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成本管理制度17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管理制度 篇1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
1. 成本优先:树立成本意识,强化成本控制,确保成本优化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
2. 精细化管理:细化成本管理流程,精确核算成本数据,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方法,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提高公司的成本竞争力。
三、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
(1)制定年度成本预算,明确各项费用的预算额度。
(2)定期对成本预算进行审查和调整,确保预算与实际成本相符。
2. 成本核算
(1)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定期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 成本控制
(1)加强材料采购管理,优化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
(2)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费用管理,合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4. 成本分析
(1)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构成的规律和特点。
(2)通过成本分析,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管理实施
1. 公司应设立成本管理部门,负责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成本管理部门的工作,共同推动成本管理的落实。
3. 公司应定期组织成本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能力。
五、监督与考核
1. 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考核机制,对成本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2. 各部门应接受公司的成本管理监督,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成本管理制度 篇2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成本管理职责,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强化成本分析与考核,确保公司成本管理的科学、规范、有效。
二、成本管理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2. 各部门负责按照成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本部门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3. 公司高层领导应关注成本管理情况,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推动成本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三、成本控制流程
1. 成本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的经营计划和目标,编制年度成本预算,并分解到各部门,明确各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
2. 成本核算:各部门应按照公司的成本核算规定,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成本分析: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支持。
4. 成本调整:根据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财务部门应适时调整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目标,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四、成本分析与考核
1. 成本分析: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成本进行分析,包括成本结构、成本变动趋势等,为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2. 成本考核:公司将成本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成本管理监督与改进
1. 监督机制: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2. 改进措施:针对成本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公司应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成本管理流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本制度所称“费用”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公司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相关单位。
第二章、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第四条、根据成本费用的特点和经济管理对成本费用的要求,成本费用的控制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保证成本费用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
(二)保证成本费用业务合规合法;
(三)保证生产费用计价、产品成本计算准确;
(四)保证在产品安全、完整。
第五条、成本费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原则要求对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控制。
1、全过程原则,指成本的内部控制贯穿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2、全方位原则,指在实施内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另一方面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实现相对的成本节约。
3、全员原则,指充分调动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建立成本否决制。
(二)经济效益原则,指因推行成本内部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三)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指实施成本内部控制必须首先落实经济责任,赋予相关人员与其责任大小、控制范围一致的权利,同时在定期考核成本绩效的基础上实行奖惩制度。
(四)目标管理原则,指按目标管理要求把公司的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成本责任中心,分级归口管理。
(五)例外管理原则,指在日常实施内部控制的同时,有选择地分配人力、财力、物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确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
第三章、分工与授权
第六条、公司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具体包括:
(一)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二)成本费用支出与审批;
(三)成本费用支出与相关会计记录。
第七条、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设置如下岗位:
(一)价格管理人员,负责公司产品标准成本、结算价格的制度和维护;提高产品标准成本制定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结算价格的合理性;确保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成本费用管理人员,负责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支出的申请和分析,确保按预算控制成本费用。
(三)责任中心负责人,负责按授权对责任中心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负责组织责任中心成本费用控制工作,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四)会计核算人员,负责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核算和预算控制。
(五)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核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年度预算;负责办理责任中心成本费用预算调整和追加手续;负责提供责任中心实际成本费用绩效指标和预算控制分析。
第八条、公司应当指定合格人员办理成本费用核算业务。办理成本费用核算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公司要定期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第四章、实施与执行
第九条、公司各事业部应根据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料工费价格变动趋势、人力、物力资源状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对事业部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考虑各种成本降低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成本费用方案。
第十条、公司各事业部对成本费用预测方案进行决策,针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等环节,运用价值分析、生产工序、生产批量等方法,寻找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措施。
第十一条、公司各事业部应当根据成本费用决策形成的目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根据公司预算编制原则和相关管理规定及历史成本费用数据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将成本费用的指标合理分解落实至各班各组或个人,保证成本费用预算得到有效实施。
第十二条、公司各事业部成本费用预算编制程序、审批权限等按照《预算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公司各事业部应严格执行制造费用支出标准,采用弹性预算等方法加强对制造费用的控制。
第十三条、公司各事业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事业部成本费用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成本费用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第十四条、公司成本费用的列支必须取得合法、完整的原始凭据,避免发生“白条”入账的现象。财务部在办理成本费用支出业务时,应当根据经批准的成本费用支出申请,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对不符合要求的发票或凭据,财务部不得受理。对各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或有不真实迹象的成本费用,要坚决拒绝办理报账业务,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第十五条、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组织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定期总结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及时向公司提供成本费用分析报告。
