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翠鸟教师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不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这是因为小学生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们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小学生的最初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中年级学生初学作文更是如此。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学作文可以从模仿起步的。本课在对翠鸟外形描写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读写训练最佳结合点,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全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具体描写。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片断后,我要求他们尝试模仿这段话介绍鸟的外形。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还是不错的。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2
这次的常规课,是我初为人师一个月以来的一堂常规课,虽然稚嫩,却也有成长。
我上的是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好娃娃》。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歌词讲述的是一个小朋友尊敬老人关心爷爷奶奶的故事。通过学唱歌曲来体会情感,学习歌中的小主人公,在家中做个懂得关心老人的好孩子。在这里情感地体验是重点。
我以问题导入,"孩子们,你们平时在家里会帮大人帮长者们干点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拖地,有的说洗碗等等。紧接着我通过让孩子们初听歌曲请他们说出歌曲中的小主人公是怎样做的,并通过朗诵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这一特性,采用情景教学法,突出情景教学并把歌曲分成小主人公与爷爷、小主人公与奶奶、爸爸妈妈与小主人公三个情境,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在完成了歌曲教学之后。分大组扮演角色演唱,最后请全班演唱的同时请个别孩子上台分角色表演。新课标强调要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所以我想通过角色地扮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家的温馨、亲情的美好、爱心的重要。
优点:
1、常规教学,从开学第一次接触二年级的小朋友就被他们的'活跃程度吓到了,但在很多前辈地悉心指导下,经过几个星期的了解和磨合,我和孩子们之间也逐渐变得有默契起来。各大组孩子们的表现也通过直观的奖励方式反映在黑板上。反馈的语言和对孩子们的赏识也有意识的从一些细节入手。
2、教学准备,这次的上课真切地体会到了,大部分时候备课的细致度决定了老师课堂上的掌控力。二年级的孩子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所以这堂课我从课件到教具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想方设法不但从听觉更要从视觉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语言讲述方面做到了语言流畅,范唱的时候做到了声音清晰。
4、教学过程很清晰,完成了教学目标,孩子们学会了歌曲并能根据内容进行表演。
不足:
1、常规方面,虽然有意识地去做,但是做得不够到位,没等孩子们完全安静下来就继续下面的环节。
2、分组接龙演唱的时候,师生接龙比较好,如果组与组接龙,容易导致后面看不到的孩子不能及时的参与进来。
3、老师的表演示范太少,没有带动性,导致孩子们的表演不够精彩。
4、分组表演的时候,站起来的孩子因为要边唱边表演所以导致表演不太自如,如果能让站起来孩子仅仅表演,其它没站起来的孩子演唱,表演可能会更大胆些。
虽然这次的课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改进,我在成长的脚步声里兴奋着。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3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活泼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
一、扣读导悟,读出情趣
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积极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并且,扣读导悟。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朗读训练中,我非常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如"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同学们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我听你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老师读读,猜猜我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
我力求用戏剧的.语言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然后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这样,学生初读不但做到"正确、流利",甚至于还做到了"有感情"。
二、以画见悟,画出情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语文情趣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有所依托方能显现出来。于是,我设计了师生画翠鸟的教学环节。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画翠鸟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让学生画翠鸟、描述翠鸟,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三是训练说的能力。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4
1、以画见悟,画出情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于是,我课前设计了让学生给翠鸟上色和课上介绍翠鸟外形的教学环节。其意义有三: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三是训练说的能力。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给翠鸟上色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
2、扣读导悟,读出情趣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以"谁有勇气也来读读这两段"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以"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同学们自己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我们进行男女生比赛读"。最后一自然段的"我听你读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别人读读,猜猜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5
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上这节见面课的。一来我刚调到新的学校,对环境还不太熟悉;二来我几年没带语文了,任教学科改来来去,似乎对语文教学的套路又陌生起来;三来我家乡方言重,勉强说普通话又很不自然,而我总想让课堂显得自然亲切,不故意雕饰,不为了公开课而公开课。于是,我在接到学校上见面课的通知后,对文本和文本所延伸出来的知识作了大量的准备。
