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必备15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
如何把新课程标准用于指导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广大教师所热心探讨的话题.
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新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学习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在教育工作者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起来.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合作探究知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合作探究知识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转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通过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由教学的操作者转变成了教学的指导者、评价者,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挚友.师生角色的这种良性转变在没有新课程标准指导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
2.新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实现了师生的角色转变,新的角色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上老师单向传授知识,缺乏师生互动的情形被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和谐的氛围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互动情形所取代.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师生互动也就得以实现.
3.新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三维目标的要求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并进而发展他们的个人情感,促进初中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教师就应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业务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原则与策略
1.按照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原则和指导.可以这么说,如果三维目标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实施或体现,那么新课程标准也就不能在教学过程得到实施或体现.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主动的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切实做到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发展情感,这样,新课程标准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切实的推行.
2.在教学中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高度融合
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的高度融合是初中数学学科的学科特征,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灵魂.初中数学学科的这种特征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度契合.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高度融合来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3.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初中课堂教学中.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初中数学复杂、抽象的'学科特征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正好可以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于推动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推广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探索上少走弯路.学生通过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掌握知识后会大大增强自信心,会产生深入探究的动力,学习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为了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他们会主动与教师和同学探讨.这样,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就能得到实施.如,提醒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者解决了心中存在了许久的疑惑,进一步理清了初中数学的具体思路,认识到了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原则与策略.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究和总结经验,新课改目标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2
在上星期的周四周五两天,我有幸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以“创设有效情境,优化语言输出”为主题的长三角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温州实验小学举行,来自江浙沪的六位老师精彩丰呈的精品课给与会老师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与智慧的文本处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温州市实验小学学生出色的表现更是让我惊叹不已!而四位专家围绕着本次活动主题的观点报告更如一盏盏指明灯,使我们加深了对语境、语料、语用、语量的理解,为我们今后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有效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堂课的生命力在于,在让我们享受到课堂之中的精彩、领悟到课堂背后的精髓的同时,也能让我们引发一些思考。名师们的教材处理能力和教学技艺令我折服,但她们的课堂同时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在不破坏语境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及时纠错?到底是应更多关注学生表达的流畅性还是表达的准确性?在她们的课堂中,我发现有个别老师喜欢打断学生的表述进行纠错,导致学生有些紧张,破坏了表达的流畅性,而又有个别老师在学生的表达中出现语法问题的时候没有当作教学契机进行教学。我想,“认真倾听,舍得等待,不急于插话,等学生说完再纠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短短的两天,有限的`6节课,却令我思绪万千。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名师们和温州实验小学学生的优秀表现仍在我脑中不停浮现,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井底之蛙”不知道天外之天竟然如此宽广!好好学习,时不可待!非常喜欢温州教研员沈雨老师摘自帕尔默的《教学勇气》的一段话:优秀的教师总是将自己、教学科目、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他们把自己、科目、学生结合在一起编织教学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编织延伸。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祈愿每位喜欢英语学科的老师能以百倍的勇气敞开心扉、走近学生、拥抱学生,编织最美好的教学生活!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3
9.19日下午我在我校报告厅聆听了余映潮教授为我们作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从这短短的半天培训中,我感触颇丰,我明白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把这半天中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
第一:余教授的勇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进上,余教授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创新者。首先,他有明确的课型创新意识,他提出了“课型创新”的新理念并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他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在他的课堂上,有表情诵读活动、分层评说活动、反复品读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探求感悟活动、思绪放飞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二:他的关于“关于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板块式教学"实在是“灵动的版块,无限的创意”,余老师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结构呈现出若干“板块”的组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可以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第三:余老师的课很“活”
余老师的“主问题”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便于激活学生知识积累,我们要象余老师那样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去品析课文,同时自己又能做必要的讲析,那样,我们课就能上得有味、有趣、有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乐在其中。我明白了上课不能随意连问,简单追问,习惯性碎问,而要问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第四:余老师的课没有花架子,没有高谈阔论的言语
他是凭借他的睿智和学识、他的恬淡与从容,他的经验和能力,“润物细无声”地把学生带进他创设的“问题王国”之中,学生在他的独具匠心地引导和无痕的点拨下,智慧的火花时时迸发出来,师生产生强烈的共鸣,问题被一一突破。
我折服于余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折服于余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环环入扣;折服于余老师有效问题的设计精练简化而能够统领全局的妙绝。同时,我还折服于他的睿智、踏实,他的从容、潇洒,折服于他的微笑提携后辈,诲人不倦,折服于他的精湛学养,高超教学艺术。他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大胆的探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勇于创新和开拓,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更加充满活力!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4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与提高,鼓励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带动和推进整体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我校于20xx年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现就本次活动作如下体会:
一、取得的成效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青年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所有参赛教师都非常重视,准备工作细致认真,教学效果好,达到了“参与、提高、创新”的目的。其余教师也能积极参与听课学习,力求使自身得以提高。本次青年教师课堂竞赛整体上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观念变了,角色也变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尝试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创设宽松的环境。如:李玲玲老师执教的《第八次》,课堂气氛活跃,教者自如,学者自信,听者轻松,效果很好。这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平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分不开的。 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张沁芳老师联系生活学拼音,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张娟老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了解百分数的意义、用处以及与分数的区别,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老师们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试图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入境,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本次赛讲,让我们可喜的看到,课堂上出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合作学习也有所体现。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初步体现,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天下,整个赛讲过程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基本杜绝,教师们都试图构建一种师生平等的氛围。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课前预习收集整理资料,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注重了学生说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等。
