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1
岁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教育界工作了整整15年。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漫步教师心灵》的书,它让我对教学充满了勇气。虽然我已经从事教育教学多年,但每次我都会精心备课,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然而,总是在离开教室时感到一丝遗憾,很少有几堂课让我满意。甚至包括同学们的作业和考试成绩,也总能找到我不满意的地方。或许你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吧?但是无论如何,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内心。我是一个真正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为了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我愿意付出所有,包括时间、精力、感情和知识等等。
我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深刻认识到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恐惧”就是对教学不满意的表现。因为教学是一项每天都在进行、随时都有人检验成效的工作,所以我们害怕自己的教学失败,担心被指责误导学生。有时候上课提问,学生回答不出来,我就会怀疑自己设计的问题是否太难,还是学生因为害怕而选择不回答?我觉得自己已经教了这么多年,连这点把握都没有,真是太低级错误了。当课堂气氛不浓厚的时候,我会想不明白是我自己或者我的课程不受欢迎呢?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了只听不说了?对于教学目标是否能真正达到,我内心没有底气。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是,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积极倡导个性化教学。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心中充满了疑虑。
我认为《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句话:“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的意思是,教学的要求和压力经常让许多教师感到沮丧和失落,这是产生“恐惧”的一个原因。但我相信,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成一个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鼓起教学勇气,将心灵奉献给学生呢?
我们中的许多人选择成为教师,是因为我们对某个学科充满热情,并且乐于帮助他人学习。然而,常年面临各种“恐惧”,使得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力量,导致教学热情受到挫折。我认为,要战胜这种“恐惧”,唯有通过与学生和同事真诚沟通,才能释放内心的力量,因为内心是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源泉。
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人们的心灵成长,而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学生需要遇到合适的老师,老师也需要遇到适合的学生。在这种心灵相遇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老师的素质,也激发了学生的潜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而老师也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但我相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遇是一种缘分,只要我们在这个既定的师生关系中真诚地沟通,相互调适和适应,一定能够克服彼此的“恐惧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当然,作为老师,我们有更多的责任。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职业道德,开放心灵,提升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在进行心灵引导时,才能实现出色的教学,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和独特个性的人才。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2
莫城中心小学徐梅本书的作者是李明阳。有人曾这样评价《教学勇气》:这本书独特地融合了严谨和优雅、热情和准确、智慧和人性。它是为所有热爱教育和学习的人们奉上的一份宝贵礼物,尤其是那些在教与学之间挣扎的热爱者。书中提出的问题既普遍又个别,涵盖了教师对自己完善的探索以及大规模教育改革计划。这些问题非常紧迫:我们如何增强教与学的能力?我们如何保持对教学的乐趣和热爱?作为教师和个人,我们如何成长?我们如何满足加强互相联系的愿望,如何发展支持教与学共同体的方式?
《教学勇气》通过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来处理这些问题。全书的思想轨迹以教育观为指导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这是本书令人满意的地方。
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与我们刚刚开始教学时相比,现在我们的内心逐渐变得冷酷了?以前,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些老师严厉地批评学生,甚至体罚学生,我们总是为学生感到委屈,觉得老师太过分了。但是什么时候,我们也加入了对学生严厉呵斥的行列呢?想象一下,再过几年,十几年,我们会变成怎样的人呢?这让人感到可怕。很容易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快乐的老师,教师这个职业给他们带来的是压力、痛苦和无奈的谋生方式。"著书只为稻粱谋",又何来快乐呢?他们将这种不快乐写在脸上,传递给学生,传递给同事。
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模仿。看到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就不顾我们自身的特点,也想照样子去做。这也许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有问题了。我们要学会寻找,寻找那与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段路肯定很漫长,要走很多弯路。但我们必须去寻找。怎么寻找?重要的是去认识自己。我想起现在很多教育研究者都看重的教育叙事,想起刘良华、刘铁芳教授们写自己的教育自传,从中去探求“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从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灵。斯科特-马克斯韦尔说:“你仅仅需要申明你生活中的事件造就了属于你的你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先认识自己,再谈教学。听从自己的的心灵呼唤是那么不易。也许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所在。还记得《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那只“蟋蟀”吗?只为选择自己完整的独特的生命,而拒绝按世俗的成功标准歌唱与生活。作为老师,你是否为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大可不必,在“与学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时”,你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不要吝啬“赠予”,在“赠予”的同时,你已悄悄收获。在没有体验之前,你也许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这是一种道德说教。只有自己充分体验之后,在真正获得自身认同后,你才知道此言不虚。
