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3 10:08:1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会计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会计教学反思

会计教学反思1

  连续三年,一直在对口班教学,更多时间是将精力用在如何备考,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如何让他们考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忙忙碌碌中,似乎渐渐忽视和远离了那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中职课堂状态。

  这学期,在任中职班级教学中,面对那种在课堂上慵懒的学生,突然感觉疲惫不堪。为了扭转这种学生上课睡觉、讲话、做小动作的课堂现状,我甚是下了一番功夫。反思本学期的教学过程,有几点感触颇深!

  回想整个中职教育,我们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班50多个学生,想学习的占1/3;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占1/3;完全不想学习的占1/3。学生如此厌学,上课违纪也就在所难免了。

  究其原因,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厌倦了学习,而在中国这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时代,他们也理所当然的被初中教师定性为不学习的后进生、差生。对他们而言,教师的批评和训斥,家长的苦口婆心早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当进入中职后,习惯已成自然,睡觉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也自然屡禁不止。

  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责任、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布置他们能够轻易完成的教学任务,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些则成为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

  首先,恩威并施记得第一次进入这个班级时,尽管那种混乱的状态让我厌烦,但我依然面带微笑的向他们介绍自己:“我是一个比较个性的教师,虽然你们比较活泼,但我是喜欢这种机灵的孩子的,以后在我的课堂上,大家是民主的,在我讲课过程中,如果大家对于我的声音大小、语速快慢、教学方法等等,有感觉不适应的,一定记得告诉老师,老师我会虚心的加以改正,教学反思《《基础会计》教学反思》。而对于大家,我也想提两点要求,希望大家配合我:1、我讲课时特别不喜欢别人在下面做小动作或说话,如果有问题,可以等我讲完大家再讨论!2、每堂课我都会有上机的任务与作业,每位同学都必须要完成,完成的好,老师可以奖励你玩会游戏,如果说不会做,老师可以手把手的教你,但如果说不做,那我也只好请你离开我的课堂,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因为我看不得任何一个学生拿着家长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而无所事事,与其这样,不如眼不见为净,只好请大家离开!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老师。”

  学生在掂量这番话的过程中,即能感受到教师的威严,同时也不至与跟老师敌对,必竟,他们感受的出,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则要力争说到做到,如果遇到说话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我会讲课停下来,目光搜寻讲话者,并注视着讲话者,直到完全安静下来,再不急不慢接着讲课。而如果遇到经历了三次仍不自觉的'学生,我则要先请他出去等一下,等我讲完课后,再仔细的跟他谈谈,找到他不停违反纪律的根源。

  而在讲课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太喜欢学、经常心不在焉的学生,我会时不时走到他的跟前,问他能理解嘛,有什么不懂的吗?也许刚开始,学生会觉得很可笑,“这么多年了,会有老师问我学不学的懂!会在意我学不学习!”对于这种习惯了被忽视、被定位为差生的学生,当他静下心来时,会被老师的这种行为感动。而对于教师的我而言,这是为我下一步要对他进行管理和约束而做的铺垫,有爱作为前提,所有的教育都会变的容易。

  其次,布置教学任务要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这些在初中就已经厌恶学习的学生而言,要想让他们爱上自己所教的课程1、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2、要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设置教学任务。

  基础会计这门课,课程的优势就是教材的实用性强,因此授课之初,我很少会按照课本的内容,从头一点一点的讲解。我喜欢上课之初,先根据教材所有的内容,做一个实用的,美观的,贴进学生生活的大案例,展示给他们看,大体告诉他们都是用将要学到的哪些内容来完成。学生在惊叹这个美好设计的同时,会被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

  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我很注意案例的设置尽量的简单、符合他们的认知,要保证80%的学生,能够轻易的完成,余下的20%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教师跟同学的帮助一起来完成。只有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个课堂才能称得上有效的课堂。

  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实践着以上的两个关键点,慢慢的跟学生磨合着,渐渐的发现,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近了,他们会争着做作业,很享受的过来找我讨表扬,厚着脸皮向我讨点玩游戏的时间。多半时候,当他们完成了作业,我会奖励他们玩一会。与其让他们偷偷摸摸的玩,倒不如让他们做完作业后开心的玩一会,至少,这也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呀!

会计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担任了13级17班、18班《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从第三周开始,到现在第九周,我的班级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前三章的内容,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六要素和借贷记账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两个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跟同学们的沟通交流、与资深教师探讨研究,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有以下反思:

  首先,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我讲解理论的时候,经常联系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如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都会随机出几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学生会很好地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借方记什么内容,贷方记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各个账户,还不会具体应用,一些账户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因此我首先分类练习,主要分下列几类:筹集资金、供应原料、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及分配过程等,每一类让学生做大量的真实业务练习。为了节约时间,通常我读业务题,同时让学生理解分析,然后学生依次按顺序站起来回答,因为每个学生必须站起来回答,所以他们不得不努力思考,站起来表现一个最好的自我,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为将知识系统化,给学生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带领学生作一遍,再给学生另外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练习的时候要考虑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用那些知识。这样反复练习,可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

  其次,在我的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再学习的能力。具体说来包括课前预习,每次下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在下次上课时让他们回答,问题越具体,学生通过看书就回答得越准确。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去看,看书的过程中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同时,由于我带的班是商务管理专业,在课堂上注重对会计前沿问题的探讨和讲解,尤其注重对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内容的讲解与分析,而且还推荐相关书籍,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和学习。

  再次,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对老师的印象。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在教学上要有创新外,在师德师风上的优良品质的塑造也同样重要。因此,我认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更加体现在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的关心与帮助上。在担任13级17、18班的教学时,我也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帮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奋斗,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会计教学反思3

  本学期有幸接手14五年制会计1班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课程,接到通知初期我便利用寒假时间通读《会计基础》考试大纲,了解相关的考试信息,收集相关的考试资料,为本学期《会计基础》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学第一课,结合自己前两年备考中级会计师的经历,告诉学生:不跟别人比幸运,要跟别人比坚持。我也常拿高中老师的一句话激励学生:“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有斗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教授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还时常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努力和刻苦,才能熟能生巧,并从中掌握学习的技巧。