二、问题探讨
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各自的长处,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本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则,我们把本次活动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结如下:
1.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有效地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内容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源泉、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能否进行有效地课堂提问直接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
课堂中有的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有的内容学生一读便会,不必问来问去。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一味地按预设进行,更不要总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以提高思考的深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对学情的研究。
2.该放手时要放手。
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生怕节外生枝,一味地按着预设的程序进行,不敢让学生充分的说,要么是教师打断学生的发言,代以回答,要么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不给学生说的机会,这样大大地打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教师领着学了,学生能够探究的问题,教师早早地就抛出了答案,一节课顺顺利利地讲完了,可是思考的快乐却被我们无意中剥夺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该放手时不放手。
3.课堂评价语言贫乏
一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励,但教师们评价激励性语言贫乏,仅仅局限于“你真棒”“不错”“很好”……这样的课堂评价流于形式,这种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评价语已成为了教师的口头禅,只要不经意就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而学生则对这样的评价习以为常,常以麻木之态对之。教师课堂评价用语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的。要顾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4.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表述要精炼,用语要规范,不能含糊其辞。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更应言之有序,条理清楚。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精炼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明白,把抽象的问题讲具体,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常问学生“是不是”、“懂不懂”等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根本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第2篇:青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 建设,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与提高,鼓励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 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带动和推进整体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的 台阶,我校于20xx年X月X日一一20xx年X月XX日开展了青年教 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现就本次活动作如下体会:
一、取得的成效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青年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 念,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所有参赛教师都非常重视,准备工作细 致认真,教学效果好,达到了 “参与、提高、创新”的目的.。其余教 师也能积极参与听课学习,力求使自身得以提高。本次青年教师课堂 竞赛整体上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观念变了,角色也变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 者。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尝试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 式进行教学。
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给学 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 潜能的发挥创设宽松的环境。如:李玲玲老师执教的《第八次》
,课
堂气氛活跃,教者自如,学者自信,听者轻松,效果很好。这与教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平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分 不开的。
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女口:张沁芳老师联系 生活学拼音,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 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张娟老师布置学生搜集资 料,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了解百分数的意义、用处以及与分数的区别,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老师们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试图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入境,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本次赛讲,让我们可喜的看到,课堂上出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的局面,合作学习也有所体现。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初步体 现,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天下,整个赛讲过程中“一言堂”、“满 堂灌”的现象基本杜绝,教师们都试图构建一种师生平等的氛围。注 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课前预习收集整理资料,在课堂上老 师们都注重了学生说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等。
二、问题探讨
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各自的长处,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是 一门缺憾的艺术,本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则,我们把本次活动 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结如下:
1?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有效地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内容的兴趣、开启学生 思维的源泉、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的 深度和广度。能否进行有效地课堂提问直接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
课堂中有的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 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 际,有的内容学生一读便会,不必问来问去。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过 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一味地按预设进行,更不要总 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以提高思考的 深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的工作中加强对学情的研究。
2.该放手时要放手。
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生怕节外生枝,一味地按着预设的程序进 行,不敢让学生充分的说,要么是教师打断学生的发言,代以回答, 要么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不给学生说的机会,这样大大地打消了学 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教师领着学了,学生能够探究 的问题,教师早早地就抛出了答案,一节课顺顺利利地讲完了,可是 思考的快乐却被我们无意中剥夺了。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该放手时不 放手。
3.课堂评价语言贫乏
一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有意识 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励,但教师们评价激励性语言贫乏,仅仅局限 于“你真棒”“不错”“很好”……这样的课堂评价流于形式,这种教 师常挂在嘴边的评价语已成为了教师的口头禅, 只要不经意就下意识 地脱口而出。而学生则对这样的评价习以为常,常以麻木之态对之。 教师课堂评
在平时 价用语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 的。要顾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4.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表述要精炼 , 用语要规范,不能含糊其辞。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更应言之 有序,条理清楚。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确定怎样开头 ,怎样过渡,怎样 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 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精炼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明白
,把抽象的
问题讲具体,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常问学生“是不是”、“懂 不懂”等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根本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 性的目的。
第3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与提高,鼓励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带动和推进整体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我校于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现就本次活动作如下体会:
一、取得的成效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青年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所有参赛教师都非常重视,准备工作细致认真,教学效果好,达到了“参与、提高、创新”的目的。其余教师也能积极参与听课学习,力求使自身得以提高。本次青年教师课堂竞赛整体上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观念变了,角色也变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尝试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创设宽松的环境。如:李玲玲老师执教的《第八次》,课堂气氛活跃,教者自如,学者自信,听者轻松,效果很好。这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平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分不开的。
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张沁芳老师联系生活学拼音,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张娟老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了解百分数的意义、用处以及与分数的区别,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老师们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试图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入境,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本次赛讲,让我们可喜的看到,课堂上出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合作学习也有所体现。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初步体现,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天下,整个赛讲过程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基本杜绝,教师们都试图构建一种师生平等的氛围。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课前预习收集整理资料,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注重了学生说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等。
二、问题探讨
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各自的长处,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本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则,我们把本次活动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结如下:
1.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有效地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内容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源泉、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能否进行有效地课堂提问直接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
课堂中有的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有的内容学生一读便会,不必问来问去。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一味地按预设进行,更不要总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以提高思考的深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对学情的研究。
2.该放手时要放手。
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生怕节外生枝,一味地按着预设的程序进行,不敢让学生充分的说,要么是教师打断学生的发言,代以回答,要么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不给学生说的机会,这样大大地打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教师领着学了,学生能够探究的问题,教师早早地就抛出了答案,一节课顺顺利利地讲完了,可是思考的快乐却被我们无意中剥夺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该放手时不放手。
3.课堂评价语言贫乏
一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励,但教师们评价激励性语言贫乏,仅仅局限于“你真棒”“不错”“很好”……这样的课堂评价流于形式,这种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评价语已成为了教师的口头禅,只要不经意就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而学生则对这样的评价习以为常,常以麻木之态对之。教师课堂评价用语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的。要顾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4.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表述要精炼,用语要规范,不能含糊其辞。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更应言之有序,条理清楚。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精炼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明白,把抽象的问题讲具体,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常问学生“是不是”、“懂不懂”等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根本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第4篇:青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感想与收获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感想与收获
瓦马乡中心小学 左树春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几点感想与收获:
一、青年教师重视课前交流。青年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课前的谈话中就让学生被老师吸引,对老师非常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青年教师打破课堂常规。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生态课堂中形成的资源,我想这点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要反思的。
三、青年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形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经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科学教学生活化。科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科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的青年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五、探究活动充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科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合作学习扎实有效。合作学习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青年教师把合作学习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困难时又采取,青年教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时间不够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青年教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七、学习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多样化。青年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和汇报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这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课标和新知识,不满足于现状,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成果。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5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想象是人类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根据想象加工的程度和新形象新颖度的不同,可以将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训练,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尊重个性,为想象奠定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才能有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其想象活动才能得以继续和深入进行。苏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想象中的飞机》一课教学中,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色各样的飞机模型和形象的飞机图片,学生欣赏后展开了自由讨论。
学生兴趣依然很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款飞机进行介绍,主要围绕飞机的外形、材料、色彩、美学观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学生对飞机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我让他们试图自己设计一架飞机。有学生说可以在外形上进行变化,让飞机的外表富有肌肉感;也有的应该改变飞机外表的颜色,现行的银白太单调;也有学生从飞机的材质上考虑,想寻找一种新型的材料,节约能源,美观又实用。
这时,有学生尝试从飞机结构上进行想象,试图制造一种飞机,降落在机场的时候可以自动折叠,只有起飞后才打开。课后,我让大家自行进行设计,鼓励异想天开,然后在班上进行展览,学生不但画出了效果图,还有的运用纸板等材料做出了模型。是想象的.基础,尊重个性并不等于放任。尊重个性就是在和学生平等交往中适度引导,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彰显个性魅力。
二、参与实践,为想象提供素材
想象是借助表象进行的。科学研究表明,表象储备越丰富想象活动就会越活跃,想象的加工创造程度就越高。反之,如果表象储备匮乏,想象就显得肤浅和单调。表象是借助人类的感觉器官进行的,小学生的表现储备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等进行组织和不断建构的。
苏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线条的魅力》教学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几颗鹅卵石,让学生观察鹅卵石表面的线条和纹理。学生在观察出线条的粗细、疏密、长短等变化后,还有学生看”到了美丽的图案,有的像太阳,有的发现了人的头像,有的找到了小鱼、小鸟、怪兽等等。为什么学生能有如此的灵感呢?这与平时多方面的训练是分不开的。我经常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天边的云彩,并和伙伴交流,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说
一说想象中的图案和物体。经常和孩子们一起信手涂鸦,漫无目的地挥动画笔,待作品完成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和欣赏,确定主题小学美术教学要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观察和实践活动,借此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展视野,为想象活动积累素材。应该说,这种积累活动是缓慢的,对想象的促进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
三、丰富知识,为想象积蓄力量
想象活动表面看来是学生思想的自然流露,好像是不可控制的自发行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性活动是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训练的,这种思维过程是有章可循的。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水平还很低,一般要借助具体可感的美术材料进行有目的的培训。
教学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我设计的未来建筑》这部分时,有学生根据比萨斜塔的模样设计出了一幢富有独特外形的建筑大楼。他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建筑物都是笔直地矗立于地面,为了美化效果,建筑设计师通常借助于建筑物的外形大小和形状的变化等进行构思,如果能从建筑物与地面的角度方面进行设计,将会取得很理想的效果。这一想象就充分利用类比思想,将比萨斜塔的倾斜特点运用到了普通建筑物上,同时又结合了逆向思维,一般的大楼都是笔直的,为什么不能设计出倾斜的作品呢?
