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汇编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20xx年7月7日至8日,在县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聆听了几位名师的精彩讲座,提高了自身语文素养,真是受益匪浅。
一、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策略,写作教学不再“难”。
一小刘春玉老师就写作教学作了精彩讲解,她提出传统写作教学有两大问题:问题一:重形式结构,轻内部深化;问题二:重写作过程,轻评价修改。针对这两大问题,刘老师围绕激发写作兴趣的策略,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习作指导方法的策略,写作评价的策略四方面进行阐述。听完课后,我顿时豁然开朗,就想以刘老师分享的教学方式马上到课堂实践。
(一)、激发写作兴趣的策略
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太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以鼓励树立信心。在批阅和讲评的过程中,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写得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词,将其圈画出来,当众诵读表达,以“闪光点”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敦促学生再接再励。此外,日记是学生倾吐心声的很好方式,让学生每天不带任何负担地写,不论字数和篇幅,教师不失时机地批上几句真切的话语,让学生尝到用笔表达思想的好滋味,既练了笔又激发了兴趣。
(2)以游戏激发热情。例如:在进行有关人物外貌的片段写作训练时,设置了一个“人物外貌描写”的习作游戏“你猜他(她)是谁?”。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仔细观察班上某同学的外貌,抓住主要特征写一段话,并注明被描写的是谁。然后,我把写有外貌的卡片打乱顺序,随手抽出一张当堂朗读(不读姓名),让大家连猜三次。如果三次没猜中,说明小作者没有抓住特点,就“罚”他(她)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点。
(3)以仿写增强动力。仿写以其对文章风格结构的模拟,能帮助学生尽早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动力,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注重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对翠鸟外貌的描写,让学生领悟到这段话作者是抓特点,按顺序,运用比喻等表达方法写具体的,并要求学生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对大公鸡、小狗、小猫、小白兔、小金鱼等进行外貌描写。
(4)、激发成就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与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经常被忽略的。“集体作文”的可以是围绕同一主题,大家集思广益,虽然每个人的思考不一定周全、准确,但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提示。这给了学生展示的空间,他只要答对了一点,就会有一种满足的成就感。因此,老师们不妨多用这种方法。
(5)鼓励写放胆文。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思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
写文章要学会用词,以免句子太空洞,写作要多出现充满灵性的句子。
1、一个儿童的心里也是一个精彩的世界。用欣赏的眼光去体验那一份童真童趣。如果以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那永远理解不了孩子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如:成人想白云的样子,绝对不会像孩子那样想成是“棉花糖”;成人写《月夜》,可能不会想到“月亮像个小女孩慢慢地露出脸来,是害羞,还是犯过错误,我真想问问它。”在孩子的眼里,“池塘是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水边的芦苇是长长的睫毛。”“甜的豆腐是一碗云彩,而天上的白云是一大碗甜的豆腐脑。”
2、鼓励儿童说真话,抒真情。看看我们现在同学写的文章,文章中的假话、套话、空话屡见不鲜。作为教师要及时纠正,写的东西要让人看了觉得有用有趣。要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同时必需密切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需你引导,不能片面打击,对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3、鼓励儿童写想象中的事物,写想像作文。(1)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要扩大学生的表象储备。要使学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各种事物,感知各种事物,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丰富学生的思维形象,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学生不仅要有书本上知识,还要有课本外的知识,多阅读,能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了解世界。(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老师在窗口吹起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边描述边启发,把学生带入更广远的意境。你们,蒲公英的种子飞了,飞向蓝天。你抬头往上看,看见什么?低头往下看,看到什么?你飞呀飞呀,你来到什么地方?那儿你刚去的时候是什么模样?后来又是什么样子?你们看着想着。(蒲公英的种子随风向远方飞去,学生欣喜地望着??)物我相融,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兴奋地描述着“我飞上了高空。抬头向上看,啊,瓦蓝瓦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低头往下看,一条条小河就像银带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我飞过高山,看到一群群高山像驼峰一样,连绵起伏。我来到草原,一片片草地就像绿绒毯一样,铺得整整齐齐。我飞呀飞呀,哦,这儿不是荒山吗?在这儿安家落户吧。我飘飘悠悠地落了下去。啊,这儿没有人烟,也没有我的伙伴,这时,我想起土壤妈妈对我说的话,”孩子,只要有泥土的地方,你就能生根发芽。“我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荒山打扮得像花园一样。我无声无息地萌芽,无声无息地开花。多少年来,我日日夜夜把小河当作镜子,默默地打扮着,渐渐地,渐渐地,开的花多了,啊,我的志愿终于实现了,荒山变成了花园。”
(三)习作指导方法的策略
1、上好习作指导课。习作指导课就是教师在习作课上的临场指导,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书面表达训练,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
2、注重“抓契机,善引导”的艺术。
(1)抓契机,点亮思想火花。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2)抓契机,独创习作方法。一般性材料用新颖别致的手法来表现,可以达到化平淡为新奇效果,而且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也能使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
(四)写作评价的策略
1、评价要注重激发成就感。
学生最喜欢的一句:
“秋天的景色迷人,你写的果园更迷人。”
“真是优秀之作!”
“努力吧,你有希望!”
“选材、内容好,再生动些会更好。”
“你的作文能把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非常不错。”
“角度选得有特点,用词贴切,好!”
