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时间:2024-06-11 09:36:36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受到启发,对某些事或人产生新的感悟,这时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你知道写感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效教学》心得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1

  长期以来,在一线教学工作的我们总是忙碌地奔走在教室和学生之间,深埋在作业堆中抬不起头,虽也学习借鉴许多杂志上的先进理念,但终不能沉下心来细细思考。近期,我自学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品味其独到的视角,对现状深刻的剖析引领我反思其深遂的思想,然而反思的过程却又带给我许多痛苦和无奈,现实与理想目标的差距犹如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运用这些新理念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受益。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从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策略。本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文笔简洁流畅而富联想、启发性,可读性很强。它不仅直言了我们教育面临的现状问题,还为我们挖掘背后隐含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痛快。

  本书强调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石,也是学生成长中有益的助力。新课程的实施,必定带来新的师生关系的变化,所以,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我们实行新课程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在人格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尊严。学生是未成熟者,在教育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显示其主动性,不能等学生先“尊师”了然后才“爱生”。

  对于教师来说应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辱骂、冷落、羞辱、嘲笑学生,尤其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还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再次,尊重学生还应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师爱应广泛地公平地洒向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师“爱生”了,生自然也就“尊师”了。

  二、积极对话,教学相长

  对话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它与权威式的“告诉”或“灌输”不一样,它是主体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参与者们批判性地讨论各自的观点,新的阐释、新的意义可以层出不穷,知识也就不断得到丰富。我们低年级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年幼的个体,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互动中,首先是一个学习者,综合运用叙述的技巧,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每一个对话空间里都能学会听到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回答,特别要倾听来自“弱势群体”学生的声音,而不能让“强势群体”独霸课堂。其次,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指导者,这一角色和以往简单的单纯的“告诉”、“传授”不同,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入学生中,加入学生队伍,与他们一块探索,一起成长,不要以为他们年龄还小,就不敢去放手,从而剥夺了孩子们述说自己思想和主张的权利,抹杀了孩子们无时无刻都有可能迸发出的思想的火花。教师与学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三、交流沟通,加深了解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换观点、思想、知识、情绪等信息,而且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为。课上要多些微笑和多些鼓励,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而不听你的讲课、不看你的面孔,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或者因为老师讲得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下要多些关心和谈话,我们教授的低年级孩子心理上还远不够成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对较差,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农村,部分孩子课堂之外长期居住托管,我们教师平时更应和孩子们多聊一些关于他们的生活、兴趣以及其他功课的学习等各方面的话题,像朋友般听孩子诉说,面对面交谈,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

  另外,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少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总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具有充分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低年级教师最是深有感触,孩子们的自制能力差,大部分孩子的有效注意力时间比较短,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充分备好课的情况下,及时有效地调控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时无刻不处在课堂内外环境、学生甚至自身生理反应的各种刺激之下,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避免不良的.情绪感染。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始终保持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怀激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

  教师也要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浅表,而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分析比较,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科学、通俗流畅、简明扼要、生动形象、表达清晰、音量适中、语速适中、富有节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联系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作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堂课的失败。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有效调控课堂。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2

  《有效教学十讲》的第十讲主要讨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问题。校本研究即校本教研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教学型教研是以教为着眼点,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教学型教研一般以“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成果主要呈现样式的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教学型教研在课例研究方面的运用多于它在课堂和案例方面的运用。课例主要涉及与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关的课堂中具体的教学事件、教学行为,与完成教学任务直接相关。课堂则不单是教学活动的场所,而是师生活动的综合性环境。案例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在教学型教研中的课例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1、一人同课多轮;2、多人同课循环;3、同课异构;4、互助式观课;5、邀请式观课;6、反思式观课。反正,无论是哪种课例研究,都应具有教学性、研究性、实践性。

