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0 10:43: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x积极思维,认真讨论,让他们利用旧知识去掌握新知识

  例如,讲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先复习了“4×()<9,5×()<43,()里最大能填几”和“8÷4、40÷5”等能整除的竖式计算,为讲新课做好准备。讲新课时,我没有直接讲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而是先让每个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10根小棍拿出来,我带领他们做分小棍的练习:“有10根小棍,每2根1份,可以分几份?每5根1份,可以分几份?”当然,学生做这道题不困难。接着我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继续分:“每3根1份,可以分几份呢?”学生以为可以分完,可是分到最后,每人手里都剩了一根,这时,他们都发现了“分不完”的情况,于是我才开始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平均分一些东西,不一定都能分完,而且分不完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此时引出了课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在讨论到计算方法时,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结论。如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不少学生知道要用除法计算,可是又觉得9个苹果没有分完,还剩1个,好像用已学过的除法计算解释不通。然而,这正是学生将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键之处,我仍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理,而是启发他们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要用除法计算呢?”学生都愿意自己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于是就都积极地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终于正确地答出:这题是要求9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这样通过讨论,既复习了旧概念,又学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在讨论“9÷2”的试商方法时,学生都知道要商4,但对为什么商4的问题,不少人是这样想的:因为放两盘,所以商4。我问:如果书上没有图或者题目中数目很大,怎么办呢?这时,我努力激发他们想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说:你们想想过去学的本领,看哪个同学能够把学过的本领用上。一个学生很快举起手来,说:4乘以2等于8,最接近9。我说:有道理,谁能说得更明确些?黑板上复习的内容就有你们要用的'知识。这时一个同学很准确地答出:因为4乘以2等于8,8<9,所以商2。

  在讲第二个例题“43÷5”时,我就先放手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针对他们出现的错题,组织大家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3除以5商6余13,我问大家:他错在哪儿呢?一个学生说:他的商太小。我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他商小了?答:因为他没有取最大的商,13里面还有2个5呢。这样,学生对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和学生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幸福教育给学生幸福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中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给学生幸福。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给学生幸福,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幸福的课堂。幸福课堂应该体现着学生的幸福,也包含着教师的幸福。

  一、幸福课堂,要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所谓智慧出于手指尖上,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了才能真正属于自己。通过开展操作性的、探索性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究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从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激起智慧火花,引发探究数学的'乐趣,让知识在课堂中焕发活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得到成长和发展。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摆一摆,从直观到抽象,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力求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要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还运用了迁移,学生自己得出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迁移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这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幸福课堂,既体现独享,也体现分享。

  本节课我把通过探究活动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作为重点。希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而我作为一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所要做的,不是要告诉学生什么,而是听听学生发现了什么,做好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在学生动手摆一摆,摆的过程学生独享着自己的思考和方法,当学生用不同摆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后,汇报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问,为什么长方形的长5厘米,宽是3厘米?为什么你这样摆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了?你明白他的想法吗?等问题,把个别同学的想法与大家共享,让其他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想象的过程。实现了学生思考和方法的分享。另外,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有些时候还是引得太多,不能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让我们的课堂充盈幸福!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这节课主要是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正确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1.结合“送温暖”的情境,让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576÷6。

  2.引导估算。请学生估一估,每所希望小学大约能分到多少本书。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如: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 不足100本;或6×90=54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多于90本……综合学生的分析,上面除法算式的商应该是一个两位数,且大于90小于100。

  3.求准确商。先请学生独立试做,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着重解决: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商“9”写在什么位上?

