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时间:2022-02-20 14:36:1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实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物理规律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中学物理中的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更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离开了实验的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科学也是不完美更是不可能的物理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就是:注重物理实验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实验的方法,在物理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积极探索物理实验的新思路。使得中学物理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科学观念、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发展的一门有用的教学科目。

  以往的物理教学重视的是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正确的实验步骤和结论以及实验的误差分析的知识掌握。注重的是学生是否掌握原有的经典的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也许更多的是注重从这些个实验中所得出来的物理结论本身,而不太注意如何从实验过程中获得能应用于以后解决科学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基本上就是要求知道这些个实验古人是如何做的,从这些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也只要能把这些实验是怎么做的、在这些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能从这些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这些实验存在什么方面的误差以及如何减小这些误差方面讲授得清楚,就是一名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

  但是假设我们的所有学生都只学会了这些个多少年前就已经存在的物理实验的实施方案、实验的结论对其一生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多大的帮助呢?在这种实验教学中真正有多少的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实验教学中我们的学生能掌握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吗?在这种实验教学中我们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吗?如果长期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我们的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低下。我认为新课程中学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要注重物理实验为什么这么做,更应该重视还应该怎么做,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如何更好的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加强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主动去做实验,并有想办法改良原有实验的意识。本文从教师演示实验的兴趣性;学生的分组实验的自主性;学生的课后实验实用性,三方面反思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物理实验教学。

  一、多做并做亮演示实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实验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掌握科学规律、科学知识服务。

  演示实验能让学生直观地从物理现象中感知物理规律,是物理实验中最多的部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自己要重视物理实验,能用实验说明问题的,就不要因怕麻烦,不要因课时紧张而不做,不能只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更不能口头讲解实验直接应用演示实验的结论。我们不但要多做,还要做亮演示实验。做亮的意思不但要做得精彩,还要鼓励学生修改已有的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得演示实验真正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作用,成为物理教学的亮点。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是基于实验得出来的,我们都知道这个演示实验很难做,要定量得出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中的结论是我们中学物理现有实验器材条件下所不能实现的,实验的误差相当的大,实验的可信度很低,做了这个实验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很多老师就选择不做,有的就用多媒体代替了。如果应该做的演示实验不做,我们的学生就会产生做实验是很难的,实验是不重要的,只要会做物理实验的习题,只要知道怎么做,知道实验的结论是什么,不会动手做实验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的学生如果没能有亲眼目睹老师操作演示实验的过程,亲临实验的情景情感体现,是不会有深刻记忆的,更谈不有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由于只是简单的记住实验结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肯定不高。

  做亮就是:虽然这个实验难做,误差较大,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验中,强调实验的过程,不但强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在得出实际实验结论后,更注重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这个实验才能减小误差,这样让我们的学生有从失败中中获得经验的体验。那么我们的学生在这个实验中不但能掌握实验的过程与方法、实验结论的知识,还能有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后者是我们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整个新课程的根本。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更加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之演示实验。

  二、做精并做细学生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使得实验教学更好的为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服务。

  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统筹安排能力的最重要阵地。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正规实验,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科学素养,并掌握应用实验方法解决科学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步骤。我们应该注重在实施分组实验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只有学生是实施实验的主体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一堂实验课分两部分,上半节课是老师讲解这个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的数据处理、实验的误差分析等细节,下半节课由学生重复老师所讲的所有过程。这样的实验教学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保证了学生在实验中不走或少走弯路。但是由于这一切都是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做实验时会有种完成任务的感觉,我想也肯定有不少的同行发现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情绪不高的现象。这样只会培养学生的依赖性,长期下去,他们只会按别人的说的去做,别人不说就不会做了。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合的',退一步讲,这样机械的重复老师的实验过程有什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意义呢,还不如不做这个实验,这样的实验只能起反作用。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只是起学习的引导作用,其实很多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老师要保证自己的行为不能过多的干涉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要做精做细学生分组实验,应该分四步走:1、在实验课前几天教师只提出实验的目的,然后由学生讨论完成实验方案,并提交实验方案给老师。2、老师对学生所提交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再把意见反馈给学生,由学生修改至可行。3、学生进行实验。4、由学生自己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错误结论、正确结论中得到实验的注意事项。这样开展学生实验,学生能不高兴吗?能不积极吗?学生的自主性肯定得到体现,才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经历一这样的一次次的实战,肯定会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开展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当然这样做是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学生难免会多走弯路,但是在实际的科学和生活中走弯路是在所难免的。对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事多花点时间也是值得的。