有些老师,他们只顾一味地责怪学生。他们的言语听起来就像医生在说:“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里送——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们。给我健康的病人,这样我们才能显得像真正的医生。”我们假设学生的大脑已经死亡,这种假设导致了一种让他们的大脑麻木的教学方式。我们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教室里可能会变得无精打采,因为我们用一种不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对待的方式来教育他们。那些在课堂上看起来沉默和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并非死亡:他们充满了恐惧。他们的沉默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愚蠢或平庸,而是出于一种想要保护自己生存的愿望。这是一种被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所驱使的沉默,在这个成人世界中,他们感到疏离和无助。我们的学生在恐惧和沉默的背后,渴望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渴望发出他们的声音,渴望让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还未发出的声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而自信地表达自己。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意识,很少设身处地去想象学生的感受,在一些教师眼中,学生不是具体的“人”,而只是抽象的对象。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他们、倾听他们、了解他们,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才能真正意义上进行教育。
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教书的工作会让我们承认许多的恐惧: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的评判的恐惧。那些对学生如此恐惧的教师选择了停滞状态。他们把自己关在他们的资格、他们的讲台、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研究之内,不许别人接近。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会像学生害怕我们一样害怕他们,我们会更有可能走过灾祸到达幸福——然后就会为了服务于年轻人的创造力而学会解读他们的恐惧,学会解读我们自己的恐惧。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学生。从“恐惧”的这一角度来谈对老师自身的认识,来谈对学生的认识,应是首创吧。
要窥见沙粒里的宇宙,要发现野花中的'仙境;把无边无际握入掌心,捕捉永恒于瞬间之间。和许多新老师一样,我曾经被灌输的教育理念是要占据空间而不是开放它:毕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将我们所知道的全部告诉别人!在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强烈地告诉我: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充满整个空间,那么我就不配成为一名教师。然而,事实上,很多老师都被这种观念误导了:我们认为以我们努力学习得来的权威知识填满所有空间,才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然而,开放学习空间比填满它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权威。现在,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我们学会提出好问题时,我们发现自己需要具备另一种能力:将教师和个别学生之间的一对一问答转变为在整个房间中反复弹跳的复杂公共对话。当我能够引导学生们从只关注我转向彼此互相交流时,他们会学到更多。
在创造力的混乱过程之中,老师一定要知道何时和如何在我们的意见之间拉一条直线,显示出验证我们已知的事情和把我们引向新天地的探究轨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一定要注意听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将其刚发表的意见跟20分钟前发表的意见联系起来。一旦我聆听了并顺势前进,我就准备好再建构,把我们所学的与我们的过去与未来联系在一起。开放课堂,是一种冒险。我们要有愿意冒险的精神。然后我们要磨炼开放课堂的技巧。对我来说,读书之美妙不仅在于书本身的好,还在于我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遇上了它。在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开始对教育教学问题自觉思考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初次走上讲台时,我面对的课堂问题令我感到棘手,但我总是告诉自己:“再多教几年书,积累更多经验,一切都会变好的。”然而,如今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每次走进课堂,我并没有像当初期望的那样游刃有余。我依然感到困惑、茫然,每节课后总能找到一大堆存在的问题,以至于我有时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教师。我常常为教学而痛苦,设计课堂时难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无法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迅速而明智地引导他们,尽管我在教育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却看不到相应的效果。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师都有,我们热爱教育,同时为教育痛苦。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状态呢?是因为学科知识的欠缺吗?还是教育方法和技巧的不足?亦或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我们进行自己反思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了外在的因素,却忽略了对内心的关注。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在于"认识自己",即自己认同和自身的完整性。他说:"当我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我也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我也无法真正理解我的学科。"优秀的教学需要教师拥有内心世界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去探索教师的心灵世界。这是帕尔默特有的观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读书就像作者在教书中所说的那样,需要我们“自己认同”。只有我们内心认同的书籍才能对我们产生影响。“所有的阅读都是以我们个人的底色为基础。”只有进入心灵的阅读才是愉快有效的阅读。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让我愉悦的是,时时刻刻都有美丽的景色。作者对“恐惧”文化的论述,对六大悖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解释,对教育改革计划的论证等等,都让我感到愉快。在反复阅读《教学勇气》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和感动,对这本书的丰富资源感到惊喜。我会继续阅读,继续发现,并希望更多的朋友一同去探索其中的宝藏,分享这个美妙的教育经典。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3
与名师交流、通过阅读名师著作,我们经常会发现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一位名师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对所教学科的准确理解和对所教学生的充分了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就是对学科和学生的认识与理解。然而,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给我启示,教师对自己认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教师的自己认同和自己完善。
如果教师不了解自己,就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更无法从自己的角度深入探究所教授的学科。而教师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如果没有内在动力的推动,那么外部力量的作用也将是非常有限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如果没有点燃发动机或者发动机失去功效,我们将很难让这辆车前进。因此,教师对自己认知和全面要求的意识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其他两个方面。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呢?帕尔默的`理解是:引领教师前行的是教师的心灵导师,教师需要与我们的心灵导师相遇。
