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学生情况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而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基础的理解和研究,没有注重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进而遗忘很快;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只会模仿,不会举一反三,有点变化的题目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教学目的: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数学理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提高对数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式、分式、数的乘方和开方的概念;中我他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能灵活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了解集合、元素、子集的概念:了解区间的概念,能够利用区间的形式表示简单的数集。
教学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能体现数学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培养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号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3、搞好单元测试,对阶段性的考试进行分析。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2、第三单元“字母表示数”
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2、第四单元“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识别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与垂直等有关概念,从事折纸、模型以及使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几何工具,画角、线段、平行线、垂线,制作七巧板、图案设计等活动。
(三)统计与概率
1、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
主要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数据”
通过对报纸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第七单元 “可能性”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事件的发生存在必然性、可能性、不可能性,且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名学生,该生为女生。从性格上看,该生内向、腼腆;从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认真学习,但欠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数学基础较差。该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建模,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四)开展针对教学实验,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四、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丰富的图形世界 在两个半期复习中穿插复习
第二单元 有理数及其运算 2课时 (10月16日、10月23日))
第三单元 字母表示数 1课时 (10月30日)
半期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11月6日)
第四单元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课时 (11月13日)
第五单元 一元一次方程 1课时 (11月20日)
第六单元 生活中的数据 1课时 (11月27日)
半期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12月4日、12月11日)
第七单元 可能性 1课时 (12月25日)
期末 总复习 2课时 (1月8日、1月15日)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新学期伊始,我担任本学期二年级的数学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对于本学期二年级数学的教授,我安排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八个单元,包括最后的第八单元总复习单元。这几个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和除法等知识的第一本课本,乘法和除法的有关知识和运算,是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学习好这些知识点对于以后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教材注重以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有关乘法和除法知识为出发点,设计的课后作业和自主练习趣味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年级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对于加减法的学习已经学会。但还是有个别同学加减法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学习效率较低,这对于本学期乘除法的学习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这些学生面对数学难题,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不愿意做数学题,不愿意动脑筋,针对这样的学生需要老师要有耐心,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关注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本学期主要有两大教学目标,一是表内乘法的认识和运算;而是表内除法的认识和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及时引导和加强学生学习。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对于本学期的学习,主要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法辅助教学主要的是让同学们能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奥秘和内在的规律性,而不会让学生畏惧数学。通过课堂中教法和学法的综合运用,我相信同学们对数学会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安排。本教材主要有7个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可以大约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学习,后期主要是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已经学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记忆,这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会适当的安排学生做一些关于数学的课外小制作或者课外活动,比如说在学到第三单元“小制作”时,我会让同学自己动手裁剪制作出有关“角”的小卡片,来加深同学们的记忆和理解,而且通过制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教学要求:
1、 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 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圆锥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球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难点:
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准确运用。
2、圆柱、圆锥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准确运用。
3、球的`不同的切面的大小变化。
课时安排:
1、 圆柱…………………..………………………………………….. ...6课时
2、 圆锥…………………..…………………………………………….3课时
3、 球………...…………………………………………………………1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1、圆柱
圆柱的认识 总14(电1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展开后是平面。
教具准备:
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物体各一个,及多个圆柱形的物体,投影片,教材P147圆柱模型纸样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1、出示一些圆柱的实物。
提问:A、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
B、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 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
述: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直圆柱,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2、板书课题:圆柱
二、合作交流,操作探究
1、 生活感知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观察思考: [投影片1]
板书: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3、圆柱的表面同长方体表面的比较
提问:A、请仔细看看看看、摸摸,圆柱的表面同长方体表面有什么不同?
(长方体的表面是平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B、如果我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C、你发现了什么? [投影片2]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或是一个正方形平面)
D、展开的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E、展开的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三、巩固练习,加深概念
1、指出下图中哪个是圆柱体。 [投影片3]
2、P32 .做一做2.
3、P32 .做一做3.
