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导游解说词
在现在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解说词,解说词往往是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你所见过的解说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导游解说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导游解说词1
各位亲爱的游客:
你们好!
我是这次“游庐山”活动的导游——江海天,很高兴带大家一起游这个5A级景区。大家有不明白的尽管部我。请各位注意以下事项:
一、由于游人众多,游客们一定要紧跟导游,以免走散;
二、有事先要告诉我,不要擅自行动。
我们先到这个20世纪初开辟的锦绣谷。这里因四季花开,犹如锦绣而得名,“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是王安石在此留下的,请各位跟我走。这是仙人洞,当此处云雾缭绕时,洞里会增添仙气,仿佛有仙人来临。毛泽东主席在此留下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名扬四海。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三叠泉。三叠泉从五老峰顶流下来,潭里的水就是三叠泉水。由于泉水流淌时,一些大岩石使泉水流动方向改变,“三叠效果”就产生了,加上泉间的云雾,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沿阶梯走出三叠泉景区,我们来到了含鄱口,含鄱口与汉阳峰形成壑口,使鄱阳湖起点定于此。
最后我们一起到庐山的“两潭看”(意思是两潭景区),它们是黄龙潭和乌龙潭。黄龙潭非常幽静,银色瀑布冲出岩石,流入深潭,再入黄龙潭。往前走,就是黄龙潭,含上、中、下,水从五股巨石缝隙里飞扬而下。连起黄龙潭,成了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寸”的“小瀑布”。
光阴似箭,我们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每次来庐山都会有变化,大家一定要常来看看哦!
山。”庐山的山体呈长椭圆形,从高空俯瞰,仿佛人的一个肾脏。山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长约20公里,宽约16公里,总面积约300平公里。庐山是由99座山峰组成,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为1474米。
庐山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三叠泉瀑布了。大家请跟我来,三叠泉的雄伟景观不同于其他的瀑布,它的特点在于一层叠一层地向下飞瀑,水映着山,山绕着水。“诗仙”李白曾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华美诗篇流传于世,这也给庐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庐山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浔阳楼。它为什么有名呢?是因为《水浒传》中有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和李逵劫法场的故事,大家也可以现场穿越感受一下。
最后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五老峰了。五老峰是庐山地势最为雄奇险峻的山峰。从不同角度看,五峰姿态各异,如诗人吟咏的那样:有的似武士高歌、有的像渔翁垂钓,还有的如老僧盘坐……其景自然天成,意境无穷。
好了,庐山大部分的景点都已经游完了,您的心情一定很愉悦吧!小许真诚地希望,您和您的家人能再次到庐山来游玩,祝您开心每一天,bye—bye!
导游解说词2
太平楼重建于1987年,位于水城东北角的平浪台上,包括太平楼、戚继光塑像、平浪宫以及点将台等景点。太平楼坐北朝南,位于平浪台的中部,大门上方悬挂着题有“太平楼”的大匾,在门两侧的石柱上刻有楹联“岸隐潮声连古戍,天回春意满芳州”。
太平楼是一个双层结构的建筑,四角飞檐,四周有明廊。戚继光塑像位于太平楼的南侧,是为了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所建成的,足有四米高,展示了戚继光昂首挺胸、俯瞰水域的雄姿。
至于点将台,则位于太平楼的.西侧,坐北朝南,是之前调动水域内的水师和船只的行令处。此外,涌月亭位于太平楼的东侧,平浪宫位于太平楼的南侧。参观太平楼,可以从西门、正门或者是马道门进入。从正门进入的时候,会依次经过人间蓬莱坊、弥陀寺、人间仙境坊、龙王宫和天后宫以及吕祖殿等景点,最后从索道门出来。从索道门进入以后,依次可以经过避风亭、苏公祠、普照楼和三清殿以及子孙殿等景点,最后从西门、正门或者是马道门出来。
导游解说词3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的普陀山了。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太宗年间,有印度僧人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现身。唐咸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因为风浪所阻,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于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公元967,赵匡胤派太监王贵来普陀山进香,并赐锦幡,首次开创朝廷到普陀进香。公元1080,朝廷赐予银两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住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的允许,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于是变成了佛教净土。公元1214,朝廷赐钱修建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六月,敕封宝陀观音寺住持一山为妙慈弘济大师,带着国书到日本去弘扬佛教,与日本通好,从此,普陀山知名度日益远播。清朝康熙皇帝赐“普济群灵”额于前寺和“天花法雨”额于后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各由此而得。清末至抗日战争前夕,是普陀山佛教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辉煌;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信众求拜,时有天象显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除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岛上林木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而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银涛金沙环绕着青翠的峰峦、幽静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观音道场的神圣地位,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相信您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踏上这次朝圣之旅了,现在就请带上我们精心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览攻略,以及景点导游词,随我一同走进这海天佛国吧。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导游解说词4
大家好!我姓张,大家能够叫我张导游!此刻我为你们讲解。
福建武夷山1988年被列入世界生物圈爱护区网。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那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构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仅全年有景,四季不一样,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曲溪。九曲溪源于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复绕山,构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武夷山中最闻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于悬崖峭壁上的神奇悬棺都列在九曲溪边。景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瓷窑遗址、武夷宫等巡游景点,极具人文价值。武夷山也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冲佑万年宫、虹桥和架壑船棺等,还有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界罕见的动植物,是国家重点自然爱护区。那里并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那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道家也把那里称为“第十六洞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加风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武夷山自然爱护区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爱护区。
导游解说词5
各位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家乡——门台,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彭天政。
首先请跟着我到我们美丽的母亲河——淮河来看一看。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淮河就像一位慈祥、安静的母亲,滋养着淮河两岸的儿女。接着我们来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方邱湖农场,瞧!这里生长着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一年四季充满生机。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德力日用玻璃有限公司。这里生产着大量的玻璃制品:杯子、厨具甚至是太阳能管。说不定现在你正在使用的就是德力公司的产品呢!看!现在我们又来到了华环国际烟草集团公司。它是目前全国复烤行业第一家试运行标准化体系的企业,公司已成为“中华”、“熊猫”、“南京”等品牌香烟的原料加工点,公司加工的产品还远销到国外,赢得了国内外顾客的喜爱。不过,吸烟有害健康,叔叔阿姨你们要少抽一点哦!最后我们来到的是风景优美的蚂蚁山,山虽然不高,但是却生长着许多植物,山上还生活着许多动物,鸟语花香,如果你来到门台,一定要登上山顶看一看!