“作文确实有水平,我期待着依靠你自己的努力,将来成为作家。”
“想象力极强,结尾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作文应表达出真情实感,相信你会做到。”
“你现在的水平虽然不够理想,但跟你自己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
“请你仔细修改,这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只要你继续努力,就会成为班里的‘小作家’。”
2、评价形式要注重多样化改变以往习作评价单
一、片面的状况,采用多样化评价形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习作的综合能力。常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
1、自评自改。
2、互评互改。
3、集体评改。
4、书面批改
5、面批面改
有了这四大策略保驾护航,我们的习作教学不再“难”。
二、细读文本、关注表达。
陈毅希望学校黎水秀老师分析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解读文本的现状:
(一)、学生
(1)、语文阅读教学在认知尺度上过分的求同取向,抹杀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进而造成学生只背诵问题答案,轻视文本阅读的现象。(2)、由于缺乏基于文本的阅读技巧的讲解和指点,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水平、审美趣味亦得不到提高。
(二)、教师
(1)文本解读完全依赖教师用书。(2)文本解读纯粹为了应试。(3)文本解读停留在表层
黎老师针对现状提出独到的见解,我们获益良多,下面就谈谈我的理解。
细读文本就是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这就是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关注表达就是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法,为书面表达积累语言、奠定基础。文本细读是基础,关注表达是目的。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细读文本”:
1、细读文本,探寻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人物的情感。
2、细读文本,关注表达方式的作用。
3、细读文本,体会布局谋篇的精妙。
4、细读文本,再现文字描绘的画面。5细读文本,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师如何细读文本:
1、反复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大量阅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反复读,并在读中做到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讲”、“问”往往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有些甚至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性,应让位于学生的读。
2、朗读是一种习惯,要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形式要多样,要用梯度。朗读还要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一咏三叹话引读
3、与同行交流。
4、与教育杂志、网络上的智者交流
5、打铁还得自身硬。
在课堂上课我们如何提升呢?
1、细读文本要基于课标和学情。
2、文本细读要深入浅出,小学语文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
3、把握整体,找准细读点。文本细读,要求我们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 (1)、关键的词句,所谓关键的词句,是指课文中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词句。它在课文中或确切表达文章主旨,或真切体现作者情感,是快速准确读懂文本的有效信息。a.表现文章主旨的词句b表现人物特点的词句
c含义深刻的词句(2)、独特的语言现象。文本是由字、词、语句、标点组成的,字词语句又形成了独有的言语表达方式、言语节奏,这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所以,在细读文本的时候,也可以从文本一些独特的语言现象入手。a独特的句子b独特的称呼c独特的标点(3)、
意蕴悠长的空白。所谓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作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细读,可以建立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桥梁,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4、文本细读要方法多样:
读一读
比一比
换一换
补一补
议一议
问一问
评一评
仿一仿
三、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三小刘建华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给我们分享了如何把语文课上活。听完她富有激情的讲座后,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没做好,要向刘老师学习,做一个用心的老师。
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背风光景物类的课文,可以告诉学生背熟以后去那旅游不用请导游,省到钱了。学习病句修改、错别字,可以请学生把病句、错别字设置专栏,请小大夫治病,既提高兴趣又加深印象。对罚抄作业总抄不好的可以分等级评分,积累五个优的可以免抄一次。对于字太差的可以从中找七八个比较好的字,告诉他这样抄老师就给良,以此类推,让学生享受成功中,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不要把学生问死了,把问题说的浅显易懂,还要善于追问。备课时,提醒自己会有各种答案回馈给自己吗?一上课,就要把学生牢牢抓住,不是我要学生学,而是学生求着学。教学情感类的课文,教师本身要用有感情的话授课,在一咏三叹中感悟情感。结合图片故事、音乐都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
语文课一定要给足朗读时间,杜绝念课文,要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允许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文字阅读重目的,理性。图文阅读重过程,感性。《乡下人家》中很多图片,学会观察图片,再想想怎么说。语文的学习靠自悟,阅读是对语言的理解活动,学会自读自悟,给充足的时间阅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鼓励学生多阅读,营造氛围,比着看书,当一个学生涉及课外知识点时,要多表扬。语文园地以游戏进行,收集成语,歇后语比赛等,各种方式的朗读比赛让学生主动背诵,小组合作利用好老师是非常轻松的,背诵检查作业都可以由小组长完成。课文背完加分,作业完成好的加分,字写的漂亮的加分,培养好小组长就多了十几个老师,老师自己要参与其中,多关注小组动态。
在教学中,内容会枯燥,但保持热情是老师的素养。作为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更新换代快,为有学习,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话题。我们为了学生脸上的笑容,眼里的期待去努力吧,愿我们作为教师的一生能够精彩;作为人的一生,能够无悔并且快乐。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2
历时五天的教学实践考察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顾五天的活动,意义非凡,在这短短的五天里,使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收获、感悟。
给我们上示范课的有升级、县级教师,也有普普通通的老师,每位老师各有所长,但是他们都是我的模范,课堂上的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能够聆听他们讲课是我的荣幸!
