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常用[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 篇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亲爱的回声》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科:音乐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模仿回声的特点,学习歌曲《亲爱的回声》的旋律和歌词,掌握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音乐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亲爱的回声》,并能在演唱中准确表现回声的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二声部合唱技巧,使两个声部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亲爱的回声》歌曲音频及视频资料。
回声效果的模拟道具。
歌曲简谱及歌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自然界中回声的录音(如山谷回声),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回声的奇妙。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它有什么特点?你们有没有在什么地方也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回声有关的歌曲——《亲爱的回声》。
二、新课学习(20分钟)
初听歌曲:播放《亲爱的回声》完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分段学习歌词,结合歌词卡片,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
强调回声部分的演唱,通过长筒纸筒等道具模拟回声效果,让学生体会回声的延迟和减弱。
二声部合唱练习:
讲解二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将班级分为两个声部。
分别练习两个声部的旋律,注意声部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声部如何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注意听辨和调整。
三、巩固拓展(10分钟)
创意表演: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身体动作、道具等创意方式表现歌曲中的回声效果,进行小组表演。
环保教育:结合歌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减少噪音污染,让回声更加美妙。
四、总结评价(5分钟)
学生自评: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师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感受音乐的美。
布置作业:回家后,尝试与家人一起唱《亲爱的回声》,并探索家中或周围环境中可以产生回声的地方,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课题:《亲爱的回声》
歌曲简谱
关键词:回声、二声部合唱、自然之美
创意表演提示:动作、道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歌曲学习、二声部合唱练习和创意表演等多个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二声部合唱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和鼓励。
环保教育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活泼、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亲爱的回声》,并理解6/8拍的含义,能用歌声表现出6/8拍的节拍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拍手回声练习、歌曲学唱、二声部合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回声效果,掌握力度对比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活泼、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亲爱的回声》,并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效果。
难点:二声部声音的和谐,以及6/8拍韵律感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教具:钢琴、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打击乐器若干。
材料:歌曲《亲爱的回声》的乐谱、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自然界的回声录音,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亲爱的回声》。”
初步感知:
播放歌曲《亲爱的回声》的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
二、基础训练(10分钟)
回声练习:
教师与学生进行拍手回声练习,如“哈罗—(f) 哈罗—(P) 哈罗—(PP)”,感受强弱对比。
分组进行回声模仿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
节奏与节拍:
介绍6/8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并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或跺脚等方式感受6/8拍的韵律感。
三、歌曲学唱(20分钟)
欣赏歌曲:
再次播放歌曲《亲爱的回声》,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回声部分和旋律特点。
学唱曲谱:
教师分句教唱曲谱,注意引导学生唱准六度音程和6/8拍的节奏。
学生跟琴视唱曲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学唱歌词:
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歌词的发音和语气。
学生跟琴学唱歌词,注意回声部分的力度对比。
二声部合唱:
讲解二声部合唱的要点,如声部间的和谐、声音的融合等。
分声部练习,然后尝试合唱,教师指导声部间的配合。
四、歌曲处理与表现(10分钟)
情绪处理:
引导学生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意歌曲中不同乐句的情绪变化,如回声部分的温柔与遥远。
力度对比:
强调回声部分的力度对比,指导学生用鲜明的力度变化来表现回声效果。
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语言(如手势、表情)来辅助表现歌曲情绪。
创造性表现:
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的动作配合演唱,如拍手、摇摆身体等,增强歌曲的节奏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歌曲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元素,如改编歌词、增加间奏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6/8拍的掌握和回声效果的表现。
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
拓展延伸:
播放其他表现回声的音乐作品,如《回声》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用《亲爱的回声》的旋律自己创编一段歌词,并尝试演唱。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用活泼、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亲爱的回声》,并能准确表现出6/8拍的节拍特点。
学生能通过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歌曲中的回声效果,实现二声部声音的和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拍手回声练习、欣赏音乐、学唱曲谱、歌曲情绪处理及合唱练习,逐步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通过情境创设和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音乐体验大山里的生活情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活泼、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亲爱的回声》,并能通过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效果。
教学难点:唱准六度音程,唱出6/8拍的韵律感,实现二声部声音的和谐。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卡片等。
音乐材料:《缆车》、《亲爱的回声》范唱、童声合唱《山童》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活动设计:通过拍手回声练习,感受强弱对比,引出回声的概念。
教师拍手(强):喂——
学生模仿(弱):喂——
逐渐增加难度,进行多次回声练习,如“哈罗——哈罗——哈罗……”(f:强,p:弱,pp:更弱)。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拍手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回声的强弱对比,为接下来的歌曲学习做铺垫。
2.山谷回声——基础训练
活动设计:
欣赏《缆车》,感受山谷中的回声效果。
进行回声练习,教师原声(f),学生回声(p),再逐渐减弱到(pp)。
引导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回声,如模仿喊和听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回声的特点,增强对声音强弱的控制能力。
3.歌曲学唱
活动设计:
欣赏歌曲《亲爱的回声》,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
学唱曲谱,教师先范唱,学生跟唱,注意6/8拍的节拍特点。
分段学唱歌词,先学习第一乐段,再学习第二乐段。
歌曲情绪处理,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语气和力度演唱歌曲。
学习合唱部分,注意二声部声音的和谐。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学唱和情绪处理,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
4.延伸拓展
活动设计:
改编歌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新的回声对话内容。
欣赏童声合唱《山童》,感受合唱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改编歌词和欣赏合唱,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5.下山回家——总结
活动设计: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回顾回声的特点和歌曲的演唱技巧。
师生用回声的方式说再见,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巩固本课学习成果,同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结束本课。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通过情境创设和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段学唱和情绪处理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原则性的错误会误导学生对音准的掌握,课堂上还可以更加放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回声》教学反思11-24
《回声》教案02-20
友谊的回声教案03-12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亲爱的小鱼》教学设计04-04
《回声》教案15篇03-02
《回声》教案(15篇)03-03
回声优秀教案03-03
《回声》教案(精选19篇)10-29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回声03-06
中班教案:回声(精选9篇)10-10