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4-07-12 09:45:44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荐)老子的经典语录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语录,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语录是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语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子的经典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老子的经典语录

  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出自《老子》。意思是:正常的事情可以演变成奇特的,善良又可以演化成妖孽。

  2、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出自《老子》。固:通“姑”,暂且。予:给予。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先给予它。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自《老子》。驰骋:奔走。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中穿行。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自《老子》。意思是:天下万物是从具体的事物中产生出来的,而具体事物是从“道”产生的。

  5、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出自《老子》。意思是:坚强的事物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事物属于生存之类。

  6、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出自《老子》。牖:窗户。意思是: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的事情;不看窗外,就能认识天象运行的规律。比喻一切都了然于胸。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自《老子》。恶:丑。斯:则。意思是: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美好的事物是美的,那么,什么是丑的就很清楚了;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好的事物就是好,那么,什么是不好也就很清楚了。所以有和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低相互依靠,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

  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出自《老子》。意思是: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比喻人不能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出自《老子》。兵:军队。意思是:军队是不吉利的工具,不是君子该用的工具,不得已再动用它。

  10、大器晚成。出自《老子》。意思是:宝器都成得很晚。比喻成大事者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成功。

  11、功遂身退,天之道。出自《老子》。遂:成功。意思是:功业有所成就就隐退,这是合乎天道的。成语“功成身退”源于此。

  12、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出自《老子》。外:疏远。意思是:甘心居在别人身后的人自身反而在前面,不顾自身的,自身反而得到保全。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出自《老子》。意思是: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过失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

  14、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意思是:鸡叫和狗吠都能听到,但邻居之间到老到死都不互相往来。

  15、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出自《老子》。意思是: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16、成功而弗居也。出自《老子》。意思是:有功而不居功。

  17、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出自《老子》。处:保持。厚:厚道。居:安守,处于。意思是:要保持厚道,不要刻薄;要保持朴实,不要浮华。

  18、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老子》。希:听不见声音。意思是:最大的声音听不见,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即有无相生,虚而为实之意。

  19、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出自《老子》。割:生硬地割裂,就是勉强的意思。廉:东西的棱边。刿:割伤。意思是:做人应当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角而不至于把人割伤。

  20、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出自《老子》。意思是:性格慈善的人,就能勇敢;生活俭朴的人,就能宽裕。

  21、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出自《老子》。唯:因为。意思是:正因为他不和人争,所以谁也争不过他。

  22、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自《老子》。弗:不:居:居功。意思是:因为不居功,所以不会失去功绩。比喻谦虚可以使人受益。

  23、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出自《老子》。意思是:两军势力相当之时,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

  24、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出自《老子》。恒:常常。意思是: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而失败。

  25、其安也易持,其未也易谋,其脆也易判,其微也易散。出自《老子》。意思是:事情在安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在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图谋,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在弱小的时候容易打散。

  26、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出自《老子》。意思是:要想领导民众,在财利面前,必须把自己放在民众的后头。

  27、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出自《老子》。意思是:坚持力行的就是有志,不迷失根据的就能长久。

  28、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出自《老子》。轻:轻率。本:基础。君:主意。意思是: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失去主意。

  29、人皆知防患,莫知使患无生。出自《老子》。患:灾患。意思是:人们都知道防止祸患。却不知道如何不使祸患发生。

  30、人之道,为而弗争。出自《老子》。弗:不。意思是:做人的道理,就是做了好事而不跟人家争功。

  31、善闭者无关笞而不可启也,善结考无缰约而不可解也。出自《老子》。意思是:善关门的人不用门闩而打不开,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索却解不开。

  32、善用人者为之下。出自《老子》。意思是:善于用人的人,总是非常谦卑,从不自高自大。

  33、善于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出自《老子》。士:这里指将帅。与:相接。意思是:善于做将帅的人不轻易动武,善于打仗的人不会被敌人所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硬拼。

  34、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出自《老子》二十七章。意思是: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好的人,可以做好人的借鉴。

  35、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出自《老子》。多:称赞。意思是:善良人不自我吹嘘,自我吹嘘的人不是善良人。

  36、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兵革。出自《老子》。意思是:善于保存自己的人,走山路不躲避兕虎,在战场上不穿甲胄。指勇敢,不怕死是最好的防身武器。

  3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出自《老子》。意思是:高明的人听到一个道理,就勤奋地去实行。

  3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出自《老子》。甚爱:过分爱惜。费:破费。厚亡:很多损失。意思是:过分的爱惜必定会造成大的破费,过多的储存必定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39、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出自《老子》。意思是:圣人抱定一贯的原则以为天下的模式。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出自《吕氏春秋·去尤》。睹:看见。意思是:向东面看的见不到西面的墙,向南面看的望不见北方,这是因为心意有所集中啊。比喻在实践过程中只局限于一隅。