五天来,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熟悉教材,熟读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几天以来,为我们授课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让我自愧不如,形影渺小。
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上好一堂课,准备一定要非常充分。在示范课中,授课老师的思路清晰,设计优化,既重视学生学习的行为,又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思维受到启迪,这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抓双基,又重启发思维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羡慕不已。
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更胜一筹。适当的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效果很好。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情感培养。师生之间情感浓浓。
6.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课堂上书声琅琅,听、说、读、写、练有机结合。教学氛围很好。
总之,这次活动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体会,举不胜举。我觉得和他们相比,自己各个方面都很逊色。虽然不能全搬用,但它给我很大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3
3月1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有关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后我对新课标的中提到的几点有了很深的体会.尽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观,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通过考察、访问挖掘本地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想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善于钻幽探微,透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把教科书中直接呈现的(即显性的)价值取向和隐含于其字里行间(即隐性的)价值取向,都能呈现给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语文的美。现代社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已不再仅仅限于课堂。因此,我们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向学生学习,要真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总之,《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方法多元化了,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了。
我认为以前单纯传授知识逐步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
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还有量化的标准。
在我这十几年的教学中,我们承认素质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的现实。问题不是出在这样的提法不对,关键是如何去实施,要去营造一种氛围。正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阐述的:没有与之适应的生活是无法进行教育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对新课标学习掌握的不到位的话,其结果必然是轰轰烈烈的'学习,平淡无味的实践。可以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所以说,加强学习是工作的重心,实践是学习的核心,这次我们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课标吸取来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还得要再接受考验的。一切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的良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课标的实施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所以,以为一学就会,一看便能实施的任何想法都是错误的!透视种种现象,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调整、完善自己,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4
现将我进入小学以来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总结如百下:
一、上课认真听讲:上课时,我们的思维要与老师同步。认真做好笔记。
二、温习与预习:下课或放学后,把上课做的笔记拿出来多加巩固。顺便预习下将要学习的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子划出来,作为上课听的重点。
三、背诵:语文最重要的.是靠记忆,背诵的重点就是老师上课划出来的重要词、句和文言文。
四、课外阅读和摘抄:在考试中,作文是一度项占分最多的题。作文的分数直接关系到总分的高低,所以增加阅读量,摘抄量是很重要的。
五、考试技巧:我们在答卷时,尽量要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会相应地得到一些回印象分。看题一定要仔细,做完后尽量留时间检查一遍,千万不要马虎!
总之,语文学习注重平时的积累,要多读多写多记。其次,要抽时间多与老师交流。老师会帮助你一起发现你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一些适答当的建议,以便自己更好的改正从而取得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5
近期,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评价、合作交流……要想得到及时有效地展示,实践证明,就要把教学工作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平日学习上。在活动中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训练,有时为了一个训练点可以把课时延长。下面,就我的块状训练具体谈谈做法。最初可以通过小黑板出示训练内容及过程,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让学生一步一步去做,时间长了学生自然而然懂得按照这个程序去操作。
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要了解有哪些种类。如:1、段意归并法。2、扩展题目法。3、回答问题法。4、“六要素”串接法。5、原句摘录法。6、抓重点句段法等等。通过实践选择不同文章,练习归纳,学会掌握方法。
二、训练学生会提出问题,不同体裁问题重点不同,如:写人突出表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记事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写景要体现出有哪些景色特点?
状物也有分类:动、植物的样子,习性特点物体的样子,结构特点。
当然单元训练重点不同,提问也会有所不同。如《》训练重点之一就是表达方式,所以问题自然就是“”
三、训练补充别人意见,先婉转去评价(对,错,同意,不认可)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最后说出原因是什么,有理有据。
四、读和评价朗读训练是不可分的。学会朗读就能掌握评价方法,同样只有学会评价他人才会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在这里就要教给学生评价也就是朗读的技巧。1、语气中的喜怒哀乐。2、语调的高低起伏。3、语速的快慢。4、重音的把握。5、停顿是否恰当。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晨会,选一小段学生读,大家评价,再读反复选择不同内容的段落进行实效性训练。当然根据不同课文情感不同,侧重也不同,但它却给出了很实际的朗读方法,如在《》一文中,
五、汇报形式的多样化:有读出来,说一说,抓住主要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图示,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查阅资料等,汇报发言单位化,先由小组内发言,再由其它小组补充发言。
绘画和写的训练,可把它们课内外并用,从不同角度训练,根据不同文章特点而决定。《凡卡》一课在信结尾学生明白凡卡的爷爷不会来接他,他只是做了一个美梦而已,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当梦醒来时,会发生什么事?你想同凡卡说些什么?写一写。”学生写到“当梦醒时老板和老板娘瞪着凶恶的眼睛拿着木棍站在他面前揪起他就打,还有生活比过去更惨等等,”想对凡卡说:“凡卡要坚强更要反抗,美好生活一定会属于你的”各抒己见可为五花八门。这一课文知识的延伸,自主意识的强化,充分提高了阅读能力。绘画训练就是以图带文,把想表达的意思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如《凡卡》一文在第二环节分组做交流汇报。学生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其中一学生绘画出凡卡被老板娘拿鱼嘴戳脸,更直观的再现了凡卡所受苦难和当时社会的黑暗,为领悟中心,体会表达方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事语文教学我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更好地服务。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6
一、教学理念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同时重视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学生生活扩展延伸。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园地”是其良好的载体。
二、编排结构
说明: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综合实践活动)不属于本文基本教学模式的讨论范畴。
三、目标定位
1.“语文园地”教学总目标。发现语言规律,感受汉语特点,丰富语言积累,学会方法,学会表达。
2.各板块的主要目标趋向。
