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8 08:40:4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1

  《小数除法》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相关运算,并且学习了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对小数除法进行教学的。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教学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对于教材新问题产生独特的体验,以此为基础,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才会有思维火花的碰撞,也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离不开对知识的迁移、分析、归纳、联想,从中发现新的`方法。在让学生通过联想中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在开放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反思一单元的教学,我认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再加强一点,也许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因为有第一单元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时,做好了充分的备战准备。果然,学生虽然有整数除法的计算基础,但是计算有小数参与进来,学生思维就开始打混,意料中的、意料外的问题倾巢出动。

  1.小数点位数移动不同步。通过移动除数小数点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特别是当被除数小数位数不够补0的情况。或者移动的位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2.商的个位不够商1,商0打点的情况模糊不清,特别是被除数的个位右下角没打点,就写上0.(如:课本18面做一做的情况2415)

  3.商的小数点没有与移动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强调算理,多进行点商小数点的练习,并对学生作业中错例进行分析评讲。

  4.验算时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后的除数。

  5.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如:课本18面做一做的情况1.2618)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2

  《小数除法》教学重难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法就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根据的是“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这是上学期学过的内容。教学时,我首先帮助学生复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当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后,我引出了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这时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有的学生直接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划掉了,变成了整数除以整数,有的则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分别扩大了相同的倍数,针对学生的种种做法,我没有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自己讲解,通过学生自己说理,大家都认为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去计算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出现错误的.同学明白了道理后,自己改正了错误,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2.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3.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4.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占位。

  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错误。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不能以为一些问题很简单。教学从学生的新知理解上去展开重点引导,在学生的迷茫处给与及时地指点,这样或许效果会好许多。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3

  今天上午我在辅导班带的一对四,用了二十分钟简单的给他们讲了这一课,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昨天晚上备课,从网上找到五年级上册的教参,单元末尾正好有这一课时的教案,遂抄了一遍,又看了几遍,揣摩了一下。今天在讲课中发现还有一些可学之处。

  1.复习引入,出示几道除法算式,其中包含一道224÷4,这与教材例一会出现的算式22.4÷4相似,一起对比,前面是整数除法,后面是小数除以整数,引出课题。后面教学时,用这两道除法竖式对比,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讨论后回答: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把两道竖式放在一起比较,增加了学生思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把结论说了出来。

  2.教学环节非常仔细,一环扣一环,师生互动比较多,这一点也是值得学习的。

  3.小数除法竖式中讲解每一步讲解都非常仔细,首先盖住小数点后面的4,用22÷4余2,问学生余的2是什么意思(表示2个一),然后把4露出来,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余的.2后面,再问这个24表示什么(表示24个十分之一),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每份应该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上这节课的反思:

  1.周末学生比较放松纪律需要加强

  2.在讲到24个十分之一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但能懂得小数点后面的4代表4个十分之一,我讲解的时候是这样的,24:2写在4前面表示20,既然4代表4个十分之一,组合在一起就是20+4,就是24个十分之一。

  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3.再讲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自己发现规律,记忆非常深刻。在后面的做一做中,也几乎没出现忘点小数点和点错小数点的问题。

  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还有就是现在不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少了,在课堂上的发挥感觉没有以前熟练了,这是要改进的。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4