当然我的家乡还有许许多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欢迎你们常到这儿来!我在这儿等着你们!
导游解说词6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大家到达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概况。
万里长城是中华巨龙的象征,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见证。长城蜿蜒曲折横贯中国北部,全长142700多里,故以“万里长城”闻名于世。
多少世纪以来,长城挡住了北部侵袭而来的风沙,更抵住了多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如今长城作为军事建筑抵御侵扰的职能已成为史迹。它已成为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接起来的友谊之墙——世界旅游圣地。
为了让大家对长城有个更好的了解,我现在把有关长城的历史发展知识向大家作介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长城也不例外。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王朝已衰落,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征战。征战中,为了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在各自系列烽火台和列城的基础上,联结、发展形成了长城(当时称边墙),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长城是齐长城和楚长城(又称方城)。以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效仿。
公元前3世纪,燕国为防御东胡的骚扰,在其边境北部沿边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沿五郡边界筑边墙,驻军戍守边强北部边防。同期赵、秦等国也分别在各自修建长城,从而奠定了中国北方长城的基础。
长城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自秦代以来,大规模修长城的朝代中,属汉族统治的有秦、汉、隋、明四朝,属少数民族统治的则有北魏、北齐、北周、辽、金五个朝代。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修建长城的三大高峰。秦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次高峰时期。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和数百万民夫,用39年的时间修筑北方长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成一线,从此出现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修筑长城的`第二大高峰时期为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战略防御,“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时也为了保卫新开发的丝绸之路,下令修筑了一条全长近两万里的长城。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与防线,它东起辽东,西到新疆,中间经过蒙古、内蒙古。
唐朝统一中国之后,国力强盛,长城存在原地域都在大唐帝国的版图之内,所以唐代数百年没有修过长城。
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最后一次高峰是明代。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筑边墙,设城防备战。
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18次,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到明末才基本完工。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12700华里(6350公里),经过了今天的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万里长城。
明代对长城的修筑是很重要的,不但改建了原来的旧城墙,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新设施,如城堡、敌台、烟墩。在长城伸延的范围内,设置内三关、外三关,沿线分为“九边”,也叫“九镇”。分设总兵把守,还在山海关以北3000里的奴儿干都司地和嘉峪关西北数千里的哈密等地设行政管理机构。
清代只是维修了长城的一些关隘,没修筑长城。
我国的长城,从历代算起,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加起来总长度有10.8万余里。
1992年,在“北京旅游世界之最”的评定中,专家学者对长城的判定语为“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城墙”。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军事作用、经济作用。长城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长城还像一道屏障,使中原地区在和平的环境下,封建文明得以巩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得以发展。长城还是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业往来的对外开放作用。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知名度也是最高,迄今,八达岭已接待中外游人6000多万,先后有三百多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长城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景名胜中也是罕见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用着急,您马上就要成为登城的好汉了。
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中极典型的一段。
关沟介绍。
从北京出发去八达岭,首先要过关沟。关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和北部军都山山脉在北京境内交会的天然分界线,位于北京西北方。关沟东南起自昌平区南口镇西北至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约40里。关沟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险要通道,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在长达40里的关沟中布置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南口的下关,又称南口关。由南口上行15里至第二道防线居庸关。自居庸关继续行5里至第三道防线上关。自上关复北行,地势逐渐高起,约行20里为关沟第四道防线八达岭。关沟中的道道关隘,像重重锁钥,锁住这条咽喉要道。
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40里的关沟中,是明代长城主要的“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之一。其名始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徒“庸徒”于此居住而得名(庸:佣工;徒:罪犯)。关城上“居庸关”三字立于明景泰二年。三国时叫西关,北齐时叫纳款关,庸时叫蓟门关或军都关,辽、金、元时都叫居庸关。
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峪中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致非凡。被乾隆钦定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原先就在关沟中部的叠翠山上。
居庸关关城中有一座汉白玉雕琢砌筑的高台,称云台。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因台上曾建有三座藏式佛塔,台下为券门,故原叫“过街塔”。云台面积有310平方米,台下券门呈半六角结构,门上正中刻有金翅鸟王,两旁刻有金刚杵图案和象、龙等浮雕,台下券门内壁上有四大天王浮雕和兽神图案,券顶上布满“曼陀罗”的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有2155尊,均为元代艺术精品。内壁上还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蒙古文、西夏文、维吾尔文、汉文等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京张铁路和詹天佑。
