书写。通过问题4的练习,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比如求 的算术平方根的关键是 ,∵ ,而 , ∴ 的算术平方根是2,即 ,由此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数学技能,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这节课整个环节设计有层次,条理清晰,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特别是在问题3中多次让学生口答,规范学生的语言叙述,强化了概念的记忆,是概念课教学的成功课例。

平方根教学反思7

  从《数学课程标准》看,关于数的内容,第三学段主要学习有理数和实数,它们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有理数和实数,人教版的课本安排了3章内容,分别是7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8年级上册第13章“实数”和9年级上册第21章“二次根式”.本章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认识实数,对于实数的学习除本章外,还要在“二次根式”一章中通过研究二次根式的运算,进一步认识实数的运算.

平方根教学反思8

  一、 概念理解不清,造成错误。

  例题1、计算

  错解:

  剖析:误将求解 的算术平方根,当成了求 的平方根,得出了两个值,造成错误。

  正解:

  评注:解这类问题时,应先判断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还是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解。

  二、 误将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的数值当成原数,造成错误。

  例题2、求 的平方根。

  错解: 的平方根是 。

  剖析:该错解有两个错误,(1)所求的'平方根应为两个值,一正一负,而不只是一个正值;(2)误将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的数 当成了原数81进行了求解。

  正解:因为 ,所以求 的平方根,即是求9的平方根,由于 ,因此 的平方根为 。

  评注:求解时应审清题意,特别是问题用怎样的符号表示的数,然后再求解,以避免出错。

  三、 化简含有 的式子时,没有考虑 的取值范围,造成错误。

  例题3、当 时,化简 。

  错解:原式= 。

  剖析:没有考虑 这一条件,只将 化简为 成一负值,造成错误。

  正解:原式= 。

  例题4、化简:2a+ + ,(其中 )

  错解:原式=2a+4-5a+1-3a=5-6a。

  剖析:没有考虑 这一条件,只将 + 化为4-5a, +1-3a,造成错误,事实上由a的取值范围,可得4-5a≥ 0,1-3a≤0,所以 =4-5a, =3a-1。

  正解:原式=2a+4-5a+3a -1=3。

  评注:该题中把握住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 的非负性是正确求解的关键。

  总之,正确理解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还有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这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其次,要强化训练,并在练习中及时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而不应凭想当然,造成错误。

平方根教学反思9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先讲平方根,再讲算术平方根。下一节立方根的学习可以类比平方根进行,因而平方根的学习必须要打牢基础。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属本章的重点内容。它是后面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是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另外,从运算角度来看,加与减,乘与除,平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所以平方根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承上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般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引入新课是建立在学生对数字的规律和联系的把握上的,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为此,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两种题目:一种是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还有一种是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对于第一种题目,学生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很快就可以解决,,对于第二种题目,面积为9、16、49的,学生也可以很快利用平方的知识进行解答,但是当面积为10时,学生就被难住了,到底边长应该是多少呢?若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符合题意的方程为x2=10.归纳出问题的实质:要找一个正数,使这个数的平方等于10.

  学生无法找到一个数,使它的平方等于10,这时,我告诉同学们,当我们无法找到符合这个条件的数时,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知识:平方根(引入新课)。那到底什么叫做平方根呢?首先由学生回答四道计算平方的算式,然后由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互逆运算的知识,启发学生找出等式两边存在的联系,最后我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点播:等号右边的数叫做等号左边各数的平方数;反过来,等号左边各数就叫做等号右边各数的平方根。然后进一步归纳出三个结论:一个正数有一正一负2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1个,还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通过这些探索,最后让学生体会到,要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可以利用平方来检验或寻找。

  2.引导概念的符号表示

  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对平方根概念进行正说与逆说(如:9的平方根是,反过来是9的平方根),加深对平方根概念的初步理解;然后在上面叙述的基础上提出平方根概念的符号表示方法后,再次利用学生所举的上列等式,提出问题:请你用符号语言来表示等式右边各数的平方根,并计算出结果。本环节,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经历了由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3.巩固提高

  得到概念后正面的强化很重要,因此在第三个环节,我设计了例题: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先自己板书,给出规范的书写格式和正确的表达方法。随后就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形成正确的印象并加以巩固。

  三、不足分析

  1.概念的讲解得不够详细到位,我并没有紧紧地抓住概念的内涵。平方根这一概念,关键在于“根”字上。我通过实际例子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顺利地列出方程x2=25,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住x=±5是方程x2=25的根这一关键之处。