  4.回答问题,并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节课我都会尽量突出重点,把复杂的.东西摒弃,让学生有一个更清晰的解题思路。这节课我就让学生掌握方法,强调容易出错的问题,效果还比较理想。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在教学中,我力图做到。

  一、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1、通过老师拨钟面,帮助学生认识一天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结束的。一天时针会绕着钟面转两圈,所以一天有24小时。

  2、通过课件显示0时——24时每一个时刻的出现,变抽象为直观,学生明白了24时记时法的来历,理解了这节课学习的课题。

  二、紧密联系生活加深学生感受

  1、老师拨钟表的环节,学生不但要看钟面说出时间,还要说说这一时刻自己通常在做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每天做某件事情的大概时间,把日常生活与时间联系在一起。

  2、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你都发现哪儿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了,接着老师出示课件,通过画面呈现,学生知道邮电、交通、广播和电视等一般采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三、通过观察、对比,引导学生发现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几处观察、对比点。

  1、仔细观察钟面(出示课件),想一想钟面外圈的数和它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就会有:内圈的数加12就是外圈的数;外圈的数减12就是内圈的数 ;外圈的'数比内圈的数多12 这样的发现。

  2、学生观察、对比用普通记时法记录的一天24小时的表格,会发现1——12的数字各出现了两次,前面有时间词加以区分

  3、通过列表的方式,将普通记时法转换为24时记时法后,学生又一次通过观察和对比,可以得出:普通记时法要用时间词区分,24时记时法不用时间词;普通记时法用的数是1——12,重复了一次,24时记时法是用用的数是0——24,分别只用了一次;第一列表(前半天)普通记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记时法没有时间词,数一样;第二列表(后半天)普通记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记时法没有时间词,数不同,24时记时法都是用普通记时法的数加上了12诸如此类的发现。虽然此处学生的表达还不能做到清晰、完整,但他们知道如何转换,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这几处观察、对比点的设计,也正是为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服务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吗?

  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妈妈准备了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大月饼平均分给贝贝和京京两人吃。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

  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给贝贝和京京,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多少?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2个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

  半个月饼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其实所有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出来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分苹果和梨子,让学生知道是平均分,那么半个月饼怎么来表示呢,以单个物体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物体无法用整数表示引出分数这样引入的优点是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凸现出来,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但同时隐性的缺点却是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把对分数的认识放在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来表示。是否会更好?)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1、认识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半个,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边做边演示

  平均分用“一”表示,表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2),取其中的一份(1)。

  写作“”,想一想,这里的“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你能在图中找到2和1吗?(师边板边讲解分数线、分母、分子,有谁能读出这个数?)

  指名读数(读作:二分之一)

  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写上。

  练习:判断下列图中涂色部分是原图形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学生直观的看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认识

  要得到一个月饼的应该怎样分,这个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圆形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边说边演示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借助分月饼来认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的含义)

  (二)教学例2

  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出来,并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让学生体会到要折出它的,有多种不同的折法,让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到:他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正方形的。)

  (三)认识其他分数

  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观察课本91页主题图你能找到几个几分之一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测量是一个需要实际操作的学科,仅仅通过课本和讲解来进行教学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量和实际操作,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都不同,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个性化学习计划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对于一些喜欢运动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测量实验,让他们更加感兴趣和投入到学习中。

  最后,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测量知识的应用。测量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更加实际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测量家庭物品的重量、体积等,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测量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测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实际操作、个性化学习和应用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测量知识,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如何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何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呢?执教了《口算乘法》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锻炼学生、激励学生,让它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思考,激发思维,快乐收获。

  一、 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复习之后,去游乐园玩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情景,所以我设计了带孩子去游乐园玩的环节。不过我在出示主题图后直接给学生抛出例1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继而学习新知。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发挥空间

  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课堂上,我尽量把同学们思维之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尽量地说,让学生自己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结果,在课堂上,我给了学生很宽松的思考环境和空间,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对说得好,想得透的同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

  三、相信学生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充实课堂学习内容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口算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本节课学习了口算之后,我又加上了例2估算的知识,是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提高教学效率。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四、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弄懂,但是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可以让学生学会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同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迁移方法。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我提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算式有哪些?你可以写出几个?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学生只要能运用今天新学的知识列出算式就是一种进步,而优生不仅是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要运用一些简单的概率,就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且还要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

  五、值得注意的问题

  1、课堂上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是犯了错。

  在教学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不要担心学生出错。很多时候学生出错也是一个教学契机。如在练习时出现5006=300.正可以利用这个题提醒学生计算时也会计算出0,所以这个题应该等于3000。