  三、做实并做活学生的课后实验,充分利用课后实验的很强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实验教学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价值观服务。

  课后实验是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用品发现和探索科学规律的小实验。其特点是实验器材简单易找、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有趣、生动,观赏性强。比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更具有实用价值,是一个科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小桥梁。

  在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最容易被师生忽略的是这方面的物理教学,认为它不是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学的主流。其实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远没有这些小实验,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是多么的有趣,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人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自然,更好的生活,如果不强调科学知识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回归,学习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但这些个实验检查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没有认真开展的重要原因。

  做实和做活小实验的做法可以这么实行。由于这些实际的观赏性很强,老师可以定期举行实验展示活动或比赛,让那些喜欢做实验的同学、做得好的同学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课后实验也将成为物理教学的亮点。

  新课程强调的是科学素养和人的发展,这是物理实验教学必要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不能再走重知识、轻技能,重结论、轻过程,不注重动手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老路了,物理实验要如此反思,整个物理教学更要这样反思。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2

  摘要:在教育改革理念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符合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理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也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最后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再改进实验方法。在学生自主实验的基础上,自主构建中突破实验设计方案的难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验教学

  一、创设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现象以及物理实验的启发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相关的物理情趣,激发学生思考,带动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乐意主动思考,乐趣发现其中的乐趣,乐此不疲。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所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当成引课的最好事例。这些事例也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利用这些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我们学习物理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真正明白物理并非是遥不可及,高深的一门学科。例如下图是科技馆中拍摄的一幅图片。图片的中人只能看见他的头,而她的身体我们却看不见。去过科技馆的学生也许都去感受过这个有趣的实验模型。只给学生播放图片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它的神秘,课前老师可以利用两块平面镜做出一个相同的模型。一个实实在在的模型放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走进去观察。利用这个看似PS过的图片,配上老师自制的模型,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这个模型。引课的时间大学在五分钟以内。课前的15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所以用来引课的时间不应该太长。主要的时间用来知识点讲授,然后学生动手实验。实验的时间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结合教学实践,优化实验探究

  (一)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实验,学习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内在。真正的懂得了知识的内在,这样才可以想出更好的实验改进方案。理解知识的内在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存在的一些探究点。传统的实验教学也是讲授式的教学。教师在课上讲授实验的过程,并且演示实验的操作方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实验自主设计部分的欠缺,没有根本的落实到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进行真正的地位转换。教师在课上可以从引导,教学辅导的角度开展内容的讲解,从而来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充分的做到让学生敢于动手,提升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仅仅作为讲授者,教师更应该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发掘者。

  (二)精心设计实验,强化实验改进。初中学生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应该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出发去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光的折射这一实验中,学生发现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度不断的改变,折射角度也在不断的变化。当入射角达到一定范围内我们不仅可以看见折射光线也可以看见反射光线,并且在一定角度时只能看见反射光线而看不见折射光线。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善于观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动脑思考,这也是我们进行实验的真正目的。学生的能力,思维在实验探究中得到提升。

  (三)转变思维,交流演示实验方法。实验课中教师的演示虽然可以节省时间,流利的`讲解实验步骤,但学生的听课的效果却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高效。传统的教师讲解知识点虽然可以节省时间,知识点讲解的更加全面,但由于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着不同学科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精力很容易分散。不是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可以理解多少,如果我们种方法来翻转我们的课堂,结果会出乎我们的预料。