  研究性教研以研为着眼点,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从教师角度而言,研究课题的确立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学科背景、经验基础、兴趣爱、教学意义、实际可能。课题有不同的类型,比如规划课题和个人课题。其中,个人课题是指有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个人课题”具有以下特征:1、从研究目的看,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2、从承担者的角

  度看,由教师个人自己确定并独立承担。3、从研究内容看,一般是小课题。4、从研究方法看,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5、从研究成果看,强调“做得”还要“写得”。确定课题后,就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成因,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在开展研究后,要注意课题研究方案的验证性、探索性、教育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时,要整理和描述、评价和解释、重新设计。总而言之,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1、课题提出的背景;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已有研究成果;4、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5、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6、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学习型教研,是以学为着眼点,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学习型教研在广义上可以被看作一切有利于教师教学的直接或间接的准备性研究活动。教师学习的意义:1、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为学生而学习;2、对教育教学的意义——为教学而学习;3、对教师个人的意义——为自我而学习。教师学习可以采取读书(读教育类、专业类、化类以及其他)、读“图像”、读“人”、“第三条通路”。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3

  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深有体会,《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时候,一堂课下来,我常常在想,我的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在以往的几年教学中,我常常是很严格地要求学生,这个应该做那个不应该做,但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尽如人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此,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现在学习了《有效教学》,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自己的教学不是高效的,也就是有效性很低。经过学习,我想要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想使孩子愿学,就必须让孩子专注于课堂、专注于学习、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创新。

  余文森教授提倡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强调了课堂教学是“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动课堂”。而“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课文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课堂教学基本上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的形式开展下去的话,往往就会出现学生被动回答,被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其学习的自主性就会被完全抹杀掉,更不可能在师生之间产生信息的互动、情感的互动、思想的互动、精神的互动,即使师生是在互动,也决不能算作是有效的互动。那么,怎样建立有效的教学互动呢?

  1.课堂关注要全面化

  我们把课堂中能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个体的自身的发展看作是衡量教学互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教师就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先进的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并且做到经常换位思考,“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使得教学成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

  首先,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除了考虑采用哪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原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法,在课堂上渗透学法的指导;在注意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的同时,更要全面合理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注意开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并进行迁移运用,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情感获得共鸣的'乐园,洋溢着欢笑和幸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关注到所有的学生,不能因为自己注意力或掌控力所能到达的固定范围的影响,而使哪些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师无暇顾及到的学生被逐渐边缘化。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不同学情层次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要顺学而导,重过程,重学生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鼓励,坚持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换言之,教师决不能因为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就此放弃或把注意力转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设计和教学环节,应该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关注和掌控,还要及时加以调整,切不能置之不管,放任自由,读后感《《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2.走出“误区”,建立有效合作学习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的习惯性,合作学习往往走入误区。1、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流于形式。合作交流仅仅意味着换个排位方式或者安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吗?难道语文知识都必须通过小组合作获得吗?2、重讨论轻思考。如:教师一出示问题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讨论,学生也就按照“师命”叽里呱啦地讨论开来。试想,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怎能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怎能进行一定深度的讨论?3、重个体轻整体。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就“千姿百态”,合作学习并不见得怎样合作。有合作学习就成了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

  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那如何建立呢?有两点值得注意。1、小组讨论形式要多样化。教师在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前,可说清要求,提供一定的讨论的形式。可以是以每人先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长负责归纳总结。或是由小组长先说说观点,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推选一人在集体中交流。还可以是两两各讨论出一种说法,将两者进行比较,采选更好的一方共同加以修改提炼。让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有序地进行讨论,不仅是个体对个体的生生之间,更可以是个体对小群体、小群体对小群体之间的有效互动。2、小组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可以引导讨论;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立即组织讨论;在归纳概括时及时讨论;在寻求多元理解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互动学习的欲望被激起,并转化为外在的兴奋行为,在广泛交流后,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良性状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形成“师生互动”

  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这是最常用且很有效的。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因此,教师的教学提问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讲求提问的态度、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师生交流讯道的畅通。教师提出的问题再有价值,再符合学生的特点,如果时机把握的不好,有时候会“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效果。那如何进行恰当的提问呢?