  目前无纸化的考试知识面广,考试较细。因此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预习,在课内要做到专心,在课后要做到全面复习并进行练习,并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库加以巩固练习。只有这样,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的工作时间大部分都耗在给学生准备练习、复印练习和细究练习上,看着一份份练习,心里窃喜:这下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的做题了。可是,当批阅练习的时候,我的心情一下跌到低谷。有说练习丢失的,有发现抄袭的,更有甚者拒交作业的。总之,学生就是各种的不自觉,各种的不在意。

  面对那些抄袭、拒交作业的学生,我苦口婆心的找他们私聊,可是收效甚微。天气不总是天天阴霾的,也总有那些能让我阳光灿烂的孩子。晚自习下课后还在背书的'孩子,周末到图书馆看书的孩子,认为自己是“笨鸟”要先飞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学习态度让我很是欣慰。当然,他们在各章节的测试中,成绩也居前列。

  半学期要过去了,虽然现在还不能对学生的从业资格的考试情况下定论,但至少我在尽力,也看到了大部分在努力的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希望我现在种下的种子,在学生不断努力的耕耘中,将会有满满的收获和巨大的幸福感。

会计教学反思4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下面我就《企业财务会计》“包装物”这一堂课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是全面而成功的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

  “包装物”是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包装物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其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基础会计和存货的知识,所以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

  (1)、理解包装物的概念

  (2)、掌握包装物的核算

  能力目标:

  (1)、能根据包装物的定义及管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核算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引导发现、师生共同学习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知

  识点,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交流的态度。

  (2)、通过模拟记账的部分演练,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包装物的概念及核算。教学难点: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核算。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教学方法应用符合这堂课所授内容的要求

  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如:包装物的概念和账户设置,采用引导自学法引导学生去分析,难点的知识,如包装物的核算采用讲授法和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3、教学过程设计符合逻辑要求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于整堂课中,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从学生收集的物品导入本节课内容,然后进行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德育渗透,按常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原有知识比较便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规范化讲解,然后通过例题的具体业务来加以拓展说明准则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便于知识的学习。然后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内容,帮助学生记忆。

  (1)在包装物的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学归纳知识要点,然后根据对收集的'物品判断的正确与否,检查学生对本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教师根据答题情况给予补充说明,从而加强了记忆,拓展了知识广度和深度。将低值易耗品的知识渗透于本节教学中,更能加深学生对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让学生自己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学生由于是通过自己分析得出结论所以印象会很深刻。对难点知识,出租包装物的学习中,我先以租书为突破口,从而使本部分内容更加贴近生活。立马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我先讲解准则对这部分内容的规定,然后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全面了解准则在具体业务中的实际运用。最后通过学生练习,达到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从而加深理解、记忆,进而突破难点。

  (2)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上,我采取了先分散练习再综合练习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和记忆。

  (3)在课堂总结的设计上,我根据本节所学内容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我既布置了基础作业又有拓展作业,这更能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运用的能力。

  (5)板书设计我抓住重难点,使同学对本节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

  (6)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讲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

  本节课的课堂达成度也挺好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并做出相关的会计分录,存在的问题是一小部分学生分录做的正确率不高,包装物的三个明细科目运用不准确,课下可以出这方面的习题强化训练。

  三、需要改进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会计课本来就比较枯燥,学生的话除了借就是贷,所以要把一堂会计课上生动了就感觉特别难。怎样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需要逐渐提高的地方。

  2、课堂容量有点大,一部分同学做不完练习题。在设计课堂练习这个环节的时候不能片面的追求知识面的完整,还是应该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班级的特点,从符合学生的角度出发,挑一些重点的练习,比较简单的可以做课后作业。

  3、由于不是任教班级,所以对学生情况了解不足,从而导致时间把握不准。

会计教学反思5

  【摘要】财务会计学已经成为了现代会计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支学科,是高校财会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因此优化调整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已成必然。

  【关键词】财务会计 课程体系 调整 教学反思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项目(重点) (gxyqZD2017076);安徽省哲学社会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xxD38);合肥学院人才项目(15RC21)。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企业经济环境,国家相继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同时在会计领域中涌现了诸多的信息技术,财务会计整体上有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加强调整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1.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是高校通过开设一系列的专业课程,来培养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会计专业英才,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虽然,通过课程体系的一系列改革工作,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由于会计专业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改进速度缓慢,使该专业存在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经验的积累, 开设的.课程与职业发展要求相分离, 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我认为目前存在两个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人才脱节。高校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安排了一些类似电算化的专业实践课程, 但由于这类课程一般安排在理论课之后, 且课时较少, 学生未能全面系统的掌握电算化的关键知识, 遇到具体复杂的企业会计问题不能独立分析解决, 缺乏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深人了解。

  (2) 课程内容过时, 且以理论为主。沿袭了传统教学理念,开设的课程多以理论教育为主, 教材更新频率低, 未能按照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能力要求,及时更新、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缺乏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教育课程,没有为学生提供增强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渠道。

  2.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调整

  (1)财会课程体系层次分明

  在财会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教育层次间的无缝连接,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稳定有序的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由初级上升至中级再上升至高级。所以在设计财会课程体系之前,应充分掌握了解各个层次及学生群体的具体特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来明确具有特色的教育目标,制定可行性高的培养计划方案。总之,财会课程体系必须以会计学科体系为基础进行设置,财会课程体系只有实现层次详细化、具体化,才能为财会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对财会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应全面了解财会课程体系实际涵盖的学科种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相适应的财会培养目标,满足现代市场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并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财会课程设计主次分明

  财会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课程的主次分明。我们应切实从实际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生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设计与课程规划活动。

  ①明确财会课程体系的基本层次,即会计基础课程体系、会计主干课程体系、会计分支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程体系主要涉及了会计理论基础(、基础课程会计方法基础。对主干课程进一步细致划分为会计实务课程,该课程内部涵盖了从初级到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内容,主干课程同时还涉及了会计控制课程、会计法学。对会计分支课程再次划分为社会会计、资源环境会计、会计教育学、社会责任会计、资产评估会计等明细科目。

  ②根据学生当前采用的学习方式将财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主干课、一般专业课及选修课,接下来按学科的实际性质、内容、会计专业教育方向细致划分各级别学科。只有充分掌握财会课程体系的主次,才能清楚了解各教育对象的具体教育目标及教育需求,从而促进财会课程体系的深入改革。

  3.教学反思

  财会专业教育者应深入反思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的适应性,提高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能以别人的教案为主,不能忽视所教对象的实际情况,更不能一味地靠着自己的教学经验,按以往制定的备课教案进行现在的教学。备课过程中,应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反思角度出发来设计新的教学,保证本次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实用性,树立正确的反思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精致与不足等均属于课后反思的理想素材,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整理,有助于保证日后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增强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教育者应强化自身的反思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将教学反思融入至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精致性、完美性。

  参考文献:

  [1]吴晓娜,贾敬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本科会计学课程体系探讨[J].20xx年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年会暨第六届学院学长论坛论文集20xx年.