第十六条、公司财务部组织进行成本费用的目标分解,并记录差异,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对未列入预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如确需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申请追加预算。
第十七条、公司财务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的规
定,正确核算公司成本费用,登记有关成本费用的会计账簿,编制有关成本费用的会计报表。
第十八条、公司成本费用核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应以估计成本、计划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公司按标准成本进行核算的,应按月调整为实际成本。不得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成本费用。具体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应当遵循下列要求:
(一)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成本费用核算应当与客观经济事项一致,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价,不得人为降低或提高成本;
(三)成本费用核算应当为公司未来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四)成本费用应当分期核算;
(五)成本费用与相应的收入应当配比;
(六)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应当前后一致;
(七)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核算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
第十九条、公司财务部对公司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对出现的差异或异常情况要尽快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纠正。
第二十条、公司应当建立成本费用考核制度,对相应的成本中心进行考核和奖惩。通过成本费用考核促进各成本中心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及各种耗费。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一条、由审计部门行使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权。
第二十二条、成本费用开支监督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一)成本费用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二)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成本费用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标准成本定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六)价格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七)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三条、完善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发现重大问题应写出书面检查报告,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或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相抵触的,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通过建立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和动态成本管理体系,规范集团的成本管理工作。
第二条、术语与解释
(一)集团:除非特别指出,本制度中集团指河南伟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集团总部:指包括集团各职能部门在内的行政管理范围;
(三)城市公司:集团下辖的各城市公司;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三条、适用于伟业集团所有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合作开发项目可参考执行)。
第三章、管理程序
第四条、项目可研阶段
(一)根据城市公司或储备中心提供的土地信息、市场调研报告,由营销中心确定拟(或已)取得地块的项目定位及产品建议书;且通过评审、审批。
(二)根据营销中心确定的项目定位及产品建议书,集团项目管理中心总工办负责完成概念方案设计【含产品系列、档次(建筑、景观)】并提供《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可研)》、产品建标(或参考对象),集团储备中心或城市公司工程部负责提供周边市政配套及报批报建费用情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周边地块地勘、文勘信息及目标宗地现场情况资料,成本部负责提供主要材料价格及当地建安造价信息等;
(三)根据项目定位、《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可研)》、周边市政配套、当地各种费用情况及产品建标(或参考对象)及建安造价信息等,成本部负责组织城市公司相关部门按照集团统一指导模板的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各分项的编制(其中:成本部负责土地、前期、基础、建安、公建费用分项的编制,营销部负责营销费用分项的编制,财务部负责管理费用、开发间接费、财务费用及税金的编制);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各分项编制完成后,成本部负责完成《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的整理、汇总,并提报集团进行审核;
(四)项目管理中心成本部根据集团领导的'审核意见,组织集团相关部门对《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进行修订;
(五)修订后的《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作为项目投资论证资料的一部分,和其他资料一起由城市公司提交集团组织评审,集团总裁审批;若不能满足拿地要求,由集团总裁给定一个成本限值,有关各方按此限值去重新规划和测算。
(六)若成功获取目标宗地,《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将作为项目后续阶段目标成本设定的基本依据;否则由集团项目管理中心成本部存档。
(七)根据审批后的《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城市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项目团队成员一起研讨,最后成本部负责根据统一的模版要求,完成《方案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指导书》,集团总裁签发执行。
(八)根据《方案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指导书》,集团项目管理中心成本部负责完成《方案设计任务书成本控制附件》,作为《方案设计任务书》的附件。
第五条、方案设计阶段
(一)方案设计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由城市公司总经理组织,集团项目管理中心总工办完成《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方案版)》和《项目产品配置标准(方案版)》,并经城市公司总经理及集团相关业务中心审核后,报总裁批准;根据集团确认的《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方案版)》、项目产品配置标准(方案版)》和《项目目标成本(可研版)》,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完成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各分项的编制(其中:成本部负责土地、前期、基础、建安、公建费用分项的编制,营销部负责营销费用分项的编制,财务部负责管理费用、开发间接费、财务费用及税金的编制);
(二)根据审核意见修订后的《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由城市公司总经理审核后,作为《项目开发任务书》论证文件的一部分,和其他资料一起由城市公司提交集团组织听证,集团总裁审批;若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超可研版,须报集团总裁审批。
(三)根据审批后的《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集团项目管理中心总工办对方案设计阶段所做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方案设计阶段成本执行报告》,报集团总裁审批。
第六条、施工图设计阶段
(一)在施工图设计开始前10日内,根据审批后的《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由城市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召集项目团队成员、协调集团项目管理中心开会讨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限额、设计要求及成本控制的初步建议,最后由成本部负责根据统一的模版要求,形成《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指导书》,经城市公司总经理审核、集团总裁审批后,作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依据,由集团项目管理中心具体实施。
(二)施工图设计完成后35个工作日内,由项目管理中心成本部负责组织完成施工图预算;并根据集团确认的《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和施工图纸,成本部负责组织城市公司相关部门按照集团统一指导模板的要求,完成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各分项的编制(其中:成本部负责土地、前期、基础、建安、公建费用分项的编制,营销部负责营销费用分项的编制,财务部负责管理费用、开发间接费、财务费用及税金的编制);项目目标成本各分项(执行版)编制完成后,成本部负责完成项目施工图阶段《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的整理、汇总,并提报集团审批。
(三)根据审核意见修订后的《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由城市公司总经理审核,集团总裁审批后执行;若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超方案版,须报集团总裁审批。
(四)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项目管理中心成本部负责组织对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执行报告》,经集团总裁签批。
第七条、工程实施阶段
(一)成本分解及合约规划
1、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编制完成后30日内,由成本部项目对接人负责对《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进行分解,形成《项目目标成本分解》;