四、质疑点拨,抽象概括。
提问:A、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B、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五、家作
仿P147用硬纸做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圆柱展开图,再将其中一个拼合成圆柱。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安排四个主题:一、快乐学学算算;二、春来到;三、我是小管家;四、图形好朋友。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熟知的事物、图形等。
二、班级情况
本班有学生18名,5名女生,都是来自本村或邻村,大都是独生子女,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上个学期入学的,所以在常规、纪律、自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基础,但能力发展不是很均衡,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还是很大的.。
三、教学内容及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加减法
2、学习7、8、9、10的分解组成。
3、学习7、8、9、10的加减法
4、初步感知集合与子集。
5、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运用、使用、兑换。
6、认识日历和星期。
7、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并能观察识别简单的图形
四、教学措施
1、用图片、卡片等形象的教具帮助教学。
2、通过轻松有趣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3、通过表扬、肯定、激励的话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经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经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经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经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经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经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经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经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经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经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经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经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经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经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经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持之以恒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持之以恒学生主体性原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持之以恒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持之以恒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基本情况
数学教研组由四名教师组成。教研组的工作要有特色。目前,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加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新课程的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深的阶段,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得到提高。
二、指导思想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更新观念,确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教研观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教研新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三、目标和任务
1.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初步了解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的关系。
2.增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优化原有知识结构。
3.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开展商务学习活动,形成全团教研、互学、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所有数学教师都应善于运用新课程理念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实验积累有价值的材料。
四、实施办法
1.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理论学习。
2.计划与随机相结合,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做好活动前讲课、活动中讲课、活动后课堂评价。
3.协助教学部门不定期深入课堂,检查“常规”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定期检查,特别是备课质量、作业批发、辅导学生等情况检查。
4.加强教学和研究时间,组织教师交流日常经验。
5.教师将教育笔记与新课程探索相结合,并在学期末交流成功经验。
五、活动安排
1.编制数学教案
2.制定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3.组织教育理论学习
4.准备小组课
5.范敬礼老师的轴对称图教研课程
6.讲座与评价
7.组织优秀教师观看视频
8.组织教师进行商务学习
9.组织教师交流教学经验
10.编写教研组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班情分析
经过九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概率初步,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二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圆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二次函数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通过对二次函数的探究,体验化归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本章主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本章重难点就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应用。
第二十三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
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9、10)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刚刚接手这两个班,对学生不太了解,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四章,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一章 特殊四边形: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及判定,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本章的重点是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本章的难点是利用性质及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与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四章 对圆的进一步认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三环五步教学法。把三环五步教学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题,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让学生如何在合作中学习。
2、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不同的层次学生,课堂上的提问不同的层次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后进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后进生过关,为后进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切实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及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教师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工作目标
1.以学生为本。备课组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集体探讨一种学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 组织各位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抓好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批改,学生的'学习跟踪,备课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每个星期二,定时进行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及细节问题。如何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如何提高我们七年级的数学成绩上我们讨论的最终目的。
3.认真学习“教学六认真”和教师考核条例。
4.群策群力各尽所能且分工合作,鼓励老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自编题。科组活动时安排一定时间让经验较丰富的各位老师介绍经验,指导教学工作,相互虚心学习,借鉴有效的措施提高整体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并强调二次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组织好同级组互相听课、互相学习、每位老师一学期至少听20节,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至少听40节,鼓励随堂听课,尤其是对新教师的听课指导。科组根据情况积极开展示范课,让老师有机会学习、提高。
6.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持久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这个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培优扶差,在教学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
三、注意的问题
1.注重学生的活动、学习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即重心前移。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
2.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
3.注重教学素材及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及数据的真实科学性。
4.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5. 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数据,注重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 认真做好镇江市督导室对我校调研的准备工作。
四、校内公开课安排表:
周次开课教师周次开课教师
数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7人 根据中年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 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缺乏自信心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书写规范化的习惯、检查验算的习惯,要结合知识的复习整理,逐步培养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总结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 四则运算……… …………(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 ……………… 3课时