  [2]王霞,段雪梅,曾馨瑢.理工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教师,20xx.

  作者简介:

  方小枝(1980-),女,合肥学院管理系,讲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增加价值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等。

会计教学反思6

  摘 要:中澳合作办学自身的特点很适合比较教学法的开展,本文以MYOB和用友软件的比较教学为例,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教学增强学习效果,并培养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分析能力,对合作办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比较教学,财务软件,MYOB

  一、中澳合作办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的背景

  中电联牵头的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在各电力院校开展已经数年,合作办学的各课程既在基本原理方面相同,又在具体环节存在国与国间的差异,非常适宜比较教学的开展。在合作办学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将我国会计的知识点和处理实务与澳大利亚会计的对应方面进行比较,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以下以MYOB和用友软件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二、合作办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的实例

  MYOB是在澳大利亚广泛使用的一款财务软件,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在澳大利亚以外同样被大量使用。用友软件是我国著名的财务软件,占据市场前三名的地位,用友公司还是国内首家股票上市的财务软件公司。我国和澳大利亚会计都遵循了相同的基本会计前提,但是在具体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财务软件中,使得应用比较教学法有了很好的基础。在学习MYOB软件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醒学生思考MYOB与用友的相同或差别。

  1. 数据处理方式的差别

  用友采用的是服务器加客户端架构,整体建立在核心数据库之上,数据集中存放,通过网络实现主机(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交换。这样的数据处理方式适用于大中型企业,便于不同部门数据的整合和集中利用,并能对关键数据进行有效控制。但是也带来了软件结构复杂,控制过多,维护难度大的问题,比如必须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每次运行必须登陆连接数据库。MYOB采用单机模式,运行速度快,结构虽然简单但功能同样丰富,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些差异,可以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加强认识,从枯燥而又艰涩的技术术语中摆脱出来,通过具体实例的对比从根本上掌握分布式处理和单机模式的本质特点和各自的优劣之处,明白为什么MYOB广泛用于中小企业而用友则恰好相反。

  2. 内部控制的差别

  用友按照传统手工会计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措施对软件操作人员赋予不同角色,比如出纳、会计、记账、主管等,执行不同操作时必须使用该角色用户密码登陆;会计处理严格按照传统流程,交易从填制凭证开始,经过审核、签字、盖章、记账一系列程序。虽然这种控制的出发点是防止舞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传统会计角色分工的今天,这些控制设置和控制方式显得过于繁琐。MYOB中所有交易仅需要一次输入,不同的子系统共享数据,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查询、转换、处理等操作,只要在初始输入环节不存在问题,后续环节非常简单,易于操作。但正是这种操作上的便利降低了系统对虚假信息的防范。学生通过这些方面的.比较,将对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程序有全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各控制措施的作用和利弊。教师可以借机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企业规模、经营特点和信息系统设计低成本高效率的内部控制程序。

  3. 账户设置的差别

  用友根据传统会计操作实践,为各个账户、客户、员工、部门、供应商、存货设置了多位编码,必须按照系统要求对不同位数的编码进行赋值,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期初设置工作,操作人员还需要记忆大量内容。MYOB则提供了数类行业近百种形式的企业常用会计科目信息供用户选择,用户只需要稍加修改即可使用。同时MYOB对客户、员工、存货等编码不设置任何规则限制,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编码,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用户友好性。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编码或者格式化对于信息处理的重要意义,了解如何设计编码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系统目标,为今后自己参与会计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

  4. 账务处理的差别

  用友和MYOB在具体账务处理方面存在诸多差别,比如将销售折扣分别作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将现金收付业务分别放在总账模块和Banking模块中;MYOB存在股东提款项而用友没有;MYOB每期(月、年)期末对未结清账务做转出处理,下期期初再重新转回,而用友则不做处理;MYOB在工资核算中有多种抵税扣减项目而用友没有等等。这些具体账务处理的差别是我国和澳大利亚会计处理实务差异的集中反映。在比较此类差异时,要求学生明白这些是两国会计处理的差异,而不是会计软件本身设计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分散见于各课程的各个细微方面,在这里的集中体现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中澳会计的差别具有重要价值,学生可以在操作中重新回顾和强化对这些区别的识记和理解。

  三、总结

  实践证明,在财务软件应用课程教学中通过MYOB与用友软件的不断比较,学生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软件操作,达到了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强化了对信息技术、会计环境、内部控制、编码和格式化、中澳会计处理实务等多方面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一门课程带动了多处知识点,对现代会计及其关键环节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把握问题实质的分析能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会计教学反思7

  “会计法律制度”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第一章,这一章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所学内容相互渗透的点也较多,也就说第一章节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下一章节的学习效果。因此,复习课就是学习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的关键。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上的内容和练习往往都是学生已经见过的,因此,往往缺乏新意,学生感到没有兴趣,那么在复习课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复习课也上出精彩?平时教学就像“载活一颗树”,复习课就像“育好一片林”,载活一颗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复习方法很多,正所谓“学无定规,教无定法”,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几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财会复习课变得精彩。