  在我教授的一次全员赛课中,我讲授了人教版五年级的《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堂课旨在将小数除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进一法”和“去尾法”相结合,以得出商的近似数。我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探究,因此,我在课前设计了小数除法计算来复习旧知,让学生在课堂上较为顺利地完成了计算。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简单的故事对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主题。然而,由于客观原因,这部分进行得较为仓促,影响了效果。这次的经验让我认识到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它对于课程的完成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遗留的问题,最后通过集体的力量查漏补缺,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都非常成功,各小组都能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探究。这归功于我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在展示环节,我对孩子所展示的表现感到非常惊喜,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套的解题思路都让我觉得学生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很强。这更加坚定了我走自主学习这条路的想法,但是数学用语上仍存在问题。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尽多使用规范的数学用语,用严谨的态度传授知识从而让学生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点评和质疑的时候,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认真听讲发现展示同学的问题,而我在这个环节的表现并不理想。我一直站在老师灌输知识的角度上进行讲解,但其实,学生能够通过他们的“方式”纠正展示时出现的问题,我只需要适当引导即可。我的“灌输式评讲”把学生的`积极性扼制了,从主动思考又回到了听老师说。这是我本堂课最大的问题,另外,我在对展示中的学生进行点播时,用词也不够严谨,这是我需要提高的方向。数学要求严谨,作为数学老师,自身的数学素养非常重要,因此,我将来要多研读教材、把握教材,读数学方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更准确、更精准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在时间管理这一方面,我认为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当我们进行达标检测时,下课铃响了。我没有做出足够机智的反应,而在评课中,老师们向我提出了一些妙招。我十分感激他们的建议,并会诚恳接受,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处理这类课堂问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为我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希望能够让我的课堂更加完善,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4= 3.1×3= 2.8×4= 0.2×12=

  40÷5= 7.2÷8= 5.6÷0.8= 1.2÷0.4=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1

  1. 情境图: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 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2.(1)让学生读题并思考: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

  (3)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即2.5÷0.4≈6(个)

  3.教师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 所以需要7个瓶子。)

  4.小结:虽然6. 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这种取 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板:进一法)

  5.练习:出示书本练习九第8题。

  (二)学习例10(2)

  1.出示例10(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 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引导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25÷1.5=16.666…… (个)

  3.让学生尝试分析: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4.小结:那只能取商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尾数应去掉。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叫“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5.练习:书本练习九第7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去尾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少1,进一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多1。)

  (三)小结: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买东西或做成一个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或做整个的物品,用“去尾法”。如果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的油都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板书:根据实际情况)

  三、巩固拓展

  1.出示练习:(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2) 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②指名学生发言,找出已知条件。

  ③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区分“去尾法”和“进一法”)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引导总结: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因此,在取近似值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作业:教材第40页练习九第2、5题。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进一法根据实际情况去尾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以往所学习相比,列式、计算没有新的知识点,只是在对计算结果的处理时有了“出新”之处,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课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展开,注重让学生经历思维挑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6

  1、“温故而知新”这个词足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以往的复习课我们都是让学生做题,然后针对做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利用这种方法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缺少了系统性。

  以往在复习计算时,总是出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计算,然后交流如何计算,紧接着便是大量的练习,整个过程学生一直是在进行机械的计算,可以说动脑思考的成分很少。而复习课的基本含义之一是“重新学习,根据这一基本含义,我进行了如下设计: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这两天老师正在退饭钱,已经退了一部分,但还是有4元钱要退给班中的5位同学。请同学们算一算老师应退给他们平均每人几元钱?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竖式计算的过程说一说。体会生活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只不过,在这个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列竖式计算、按要求求近似值、按生活实际求近似值”,而是通过学习,让其体会到“小数除法计算;按要求求近似值与根据生活实际求近似值”之间的区别。

  充分解决”0”的问题,不够商1“0”占位,末尾补“0”,中间“0”占位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再次得以体现和补充学习。

  2、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综合性的。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你对你们组的作品满意吗?认为它好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学生坦诚的说“我做这样类型题目的特别容易在这里弄错”“我认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从自身学会反思,学会从他人处获取经验,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突出主体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分析学生的错例后,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一条暗线,并未直接写在教材上,教学中又要予以渗透。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问题。一个人一生中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也可能并不多,但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会终生受益。学生只有把数学知识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修养,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即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在教学时针对这些情况我作了以下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在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因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当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鉴于以上这几点的思圪,我私下以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可选择重组教材。(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这些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8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从始至终一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极力于构建一个平等、开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创建形象、生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努力的过程比成功的结论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学生最开心的',应该是自己经过探索后的发现。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乐学、好学、积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9