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不如意或挫折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拿出我们真诚的爱,把它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呢?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踏上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将教师职业与学生结合在一起的旅程,它重新点燃了教师们从事这份艰难而又重要使命工作的激情。教育也是引导孩子们踏上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会以真诚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学会友善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和引导来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那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将如何完成它的任务和使命呢?
书中帕尔默提到:“优秀的教学并非仅仅依赖于熟练掌握教学技巧,真正出色的教学来自于教师具备正直和诚实的品质。”杰出的教师都拥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们像是编织了一张复杂的网,这张网将学生、课程和教师自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学会为自己编织一个独特的世界。这张网及其所包含的各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内心深处。教师的内心蕴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通过这本书,我真正体会到自己反省获得的过程,从而真正感受到互通心灵、互通智慧能产生的巨大力量,真正体验到用心灵联系课程和学生的教学所产生的无穷魅力。使我从令人兴奋的新视角来体验教学的喜悦,真正使我沐浴了一位伟大导师的教诲。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4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在暑假期间向我们推荐阅读的书籍。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吴国珍和余巍等人翻译,属于“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之一。
其实,几年前就注意到了这本书,然而初次翻阅的时候感觉有些难懂,我最终没有勇气继续阅读下去。这次我选择读这本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肖主任对这本书的极力推崇。所以带着勇气和一丝好奇心,我开始了这段阅读之旅。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经对经典著作给出了几个定义,其中有两个我觉得非常贴切。他说,经典著作就像是初次阅读时的重读一样。当你第一次读它的时候,会感觉很熟悉,好像曾经读过。这是因为它所涉及的问题是你自己内心深处所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你并不陌生。他还说,经典著作就像每次重读都是初次阅读一样。无论你读了多少遍,你总能发现新鲜感,获得新的发现和收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独特而开放,在你的眼前不断展现自己,与你进行持续的交流和对话。
说实话,阅读这本书并不容易,因为国外作者的表达习惯和方式,有些句子和段落确实有点晦涩。为了理解,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专心阅读。有时候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章节需要反复阅读几次。但是一旦深入其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管经历了困难,我们的眼前会豁然开朗,我们的思想与书中的内容相契合,我们的心灵与之共鸣。在我漫读和精读这本书时,作者所描绘的“源自心灵的教学”让我深感动容。原先在我脑海中有些混乱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识,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我跟随着书中的内容,逐渐进入了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教师自己”。我认为,用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准来衡量这本书,它绝对可以称为经典之作。遗憾的是,我在过去几年错过了这本书。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我是一名教师,对于我的工作我充满了热忱和用心。有时候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们对未知领域产生兴趣的时候,我感到无比欣慰。当我们一起探索新知识,当我们面对葱郁的小径和明亮的花朵时,当我们受到来自内心的启迪时,教学真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为什么有些教师能够享受这种美好呢?正如导言中所说,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外,还有第三个方面需要考虑,那就是我们通过教学来认识自己。这意味着我们不只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沟通,我们也在成长和学习。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启发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偏好。这种自己认知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教学能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享受着这个过程。每天都有机会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和探索,每一次的教学都是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回馈。这种喜悦和满足感让我坚信,教学是一项伟大而美好的工作。
“真正优秀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它源于教师对自己认同和完整性的追求。”教学是一面能够洞察灵魂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智慧、情感和精神这三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如果教师缺乏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特别是对教学工作的热情,那么再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只是毫无生气的工具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非常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采取了许多方法和手段,如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和案例研究等,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有时候教师只是“被外部压力迫使”去做这些事情,缺乏自己完善和实现的内在需求,以及对教学的内心渴望。
我指的`是生物学中基因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哲学和神学中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作品中关于背叛、宽恕、爱与失去的表达,人类学中对人类行为和族裔差异的研究,工程学中原材料的限制和潜力,管理学中系统逻辑的应用,音乐和艺术中形状和颜色的运用,历史学中奇特事件和模式的探索,以及法学领域中涉及正义观念难以捉摸性的讨论。
也许“伟大事物”难以明确定义,但通过举例我们可以理解其概念。当我们都关注于这个“伟大事物”,深深被其吸引和着迷时,教育共同体将达到最佳状态。这种状态下,我们会围绕“伟大事物”产生多元的观点;对一些现象采用多重含义的解释;欢迎创见性的争论,没有愤怒和偏见;彼此真诚对待;保持谦卑和敬畏的态度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体中的“伟大事物”,其实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大家专注于“伟大事物”这一主体,彼此尊重,坦诚相对,教师既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永远不犯错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优秀的教师与一群五岁的小孩围坐在地板上,一齐读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透过那些孩子的眼睛,几乎可以看见圆圈的中央真的有一只大象!而且以那件伟大事物作为媒介工具,其他的伟大事物也进入房间,例如语言和传达意义的符号。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5
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周而复始的疲惫、迷茫、失落中,我们能否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优秀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吗?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己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1、“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 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