  一、“问题教学”法复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复习是以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总结的复习方法,核心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较好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问题教学”复习法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的情景,财会课程的特点是实际性强,所以,创设问题时,要体现“源于实际工作,寓于实际工作,用于实际工作”的思想,以贴近实际为主。例如,我在上“会计人员”复习课时,就先提出一系列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毕业后同学们都想从事什么工作呢?”“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当会计?”“同学们猜猜老师有没有参加会计证考试?”“学生证的后面每学期都要加盖‘注册’印章,那会计证呢?”“我想做会计,又想做出纳,可以吗?”所有的问题都离学生那么近,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二、“活动教学”法复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复习课上的内容往往是学生见过的,缺乏新意,如果用传统的“渐进”式复习法,很容易造成虎头蛇尾和边复习边遗忘的现象,而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机械式重复训练的成份相当多。所以,反抽象的知识与富有创意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我在上“会计核算”的单元复习时就尝试了“讨论式”复习,全班按学生座位就近分组,四人一组,小组内成员讨论,先回忆列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然后围绕这些知识框架讨论回答,最后组间交流。其中一个小组列出的问题是: 1、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求。2、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3、会计账簿的设置要求。4、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5、以上各项内容的联系。教师将这些要点写在黑板上,再问其他组有无补充,若有,再补充,若无,按上述的问题进行讨论,之后各组选取一个代表回答,其不足与错误之处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更正。采用小组为单位,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回答,然后组间交流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甚至创造性,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复习效果不错。

  此外,在上“会计法律责任”复习课时我还尝试了“游戏法”的复习方法,在上“会计职业道德”复习课时尝试“竞赛法”复习方法,激好学生的兴趣。这种活动教学法模式使课堂气氛活沃,学生学得很轻松,又紧扣教材,完成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应该说教师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相对枯燥的复习内容,而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除上述常用的活动方法外,不同的内容还可用其它的方法或多种方法同时使用。

  三、“扶贫式”复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传统的复习法,由教师领着学生按教材内容的顺序或知识点分块复习,但这种复习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状态中,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或前面新课内容掌握的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会跟不上,效果相当差。作为一名好教师,应该面向全体这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应该出现一堂课上只有几个素质好的学生在表现,其余的学生都是旁观者的现象。如果我们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生或部分学生,而忽视了另外一些学生的参与热情,给他们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来指导学生。此法我们形象地称为“扶贫”。为了“扶贫”,可以确定对象,班级友好结对同学。比如,可以将全班分为若干组,以考试成绩排名名单为依据,三人一组。如某班学生有51人的话,第1名、第18名、第35名为一组,第2名、第19名、第36名为一组,以此类推。每一位学生有了各处的任务和职责,就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好学生在指导差生的同时,自己对检查的内容得到了强化。中等生一方面接受学习,一方面指导差生学习,而差生也在其他两位同学的监督、指导和帮助下学了不少知识。

  四、“演练结合“复习,点燃学生的激情。

  我们知道,复习课的本质就是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综合应有,特别是针对会计考试而开设的课程,练习的比重占的比重相当大,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和巩固练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先理后练、边理边练、先练后理。那么,如何在传统的模式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点燃学生的激情呢?道德要抓准复习的起点。方法一:设计综合题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串联学生知识的散点。如《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的复习课,设计一个综合题,使学生说出:会计人员的任职条件,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会计工作交接。使这些知识散点串联起不,从而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基础设计练习题。方法二:通过交流谈话来了解,可让学生先说说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知识点?用什么方法复习等。此外,要突出学生“自导自演”的过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知识后,自己设计练习题目,回答问题很容易,但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所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再要掌握题目的答案。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参与到复习的过程中,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会计教学反思8

  第一章 会计的概述

  对于生活在中山这样一个民营企业较发达的地区的学生来说,会计可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却也存在很多的误区。有人以为会计就是记账,有人以为会计就是做账的,有人以为会计就是管钱的,总之各种各样的回答都可能存在。所以,本章的讲解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是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与原先设想的差不多的是学生对于会计的认识,让我有点点吃惊的是学生对会计的发音错误。面对这样一批学生,教学难度可想而知。从纠正他们的错误读音开始,到慢慢纠正他们对会计的错误认识,再到后来引导他们对会计的本质、特点和职能等方面的理解的这一漫长过程当中,自己获益匪浅。

  首先,对职高学生的讲解要详细,凡事开头特别重要,开始就要给他们树立好认识,这有助以后教学。

  其次,教学的思路要严密,教学方法也要浅显易懂。用浅显易懂的话、最快捷的方法把一个事物讲解清楚。

  再次,教学方面有点小创新。在教学方面的针对性要强些。比如用图示(课件)让学生更好理解企业经济活动和会计对象的关系。

  第二章 会计要素及平衡公式

  本章的系统性特别强,无论是前面的会计六要素、会计核算方法还是后面的会计平衡公式,其内在都有一定关联。所以,本章的讲解对逻辑性、整体感的培养大有益处。另外,本章的内容大多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所以,本章的讲解也特别注重实际。心得如下:

  首先,学会用实际生活服务教学的方法。理伦联系实际是每个教师的追求目标,本章的教学我努力这样去做。会计的六要素是我们平时生活经常会遇到的,所以,我尽量结合生活当中接触的事物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六要素。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深化。

  其次,在讲述会计核算方法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做比喻,效果显著。我假设“设置账户”为“每个学生的学号”,“复式记账”为“全日制的学校管理和评价机制”,“填制和审核凭证”为“平时的综合表现”,“登记账簿”为“期末的成绩单”,“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为“个人的学期总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个人简历”。这样的比喻加深了学生对每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有深入浅出的效果。类似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再次,会计平衡公式从静态到动态再回到静态,不但道出了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道出了财富的积累过程。这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也许,这点我还没做到,但其价值确实很好。资产和权益实际是企业的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很好的说明,可以让学生养成投资和利用杠杆作用赚钱的理念。另外,公式的收入的增加和成本(费用)的减少都可以使得最终的.利润增加,这里可以让学生养成节俭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成功好习惯。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本章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本章的内容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的,无论是设置账户还是复式记账原理都对后面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借贷记账法是我国会计规定的核算方法,对后面的凭证和账簿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章教学的关键是把复式记账的原理向学生讲解清楚,这种原理和前面讲到的会计平衡公式相关联,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这种原理。觉得本章教学有以下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对学生学习会计科目表的要求是:让他们带着记忆看,熟练的理解各会计科目的名称及核算内容,这样对后面会计分录的讲解有很大帮助。因为初学,很多学生对科目的所属类别常常会混淆。

