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经过中考进入高中后,高一学生对数学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到太枯燥、泛味、抽象、晦涩,经常抱怨听不懂。有的在课堂是好不容易听懂了,但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却又磕磕碰碰、跌跌撞撞,甚至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打好高一的基础至关重要。高一上学期,特别是第一学期,是实现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转轨期”。这个“轨”转得顺不顺,好不好,对于能否顺利适应高中三年数学学习特别关键。如何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能够敢于学习、乐于学习,以至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摆在高一数学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学生现状
这届高一开始xx市的前1100名学生都集中在我们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
二、初高中数学学习对比
表面上看,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延续。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主体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知识量不同:初中数学以常识性介绍、说明为主,学习内容少、浅、易、窄。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由于整体内容增多,每节课的容量也大于初中数学。
(2)知识结构不同:在初中数学中,数学规律大部分是由特殊的例子直接得出的,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而且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函数的概念,初中的: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如果给定一个值,相应的就确定唯一的一个,那么就称是的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应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值域。高中的:设,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函数,记作。其中叫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的值相对应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的子集。
(3)能力要求不同。初中数学主要培养计算能力和对数学规律的运用,对数学思想方法要求较低。高中数学不仅要求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而且要形成科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教师常常用有充足的时间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演练、巩固(包括到黑板上板书)。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初中教师可以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到了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进入高中后,则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要能够自学钻研,消化知识;要重视逻辑推理,要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侧重启发、点拨,鼓励学生自学、创新,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或提示中理解、掌握知识的精髓,提高学习的能力。学习高中数学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要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
三、措施
既然我们例举了初高中的这么多的差异性,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怎么去做?
(1)学习内容的衔接:
要在高中学习中需要补充的内容:
①立方和与差的公式,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删去不讲,但进入高中后,它的运算公式却还在用。
②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在初中已经不作要求了,同时三次或三次以上多项式因式分解也不作要求了,但是到了高中,教材中却多处要用到。
③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这也是初中不作要求的内容,但是分子、分母有理化却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特别是分子有理化。
④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
⑤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⑥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坐标轴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⑦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教材中同样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在高中,这部分内容被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⑧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多常常要涉及。
这些补充不一定需要在高一开学的一个多星期内完成,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渗透。
(2)对学生做好学法的指导
高一年级开始的前半学期直至整个高一都要以教学生如何学习,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目的,加强学法指导。
①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
②建立好笔记本、错题本,养成练后反思的习惯,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3)加强题型归纳,加强规范训练,注重知识落实。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解题规范性与条理性训练,典型例题详细讲解,完整板书,做学生的典范。对学生练习和作业中不规范的地方,教师应及时指正,阅卷中应严格扣去不规范的分。我们上一届高一在学完三角函数后也作了一个题型归纳的专题练习
①给值求值;
②给值求角;
③给角求值;
④与三角函数有关的值域;⑤单调性;⑥图象及图象变换。
(4)认真研究教材与大纲,提高课堂的效能。要研究好各种课型的教学,不要把所有教学都变成解题教学,特别要做好概念课型的教学。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反映,是建立数学法则、公式、定理的基础,也是运算、推理、判断和证明的基石,更是数学思维、交流的工具。概念符号化是概念教学的必要步骤,这是因为数学概念大都由规定的数学符号表示,这使数学的表示形式更简明、清晰、准确,更便于交流与心理操作。这里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概念符号的意义,并要进行数学符号和其意义的心理转换技能训练,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符号意义的理解。高中的概念的形成很多遵循以下规律:直观化认识(实例)→文字语言的描述→符号化语言的描述,这也符合我们学生学习的规律。例如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直观化认识:
的图象,当时,图象自左向右是下降的;当时,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的。
文字语言的描述:在区间上,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减小;在区间上,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也增大。
还可以给出单调函数的“描述性定义”: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区间,则区间上,若随着自变量增大,函数值也增大(减小),则称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减函数)符号化语言的描述:在区间任意取,当时,都有;在区间任意取,当时,都有。
单调性的定义: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当时,都有xxx,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减函数)。
由此概念教学的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①直观化;高中对函数研究一般方法就是,加强“数”与“形”的结合,由直观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如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图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函数的增、减变化的直观特征,进一步量化,发现增、减变化的数学特征,从而进一步用数学符号刻画。
②通过正例和反例深化概念理解;概念的例可加深概念理解,通过“样例”深化概念认识是必须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其实,数学思维中,概念和样例常常是相伴相随的。提起某一概念,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它的一个“样例”,这表明例在概念学习和保持中的重要性。
③利用对比明晰概念;如“排列”和“组合”,通过对比可以避免混淆;“最值”和“极值”,通过对比可认识它们的差异,即前者有整体性而后者仅有局部性。
④运用变式完善概念认识;
⑤对概念精致浓缩,也就是回到简单而本质的关键词上,对关键词的表征就是概念本质属性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