  三、善于发现、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实验题是常见题型,具有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判断性强、知识容量大、考查覆盖面广等特点。不仅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考查学生的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课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新时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教师最好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发现问题,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改变学生对物理非常高深的认知。通过对教学部分的反思,不仅可以让课堂效率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无论是实验课还是习题课,想要真正做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我们不仅要做好以为讲授者,更要做好以为启发引导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便会愿意踏入这充满无穷乐趣的物理天地。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真正希望看到的。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3

  我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自学,独立思考,然后辅以讨论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但课后想想议议上设置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难,所以我将原有的题目简化,分解为更简单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对学生以后无论面对中考,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实验教学中,以往的做法是先讲步骤,演示过程,学生依着做,这样做,学生只是机械的重复,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这就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抑制了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实验前只交代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问题,其余的均由学生去做,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会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4

  任教初中物理多年,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做得多,学生说得少,做得少,只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经常有“惊喜”的发现。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新的发现。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经常开展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老师上课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学生对学习比以前更有兴趣,更积极了。下面以《光的传播》一课为例: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想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因为我们知道“光的传播”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只有在瓶底很短的一段距离男能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如果进行演示实验的话,很多学生都观察不到现象,实现不了探究的目的。所以在这整个实验过程中,历史要对学生的实验及时指导,明确的指出观察什么,观察何处。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应该观察哪里。同时实验前期的准备不要耽误太长的时间,以免牵扯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考分散,实验效果并不理想。由这节课我总结了一下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运用引导讨论和有效的提问,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再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相关联的'物理知识,得出物理概念的规律,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

  教学反思:新课程要求构建“双主型”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情感交流来启动学生的求知原动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本人在“平面镜成像”一节教学之后,无论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还是从与学生的课后交谈情况来看,这节课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交流、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创新留有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对小组、班级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见解,课堂上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的满足。在这种开放、充满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自主获取信息、主动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的潜能有所反映,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得以体现与提升,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5

  半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反思自己半个学期来教学工作,有收获,有感悟,也有不足。下面仅就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加以总结,以便以后更好的开展和进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物理新教材中变以往验证性的分组实验为主动探究式的分组随堂实验,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的时空。物理探究式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实验探索,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结果,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亲身体验并从实验中感悟、探究,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亲身体验获得新知识。下面是我们在半个学期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1、探究式实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中,先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得出与亚里斯多德一样的观点,再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结论,从而认识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继续演示(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让学生独立分析实验结论得出:摩擦力越小物体滑行越远。进而提出如果没有摩擦,物体将如何运动的问题。这时教师最后通过气垫导轨尽量减少摩擦力作相应实验,并通过光电门测出滑块的速度,让学生确实认识到:没有摩擦,物体将做匀速运动。

  2、探究式实验教学要具有思维开放

  探究式实验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实验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加速度和物体受力、物体的质量有关,加速度和物体受力成正比,加速度和物体质量成反比。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来验证,在如何验证上,学生提出通过作a—F图象、a-1/m图象,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3、探究式实验教学必须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落实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探索活动,首先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例如“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中问题,我们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有关,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确实做好实验,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产生原因,找出减少误差的手段,例如在上述实验中,应指导学生如何使弹簧、刻度尺竖直放置,如何进行读数。再者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纠正错误作法,作好实验数据记录。最后要重视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上述实验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的实验结论。

  4、探究式实验教学要渗透物理方法教育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高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自由落体运动探究”中的类比法;“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中的图象法,“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等效法;“力和运动关系”中的推理法;“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中的.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5、探究式实验教学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广阔空间

