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句子

时间:2024-10-30 10:03:57 秀雯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关于中医经典句子380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经典句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中医经典句子380句

  1、神农本草,来自天然药库的问候。

  2、磐五味,来自大盘山的问候。

  3、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4、防病健身方法多,中医保健效果好。

  5、天赋房县灵土,一品神农本草。

  6、发展中医药,健康你我他。

  7、治愈奇效,世代传承。

  8、千年传承,中医养生。

  9、天赋神农本草,御赐地道中药。

  10、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

  11、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12、登陆神农本草,下载健康长寿。

  13、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文化。

  14、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15、千年中医药,百年健康人。

  16、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17、古有神农尝草治病,今有房陵本草养生。

  18、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祖传绝技呵护健康。

  19、中药百熬香飘千里,中医百治誉满杏林。

  20、传千年绝技,承百年养生。

  21、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

  22、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23、道地磐五味,健康千万家。

  24、传播优秀中医药文化,营造健康生活。

  25、关于中医药的名言名句1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26、承神农文化,传本草精华,续中药神话。

  27、厚道磐安人,地道磐五味。

  28、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29、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30、磐五味,和六脉,康万家。

  31、倡导中医保健,享受美好生活。

  32、传承岐黄医术,呵护百姓健康。

  33、千年中医药,百年健康人。

  34、中医担大任,奇方骨根本!

  35、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36、草药银针,老乡随叫随到;丹心妙手,本人细诊细疗。

  37、以精诚制药,以本草济民。

  38、服的,就是神农本草。

  39、海龙海马通四海,红花红藤映山红。

  40、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

  41、中医古老不苍老,中药天然不枉然。

  42、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43、银针刺开云千里,妙药驱散雾万重。

  44、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45、仁心济宝鸡,妙术护百姓。

  46、当品位员工,做品质中药,创品牌企业。

  47、古中医,调五行,通经络,享养生。

  48、天地万物始终阴阳相随,中医治疗讲究天人合一。

  49、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50、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51、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52、药承神农本草,商秉诚信至上。

  53、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5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55、天然中药材,地道磐五味。

  56、厚德磐安,济世“五味”。

  57、养生用中医,身体最实惠。

  58、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59、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60、世间万物人最贵,药品千种草为珍。

  61、必先岁时,勿伐天和。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62、看病看中医,方便又实惠!

  63、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64、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65、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尝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66、看病用中药,治标又治本。

  67、上下五千年,推拿寿延年。

  68、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文化。

  69、磐五味,来自大盘山的问候。

  70、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71、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72、天赋神农本草,御赐地道中药。

  73、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74、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75、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76、吃神农本草药,治天下百姓病。

  77、倡导健康方式,享受美好生活。

  78、传承中医文化,岐伯健康万家。

  79、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

  80、医德为玉,医术为金。

  81、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82、发挥中医优势,保佑百姓安康。

  83、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84、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85、弘扬中药文化,创造民族品牌。

  86、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87、中医仁术,骨方传奇!

  88、按摩祛病一点通,培本固元显神功。

  89、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

  90、防病健身方法多,中医保健效果好。

  91、久立伤骨,久站伤胫,久行伤筋,久坐伤心,久卧伤气,久视伤神,忧伤损寿,枯坐损身!养生保健要注意适量、适度,尊重科学。愿你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92、深秋养生四宝:润燥首选莲藕,开胃清热止咳;补肺首选杏仁,猪肺炖汤美味;养阴首选蜂蜜,润肠解毒养脾;多酸首选葡萄,益气补血奇效。愿你健康安好!

  93、冬季调补还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药膳养生,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山药羊肉汤、枸杞红枣鸡汤等药膳都适合冬季进补调养。

  94、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己下功夫。

  95、冬季已到,天气变凉。养生保暖,多穿衣裳。白雪飘落,好运带来。雪白世界,收获希望。季节入寒冬,温馨短信我送上。冬季雪白多吉日,祝你天天都安康。

  96、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热粥常喝好养生,芝麻粥喝了可益精,喝小麦粥烦恼不生,萝卜粥喝了痰不生,胡桃粥喝了可固精,大枣粥治贫血病,祝立冬快乐!

  97、老年人冬季养生:固津少出汗,防病多保健,精神要乐观,经常食粥餐,早睡晚起补水足,洗脚散步健脚板,室内通风保新鲜。

  98、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99、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

  100、秋天到,气候燥,记得天天吃红枣;百合做菜润润肺,枸杞一杯精神好;苹果葡萄都是宝,秋季养生少不了!祝君好!