敢于与众不同,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想,实在难得。
四、善于追问,为想象注入活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想象性活动一般也是因为需要,不断追问,才生发出灵感的,这种需要有时候直接表现为“问题意识”,即对现实的状况存在疑虑和思考。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敢于运用想象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造,美化我们的生活。
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圆圆的世界》和《方方的物时,由于两节课紧挨在一起,有学生问,为什么西瓜都长得圆滚滚的?那样真不方便,运输的时候太占地方,我们平时存放也很麻烦,容易滚动后摔碎。于是,有学生结合自己玩橡皮泥的经验,议在西瓜生长的过程中,给它筑起一个方方的“家”,让西瓜最终长成方方的模样。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想象力是康德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小学美术学科比文其他学科更具有自由性和发散性,为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提供了最上为宝贵的土壤资源。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应该是仅仅向学生传授的些通用的美术技能,而应该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审类能方这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6
10月11日,我有幸观摩了湖北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参赛老师们带来了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高质量的语文课。虽课型有别,风格各异,却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令听课者如饮甘霖,如沐春风。我学习后有这样的感受:
一、语文课要以读为主。在这次大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不同角度的读,教师引得巧妙,学生读得沉醉。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溜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这些课上,我们不仅看到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悟”后“读”,或别具声色的读,或静心潜思地悟。因为悟读交汇,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以我最喜欢的课《枫桥夜泊》,也是本次比赛一等奖的课为例,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因为我的记录有可能会疏漏)读诗多达15处之多:揭题之后,整体感知这首诗,就有连续4次的读,自由读――指名读(问学生感受到什么:凄凉)――师范读(并告诉学生读得好的原因在: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学生读出自己的感觉。然后,又安排学生边读边品味诗人的感受“愁”,体会诗人情感。接着在学生汇报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每悟出一种感受,就引导有感情朗读。比如“霜满天”读出清冷,“对愁眠”读出孤独,思乡不断的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朗读悟情,一次比一次打动人。并且教师在本诗教学中,巧妙的使这节课诗中有诗:诗中有古诗,诗中有新诗。一次次的引导学生读相关联的古诗,读根据诗境创作的新诗,让学生在读中悟,悟后读,悟读交汇,动人心弦,启人心扉,令人佩服。
二、语文课要以情动人。这些课还有这样的特点: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使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但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仅有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师生或披文入情,或辨析明理,或情动于中,或思发于言。因为情理交融,学生根据文本所悟出的情,自然升华为做人应该明的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撼人心魄,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三、教育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老师得把自己“~”成为一个造诣很深的语言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语文课堂不仅要体现与体音美科学等众多学科的横向的整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一次的学习串起相关的语文内容纵向的整合。以达到温故而知新,或深化理解,感悟。如《枫桥夜泊》中,一个“霜”引出李白的《静夜思》,一个“客”想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那感动人的新诗创作,令人佩服的朗诵······有这样整合的课堂,老师上一节课花费的心思可想而知。有这样精心准备的'课,学生学习的效果自不必成问题。
四、注重方法的指导。教材的分类安排,习作的分类练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前几年我看过一本书《本领的恐慌》提到“语文是什么?”的问题。“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和作文”。我想还应该加上:进而学会做人。
当然,大赛的课毕竟有一些“秀’的成分。作为平时的教学,更多的要讲“实”:实用,实在。因此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我们的目标: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通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
5月6日,我观摩了昌吉市小学数学第二片区“成长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六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看到了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这六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有的用视频的形式导入,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如孙慧老师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小游戏“抢凳子”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抽屉原理》,常恒老师用了一段视频将学生带入《克和千克》的学习,陈老师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了《等量代换》?他们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这六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克和千克》时,常恒老师就创设了“逛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孙慧老师的《抽屉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孙老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抽屉原理》知识本身难度就大,又用了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但孙老师设计的一个个活动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新知,学生能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意见,老师和学生之间配合默契?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这六节课,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8
10.20日我在我校聆听了余映潮教授为我们作的《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的专题讲座和余老师的两节课。在这短短的一天的学习中,我感触颇丰。余老师已经六十八岁,但依然对于教学和研究有着极大的热情。我明白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把这一天中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第一:余教授的勇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进上,余教授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创新者。首先,他有明确的课型创新意识,他提出了“课型创新”的新理念并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他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在他的课堂上,有表情诵读活动、分层评说活动、反复品读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探求感悟活动、思绪放飞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二:他的关于“关于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板块式教学"实在是“灵动的版块,无限的创意”,余老师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结构呈现出若干“板块”的组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可以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第三:余老师的优秀的学科教师的定位给我们指明了自我发展的方向