2、《项目目标成本分解》由城市公司总经理签发执行,作为项目目标成本责任控制的参考依据;
(二)动态成本跟踪
1、动态成本的跟踪由《合同台账》、《合同变更台账》、《项目动态成本表》(月度)》实现。
2、根据签订的各类分包合同的内容确定《合同台账》项目的分类明细,合同金额应为合同价款的真实值,如签订合同为暂定金额,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真实的合同价款后,填入合同金额表内。
3、《合同变更台账》的项目,按照《合同台账》的分类明细进行划分,同《合同台账》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4、合同变更(包括: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差调整等内容)所产生的合同金额变化,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审核及确认后7日内,由成本人员负责录入成本系统。
5、每月5日前,由项目成本对接负责人对本项目上个月未发生合同金额进行清理、预估,对己发生合同金额调整(如合同预算调整、合同变更调整)、费用变动情况进行确认、汇总,完成《项目动态成本表(月度)》。
6、每季度第一个月7日前,由成本部对接人负责根据《项目动态成本表(月度)》编制完成上一季度的《城市公司成本分析报告(季度)》,提报城市公司总经理审批。
7、《城市公司成本分析报告(季度)》由集团成本部统一指定模板。
(三)目标成本的超支处理与调整
1、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若发生了不可预见的事项、预测条件发生改变或因管理不善,导致成本费项即将发生或很可能发生超出目标成本时,成本部应按照要求填写《项目成本费项超支预警表》,向城市公司总经理发出预警,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超支额度的审批:
(1)在不需要突破项目目标成本总额的前提下,通过调剂项目成本的费项指标得以平衡。
(2)必须要突破项目目标成本总额的,由城市公司负责经办,报集团总裁审批,同时,由城市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项目团队对超预设目标成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报告,与项目目标总成本(执行版)调整申请一同上报集团,总成本追加5%以下的,集团总裁审批;总成本追加5%以上的,须报董事长审批。
2、项目目标总成本(执行版)的调整条件及范围:
(1)项目开发计划调整(例如:产品形式有调整、分期开发有调整等);
(2)项目本身基本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如:土地面积增减、合作方式改变、规划定位改变、建筑面积的增减等】;
(3)重大设计变更、政策性调整。
第八条、工程结算
(一)分包工程(含室外配套及零星工程)竣工验收后15日内,由城市公司工程部提供结算资料,填写《工程结算工作交接单》;成本部在收到结算资料后一个月内完成工程结算。
(二)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后30日内,由城市公司工程部提供结算资料,填写《工程结算工作交接单》;成本部在收到结算资料后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结算。
(三)对项目工程结算价超合同价10%或结算价减合同价不小于10万元的,应报集团分管负责人审批。
第九条、项目决算
(一)在项目达到清盘条件后,由成本部负责提供开发建安成本数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销费用由城市公司汇总形成《项目竣工成本》。
(二)城市公司财务部应将《项目竣工成本》与《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进行对比分析,形成《项目成本总结与分析》,并同《项目竣工成本》报表一起书面提报集团总裁审批。
第四章、附则
第十条、本制度由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起草与修订,由各职能中心负责人进行审核,总裁批准后发布。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相关制度同时废止,相关事项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项目管理中心。
成本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计算贯彻执行成本管理的有关法令和制度,以便结合产品各步骤生产特点,准确、合理地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分析成本资料,提供降低成本措施,为销售定价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产品分类成本的核算对象
第二条 凡经一定生产工艺过程而出售的产品部件均应进行成本核算。
第三章 成本项目和生产费用
第三条 原料及主要材料项目:各生产过程所耗用的原材料。
第四条 燃料动力:燃料(煤)、电。
第五条 工资:指直接参加生产的员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生产资金、超额计件工资、加班工资、夜班费、副食补贴等。
第六条 提取的员工福利费。
第七条 车间经费: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修理工、勤杂工的工资,按比例提取的福利基金、折旧费、修理费、车间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租凭费、保健费、低值易耗品费用、劳保用品费用、在产品盈亏及其他。
第八条 公司外加工费用:因公司外加工项目金额较大,所以和材料应区别计算,以便掌握此项费用的开支数额,另外,这部分外购件保存在半成品库,也应单独立账核算。
第四章 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第九条 材料
1、直接材料:凡直接供给产品制造所需,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原料。
2、间接材料:凡间接用于产品制造,但并非形成产品本质;或虽形成产品本质,但所占成本比例较微;或不便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物料,按一定标准(数量或重量)进行分配。
第十条 人工
1、直接人工:从事直接生产的员工报酬,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者。
2、间接人工:从事公司行政、研究等工作及不直接从事生产的员工报酬,以及不能或不便于计入产品成本者,按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第十一条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系指生产过程中,除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外,所发生的一切其他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及其他费用等。
第五章 产品分步成本的计算方法
第十二条 产品成本核算随步骤的结转而结转,其中一部分转入成品(卖出部分),一部分转入下道工序,转入下道工序的成本,分项加入成本项目中。
第十三条 半成品成本的核算:上道工序的半成品,分项目加在本车间内成本中,材料按重量分配,其他成本按工时分配。
第十四条 半成品和外协件领用的核算:对领用的材料半成品件和外协件进行加工时,其材料成本能直接计入的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按量分摊,其他项目按耗用工时分配。
第十五条 组装成本额核算:材料能直接计入的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按量分摊。
第十六条 辅助生产的核算:按提供的劳务时间分配,互相提供劳务则一次分配。
第六章 定额制定、分析考核
第十七条 按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费用定额制定单位计划成本,再按计划成本考核各产品部件的成本完成情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对发生的差异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章 关于费用的核算管理
第十八条 各项费用开支着节约的精神,严格按费用定额考核。
第十九条 各车间直接购入的费用,除有发票外,必须附有车间领料单,写明数量金额,并要求车间负责人签章,财会与车间同时记账。
第二十条 由仓库领用的费用,车间开领料单,仓库规划,一式三份,车间、仓库同时记账,月终28日前仓库和车间核对后报财务部。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车间的办公用品,由公司总务部负责考核指标,并负责在领用单上规划,一式三份,三方记账(公司总务部、车间、财务部),月终25日公司总务部把本月盘点表金额和各部门车间领用的价值报到财务部。
第二十二条 财务部要分部门计算费用的使用数额,定期公布超支节余情况。
第八章 材料成本管理
第二十三条 关于材料的管理
1、材料账要求不出现赤字,发标的要估价入账。
2、领料应尽量由专人负责,凡能确定领料用途的一定要填写用途。
3、材料在领退库方面,分四种情况处理:
(1)车间一经领出易耗材料,存放于车间,月终由车间负责实际盘点,办理假退库手续。
(2)一般材料归库负责管理,每月要清点一次,车间要实事求是地领料,车间领出的料,月未要盘点退库,按实领数作为当月的消耗。
(3)半成品要按本月生产数加本月卖出数领料,车间卖出数开半成品入库单,连同提货单一起交半成品库,由半成品库记账。进料时要准确,要通知仓库点数。
(4)其他价值较大的材料则要求车间用多少领多少,车间月末不办理假退库手续。如果车间月终存量过大,则应办理假退库手续。
第二十四条 关于半成品的管理
1、半成品库应将半成品和成品件、外协件分开保管、记账。
2、半成品入库应同时有入库单。外协件入库要随时开放库单,月终结算时要和发票对照无误,要凭提货单和领料单提货。
3、半成品领用和卖出部件时,要凭提货单和领料单提货。
4、半成品库要账、卡、物相符,出入库手续制度健全,建立定期的盘点制度,及时提供盘点表。
5、半成品一定要通过半成品库,以便计算半成品件数。如果车间好班组直接转递时,可同时写一张入库单(入库部门的)和一张领料单(领用部门的)一起交半成品库,由半成品库组记账。
6、车间必须对生产和领用的半成品件进行统计和核算。
7、车间小组长必须在月末对半成品进行盘点,把盘点表交车间核算员。
8、成品库组备发的半成品件月末也须盘点,并把盘点表报财务部。
9、关于半成品的废件,要分别存放,不进行盘点。次件要分别盘点和存放。关于废件要由技术质量部拟出管理程序,按制度办事,不得任意处理。
成本管理制度 篇6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成本控制与业务发展相协调,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
2. 全面管理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理,确保各项成本得到有效管理。
3.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成本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与计划
(1)制定年度成本预算,明确各项成本指标和目标。
(2)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成本计划,确保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成本核算与分析
(1)建立成本核算体系,确保各项成本数据准确、完整。
(2)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差异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成本控制与监督
(1)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对各项成本实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2)加强成本监督,确保成本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四、成本管理措施
1. 推广节约文化,倡导全体员工树立节约意识,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2. 优化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3.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强化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管理成本。
