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31 13:20: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8、7、6加几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7、6加几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加几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图意,你会列式吗?

  3、你能够根据学过的方法计算吗?

  二、学习新知,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计算?

  7+58+5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重点指导:凑十法

  3、学生说说你在计算中遇到的困难。

  4、反馈:

  5+6=

  三、课堂练习:

  1、计算

  8+6=7+6=6+6=

  101010

  2、速算比赛

  3、找朋友

  学生连线

  四、独立作业:

  计算109页4、5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感悟“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在口算中,速度提高较快。

8、7、6加几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的方法与上节课相同。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觉得应该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8、7、6加几。如果不用操作,只让他们凭借头脑中的“给9凑十”的方法,想象着解决8、7、6加几。怎么做效果会更好些。于是我在我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不同教学。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出8+7、7+4、6+5这三个算式后,在三班我没准备任何学具,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算式,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出结果,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在汇报中,出现了很多种方法,有的方法是我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例如8+4=就有很多种解决的方法:(1)、把4分成2和2,8和2凑成10,10再加2得12。(2)、我是把8分成2和6,6和4凑成10,10再加2得12。(3)、我知道8+5=13,那么8+4得数就应该比13少1,是12。(4)、我是这样算的,10+4=14,8+4得数要比14少2,是12。

  在我们班,上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学具,有很多同学充分利用了学具,我清楚:这些同学都是用“凑十”的方法解决的,全班大约10人的学生没动学具,这些同学可能用到了其它方法解决。但在集体汇报时,我发现只出现了唯一的方法,那就是“凑十”法,我还不甘心,尽力的启发:“还有其他方法吗?”有的孩子想出了看小数分大数的方法,其他方法没有想出来。

  通过两个班的比较,明显的看出,由于学习9加几时是用学具掌握的“凑十法”,所以用学具操作的四班沿袭了9加几的“凑十法”,思维明显受到限制。而另一班因为没有用学具,反而没有受“凑十法”的`束缚,集思广益,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我想动手操作加强感悟,这是低年级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克服思维的障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应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自主的探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8、7、6加几教学反思3

  本节课在教学用“凑十法”教学9加几的基础上同时教学8、7加几,由于计算时的思考方法是相似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上节课要稍多一点,但计算起来有困难,因为孩子没有学习过类似的计算方法。所以在方法上学出现了点数的算法,和接着数麻烦的方法,还有直接列出加法算式计算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设计以中山体育馆开展体育活动为主线,熟悉的情节,唤起学生兴趣,使之产生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如果本节课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找汽车和打气球,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同学们都很积极。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备课和设计教学过程。由于这节课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对用“凑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由于学生普遍处于接受新知识是属于慢热型,所以主要以老师引导为主,在教学设计完全按照课本的设计上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和课本所设计的学习过程一致。但在另外一个班级,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在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非常好,学生主体性比较强。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适时充当老师的角色,让学生讲解,质疑比较吸引其他学生的学习。且在反馈时,我发现所有的学生用的都是凑十法,多数的学生是拆5凑8,看来学生能运用原有的知识顺利的进行知识的迁移。

  本节课课堂气氛没有平时常态课堂那么活跃。存在的原因:老师没有常态课时放得开。在提问和评价反馈学生过于死板,处理学生的回答和教学环节不够灵活。学生第一次拍录像课也有点紧张,课堂常规要求没有到位。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而五彩缤纷、富有个性色彩。我因课堂中害怕学生没跟着教学设计走或者害怕“收”不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拘束。

8、7、6加几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上课开始,我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探索出8+5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然后鼓励学生摆脱学具,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他题目和7、6加几的一些题目。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不仅把课堂活动气氛再次推向高潮,而且使学生在或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凑十法”的关键。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然后借助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最后是脱离实物,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关键是如何“凑十”。如果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优等生是没问题的,后进生不一定清楚要如何把一部分小棒凑成十。于是我通过在黑板上一步步板书,从而让他们非常直观地看出“凑十”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8、7、6加几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课伊始,我采用活泼多样的复习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探索出8+5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然后鼓励学生摆脱学具,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他式题和7、6加几的一些式题。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再教他们唱“凑十歌”。“凑十歌”的教唱,不仅把课堂活动气氛再次推向高潮,而且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学唱中掌握了“凑十法”的关键。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然后借助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最后是脱离实物,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2、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关键是如何“凑十”。如果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优生应该是没问题的,但低差生就不一定清楚要如何把一部分小棒凑成十。于是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十格图”。学生可以在“十格图”上操作,从而非常直观地看出凑十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3、注重学生初步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关键处、在学生有话想说的地方,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在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计算8+5后,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能相互启发,体验算法多样化,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让同桌互相交流,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将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8、7、6加几教学反思6