  其次,会计分录的学习要抓严。多练习工业企业常见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编制,同时多给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经济现象。面对一门新的学科,从一开始就认真是非常重要的,分录的教学要严抓,让学生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学生对一门新的学科的学习态度正了,自然而然就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再次,本章的教学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由于多媒体的演示能很直观地给学生示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同时在财会模拟室进行学习,这里的学习只要多媒体做示范就可以了。

会计教学反思9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向社会培养一些具备会计技能的实践技能型人才,但是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复杂,高职学生基础薄弱,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根据成本会计的特点教好成本核算内容,是作为会计专业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教学水平,让高职学生牢固掌握成本核算知识。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我院的育人理念是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确定“311”的课程体系,“3”指的是计算机、外语、中文应用写作三门交往工具的熟练使用;第一个“1”指的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性应用。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学好每一门专业课,并学会应用。但由于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深奥、实践性强,所以,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门课程难学的共识。作为成本会计的教师如何应对呢?我认为首先要认清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然后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我院的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性强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精神,针对应用型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及特点而编写《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既重视对基本理论的分析与概括,又注重实务的应用操作,能同时满足课堂教学和自学的需要。《成本会计》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成本核算的其他方法,作为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控制与成本考核,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二)实践性强

  成本会计知识来源于实践。 从成本会计的产生来看,成本会计产生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并伴随着复式记账法的出现而形成, 一般认为成本会计产生于 16 世纪,而第一本关于成本会计的著作是 1885 年美国的亨利?梅特卡夫出版的《工厂成本》一书,该书提出了有效的成本归集方法。可见,成本会计知识确实来源于实践,实际上是在实践中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是具有抽象性。 而从人们的认知角度来说,抽象的东西往往难以理解,而形象的东西相对来说更易于接受。

  (三)专业性强

  成本会计课程需要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已学完以后开设,成本会计需要以这些课程的知识为基础,否则学生就没法学习成本中的内容。成本核算有一定的程序性,核算程序的概念在基础会计学习后就应该有所认识,比如说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再分配是成本核算的关键,如果在成本会计学习以前就掌握了将费用进行正确的归集并分配结转的概念,那么学起来就会思路清晰,易于掌握。

  (四)系统性强

  成本会计主要围绕制造业成本核算展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就是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完成各种产品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计算。成本核算是按照顺序完成,各环节紧密联系。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即:“①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③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④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五)计算方法多

  成本会计在进行费用归集与分配时,与其他课程相比涉及的计算方法比较多,比如说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就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以及计划成本分配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就有定额比例法,定额成本法,约当产量法等六种方法,并且这些计算涉及很多计算公式。

  三、针对我们高职学生的特点及成本会计的特点,改进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有效措施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知识内容要讲透

  高职学生普遍基础差、自学能力弱、对计算比较害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引导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给学生设计几个为什么,围绕一个知识点解答了多个为什么,学生才能对理论的精髓具体掌握。比如平行结转分步法,首先要讲清楚为什么要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然后要让学生清楚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广义在产和最终完工的概念,然后在从第一个步骤开始,划分完工与在产,直到所有步骤都结束,然后在把每一个步骤的完工产品的成本进行累计,就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因此理论一定要精讲,还要深入浅出,要让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为成本会计知识的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法的核心:教为主导,学位主体,以为主轴,练为主线。教为主导即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学为主体即学生始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

  疑为主轴即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做法。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是创新教学的关键。通过解答一个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个知识点。更多地安排课堂讨论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练为主线即通过“问题”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但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多练习,学会运用知识、巩固消化所学,并在练习中进一步检验教学效果。比如说在顺序分配法的教学中,一个问题结束就提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同一个问题不断深入的思考,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问题式教学是通过老师有目的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依据所掌握的资料,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明白问题的来龙去脉,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将理论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讲授成本会计理论的同时适当举一些恰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更好的掌握理论。比如,以某上海某生产企业为例适当罗列一些该企业有关成本管理的措施, 让学生来思考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措施是否合适,如何改进成本管理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当然,案例教学不能离开书本,去搞纯粹的案例教学,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四) 定期技能检验

  技能检验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测试内容上, 不是简单教学内容的重复, 也不是单纯的章节片断内容的重现。而是多个章节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 原材料费用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把它放到成本核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中作为综合技能去考核,这样学生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要求也比较高,要求成本会计教师既要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作为高职成本会计专业教师,要注重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教学反思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会计信息化

  20xx年4月12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提出力争在5-10年左右,力争使我国会计信息化水平向世界先进国家看齐。《会计电算化》课程对于提升学生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培养满足社会信息化需要、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当前的就业市场了解到,多数企业对应届中、高职毕业生会计信息处理水平持质疑态度。有用人单位反应招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虽然已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相关岗位负责人要求其在财务软件中填制有关发票等单据信息时,存在无从下手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实现“职业岗位‘零距离’、课程教学、职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值得思考。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中、高职院校中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原理,重点掌握一两种常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能分析所接触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功能,判断软件质量的优劣;要求学生能应用电子表格软件等进行一些财务分析工作。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和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娴熟、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课时有限,实践基础薄弱

  《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严重不足,学生上机练习时间有限。大多高校受课时限制只讲授财务链部分内容,课时安排在50-70之间,理论讲解与实验上机比例分配为2:1,导致实践上机课时偏少,学生操作技能难于提升;另外,学生大多没有电脑,计算机操作水平薄弱,只能通过每周3-4个课时的实验上机进行练习,大多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滞后于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学生动手能力不足而上机锻炼机会偏少,前后业务间的连续性、衔接性亦不足,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2.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

  当前大多高职院校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安排在公共机房或会计专业实验室内进行,教师结合教材边讲解理论边操作演示,教材中一般设置不同的情景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进行知识点的巩固练习。采取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较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大多学生只是生搬硬套,缺乏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教师教学方法大多选用讲授法、案例演示法,每节课模式较为单一,学生新鲜感不足、兴趣度不高,教学效果难于保证。大学课程教学应专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能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亟需开拓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教学内容有限,不够丰富