“我的发现”“交流平台”: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日积月累”:认读积累,拓展运用;
“成语故事”:拓展阅读,文化熏陶;
“趣味语文”:品味妙处,感受多彩;
“宽带网”:搜集交流,拓宽渠道;
“课外书屋”:推荐品味,引导阅读。
3.教学特点。“语文园地”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乐园,要从趣学、活学上下功夫,有趣的设计是前提,丰富的积累是基础,有效的发现是提升,有机的运用是目标。“语文园地”教学应努力体现以下特点:
探究性:引导自主发现,自我反思,发现语言规律,感受汉语特点。
实践性:在读书、书写、讨论、游戏、表演、展示、评价等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形成语文能力。
开放性:丰富积累,扩大视野,向课后、向生活拓展延伸。
综合性: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会贯通。
趣味性:创设情境或开展竞赛活动,弥补板块的单调枯燥。
四、教学基本流程
如何具体有效地实施“语文园地”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观念——不同于基础训练,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有效发现、有趣积累、有机运用中,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园地”学习,既可以在学习单元课文之后综合进行,也可以将板块分解、随文学习。综合学习可按以下模式操作:
(一)提前热身:整体设计,任务分解
人教版实验教材都是以专题方式组织教材,每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所以,“语文园地”教学不是孤立零散的,而是前联后延、整体综合的,因此既要整体设计,又要任务分解。
1.教学示例。四下“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
①本单元学习伊始,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明确“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并掌握方法”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②随文学习中化整为零,分解渗透。在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并小结方法;在两篇略读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如教学《触摸春天》,学习利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教学《永生的眼睛》,重点巩固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
③在“我的发现”中,结合提示、本组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或课外阅读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综合整理、实践运用。
2.注意事项。
①“语文园地”中的学习重点要提前布置,随文铺垫,然后专题整理、综合运用。但“交流平台”不宜整体前置,以免加重学文负担和冲淡学文情趣。
②“语文园地”不仅与本单元的其他组成部分有密切联系,自身各板块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如“我的发现”中识字学词的方法就会在“日积月累”中得到巩固与运用,所以每一个板块都要扎实,为后续学习打牢基础。
③“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宜提前阅读并搜集相关内容,可同步开展主题性课外阅读或专题实践等拓展活动,使“语文园地”教学增量。
(二)趣味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园地”以板块形式呈现,可以通过设置主题情境、趣味情境或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竞赛活动等形式,串联或重构教学板块,使学习充满趣味性。
1.教学示例。
①主题情境:二下“语文园地三”。
根据单元主题,创设统揽各个活动的“草原行”综合情境。
A.小结单元内容,用词语赞美美丽的祖国,并引出“草原行”。(教学“日积月累”中的“我会填”)
B.草原探秘。将本板块词语写在郁郁葱葱的小草上,引导学生发现词语间的规律。(教学“我的发现”)
C.草原射箭。将反义词分别写在箭靶和箭上,读准,配对,再拓展。(教学“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D.草原颂歌。播放MTV《敕勒歌》,多种方式朗读、哼唱。(教学“日积月累”中的“我会读”)。
E.草原联欢。开展民族知识竞赛、词语接龙游戏、联欢表演。(教学“宽带网”“展示台”)
②趣味情境:二下“语文园地五”。
A.创设到喜羊羊家做客的情境(描述途中所见所闻时运用适当的叠词),进入“我的发现”——反义叠词。
B.到羊村需输入密码(区别形近字),进入“日积月累”中的“我会填”。
C.喜羊羊热情招待(引出表示美食的词语)并举办篝火晚会(引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进入“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D.在羊村的广场上看到一个石头小姑娘,进入“日积月累”中的“我会读”。
③游戏情境:三下“语文园地四”。
比比你的眼力——“我的发现”
比比你的笔头——“日积月累”中的“我会填”
比比你的记忆——“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背背”
比比你的反应——“趣味语文”
2.注意事项。
①情境创设自然贴切不牵强,不装老成不扮嫩,符合该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②情境创设忌花哨和话语太多,以免冲淡主体教学。
③情境创设尽量能“三维一体”,即将导课、板块衔接、结课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三)分块推进:自主合作,拓展运用
“语文园地”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发现;不仅积累,还在运用。所以每个板块都应重视自主合作,适当拓展,引导运用。下面介绍各板块的基本教学模式。
【板块一】“我的发现”“交流平台”: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1.教学目的.:“我的发现”,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以及方法,使之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交流平台”,侧重引导学生小结、交流阅读感受,领悟写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2.教学示例:五下“回顾·拓展七”:“交流平台”。
①回顾课文,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自我回顾,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依托文本,交流学习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A.快速浏览本组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B.小组交流:把本组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C.全班交流:重温本组相关重点句段,总结写法。有时间还可交流从课外阅读中对人物描写方面的心得,并结合具体片断加以说明。
③结合习作,交流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A.读自己的习作,思考运用了哪些从本单元学到的写人方法表现习作中的人物。
B.组内交流,评选出优秀习作,并针对习作中描写人物的具体片断进行重点讨论,看看小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人的方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
C.全班交流,共赏精彩,共议不足。
④结合实践,巩固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A.进一步运用学到的写人方法修改习作。
B.将运用写人方法最成功的一段话附上体会,编成小报,全班传阅。
3.操作要领。
①自读自悟,自主发现。
②总结交流,重在提升。
③有效拓展,丰富积累。
④读写实践,巩固运用。
4.年段特点和注意事项。
①低年级“我的发现”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注意发现的习惯,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亲历自主发现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要学会等待,不以教师或优生的发现结果代替全体学生的发现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和适时的总结。
②三年级“我的发现”主要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四年级则重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年级的自主发现性更强,发现的范围也有所扩展,教材为学生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所习得的方法运用于阅读、说话、习作等其他学习活动之中。
③高年级“交流平台”由“我的发现”发展而来,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或一个阶段学习之后,交流所获得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编者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读写方法、习惯上,体现了对语文课程特点的把握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视,但交流、总结的内容可以不受其限制。如果把一组课文的教学看作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交流平台”就起着帮助学生把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再用来指导实践的作用。教学时要注意内容上的“瞻前顾后”,并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实用的读写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块二】“日积月累”:认读积累,拓展运用
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读、背、写等实践活动积累词语、句子、诗歌、短文等精彩的语言材料,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2.教学示例。二下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我会填。
①出示词语(去掉“的”字),自由读,指名读,正音。
②出示囊括上述词语的情境图——美丽的小城镇,用词填空。
一次引导:用上述词语形容图画,如明亮的窗户。
二次引导:“明亮的”还可以形容什么?