  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探究式实验教学,应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设计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案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仪器的选择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思维能力;在完成某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践探索能力;在实验数据分析中,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中的一点收获。在实践的过程中使我们感到,学生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在与学生交流中,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我们也有感悟和疑惑。如:在实际教学中,那些问题需要探究,那些不需要探究;是把书中所有的实验都让学生去探究,还是有选择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课堂进度,探究的的时间多少最合适,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彻底放开,真正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时间就不够用,有时还收不回来;不放开,由老师一步步教给学生怎样去做,又失去了探究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还很不完善,需要在今后不断进行摸索,不断总结,切切实实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争取在今后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探究式实验为我们探索物理教学规律开创了路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而努力。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6

  本学期,我执教的是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物理。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课程,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通过对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发现学生对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和学习方法上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从。对试卷分析结果如下:

  在上次期末考试试卷中,学生无谓失分类型有:

  第一,有些题目在考试前已经练习过了,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做错了,比如说在凸透镜成像的知识点上,选择题中对像的特点进行判断出现错误,在作图题中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类型,在实验题中对三心在同一高度上和在同一直线上的区别不是清楚。

  第二,有一些学生答题不规范,甚至出现错别字,导致扣分。比如,在填空题中,他们都清楚物体振动才发声,但是简写成振或写成震动,造成无谓的失分。

  第三,也有一些学生在物理计算中,忽视对单位的重视,比如在填空题中,他们计算物体的密度数值是对的,但是将密度漏写或者是写错单位。

  同时,为了更好的让我对过去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特地让两个班级学生写份对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通过他们的材料,我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第一,不少学生没有足够重视物理课,导致上课没有认真听讲,作业不能够独立完成。

  第二,我在授课过程中激情不够,学生感觉课程形式较为单调,缺乏足够兴趣。

  第三,课堂上纪律方面管理不够严,有部分学生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学生听课。

  第四,课堂上较少提问,所以学生课堂压力不够,没有足够紧张感。另外,课上讲得太多,学生练习得太少,没有把握好校正时机,基础知识夯实得不牢固。

  第五,缺乏足够的习题课,尤其是在最后期末复习过程中,由于课时紧张,

  习题课没充分展开,学生没完全的做好考试准备。

  第六,部分学生在新课程结束时,没及时跟进相关练习。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中我将从以下方面来改进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继续做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积极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强化后进生辅导。

  2、全面落实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认真备课,控制好讲、练时间,针对性精选习题。

  3、对基础知识讲解透彻、分析细腻;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不突出,误将“难点”当“重点”讲的现象,避免重点、难点错位、失衡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4、向扎实有效课堂努力。力求多种教学模式并用,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有效的学习形式。

  5、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加强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领会,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习物理的能力。

  6、注重实验探究教学与训练。训练贯穿教学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多与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以提高对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7

  为了演示物质分子间存在的间隙,教材中采用了在一只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让其混合,根据其体积减小.从而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但那样做,其效果并不太明显。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其体积减小,并不在于物质分子问存在间隙,而是在混合过程中液体的流失。为了消除学生这一错觉,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即将大试管换成容量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表现出如下的'优点:

  一、现象明显

  因酒精与水混合,其体积变化很小,如用上下粗细都一样的大试管,所观察出的液面下降不太明显。若改用肚大颈细而长的容量瓶做此实验,在容量瓶细长的颈部下降的液面是非常明显的.

  二、混合方便

  用大试管混合酒精与水,一般采用振荡方式使之混合,为不使液体散失,振荡中应极为小心.而改用容量瓶,只要塞好塞子,上、下颠倒几下,即可成功.