  1、教师的课堂提问在课前要进行预设,巧妙地设计问题,这些问题是要能促使学生进行有质量的思考的,要少而精,要直指文本的主题。

  2、把握好课堂提问这个“度”。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学生思维互动中碰撞出“火花”时,应给予热烈的回应,灵活调整教学,把“问”的权利更多地放给学生,使微小的闪光变成巨大的影响力,从而辐射全体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一起主动地学习。

  4.还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应努力体现开放性。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等。应改变传统的听话就是好学生、教师的话就是真理的观念和做法,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没有教师创造力量的充分释放,也很难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创造带动学生创造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并通过教师的创造带动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正确的道路。

  总之,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能让孩子感觉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怦然心动”甚至“浮想联翩”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是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出他们的愿望,能从孩子的回答中听出他们的创造的。要想提高效率,必须靠我们教师的热情、敏锐和智慧,在实践中发觉和总结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和我们的脉搏一起欢跳,让孩子和我们思想碰撞出火花,让我们的课堂与孩子共同成长,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做到省时高效。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4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我的课堂教学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运用多样化的小组合作方式,增进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以往我在课堂上较多采用的小组合作方式是3人小组;虽然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会经常变换小组合作方式,但是时间长了就发现了不少问题,无论是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仅仅是邻近的几个同学,时间长了,难免学生对相互交流的信息会没有新鲜感,其参与的兴趣也会降低。我想这也是有时我的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一个原因。那么通过读这本书我对小组的分组方式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在读本书的第三单元描述自己的收藏时,李老师就根据教学的内容,在上课前一天先让学生用纸条写出了上课时自己要带什么样的'收藏品,然后根据学生所写的纸条,利用这个表格为学生进行分组,如把收藏石头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收藏娃娃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收藏昆虫的学生分为一组等,这种分组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有共同收藏爱好的学生来讨论他们的收藏,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展开教学内容埋下了伏笔。在李老师的课堂中,通过多样化的小组活动,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得到了提高。在这本书中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分组建议:

  Heightrow: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高度站成一排进行分组。Haircutrow: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头发的长短进行分组。Birthdayline—up: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生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日的月份或日期站成一排,然后进行分组。

  Colourrow:老师既可以根据学生所穿的上衣的颜色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裤子等衣物的颜色进行分组。

  分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因为我们学校是大班教学,每班学生有70人左右,在开始尝试这些分组时也出现过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是学生不知道该与谁分为一组的情况,但随着学生对于这些不同分组方式的了解,学生会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不同的伙伴进行交流,提高了他们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多样化的游戏,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儿童外语的时候,游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有效的、趣味化的游戏,可以提高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读本书的每一个章节时,每个教师都能有效的利用一些英语课堂游戏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如在本书第二单元红紫相间的猫中赵老师就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所画的图画,进行链条传画游戏,让学生边传学生的作品边用所学的颜色的单词对这个图画进行描述。在本书第四单元从头到脚中林老师选取了一个读句子画外星人的游戏,趣味性强,而且有效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些老师所作的游戏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中的语言具有重复性,而且可能会使用基本的语法结构。

  (2)游戏中使用的语言目的性强。

  (3)游戏能在班级里创造亲切感。

  那么我们在选择英语课堂游戏时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该游戏英语所学的语言知识相关。

  (2)游戏规则应该容易解释,布置简单,操作简便。

  (3)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游戏。

  (4)游戏应该能让学生开心愉快。

  我想我们在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时,也应该遵循这些规则来有效的选择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游戏。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5

  我认真读了《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实际的意。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第一备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双基"目标,忽视其他目标的达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知识同样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关注学科本位目标,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目标。

  第二备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一是读懂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二研究教材,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