  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可分为财务链、供应链两大部分,财务链主要包括总账、固定资产系统、薪资管理系统、UFO报表系统等内容,供应链部分主要包括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等模块。受课时限制,高校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通常只选用市场上使用较多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演示版,然后选取软件配套教材,模拟一个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主要以财务链为主,即以总账系统为核心,兼顾固定资产、薪资、UFO报表等模块,而对比较重要又较难掌握的供应链不做要求,对于软件中的财务分析、决策系统更无法顾及。此外,教学中只选用单一财务软件,学生对其他会计软件适应能力较差。

  4.课程考核方式重期末、轻平时,考核方法单一

  大多高校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期末总成绩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为主,即以期末的一张理论试卷定成绩,虽然部分高校购买了教考系统亦可以进行上机考试,但仍然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体现不足。即便高校采取平时成绩(一般占比30%)与最后测评成绩(一般占比70%)相结合,也只是参考平时出勤率与作业成绩,对于学生平时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操作水平考核体现有限。

  5.教师综合素质不足,实践技能有待提升

  会计电算化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会计学、管理学融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已成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骨干课程。对于任课教师而言,要想将本门课程上好,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具备娴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精通财务软件和计算机操作,综合素质、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然而,真正接受过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当前高校大多数任课教师大部分非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毕业后直接从教,财会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难于兼备,实践经验有所欠缺,制约着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增加实验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校可以根据日常教学安排、实验室使用情况,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增加30-50课时,总课时可安排在120个左右,可将理论讲解与实验上机比例分配为1:2,使学生有足够时间掌握财务软件常用模块操作技能。鉴于本门课程技能性要求较高,分散教学不利于业务操作的连续性,课时安排上可进行四节连排并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可先安排单项任务训练,然后进行综合实训,再加以介绍Excel表格以及其他财务软件的简单应用,根据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选取多种实训资源,力争完成中小型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涉及到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后期亦可增加财务分析、管理决策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亦可促进高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

  2.引进或开拓网络学习空间,促使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高校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应引进或开拓网络学习空间,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课程资源的网络化、电子化,亦可以使师生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极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时间。教师可以上传各种形式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案例练习、初级电算化习题等,可以以PPT、音频、视频、微课录像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在线浏览,也可以进行下载便于随时学习。此外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法、角色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可在会计电算化日常经济业务处理中安排4-6个学生一组,分别担任制单员、审核员、出纳员、记账员等角色,分工完成工作任务,之后可进行角色互换,进一步巩固练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分配小组任务,针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分组截图制作PPT,对理论知识及软件操作进行讲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重视会计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适当对学生进行开放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不仅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其他课程的教学亦需利用实验室来开展。有关领导应进一步重视会计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将校内计算机实验室与网络机房有机融合,使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与招生规模的扩张协调发展,并将实验室适当向学生进行开发,切实保证《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有序进行。为营造良好的仿真会计工作环境,可依照企业实际财务部门设置来规划实验室建设,配备财务工作所需工具,如原始单据、记账凭证等,实际操作时,可在实验室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重视过程性考核,安装无纸化测评系统

  当前会计专业学生的大多考试已实行无纸化,例如省级技能大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在实验室安装无纸化测评系统已成为大势所趋,学生可以直接在该系统平台进行专项练习、模拟考试,由软件供应方提供技术支持、及时更新,在练习模式下学生可进行单题评分,考试模式下学生交卷后系统自动判分传送到服务器,方便教师及时查阅考试成绩。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组织多次考试,使讲练考融合,充分发挥无纸化测评系统的优势,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

  5.引进与培养人才相结合,提高师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对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针对会计电算化师资问题,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招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特别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高校可聘请会计财务软件专业技术人员为会计任课教师举办专题讲座,特别是有关财务软件日常的数据库维护、“营改增”下财务软件新变化、新功能;高校亦可鼓励相关教师到会计财务软件公司或者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会计实务经验,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当然作为教师个人,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更新现有知识结构,时刻了解会计电算化发展新动向并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为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总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应立足高校发展现状,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切实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为此,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余瑰.论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手段之创新[J].经营管理者,20xx(3):365.

  [2]张家胜,程苗.基于过程性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教改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4):251-252.

  [3]姜琴.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xx(30):121-122.

  [4]韩金红.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xx(1):80-81.

会计教学反思11

  学生技能练习质量的好坏,除了前面心得中提到的激发兴趣、确定目标和练习时间的合理安排之外,与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事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多年,我认为不管学生在何时进行技能训练,专业教师必须当面进行技术指导。如果专业教师技能水平较低或缺乏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就有一定难度。因此,指导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和较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

  作为一名财会专业课教师,我觉得自己只有成为打算盘和记账的`能手,才能更有效地监督学生搞好训练。技能指导教师要在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知识、练习技能,尽量使自己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际能力方面超过学生。为确保训练质量,每次练习,我都在场巡视指导,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训练技巧,及时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练习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水平和能力,提出合理的、能达到的目标,注意“抓两头、带中间”。这样,可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坚持不懈地训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以上对珠算技能几个方面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任何一项技能都要通过刻苦练习才能形成,而训练的效率和质量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只有正确地利用这些条件,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有利于加强技能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会计教学反思12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创新思路