  三、使教与学同步

  用大试管极为小心地振荡混匀时,必然时间较长,学生观察现象的激情逐渐冷却,甚至出现烦燥心态,产生“拒受”心理.若改用容量瓶混匀物质,时间将大为缩短,学生所要观察的现象很快出现,因而心情愉悦,使教与学处于同步状态。

  四、可信性强

  大试管的振荡易使液体流失。而容量瓶的瓶塞塞到瓶口上以后,其密封性很好。只要塞好塞子,不管如何混合,都不会使液体流失,出现的现象学生既容易相信,也容易接受,若在水中加几滴墨水,展现一点颜色,其观察效果更佳。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8

  实验评估是对学生能力的较高要求,它要求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整体上把握,如实验原理、器材、步骤、结论分析等;同时,它也要求学生透彻理解实验的每个细节,如步骤顺序、物理学方法等。

  在教学中,自己常常因担心教学进度而忽视实验中的评估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实验思考的机会,实验深度把握的`不够。给以后的实验复习、实验教学带来了许多麻烦。比如: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关系是学生亲手做过的一个实验,得不出结论的原因与电流表指针没有归零、量程的选择有关,由于忽视了评估环节,结果做相关练习时,学生缺乏认识,即不知道“调零”,也不知道“试触法”。只好再回到实验室重做,真是欲速则不达。

  重视评估,注意积累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分析出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

  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加强学生评估能力的考查,不仅能有效区分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对今后物理教学方向的引导。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9

  摘要:实验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有着重要的帮助,提高物理实验技能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本文对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进行物理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实验技能。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多种模式实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一是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进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教师使用次数较多的教学方式,利用演示实验教学,可以是教师在课堂进行实际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对于一些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效果明显的实验场景,学生通过对实验视频资料的反复详细观察,就能得出实验结果。二是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在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前教师应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从实验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设备的选择、实验的方法步骤的安排等方面进行准备。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不必详细讲解,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设计。学生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技能,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多亲手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三是开展课外自主实验。在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对学生的课外实验非常重视,在教材课后作业中安排的“动手动脑学物理”就是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的好内容。进行这样的实验能丰富学生的物理实验内容,拓展学生的实验视野,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探究小实验。例如,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开展“小孔成像”课外实验、自制望远镜或照相机等,这样既能提高实验兴趣,又能拓展物理知识。

  二、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一是灵活运用实验设备,改进教材实验。要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物理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特别是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器材,来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或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实验的方法手段,但不一定适合本学校的实验条件,为改进实验内容提供了机会,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教材中的实验是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放置了一个小闹钟,这样进行实验时,由于不能较好地克服固体的底部传声,再因为如果不能做到密闭,演示实验的效果就不理想。如果把闹钟改成手机并将它悬挂在其中,就能减少固体传声,当把玻璃罩抽成真空后,打电话时只能看到指示灯闪烁,而听不到铃声,效果就比以前有了明显改进,就能更好地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二是自己制作简易器材,丰富实验内容。对于许多初中学校,特别是农村的初中学校,由于学校实验经费的不足,或是实验仪器的缺乏,许多实验不能很好地完成。对此,教师可发动学生一起动手,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来制作简易的实验器材,这样既能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又能节省实验仪器和器材经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实验,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许多资源都可以作为实验的器材或者稍加改造就能进行物理实验,如生活中的纸杯、饮料瓶、小药瓶、塑料管等都可用于物理实验器材。

  三、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实验操作技能

  一是要做好合作学习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合作实验需要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学习方式等情况。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划分为一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每组以4~6人为宜,这样有利于确保每个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每个小组要设置一名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管理、实验分工、给组员进行答疑等工作,同时要对其他组员进行合理分工,使每个人在组内都有明确职责。二是掌握合作实验运用程序。首先,要提出合作实验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选择适合合作实验的内容,并对合作实验目标、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其次,制定多种实验方案。由于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制定多种实验方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案得出相同的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再次,进行操作实验。各小组应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根据时间情况,可多次重复实验,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操作机会。四是讨论交流。实验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也是合作实验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实验方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讨论,能加深对实验技能的掌握。例如,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时,可按如下程序实施:(1)明确合作实验目的:通过合作实验,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对容器四周是否有压强,如何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如何分布。(2)实验步骤:第一步,创设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在游泳潜水时的身体感受情况,以此引入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压强的特点如何,其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等。第二步,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向各小组发放实验器材。各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修改,教师不参与各组设计,但可给予一定帮助。第三步,进行实验操作。各小组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教师在各小组间进行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第四步,交流讨论。各级实验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方案、原理、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总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手段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廷厚.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2016(4).