  2.由于我忽视了在课堂上的平方根表示的示范,使得有不少学生能够知道一个数的平方根,但是表示不规范。求49的平方根,他写成“=±7”出现错误。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在讲课中应反复强调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3.没有对概念进行总结。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临近下课,时间较仓促,所以无论是学生的总结还是教师的总结都显得比较贫乏,没有抓住实质。在今后的总结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方面,数学思想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有效的小结,而不要只流于形式。

  4.学生的练习不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阶段。所以,今后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练习巩固的时间,多提供一些类型不同的题目,使学生在练习中慢慢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平方根教学反思10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的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本章之前的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篇幅不大,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不仅是后面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高中数学中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知识作好准备.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本章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本章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教科书的第一节是平方根,本节先研究算术平方根,再研究平方根.教科书设置一个“思考”栏目,展开了对平方根的讨论.在这个“思考”栏目中,要求学生算出平方等于9的数,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求出平方等于1,16,36…的数,由此归纳给出平方根的概念,进而引出开平方运算.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是互逆运算,教科书通过举例分析了这两种运算的互逆过程,并用图示进一步说明.最后,教科书结合具体例子,通过具体计算一些数的平方根,探讨了数的平方根的特征,并通过一个“归纳”栏目,要求学生自己归纳给出“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等这些数的平方根的特征.

  本课时很多内容是有理数和上两课时相关内容的延续和推广,因此,本课时教学需注意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知识间区别和联系,充分利用了类比的方法,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

  根据本课时内容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探究活动归纳得出结论,对于平方根概念的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与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平方的问题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平方根的概念,这样就让学生通过一些具体活动,在对平方根有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给出这个概念.再比如,在讨论数的平方根的特征时,我首先设置“预习交流”栏目,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等活动,归纳得出“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这样就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课时的教学还应挖掘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的熏陶,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注意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在选择素材时,力求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实际问题.并通过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方面的教育.

  从整节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情绪比较饱满,思维比较活跃,我能在与学生良好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但还有一些有待探索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时间节点把握得不够严谨,在环节3中,因时间关系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深入,使得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认识不够到位。

平方根教学反思11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先讲平方根,再讲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属本章的重点内容。它是后面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是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内容,主要介绍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下一节立方根的学习可以类比平方根进行,因而平方根的学习必须要打牢基础。另外,从运算角度来看,加与减,乘与除,平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所以平方根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承上的作用。在教材处理上,本节课我除了利用课本上的引例,提出问题外,还增加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活动,通过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知识,和主动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观察、探索、思考的过程,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本课时的难点是:经历探索平方根性质的过程,并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一、 教学过程设计

  1.设置情景引入

  平方根概念的引入,由实际问题引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6,它的边长为多少?面积为9时?4时?边长分别为多少呢?),到提出问题(面积为a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呢?),再到解决问题(若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符合题意的方程为),最后归纳出问题的实质(要找一个正数,使这个数的平方等于a)。本环节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通过复习过渡

  首先由学生回答3道计算平方的算式,然后由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互逆运算的知识,启发学生找出等式两边存在的联系,最后我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点播:等号右边的数叫做等号左边各数的平方数;反过来,等号左边各数就叫做等号右边各数的平方根。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意识到本章的学习将是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再发展的过程,并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并且在思考中感受思维的美,在探索解决问题中体验快乐,从而获得最佳效益。

  3.引导概念的符号表示

  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对平方根概念进行正说与逆说(如:9的平方根是,反过来是9的平方根),加深对平方根概念的初步理解;然后在上面叙述的基础上提出平方根概念的符号表示方法后,再次利用学生所举的上列等式,提出问题:请你用符号语言来表示等式右边各数的平方根,并计算出结果。本环节,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经历了由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由直观到抽象的转化,通过学生正反两面多次的叙述,达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符号感的建立水到渠成。并且,在本环节,学生所举的例子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4.强化概念的应用

  通过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使学生的.概念得到了巩固,并且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了一定的讲解。提高题的设计使程度较高的同学进一步得到了锻炼,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二、 不足分析

  1.忽视平方根表示的规范化

  由于我忽视了在课堂上的平方根表示的示范,使得有不少学生能够知道一个数的平方根,但是表示不规范。

  2.没有对概念进行总结

  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临近下课,时间较仓促,所以无论是学生的总结还是教师的总结都显得比较贫乏,没有抓住实质。在今后的总结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方面,数学思想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有效的小结,而不要只流于形式。