  2、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维,尽管是善意的点拨。

  在学习估算的时候,出示298,问要想知道够不够,怎么办?、298我们没有学过呀等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想到用估算的方法。在教学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用30去乘8等于240,其实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教学契机,但是我还是过于拘泥于教案的设计,非要让学生说出估算两个字,有点儿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这时可以在学生说完后问其他学生他怎么用30去乘呢?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从而引出把29估成30这一知识点。

  3、加强估算方法的训练,理解算法

  从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习惯把三位数估成几百几十的数,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还没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进位乘法,导致错题很多,所以我们现在先把三位数估成整百数。虽然课堂上让学生练习把一个数估成整百数,但仍有学生不熟练,因此在教学与联系时应继续提醒学生。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在学校组织的公开教学中,我上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加法的验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过实践探索认识到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并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重点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对加法进行验算。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本节课我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主题情境提出疑问,由疑问引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经过学生合作学习之后得到方法,最后用得出的方法完成练习。我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都有突破,但在细节的教学和练习的实效性上有些不足.我逐一列下来,对自己起个警示作用。

  一、教学的成功之处: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复习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出示算式135+48=( ),48+135=( ),183-135=( ),183-48=( )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小组内交流填写结果,意图让学生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本节课学习加法的验算做好知识铺垫。接着出示教材中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付款情景图,让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并自己计算。指名计算后,“你觉得××同学算的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怎样检验呢?”激发学生探索加法验算方法的激情。在讲完例题1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板书)。验算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由于有了“复习准备”的铺垫,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算一算,动脑想一想,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验算方法,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学生的方法对他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然后再进行优化,让学生在计算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方法,并找出理由和根据。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不仅仅摘到了自己想要的“苹果”,同时也发展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最后通过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以及课外拓展练习:回家帮爸爸、妈妈验算买东西付的钱对不对?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

  1. 准备不够充分。练习环节,觉得给予学生的练习不够灵活,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改成比赛的形式更好。

  2.老师的言传身教,细节很重要。我要求学生笔算格式要标准,用直尺画竖式的横线,计算要正确,书写要漂亮,自己在黑板上写反而没做到。

  3.激励性语言不够丰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计算类的数学课会使学生或多或少地觉得枯燥无味,这需要老师不停地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在激励性语言方面我还需要多积累,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多学习。

  4.时间的掌握不够准确。因为没有准确地计算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本节课最后的比赛练习我没能好好讲解,全课总结也显得有些仓促。

  以上这些都是对我的一个经验教训,上好一节课并不容易,需要花很多心思认真准备,课前要想到可能发生的所有状况。一堂课下来,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是高兴的,沉重于对自己认识不够,自视过高,高兴的是我发现了这么多不足,以后的教学里我会有意识地去改正这些不足,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教学中存在缺憾不可怕,有了缺憾,只要能及时、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经验教训,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踏实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认识周长》是孩子们以后计算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首先写了一个周字,让孩子们说一说周有哪些含义,然后再出示周长,让孩子们猜一猜周长的周,是什么意思,并指出周长的 周是周围的意思。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的图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然后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数学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出示了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停地说和指,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周长。

  最后设计了一些周长的计算。其实也是对周长定义的巩固。该课时的教学从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课堂参与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不过在时间的安排上还可以安排多一点的内容,把时间把握得更加紧凑一点。

  但是在学生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时,由于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不能较准确的测出叶子的周长,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问题的探讨,也许孩子们完成的会更好一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跳绳小组和踢毽子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设计本节课时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课堂上,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建立认知冲突,初步画图。

  3、绘制集合圈,理解重复现象。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从收集学生的.名单——反馈整理好的名单——圈一圈, 站一站——圈跳绳和踢毽子兴趣组的名单——课件一步步演示集合的形成),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在过程中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接着,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学生设计的图各式各样。可见,创造源于实践,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示方法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特别是在解读集合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 “参加??的,只参加??的,既参加??又参加??的”的含义。反思