  [2]周礼军.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4).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10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四种类型。如何进一步弄清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并把它们和谐起来,使它们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最佳功能,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初二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二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二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同时我们又发现,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二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融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原理为: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教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

  (二)高思维密度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智力发展。

  边学边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我们曾以“物理课上最容易引起自觉学习的事”为题向学生作过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正是我们主张采用的问题讨论、边学边实验、表扬激励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自觉学习。

  (三)边学边实验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边学边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论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输过程一般属于有干扰的情况,边学边实验教学利用“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减少由于干扰失去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知识。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1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和载体。然而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却一再搁浅,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客观原因

  1、基础建设落后,教学仪器严重不足、实验设施极度缺乏。大部分学校的实验仪器还是几年前配发的,近几年来没有添置过一件教学仪器;现有的教学仪器陈旧,设备落后,仪器残缺不全;实验仪器和教材内容相比严重滞后,大部分学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开齐开全学生的分组实验。虽然部分学校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很少开展。

  2、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实验技巧和设计实验能力不够。物理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中学任教,致使初中物理教师缺乏。为使课程的正常开展,只能以专业教师多代课,其它专业教师为补充的教师结构层次。在农村中学由于教师编制紧张,学校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由本学科老师兼管,还有的学校的实验课老师仅仅是拿着钥匙的“实验仪器保管员”。

  二、主观原因

  1、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国家一度提倡素质教育,各省县积极推广新课程改革,然而考试及评价制度这根无形“指挥棒”却指引着教学内容与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做实验很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实验操作,因而也逐渐形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习惯于“老师嘴里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实验教学习题化”的模式。成绩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考核和评优,形成了“一俊遮百丑”的歪曲认识。面对着一张试卷,不培养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能行吗?

  2、学生实验习惯差、实验技能弱。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操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性;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操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探究验证实验的猜想总是离题太远,而过程的设计上又是缺乏科学性。

  三、对新课程思想与教学内容的困惑

  1、来自我们教师本身的困惑。新课程实施已几年了,我们感到仍不适应,受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十年一贯制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现在突然改变了,又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为了考试,只有回归各种教辅书之中,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使我们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和被动。

  2、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实施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课时不够用,新教材将过去内容多、知识面宽的课程压缩,而课时又少,粗不得又细不得,而且有些知识又介绍得非常粗浅,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当作科普知识了解还行,但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别说探究了。

  3、来自教学方面的困惑。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而且每节课都设置了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老师的备课和工作量不说,只是有限的课时里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兼顾,更令我们发愁的是,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面上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达到探究的目的。

  4、来自学生的困惑。新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为目的,可现在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而且比以前更重了,现在有些新课程配套练习和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为了考试只能是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

  生仍埋头于练习题之中。一个学生学习十多门课程,除音、体、美以外,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学生苦不堪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探究,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课堂上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惰性较强,依赖性大,让他们探究的问题,要么不吭声、不动手,要么一时兴起,沉浸在孩童式的游戏中,心思不全放在探究知识的奥妙上,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时间过去了,效率下降了。

  5、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明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课程标准及教材上所强调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管理人员及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对实验设备需求大,可我们老师大部分超工作量、满负荷,每周疲于奔波作业批改,无暇顾及课堂设计等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演示实验被口头实验代替,记忆实验习题取代了学生实验。

  在新课改革下,既然将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而且重于知识的获取过程,就应该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主的学习。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12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引出物理公式以及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实验又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素养的主要手段。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别于直观的理论教学,又必须以理论教学为指导。课堂上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物理实验教学大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作为一名农村八年级物理教师,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农村中学实验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一、农村中学学生的一般现状