三次引导:除了用书上的词语,还可以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格式:_____的_____。
③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同桌互检,教师巡检。
④在说句中巩固积累:这儿有_____的_____。
⑤在说话中运用积累,用以下句式说一段话,也可以个性表达:这是一座_____的_____,这儿有_____的_____,有_____的_____,还有_____的_____。
3.操作要领。
①认读正音,交流发现。
②多样识记,丰富积累。
③创设情境,巩固运用。
④合作互助,现场检测。
4.注意事项。
①重在积累,读准记住是首要的。但教材只是例子,可适度拓展,丰厚积累。
②正确理解能促进有效积累,尤其是中高年级。但不是机械地讲解,而要在合适的情境、活动中渗透适当的理解。注意把握好度,如低年级的古诗文积累重在诵读,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不作硬性要求。
③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大多是孤立的词句,而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有意义。因此要多创设语境,多创造实践机会,实现有效积累、有效迁移。
④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实现课内积累、当场检测,尽量不延至课外。
【板块三】“成语故事”:拓展阅读,文化熏陶
1.教学目的: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又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2.教学示例:五下“回顾·拓展七”:“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①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②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
③复述故事。
④拓展交流(供选择):
主题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勤学苦练终有成就的故事?请你讲一讲。
人物拓展:你还知道王羲之的哪些故事?请你讲一讲。
类别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请把成语写下来。
3.操作要领。
①自主阅读,悟意质疑。
②联系生活,交流感受。
③讲述故事,文化熏陶。
④拓展积累,丰富视野。
4.注意事项。
①“成语故事”属于拓展阅读,应区别于课文教学,以自主阅读为主,适当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②可相机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性课外阅读,丰富积累,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板块四】“趣味语文”:品味妙处,感受多彩
1.教学目的。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巧妙,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同时积累语言。
2.教学示例。五下“回顾·拓展八”:“趣味语文”。
①至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搜集趣味广告,重点关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街道上的广告。
②自主阅读,交流自己对广告的理解,领悟广告语的言外之意和表达效果。
③开展“广而告之”现场模拟活动,交流各自搜集的趣味广告,再次感受广告语的无穷魅力和意趣。
④自创广告语,师生共同评议。
3.操作要领。
①提前布置,搜集拾趣。
②自主阅读,交流悟妙。
③拓展延伸,快乐积累。
4.注意事项。
①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课上课后相机拓展,延伸教学触角,充分发挥以一个带一类的辐射作用。
②在自主阅读,交流拓展中了解、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表达形式的多样,领悟语言文字的妙处、意趣、韵味及背后所彰显的精神、态度等。
③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教学重点不同,如关于诗词、对联的佳话重在欣赏、补充、积累,绕口令、猜字谜等要在趣味实践活动中感悟其意趣和精彩,而广告语之类则要链接生活,并尝试迁移、创作。
【板块五】“宽带网”:搜集交流,拓宽渠道
1.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课内外的联系。
2.教学示例。二下“语文园地三”:“宽带网”。
①课前主动搜集相关资料。
②自读“宽带网”,了解信息。
③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④拓展延伸。可开展交流汇报活动,如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也可开展知识竞赛。
3.操作要领。
①课前主动搜集。
②课中阅读交流。
③课后拓展延伸。
4.注意事项。
①宽带网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功能。但不能将知识教学作为根本目的,而应以学生自己搜集、相互交流相关信息和方法为载体,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
②不是让学生上网,而是借网络中的这个名字,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渠道。可引导学生课前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也可于课后继续拓展延伸。
【板块六】“课外书屋”:推荐品味,引导阅读
1.教学目的。介绍、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特别是读中外儿童文学名著。
2.教学示例。五上“回顾·拓展三”:“课外书屋”。
①学期初教师推荐书目,并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确定本期共读《森林报》,制定阅读计划,网上订购书本。
②自由组合,成立书友队,小组共读,教师相机指导。
③开展班级读书会。
A.书情盘点-----检查对书本基本内容的了解,交流总结方法。
B.书香茶舍-----学生谈感受、品语言,交流总结方法。
C.书讯快递-----推动学生的后续阅读。
3.操作要领
①好书推荐,激发阅读兴趣。
②制定计划,教给阅读方法。
③跟进指导,提高阅读实效。
④班级读书会,提升阅读质量。
4.注意事项。
①“课外书屋”可以和整个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结合,提前布置阅读;可以配合单元专题,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还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值得注意的是,三四年级没有安排“课外书屋”,也要配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如四年级上册重点阅读《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这样,才能有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外阅读量的任务。
②不能只满足于好书推荐,还要给予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加强过程督导,指导学生作适当的读书笔记,扎实开展亲子、师生、生生共读和其他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汇报活动,将其纳入书香班级建设活动中,形成长效机制。
(四)后续巩固:教学延续,运用巩固
“语文园地”既是联结知识与方法的纽带,又是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桥梁。它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要使学生真正学到学习方法,增长语文能力,还必须在其后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运用中不断巩固、内化。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7
通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论及实践》这一专题的学习,我知道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的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
不同的效率观各有不同的结果,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学,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怎么样?学生学会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答案的正确与否,不是一个是与不是,更重要的是好与不好。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多了,而学生还是知之甚少,言之无序、无物,就不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是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趟河水而要多联系教材等。
二、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事半功倍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而这种要求尤其表现在课外的预习环节,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资料,从搜集到整理,阅读与思考,可以获得与文本相关的大量信息,为学习课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熟读课文,学习生词,理解词句意思,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论及实践》心得体会》。课堂教学中减少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先要进行纠正、引导、巩固等,就可以实现教学的目标,真是事半功倍。
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其实,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四、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的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是成功的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8