我们的游览车进入关沟后,有一条与公路平行的铁路这就是从北京到张家口长200多公里的京张铁路它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所要经过的八达岭地区地势复杂,建造铁路技术难点很多。中国工程师詹天佑成功地设计了“人”字形铁路解决了火车不能直接爬坡和转弯的问题,又经过精确的计算,打通了长达1091米的隧道。詹天佑的成就使国人为之自豪与振奋,也使洋人为之叹服。
1982年,为了纪念詹天佑于中国铁路事业的贡献,有关部门将詹天佑夫妇合葬在青龙桥,并在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起詹天佑铜像的纪念碑。
青龙桥往北不远就到了八达岭,山顶海拔1015米。位于关沟北端地势最高处。这里两山高耸,地势险峻,中间只通一条小径。八达岭长城依南北两山而建,扼守要冲。
从八达岭往北,可达延庆县城,赤城;往西,可到康庄、怀东、大同、张家口;往东,可达永宁、四海、密云;往南,可通往昌平到北京市内。这里四通八达,故称八达岭。
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呈不规则四方形,关城东西各有一门,两门相距近64米,东门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西门额为“北门锁钥”,万历十年刻筑。形容八达岭关就像北京门户上的一把锁钥,一旦锁钥被打开,整个北京也就门户洞开了。关城面积约5000平方米。关城东门外有一巨大的石头,人称“望京石”,现在看起来无甚出奇,但原来很大,修路时把路基垫高,巨石不突出。传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时,路过这里,曾站在这块巨石上回望京城,因而得名望京石。关城入口外南侧有崇祯年间铸造的,长2.85米的大炮“神威大将军”。关城西有岔道城,方圆三里多,可驻兵788人,是八达岭的前哨阵地。
八达岭长城是整个长城中修筑最好、最典型、最坚固的地段。八达岭长城由墙体、关城、城台及墙内外的烽火台共同组成。这段长城平均高7.8米,墙基平均宽6.5米,顶部平均宽度为6米左右,墙上可容十人并进或五马并行。墙内侧每隔不远有一券门,有石梯与顶部相通。城墙顶部由三四层城砖铺成,最上一层方砖石灰勾缝,十分平滑,野草难生。城上两侧砌墙,内侧称女儿墙,约1米多高,外侧称垛墙,高近2米。垛墙上有连续的垛口和堞口。突出部分称垛口,低凹的部分称堞口。每个垛口上有望眼,下有射孔。城上墙面还设排水沟,吐水嘴等。
八达岭长城的城台建筑主要有敌楼和墙台。敌楼既可用于直接射击登城敌人,又可用以存储武器,有的还供士兵住宿。敌楼一般为二层,个别的分三层。敌楼外部四面设箭窗。最上一层有的还建铺房,为士兵住宿处。墙台是跨墙而筑的平台,比较宽大,是士兵们站岗,放哨及习武操练的地方。
大家可以看到一般建在山顶处或山的拐弯处的是烽火台,又称烽堆,烽遂、狼烟台。大部分烽火台为独立建筑,不与长城墙体相连。烽火台是传送军情的信息台。一旦敌来来犯,烽火台上便点燃烽火,传送军情。古人将白天燃烟称烽,夜间举火叫遂。明成化年间规定,来犯敌人百余人左右,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左右,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燃三烟点三炮;五千人以上,燃四烟点四炮;万人以上,燃五烟点五炮。边关的军情通过一座座烽火台的飞速传递,几个时辰便可传至大内。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了,但愿后会有期,我能再次为您服务。愿长城之行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导游解说词7
大家好!我叫刘雨婷,大家把我叫刘导吧!
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济南看看闻名中外的泉城吧!济南这有七十二泉,最著名的泉就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我先带大家去黑虎泉,瞧!它就在对面的洞穴中。这个圈很奇特,它的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嘴里喷出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看完了奇特的黑虎泉,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美丽的珍珠泉吧!珍珠泉就在泉城路北,泉水清澈见底;当泉水从地下往上涌时,泉水就像一串串的珍珠,非常美。在阳光的照映下,那珠串像被一只神奇的手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西门外,有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在五龙潭周围还有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看!那就是趵突泉了。趵突泉还是还是七十二泉之首呢!你们不知道吧,趵突泉大的'惊人,它占了大半个趵突泉公园呢!泉池里的水很清,吧一切景物都倒映在了湖中;泉水就像一面硕大的银镜,可漂亮了。听见了吗?那“咕咕嘟嘟”的声音了吗?那就是泉池中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
济南我们已经游过了,希望大家能记住这美丽的泉。
导游解说词8
离开甘海子继续北走,前行约5公里左右,拐过一个弯道,便能看到山下有一条从雪山流出的河水,经此向东流去,这就是白水河。经过白水河桥,你可在此停留,沿桥旁右边的道路下行,就可直抵白水河边。
白水河首先给你的是清洌明净的印象。河水系雪山积雪融化后又经岩层过滤,成泉水涌出而最终汇成此河。即使是夏季,你赤足涉河,那刺骨的感觉总会让你铭记这雪山泉水的品质。白水河水质纯净,未受任何污染,河水冲涮的卵石,清澈明晰,因为白石为底,水流其上,水的.颜色更加明净,白水河也因此得名。
白水河给你的第二个印象是秀丽神奇,沿河溪水瀑布层叠,近处两岸植被繁茂,远处雪峰背衬。白水河蜿蜒自雪山深处流出,你可步行或骑马逆流而上,观赏沿岸风光,探寻雪山之下河水形成的初始情况,并可亲口尝一尝这天然的纯净水,带上这份清爽的感觉。
白水河从桥下流过,一直往东,在不远处与雪山流出的另一条河水交汇。这条河水也是雪山积雪融化成泉,最终汇成溪水的,水质明净,因水下的卵石黑色居多,水流其上,水的颜色相映成黑色,故名黑水河,白水河与黑水河交汇,便成了黑白水河。
雪山以万年古雪和黑白之石孕育出的黑白水,纳西民族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东巴经《鲁般鲁饶》卷中以黑白来解释世间万物,指出阴阳调和,黑白不分开,世间就和谐有序,眼前的黑白水,是一条自然之河,爱情之河,对你来讲,黑白水寓意着行路无阻拦,过河没障碍,旅途保平安。
导游解说词9
中国古语说:“山北为阴,山南为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贵阳”之名,同时,古代贵阳盛产美丽的竹子,故贵阳简称“筑”。它地处山地丘陵之间,故还有“山国之都”的雅誉,而且市内自然景观,文化古迹,民族风情星罗棋布,因此又有“公园省”的“盆景市”之美称。
贵阳是中国的又一春城,气候温和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热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气温是24摄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气温达4.6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是15.3摄氏度。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人们广为称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最佳数贵阳”。
在这里,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样。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群落,别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了雄奇秀丽、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其中,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镇红枫湖),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百花湖、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息烽风景名胜区)。