五、成本管理责任
1. 公司管理层负责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并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执行成本管理制度,确保本部门成本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 员工应自觉遵守成本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成本管理职责。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成本管理制度 篇7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实现成本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成本管理原则、职责分工、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核算与分析以及监督与考核等方面的要求,为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二、成本管理原则
1. 全面性原则:成本管理应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确保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责任明确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成本管理职责,确保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
3. 精细化原则:采用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细分和量化,提高成本管理的精准度。
4. 优化原则:通过成本管理,不断优化成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职责分工
1. 财务部门:负责制定成本管理制度,组织成本核算与分析,提出成本控制建议,并监督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优化、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控制。
3.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设备等物资的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争取最有利的采购价格。
4.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包括销售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方面的控制。
四、成本控制方法
1. 预算控制:制定年度、季度、月度成本预算,对各项成本进行预算控制,确保实际成本不超过预算。
2. 标准成本控制:制定各项成本的标准值,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 价值链分析:通过价值链分析,找出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和瓶颈,优化成本结构。
五、成本核算与分析
1. 成本核算:按照成本核算规范,对各项成本进行准确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成本分析: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成本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六、监督与考核
1. 监督机制:建立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 考核体系:建立成本管理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管理绩效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8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成本管理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成本管理应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合理控制成本,避免浪费。
2. 精细管理原则: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对各项成本进行细分和量化,确保成本控制到位。
3. 责任明确原则: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确保成本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成本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与计划
(1)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制定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计划。
(2)各部门应根据成本预算和计划,分解落实成本控制指标,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2. 成本核算与监控
(1)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定期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监控成本变动情况,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3. 成本控制与优化
(1)制定成本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优化流程、降低采购成本等方式,降低各项成本。
(2)开展成本优化工作,挖掘成本降低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成本分析与改进
(1)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
(2)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和方法。
四、成本管理实施
1. 加强成本管理培训,提高员工成本管理意识和能力。
2.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
3. 定期开展成本管理检查与评估,确保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五、监督与考核
1. 设立成本管理监督机构,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2. 建立成本管理考核体系,将成本管理成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畴,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制度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成本管理制度 篇9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
1. 成本控制:坚持成本最小化原则,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公司经营成本。
2. 精细化管理:注重成本管理的细节,通过精细化操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 责任明确: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
(1)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方案。
(2)预算方案应涵盖各项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
2. 成本核算
(1)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各项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标准。
(2)定期进行成本核算,确保各项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成本控制
(1)分析成本构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
(2)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包括降低采购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
4. 成本分析
(1)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和趋势。
(2)通过成本分析,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四、管理实施
1. 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员工应遵守公司成本管理规定,积极参与成本控制的各项活动。
3. 公司应定期组织成本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能力。
五、监督与考核
1. 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应接受公司的成本管理考核,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成本管理制度 篇10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
1. 成本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高成本效益。
2. 预算导向:以预算为基础,明确成本目标和责任,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
(1)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制定成本预算,明确各项成本支出。
(2)对成本预算进行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项目,确保预算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成本核算
(1)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准确核算各项成本支出。
(2)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控制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成本控制
(1)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明确各项成本支出的标准和限额。
(2)加强成本监控,对超出预算或标准的成本支出进行预警和审查。
4. 成本分析与优化
(1)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高的原因和潜在的`节约空间。
(2)针对成本高的环节,制定具体的优化措施,降低成本支出。
四、管理实施
1. 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成本预算,确保成本支出在预算范围内。
2. 成本核算人员应准确核算各项成本支出,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公司应定期对成本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监督与考核
1. 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成本管理成果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体系。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成本管理制度 篇11
一、总则
为规范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成本管理的原则、职责、方法和程序,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