本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既深奥又简单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没有选择回避、敷衍,也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采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由于这篇课文是篇略读课文,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我们不可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因此采用学生自学与研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老师适当提示。课前,我利用朝读布置学生自己查找作者的简介,自己熟读课文,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并且要求他们自己搜集有关爱情的故事、古诗、名言警句。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对于爱情这种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如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不良现象。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上,通过课前一系列的问题突破重点:如你了解童话中的.爱情故事吗?你敢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爱情吗?你能说出历史上几个著名的爱情故事吗?本课的难点是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理解爱情真正的内涵。在难点的突破上,针对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又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对早恋的敏感,使他们不愿就这一话题发表看法。课中,我们只能及时引导,将问题分解变细,从身边最亲的人父母身上认识什么是爱情,名人又是怎么理解爱情的,这些活动中,去突破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必须是在对文本的把握和解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对文本的轮廓有个了解,对作者层层推进的写作有个了解。文本中的故事就是上帝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三种不同的东西,这三种不同的东西,彼此都有联系,他们共同来解释"爱情"。我用"读了文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你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从而引出"文中作者对待女儿的问题的态度如何?""作者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丽娅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五十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在文本的解读和把握上,我认为至少要达到这么一个标准,就是学生闭上眼睛要知道文本的大致内容,能够把全文写了什么清晰地说出来、回忆得出来。课上,我把对文本的把握的几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也可以说,这些(包括课前要求预习达到的目标)是这节课最起码要掌握的知识。
另外,课上,我试图极力通过一些有关爱情的资料,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深化与拓展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大胆的讨论,引导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反正,这节课是这么设想的。至于课上对课堂的把握,有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和效果,我总感觉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开始讲爱情故事这个环节,也许学生不敢说,不能大胆的说,用的时间太长;还有起初的"童话中的爱情故事有什么内涵?"这个问题放在开头,我是想通过学生熟知的童话感知爱情,突破重点的学习。但由于我对班上学生的学情认识不足,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对这个问题十分陌生,觉得这个问题太难。这些都影响了后面的教学,特别是影响了后面对早恋问题的讨论,后面的探究显得十分仓促,这些都是很明显的问题,听课的明眼人一看就能得出来。并且上完课就能够感受出来。至于评课中有人说的"到底是把文本的探究和学习语文知识放在第一位,还是把探究爱情的真谛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了,探讨了很多年,各科教学都有这个疑惑。我还是那句话,对文本的把握要到的要求是学生闭上眼,大致能勾勒出故事的情节即可。一节课也就40分钟(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每节课40分钟),如果面面俱到,什么都只能是蜻蜓点水,反而把握不住教学的重难点,这又是何必呢?仅是演给观众看而已。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6
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课的教学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教法适合教材特点及儿童心理特点。教师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很好地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扎实,既培养了阅读能力,积累了语言,又学到了写动物外形的方法,锻炼了习作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象直观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本文的语言非常生动,描写也很形象,可同学们对课文的主角————翠鸟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思维形式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一只鲜活的翠鸟呈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
2。读写紧密结合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中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好路子。西汉著名的辞赋学家杨雄曾云“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翠鸟》这篇课文的第一段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描写动物外形的例子。针对教材特点,教学这一段时,教师把着眼点不单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而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习作方法,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
3。充分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成功的朗读可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积累语言。《翠鸟》这一课,语言生动而准确,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对翠鸟的`深深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层次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首先初读——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默读——理清写作顺序,然后研读――抓住各部分特点,最后赏读――感悟美的语言。
4。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古希腊生物学家、教育家普罗塔弋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避免了生硬的说教方式,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了很多方法,搜集了很多课外资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思考,“点睛之笔”疏通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自读质疑,到理清顺序,到抓住特点,再到欣赏总结,直至最后的迁移写作,教师“导”得自如,“导”得有力,而学生则始终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读书、思考、表达,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学堂。
【翠鸟教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翠鸟》教学反思07-31
翠鸟教学反思06-06
翠鸟教学反思范文04-14
翠鸟教学反思15篇04-09
三年级语文《翠鸟》教学反思04-10
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教学反思10-21
教学反思与教师反思04-21
教学反思新教师的教学反思12-06
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教学反思7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