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必突出一个“读”字,读的面要广,读的人数要多,读的时间要多,要读得落地有声,书声琅琅才是语文课的主要特点之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地读书,在学生粗读课文初步感知其大意之后,着重抓好“读通课文”的训练,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染,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书声琅琅,学生长期浸染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既悟情又悟法,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呢?
一、注重体验,自读自悟
阅读教学就是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当代的阅读教学的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有体验的读,就是引向自“悟”,发展个性;就是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如教学《火烧云》中的一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哪一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有的认为“红”字用得特别好,有的认为是“火”字,有的认为是“烧”字。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烧”字。接着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烧”字让我们感觉颜色特别美;“烧”字让我们看出火烧云在变化;“烧”字让我们有天空的云从西到东移动的感觉;……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像,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二、传情达意,情感共鸣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这种“即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只有通过深入的传情达意的阅读体验才能获得。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传情达意”的读要求读者流入作品,驰骋想像,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因此,我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传情达意的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或低声读,细吟慢读,领会所读作品的内容,在低诵中细细揣摩作者传情达意的文字技巧和表现方法;或高声读,通过高声诵读传达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和蕴意;或模仿角色读,即在阅读人物对话的课文时,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角色,揣摩各种人物的语气、语调、心态和神情,使自己进入角色,高声、反复朗诵台词,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面对一篇课文,我一般从文章的整体着眼,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词句切入,指导朗读。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问学生:“你认为这句话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哪些词应该重读?”学生试读之后纷纷举手回答:“应用赞美的语气”、“应用自豪的.语气”、“‘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语应重读。”于是我请同学们读此句,重读“杰出”和“爱国”,读出自豪和赞美的语气。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同时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伴随作者深厚的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通过传情达意的读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文章中心,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并且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使他们的语感得以培养,心灵得以美化,情操得以陶冶。传情达意的读,要指导学生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顿、重读和语调的把握有分寸,这样传情达意的读,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分明,就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如教授《落花生》一课,我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读,使学生认识平时留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一堂课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只有通过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在阅读课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阅读“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9
写作水平体现着学生语文学习的功底,同时,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成为教学新目标。在此阶段,学生要学会多类型作文写作,要学会记叙,要学会想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不断变革教学方式。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优美词句,也可以学习写作技巧,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熟知教学内容,更应研读教学内容,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完成教学计划,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教师要根据课文要求进行不同的讲解,让学生能从每篇文章中都学到相应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让学生感悟生活,从生活出发进行写作
写作通常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常能启发学生思维,带给学生感悟及写作灵感,所以学生应立足生活来写作。但学生生活经历较少,这导致他们缺乏写作素材,缺乏对于生活的感悟。受思维限制,学生在写作时不知从何处开始,不知该讲述何种故事,这使得他们所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注意引导,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感悟生活,并将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丰富自身生活,丰富自身情感,而且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全面展现自己,活动后的记录,便于学生真实的情感流露,获得真实的感悟。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回忆,让学生在回忆中寻找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回忆中追寻真情实感。比如,写作中经常会有“你觉得幸福是什么”这类的作文写作,这便需要学生表达自身的真实感受。虽然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是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幸福就是有父母陪在身边,能够感受到父母之爱,享受父母的关怀。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的点滴付出。例如,无论什么天气,父母总会风雨兼程送自己去上学;无论多累,父母总是不辞辛苦为自己做好一日三餐……这些幸福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便会发现并体会到,其实幸福就在身边。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感悟,使学生的感情更加丰富,更能在写作中流露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感染力。
二、借故事及科技发挥学生想象
发挥想象力能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关于童话写作,学生首先要学会认识图片,在读懂图片内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层想象。在?M行写作时,学生除了要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外,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表达流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需要格外注意文章内容的连贯性。
学生所处年级不同,对于想象类文章的创作也处于不同阶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学大纲》仅要求学生能够看图识物,通过简单的图片内容来描述故事。这些图片的主角一般为动物,学生在写作时可结合平时所学知识,比如通过学习《龟兔赛跑》便可知乌龟较有毅力,兔子具有侥幸心理。学生了解了动物的特性,在写作时便可以根据动物的特性进行创作。学生也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在写作中寻找更多规律。