二、成本管理原则
1. 实事求是:成本核算应以实际发生为准,严禁虚假记载。
2. 成本效益分析: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
3. 持续优化: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成本管理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工作,定期向管理层报告成本情况。
2.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采购部门:负责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优化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
四、成本管理方法
1. 成本预算:根据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制定成本预算,明确各项成本指标。
2. 成本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 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手段,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五、成本管理程序
1. 成本预算制定: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制定成本预算,经管理层审批后执行。
2. 成本核算执行:财务部门按照成本核算方法,定期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成本控制实施:生产、采购等部门根据成本预算,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4. 成本分析与改进:财务部门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成本管理的持续优化。
六、监督与考核
1. 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2. 考核评价:制定成本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管理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定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12
1.总则
为了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正确归集各项成本费用,规范其核算内容和方法,努力压缩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会计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2.成本计算方法与成本项目
2.1.根据公司产品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主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2.2.公司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对生产成本进行总分类核算。
2.3.直接材料,核算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包装物及其他直接材料。
2.4.直接人工:核算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劳务提供等人员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按薪酬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参保员工的社会保险等)。
2.5.燃料及动力:核算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燃料、油料及动力费用。
2.6.制造费用:核算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薪酬和生产单位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以及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机物料耗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停工损失、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和其他制造费用等。
2.7.制造费用设置以下项目进行费用归集和明细核算:
2.7.1.职工薪酬及附加:核算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生产人员及勤杂人员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报酬及其相关支出,附加是指按薪酬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参保员工的社会保险等。
2.7.2.差旅费:核算车间人员因外出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2.7.3.办公费:核算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费用。
2.7.4.水电费:核算车间日常管理中发生的水、电费用。
2.7.5.折旧费:核算车间使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2.7.6.修理费: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日常修理所耗用的各种费用。
2.7.7.租赁费:核算车间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费。
2.7.8.机物料消耗:核算车间非直接用于产品、劳务的一般消耗材料,包括工艺过程中不能制定消耗定额的零星辅助材料和设备维护材料。
2.7.9.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车间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主要包括工装、模具、仪器、办公家具等的耗损及摊销费。
2.7.10.运输费:核算车间为组织生产、装运部件、产品而发生的运输费用,包括车间自备运输车辆所发生的费用。
2.7.11.车辆使用费:核算车间使用车辆所发生的油费、通行费、停车费、洗车费等费用。
2.7.12.保险费:核算车间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进行财产保险所支付的保险费用。
2.7.13.技术资料费:核算车间为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与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而进行的小型技术改造所发生的设计费和制图等费用,包括生产设计部门的日常经费。
2.7.14.试验检验费:核算车间对材料、产品进行分析、化验、试验、检验、检测等发生的费用。
2.7.15.劳动保护费:核算车间发生的诸如工作服、工作鞋、清凉饮料以及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装备等方面的费用和各项劳动保护装置的维护费。
2.7.16.停工损失:核算车间因季节性生产和大修理期间停工所发生的损失。
2.7.17.其他制造费用:核算车间发生的不属于以上项目的其他间接费用。
2.8.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2.9.财务部月末根据车间传递过来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批完工产品中,“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2.10.财务部应于每月15日前,将上月公司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编制《销售费用明细表》及简要费用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领导。
注:在产品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核算:
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盘亏、毁损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赔款和回收的残料价值以后,计入管理费用;
在产品因非常损失造成的毁损,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回收的残料价值以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3.销售费用
3.1.销售费用是指公司在销售商品、材料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3.2.公司设“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设置以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2.1.职工薪酬及附加:核算销售部门职工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报酬及其相关支出,附加是指按薪酬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参保员工的社会保险等。
3.2.2.办公费:核算销售部门发生的各种办公费用,包括通讯费、印刷复印费、图书资料费、报纸杂志费和办公用品费等。
3.2.3.折旧费:核算销售部门所用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的折旧费。
3.2.4.修理费:核算销售部门所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经常修理费用。
3.2.5.车辆使用费:核算销售部门使用车辆所发生的油费、通行费、停车费、洗车费等费用。
3.2.6.运输费:核算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由本公司承担的运输费。
3.2.7.装卸费:核算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由本公司承担的装卸费等。
3.2.8.包装费:核算销售部门在销售产品、部件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
3.2.9.保险费:核算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由本公司承担的货物保险费及车辆保险费
3.2.10.销售服务费:核算销售部门发生的各项售后服务费用。
3.2.11.广告费:核算销售部门支付的用于产品广告宣传的广告费、资料费。
3.2.12.展览费:核算销售部门支付的用于产品参加各种展览所发生的费用。
3.2.13.租赁费:核算为销售产品而支付的房屋、场地租赁费。
3.2.14.差旅费:核算销售部门职工的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误餐费支出。
3.2.15.会议费:核算销售部门为开展产品销售工作而召开的各种会议发生的会议费用及销售部门参加各类产品订货会而交纳的会议费。
3.2.16.业务招待费:核算销售部门为销售产品而支付的业务招待费。
3.2.17.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销售部门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
3.2.18.代销费:核算委托外单位代销本公司产品而发生的.手续费。
3.2.19.其他销售费用:核算不能列入以上项目的销售费用。
3.3.销售费用的控制办法:原则上根据公司与销售部门每年签订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计划支出总额进行控制。具体办法一般有如下三种:
3.3.1.按照商品销售收入货款回收额进行比例提成的办法;
3.3.2.按照销售费用占产品销售额的比例提成的办法;
3.3.3.实行销售费用包干控制。
3.4.销售费用应按年度、月度编制《销售费用预算表》由各部门领导及财务部门共同控制开支。必须严格掌握预算指标,实行节奖超罚。
3.5.财务部应于每月15日前,将上月公司发生的销售费用总额编制《销售费用明细表》及相关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领导。