  第三备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设计教案,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会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失去实效。所以说只有关注学习起点,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是抓准切入点,学生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三是亲历过程,关注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6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注重全面发展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都有收益,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读了赵国忠先生《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我感受颇深,粗略梳理出了以下几点:

  一、备好课——有效教学的前提

  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一项工程,那么“备好课”是对这项工程宏伟蓝图的规划和设计,是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一步。有个好的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上无准备课,不上千篇一律课。备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合理,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课前备课包括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预设课堂情境,选择恰当的导入和教学方法等等。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对于上课,我是每课都想“出新”的人,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隐性备课最重要。”如果我们要想课前就做到胸有成竹的话,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前隐性准备:第一,要钻研好教材。一方面要“钻进去”,另一方面要“钻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钻研教材,要有一定的深度,掌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从而安排课时、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可接受能力,做到由易而难,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较好地把知识传授与学生;所谓钻出来,就是使学生以学习的主人来评价自己应用知识自如与否,解决具体问题灵活与否。第二,要在备课中注意寻求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得以融洽的结合,使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素质发展得以向前发展。第三,要认真写好备课笔记,注意记好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夯实基础的要点,预先估计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做到胸中有数。

  隐性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喜爱教师的程度,关系到课堂的精彩程度。

  二、上好课——有效教学的关键

  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管理课堂。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主角是学生。要想演好每45分钟一集的戏,需要老师有着很强的课堂控制能力,智慧导学,灵活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因为课堂是灵动的,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天真烂漫的学生。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进程,用发自内心的爱,化作清澈的殷殷目光撒向学生,用热情友善,宽容豁达的笑容去面对学生,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充满激情地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的亲密配合,才能构建富有诗意的课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只有每位演员真正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才能演出最好的戏。学生全身心融入了课堂,才是最生动的课堂,才是最有收益的课堂。

  如何上好课,教师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精选教育教学内容。一篇课文的内容不能简单等同于现成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蕴涵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教师用专业化的眼光去开发出来的。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可以分三步来合理确定教材的教学内容。

  挖掘——主要依据文本本身的教学价值以及大纲规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筛选——主要依赖于教师充分研究、把握学情。

  整合——主要依据所选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习需要

  第二、精当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选择和灵活运用的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整合是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因对象、因条件而定、而异,它不能确定、也无法确定;它不可能相同、也无法相同。

  第三、精细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细化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牢固地掌握知识。课堂教学的精细化要求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获取最大效益,达到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教学理念,力求在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三、教学反思——有效教学的保障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我们教师值得、也更应该去思考。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一公式让我们看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诚如赵国忠老师在《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中如是说: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它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认为,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那么,我们教师究竟应该在哪些环节上反思,如何反思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呢?

  值得我们反思的环节随处可见。上课之时,根据课堂情景,即时发现教学问题,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批改作业之际,梳理学生出现的问题,看看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遗漏和疏忽,作业布置的难易程度、量的多少;听课之后大家一起说说,评评;看到一些文章,想想自己的教学,人家的理论是否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人家的方法我是不是可以用,用了有什么新发现,还可以作怎样的改进。

  教学反思于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有,随时可行。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法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可生长出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使原来的教学走向有效教学,以此引领学生最佳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的反思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持续不断。我们要将思考变成一种习惯,弥漫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将反思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思结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是单纯的冥思苦想,而是以书籍作为思考的后盾。

  第三、以写促思。教师不仅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还要能及时将所思所想写出来。停留于头脑里的思考,往往是零碎的、紊乱的,这就需要教师拿起笔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在写作、整理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和深刻。

  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不仅需要我们去解读、探索新的教法、学法,开发新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要运用新的理念去活化自己的角色。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不懈追求的核心问题。我坚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去研究有效教学,我们就一定会营造出一个个充满快乐、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绿色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将会达到最优化!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7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健康成长。但是从出生开始,孩子便步入了学校,踏进了教室,一天下来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爱学校爱老师也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近日阅读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书中提到的几种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一、老师要爱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爱学生,首先要从注意、关注学生开始。像我接手的一年级孩子,开学的第一天,他们都很有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有些还很认真的和老师谈论起家里的事情。我想:从第一天开始,孩子就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得到表扬、重视和鼓励。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注,书中讲到:

  1.要善用语言表达。如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请学生回答问题;用肯定性、赞美性的语言表扬学生;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安慰学生。

  2.用表情动作表达态度。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夸奖的手势等等,让学生有被重视和被关怀感。

  3.用眼神交流。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亲切、期盼的眼让学生感到温暖,消除他们在回答问题时的紧张。

  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教师必须先喜欢自己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从郭玉荣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要喜欢自己的数学课,我必须懂数学中的字、词,懂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懂数学课程基本内容安排和总体目标,只有我自己先懂先喜欢数学,才能将我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

  三、要让学生爱上课,必须创设情境。活动情境首先要和今天的上课内容是有关系的,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次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体验现实的,体验社会情感,现在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设计,符合孩子发展的特点,因此课堂内容生活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情境除了生活性还要有形象性,将抽象的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容易接受。

  四、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必须要喜欢上你的`课,教学中能把快乐带给学生是最重要的。针对不同的内容,通过演一演,生动形象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通过猜谜、魔术引发其好奇心;通过故事、想象加上幽默的语言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爱上你的课,爱上你这个老师。

  教师真是一个有学问的职业。不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还要把这些都交给学生,而且硬生生的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还不行,还要用各种方法:有趣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动作等等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除了教学之外的一切活动,老师还要时时关注,孩子有没有文明休息,是否安全、快乐,老师要用爱来关爱孩子,让孩子爱上老师、爱上学习、爱上学校。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8

  我们经常会抱怨,有些题型反复讲过很多遍了,学生还是出现错误。像这样的怨声我们经常会听到。因为每堂数学课后,我们教师都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练习巩固,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对一些常见错题作了一些预防、强调,但在批阅中还会经常碰到。教学当中,我曾试图提醒学生做作业时要认真、仔细,但费了很大的周折却总不见效。

  此时,我们总习惯于从俯视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错误,其实孩子出现的错误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也有些错误是老师种下的。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地躲避、忽略,而要抓住错误进行分析。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巧妙地利用错误,将错误当成一种生成性资源。

  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正是我们教师应该反思的。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正说明他们在这些方面还没有掌握好,提示我们要在这些知识方面下功夫。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9

  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学生如何学习更有效和教师如何教学更有效。

  有效学习可用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听说”。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多听常说,提倡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就打破了旧式的“哑巴英语”。三是“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英语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四是“再创造”。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记忆。

  有效教学也可用六个字概括: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教师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发展及学习过程,才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才会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着重探讨拉如何使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进入课堂之中。通过介绍西方课堂设计的理论和教学策略,总结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之前,我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大概念较模糊,通过学习,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概念有了清晰理解。教学模式往往都包含内在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效果评价等几部分。一般来说,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它不同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通过“调控”来活动,比起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其内涵更丰富。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定型的教学范式,它有一定的实现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之相比,教学策略则相对比较灵活,它能根据目标的变化而调整,有时甚至会根据情境的变化,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并做出改变。同时,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而教学策略的建构和使用也有助于形成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就是在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相互活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的方式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大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看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后,我学到了很多教育学相关知识。与此同时,也深感以前所熟悉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越来越难以应对教育改革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挑战着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学习着的角色。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因此,我作为一名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观念,应该自觉、自主、自动的学习。终身学习不仅应成为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应成为一种。只要在教学上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不断变革,才能使教育过程成为个人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学会教学的各种策略,如提问策略、练习策略、评价策略等,从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10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想,读书和教育学生也是如此。

  初读这本书时,我感到书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大段的长句子让人晦涩难懂,提不起兴致来。硬着头皮看下去,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一点点地耐着性子读下去,我发现自己收获颇多。