在贵阳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有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有全国唯一的一幢木结构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阁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阁;有作为目前贵阳市标志、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楼;有贵州佛教第一大丛林、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为纪念明朝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守仁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阳明祠等。
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块土地上38个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俗,有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饱含深情的歌舞、寻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节会;有称为中国戏剧雏形和“活化石”的傩戏、地戏,追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记录着中原文化和贵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民族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盛开的两朵奇葩。蜡染制品则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们与粗犷、古朴的傩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样,备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
贵阳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仅地方传统的风味小吃就达100多种。无论白天黑夜,贵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一些饭店酒店将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还有专门的小吃筵可供品尝。贵阳最有名的风味小吃有肠旺面、恋爱豆腐果、雷家豆腐圆子、糕粑稀饭、“丝娃娃”、荷叶糍粑、吴家汤圆、毕节汤圆等。
导游解说词10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樵夫。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子期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含义。俞伯牙奏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 “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临别时,两人约定来年相会,说完便挥泪分手。
第二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不见钟子期,于是上岸寻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已经病故了。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与伯牙的约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牙论琴的地方,以待伯牙的到来。伯牙闻之,十分悲伤。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高山”、“流水”之曲,寄托哀思。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向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弹罢,伯牙举起七弦琴,狠狠的朝石头上砸下去,只听嗡嗡的一阵响,七弦琴粉身碎骨,琴片四处飞溅,跌入汉水之中,随着汉水流入了远方。伯牙从此终生不再鼓琴,以此来酬谢他的“知音”。
好了,我们再来参观里面的景点,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座照壁,上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提写,并赠于两江总督陶澍。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从政时善用人才,体恤民情,兴办水利,深得百姓拥戴,据说他隐退后曾在琴台建了一座石屋寄居。道光皇帝赐“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意思是和他心心相印。照壁东侧那个小门,门额上的“琴台”二字则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大家或许会很奇怪,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人呢?告诉大家,这是汉阳琴台退休工人俱乐部,是退休工人活动的场所。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古琴台,并以琴台为中心,修建了汉阳工人文化宫。至80年代,文化宫和古琴台又经扩建,成为一座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娱乐场所。所以老人们经常来到这里,三五成群,或下棋,或打牌,或饮茶聊天,或看地方戏。不过这里的戏剧舞台是人人都可以上台一显身手的。他们就在知音的发源地,用音乐来沟通和交流。我们当中有没有哪位小姐或先生愿意上台露一手的,给大家来段京剧或楚剧什么的,这些戏迷们一定会为找到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音”而欣喜万分的。
好,我们现在到碑廊,这里,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其中有道题壁诗为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是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他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他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他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各位朋友,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就是伯牙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它高1.75米,石台上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斜对面那幢富丽堂皇、额坊上写有“高山流水”四个字的高大建筑就是“高山流水馆”,它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
我看见很多朋友都拿出了照相机准备照相,确实这里是拍照留影的最佳处。但大家都不要急着拍照,等我讲解完,我会安排时间给大家照相的,好吗?我们先到那座“伯牙会子期”的雕像那儿参观。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哪位是伯牙,哪位是子期啊?对,这位鞠躬拱手的是伯牙,另外一位就是子期了。这个雕像表现了俞伯牙遇到知音时的钦佩欣喜之情。好了,我们的讲解结束了。大家现在可以开始拍照了。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拍照时间,半个小时以后大家就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导游解说词11
五台山佛塔。位于塔院寺内。砖石结构,明代建筑,喇嘛式塔。