我是谁?这里我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弗洛伊德曾说过:“人分为本我、自己和超我”。当一位老师真正了解自己是谁时,才能深入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在教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经历和价值观。只有通过反思和自己探索,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这意味着要审视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并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当老师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时,就能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联系和理解他们。这样,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回应学生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支持。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们是谁,还要深入思考自己是谁。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优秀的工作能力源自于对自己的认识。正如作者所言,好的老师具备联结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编织成一个复杂的联系网络,使学生能够学会编织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讲授法、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小发明等。优秀的'老师形成的联结不在于他们使用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内心——也就是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了解到:真正出色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真正出色的教学来自于教师对自己的认同和完整。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己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
帕尔认为,在实践中成长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培养内心世界,以达到优质教学的境界;另一个是建立教师同行共同体。现今的教育体制已经高度重视后者,通常被称为“同伴互助”。在这种互助的氛围中,许多教师能够摆脱孤独和封闭,通过相互帮助迅速成长起来。然而,帕尔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所熟知的“同伴互助”是有所不同的。帕尔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称之为“焦点人物”,“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不用提建议。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读到这里,我的好奇心被极大的激发——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终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帕尔默认为,如果“明确委员会”成员不能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根本无从知道另一个人所问问题的答案。而且除非这个人发自内心的领悟,否则任何的建议也会收效甚微。所以,只问问题好了,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帮助焦点人物发现内在的智慧。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帕尔默不浅的心理学造诣。他的观点甚至对于我们“帮助学生”也有同样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真心地充分地聆听学生的声音,在那开放的空间里,接受学生也接受自己。《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款款掸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6
作者谈到,在工作中,他给大家出了这么一道填空题:“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目的是希望生成和探究我们教得最好时我们的独特身份认同所蕴含的隐喻和影像,从中发挥教师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人们为自己提出了许多成功的隐喻——教得好的状态就像一个瀑布、一名爬山向导、一名园丁或一个天气系统。每个人的隐喻是不一样的,因为优质教学来自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而作者在空格里填了什么呢?牧羊犬。“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牧羊犬。”读到这里,我也在思索着自己的隐喻,但同时又很认同作者的这个隐喻,它很确切地描述出了一个实践真正共同体的空间影像。“牧羊犬有四种重要的功能。它维持一个使羊群能放牧和自己吃草的空间;它把羊群聚集在那个空间之中,不停地把走失的羊群找回来;它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当放牧的草原上的草吃完了,它和羊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它们需要的食物的空间。”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牧羊犬。
教师在教室中的任务就相当于牧羊犬在草原上的任务——给羊一个空间让它们自己吃草,而学生一定要自己去“喂饱”自己,而当他们已经知道在那个地方能学到什么知识时,教师就一定要把他们转移到下一个“牧场”,这就是主动学习,这就是学会学习。
本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论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例如,有关从微观世界教学的几个生动的案例,用以说明专注于“伟大事物”的教育共同体的力量:一个是医学院里的微观教学,一个围坐在活生生的、真有病的病人周围进行的教学所产生的教育力量;一个是社会研究的微观教学,一个探究种族概念的对话过程,以此说明让学习者“把点连起来”去建构经验的益处。
书中还介绍了维持开放的学习空间的技术手段,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中,提到了作者的一位极具教学魅力和独特气质的导师,一位深切地热爱他的学科、学生和教学、希望学生也能认识这门学科的导师……书中很多地方,值得我们驻足停留。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7
读完《教学勇气 —— 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教学之路上的迷茫与困惑。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相互碰撞、相互启迪的旅程。真正的教学需要教师拥有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教学中的恐惧与不安。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学生的差异、教学的压力、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都可能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无助。然而,正如书中所说,只有当我们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恐惧,才能找到与学生建立真正联系的方法。我们要敢于展现真实的自我,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让教学成为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同时,书中还强调了教师自身的认同和完整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学当作一份工作,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身份有清晰的认识,对教学充满热情和信念,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教学是一场充满挑战但又无比美好的冒险。我们需要有勇气去探索未知,有勇气去接纳自己和学生的不完美,有勇气去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教学环境。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揣着这份勇气,就能在教学之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8