六年级学生进行写作已不仅仅与动物有关,学生更需要学会结合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比如,地球资源有限,科学家正在寻找与地球环境相同的星球,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便可以想象人类在外星球生活的状态。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不仅要有较多的生活常识,还需要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想象,写作内容要与其紧密联系。另外,学生的'思维应极其缜密,这才能够使所写文章在不缺乏创新与想象的同时,不会远离科学研究。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列举一些生活实例,还要讲解一些科学知识,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如此,所写的作文也会更具欣赏价值。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在写作中需要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能提升文章内容的可信度,同时,大量的写作材料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灵感。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优美词句。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提升写作水平。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揣摩如何使用词句,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久而久之,使写作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学生在创作中不仅仅需要运用优美词句,更要学会运用写作材料,这能够更好地体现文章的灵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分析每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了解了每一篇文章的表达主旨,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明确阅读目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例如,在进行阅读之初,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有些读物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读这些文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改变学生的部分认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更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对于阅读不够投入,有的学生容易在阅读时走神,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让学生按照阅读计划进行有效阅读。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收获很多知识,教师可以定期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或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或以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分析读物内涵,并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不断完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读,从课本中提取对学生写作有益的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还要通过科学知识的讲授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写作水准,这更符合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0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以来,"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全省轰轰烈烈拉开大幕。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举行了"课内比教学"大比武活动,我来说,是一次大好的学习机会。
“比教学”比的不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刻意包装、精心准备的样板课,而是在常态化之下对教师教育教学真实水平的考核,“比教学”比的是专业素养。我们八年级年级组老师,全部参加了这次比武活动,我积极参加了每一位老师的比武活动,认真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听了舒继清等几位有名老师的教学,让我豁然开朗,简直就是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一、灵魂教育
现代教育已实质性地演变为一种“训练”,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特殊智能的训练而胜任某一种职业,从而使教育萎缩为职业的附庸工具,这绝非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是包括智慧之爱,这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改革本质上是为教育的`尊严而战,我们教师有能力做好,也可以推动教育的更好发展。
“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让我们认真反思找差距,努力工作,从身边的事做起,真正做到“真做、实做、做实、做细、做到位”,把“课内比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二、耳目一新
听了老师们的课,我觉得令人耳目一新。在新的教育体制下,每一位教师能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这次“比教学”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优秀”,而是要寻找出那些“平常中的优秀,优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归真,还本原于教学,我听后也从中受益。我相信:有先进的典型可以学习,有校长的重视,我校的活动也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也同时坚信,我个人将在这个大舞台上跳出自己的风采。
三、受益匪浅
找到了以后教学的着力点:
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教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2、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学习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知识、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让学生真正参与数学活动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讲,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这样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快餐式的,学生忘的快,没有领会知识的精髓。
“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懂得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是非常妙不可言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就是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合适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的教法。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1
20xx年5月17日,我有幸被界湖中心校推荐参加了在临沂一小举行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活动中观摩了宋运来老师和魏星老师执教的两节作文课,并聆听了他们的作文教学方面的讲座。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直观的、生动的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堂,内心既紧张又兴奋,眼睛一直凝视着执教老师和学生,手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两位专家的课堂或生动幽默或简约朴实,却殊途同归,归于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归于对学生的爱,归于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召唤。
宋老师的课激情四溢,师生交流中充满了幽默睿智的问答,教师善于创设一个跌宕起伏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口语交流和写作动力思维,注重了对作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唤醒。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的`处理,看似夸张,其实恰恰他是从儿童的眼中心中看作文的角度出发,爱与鼓励会使孩子们走得更远,并会将爱与鼓励传给更多的人,直至我们的社会。宋老师的讲座同样是激情四射、热情洋溢,他从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动力方面,从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的根源到改良现代语文教育的对策方面,提出了一些简单直观、易于理解的观点,既发人深省,又有可操作性。
魏老师的课就像一条澄澈的小溪,缓缓的流淌着,澄清的能让学生能顺着溪流照见自己的影子,流着流着就流进了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出学生无尽的潜能。魏老师的课堂设计非常简洁,教学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引来一次次参加观摩教师自发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学生精彩表现的肯定,也是对魏老师高超的教学能力的钦佩。魏老师的讲座从儿童思维入手,对教师作文教学设计技巧方面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对教师与学生思维的广度、宽度、深度,进行了拓展,八对关键词的解读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两位特级教师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两堂课两个讲座,像一枚石子抛入水中,在大家的心中掀起层层的涟漪,更像岸边的灯塔,指引着大家在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航向。我想参加学习培训的意义正在于斯,外延远远大于学习内容,思索远远多于所见所闻。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2
3月25日到28日,有幸到贺州参加了广西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三天听了15节课,赛课内容限于低年级的语文课,执教老师都是来自广西各地市选拨出来的优秀选手。这次赛课共有8节课获一等奖,7节课二等奖。下面谈谈我们学习之后的收获:
一、每位选手的教学设计精巧,课堂中能紧扣低年级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情境渗透识字和写字的教学任务,以自己的扎实基本功和教学风格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识字写字课堂,把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充满童趣,让观摩的老师享受了一次精神盛宴。如第一节桂林龙隐小学麦茜老师的《欢乐泼水节》,将识字与学文融合,渗透了多种识字方法,巧妙设计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柳州的《鸟岛》一课,运用编口诀、形声字相比较看图理解等形式识记汉字,尤其是“密密麻麻”一词的理解:借助图片理解到表示多的词语有密密麻麻、到处、一群群,明白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借机运用密密麻麻造句,进行说话训练,最后看视频感受鸟岛的热闹景象。这样把识字、学词和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课堂的高效。还有贵港的选手是根据单元特点进行整合,整体识字,这是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一种课型。老师让学生利用原有生活经验、形声字的特点,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和生字见面,以达到大量识字的.效果。
二、专家评课中提到低年级阅读教学就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文、理解少量重点词句、积累运用语言。识字: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写字:体现识写分家。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乱加减字,读出韵律;理解词句:采用多种方式选择适合年龄特点的方法理解词句,如结合生活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等;积累:巧妙渗透说话训练,在口语表达中学会运用刚学的词语或句式。
专家提出五点建议:
1、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记忆特点、年龄特点,把我10-15分钟的黄金记忆时间进行教学;
2、老师书写示范时考虑全体学生是否看得见;
3、课件制作要适当,为课堂服务;
4、教学中面向全体,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
5、注意倾听,抓住课堂生成的亮点,因“学”就导。
同时专家也提出:
1、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把握年级学段目标、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
2、关注学习过程——识字写字要保证时间,阅读体验也要给足充分时间,交流合作不能流于形式,好好落实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
3、关注课堂的时效性。
总之,精雕细琢的课是一种美,朴实自然的教学风格同样耐人寻味!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3
有幸参与本次研讨学习,观看了五位老师不同的课堂展示,我能感受到她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她们敢于大胆尝试,做先行者,这种精神和魄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理解,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可谓各有所长。教研室王万军主任亲临指导,清晰明了又直中要害的点拨,让人思路更明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
一、对于用的认识更清晰了。
王主任提到,要树立三种意识:课程意识、文体意识、运用意识。我认为课程意识和文体意识都是语用的基础。语用在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一个地位。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需要我们去继续揣摩,是否是语用的直观体现。老师应将理解的重心聚焦到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不能仅是理解和知道。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当然,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所以,阅读过程是理解和运用相互融合的共生过程。
二、对《感受乡村生活》课例重构的看法
张彩虹老师所授《感受乡村生活》,能寻求《乡下人家》和《麦哨》的共同点,这一点是值得我去学习的,老师善于把握学材,能有效将其整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老师这节的不足也是在此,未将文本挖透、挖深,找对真正对学生有用、有效的教学点,原本的授课让人听来仍是过于繁琐,训练点不够突出,领悟表达方面也只是将其中写作顺序、修辞手法提了出来。重构后的教学设计就做到了注重领悟表达,让学生关注“场面描写”这个点,进而引导学生去感受场面描写中的语言美,最后能使学生对乡下、对田园风光有更清晰的感受,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乡村生活的美好;通过再次引领朗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表达的.特点并学着运用,顺其自然不刻意。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又学会了运用作者的表达,能够一举两得。“语用”点清晰,又不单独分离于文本。
三、自己该如何实施教学
首先,我要做到的是:具备解读课标、解读教材、解读学情的能力;其次,要树立大语文观,时刻谨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要教课文,而是要教语文。意识非常重要;最后,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去教方法。我所理解的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领悟到作者的表达后,将作者的表达方式(用语言的方式)运用到自身。因此,拿起课文,我就要去关注到教学的语言训练点。相信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风景”。“风景”各不相同,必须做到“一课一得”。具备以上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多去尝试,敢于打破陈旧模式,摒弃低效课堂。尽管开始实践阶段很吃力,尽管会经历很多失败,但一想到单元整体教学势在必行,要想将教语文这条路走下去,就必须在一次次实践和思索中让自己的教学尽快走上光明大道。
也许这条路上布满荆棘,但足够的理论是披荆斩棘的一大法宝。老师要去读《学会阅读》,去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等书籍,去学习名师课堂,去接触教育专著,丰富理论素养,沉淀自己。带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路,相信我们会走得更稳、更远!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4
今天,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中国地图,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爱国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你把鱼放掉》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三,评价语言的收获
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老师评价语言丰富,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两位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5
寒假中,再次认真的阅读学习了新《语文课程标准》,使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的性质和地位,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使我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更有力的证明了小学语文课程更是重中之重。现就自己所任学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浅谈如下:
一、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新课标》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新课标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但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不但要注意汉字的规律、特点、间架结构,还注重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因此,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来说更应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与此同时还要教导学生注意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
领悟课标
寒假教师培训
生。《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关于写作
《新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对于《新课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仔细研读,抓住细节,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8-10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4-15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心得体会04-14
小学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11-28
小学语文“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01-19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6-26
小学语文教学听课心得体会07-3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03-12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05-13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心得体会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