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励志故事

时间:2024-09-12 01:09:57 聚优网 我要投稿

高考励志故事(通用8篇)

  

高考励志故事(通用8篇)

高考励志故事 篇1

  杨孟衡是20xx年云南宜良县“无臂高考状元”。在他的人生里,一切的困难都比高考来得更大。

  6岁因意外双臂高位截肢,初中练习体育惜败赛场,没有双手一路用脚写字……还好在高考这场战役上,老天终于垂青了他的努力,他考上中山大学,而后取得云南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双硕士。

  他想要对高考生们说,高考的成功对很多人是人生的第一次肯定,相信自己的潜力,考试后会有更大的世界。

  在杨孟衡的'经历里,高考后的战役一场比一场难打。创业受挫,直播不利,他仍然在事业的逆境里挣扎,但从未失掉过直面挑战的勇气。

  “我生来就赤手而来两手空空,又何必惧怕逆境带来的痛苦。”在抖音直播里,杨孟衡总是把这两句话挂在嘴边。走出困境,直面挑战,没有人比他更有经验。

高考励志故事 篇2

  复习了10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然而,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

  1979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再度落榜。

  1980年高考,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再次报了北大(微博)。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8月底,俞敏洪的同学们几乎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他却什么也没收到。终于有一天,县教育局长在电话中对俞敏洪说:“你的录取通知下来了。”

  那个曾经英语只考了33分的落榜生,在后来创办了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领头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多数的错与失,是因为不努力,不坚持,不挽留。然后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命运。

高考励志故事 篇3

  当无数创业者仰望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时,不少人并不知道他也曾是个失意的考生。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虽然高考志愿是北京大学,但他那年的数学仅考了1分。

  几番纠结后,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再次走进高考的考场时,他的数学成绩只有19分。20岁那年,他第三次走进考场。这一次,他的数学成绩达到了79分,总分比本科线差了5分,并入读杭州师范。

  随后,由于杭州师范英语系刚升到本科,报考学生不足,他成为几个英语成绩较好,可以直接专科直升本科的幸运学生之一。

  如今,那个在高考中狼狈的'少年,已经成为无数草根创业者的偶像。正是因为他曾经的失败、平凡的出身和如今的辉煌成就,让无数的普通人看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如果当年,他在高考失利后选择放弃,怎么会有今天风生水起的人生?

高考励志故事 篇4

  作为当今世界影坛华人导演的翘楚,谁能想到,在高考面前,李安也曾是个“失意少年”呢?

  从高一起,李安便梦想成为一名导演。不过,他的求学路并不顺利。第一年考大学,李安以六分之差落榜;第二年再度以一分之差落榜。据李安回忆,二度落榜时,整个家庭犹如遇到了世界末日。

  直到第三年,李安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艺专影剧科。据他形容,这是自己“灵魂第一次获得解放”,那时他才发现,原来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读书与升学。在舞台上,李安找到真正的自己,并终在电影领域里大放异彩。

  时至今日,李安在电影做出的贡献已经无需多言:1995年,凭借《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1999年,因执导《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佳外语片奖;20xx和20xx年,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为首位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

高考励志故事 篇5

  看过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估计还记得,黄晓明跪在乡亲们面前求母亲同意自己再参加一次高考,而黄晓明的原型就是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家在农村的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但他的英语只考了33分,别的`科目也很糟糕。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回家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一年后再战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有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二次落榜。俞敏洪只好回家继续干农活,但他仍对上大学念念不忘。俞敏洪后来去了一个英语辅导班参加补习,这次的复习真正变成了全职脱产学习。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参加了高考,英语考试俞敏洪用40分钟就交了卷。分数出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但他的语文只有58分。填志愿时,俞敏洪不敢下笔填北大,是老师帮他填的。

  然而到了8月底,俞敏洪没有收到任何录取通知,而同学们几乎都拿到了通知书。老师和亲戚们都说没戏了,俞敏洪心里非常非常难受,只好回家继续在地里种菜。直到有一天——俞敏洪后来回忆说:“拿到通知书一看是北京大学,当时就乐疯了,和两个考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像范进中举一样跑到马路中间又蹦又跳,连大卡车都停下来看我们。”

  多数的错与失,是因为不努力,不坚持,不挽留。然后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命运。

高考励志故事 篇6

  高考考场上,有一位特殊的考生,她双眼都只有0.04的视力,要靠放大镜趴在桌子上,才能看清考卷上的试题。而在高考前,她已经被长春大学提前录取,但为了一个心中的梦想,她仍然坚持参加了高考,并取得了436分的成绩。她就是19岁的青岛女孩肖余商,山东地区第一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校学生。

  即墨温泉镇的`这个农家小院,就是肖余商的家,高考结束后,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电脑,今年暑假,肖余商有了许多新的安排。

  这些事对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可能很平常,但对肖余商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

  肖余商的书桌上,永远放着一个放大镜,由于先天患有白化病。从在村里上小学开始,坐在第一排的肖余商,就因为看不清黑板,只能靠听来记忆老师上课的内容。

  小学毕业后,父母把肖余商送到青岛盲校读书,两个月回家一次。

  在盲校的六年,肖余商加入了合唱队,是广播站的播音员,还参加了诗歌朗诵比赛和广播操比赛,在与同学的学习、相处中,原本封闭的心门渐渐打开了。

  高考前,肖余商通过盲校的报名考试,已经被长春大学中医专业录取,但她却仍然坚持要参加普通高考,因为她心里有一个理想,就是当老师。

  此时留给肖余商的复习时间只有40多天了,就是利用这一个多月,原本学理科的肖余商,又重新复习了全部文科的课程。放暑假后,每天傍晚,肖余商都会和妈妈一起,到村北的养鸡场看爸爸。自从承包了这个养鸡场,爸爸肖世星每天24小时都要在这里看管,晚上就自己住在旁边的板房里。