佛教界称其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略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因其通体皆白,五台山民间俗称“五台山大白塔”略称“大白塔”。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遣使迎西域高僧葛哩麻入京,敕封为大宝法王大善自在佛。后往五台山大显通寺。永乐五年(1407),奉旨对寺内原塔进行了重建。民间传说,原塔为元代建,喇嘛式,石质,较小。这次重建,改为砖石结构,规模宏大。据寺碑记载,当时共动用各类“官员、匠役、人共达二万余人”。使用了“砖百万,基石千块,灰数千石”。明嘉靖十七年(1538)对大白塔进行了维修。据寺碑记载,除“添新砖三万,用灰三千石”外,还使用“晋矾千斤”,用“小黄米三十石煮汁和灰”。明万历七至十年(1579—1582),神宗皇帝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李娘娘,为国祈福,自己掏腰包,又遣使对大白塔进行了大型修建。
《清凉山志》描述新修之塔“基至黄泉,高二十一丈,围二十五丈,状如藻瓶,上十三层。宝瓶高一丈六尺,镀金为饰。覆盘围七丈一尺,币以垂带,悬以金铃。”新修后的塔,称为“大慈延寿宝塔”,略称为“大宝塔”。以后虽然多次维修,均属小型动工,大白塔仍保持明建风貌。大白塔地上部分一开始是用砖石建成的方形台基。高1.7米,围125米,四面廊墙,嵌功德碑,四角建亭。正中为台座,八角形,围有廊。有台阶可登临台座上端。台座上部正中,为亚字形须弥座,八角形,石质。须弥座与塔肚之间,有一圈仰莲。塔肚四方各嵌四面铜镜。塔肚与十三天之间,又是一屋须弥座形式的.结构,各角挂一个风铃,分三屋,总数为一百零八。十三天上置铜覆盘,覆盘上是铜质塔刹。塔刹形状,呈缩小了的白塔样。塔的外部,用白灰覆抹。看上去洁白无霞。1981年实测,大白塔地上部分高56.4米,按《清凉山志》记数推算,底下基础近10米,大白塔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被誉为“清凉第一圣境”。在全国喇嘛式砖塔中,被公认为明时期的代表作。今天,大白塔已经成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象征。明晋阳王道行诗赞大白塔:“浮图屹立奠坤仪,从此群山势尽卑。百丈高僧无我相,万年夫子竞檀施。轮光遍照星河影,金色浑成世界奇。借问曼殊何处是,欲从言下决狐疑。”
导游解说词12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道教圣地——武当山。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它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当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2019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历代以来,许多著名道家如周之尹喜、汉之阴长生、晋之谢允、唐之吕纯阳、五代陈抟、宋之寂然子、元之张守清、明之张三丰等均在武当山修炼过。其中,张三丰把道家的太极阴阳与武功相结合,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创立武当拳派,一时名振天下。
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2019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万军民工匠,在武当山大兴士木,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建成了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玉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33处大建筑群。此外,还建了39座桥染,12座台,铺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布局巧妙,座宫观都建筑在峰、峦、坡、岩、涧之间,建筑精美,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系,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现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玉虚宫等。
武当山北通秦岭,南接巴山,号称“八百里武当”。整个武当山包括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九井、九泉、十池、三潭等自然景点,“七十二峰朝至尊”,即七十二峰都朝向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天柱峰,形成武当山独特的奇丽山色。
就在这山色如画之地,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2019年,派工部侍郎郭琎率军民三十余万人,大肆营造宫、观,历时十四年之久,终于在绵延几十里的山旁、岩边和天柱峰山顶建造了一座座宫、观、堂共三十余处。其中天柱峰山顶的鎏金铜殿,金光闪烁,耸立在三面都是陡峭的悬崖之上。金殿建于162019年,高五点五米,宽五点八米,深四点二米。除殿基是花岗岩铺垫外,其余殿体包括门、窗、瓦、椽、梁、柱等都是铜铸的,殿内供有五尊铜像,最大一尊是真武披发跣足像。
此外,展旗峰下的紫宵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殿内有玉帝塑像,殿前有座巨型龟碑。石龟高三米,长四米,宽二米,龟背上的石碑六米多高。坐落在悬岩峭壁之上的南岩,其建筑物全嵌在陡峭的绝壁之上。太子坡、老君堂、元和观、朝天宫、磨针井等,都是有名的去处。
武当山风景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可见得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在进入武当山前,我首先要提醒各位几点:1.进入道观后不要以手指点神像,无论其造型多么令人惊叹;也不要背对着神像;进殿时不要踏在门坎上,也不要高声喧哗; 2.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长寿,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的年龄。入道门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深交,也不要问其身世; 3.进山朝贡步入
武当神道后,就要静默清心,不说污秽不净的话。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红艳花及鸡、犬等,不吃雁、鳗、龟、鳖、牛、犬、猪肉及生葱、韭、蒜、姜等荤腥刺激食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武当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讳的; 4.武当山上许多地段都没有人烟,如果你对地形不熟悉,或没有足够的准备,请勿贸然进入。最好请个当地向导。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起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好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内参观!
太子坡
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太子坡景区。
复真观
这里是复真观,基本上是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精心设计、巧妙布局的。它位于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太子坡上。据说,净乐国太子入山修道之初,曾在此修炼,故而得名。复真观始建于明代前期,后多次重修,而其建筑基本上保存了原貌。殿堂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藏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观中有一栋依岩层叠而建的五层楼阁,以一根立柱支撑着交叉叠搁的十二根梁枋,称为“一柱十二梁”。此楼建筑结构独特,建筑技术精湛,虽经历几百年风雨,依然巍峨耸立山间。
磨针景
大家请看前面,那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道院,在院前埋着两根碗口粗的“铁针”乌黑光亮。殿旁有座亭子,亭内又井。这就是“磨针井”了。相传当年太子因修道而不成,心灰意冷,正准备下山,在这井旁就碰到了一位正在磨针的老妇,其后发生的故事就与民间传说中的“铁杵磨成针”同出一辙了。太子因此而深受感悟,回到山上,继续修炼,最终得道成仙。而这位老妇人其实就是紫霄元君的化身。在井旁有铁铸老母磨针像,她手持铁杵,头微侧,笑迎过往游客,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人们: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我们办不了的事!
紫霄宫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宏伟壮观、绿琉璃瓦的大殿就是紫霄宫了。它是武当山保存最完整最具古代艺术特色的道教建筑。建于明永乐十一年,距今约62019年的历史。远远看去,极具皇家道场的气派。