余老师的“优秀的学科教师是什么样的人”对于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在自身的发展上要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定力强大的人、目标明确的人、积累丰富的人、精力提炼的人、记忆高明的人。能够用整体反复法提升自己的教材研读的能力,把教材读厚,将教材教薄;能用一课多案的方法提升自己教学设计的能力,因为一切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学生当堂在知、能上真有收获;能用优化细节法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学术上、在学问上,细节能够显示出深度与高度,创意在先,细节到位。能用积累范例法提升自己训练指导的能力,教师丰厚的积累是学生学习的福音。能用专项研究法提升自己积累资料的能力。能用短论写作法提升自己学科研究的`能力。我们要象余老师那样设计教学,让我们的课上得有味、有趣、有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乐在其中。我明白了上课不能随意连问,简单追问,习惯性碎问,而要问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第四:余老师的课没有花架子,没有高谈阔论的言语他是凭借他的睿智和学识、他的恬淡与从容,他的经验和能力,“润物细无声”地把学生带进他创设的“问题王国”之中,学生在他的独具匠心地引导和无痕的点拨下,智慧的火花时时迸发出来,师生产生强烈的共鸣,问题被一一突破。
我折服于余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折服于余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环环入扣;折服于余老师有效问题的设计,精练简化而能够统领全局的妙绝。同时,我还折服于他的睿智、踏实,他的从容、潇洒,折服于他的微笑提携后辈,诲人不倦,折服于他的精湛学养,高超教学艺术。
他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大胆的探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勇于创新和开拓,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更加充满活力!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9
顾明远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不是没有生命的物,教师的职业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业手段是教师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的劳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鲜明的示范性,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学生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需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变革,教师要适应,要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育。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就不会进步。现今,教师数量趋于饱和,甚至开始过剩,要想不被淘汰,唯有居安思危,虚心学习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本身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而不断学习是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这个暑假,我有幸阅读了《上好课有效技巧》《经典案例解析》《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能修养》《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读本》等一系列教师培训学习的书籍,不仅汲取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还通过名师的成长经历,深入思考,提高认识,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比较大的突破和创新。究竟如何贯彻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如何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有所区别。现阶段,由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必然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深入研究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结构、培养方式与训练方法,对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必要性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的调整、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技术的更新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如何使广大教师在理解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理论和要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实现相关理念,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所涉及的内容在这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途径。
二、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多认识到,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影响我们高质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诸多因素逐渐凸显起来,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问题尤为突出,成为阻碍和困惑我们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问题之一,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一书探讨了如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素材,即教师专业能力的一般构成、能力诸要素的分解、培养与训练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案例和范例等,犹如雪中送炭一样,能及时有效地帮助我们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加快成长的步伐。
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中学到“教学情景创设”的实用策略是我的重要心得。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关键是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因而,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在课程实验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所讲述的各种课堂策略创设,使教师不再需要用物质刺激和奖惩的办法迫使学生去学习,教室变为所有人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所,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达到轻而易举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知识之中,这是无价之宝,并且不断地形成他们的人生观,并且培养出最美好的人生,这些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并没有脱离学校的日常安排,反而使课堂呈现出全新的活跃气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读书学习,我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以及和蔼的工作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发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
20xx年4月XX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在我旗举办的市级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观摩学习活动。此次学习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旗县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
这次比赛活动中,安排了小学阶段一直六年级各段的课程,一共有21位做课教师,活动安排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有3分钟演讲,5分钟粉笔字,以及做课教师对于课堂设计等方面的答辩等几个环节。充分且全面展示了教师各方面的深厚的基本功情况。下面就自己参加这次活动听的两节课以及当天做课的几位教师其他方面的基本功展示之后一点想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听石老师上的《鸽巢问题》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想法:
1、 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石老师从让学生在自己手中动手抽出扑克的游戏引入新课,创设合理的疑问,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秘,从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本课新知,然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石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等方式合作探究,最后让学生汇报想法,然后归纳最终结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解决这一类问题方法策略。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与此同时石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二、是xx区的邢老师的图形的运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邢老师教学《图形的运动》中,几乎整堂课都始终让学生围绕着本课的重点——旋转三要素,进行活动与探索,而不急于给出它们,让学生从自身进行学习活动与合作探究中去感悟出描述图形旋转运动需要说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这样就很好的降低了学生对于这几个词的理解与接受难度,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巧妙的设计渗透出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还有她和学生交流互动起来感情色彩都是分外浓的,很能让学生放松下来,潜心思考,勇于探索。听起来就如同听人聊天一般。邢老师的课件并不华丽,但是对于本课重点的体现却十分明显。基本的素材全是生活中的实际。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与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在这次活动中,两位教师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的想法真特别”“你真聪明”“你表达的真完整”“你的回答很有价值”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参赛教师特别关注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没有把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流于形式。而且老师的数学语言也规范到位,这也是数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摩参赛教师演讲、粉笔字书写以及答辩等方面的基本功,使我深深体会到自己在这些方面基本素质的不足与差距,在以后课余时间除了备课,还需重视加强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
活动虽然很短暂,但对于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以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展示中为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细细品味反思每堂课中的闪光的亮点供自己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通过听课学习,使我认识到教育方面的改革体现为新的学习理念,也就是将学习看作是通过积极的活动参与建立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这一思路出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探究、合作和对话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学习是一种享受,反思则是进步的最好方法。让我也在自己的教学中慢慢的尝试吧!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1
强化技能是对一类教学行为的概括。这类教学行为的行为方式特点是教师根据“操作性条反射”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的反应采取各种肯定或奖励的做法,或采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验的方法,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所希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起稳固的联系,起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
1在堂组织方面,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堂上教师对认真听讲的学生予以表扬或对聚精会神地听的学生给以很高的评价等强化方式的运用,能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也可以防止或减少非教学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干扰。教师对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以鼓励。不仅能使他们本人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还能促使更多的学生投人其中,形成热烈、活跃的堂气氛。实践证明,运用强化技能塑造学生的行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纪律、独立思考、前预习,后复习时,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经常采用各种赞赏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并巩圆确的行为,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承认学生的努力和成绩,能促使学生将正确的反应行为巩圆下。研究还表明,强化不仅能改善学生的行为,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是由于教而有目的地运用整化投能,而使学生的确为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的结果。
二、强化技能的类型
从教师实际应用强化技能的具体形式看,强化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语言强化。教师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明自己的判所和态度,成者引导其他学生给以鼓励。常用的强化问语有:对、好、很好、思路很清晰、很规范、大有进步等。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通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语言强化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强化方式。学生在听、回答问题、解答习题、进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的正确反应和行为,都可以用语言进行强化。
2动作强化。教师用非语言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又称体态语),对学生的表现表自己的态度
和情感。比如;微笑,表示赞许;点头,表示肯定;鼓掌,表示鼓励或赞同;接触学生,用拍肩膀、摸头等动作表示鼓励和赞赏对年龄小的`学生更有效);接近学生,表示关注和兴趣等。有研究表明,在言语为全部效果中,体态语占%在堂教学中,教师的动作强化常伴随语言强化同时出现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强化效果,这是由于学生能够更强烈地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3标志强化。救师对学生的成續或行为给予象征的奖赏物,以表示鼓励和肯定。如,在作业上写“好”“有进步”等简短批语;加盖奖励性的图案印;发小奖品给学生留作纪念等。
4活动强化。教师给在教学活动中有贡献的学生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以示赞赏和鼓励。比如:让他向全班阐述自己的见解或把自己的解答写在黑板上;分派-一些学生代替教师的活动;布置新学习任务等。
四、强化技能的应用要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强化技能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强化。在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所有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而应当对与达到教学目标有密切关系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2、态度要真诚。教鄭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真诚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鼓励。不恰当的强化,如过分夸大学生反的正确程度。教师的语言、表情过分戏则化等。将会使学生感到别扭,甚至被认为是虚假的而适得其反
3、要有区别和变化。由于学生在年龄、性别、生格等方的差异。学牛个人对强化方式的真好是应不同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灵活地采取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注意变换方式。如果反复使用单一的强化物,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就大大减弱了。
4要把握住时机。把握好强化的时机,对提高强化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作业完成的情况等成进行即时强化,这样可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理解。
实践证明,教师在堂教学中如果能够艺术地把握强化技巧,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扫纳、推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教师顺利地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2
1、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指导教师采用恰当的开课技巧,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全班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主要做法和要求是:
(1)组织好教学情境。上课准备铃响,要用眼神暗示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上课铃响,教师立即登上讲台,此时要环视全班学生,检查有无缺席,情绪怎样,同时也以自己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示范,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的氛围。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教学的情感中,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促使他们表现出与老师配合的积极性;
(3)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开课技巧。
2、抓好课堂纪律的管理。 管理好课堂秩序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师生教学情绪的稳定,有助于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课堂纪律管理的做法和要求是:
(1)创设好合理的课堂情境;
(2)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结构;
(3)调节控制好学生的学习焦虑;
(4)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
(5)采用适当的制止手段,排除各种干扰。
课堂纪律管理需注意的是:
(1)始终明确纪律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教育才是根本;
(2)要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3)当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已出现或已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合作者。
3、运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调控教学情绪,以平衡教学活动。这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反馈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表情、动作等)排除干扰,调节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以求得教学活动的平衡。教师运用语言信息控制教学情绪的做法和要求是:
(1)教师输出的.语言信息要准确、清晰,有启发性;
(2)要善于借用声调、音量、速度等辅助性语言信息吸引学生;
(3)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给予学生恰当的认可和鼓励;
(4)控制好语言信息的量度;
(5)借用语言信息的输出控制好教学节奏;
(6)适当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
(7)对于外来干扰信息,可采用指令性或辅助性语言信息加以排除。
4、运用注意规律,把学生的注意指向和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有效地唤起和组织学生的“注意”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条件。运用注意规律驾驭课堂教学的做法和要求是:
(1)掌握注意规律的分类,一般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类;
(2)掌握唤起学生“不随意注意”的方法;
(3)掌握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的方法;
(4)掌握唤起“随意后注意”的方法,这是由随意注意发展而来的高级的注意形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
(5)通过设计问题,控制与引导学生的注意。
5、运用教育机智,随时调节控制好课堂教学情境,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机智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而是建立在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教育经验的结果,
属教师的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教师运用教育机智排除课堂干扰的做法和要求是:
(1)树立教师必要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产生向老师模仿的意向。这种威信使教师在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课堂干扰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2)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观察学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学生外在的表现,找出其心理原因,以使自己具有正确估计情势的能力。
(3)把握和控制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
(4)掌握排除课堂干扰的方法。
6、运用小结、布置作业等手段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指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结束前,为继续维持好良好的教学气氛,以做好课的结束工作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一堂课的结束环节十分重要,一般做法与要求是:
(1)小结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加以整理归纳,突出重点,理出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使之条理化;
(2)做好课外作业的布置工作。结合学习的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且能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3)讲究课堂结束时的艺术。如结束前留下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或给学生留下一个含蓄结尾,以“言尽而意未尽”的魅力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或在总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之后提出与下节课有关的新问题,造成悬念,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等等;
(4)要按时结束一堂课,做到准时下课,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
7、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以保证学习气氛的轻松、和谐。
做法和要求是:
(1)采用民主型的教学方式;
(2)在学生中享有威信;
(3)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4)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5)善于建立以教师高尚师德为主体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6)善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集体;
(7)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并认可他们提出的不同意见,创设一种谅解、宽容的教学气氛;
(8)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9)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
(10)对学生能作出客观而又公正的评价;
(11)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12)要求教师具有人际交往的技巧,通晓青少年社会心理学;
(13)要扮演好心理顾问或知心朋友的角色;
(14)在教学中创设使学生畅所欲言的情境和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为荣的气氛。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3
近日我有幸与我市局部实验教师一起参加了宝鸡市“高效课堂〞教改工程培训会。我们在宝鸡市实验小学共同聆听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研究员韩立福教授对一线教师进行的细心指导,韩教授结合宝鸡实验小学提供的六节汇报课从教学思维转型、结构化预习、工具开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形态开展等角度阐述了教师学生的行动策略,对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进行了指导,并且和参会教师一道进行了“基于问题研究的结构化观研课活动〞示范引领,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受益匪浅。韩教授的评课及课后培训令我对高效课堂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简单谈一谈:
一、实施高效课堂实验教师观念必须发生转变。
韩老师指出,在高效课堂实验中教师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参与者;教师应称其为“导学教师〞、“大同学〞;讲课应该称其为“课堂学习〞、“指导学习〞;听课应该称其为“观课〞;工具单的开发不单纯是教师,而应该是编辑、导演、演员三位一体共同设计……听了这些理念的介绍让我真切感受到韩教授对新课改理念挖掘的程度,作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令人折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新课改实施已经十余年了,但对于一些理念我们到现在仍然知之甚少,与韩教授相比真是令人汗颜。对照我们正在进行的高效课堂实验,虽然我们在实验中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与韩教授的初衷相比还相差甚远,在我们的教师中许多人对此项实验仍然态度不够坚决,观念滞后、消极对待的人大有人在。