  40、种麦得麦,种稷得稷。出自《吕氏春秋·用民》。意思是:种麦子,收获的就是麦子;种谷子,收获的就是谷子。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思是:明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知道过去。

  42、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出自《吕氏春秋·内篇问下》。事:侍奉。意思是:只要一心一意为国,不管更换多少个国君也能在朝中做事:三心二意,就是侍奉一个国君也不能至终。

  43、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出自《吕氏春秋·贵公》。阿:庇护。意思是:万民的君主不应该偏袒庇护某一个人。比喻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

  44、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出自《吕氏春秋·用众》。意思是:依靠群众,这是治理国家的人的最重要的方法。

  45、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出自《吕氏春秋·圜道》。意思是:官员们都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以此对待君主,君主就安宁了。以此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富强;以此防备灾祸,灾祸就会避而远之。

  46、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出自《吕氏春秋·先己》。意思是: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己,想评论别人必须先评论自己,想了解别人必须先了解自己。

  4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出自《吕氏春秋·用众》。假:借助。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

  48、不知义理,生于不学。出自《吕氏春秋·劝学》。意思是:不懂得义理,根源在于不学习。

  49、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出自《吕氏春秋·谨听》。意思是: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各种祸患的根源。

  50、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出自《吕氏春秋·士容》。意思是:没有什么失败比愚蠢造成的失败更厉害的,因为愚蠢造成的灾祸,一定是因为自以为是。

  51、辨而不当理为伪,知而不当理则诈。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辨:明察。伪:伪装。意思是:明察而不在理就近乎取巧,聪明而不在理就近乎骗人。

  52、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脟:同“脔”,切成小块的肉。镬:古代的一种大锅。意思是: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调和。

  53、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出自《吕氏春秋·赞能》。意思是:得到十匹好马,也不如得到一个懂得相马的伯乐;得到十把好剑,也不如得到一位懂得铸剑的欧冶子。

  54、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出自《吕氏春秋·顺说》。意思是:如果想着伤害别人,别人一定也在想着伤害他;如果想着危及别人,那么别人也一定想着危及他。

  55、疾万变,药亦万变。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思是:疾病千变万化,使用的药物也要千变万化。

  56、败莫败于不自知。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意思是:人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自知之明。

  57、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出自《吕氏春秋·举难》。意思是:尺长的木头必有节眼;寸大的玉块必有斑纹。比喻事物很难尽美尽善。

  58、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出自《吕氏春秋·察传》。类:相似。经:理。分:明。意思是:有的话像是错的,而实际却是对的;有的话像是对的,但实际却是错的。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能不分清楚。

  59、得时之禾,长稠长穗。出自《吕氏春秋·审时》。意思是:庄稼播种耕耘及时,就会有收获。比喻做事得其时,就会事半功倍。

  60、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出自《吕氏春秋·知士》。意思是:善于赶马驾车的人和好马是相辅相成的,赶车人技艺再高,若无好马,车也不会跑得快;纵有好马,但没有好的赶马人,它也无法发挥能力。

  61、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馍铘:我国古代名剑。意思是:好剑在于它的锋利,是否能割断东西,并不在于它是否名叫“镆铘”。比喻用人应重才,不必讲究名气如何。

  62、良马期乎千里。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思是:好马的志向在于千里之外。

  63、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出自《吕氏春秋·博志》。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意思是:太全了就一定要缺,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64、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出自《吕氏春秋·诬徒》。意思是:人之常情,不能乐意于他们所不安心的,不能满足于他们所不乐意的。

  65、任人者故逸。出自《吕氏春秋·察贤》。意思是:把事情交给贤能的人去做,就能事半功倍。

  66、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十而后足。出自《吕氏春秋·用众》。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齐王吃鸡一样,一定要吃到几十个鸡爪才满足。比喻治学应当兼取众家之长。

  67、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出自《吕氏春秋·审己》。走:归,倾注。然:这样。意思是:水从山里流注到大海,并不是水爱海不爱山,而是地势高低不同形成的。比喻在上者英明,贤才便可得到重用。

  68、怀腐而欲香,入水而恶濡,不可得也。出自《吕氏春秋·劝学》。怀:藏。意思是:身上藏着腐臭的东西,而又想得到香;钻进水里而又怕弄湿身子,这是不可能的。

  69、疾学在于尊师。出自《吕氏春秋·劝学》。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和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70、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勤而牛不可行,逆也。出自《吕氏春秋·重己》。意思是:让大力士乌获拽住牛尾巴往后拉,牛尾拉断,人的气力用完,牛也不可能向后走,因为违反了事物的规律。比喻人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必然失败。

【老子的经典语录】相关文章:

老子经典语录11-24

老子经典语录04-23

老子的经典语录11-27

老子经典语录6篇12-29

老子经典语录240句01-31

老子经典语录(精选210句)03-21

老子经典语录9篇12-30

《老子》读书笔记04-30

老子的寓言故事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