  今天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严密性,本节课上有2次重点解读了集合图,第一次是韦恩图的形成初期,第二次是形成了规范的集合图后。在解读集合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红色圈是表示“参加跳绳兴趣小组”和蓝色圈使表示“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跳绳兴趣小组的人数”,“只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多了一个字“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还有“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让学生明白这是2个小组都参加的。因此在比较“8+9-3”和“5+6+3”中的“+3”和“-3”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理解。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重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并对这个图形作了重点解读:如:你认为红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蓝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这绿色部分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那黄色中的5个人表示的是什么?这蓝色中的6个人表示的是什么? “杨明、刘洪、李芳” 这3个人表示的是什么?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读懂了图意,知道了韦恩图丰富的内涵。并正确选择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 排列组合》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是对搭配问题的初步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自己有比较的好的地方,也还有不足的地方。

  做的好的地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创设形象生动、亲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创设“老师到北京旅游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衣服的穿法、早餐搭配、数字游戏”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2、注意让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本节课设计时,注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应地组织了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教师还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从实际的`学习效果出发,考虑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防止合作学习走过场。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感悟新知。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不足之处:

  1、对于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不能灵活处理。

  2、给学生的探究时间还不太充裕。

  我相信,通过这次教学一定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提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分数是一个内涵复杂、形式多样的数学概念,分数的初步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认识,学生的认识难免肤浅,甚至在学生到第二学段进一步认识分数时出现认识上的断节,而如果过早的进入到抽象水平的认识,学生的理解又难以到位,因此。我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力争找准学生已有的认识框架和分数复杂意义的.结合点,也就是直观模型。

  基于上述想法,我在做教学设计时力图体现以下三点:

  一、让学生更系统的认识分数。

  本节课的导入是从学生刚刚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进入的,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认识到,过去除法中出现剩余的时候我们用余数来表示,而今天的学习我们则可以把剩余的部分继续平均分,这就产生了分数,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就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

  二、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分数。

  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模型,除了教材的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面积模型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实例,特别是还提供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生活实例。于是让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就更加全面。

  三、力争凸显帮助学生发展的理念。

  这节课我注重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敢于质疑,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力图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活动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但课堂教学的实施总是和预设的理想化状态有一定的偏差。

  一是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意义时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再加之学生自己兴趣盎然,又举了不少例子来帮助理解,占用了大量时间,导致后续预设的课堂练习和课堂总结尚未完成,已然下课,课堂结构不够合理、完整。

  二是对于几分之一的理解所安排的操作感悟活动由于教学实施时遗忘,致使这一环节后置于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之后,显得教学环节不够流畅。

  也鉴于此,日后教学中一定要在教学时间的把握和环节的调控上多下功夫,同时对于自己所做的教学预设应烂熟于心,而在执行教学预设时又应灵活应变,锤炼自己的教学机智。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4

  《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知识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教学中,学生确实最不容易理解的是从哪到哪大概有1千米。因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上课的前一天晚饭后随家人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较容易建立千米的观念。这样学生就能跟实际操场的情况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有了很好的.帮助。在课堂教学时我带学生到操场上课, 实际测量和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学生显得特别兴奋。大部分学生能在能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 米。教学效果较为理想。有个别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的学生,对于在室外上数学课感觉很新鲜,对于该课的内容的关注度就减少了,所以对于这一小部分学生来说,达到的效果就并不是那么的理想。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要在课外进行实际方面的操作,我会事先讲清目的和要求,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的,我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并且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剪切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我在教学本节课时采用了“转化”的思想,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谁有关,该怎样计算,接着引出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做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出长方形。第二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任意一高剪开,第三种是沿平行四边形两端的两个顶点做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节课学生只是拼出两种,另外一种情况(沿中间高剪开)学生没拼出来,我只好自己演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拓宽空间思维想象。接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过程,把三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讨论比较,转化后的图形和原图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语言,组长汇报。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到转化的思想很重要,在以后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以提供方法迁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苏教版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6-1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6-16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3-04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0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13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教学反思04-13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5-2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17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2-03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