4.管理费用
4.1.管理费用是指公司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公司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公司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
4.2.公司设“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设置以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4.2.1.职工薪酬及附加:核算公司职能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薪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相关支出),包括保安、消防、勤杂、长期脱科外借和学习人员的薪酬,附加是指按薪酬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参保员工的社会保险等。
4.2.2.房产税:核算公司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
4.2.3.城镇土地使用税:核算公司按规定支付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4.2.4.车船税:核算公司按规定支付的车船税。
4.2.5.印花税:核算公司按规定支付的印花税。
4.2.6.土地使用费:核算公司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
4.2.7.土地损失补偿费:核算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
4.2.8.折旧费:核算管理部门所用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的折旧费。
4.2.9.无形资产摊销:核算企业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的摊销。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而不包括在管理费用中。
4.2.10.开办费摊销:核算开办费在一定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额。
4.2.11.上缴管理费用:核算按照各级规定上缴总公司的管理费用。
4.2.12.差旅费:核算公司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因公发生的差旅费。
4.2.13.会议费:核算公司召开各种会议发生的各项费用。
4.2.14.办公费:核算管理部门的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但不包括图纸和制图用品。
4.2.15.修理费:核算管理部门所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经常修理费用。
4.2.16.机物料消耗:核算行政管理部门日常消耗的机物料,不含修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消耗的物料。
4.2.17.车辆使用费:核算管理部门使用车辆所发生的油费、通行费、停车费、洗车费等费用。
4.2.18.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管理部门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
4.2.19.董事会费:核算公司董事会及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4.2.20.咨询费:核算公司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4.2.21.聘请中介机构费:指公司聘请中介机构所支付的费用,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查账验资、资产评估等支付的费用。
4.2.22.诉讼费:核算公司因起诉或者应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4.2.23.排污费:核算公司按照规定缴纳的排污费。
4.2.24.运杂费:核算公司管理部门发生的运杂费。
4.2.25.检验费:核算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为检验管理产品质量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产品检验费和产品质量测试费。
4.2.26.劳动保护费:核算公司管理部门发生的诸如工作服、清凉饮料等各方面的费用。
4.2.27.财产保险费:核算公司对经营管理用财产物资进行保险而发生的财务产保险费。
4.2.28.租赁费:核算公司管理部门租用办公场地所支付和分摊的租赁费。
4.2.29.水电费:核算公司管理部门耗用的水电费。
4.2.30.仓库经费:核算公司仓库发生的保管维护等费用。
4.2.31.绿化卫生费:核算公司对厂区进行绿化、卫生清理而发生的零星绿化费和卫生费。
4.2.32.技术转让费:核算公司使用非专利技术所支付的费用。
4.2.33.研究与开发费:核算公司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定制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人员薪酬、研究设备折旧、与新产品试制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科研试制的费用以及试制失败损失等。公司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也列入管理费用。
4.2.34.业务招待费:核算公司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包括餐费和公共关系协调费用。
4.2.35.存货盘亏或盘盈:核算公司存货发生盘亏、毁损和报废的损失。
4.2.36.其他管理费用:核算不能列入以上项目的管理费用。
4.3.管理费用控制办法:
4.3.1.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可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其中就各职能部门而言:1—11项为不可控费用,12—35项为可控费用。
4.3.2.对不可控费用,财务部的管理重点是控制各项费用的提取基数,严格按标准提取有关费用;对于可控费用,应按照责任核算要求,将各项管理费用包干到各管理部门进行控制、考核。因此,财务部除按明细科目设立明细账外,还应按管理部门进行明细核算。
4.3.3.管理费用应按年度、月度编制《管理费用预算表》由各部门领导及财务部门共同控制开支。必须严格掌握预算指标,实行节奖超罚。
4.3.4.财务部应于每月15日前,将上月公司发生的管理费用总额及各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及相关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领导。
5.财务费用
5.1.财务是指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
5.2.公司设“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设置以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5.2.1.利息支出:核算公司生产经营期间为筹建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5.2.2.利息收入:核算存入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5.2.3.加罚息:核算公司逾期归还银行借款的加息和罚息支出。
5.2.4.银行手续费:核算公司到银行办理各种结算业务而交付给银行的手续费。
5.2.5.现金折扣收入:核算公司收到的现金折扣。
5.2.6.现金折扣支出:核算公司发生的现金折扣。
5.2.7.汇兑损益:核算由于汇率变动而造成的应由当期损益负担的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
5.2.8.其他筹资费用:核算不能列入上述项目的各种财务费用。
5.3.财务费用的控制办法:
5.3.1.财务部负责财务费用的支付与管理,公司可采取与财务部门承包的办法,促使财务部门控制财务费用支出。
5.3.2.财务部应于每月15日前,将上月公司发生的财务费用分项目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及相关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领导。
6.附则:
6.1.本制度由财务部制定、解释和修改。
6.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13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成本管理,提高成本使用效率,确保公司财务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成本管理的原则、流程、职责和要求,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成本管理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成本管理应以提升公司整体效益为目标,确保成本投入与业务增长、利润提升相匹配。
2. 成本优化原则: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成本管理流程,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成本使用效率。
3. 成本透明原则: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成本数据的分析和监控,提高成本管理的透明度。
三、成本管理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制定成本管理策略,组织成本核算和分析,监控成本执行情况,提出成本控制和改进建议。
2. 业务部门:负责执行成本管理策略,控制本部门成本支出,提高业务效益,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四、成本管理流程
1. 成本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的业务计划和目标,编制年度成本预算,明确各项成本支出标准和限额。
2. 成本核算:财务部门按照成本核算标准和流程,对公司的各项成本进行准确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成本分析:财务部门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和趋势,提出成本控制和改进措施。
4. 成本考核:将成本管理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五、成本管理方法
1. 精细化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细化到各个业务环节和岗位,明确成本责任,加强成本控制。
2. 标准化成本管理:制定成本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成本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 信息化成本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六、监督与检查
1.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公司应设立成本管理监督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成本管理的监督工作,对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14
强化成本核算,实行目标管理,是企业有效运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内容。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把班组建设成最基本的核算单元、生产单元、管理单元和分配单元,达到实施全面核算和全员理财的目的,特制订公司车间班组成本管理暂行制度。
一、全面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目的及总体思路