  本节课教学的是小数除法中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重视算理的教学

  本节课不仅仅重视结果的计算,更重要的是算法的分析过程与算理的归纳。在新课之前,设计了之前学习过的整数除法的课前复习,因为新知的构建,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是换换相扣、渐渐深入。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我引导,学生自主摸索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教材的情境图,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已有的'知识点来求简单小数除以整数,并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次日的练习反应出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掌握很好。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6

  本课新增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课堂中张力涛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步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教材中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所以我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再总结出规范简洁的法则。

  在相关的作业中我注意到学生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忘记商的小数点。

  (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确实有困难的同学建议在草稿本上先算,再写在作业上。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10

  人教版第九册数学第二单元的《小数除法》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单元,复习小数除法教学反思。特别是学生在做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试商计算,学生在试商过程中比较难试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特意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在教学完,我有以下反思:

  1、学生是自由度发挥到最大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才华。上课伊始,我首先叫学生整理了第二单元的所有内容。然后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打开书,看看数学书上怎样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像昨天我给小数乘法编顺口溜(小数乘小数,先乘二整数,乘得积以后,再定积小数。)的方法自己也给小数除法编编顺口溜,看谁编的越快越好。5分钟过后,学生纷纷抢答。顺口溜:小数除以小数,除数化成整数,被除数同样变,有余数继续除。全班哈哈大笑。同时增加了小数除法的认识。顺口溜:小数除以小数,按整数方式除。商的小点对被点,整数不够商0除。再看有没有余数,如有添0继续除。还有很多同学都要说,我就叫他们写下来交给我。这样我打开昨晚做好的课件《试商有规律》进行教学试商的方法。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更好的试商方法。有的学生说出了:想乘法做除法。还有的同学想出了:简便运算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做除法。例如:23.4÷0.25=23.4×434.5÷0.125=34.5×8这样也可以使除法计算简便,教学反思《复习小数除法教学反思》。学生的才能只有让他们自由发挥,才能使学生发挥才智。

  2、面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很多老师喜欢凭经验、拍脑袋做决定,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不跟学生研究做决定,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最佳答案。我觉得:只有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能记得牢。我们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可能学生下课了就忘了。以前我有这个强加给学生的意识,生怕学生自己不会编,又怕浪费时间,生怕拖堂。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放手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解决的,老师一定不越俎代庖。

  3、这节课我设计了比赛做除法计算,效果很好。我马上发了一张试卷(第二单元),第二节课考试,很多同学获得了100分,同学们都自豪的说:自己想的方法就是好,要不然没这么快,也没这么快能考好。这节课给我找到了最大的收获: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让学生自己动脑写出来,哪怕是错了,也可以慢慢修改,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记得牢。这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11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余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小数除以整数

  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课堂中学生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

  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确有困难的同学建议用低段带方格的作业本打草稿,这样便于他们检查是否除到哪一位就将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我们四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更实在的体现《新课标》,实施“智慧课堂”的科研课题,因此在苏教版第九册“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有趣的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以及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不仅关注了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还关注了学生情感和体验。

  1、创设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例题的巧妙改动给学生留出了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句“能像上题那样,保留两位小数得6.67吗?”的开放问题,导引着学生建立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根据条件生发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素质教育也可以说是学生主体教育,要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2、设计了生活化,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3、组织了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

  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本节课的实施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试图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多次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学生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感情。

  4、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

  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站在元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这无论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12

  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过了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因为有了一位小数除法做基础,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然而,我们现在的教材编排是解决问题与计算并走,所以这节课的难点之处并不在于计算本身,而更难理解的地方是在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解决思路的理解,对于冰箱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耗电量问题,孩子们因为这几个词而充满了难于理解之感,因此,在解决这种问题上充满了疑虑,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的错误,致使同学们学起来慢而没有效果。四十分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让我看到我们的孩子们对于口算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可以这样说,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而笔算又是计算的基本,在此基础上,孩子们的计算程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数学学习的成败,因此,在教学笔算时,要注重口算与笔算的齐头并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思考的思路,解决问题必须弄清为什么这样列式,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性的掌握。

