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范文1
通过这两节的学习,进行反思如下:
课堂教学中,可取之处:
一、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师生情感交流自然、充分。
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被尊重,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
在这一节教学中,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参与是广泛的。
二、关注时事,渗透时事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离开时代性特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说教,无法唤醒学生与教师课堂灵感与智慧,更无法闪现课堂教与学的生成性东西。而时政教学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课堂教学中,可取之处:
一、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师生情感交流自然、充分。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被尊重,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
在这一节教学中,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参与是广泛的。
二、关注时事,渗透时事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离开时代性特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说教,无法唤醒学生与教师课堂灵感与智慧,更无法闪现课堂教与学的生成性东西。而时政教学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这一节教学中,引入了“神舟七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20xx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天河一号”等最新的时事,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三、追求课堂的有效生成。
生成性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当时课堂特定的协商性生态环境为教学背景,以师生、生生协商性互动为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问:把教育摆在什么地位?学生答:第一位。
面对这一知识点的错误,教师巧妙的请学生改错,将两个知识点做了区分。
教学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一、教学容量偏大。
容量大的好处是学生精力集中,思维连贯,教学一气呵成。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一些教学环节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有限,致使学生思考的不够深入、透彻。
2、学生会感觉比较紧张,会有学生的思路跟不上。
对策:
1、适当的取舍材料。
2、调整课时的分配。
3、关注程度相对落后的学生。
二、偏重时事,关注生活不足。
其实教学中,时事和生活是统一的,应该更加关注生活,才能更贴近学生。
对策: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范文2
本框题的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这一重点,突破“辨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在教学中首先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
教学情境:家用交通工具的变迁,家庭生活三大件的变化。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世纪的三大件:房子、汽车、教育(或保险)。让学生体会:科技发展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其次在教学中设计了:情境材料一: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世纪之初仅占5%———10%,50、60年代上升到50%,今天已高达60%———80%。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
情境材料二:袁隆平是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科学家之一,他提出水稻杂交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新突破,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情境材料三: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已由20世纪初的20%左右增加到60%以上,其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但我国仅为30%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比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另外,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产品技术含量低,单位产出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至6倍;半数以上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开发;科技与经济脱节,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有6%至8%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已经超过50%。通过这些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次通过学生列举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
从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通过情境材料四: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谈到21世纪前景时说过这样的话:知识使法国浪漫,经济使法国富庶,只有教育才能使法国发展强大。
无独有偶,科技巨子、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曾预言:未来十年,衡量贫富的标准将是教育。
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发展依靠─人才竞争─依靠教育引导学生分析经济、科技、教育、人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在讲实科教兴国战略这一目内容时设置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
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3、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呢?通过学生分析教师总结: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由于本框内容多,理论性比较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学生主比较被动,课堂教学效果不太好,今后要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范文3
本节课我通过用眼观科技——用脑析教育——用心想对策这条线贯穿,通过对图表、材料、图片的解读分析,师生一起探究科技的作用、现状,及我国教育的现状、作用,最后水到渠成的理解科教兴国的必要性。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及时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符合初三学生的学情,能及时有效的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现将本节课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优点有:
①鉴于知识容量较大,及时对第四课第四框的内容进行了合理安排,把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放到下节课讲,使得课堂的节奏很从容,内容的探究也更加的深刻。 ②一条线贯穿整节课,使得课堂内容条理清晰。 ③活动设计符合初三学生特点,层层递进,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探究讨论之中,也慢慢的'在渗透、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整节课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生积极参与,过渡自然而不生硬,师生共同探究有关知识,课堂氛围好。 ⑤本节课以在黑板上画航天飞机结束新课,既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当然,本节课有一些遗憾的地方:
①理论性的东西太多,师讲解的地方依然有点多。 ②教育作用的讲解的还是有点太理论化。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范文4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讲授新课前,我先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再根据复习课的需要和学情的具体情况,本复习课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知识梳理——典型例题——自主练习、课后作业。
首先是知识梳理,要求学生带着五道填空题对照课本认真查找答案,完成学教案上相关习题,有利于知识再现,也就是完成第一步:自主学习小组抢答,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小组合作交流,勇敢展示自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很快的回顾课本的知识点,很好的对本课知识点归纳总结,再进行热点综述,知识解读,展示四则时政热点,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知识解答,再请四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他们小组找出知识点的结果,最后通过其他小组以不同的见解进行补充,达到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要求。
再接下来完成环节二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历年中考对本框题相关的'两道典型例题,不仅要求学生讲出答案,还要回答为什么,做到能让学生自己讲解,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环节三中的两道选择题也是采取要求学生讲解的方法,由于时间紧,后面的材料题无法完成,当课后作业。
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各小组进行评价,这样能鼓励和鞭策学生积极性。本节复习课总体来说完成了复习教学的要求,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时政热点的考点链接时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解读和分析材料,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这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再来学生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如何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战略01-16
科教兴国心得体会范文02-23
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3-07
杞人忧天教学反思《杞人忧天》教学反思03-07
花之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8-09
琥珀教学反思 《琥珀》教学反思06-03
落叶教学反思 《落叶》教学反思01-09
池上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通用03-03
秋天反思教学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