  前言: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综合素养要求的逐步提升,也给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挑战和契机。而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会电人才也是目前各中职院校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另外,再加上各高校的不断扩招,不仅导致中职生源的大量流失,生源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全面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必须要探索出更加适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一、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以及会电专业各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通过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于课程标准,来进一步优化其课程内容与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应注重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机整合。中职院校在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与其相关知识内容相适应的道德理念、情操,以及基本素养的培养发展。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应适当开展一些经济政治、职业道德,以及数学、体育等一系列关于职业道德、学习能力素质的课程。其次,应结合工作过程来进行课程设置。会电专业课程体系来源于企业,又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中职院校应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适当的融入一些基本、专业,以及岗位方面的技能课程,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在走入岗位后,以最短时间适应企业工作需求。再者,科学安排课程课时。在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过程中,各中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现有条件,适当的增加一些实验课程,并尽可能的将其与理论课程的比例维持在1:1,以此来增强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技能练习时间,从整体上提高中职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对市场需求做出全面调查,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当前行业人才知识、技能结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整合其培养方案与具体岗位需求,从而建设出科学、完善的会电展业实践教学体系。其教学体系主要可划分为综合实训与分阶段实训。首先,综合实训,主要涉及到校内模拟实训,以及社会与顶岗实习,校内综合模拟主要是将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作为实训资料,而在企业会计环境中,主要是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分工,从审核原始凭证一直到登记账簿,以及报表的编制开展较为完整,且综合性较强的会计业务处理训练。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岗位方面的合理分工,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需承担的业务,进而对会计业务的整个流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掌握,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核算能力。其次,分阶段实训。这方面的实训内容主要设包括认知、会计电算化,以及手工会计等方面的模拟实训,其中主要涉及到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学习探究。认识实训主要是带领学生前往具体工作、理论知识场景进行体验,让其在此过程中,对会电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也对该专业的整个实践操作流程,及其在单位经济活动中的所处地位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手工模拟实训着重培养的是学生掌握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从而对相关基本理论概念、方法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会计电算化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的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对各种会计软件的熟练运用。

  三、注重会电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应注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中职院校的教师通常都是在毕业后直接上岗授课的,大多都没有实践教学经验,这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的关键原因之一。对此,必须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通过学历提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或者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为教师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以此来促进其业务水平的逐步提升。其次,应积极聘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来本校进行兼职。中职会计专业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着很高要求,为此,学校可以着重聘一些技能过硬,且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并以此来对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不断优化。

  四、加强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应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立主要是将企业各种业务、管理活动有机整合在某实训室内,进而让学生在实训室中,利用较短的时间来对财会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全面学习与掌握的环境。其建立内容主要涉及到硬件、软件两部分内容。结合财会工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各中职院校在设立模拟实训室时,可以为学生模拟出当前各企业的实际办公环境,并进行分岗设置,以此来让学生对具体的工作流程、规范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而在实训室外围可以进行税务局、银行等财务会计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的一系列外部环境,以此来培养、锻炼学生对外业务的`操作水平。其次,注重校企合作,构件校外实训基地。各中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教育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准确把握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进而对当前的教育培养模式做出适当调整,也为学生传授更加新颖、适用的专业知识,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未来就业中的专业价值。另外,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顶岗实习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实践操作、处理业务的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各中职院校及其会电专业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推动会电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新颖、丰富理论知识的开发与传授,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模式等方面的设计与创新,进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培养出更多新颖、优秀的会电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林艳.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8):283-284.

  [2]冯洪江.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46.

  [3]李玉建.中专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施[J].学周刊C版,2013,(4):11

会计教学反思13

  1成本会计课程的主要特点

  1.1系统性与逻辑性强

  成本会计以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为基础,重点研究产品成本与计算,与统计学、会计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多个学科汇合形成的复合型课程。但是成本会计对知识的汇总并不显得冗杂,而是根据成本核算的过程将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规整。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课程时需要具备系统的基础会计知识和财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

  1.2教学内容体系庞大

  产品成本是成本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社会上的产品多种多样,其体系十分庞大。并且成本会计的涉及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成本预测与决策、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考核与检查等等。

  1.3以计算为主,方法众多

  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需要通过各种产品要素、市场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与总成本,其中涉及的分配方法和计算方法众多,且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符合目前市场环境和未来市场变化需求的科学准确的数字。例如,在成本会计的成本核算中涉及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就有这样五种: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直接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1.4实践操作性强

  由于成本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极强的操作性。例如在生产费用的计算与核实中,原始票据等计算凭证的传递、填制、登记需要直接上手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避免漏记、错记、多记等事故的发展。同时,成本会计还需要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类型和组织特点,针对特殊的行业情况采取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此外,实践性教学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训教材的问题

  即实训教材的选择失误或缺失。据统计,目前超过80%以上的学校选择的课程教材还是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很少配套实训教材,而其中大多数实训教材又以习题为主,很少有市场、企业的一线资源。

  2.2教学手段的老化

  虽然比较分析法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法在近几年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但在实践操作中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原因在于成本课程的计算方式与原理较为复杂,老师还难以将教学内容与新型教学方法有效结合。

  2.3实践教学不足

  强调理论是多数学校的共同点,按部就班地单个计算题训练是常用方法。这就导致了学与用的脱节,使得学生无法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难以达到社会适用型人才的需求。

  2.4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笔试依旧是多数学校的考核方法。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但难以反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且平时成绩+期末笔试成绩的评价体系难以真实有效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一是平时作业可互相借鉴抄袭,二是期末考试较为局限,难以全方位考核。

  3成本会计教学中的改革思路

  3.1贯彻“三个坚持”的教学思想

  一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实践操作为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二是坚持讲授与实训结合的原则,即以课程实训为主导,从单个的产品成本计算到整个企业的成本核算,从点到面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实训。三是坚持导学与自学相结合,即可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3.2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的构建应当兼具整体性与统合性,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性教学。建议可将课程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即成本会计概念基础,成本核算原理、程序及要求、成本核算基础,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及成本会计知识,成本会计实训拓展。这样的课程内容构成显得更有系统性、兼容性和实用性,更符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3.3科学利用各类教学工具

  PPT是现代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PPT实现情景化教学、案例教学、比较分析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利用EXCEL,利用编制工作来展现数据之间的计算关系、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来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本会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3.4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并不是利用一种教学方法讲完整堂课程,而是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每个单元的学习时,以问题为导入的授课方式即是探究性教学方法,以单元内单项知识的掌握与训练则是模拟实训教学方法,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简单综合训练则需要结合案例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而最后的考核阶段则需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实现。