  在八年级物理教学中,发现约占三分之一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八年级,这个

  比例更要大些。其中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生源差: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农村八年级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学生多数流动到了办学条件好的县城学校,而留下来的学生,由于与自己同等的或者比自己还不如的同学都离开了农村,造成的心中失落感导致他们心理的失衡,动力下降,在学业上没有什么追求和欲望。

  2、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子女今后的发展。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学生家长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庭教育中的模范教育却表现得让人不敢恭维,多种原因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低下。

  3、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上有一些小学都未毕业的人去经商,赚了很多钱,发达了。为此,社会上便传开了“读书无用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很多学生受网络的诱惑,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天利用课外时间去网吧玩游戏,有的甚至逃课去玩,通宵到天亮。试想,这样的学生还有什么成绩可言。

  4、学生内在心理:物理学科有其说理严密、教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当做包袱,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缺乏独立学习的精神和习惯。不愿参加物理学习活动,对物理学习活动常呈对抗心理状态,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灰心丧气,对学好物理缺乏勇气和信心而自暴自弃,长期的失败,致使部分学生放弃物理学习。

  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根据目前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既要巩固和完善演示教学,还要在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实验教学早日推上新的台阶,及早填补在实验教学上的空白,使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服务于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做好实验预习、钻研教材,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首先,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操作、获得正确结果、了解演示实验的前提。通过实验前的预习,让学生明确本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列出实验使用的器材,设计整理出实验步骤,还要能根据实验要求和需要记录的数据,设计记录的表格,这样在实验过程中以及观察演示实验时才会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

  其次,教师实验前的准备。要求实验前认真阅读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目前学习状况,了解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现象存在的问题,了解所要做的实验根据的原理,采用的方法,安排的步骤。教师还要根据实验的内容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结合预习阅读思考,加深对原理、方法、步骤的.理解。

  (二)明确实验目的,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农村八年级学生有其自生的特点,在学习上受家庭、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为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争取运用好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完成实验教学。刚开始实验教学时,学生往往无所事事,置身事外,只是一个看客,甚至看也不知看什么。这其实是实验的目的不明确造成的。八年级阶段对观察的要求主要有:能够有目的地观察,能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及条件。

  物理实验中,只有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去观察,才能深入、细致、有效。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个实验目的,积极地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的方向。要强化学生“有意识的注意”使观察有明确的目的。学生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就不会是看看玩玩而已了。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注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激励他们观察的主动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良好的观察方法。让他们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会看,就想动手做,参与到实验中来。

  (三)完善和巩固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演示活动。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复制一遍,让学生亲眼目睹或自身感受到物理现象的效果,同时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方法告诉学生。它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感性认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整个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如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一点学生的参与,这种演示实验虽然也是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和视觉化,但学生“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就不见其效了。所以应加强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把演示实验改变为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演示实验中,动手动脑,帮助老师或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向老师和同学展现物理课堂上的真我。另外只有在确保演示成功,目的才会达到。而决定演示成功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掌握实验的原理,抓住关键。如果演示不成功,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对老师的讲解不信任和失去学习的兴趣。

  演示实验的目的还在于使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让全班同学都看见,而且要看清楚。因此演示的现象一定要清楚、直观,可见度大。所用的仪器要足够大,灵敏度要高。仪器置放的位置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使全班同学足以看清。个别实验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让学生“代表”靠近观察,然后由“代表”作实况报告。在教学中可能一节课要做几个演示实验,这就要求突出每个实验的重要性,如暂不用的仪器不要拿出来,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不明显的现象可采取背景衬托和演示的方法,想方设法的使学生观察到明显、清晰的现象。

  将演示实验改为实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针对物理实验器材的配备条件,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将某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使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公式经过学生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来。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学之中,周围到处存在在着物理知识,增强了亲切感,易使他们接受知识和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研究周围的事物。