2、乘法运算定律 ……………… 3课时
3、简便计算…………………… 4课时
4、营养午餐 …… … ……… 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课时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 4课时
5、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 4课时
2、图形的拼组…………………… 2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
七、统计…… ……………………(4课时)
八、数学广角………………………… (4课时)
小管家 ………………………… 1课时
九、总复习………………………… (4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学生基本情况: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我所教的八(2)班成绩在年级排名来说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一章 平移与旋转
本章是在轴对称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是图形的一种变换。无论是轴对称、平移还是旋转,其本质是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变化,这种图形的变换是全等变换,它是相对于今后要学的相似变换和其它变换来说的。这里的知识,是在九年级将要学习的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与核心,通过平移、翻折、旋转、构造中心对称图形,会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更好的认识图形间的本质关系,提升学生思维,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节约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本章的重点是弄清平移、旋转、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决定因素和特征,会按要求作图,体会全等变换的思想,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会平移、旋转、中心对称图形的运动,让学生在头脑中出运动的情形,认识变换的本质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变换中探索新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学习运用变换的手段和思想解决几何计算和证明,欣赏和设计精美的图案。通过本章的学习,体会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对称,在这里尽管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还应该把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感受数学的和谐与美,提高审美情趣。
第十二章 平行四边形
本章的学习是运用中心对称、轴对称的知识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判定、性质、图形中数量、位置关系,本章的学习即是对前面知识的运用与升华,也承担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在本章中,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征、性质,是后续内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特征、性质的基础,它们涉及四边形的各元素,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共同具有的,因此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成为本章教学的重点,这里学好,后续知识的教学就势如破竹,迎刃而解了。难点是弄清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以及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和它们的应用。本章的学习要承担起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重任,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掌握梯形中有关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弄清各种辅助线的作用。
第十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相等的数量关系外,更有大量的不等关系,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认识相等的数量关系(等式、方程、方程组)的基础上来认识的不等关系(包括不等式、不等式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所举实例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性质、解集、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解法及其应用,其难点是不等式的应用。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
这些内容是在研究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等知识上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幂的运算性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这些内容是进一步研究分式、方程、函数、代数式的化简,求值及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因此无论花多大的代价,得把本章学好。这一章学好了,将为学生的今后学习铺平道路,也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赢得大量的时间。本章的难点是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方法的灵活应用及他们的逆应用。
第十五章 频率与机会
本章的知识是在sect;5.3可能还是确定“的知识的传承与深化,都是介绍的初步知识。重点是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值可以对机会进行客观估计,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记录数据,进行数据整理。难点是实验前对机会的估计,对大量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实验方案的合理确定和设计,使学生认识到偶然中的必然,无序中的规律。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的决定因素和本质,并用它来解决相关问题,设计图案。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掌握幂的运算性质,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方法,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性质、解法、解集的`概念及其它相关概念,体会并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值,可以对机会进行客观估计,体会偶然中的必然,这是在知识与技能上。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一章 平移与旋转13第一周二~第四周三
sect;11.2旋转3第二周五~第三周二
sect;12.1平行四边形5第四周四~第五周三
sect;12.3梯形4第七周五~第八周三
复习小结与检测4第八周三~第九周一
第十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15第九周二~第十二周一
sect;13.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4第九周五~第十周三
sect;14.1幂的运算4第十二周三~第十三周一
sect;14.3乘法公式5第十三周五~第十四周四
sect;15.1在实验中寻找规律3第十六周二~第十六周四
sect;15.3模拟实验3第十七周三~第十七周五
复习小结与检测2第十八周一~第十八周二
期末总复习第十八三~期末结束
数学教学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依托20xx届取得的辉煌成绩,实现啸中学校发展蓝图,高三数学组必须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抓好高三数学复习,备战20xx高考,切实落实“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教学方针。
二、复习要求
1. 资源共享提升效率
统一使用《优化方案》,合理运用书利华网站上的人教版高三复习课件,适当补充其它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率。
2. 立足单元形成网络
作好单元复习,这是一个将数学知识由“点——线——网”的过程,将分散的知识串成面、串成体,形成知识体系的网络化,将问题归类,进行知识迁移和联想、 分解与组合,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重视单元内综合,更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在知识的交会点处设计问题。
3.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模拟题要定时定量训练,把训练当考试,积累经验、锤炼心理。选择题的训练立足基础,提高准确性,注重方法灵活性。填空题的训练注重训练学生准确、严谨、 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注重书写结果的规范性。解答题重视审题过程,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在问题的分析、思路发展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 方法进行思维的导向,在思维过程中点明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思路发现过程中所起的重点作用。
4. 注重学生卷面表达的训练。
高考要获得好分数,除了具有较高的数学功底外,还要避免出现失误失分。一方面要通过试题训练使学生减少、避免马虎、失误丢分,还要强调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学生答卷时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推证合理、详略适当,做到会的题目不丢分,不会做的题目也争取得部分步骤分。
5.做好试卷评析工作。
学生将常常面临模拟训练,教师的讲评试卷要分析题目考的哪些知识点、需要哪几种能力、体现哪些数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出题者意图。讲评中还要不断转换条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训练,不能只满足于就题论题,要注重探求解题规律,提高点评的质量和效益。
三、强化训练
1.不依靠题海取胜,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当训练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①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
②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的题,坚决摒弃。
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对而不全” 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3.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
四、教学教研
1.定时定点参加组内教研活动,严格实行签到
2.加强组内学习、观摩、听课、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复习课、习题课、试卷分析课型的探讨,形成高效课模
4.探讨培优补差措施,重视拔尖生、踩线生工作
5.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五、复习进度
暑假:理科完成新课内容,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三角函数
第一周:平面向量
第二、三周:数列
第四周:数列
第五周:不等式
第六周:平面解析几何
第七周:平面解析几何
第八周:立体几何
第九周:立体几何
第十周:计数原理、概率
第十一周: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十二、三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第十四、五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第十六、七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第十八、九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六、其它
1. 单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或备课组统一命制试题。
2. 应掌握所教班级的高考目标,制定具体的培优补差措施。
3. 按照文理、班级差异分版块定期交流教学、学生培养等信息。
4. 对班级目标学生每周一次作业面批。
【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计划07-02
数学教学计划02-16
数学的教学计划06-06
数学的教学计划04-28
数学高一数学教学计划10-30
数学单元教学计划12-09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12-30
趣味数学教学计划07-13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