  101、谷雨养生有门道,搭配有招白萝卜,萝卜雪梨榨汁喝,润肺清热是良方,萝卜羊肉一起炖,营养互补解油腻,萝卜鲫鱼煲靓汤,健脾利湿有一套。愿快乐安康!

  102、好久不见,万分想念,节后养生,时刻紧记:年底忙碌,身体注意,饮食清淡,保养肠胃;早睡早起,身体安然,愿你快乐,万事如意。祝幸福久久!

  103、四月时节清明到,关怀牵挂来到了。经常锻炼身体好,及时调剂心情好。清淡辛辣搭配巧,合理养生要知道。清明节快到了,愿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104、大寒时节养生药膳:牛奶粥有润肺通肠,补虚养血之功效。用一百克粳米煮至六成熟,再加上半斤牛奶,继续煮至成粥食用。

  105、现在虽然不能一起,甚至将来也不会一起,然而,那微小的痛苦,却能滋养生命,让你知道,永远有一个人,远远的、轻轻的爱著你。

  106、夕阳不是一个天的结束,是预示着明日的到来,让我们放下疲惫的身子,休养生息,从而精力旺盛的迎接明日的挑战。

  107、冬季养生配方,我来跟你分享:西红柿预防感冒,马铃薯保护血管,热红茶蓄养阳气,牛肉增强抵抗力,牛奶补钙营养高,生姜促血驱寒妙,愿你冬日身体好!

  108、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109、酷暑养生,我有秘籍,油腻荤菜,尽量少吃,绿豆莲子,健脾祛湿,冷饮适度,养护肠胃,热茶为先,菊花清火,炎夏烦躁,多多欢聚,关怀送上,快乐安康!

  110、秋天养生有门道,早睡早起顺时节,肺气舒展身体棒,秋风秋雨莫秋愁,寒凉饮食要减少,莲藕雪梨秋燥光。愿你安康!

  111、冬天到:吃红枣,每天几颗身体好;天气干,食桃仁,心明眼亮人精神;天气冷,多喝粥,玉米荞麦加红豆;冬季养生很简单,愿你冬天更灿烂。

  112、春季里来重养生,劳逸结合愉身心;户外踏青走一走,大好春光洗眼睛;午间小憩缓春困,晚间泡脚睡得沉;凉水洗脸人精神,万事放下寻开心。祝你健康!

  113、初秋养生有门道,防暑除湿为目标。面对秋乏多运动,吃肉适量不能少。多食甘酸少辛辣,莲藕山药和冬瓜。多吃苹果莫受凉,喝粥快乐又健康!祝你快乐!

  114、夏日养生莫忽视,健脾除湿吃莲子,连翘荷叶来祛暑,枸杞百合肾肺补,冬病夏治有招数,内服中药外针灸,送条短信情意足,夏日健康同呵护。

  115、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116、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117、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118、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两都医案北案》

  119、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120、德不近佛者不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以为医。——裘法祖

  121、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122、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123、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24、久病先针足三里

  125、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126、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127、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128、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129、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30、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131、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132、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133、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134、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135、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36、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撑痢疾,饿伤寒。

  137、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医宗金鉴凡例》

  138、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139、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40、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141、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香,亦当为良医。——张仲景

  142、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14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144、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145、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146、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147、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148、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149、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150、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51、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152、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15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154、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15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156、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15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158、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159、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160、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161、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162、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63、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64、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165、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166、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67、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168、无痰则不作眩。

  169、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170、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171、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172、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

  173、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74、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175、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176、医者父母心,急患者之所急。

  177、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178、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179、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180、胆热移脑为鼻渊;

  181、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182、肝热转肺为鼻痔。

  183、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184、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185、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186、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187、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188、百病生于气。

  189、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190、风为百病之长

  191、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

  19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193、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194、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19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96、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197、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98、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199、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00、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20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202、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203、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0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205、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206、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207、通邪三法汗、吐、下。

  208、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09、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210、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211、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212、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213、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214、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15、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216、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21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18、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19、心存善念,方能补益五脏,保全生命。