那么为什么叫它紫霄宫呢?紫霄的意思是仙气迷蒙的天空。你们瞧(指向正前力·的展旗峰)它背依奔腾欲动的展旗峰;(又转身指向对面),面向拔地而起的照壁峰;(指向左)左有蓬莱第—峰云雾飘渺:(指向右)右有雷神洞,如驱龙耕播种之名象。周围还有三公峰、五老峰、香炉等诸峰,好似玉笋从地上长出。曳紫拖蓝的山峰天然形成—把二龙戏珠的宝椅.紫霄宫就坐落在这把交椅的正中。因而紫霄宫是典型的金盆纳财的宝地,它汇聚了天地万物的灵气。所以明永乐皇帝封这里为“紫霄福地”,意指这里是人间的仙境,是道教追求的天人合的理想境地。相信大家来此地一游定会福寿安康,财源广进,而不虚此行。现在就让我们——同到这座神秘的宫殿里探个究竟。请随我来(带领游客走向紫霄宫大门)。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便是紫霄宫的入口第一殿“福地殿”,相信大家立刻联想到了“紫霄福地”。没错,这座殿的命名正源于永乐皇的这扇门望去就会发现福地殿、龙虎殿、十方堂和紫霄殿四座殿建在同一条轴线上,:地势逐渐增高,面积逐渐增大。你们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吗?以前有一种说法就是“由低到高代出英豪,由窄到宽富贵如山”,“口对口,心对心,人心齐、泰山移”显然整个宫殿的建筑也是符合当时皇家宫殿等级森严的建筑模式的。大家可以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一下。
前面的这座桥,叫它禹迹桥,是指真武大帝曾经经过这座桥,得道升天。我们不妨踩着
先神的足迹去拜访威严神武的“龙虎殿”。大家别害怕两座神像虽面目狰狞,呲牙咧嘴,也并非铜墙铁壁,而是泥塑的“纸老虎”,不会吃人的。但也千万轻视它们,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他们身穿盔甲,手持戈戟、铁锤,威风凛凛,严守山门的架势俨然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他们两位大将便是我们道教所信奉的东西方神——青龙和白虎。
龟一直以来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大家对龟也都见多不怪了。恐怕御碑亭中的两头巨龟会让你大吃一惊的。请大家随我来。这两座大石龟碑雕,分别建于永乐十一年和十六年,龟高各三米,长四米,宽二米,龟背上树有的六米多高的石碑,总重量达90多吨。巨龟的如此形态也让我们想到《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归途乘巨海龟驰骋于大海上的一幕。大家一定要问“这90石碑是何物呢?”“皇帝为何造如此大的石龟来驮石碑呢?”请耐心听我道来。相传燕王朱棣最初起兵反朝廷兵败落荒而逃忽遇大江无法前进在前有滚滚怒涛,后有追兵的穷途末路之时,突然有一只大龟浮于江面救了朱棣一命,为了报大龟救命之恩,朱棣允诺登基以后,一定封赏其一官半职。后来朱棣百战百胜,美梦成真自立为永乐皇帝,论功行赏之时却忘了大龟,在官职均已封完的情况卜朱棣便封龟为“驮圣旨”大臣以报其恩。于是,大龟便驮圣旨畅游世界,偶然间到了武当山小憩,却发现这里山川峻秀,鸟语花香,是个好地方,便不愿再四处漂泊而定居于此。永乐皇帝怕它淋着冻着就地建起了“御碑亭”。听完了故事,大家一定猜到了石碑代表什么了吧?对,那代表圣旨。
各位游客我们已顺着轴线上的饰栏台阶上到了半腰过一会儿:我们将到“十方堂”,又名“朝拜殿”。站在现在这个位置我们已隐约可见十方堂后的紫霄大殿了。在紫霄宫的总体设计中我国古代建筑师充分运用了藏与露的`手法。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每一个虔诚的朝拜者,紫霄殿在前上方若隐若现,促使他们不断向上攀登。大家可能感到有点累了,我们就在此地休息一会,趁此歇息时间,大家不妨仔细看看神殿四周,上面布满小型壁画,内容全是道经书上的典故与故事,色彩调和,个性鲜明,是一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
(一段时间后,带领游客来到十方堂院落)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来到十力堂院落,大家可以看到此处环境清恬幽雅。左边是修道士办公地方,右边是他们的生活区,正前方三层饰栏崇台捧扩着的就是主殿紫大殿。我先带大家进主殿参观。然后大家自由活动。请大家随我上来(带领游客登上三层崇台)
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概况:此殿进深面阔均为五间,它不仅飞金流碧富丽堂皇,而且构思巧妙,深含哲理:中央屋顶藻井饰以浮雕二龙戏珠,左右侧画一太极八卦图,象征道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思想,整个大殿由36根杉木巨柱支撑,暗喻36天罡星甘为真武大帝卖命效力一说为真武,也有说为紫元君,学术界至今仍未定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云外清都”,“始判六天”,“协赞中天”三大扁额,是与武当山道教文化紧密联系的。“云外清都”是指仙境居所,它体现了道教的超越思想,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反映,如《诗经、小雅》:“白云行空,舒卷自如,不可情牵,不为物累,如风之起如水之流。”右侧的“始判六天”与左侧的“协赞中天”是指玄天上帝协赞中天界平定了武当山的妖魔,处理中天界的事务。让我们再来看看紫霄殿的建筑特点。说及建筑,我们知道我国的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长短粗细有限,而且易腐蚀,为了弥补此中的不足,紫霄宫多用群体结合式建筑和台基煊染建筑的恢弘之势。紫霄大殿的彩绘,不仅使殿宇富丽,而且对木建起着保护作用,配合能工巧匠的精湛雕刻技艺使整个大殿气宇轩昂,富丽堂皇,加之满山的松杉,丛生的花草,掩映着磅礴的大殿,把整个建筑衬托得十分巍峨,恬静、庄严。大家有注意到吗?好,让我们进去瞧瞧吧(带游客进入大殿)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殿内额坊、斗拱、天花上,均绘有彩色图案。殿中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上,也饰有金龙、金凤,至于其陈列也多为艺术珍品。这足以显示出永乐大帝对这座宫殿的重视度,它在当时是多么的显赫与尊贵,是皇权的象征。
紫霄殿后即是父母殿,转过这道石廊,登上那座石台便可到达。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大殿供奉的是谁的父母吗?那父母司不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哟,大家能猜到吗?好吧,让我们先去拜访—下,大家定会茅塞顿开。(带领游客进入殿内)
你们瞧,殿内神龛上供奉了很多神像,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不难看出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的便是父母像了,很显然在道教圣地只有真武大帝的父母有如此殊荣。左神龛内供奉是我们熟悉的大慈人悲的观又:音菩萨,右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人家一定注意到了,观音与三霄娘娘同堂享受香火。观音是《西游记》里的观音菩萨,是佛教人物。而三霄娘娘却是《封神榜》里的云霄、琼霄、碧,霄,是道教人物。其实,大家不用奇怪,这在道佛两派系里是很普遍的,尤其在武当山,道教与佛教关系十分和谐,虽不是同教派,却早已融合了。
各位嘉宾,听了我的讲解,你是否对紫霄宫有所了解呢?身临此处,俯瞰整座紫霄宫,有哪位游客能说出咱们一共参观了多少殿堂?是的,我们沿着中轴线上的福地殿、龙虎殿、御碑亭、十方堂、左右配殿、紫霄殿、父母殿而贯穿始终,领略了紫霄宫的全貌。有一副对联,不知大家是否已有耳闻,“为人东来气尽紫;樵歌南去云腾霄。”这是1931年,贺龙元帅率领的红三军司令部曾经在此指挥红军作战,道长徐本善热情给予接待。贺龙元帅为表达谢意,临走时送给紫霄宫的。这副对联的意思是:红军从东方来,气势磅礴;红军到南面的房县开辟根据地,前途无量。“伟樵”是道长的号,“紫霄”即为紫霄宫的名字。一副对联隐含三层用意,是多么难得的佳作啊!这也足以说明武当山虽为道教圣地,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游完紫霄宫,我们今天上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等大家补充完体力之后,下午我们再一起参观南岩风景区和登上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去参观金殿。
南岩风景区
武当山有36岩,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2019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2019年)扩建。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等建筑物。