  3.5开创校企合作实训平台

  校企联合教育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其开拓方法一是与规范性的培训机构合作,加强学生的初中高等级资格证的考取。二是与各生产型企业合作,通过安排师生深入企业实践工作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教师深入企业还可多方位搜集教学所需实践案例和热点问题。三是学校可聘请企业在职人员、行业专家进行实训指导或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或见习的工作岗位,以利于学生提升自我能力和日后择业。此外,《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还应当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以实现与市场信息接轨,熟悉掌握市场环境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实现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会计教学反思14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极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调整教学方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第一次教授基础会计中“生产过程的核算”时,笔者引入讲台制作过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讲台制造所需材料、人工、水电费等,课堂上学生说听懂了,但做题目就不知道怎样下手。课后,笔者认真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学生从初中到中职,没有接触过企业,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单纯讲解理论和原理,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更不用说理解。”在第二次的教学中,笔者翻阅了第一次的教学反思,改变了教学方法,以学生平时玩的QQ农场为例,以QQ农场的经营过程作为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QQ农场的操作过程联系到我们企业的经营过程,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如果我们总是凭借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或者是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企业的人才需求,无法让专业教学与社会接轨。而教学反思正是搭建“教”与“学”的桥梁,它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反省和分析,不断发现自身在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方面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汲取新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活水源。如,在向学生讲授“会计凭证装订”时,笔者只介绍了左边装订线装订法,后来有个学生问如果采用这种方法,那么有些原始凭证可能会因为没有折叠好而被订在一起,这样不方便查看。课后,笔者进行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写道:“教学不仅仅为考试,更要与实际相结合,将企业常用的另一种方法左上角装订法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积极参加企业社会实践。”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最终从经验型教师上升为研究型教师。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首先就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工作是教学实践的第一线,平时的教学中会出现一些精彩片断、巧妙的设问、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瞬间灵感、学法指导或不足之处等典型教例,如果每节课都进行反思,把这些宝贵的经验都记录下来,并不断进行整理和总结、经验论证、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定会提升自身教育教研能力。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一)记教学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教法改革或创新等,课后要及时记录这些课堂的闪光点,并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如,在讲“支票的填制”的时候,笔者借助多媒体,先播放支票的填写规范、填制要求和传递过程的微课,然后重点强调支票填写容易出错的地方。微课形象生动的演示,加上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把它收录在教学反思中:“基础会计的内容可以利用‘短、小、精、趣’的微课来呈现,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记教学失误之处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即使你的教学设计得再完善,也可能有疏漏、失误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之处,查找根源,以免重犯。例如,在讲授“科目汇总表中关于会计科目的排列顺序”时,笔者说“一般按照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的顺序进行排列”,快下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问:“我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编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以后是不是可以随便排列?”笔者当时就脱口而出:“可以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在课后的`查阅资料中,发现为了方便登记总账,会计科目的排列顺序应与总账上的会计科目顺序一致。笔者把这个失误及时记录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要为企业做账的,这些行业里习惯性做法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只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会计。”

  (三)记教学灵感顿悟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在课堂上突然产生的灵感,若不及时在教学反思中加以记录,实在可惜。如果说灵感使教学得以生动,那么课后的顿悟和反思则是锦上添花。如,在讲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特征”时,笔者突然想到用“生女孩是资产,生男孩是负债”来形容会更形象生动,学生顿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来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这种比喻的方法是事先没有设想到的。在课后,笔者记录了自己的灵感:“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特征可以采用生女孩是资产,生男孩是负债的比喻来解释”。

  (四)记学生的创新或疑惑之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有时会产生一些独特见解或者精彩回答,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更要将学生的这些“创新火花”记录下来,实现教学相长。如,在讲授“错账更正法”这一内容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给学生练习: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结果记账时少记了900元,正确的改法是采用补充登记法。这时有学生提问:可否采用红字更正法编两张记账凭证:

  (1)借:库存现金100,贷:银行存款100。

  (2)借:库存现金1000,贷:银行存款1000。学生的提问有创新,笔者当场表扬了这位学生,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可以,经过笔者的点拨启发,我们认为不可以,因为错账更正方法的选用是有适用范围的,这道题只能用补充登记方法。

  总之,好的教学反思是连接“过去”的教学经验与“现实”的教学研究对象和“将来”的教学事件之间的桥梁,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会计教学反思15

  本团队对《会计凭证的填制》模块精品课程的开发,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会计核算的起点是凭证的填制,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首先要达到凭证的记录真实,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和规范,填制及时等质量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我们对《会计凭证的填制》分三小块进行设计,其中原始凭证的填制设计了4课时,记账凭证的填制5课时,凭证的装订2课时,共计11课时。

  在原始凭证的`填制的教学过程中,分课前准备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老师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原始凭证(车票,发票,购物小票等),同时,老师也准备了空白的支票、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原件和复印件,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将收集的原始凭证作认真仔细的观察,认识什么叫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上的主要内容,并将准备好的空白支票、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复印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写。老师制作了各种原始凭证的PPT,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认识原始凭证。本堂课课堂重点介绍了支票的和发票的填写。老师把支票签发的要点、发票填写的关键点教授给学生,重点和难点非常突出,学生学得非常愉快,轻松,效果很好。

  在记账凭证的填制这一小块中,从要求着手,老师重点突出了记账凭证的填制步骤和方法,分复核原始数据;分析业务事项;认真填制记账凭证三步走,在这些步骤中,老师重点强调要在分析经济业务的基础上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会计凭证,并具体分析了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并用3课时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动手来完成经济业务的填制,通过大量的实操练习,学生掌握了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填制的操作方法,能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好。

  在会计凭证的装订这一小块中,强调装订要分两步:一是会计凭证装订前的整理工作,对大张的原始凭证要将其折叠,折叠后的大小以小于记账凭证为原则,对小张的原始凭证(比如车票、餐饮发票等)要将其粘贴在粘贴单上,防止散落;二是会计凭证的装订方法,用“三针引线法”的装订方法,装订凭证的左上角,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将装订步骤分解后逐步教学生,学生很快掌握了装订方法,并能动手完成自己填制的会计凭证的装订。

  本课程开发对会计专业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将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采用多媒体教学,非常直观,真实,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教学效果也很好,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非常适用,但本课程要得到广泛的推广,还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多媒体的配置,网络的开通等),所以从硬件上还要加大投入。

【会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会计教学教学反思04-10

夜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5

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3-07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17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反思(通用12篇)06-20

杞人忧天教学反思《杞人忧天》教学反思03-07

数对问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9

教学反思体育教学反思最新11-18

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通用12-06

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参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