  220、肾藏精气,气血旺盛则身强体壮。

  221、心系一方,无伤乎五志,五志不乱,五脏方安。

  222、肝主疏泄,情志常言,惊怒恼思,有损五脏。

  223、脾土生万物,为五脏之官,健脾则身健。

  224、必先自强,方能护肝,保心,养肾。

  225、天寒地冻,肺益津液,以备万物生长。

  226、肺主气,以肺宣泄,通过肺的气息,感悟天人之道。

  227、肝衍于目,目乃五脏之窗,保护好眼睛,方能护肝。

  228、脾主运化,五味入口,升降变化,有脾方能养生。

  229、心常和畅,常思善良,三焦调整,百脉舒畅。

  230、肝藏于侧,保护好腰部,腰背方坚固。

  231、肾主水液,以调节疏通,水液旺盛,健康活力。

  232、脾以运化自然之力,与百草之精为友,滋润人体,养生无忧。

  233、心满爱意,百脉舒畅,身轻心灵,活力无限。

  234、肝藏于右,命门属肝,有肝方能有活力。

  235、脾好则脾胃和顺,身体健康,精神愉悦。

  236、肾最爱黑色,常食坚果以益肾气。

  237、肺损于燥,易生干咳,宜食滋润之品,保肺护生。

  238、脾色黄,为土之色,以黄色食物滋润脾胃。

  239、心脏盛爱,余音绕梁,健康心脏,方有良好生命力。

  240、肝厌风,易受风寒侵袭,注意包裹好自己,保护好肝脏。

  241、脾为阳明之脏,多吃果蔬,健脾保肠。

  242、肾为至宝,常食黑色食物养肾。

  243、五脏关爱,众志成城,健康人生,从中医养生开始。

  244、风寒外感,勿失良机,早治早愈,维护五脏健康。

  245、肺主气息,宜练深呼吸搭配养生功法。

  246、脾为大肠之母,胃肠气血,受脾治疗。

  247、五脏养生,须从内到外,饮食起居,养身之本。

  248、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24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250、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251、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252、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253、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254、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255、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256、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257、若要疯气好,岩蚕、鱼鳖草。

  258、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25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260、诸药为各病之药。

  261、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262、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263、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264、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265、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266、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267、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268、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269、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270、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271、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272、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273、亢则害,承乃制。

  274、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275、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276、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77、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278、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279、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280、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281、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282、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283、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284、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285、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286、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287、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288、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289、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290、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291、诸花皆升,旋复独降。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292、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293、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294、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295、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296、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97、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298、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299、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300、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01、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302、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303、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304、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305、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306、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307、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8、千杯不醉枳具子,一杯醉倒闹羊花。

  309、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310、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

  311、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312、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313、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14、若要睡眠好,常服灵芝草。

  315、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

  316、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317、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318、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19、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20、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21、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

  322、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323、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24、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325、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

  326、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327、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328、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329、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330、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31、中医仁术,骨方传奇!

  332、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333、养生用中医,身体最实惠。

  334、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335、当品位员工,做品质中药,创品牌企业。

  336、济世中药材,经典磐五味。

  337、天地万物始终阴阳相随,中医治疗讲究天人合一。

  338、厚道磐安人,地道磐五味。

  339、服务百姓健康,发展中医中药。

  340、推拿按摩,舒筋活络,祖传秘方,养生保健。

  341、以精诚制药,以本草济民。

  342、妙手通经络,德心理乾坤。

  343、跋山涉水,采药寻方;走村串户,治病疗伤。

  344、中医费用很低廉,治疗效果不一般。

  345、中医传国脉,岐伯济天下。

  346、药承神农本草,商秉诚信至上。

  347、发展中医药,健康你我他。

  348、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中医文化。

  349、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350、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351、中药百熬香飘千里,中医百治誉满杏林。

  352、传承神农文化,振兴神农本草,呵护人类健康。

  353、中医古老不苍老,中药天然不枉然。

  354、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55、厚德磐安,济世“五味”。

  356、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祖传绝技呵护健康。

  357、诚于心,精于勤,创于品,健于民。

  358、钻技术,乡村医生要吃香;识宝贝,草药遍地不是草。

  359、百年养生精华,千年中医中药。

  36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61、上下五千年,推拿寿延年。

  362、惟志惟勤,尚德尚药。

  363、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364、态度决定高度,专业铸就伟业。

  36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66、发扬神农精神,传承国药精粹,打造世界品牌,健康天下百姓。

  367、看病少花钱,中医最方便。

  368、千年传承,中医养生。

  369、按摩祛病一点通,培本固元显神功。

  370、发挥中医优势,保佑百姓安康。

  371、传播中医文化,打造健康生活。

  372、中医内外兼治,祛除骨病顽疾。

  373、看病用中药,治标又治本。

  374、银针刺开云千里,妙药驱散雾万重。

  375、看病看中医,方便又实惠。

  376、磐五味,来自大盘山的问候。

  377、传千年绝技,承百年养生。

  378、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

  379、技术至精,药德至诚,服务至臻,销售至仁。

  380、中医中药进万家,绿色健康你我他。

【中医经典句子】相关文章:

夸赞中医的句子08-09

中医经典语录06-06

中医培训总结10-17

中医望诊心得01-23

中医培训心得09-06

学习中医心得05-22

中医实习报告06-25

中医实习心得02-27

中医考研心得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