  总之,对于这样一节概念课,如果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阶段,那绝对不是数学概念课所要提倡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逐步地深入和发展起来的。对一些具体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抽象、类比等,概括出它们的一般的与本质的特征。因此,为了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就必须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选择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最终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平方根教学反思12

  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往往都是先叫得出名字,再次见面的时候能认得出。学习一个新的熟悉概念就像是结交一个新的朋友,也有这样的过程。就像是学习的平方根也一样。

  1、认识概念,学会读。

  由平方根的定义可知,知道了哪些数的平方等于a,就可以知道a的平方根了。所以在介绍完平方根的定义之后做这样的表达练习看第一条等式:∵(±4)2=16,∴16的平方根是±4。下面的两条等式模仿刚才的读法也能读出相应的平方根。刚学习的平方根学生都很陌生,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读一读,熟悉熟悉,先叫得出这个名词。会读了基本上能解决这一一类题型:4的平方根 。

  2、认识符号,学会看

  在学生熟悉了平方根这个名词之后要会认出两个符号:±和。前者是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后者是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所以在运算之前要先看这是哪种符号,在求什么。比如±就是求16的平方根,意识到这一层意识,加上之前的.读一读的练习就知道结果是±4,看到就是求25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就知道结果是正数4。会看会辨别符号,基本上能解决一些计算题。比如求下列各式:±,,等。只要能认得出符号所表示的意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无论平方根还是算数平方根活着后来的立方根,总之认识新的概念和新的符号,都要先读一读熟悉熟悉,再看一看认出这个符号表示的意思,然后再作计算,才能牢固掌握这个概念。

平方根教学反思13

  平方根是实数的起始课,又是学习实数的第一节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而新课程将其建立在以学内容有理数的基础上,加强与前面的知识点的联系。

  针对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小。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通过剪正方形得出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从而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在本节课中,本着以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时,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已知面积而求边长的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总结,并关注算术平方根的写法格式,让学生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含义,将想和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不足:

  1、平方根概念的引入,忽略了结合实际意义导出的实验过程。这样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果设计成由学生展示成果并解说,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图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做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时,我没有让学生看书,这样就在我的讲解中度过了,如果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在动手操作,那样学生的成就感就得到了体现。

  3.在归纳平方根的概念时,应该使学生加深对“根”字的理解,如果能再说明每一个平方根代表的含义,如2是4的一个平方根,-2是4的另一个平方根,4的平方根为±2.这样可能学生对于平方根概念的理解会更到位。

平方根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含义,会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本节内容基本能按照事先设计上下来,学生的反应良好,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地新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不是很多,这是学好算术平方根的关键,也为后面学习立方根及运用平方根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语言不够流畅,对学生关注不够;未能从多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时间把握不够理想。

  3、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讲解不够详尽。

  以上存在的问题,使我今后教学需要努力改正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分析讲解,通过练习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注意这些问题,确保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听懂。

平方根教学反思15

  平方根这一节是数的开方的第一课时,主要是一节以概念为主的新授课。求平方根与开平方是互逆运算,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引人新课的教学。在新课引入时,我先利用已知正方形边长求面积,然后反过来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一个面积是恰好能开出来的,另一个面积是开不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明白以上两种运算过程恰好是相反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已知正方形面积边长用现有的知识是不能准确表示出来的。这样顺利成章的引出本课的概念平方根。第二部分是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平方根,先让学生填空,什么数的平方等于16,反之,16的平方根是多少,0的平方是0,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的.平方是什么数,从而说明了什么。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重在多举出实例,让学生通过例子自己去归纳总结平方根的求法和正数、零、负数的平方根的情况,理解负数没有平方根。然后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这部分主要是学生多练,逐步熟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符号。然后是处理练习,进行小结,在小结时对比了平方运算和开平方运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运用表格对比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负的平方根之间的区别,同时指出开不出来的数应该保留在根号里,是一个精确数。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所以在教学中以实例为主,尽量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归纳总结,整个教学的节奏虽然比较快,但是进度却是比较慢的,因此在习题的处理上时间显得比较仓促。同时部分学生对用符号表示仍然显得不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平方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平方根12-12

夜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5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17

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3-07

写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3-18

琥珀教学反思 《琥珀》教学反思11-15

花之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4-13

数对问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9

教学反思体育教学反思最新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