  在这一节课中,我重点关注到了后面的学生,在这段时间以来,后面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改变自己只关注前面的同学,而不能更多关注后面的学生的教学方式,同时,给孩子们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把学习当作一回事,只有把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拉到学习之中,才能真正地把全班带到学习的氛围之中去。

  对于学习热情不高的`孩子,比如熙坤,学习热情不高,上课不在状态,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方式,应该让孩子自觉地融入到学习之中,让他感受到教师在时时地关注着他的学习,让他不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外,对他们过多的关注,如果是我主持的课堂,多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孩子们主持的课堂中,也让孩子们尽量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与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感受思考的喜悦与表达的愉快。比如这节课中的世来同学,他是一个淘孩子,但他的思维是敏捷的,我几次提问到他,让他感受到一种收获,一种思考后的喜悦,学习的努力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在整节课中,还存在着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前三分钟设计时间过长,复习旧知用时过长,影响新知有效教学时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旧知识的复习中,我这节课做到了既关注学生的各个细节,又能关注到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学习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学习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做到的。

  教给孩子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改善我们课堂的关鍵,在这节课中,我着重强调了孩子们要关注到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对于他们的学习都是一种思路上的引领,让他们与小组同学交流时,知道该说些什么,接下来又说些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表达思路,同时,让孩子们真正地学会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学习和交流,在课堂上为顺畅地理解课堂的重点难点之处起到关键的作用。

  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自己是一个容易情绪化的人,而情绪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基于此,要时刻地提醒自己不能因一人一事一物而暴跳如雷,更不要因一人一事一物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性,急也罢、烦恼也罢,事情来到根前,我们照样得走下去,而对于问题的处理,如果采用一种情绪化的态度和方式,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有一颗平常的、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具理性,也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淡然,只有用一种淡然的态度,才能让孩子们更平和,自己的平和就会换来别人的平和,你对人怎么样,别人就会对你怎么样,世界是公平的,因为自己的执拗、固执己见错的还不够多吗?在该坚持时坚持,在该做主时做主,也许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工程。

  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很长了,可是我仍然没有记住他们的姓名,真的是不应该,今天起逐一记住他们,并且对症下药,既不过于关注(关注过度),也不能放松对孩子们的检查和督促。

  适可而止也许才是万事万物的真理所在!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13

  【摘要】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它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联系密切,但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就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小数除法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作为已有10年教龄的我来说,在还没学习这一单元时,我认为该小节比较简单,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因为它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联系密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探索,形成思维的碰撞,我在教学中尝试放手,再次计算,反思总结等方法,虽然这节课有旧知识的味道,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在由情景入课引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但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放”毫无立足点,问题在于我的“放”没有建立在实际基础上。这一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尝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解决,尽管我在学生思考了一分钟后,给出:你能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这样的提示,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能理会,更多的学生只是在随意猜测。虽然在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类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但这种交流仅是一带而过,学生无法理解这种回顾的目的,下面就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如:例5文文的奶奶编一个编中国结需要0.85米丝绳,文文拿来的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这题主要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为了便于理解,我通过横式移位练习和竖式移位练习说明怎样把除数变成整数,并且通过原来的竖式说明简便的方法,即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被除数的小数点,说明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到了原来的100倍,小数点都要向右移动两位。

  1、横式移位练习:提示学生能否把题里的米转变成用厘米作单位来进行计算。

  2、又如:例6计算12.6÷0.28先让学生联系例5的计算方法,当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着重说明划掉除数中的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要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相应地移动几位,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

  3、在一些题目中,除数扩大到一定的倍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仍然是小数,如2.73÷1.3从题目中不难看出,它其实就转变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扩大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就能求出商。

  以上的讲述我自认为针对性很强,但在课后练习中却发现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数学教学应该是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并用多种的思维方式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感受解决了数学问题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但通过作业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现错误的地方还是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的位置与除数不一致(如1.89÷0.54=18.9÷54)。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了。