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转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饰栏崇台,层层叠砌。登上崇台,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
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其梁柱、檐椽、斗拱、门窗、瓦面、匾额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装。面阔3间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殿体坚固壮实,斗拱雄大,而门窗纹饰则刻工精细,技艺高超。由于石构件颇为沉重,且又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故难度很大。因此,可以说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两仪殿位于石殿右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壑。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琉璃瓦屋面。殿后依岩为神龛,正面为棱花格扇门,安在前金柱上,与檐柱形成内廊,直通石殿。面阔3间10.03米,进深3.9米,通高7.29米,殿前为著名的龙首石,俗称“龙头香”,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由于下临万丈深渊,烧龙头香的人要跪着从窄窄的龙身上爬到龙头点燃香火,然后跪着退回来,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毫无疑问,龙头香自从明朝建立以来,从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计其数,其情形惨不忍睹。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立碑告诫大家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一定非要等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是对神的崇敬。所以我们不要重蹈覆辙,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南岩宫整体布局是人工与自然巧妙融合的杰作。古代画家笔下的“仙山琼阁”、“丹台晓晴”等意境,在南岩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金殿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碧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像是浑然一体的。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相传这颗仙珠能镇住山风,使风不能吹进殿内,从而保证了神灯的长明。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抄。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件稀世珍宝。
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自己安排,您可以细细的品味这里绝妙的建筑和美丽的风光。我们四点钟的时候再见。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武当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导游解说词13
雄浑梦境——重庆武隆天坑三硚景区,属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户外运动基地,,国家例为冲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点景区。亿万年的地质裂变,造就出雄劲与磅礴的天坑与天生桥景致。武隆天坑三硚景区以其壮丽而独特的“三桥夹两坑”景观称奇于世:这里,山是一座桥,桥是一座山,桥连坑,坑接桥,洞生洞,三山生三桥,桥坑嵯峨险峻,气势磅礴,景象万千。世界最大天生桥群和世界第二大天坑群相映生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
景区内武隆天坑数量众多,深度与口径在300与500米以上,是世界第二大天坑群,并拥有世界口部面积最大的天坑 ——中石院天坑。而目前开发而能游览的主要有两个大型天坑——天龙天坑与神鹰天坑。天龙天坑,坑大如漏斗,坑底平坦而深长蕨草,大若两个足球场,坑口似雪花凹凸,时有云雾缭绕。小溪潺潺蜿蜒流过,小虾小蟹小鱼撩起微波,动静相生,刚柔相融;神鹰天坑,因青龙桥东壁顶部酷如一庞然雄鹰欲展翅飞翔而得名,坑底树深林茂,坑口平滑如蛋,人行其中,仅能坐井观天。
在景区1。2公里距离内,连续生成了三座天然石拱桥,即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三座桥高、宽、跨度分别在150米、200米、300米以上,是目前世界已发现的.最大天生桥群。三座天生桥还各具形色——天龙桥,一桥两洞,最具规模,并形象逼真,两桥洞间立一巨大桥柱,且桥柱腰部如蜂窝般中空,四通八达,号称七十二岔洞;青龙桥,高320米,是三座桥中最高峻的天然石拱桥,青龙桥桥洞型式妙龄少女翩翩起舞,令人浮想联翩;黑龙桥,桥洞最长,形形色色,姿态各异的飞泉从洞壁,洞顶或飞流直下,或飘若舞绸,或沾滴如雾,使人叫绝不已。
两个天坑与三座天生桥接连生成的“三桥夹两坑”是景区最壮观、最奇特的亮点,也是天坑三硚景区得以称奇天下缘由所在,是地球上只有这里才有的壮丽风光。因此而形成的坑与坑以桥洞相连,桥与桥以坑隔望的完美组合,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旅游区。
天坑三硚,不仅桥连桥、桥生桥,更为称奇的是“桥生洞”。仙人洞、龙泉洞、迷魂洞、七十二岔洞等四洞相通,洞洞藏奇,是天上人间与地下宫殿的又一完美组合,使景区达到了移步换景,触景生情的理想境界。
导游解说词14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XXX,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著名景区——十七孔桥。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十七孔桥的简介
现在,我们脚踏的是昆明湖的堤岸,大家请看湖心的小岛,走上这座通向小岛的石桥,就可以去岛上游玩。这座石桥名为十七孔桥,这座桥是仿照卢沟桥而建造的,建于1750年。桥全长150米,宽8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而得名。
十七孔桥的名字
为什么叫十七孔桥,或者说为什么桥身建有十七个桥孔呢?十七这个数字并不符合皇权九五之尊的逻辑,它为什么要设计成十七个孔呢?据说道理就在于:如果桥设计为九孔,那么就会因拱度过大而容易被冲垮或崩塌。想来想去,臣工们最终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不失九五之尊,又不降低桥的质量,那就是设计为十七孔,桥两边从任何一边数起,桥的最高处就是在第九个孔上。
十七孔桥的石狮
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其实,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雕刻了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石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还多59只呢!这是中国狮子最多的一座桥梁。可与著名的卢沟桥石狮媲美。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桥两边的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姿态各异的石狮,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对于这一大群小狮子而言,十七孔桥庞大的身躯就像是它们广阔的世界。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很象麒麟,十分威武。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异常,极为生动。
十七孔桥之美----水中神兽
十七孔桥西通龙王庙,东接廓如亭,飞跨在东堤与南湖岛之间。十七孔桥就像是一道长虹,把人世间和蓬莱仙岛连接起来,是通向仙境的唯一道路。踏上这条通路,两边的栏板洁
白如云,下面的湖水映出青天,通路那边是琼楼玉宇,极目远望是渺渺群山。在这条通道上悠然而行,人世中的搅扰不知不觉地淡去,心境逐渐变得沉静清澈。不知红尘中的你是否也找到了人间返本归真的唯一通途?