  原本肖余商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可看到这些年女儿这么努力,也越来越有出息,他们就想着多挣点钱,让女儿能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肖余商说,虽然自己有先天缺陷,但这些年的经历,已经给了她自信,对以后自己将要面对的更广阔的世界,也充满了期待。

高考励志故事 篇7

  清华附中的郭雨齐有着90后女生特有的淡定,瘦瘦高高,话不多,但有自己的想法。今年高考,郭雨齐完成了从高一入学时排名垫底到高三毕业时高考成绩排名年级第二的完美逆转。她将自己的蜕变归功于对清华的喜欢、同学的引导及师长的帮助。

  高一考试班级垫底

  郭雨齐高中考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她形容自己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还是以玩为主”,没有在学习上下太大的功夫。她有个爱好是画漫画、插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小有名气。上初中时,老师还常常向郭雨齐的家长“投诉”她上课画漫画。

  到了高中,郭雨齐进入了学校的“龙班”,很多“学霸”们汇集在一起,学习上以玩为主的郭雨齐在高一考试时遭遇了滑铁卢。高一年级大考,她所在的班有40多人,她排名就在40多名。从初中“以玩为主”的学习方式,一下子过渡到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郭雨齐并不适应。她说,那时候的自己不会学习,特别是班里学霸云集,这让她有了危机感。她从内心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好好学习。父亲决定给她报辅导班提高成绩。

  自主学习劳逸结合

  郭雨齐说,经过了同学的“刺激”,她自己“想好好学习”的意愿特别强烈,但是苦于没有找到方法,所以一对一的辅导对她来说帮助很大。

  从高一开始,郭雨齐便在辅导班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长达3年。她觉得自己的英语非常薄弱,便主攻英语。整个高中三年,她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辅导机构上课,即使没课,她也愿意去上自习或者找老师答疑。最开始,她的英语成绩属于中等偏下,学校排名100名左右。在英语老师的'帮助下,她的成绩不断提高并得以巩固,20名、10名……在今年的高考中,她的英语分数为132分。郭雨齐的父亲说,虽然没有预想的那么高,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她的英语成绩一直稳定在一个高位。

  学校为郭雨齐制订了复习手册,辅导老师则协助她寻找薄弱点,再进行针对性练习。郭雨齐觉得自己在词汇量方面不足,在一些英语题上,因为世界观不同,无法准确把握出题者的思路。英语老师便会重点在这方面给她讲解,同时培养她的猜词能力,让她进步很大。

  “我从不刻意背单词,不会学习到很晚”,郭雨齐说,自己到了高二学习上才“开窍”,找到了方法,也没有一门心思死读书。在高三学习紧张的`时候,她偶尔还会画张漫画调节情绪。

  郭雨齐的学习效率很高,她说,班里的同学对她促进很大,她会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往往上课时学到的知识比课下能节省几倍的时间”。同时,她也会利用辅导机构提供的答疑机会进行提高。

  高考超常发挥锁定清华

  今年高考,郭雨齐的总分达到了700分,成为年级第二名,而年级第一则是今年的区理科状元。她形容自己的高考是超常发挥。她在理综上表现突出,考到了288分的高分。对于今年学生们普遍反映的数学难的情况,郭雨齐提前20分钟就做完了题,她认为数学有些简单,自己反而没有太多优势。今年高考,她的数学取得了142分的高分。郭雨齐说,在以往的模拟考中,她总会有一门出现低级错误,这次表现反倒不错。她的父亲说,以郭雨齐平时在班里的成绩冲击清华还是有些悬,但今年北京实行平行志愿,于是父女俩决定试一次。

  郭雨齐有个习惯,考试后不与同学对答案,“考试完了就不想了”,甚至连查分她都不想查。最后,还是学校告诉她,自己的成绩是700分,被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录取。

  谈及上清华,郭雨齐说这是自己的夙愿。上学时,她每天都要从清华经过,同学们也会结伴去清华的图书馆自习,学校的氛围很好,她又对美术感兴趣,因此报考了清华大学,并被最钟爱的建筑专业录取。她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形容高中三年的生活。从班级40多名,一举成为年级第二名,郭雨齐完成了逆袭。她说自己不是“学霸”,“我认为学霸都是死读书的,我不是。”

高考励志故事 篇8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爸爸是怀远公安局的,妈妈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斥。1977年恢复高考,让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此前,他高中毕业就“下放”了。18岁之前,史玉柱随父亲两次见识过大上海的繁华,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层的国际饭店还有外滩,外滩的楼和怀远的楼是不一样的',非常洋气。此刻,尽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觉得他离大上海很遥远。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难。”和周围同学比聪明也让史玉柱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知道1+1不可能突破之后,史玉柱的数学理想破灭了。“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我又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这是我理想破灭的主要原因。”理想破灭后的史玉柱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4年。

【高考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高考励志座右铭11-04

高考励志经典座右铭01-16

高考的励志口号05-05

励志的高考座右铭12-08

高考励志的句子05-17

励志高考口号02-02

高考励志口号10-03

高考励志口号01-01

高考励志赠言12-31

高考励志寄语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