《教学勇气 —— 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犹如一位智者,引领我深入思考教学的本质和意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书中深刻的见解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它让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启发者和陪伴者。
书中提到的 “教学勇气”,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勇气并不是指毫无畏惧,而是在面对教学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前行。这种勇气来自于对自我的认同,对教学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信任。
我们常常在教学中感到疲惫和无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这种教学勇气。我们过于关注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我们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而忘记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本书提醒我们,要回归教学的本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用爱和耐心去引导他们。
同时,书中还强调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而应该与同事们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在一个支持性的教学共同体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也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用爱去陪伴学生,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教学未来。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9
当我合上《教学勇气 —— 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时,心中满是感慨和思考。
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教师的内心世界和教学的本质。它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有一颗勇敢的心。
教学勇气,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恐惧,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敢于与学生建立真实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学生的不配合、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职业发展的困惑等。这些问题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但正是在这些时刻,我们需要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中还强调了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完整的.重要性。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在教学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这本书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创造和感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教学勇气 —— 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书。它让我在教学之路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教学勇气,用心去教学,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10
《教学勇气 —— 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的心间,带给我许多深刻的感悟。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对于教学的深刻洞察所震撼。它让我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我们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重任,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
书中提到的教学勇气,让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学生的质疑和挑战?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些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同时,书中也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我们要建立一种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们要敢于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之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但我也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用爱去关心学生,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 11
读完《教学勇气 —— 漫步教师心灵》,我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是一场心灵的旅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恐惧和不安,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书中提到的 “教学勇气”,让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我是否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否有勇气去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勇气去倾听学生的声音?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教学勇气是我们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
同时,书中也强调了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完整的重要性。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在教学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与学生建立起真诚的关系。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是一种合作的艺术。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而应该与同事们、家长们、学生们共同合作,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总之,《教学勇气 —— 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它让我在教学之路上找到了方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教学勇气,用心去教学,用爱去关心学生,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08-01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体会08-09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10-09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06-20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06-14
(精选)《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06-11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03-08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06-21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