  书中的第二章提到“理解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这一观点让我产生了共鸣,联系自己的教学,我有了一些想法。

  如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许是接受家长、幼儿园的启蒙教育等等很多原因,大多数孩子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校中表现在与同学相处上,表现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积极的,当然也有消极的。表现积极的学生自然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和青睐,而对待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很容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反感,即在老师心目中形成“差生”的概念。

  所谓的'“差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状况可谓百出,而他们最容易表现出的是这样的情况:我喜欢这个老师,我对这门学科比较好奇,学习的动力就比较足,相反,就会比较马虎的学习。我体会到的一点就是:如何能让学生都喜欢你,如何能让学生有好奇心呢?如果这两点做好了,不仅学生学的容易,老师教的也开心,而且成效肯定也是不错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也许是一个关键。

  比如说以前班有个小画家——金应威,以前只要一不注意他,就在书上随便乱画,作业本、练习册处处都留下过他的“大作”。为此不知说教了多少次,可是他依旧我行我素。一天,教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我“利用”他画画的优势,请他到黑板上来画几个不一样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他的积极性很高,其他同学也听得比较认真。而他自己那方面的知识也学得非常扎实。课后,我给了他高度的评价。从这以后,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改掉了坏毛病。画画上更是不甘落后,在各种比赛中频频得奖。

  我们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个体差异(可以称为学生的落差),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真的就是人性。水的落差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学生的落差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学习能量,这就是资源。利用个体差异资源,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那教育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就会实现师生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意义。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比较好表现,我就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当“小老师”,我在旁帮助的,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希望自己也能够当一回小老师。还有的学生比较害羞,回答的声音很低,在这方面,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一些做法,多表扬他们,多给他们一次机会,真的很有效。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11

  第一单元第二章提到“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学习即成为,教学及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加渗透情感教育。比如,可以在语言上激励他们。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多采用正面性的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对学生的某些过错或错误,使用谅解、引导性的.语言,促进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树立再进取的信心。其次,语文课上渗透德育目标也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人格,在一次次情感的熏陶下,学生受到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此达成。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12

  假期有幸拜读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这本书,从中获益匪浅。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更多懂得了课堂的有效性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从各方面考虑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变成一种具有艺术性和高效性的活动。下面是我的一些启示和收获。与大家共勉。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开展定量时间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获得了什么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必须考虑以下的三个要素:一,学习时间的投入(长度)。二,学习效果的产出(收获)。三,学生学习的体验(苦乐)。其有效性是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 重视课堂环节的合理安排,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更好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意识到课堂的作用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体验生活、接受先进文化、训练灵性的课堂;是学生创新、体现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阵地,课堂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为老师教学定好基调,也是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实施的唯一尺度。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的书,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对于作业出现较多的错误,不是简单用红笔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确的部分划出来,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还要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他们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二、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现阶段造成课堂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教学理念不正确,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管理上,求稳定而不求高效;教学要求与学生基础不相适应,一刀切的现象,缺乏选择性和层次性;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的教法;教学内容偏多、教学要求偏高、急于求成、要求一步到位;教学注重预设性发展,缺乏生成性,教师是主角,学生做配角;没有挖掘、理解教学内容,没有清晰把握教学要求的层次,没有精心的预设,教学随意、没有体现学科价值;课堂上只下达学习任务,没有启发、指导、反馈和评价,放任自流。

  针对于上述的教学缺陷,给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方法:

  课堂上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选取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模式。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思维层面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教学模式要灵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集中到授课内容,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和保证。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很难象学汉语一样轻松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课就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13

  要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教师应当是手不离卷、心不离学的人。爱学习,爱读书,实质上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同时也是教师人格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是吴松年老师《有效教学艺术》一书中的一句话。是的,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个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本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日记