  2、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把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的现象,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3、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学生困难较大,中间“0”常常忽视。

  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后,学生验算的错误非常多,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竖式,被除数、除数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验算时只要直接用商×除数=被除数即可。可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计算时首先需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笔算。验算时学生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会用转化后的除数×商=转化后的被除数,这样验算很不科学,如果学生在第一个转化整数环节中出错,验算就起不到作用。因此,正确的验算方法是将原题中的除数和商相乘是否等于原被除数。

  5、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有的被除数不变、有的移动小数点的位数不同,有的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一切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思维活动空间,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把题目的困难逐步分解,减轻学生的运算困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刘兼、孙晓天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14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熟练技能的重要渠道,怎样设计练习,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数除法是学生计算学习中最难的知识点,尤其是被除数小数位数不够需要添0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出错。为了让他们掌握小数除法计算知识的本质,我设计了如下的对比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被除数小数位数不够需要添0时,我先设计了这样两道小数除法让他们进行练习:7.65÷0.85,0.765÷0.85。

  这两道题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题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相同,计算时同时变成整数即可;

  而第二题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如果对小数除法的算理理解不透的话极易出错。

  针对这两道题的板演情况,我又请孩子们说一说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经过讨论,交流和不断的补充,孩子们发现:要想解决这两道题,本质都在于当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

  这时,我出示根据前两道题改编的新内容:76.5÷0.85,让他们自己尝试。

  果然,虽然有了前面两道题的.铺垫,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不知道被除数该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的把它变成765,有的干脆就不变,只有少部分学生知道应该在后面添零。

  我请孩子们自己来讲解这道题,当他们讲到先把除数0.85变成整数85时,我追问:这时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被除数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小数点应该怎么点?

  经过这几个问题的追问,一部分学生才恍然大悟。

  我又让他们把这道题与前两道题进行对比,看看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经过思考分析,孩子们很快发现,其实这三道题的算法和算理,都是完全一样的。被除数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也是完全相同的。

  经过这三道题的对比练习,既突出强调了小数除法最重要的知识点,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无论数字怎样变化,只要掌握住最基本的算理和算法,这些题目其实都是互通的,从而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15

  我讲了一节《小数除法》,在备课的时候,我将教材小数除法的意义,先讲了。因为我想,小数除法的第一课时算理是比较难的,应该将重点放在算理上。小数除法的意义在学整数除法的意义的时候已经有所感知,只需要拿出一点时间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教学安排的改变是这样的:教材上安排的第一课时要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两个例题!我觉得,两个例题一起讲不太合适,学生应该先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学生不但要会算,还要熟练的掌握才行!

  因为是基础,我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几种情况都放在一起讲了:一般情况、整数部分商0的,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不够除用0占位的,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以及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不够除,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继续除的。学生在这样地教学安排中,可以循序渐进地一步步熟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种教学内容的改变,在课堂中,比较适应学生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次视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适时适度的调整。这样做,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教学计算的课比较枯燥的,要把比较枯燥的课上得有趣,我也是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在体会北京的“京剧、烤鸭、四合院、胡同”的同时,已经进入了新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我还是本着学生会的不教,让他们先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让会的学生先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提出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在比较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比如在说计算过程的时候,教师先问:“先从被除数的哪部分除起?”区分了整数与小数除法的不同!在不够商1的时候,要怎么办,把问题推给学生,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迁移类推,就总结出了“不够商1,0占位”,在教学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时候,学生就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除到末尾有余数,一种是添0继续除!两方的学生开始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在学生的争辩中,学生学会了计算这样的除法!

  范老师听完课,对我的课评价比较高,但也提出了她的一些看法,比如,班里有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带尺子,我批评了他,后面他的学习就有点闷闷不乐!,关注个别学生的情感变化的这个过程,我还是做的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地合理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法。这是我在视导后的一些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4-02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1-25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1-25

教学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1-29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简短12-31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07-0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4-21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通用12篇)10-24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范文06-20

小数除法计算复习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0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