  根据《标准》的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做起。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应练好的基本功之一。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止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如:“点数”和“接着数”等,学生在学习10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而“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正确和迅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各种算法如“点数”“接着数”“凑十法”都已经有了比较,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本课是学生对“凑十法”已有一定基础上来学习8加几,7加几及6加几。在设计本课时教学过程时,我是按照“创设情境导入——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7、6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7、6加几的计算方法——综合练习”的过程来设计的。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完成了由扶到放的过程,因为学生有了9加几的铺垫,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已经能基本借助手中的学具进行凑十的计算,掌握了“凑十法”的算理,明白为什么要凑十,怎样去凑十,这样在学习7、6加几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体会到如何去学习,很好地进行了数学思想的启发,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出计算的方法,无论是算法还是算理都比较清楚明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8、7、6加几教学反思7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以闯关游戏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一比,看谁最先闯关成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生心和斗志,使之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课后感觉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全班参与了活动,使整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热闹的课堂上,会出现部分不分场合胡乱凑热闹起哄的学生,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为什么的时候却还是自顾自“热闹”的'学生,这时如果不进行纪律的调控的话,那这部分学生就只是热闹的玩了一下,热闹了一下,并没有任何收获和进步。纪律的调控也要注意要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解决,用兴趣和奖励来引导,切忌严厉的批评,因为这会使原有的平等的、愉快的课堂气氛遭到破坏。

8、7、6加几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课伊始,我采用“快速填数”、“快速抢答”的复习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探索出8+5和5+8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然后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他式题和7、6加几的一些式题。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再教他们唱“凑十歌”。“凑十歌”的教唱,不仅把课堂活动气氛再次推向高潮,而且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学唱中掌握了“凑十法”的关键。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了帮动物园的阿姨找小动物和送小蚂蚁回家的情境,将“做一做”的3、4题由简单的计算,变成助人为乐的事,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更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知识的迁移

  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然后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最后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2、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创设一些学生喜欢而又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如在复习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设计了“快速填数”、“快速抢答”的复习形式;在新课开始创设了去公园玩要先买票的情境;在巩固练习时设计了“找小动物”和“送小蚂蚁回家”的情境,这些情境的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注重学生初步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关键处、在学生有话想说的地方,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在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计算8+5后,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能相互启发,体验算法多样化,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让同桌互相交流,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将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4、注重德育渗透

  在巩固练习时,设计了“找小动物”和“送小蚂蚁回家”的情境,渗透了助人为乐的德育教育。

8、7、6加几教学反思9

  1、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熟悉的到公园玩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有趣,认为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

  2、“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课标》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通过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动脑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求、体验、归纳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教师强调出最基本的计算方法的同时仍然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注意在通过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同时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思想,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又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个性化发展。

  4、鼓励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8、7、6加几教学反思三:

  一、创设生动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教学环节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1、情绪饱满,积极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营造和谐课堂,让学生有效参与。

  1、思维活跃,训练有度。

  本课设计以游乐园为主线,教师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使之产生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张扬个性,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如果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快乐转盘和找朋友,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

  2、机会充分,评价有方。

  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学生能说出来的不讲,学生能做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的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

  总结

  ,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8、7、6加几教学反思10

  12月7日,我参加了xx小学举办的大讲堂活动,我这节课讲的是《8、7、6加几》,下面我就这节课进行一下反思。

  《8、7、6加几》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后,通过引导学习,以及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应用多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凑十”数学思想,并能进一步运用计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动手实践等过程,学习8加几,7加几和6加几。在观察及操作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维。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温故引新:

  一年级孩子天真活泼,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特意创设了猪猪侠以及卡通世界的情景,学生们很快就被卡通人物所吸引。这里主要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复习5、6、7的.分解以及10的分解,第二部分则是复习9加几继而复习了凑十法。通过温习旧知,将学生带入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去,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新知部分,先给出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8+5=13,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解答,主要突出的是一题多种解法。学生提出了摆小棒的方法、凑十法等,再在此处提出主要的数学思想,即“凑十”,再让学生用解决8+5的方法,自己解决7+5和6+5。

  在新授部分,主要还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三动结合,比较符合一年级孩子爱动手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部分分别是基础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分层次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之前多次去xx小学听其他老师讲课,当自己真正去借班上课的时候,还是有很不一样的感受。首先,通过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不论是借班上课还是出课,只要准备充分,调整好心态正确面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其实,不论在哪里讲课,放松心情积极面对才是良好的状态。其次,在借班上课的过程中,我在课前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同学们也踊跃的介绍了自己,我询问他们的名字和年龄,并表扬他们“真勇敢”,“你说话声音真洪亮”等等,在无形中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在我离开之前,孩子们还主动和我道别,让我觉得这一节课我收获了孩子们对我的喜爱。最后,对于这次讲课,xx的各位老师对我的课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其实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十分有利。

  总之,通过大讲堂活动,在备课、讲课以及老师们的评课中,我都进步了不少,学习到了很多。我会虚心向老师们学习,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创造高效课堂,是自己迅速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