二、实施高效课堂实验必须重视工具单的开发。
我们一贯认为工具单的开发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只有在问题解决单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困惑。但从本次培训中让我认识到,高效课堂实验课堂有六重境界“教师搭台教师唱,教师搭台师生唱,教师搭台学生唱,师生搭台师生唱,师生搭台学生唱,学生搭台学生唱〞;课堂的内涵有“教师知识讲授传递性、教师导学型课堂、问题导学型课堂、自我导学型课堂〞。要到达最高境界、实现课堂无任何工具单学生都能实现自我学习的“自我导学型课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工具单的开发中。在工具单的开发上还应注意表达问题性、结构性和导学性。
三、必须关注学生的结构化预习质量。
学生的结构化预习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根底,它影响着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决定着课堂学习的质量。韩教授指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好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要制定和完善结构化预习标准和指要;二是上好结构化预习课,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三是发挥学术助理、学科长的指导监督作用,建立结构化预习五级评价制度;四是要重点抓好学困生的结构化预习,对于学困生教师在课前可以与他们一道预习、带着学生一起预习。韩老师还指出结构化预习课尤为重要,比方在英语的'结构化预习课上,我们可以针对重点单词、句子带着学生开展多形式的朗读训练,可以进行教师领读、学生自读、同桌互读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上将课文读熟、背过,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问题解决课和拓展训练课奠定根底。
四、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团队与合作学习小组的区别。
一提到新课程改革,我们大家立即会想到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学习方式,所以在高效课堂实验中许多老师也就简单认为高效课堂实验中的“合作团队〞与平时的合作小组是一样的。但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小组合作团队强调的是小组学生的愿景学习,各小组都有共同的开展愿景、有本组的合作机制,在合作团队中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大家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它不像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由进行的小组活动。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给我的感受还很多,相信在今后的高效课堂实验中这些新的理念、方法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帮助,我也期待今后能参加更多类似的培训。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4
几年来的教学之路,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和无奈,一方面想尽己之所能,教好学生,不留遗憾;一方面却不能摆脱来自分数至上的压力。如何平衡这现实的矛盾,着实令人费周章,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者叫提出疑惑与各位共同思考: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景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被提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无论在语文课上还是在各种论述中,尤其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上比较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是认知法?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因为教学手段的简单而否定教学实效,也不能把追求花样教学放在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上,我们的学情特别,所以,我们也应以不一样的方式方法来对待我们的教学。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5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互评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能够从紧张的课堂走出来,投身于自主、平等、和睦的学习气氛中去。我认为,应该重视发挥小组互评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小组互评是分组式教学的一种评价模式,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教育教学创建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其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点:
一、小组互评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为在舒适而又宽松的环境中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投身于课堂。相反紧张的课堂气氛在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老师其实比学生更紧张,往往是害怕出错,可偏偏就出错。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不利于师生身体的健康。所以让学生在质疑解疑时,不要教师一人说了算,而是让学生小组来评价其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关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提供一个和谐自然的平台。
二、小组互评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传统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只有少数个别的学生参与表达结果。而在分组式教学中,小组发言者不在是一个或两个,而是小组中的任何一个人。在组员的帮助下,把本小组的观点看法传递出去,小组在互评的过程中,也就不存在无话可说的结果。相互评价其优点和不足时,更多的让学生在竞争的'意识下,毫不保留的将本组的看法表达出来,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小组互评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人文化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人最终说了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在分组式教学的小组互评中,小组间、师生间原本是一个小集体,代表小组评价,每组都适当的给予机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参与率。同时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小组的成员,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足以称之为师生平等。老师聆听学生小组观点的同时,积极的引导,让课堂不在那么死板,而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乐园。
四、小组互评能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说话。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适应学会的能力。而在分组式教学的小组互评中更有效的融入了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活动,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学生小组在相互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优点的同时,更有效的听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加上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容易激发一种弥补自己不足、保持自己长处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培养了学生正确看待自己、评价自己的鉴赏力。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1-16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3-26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5篇02-27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5篇)01-02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1-06
教师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1-12
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23篇)02-13
《教师课堂教学对学生言语激励》心得体会12-23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精选10篇)09-14
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20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