全面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严格核算和控制,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消耗和资金占用,取得取大的经济效果,为公司和职工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
全面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要求在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上,要逐步做到全厂的、全员的、全过程的核算与管理。全厂的核算,包括车间、班组、各职能科室,都要实行经济核算;全员的核算,包括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人人都要关心和参与经济核算工作,努力提高经济效果;全过程的核算,包括基本建设、大修、科研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销售、后勤服务,都要加强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果。
通过全面开展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向纵深发展,实现财务管理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延伸,逐步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算成本的良好局面。
二、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
全面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是公司持续推广一级成本核算、四级成本管理的具体体现,是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具体内容是:
1、合理确定成本管理指标
各单位计划财务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影响各车间(队)成本的因素,确定车间(队)成本管理的项目及内容,并将上级部门下达的业绩考核指标与车间成本管理指标挂钩。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成本核算, 以动态的形式全面开展车间成本核算,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车间成本指标,并及时分析完成情况,找出不足与差距,有效降低成本,努力降本增效。
各车间(队)依据车间成本管理的内容,合理确定各班组成本管理指标。班组成本管理指标可以是成本指标,也可以是产量、物料消耗、动力消耗、产品质量、生产运行状况等数量及评价指标。
2、建立规范成本管理台帐
依据成本管理的项目和内容,建立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台帐。台帐格式及填制要求由公司统一制订,台帐内容由各车间班组根据成本管理指标设定,每日按时编制,每月作为车间班组考核评比的依据。时机成熟时,成本管理台帐将实行计算机管理。
3、建立完善车间班组成本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车间班组成本管理考核机制,是促进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持续健康运行的保证。以成本管理指标作为车间班组考核内容,根据影响成本因素的大小设定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单位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的分级考核制。由单位制订车间考核办法,车间制订班组考核办法,作到“同产量下比成本,同成本下比质量”。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同时各车间应按月定期组织召开车间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车间及各班组成本管理指标完成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分析查找不足,提高管理水平。
为保证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好各车间班组绩效考核工作,在各车间(队)应设置管理会计岗位。管理会计原则上每个车间配备一人,但工作量少的车间也可由一人兼任。
管理会计岗位任职资格及条件:大专及以上学历,助理会计师及以上职称。
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班组成本管理工作。负责把上级下达的业绩指标分解落实到班组,并组织其实现;负责收集、汇总班组成本管理资料,计算车间成本;定期监督检查各班组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情况,并提出意见,督促整改;负责做好本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培训工作。
(2)负责车间及班组成本分析工作。负责组织召开月度车间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车间及各班组成本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参加计划财务科组织的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汇报分析本车间成本管理情况;做好日常车间及班组的成本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3)负责班组的绩效考核工作。负责组织制订班组成本管理及绩效考核细则;督促班长搞好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登记好班组成本管理台帐;依据班组成本管理台帐等资料,按月对各班组进行绩效考核。
(4)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车间日常管理工作。掌握车间班组的出勤情况,准确及时收集考勤统计表,做好工资发放工作;严格执行材料、工具领用退库制度,做好每月车间材料的库存盘点工作;负责车间有关票证和办公用品的领取和发放工作;完成车间主任及财务科(室)安排的其他工作。
管理会计可由现岗位符合条件的经管员直接担任,也可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招聘。
三、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1、定额是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基础,也是考核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尺度。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经济定额,包括劳动定额、原材料、燃料、动力、检修、工具的消耗定额、设备利用定额、物资储备定额、资金占用和费用开支定额等。定额要经过经济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研究制订。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工作的改善,要及时修订定额,一般每年修订一次,以保持其先进性。
2、健全的原始记录,是研究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开展全面车间班组成本管理,考核经济效果的依据。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原始记录,包括产品数量、质量、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必须准确、完整、及时地记录下来,要统一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签署传递和汇集方法,并形成制度。
3、严格计量验收制度,保证原始记录的可靠性。计量工作不健全,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就无法进行结算。因此,要搞好全面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必须配备和安装必要的计量器具和仪表,并经常进行检修和校正,保持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由于仪表暂时配置不全,需要分摊费用的,要在各单位计划财务部门的主持下,由供需双方商定合理的分配比例,防止单位之间发生纠纷,影响内部结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尽快把暂缺的计量仪表器具配齐。
4、制订和运用公司内部劳务产品价格,进行内部结算,可以排除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利于贯彻严格的经济责任制,促进各单位降低成本,节约支出。
内部劳务产品价格,由公司统一制订。以计划财务部门为主,会同有关部室、单位、车间共同研究提出,印制成册,发给公司内部各单位使用。并由财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解决价格纠纷。各车间不能自订价格或者调整价格。 目前公司制订的.价格体系已可以满足核算和管理的要求。
5、加强经济活动分析,是检查、分析生产经营成果,揭露和解决存在问题,促进公司提高经济效果的一项重要方法。要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挖掘增产节约的潜力,找出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公司所属单位和车间要按年、按季、按月进行综合分析,班组要开展一事一议的经常分析。
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要注意经济效果,要制订各项指标的赶超目标,运用数理统计图表,把各项奋斗目标和赶超措施公布出来,动员广大员工努力实现。
6、建立经济责任制度,使公司的每一个部门、单位和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都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以保证实现全面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各项要求。
公司各职能部门,都要根据自己承担的经济责任,制订规划,提出措施,努力完成下达的各项指标。对员工个人也要有严格而明确的责任,并考核其所实现的经济效果。
由于外部因素影响到公司内部某些单位的经济效果时,要做具体分析,分清责任,以免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四、时间、步骤及范围
由于全面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需积极稳步进行。从20xx年1月1日起,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车间级成本管理工作必须全面铺开,班组级成本管理工作可由车间视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实施时间,但最晚不得超过20xx年10月。具体步骤:
1、学习宣传及试点阶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选择条件成熟的单位进行试点。试点单位:xx、xx。
2、完善及稳步推进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方案。并选择在试点成功的单位召开现场会,进行经验介绍。同时对各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实施单位:化肥厂、勘探公司、柯克亚作业区、昆仑公司。
3、总结及推广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对前两阶段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召开总结表彰会,对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方案,逐步形成系统化的运行模式,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展开。
五、组织领导及考核
1、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各单位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公司成立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职责:
⑴、负责制订和完善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办法;
⑵、指导、监督和检查各单位开展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情况;
⑶、向领导小组汇报反映和协调解决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⑷、负责各单位车间班组成本管理的培训和考核。
工作组成员应各负其责,努力完成各自分管的任务。工作组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上阶段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各单位也应成立工作小组,具体做好本单位的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
2、考核与奖惩
全面实行车间班组成本管理是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和配合,对于先行组织实施的单位,公司将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对拒绝开展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的车间,可由公司强行纳入公司单独进行考核,并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公司设立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单项奖,用于奖励在开展班组成本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车间、班组和个人。各单位也可以设立车间班组成本管理工作单项奖,每月对考核评比出的先进班组、车间给予奖励。
成本管理制度 篇15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成本管理目标
本制度的成本管理目标为: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成本管理原则
1. 精细化管理:对成本进行细分,实现成本控制的精细化。
2. 责任明确: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确保成本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 效益优先: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核心目标。
四、成本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
(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制定年度成本预算。
(2)各部门根据年度成本预算,制定具体的成本计划和控制措施。
2. 成本核算
(1)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方法和周期。
(2)定期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成本控制
(1)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对各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2)定期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 成本分析
(1)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规律和趋势。
(2)通过成本分析,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五、成本管理实施
1. 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员工应积极参与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识,努力降低成本。
3. 公司应定期组织成本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管理能力。
六、监督与考核
1. 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应接受公司的成本管理考核,确保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成本管理制度 篇16
一、总则
为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成本管理流程,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强化成本分析与考核,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成本管理原则
1. 全面性原则:成本管理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涉及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2. 责任明确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成本管理职责,实行成本责任制,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3. 效益优先原则:在保障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追求成本最小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成本管理体系
1. 成本计划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年度成本计划,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和措施。
2. 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成本控制管理: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降低采购成本等方式,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4. 成本分析管理: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5. 成本考核管理:建立成本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四、成本管理流程
1. 成本计划制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预测,由财务部门牵头制定年度成本计划。
2. 成本计划实施:各部门根据成本计划,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
3. 成本核算与报告:财务部门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定期编制成本报告,向管理层报告成本执行情况。
4. 成本分析与改进:根据成本报告,各部门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流程。
五、成本控制措施
1. 优化产品设计:通过改进产品结构和功能,降低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
2. 加强采购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优先选择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和配件,降低采购成本。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设备配置、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4. 降低库存成本: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控制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
六、成本考核与奖惩
1. 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将成本控制目标与部门、个人绩效挂钩。
2. 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对成本控制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3. 对成本控制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和处罚,促进成本管理责任的落实。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定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17
一、总则
为加强公司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原则、职责、方法和监督措施,为公司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成本管理目标
通过实施本制度,实现以下成本管理目标:
1.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 优化成本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3.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 加强成本控制,防范成本风险。
三、成本管理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 成本控制原则:通过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分析,确保成本支出在合理范围内;
3. 成本透明原则: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成本管理的.透明度。
四、成本管理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制定成本管理政策、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差异、编制成本预算、监督成本执行等工作;
2. 业务部门:负责落实成本管理措施,控制本部门成本支出,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3. 全体员工:应树立成本意识,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五、成本管理方法
1. 成本核算方法:采用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 成本控制方法:制定成本预算,实行成本责任制,加强成本监督和考核,落实成本控制措施;
3. 成本分析方法: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超支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成本结构。
六、成本监督与考核
1.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成本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对违反成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公司将成本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成本控制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优秀员工。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成本管理制度03-26
成本管理制度【精选】05-15
(精品)成本管理制度07-19
工程成本管理制度09-06
医院成本管理制度01-20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07-24
成本管理公司管理制度03-29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制度11-23
成本管理制度(15篇)11-27
成本管理制度(精选1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