清朝乾隆皇帝四处题字,在这里当然也不能免俗。他亲手为十七孔桥撰写了一整套匾联。桥的南端横联是“修蝀凌波”,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天地之灵炼就的彩虹,飞架于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灵鼍偃月”,把十七孔桥描绘成水中神兽,是一条巨大的鼍龙横卧水中脊背露出水面如同半月。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好一番诗情画意。
欣赏十七孔桥之美,有四时之美,有晨昏之美,但更重要的是从不同角度去领略,即站在园中各处望桥,和站在桥上望园中各处。比如站在桥上眺望万寿山,这是十七孔桥的最好镜头。扶着汉白玉桥栏,欣赏万寿山,水波、雕栏、长廊、绿树、崇阁、黄瓦、青天、白云,浑然一体,如世界上真有“蓬莱仙山”,也不会胜过这里。北京春天多风,在风天站在桥边,望着昆明湖动荡的波涛,似乎万寿山也会浮动起来,一线白石栏杆也成为一条幌动着的珍珠项链了。二是站在万寿山麓看“十七孔桥”,这在庚子前自然是办不到的,但颐和园开放之后,这便成为游人不可忽略的一个美丽的画面了。从知春亭一带,往北,再折而西,沿湖走,随处都能望到这一卧波长桥,宜晴,宜雨,宜雪,宜月,无时不是静静地卧在那里,如果你能坐船在湖中欣赏她,那就更美了。读者中有谁知道吗?她是无独有偶的,她有个“姐姐”,在苏州“石湖”,“石湖串月”的“杏春桥”,同她的造型一样,只是没有她华丽。如果说“十七孔桥”是“宫廷妃子”,那石湖杏春桥该是江村的浣纱女了吧
十七孔桥的故事
说道这做优美典雅的桥是如何建成的,还有这样一段老北京们心口相传的美丽传说。话说乾隆年间,修桥工地上正在忙碌,来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乱发长的过耳根台子,脸上的土有一个铜子厚。他背着工具箱子,一边走一边吆喝:“谁买龙门石!谁买龙门石啊!”工匠们看他那肮脏劲儿,都以为他是疯子,谁都嫌弃他。
老头子在工地上转游了三天,也吆喝了三天,还是没人搭理他,就背着工具箱子往东走到六郎庄一棵大槐树底下。从此风餐露宿,夜里睡在树底下,每天鸡叫头遍起身,抡起铁锤,叮叮当当凿那块龙门石。村西住的王大爷打这儿路过,见那个老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就让他搬到自个儿家里来住。
这老石匠在王大爷家一住就是整整一年,也凿了一年龙门石。王大爷也不嫌弃,只当是找了个作伴的老朋友,一日三餐还从来不怠慢。一天早晨,老石匠起身告辞,把龙门石留给王大爷做答谢。王大爷瞅了瞅汉白玉的龙门石,对老头说:“你也别说报答不报答。为这块石头,你劳累了一年,还是你带走吧!我要它也没用。”老头说:“我这块石头,真要到节骨眼儿上,花一百两银子还买不到呢!”说完也不顾王大爷的推辞,就走了。
此时颐和园里修建十七孔桥的工程快完工了。听说乾隆皇帝还准备前来“贺龙门”呢!没料想到,桥顶正中间最后那块石头,怎么也凿不好、砌不上。这可急坏了工程总监!这时候,有人想起了那个卖龙门石的老头子,大家四面八方去找。
后来打听到那个老石匠在六郎庄住过,工程的总监就亲自来到王大爷家。他一眼看到窗底下那块龙门石,一量正合适,就好像专为修桥琢磨的一样。大伙这才明白那老石匠是鲁班仙师下凡帮忙修桥。总监留下一百两银子,把龙门石运走了。这块龙门石砌在十七孔桥上,不偏不斜,严丝合缝,龙门合上了!众人无不感激仙师的呵护,并反省自己只故干活挣钱,却忽视了做人。幸亏王大爷心地善良,经受住了仙师的考验,才使十七孔桥顺利完工。
好了,剩下的时间请大家到小岛上游玩吧,2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大家要注意安全!
好了,各位朋友,短暂的颐和园之旅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希望大家下次再到北京游玩时,我还能为大家做导游,祝大家一路顺风,再见。
导游解说词15
各位旅游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昆明石林风景区。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地质奇观,昆明石林是由数百万年前花岗岩侵蚀、流水形成的。相传,这里曾是傣族祖先的`聚居地,他们通过雕刻、制作仁慈的精灵石像来祭祀祖先和尊敬大自然。
在景区内,您可以看到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从麻雀石到人面石到双龙拱门,每一个都有其自己的故事和传说。在游览过程中,您不仅可以领略到美丽的风景,更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活动等待着您:如漂流、攀岩、穿越石林等。无论您是自驾游还是跟团游,这里都会带给您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最后,再次欢迎您来到昆明石林风景区,祝您有一个愉快的旅行。
【导游解说词】相关文章:
导游解说词04-23
导游解说词03-26
故宫导游解说词03-17
长城导游解说词04-17
导游解说词范文08-28
庐山导游解说词06-16
庐山导游解说词05-30
导游解说词优秀范文04-02
小导游的解说词范文01-03
泰山导游解说词范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