  (四)探索并抓好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虽然数量不多、次数有限,但它却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科学态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分组实验的工作也十分繁杂,以至于让有的老师望而却步。这时,不怕麻烦,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运用感官和教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事物和现象,作为教师应给予适当讲解或演示。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机的结合实验要求,扎实地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

  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验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实验类型、目的、任务和要求,灵活地、科学地、创造性地采用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实验课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后,首先要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验证的结论、用到的公式等。其次是弄清要用到哪些仪器,包括仪器的功能、调节、读数等,第三要清楚实验的过程、操作步骤、应注意的事项等,并让学生通过预习设计出简明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图表。做实验时尽量放手让学生操作,不要对学生限制太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仔细操作、记录和思考。测量完毕后,收拾好仪器,填写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以简明为原则,必要时可以讨论。实验中要强调:遵守操作规则、爱护仪器设备、保证人身安全等。实验后的分析总结,认真阅读实验报告,通过总结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做实验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外,还应让学生多做些家庭、课外小实验、调查走访。如制作密度计、简易温度计,制作门铃、音乐贺年片,建立家庭实验室、厨房实验室等。观察家庭电路、用电器名牌、会阅读说明书,调查浪费电能、水资源的情况及节能措施等。总之,物理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同时也要教育学生留意观察,留意收集生活素材,勤于动手,自力更生,就能基本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就能较好地开展实验教学了。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13

  百色市中考的初中物理评价制度从百分制改革为等级制(A+、A、B+、B、C+、C、D制),物理实验教学表面看被放在更为必要和重要位置,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实际中,学校为提高C+级率(我县是被田阳高中录取的等级)而安排课程,教师为A+级率(被市高中录取的等级)而教学,学生只为语数英(450分)三大科而学习。

  物理实验教学便出现以下现状:

  1.多年来,中考实验内容都是以笔试的方式在试题中考,从没有到实验室里去考学生的操作,导致了目前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的现象。

  2.老师把实验讲的滚瓜烂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未让学生真正到实验室里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验课难以开展。

  3.教师多媒体采用虚拟实验来替代真实实验,因为虚拟实验的功能全、成本低;实验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4.实验教师由后勤工作人员替代,使本来就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教师们无暇顾及实验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脚踏实地上好实验课非常必要。

  一、认真备课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一说上实验课就松了一口气。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喜欢上实验室,积极性高,因而不认真备课,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备实验课。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就匆忙上实验课。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在他们心中了如指掌,但是他们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而不少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员的事,不予重视,结果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使用,致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检查每组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上及规格上检查,其次看每一件仪器是否能用。考虑到实验的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以便及时补充更换。

  二、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提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例如,可采用提问检查,进实验室前检查笔记等形式;也可以把权力下放到小组长,由他们检查后汇报。对于无故不预习的学生,可采取停做实验先预习,课外补做实验的办法。这样要求几次就逐步走向正轨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应抽取适当时间,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

  例如,电学的很多实验都用到电流表和电压表,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及正确读数又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这就要讲清它们的基本原理、在电路中的

  连接方法以及量程的判断和选用。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做实验,敢于动手做实验。对于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摆脱了因排除故障而导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以上从几个方面谈了对于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的一些看法,对于上好物理实验课来说都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其中观念的转变更为重要,起决定作用。观念的转变一般指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的转变。现行的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功利性教育还有一席之地,导致老师在课堂上讲实验,学生课下背实验,以应付考试,节省资金。这样就违背了科学规律,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能力都得不到提高,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只有教育决策者的教育理念转变了,评价体制转变了,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才会跟着转变,回到科学、理性的轨道上来。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03-14

生物实验教学反思03-21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04-04

初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04-02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15篇04-04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15篇)04-04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模板02-28

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05-21

物理教学反思10-1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