  寒假里,我认真地读了这本书。首先被导论中的一段小诗所吸引:艺术的灵魂在于情感;艺术的魅力在于风格;艺术的源泉在于生活;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艺术的追求在于完美;艺术成功的标志在于共鸣。

  我感触最深的是有关备课的部分。备课是个自觉过程,这种过程的特点在于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要用心去备课。备课不是为了应付上课,而是为了提高自我教学素质。我参加工作已经20多年,对教材掌握熟练,但如何把每节课都上成优质课,则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而吴老师给我指明了方向:要备出优质课,就要做一个苦练教学功力、体现教学艺术的老师;要不断积累经验、集聚精华,做一个不断进取、不断提升实践经验的、有自身教学魅力和教学风格的老师;做一个肯于学习钻研、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专业化水平和素养的老师。

  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才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才是一个对学生有很大帮助的老师。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14

  今年暑假我阅读崔允漷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本书分别从“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三方面,阐述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他所提出“有效教学”主要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维持与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下面所谈内容是我学习《有效教学》思考心得。

  要还学生以民主,用讨论激活课堂气氛。崔允漷先生说,要尽可能鼓励学生集体活动,并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在课堂教学中我往往对学生要求高,总感觉学生知道的太少,于是,不自觉地急于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忘记了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这样以来,学生少了思考的时间,被动的接受教师强塞来的知识,学生自然对强塞来的知识就有了抵制情绪。现在想来,无论如何,教师在一节课上是至少要给学生一次讨论的时间的。

  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我的操之过急,把文本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使得他们疲于学习。在《有效教学》的指引下,我不断成长与进步。于是,我尝试着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在活动中,我发现课堂气氛顿时就多了些生机。他们讨论后,我再给以小结和板书,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而我要讲的内容也变得少而精了。是啊,学生是充满了活力的,还他们以民主,经过他们思考后再给以引导帮助,质和量都会提高。所以,永远不能剥夺学生民主的权力。

  因此,从《有效教学》中了解了课堂气氛的重要,让我惊恐万分。于是,在备好内容的同时,我总要考虑学生会出现的反应,如果是下午第一堂课,更应该设计好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因为这时的课学生容易犯困,我得打消他们的困意。像这样经过多次思考,方敢确定自己备好了课,才敢走进课堂。

  我希望我们每位老师都尽量去认真备课备学生,尽量让自己的每堂课学生都爱听,尽量达到积极课堂气氛的几项指标。我想这样的结果,不只是学生会爱上课堂,爱上老师,老师也会受感染,而爱上课堂,爱上学生!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15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记忆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遗忘的一般规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遗忘的规律,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复习。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都要过关一首古诗,我发现有些孩子背诗很艰难,背了忘忘了背,或者前一天晚上背好第二天早上就忘记了。因此要运用记忆规律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古诗文的背诵以及防止遗忘的'发生。首先,我们老师要合理组织材料,古诗词的背诵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其次,要背诵好古诗文,关键要在朗读上下功夫,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得顺畅、流利,琅琅上口,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这个时候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往往能发现自己哪些地方背住了,哪些还不熟,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记忆,经过反复尝试,就能很快记住要背的内容。

  我还发现一些学过的词语隔一段时间再听写错误率依然特别高。比如最近复习时期,我给孩子们听写了一二单元的部分词语,孩子们之前怎么错现在还是怎么错,甚至错的更多,感觉之前强调过的都无济于事,全还给我了。不过想想,似乎也不能全怪学生,长时间不复习,孩子早已遗忘了。我想到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法,在每节课上开始,花五分钟给孩子们听7~8个同一类或者相关联的词语,这样孩子吸收得快,词语记忆的效果更好。

【《有效教学》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数学有效教学心得11-16

有效教学培训心得02-27

有效教学心得模板05-28

有效的教学评价心得03-21

有效教学模式培训心得02-11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01-12

有效教学心得15篇11-22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7-20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0-01

教师有效教学心得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